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
1
作者 韩平平 丁静雅 +3 位作者 吴红斌 仇茹嘉 徐斌 吴家毓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空调负荷数据参与电网调控。首先,考虑到不同季节的负荷增量影响和数据样本范围,分别利用最大负荷比较法和基准负荷比较法得到更具可信度的空调负荷数据;... 提出一种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空调负荷数据参与电网调控。首先,考虑到不同季节的负荷增量影响和数据样本范围,分别利用最大负荷比较法和基准负荷比较法得到更具可信度的空调负荷数据;其次,计算包含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指标的主客观综合权重,构建考虑时空分布特性的人体舒适度模型,并验证其与空调负荷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提取建模样本数据,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空调负荷预测模型。理论分析和算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情景下可有效提高空调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空调 负荷预测 人体舒适度指数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解和误差修正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2
作者 鄢化彪 李东丽 +2 位作者 黄绿娥 张航菘 姚龙龙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1,共10页
针对电力负荷非线性、高波动性和强随机性等特性导致无法充分提取时序特征引起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误差修正的双向时间卷积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先由最大... 针对电力负荷非线性、高波动性和强随机性等特性导致无法充分提取时序特征引起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误差修正的双向时间卷积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先由最大信息系数筛选出与负荷高度相关的特征集,以削弱特征冗余;通过改进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高波动性的负荷分解为频率各异的本征模态分量和残差,以降低非平稳性;引入样本熵将复杂度相近的分量重构成新子序列,以降低计算量;然后,结合并行双向时间卷积网络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对负荷序列初步预测,使用麻雀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超参数调优;最后,误差序列通过误差修正模块对初始预测值进行修正。经实验验证,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RMSE最多降低51.42%,最少降低34.26%,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短期预测 自适应经验模态分解 样本熵 双向时间卷积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谱分析和双向LSTM的多元负荷同时预测
3
作者 刘永福 张天颖 +1 位作者 霍殿阳 张立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099-8107,共9页
开展多元负荷的准确预测对提高新能源消纳、实现节能减排、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多元负荷同时预测的精度,构建了奇异谱分析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相结合的多元负荷同时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耦合... 开展多元负荷的准确预测对提高新能源消纳、实现节能减排、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多元负荷同时预测的精度,构建了奇异谱分析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相结合的多元负荷同时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耦合特征提取,以识别多元负荷数据中的内在关联和依赖关系;其次,使用奇异谱分析进行特征提取,以便更全面地捕捉多元负荷数据的动态特性,降低预测难度。最后,针对所提模型引入多任务学习,利用多个负荷预测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相互辅助进行预测,提升预测精度。实验分别通过多区域多元负荷和柔性负荷及风光发电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区域中电、热、冷负荷预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平均提高0.41%,均方根误差平均提高0.02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负荷同时预测 奇异谱分析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多任务学习模型 皮尔逊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的分特征组合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4
作者 商立群 贾丹铭 +1 位作者 安迪 王俊昆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1,共11页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调度和系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超短期负荷预测,本文提出一种结合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与机器学习、智能优化算法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CEEMD对原始...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调度和系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超短期负荷预测,本文提出一种结合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与机器学习、智能优化算法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CEEMD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再利用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PE)阈值进行分量分流。高频信号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预测,低频信号则通过混合核极限学习机(hybrid 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HKELM)并结合雪消融优化算法(snow ablation optimizer,SAO)进行优化预测。最终,各分量预测结果叠加得到综合预测值。通过实例分析,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61.61 kW、43.91 kW和0.38%,显著优于传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充分发掘数据内在特征、结合各方法预测优势,在超短期负荷预测中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CEEMD 排列熵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极限学习机 智能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IF-VMD二次分解的NGO-CNN-LSTM电力负荷短期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琳 高胜强 +2 位作者 宋煜 卜帅羽 余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583-4597,共15页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负荷波动变化趋势明显、随机性强,以及预测模型的参数取值不合理导致的精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LIF-VMD(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二次分解和北方苍...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负荷波动变化趋势明显、随机性强,以及预测模型的参数取值不合理导致的精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LIF-VMD(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二次分解和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 NGO)优化CNN-LSTM(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long short-term memory)的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在使用交叉映射收敛方法(convergent cross-mapping, CCM)准确识别电力负荷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联合使用ALIF、基于NGO的VMD和模糊熵(fuzzy entropy, FE)对原始负荷序列进行组合分解和必要的重组;针对分解和重组后生成的模态分量,结合NGO确定的CNN-LSTM模型最优超参数组合,建立预测精度高、训练时间短、收敛速度快的NGO-CNN-LSTM日前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与其他基准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预测精度,可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序列分解与重组 北方苍鹰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联邦学习居民负荷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嵩阳 张歌 +1 位作者 贾愉靖 白晓清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居民生活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15%以上,且用户数量巨大、分布广。对居民负荷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需求侧资源整合,满足需求侧响应的要求。现有居民负荷预测方法多为集中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交换,导致通信... 居民生活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15%以上,且用户数量巨大、分布广。对居民负荷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需求侧资源整合,满足需求侧响应的要求。现有居民负荷预测方法多为集中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交换,导致通信成本增加,并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基于联邦学习框架,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对居民负荷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利用真实居民负荷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联邦学习的居民负荷预测准确率和计算效率优于集中式。此外,将FedAvg、FedAdagrad、FedYogi三种联邦学习策略进行比较,采用具有自适应优化功能的FedAdagrad联邦学习策略对居民负荷预测的准确率更高,收敛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用户 集中式 联邦学习 负荷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发电量和调峰目标的竞争关系研究模型与方法
7
作者 魏艳清 柳迪 +3 位作者 吴红峰 刘建锋 刘丰 邹小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223,共5页
随着我国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电网调峰是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此时,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目标从发电量最大逐步向调峰转变,以缓解剩余负荷不稳定、火电机组频繁启停等问题。然而,中长期调度中发电量和调峰目标之间... 随着我国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电网调峰是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此时,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目标从发电量最大逐步向调峰转变,以缓解剩余负荷不稳定、火电机组频繁启停等问题。然而,中长期调度中发电量和调峰目标之间的竞争协同关系尚不清晰。为此,对比了以剩余负荷均方差最小为目标的调峰模型和以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的电量模型,在福建省古田溪梯级水电站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①调峰目标和发电量最大目标存在竞争关系,调峰模型可以在提高余荷均方差平稳性的同时,对发电量的减损较少,其相比电量模型更具优势;②入库流量与均方差和发电量间斜率成反比,入库流量越大则斜率越大,即调峰模型的优势变得更加显著。研究可为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选取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提升梯级水电站调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中长期调度 剩余负荷 调峰 最大发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象因素的BiLSTM-MTL-Attention风-光-荷场景生成方法
8
作者 易德荣 姚一鸣 +3 位作者 梁纪峰 胡博 侯凯文 李春燕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71,共10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灵活性负荷快速增长,给电力系统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如何生成准确的风-光-荷场景,以辅助电力系统决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现阶段缺乏充分计及风-光-荷之间相关性的中长期场景生成...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灵活性负荷快速增长,给电力系统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如何生成准确的风-光-荷场景,以辅助电力系统决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现阶段缺乏充分计及风-光-荷之间相关性的中长期场景生成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多任务学习(MTL)和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相结合,提出了基于BiLSTM-MTL-Attention的风-光-荷中长期场景生成方法,将气象特征向量以及风-光-荷历史数据作为输入特征,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挖掘输入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提取共性特征,同时保留差异性,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改善场景生成的精度。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场景生成方法能大幅提高场景生成的精度,可以为电力系统中长期规划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荷 中长期场景 深度学习 多任务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辛几何模态分解−多元线性回归−卷积长短时记忆的台区电力负荷预测
9
作者 方磊 楚成博 +4 位作者 何映虹 冯隆基 刘福政 王宁 张法业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0-846,共7页
准确预测台区的电力负荷,能够促使电力企业合理安排调度计划,保障台区电力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为了充分挖掘电力负荷数据的特征,提高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辛几何模态分解(adaptive symplectic geometry mode decomposition,AS... 准确预测台区的电力负荷,能够促使电力企业合理安排调度计划,保障台区电力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为了充分挖掘电力负荷数据的特征,提高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辛几何模态分解(adaptive symplectic geometry mode decomposition,ASGMD)、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卷积长短时记忆(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CLSTM)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应用ASGMD将台区负荷数据分解为弱相关和强相关两种分量;然后,利用MLR和CLSTM分别对上述两种分量分别进行预测;最后,组合各模型结果,得到最终负荷预测值。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较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预测 自适应辛几何模态分解 多元线性回归 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时空网络的城市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庆超 李嘉靓 +4 位作者 江万里 王若愚 李植鹏 胡亚荣 朱健斌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4,共7页
为了保障城市电网规划质量和做好电力电量平衡,准确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变得尤为重要。针对现有方法在利用城市区域间空间关联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和时空注意力图卷积(spatio-temporal ... 为了保障城市电网规划质量和做好电力电量平衡,准确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变得尤为重要。针对现有方法在利用城市区域间空间关联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和时空注意力图卷积(spatio-temporal attention graph convolution,ASTGCN)的预测方法。首先,通过深入分析目标城市各区域间的相关性,建立了耦合关系;其次,利用DTW算法构建邻接矩阵,捕捉城市各区域间的时空相关性;然后,应用ASTGCN模型预测各区域的负荷,以捕捉负荷的时空特征;最后,通过合并各区域的预测结果,得到整体的城市预测负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更全面地捕捉城市中的时空关系,显著提高中长期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负荷预测 相关性分析 时空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的FBiLSTM-Attention短期负荷预测
11
作者 张岩 康泽鹏 +2 位作者 高晓芝 杨楠 王昭雷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问题,将负荷数据的不确定性与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FBiLSTM-Attention短期负荷预测模型,以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缺...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问题,将负荷数据的不确定性与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FBiLSTM-Attention短期负荷预测模型,以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填充、相关性分析及数据归一化;其次,通过K-Means聚类将每个特征的数据转换成模糊规则引入模糊逻辑的处理,同时,模型结构方面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最后,对所提方法和传统的LSTM与BiLSTM-Attention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结合了模糊逻辑的模型精确度和鲁棒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所提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处理不确定性数据的能力,为负荷预测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模糊逻辑 负荷预测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与深度学习的多因素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小玲 贺嫚嫚 +5 位作者 胡伟 张艺 杜璞良 刘蕊 宋晓彤 郑婷婷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6,共12页
针对传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存在精度较低、负荷数据噪声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MD)、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形变长短期记忆(Mogrifier LSTM)网络的多因素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运用麻雀搜索算法(SSA)对变分模态分解进... 针对传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存在精度较低、负荷数据噪声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MD)、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形变长短期记忆(Mogrifier LSTM)网络的多因素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运用麻雀搜索算法(SSA)对变分模态分解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效果的分解子序列,有效减轻负荷数据噪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其次,分析各因素对负荷预测的影响机理,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推导各影响因素与负荷之间的相关性,剔除冗余特征,大幅降低模型失准的发生概率;最后,采用CNN提取特征向量,将分解后的负荷数据及温度、湿度等特征数据输入到CNN-Mogrifier LSTM深度网络模型中,通过CNN-Mogrifier LSTM深度网络模型对特征数据进行多维分析,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因素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适配性和预测效果,与次优VMD-CNN-Mogrifier LSTM模型相比,在两份所用真实数据集上的预测精度分别提升0.5和2.4百分点,为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麻雀搜索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IASO-TCN组合模型的中长期径流预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军杨 罗远林 +3 位作者 刘月馨 陈冬强 张坚 张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5,共8页
准确预测月径流对流域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为了增强中长期径流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改进原子搜索算法(IASO)和时间卷积网络(TCN)的CEEMDAN-IASO-TCN组合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CEEMDAN对月... 准确预测月径流对流域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为了增强中长期径流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改进原子搜索算法(IASO)和时间卷积网络(TCN)的CEEMDAN-IASO-TCN组合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CEEMDAN对月径流序列进行分解,然后利用IASO对TCN模型的批量大小、学习率、丢弃因子进行寻优,得到最优的时间卷积网络结构并利用最优的IASO-TCN对分量进行预测,最后重构分量预测结果得到最终月径流预测结果;以岷江流域镇江关水文站1957~2019年的月径流数据为研究对象,将所提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EEMDAN-IASO-TCN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训练和测试阶段的纳什系数分别达到0.9191和0.8691。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径流预报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原子搜索算法 时间卷积网络 岷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成分重组与时序自注意力机制改进TCN-Bi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14
作者 易雅雯 娄素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7,共10页
针对区域级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序列成分重组与时序自注意力机制改进时间卷积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TCN-BiLSTM)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通过中心频率法确定最佳初始分解数目,进而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将原始... 针对区域级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序列成分重组与时序自注意力机制改进时间卷积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TCN-BiLSTM)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通过中心频率法确定最佳初始分解数目,进而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将原始负荷序列分解为多个不同频率的成分序列;其次,基于各成分序列的样本熵对多个成分序列进行K均值聚类,以获得最佳聚类数量的重组负荷序列分量;接着,将各重组分量输入所提出的负荷预测模型,获得各重组分量预测结果;最终,线性叠加各重组成分序列预测结果以获得最终负荷预测结果。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与其他相关对比模型相比,预测均方根误差降低46.37%、模型拟合效果平均提升3.24%,表明该方法负荷预测精度高、模型拟合效果好,适用于区域级电力负荷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样本熵 K均值聚类 时序自注意力机制 时间卷积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卷积-门控网络及Informer的两种中长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15
作者 任鑫 王一妹 +3 位作者 王华 周利 葛畅 韩爽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49,共8页
为解决常规时序预测方法在长序列预测场景下表现较差的问题,从时间分辨率降维以及加强序列长期依赖特征挖掘的角度出发,提出两种中长期功率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实现了跨度10天、时间分辨率为15min的功率预测。一方面,提出改进卷积神经网络... 为解决常规时序预测方法在长序列预测场景下表现较差的问题,从时间分辨率降维以及加强序列长期依赖特征挖掘的角度出发,提出两种中长期功率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实现了跨度10天、时间分辨率为15min的功率预测。一方面,提出改进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ate recurrent unit,CNN-GRU)的时间尺度降维模型,通过CNN模块及GRU模块分别实现了长时间序列的融合和还原,以及降维后时间序列的预测;另一方面,基于Informer网络的多头注意力机制实现了序列长期依赖特征的挖掘。算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不同的场景下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在第10日的准确率和合格率分别达到74.21%/73.47%、71.81%/74.48%,与常规GRU、CNN、时间卷积网络模型相比,预测精度提升明显,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功率预测 长序列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 INFORMER 多头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特征工程建模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16
作者 刘硕 丁宇昂 赵梓焱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6,共8页
【目的】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实现顺利运行和有效管理的关键,可使电力公司有效调度发电设备,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然而,电力负荷数据受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同时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导致其难以精准预测。为此... 【目的】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实现顺利运行和有效管理的关键,可使电力公司有效调度发电设备,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然而,电力负荷数据受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同时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导致其难以精准预测。为此,提出一种融合多因素建模与时间序列分析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通过兼顾多因素复杂影响分析与电力负荷时间依赖性特征,实现电力负荷的精准预测。【方法】为了突破多因素分析方法与时间序列预测建模方法各自的局限性,基于深度学习与多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与贝叶斯优化算法的改进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首先,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多因素特征池,包括电力负荷的历史时序特征和多种外部因素特征,以充分捕捉电力负荷数据与多种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其次,采用LSTM网络作为核心模型,利用其独特的门控机制与记忆单元,捕捉电力负荷数据的时间依赖性和多因素之间的复杂关联。引入贝叶斯优化算法对LSTM模型的超参数进行调优,以高斯过程作为代理模型,充分利用先验信息,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和预测性能。【结果】利用5个实际变压器数据集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并通过多种评价指标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多因素特征工程建模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在5个不同变压器数据集上的预测性能均显著优于利用单一因素预测的模型,进一步突出了多因素特征池的有效性。LSTM模型的最大决定系数为0.9207,最小均方误差为0.042,最小平均绝对误差为0.024,表明其在复杂电力负荷预测任务中具有优越性能。【结论】融合多因素建模与时间序列分析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充分考虑了外部因素的复杂性和电力负荷数据的时间依赖性特征,创新性地引入了一个全面的特征池参与LSTM模型的训练和测试。结合多因素特征池建模的LSTM网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为电力负荷预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对智能电网的规划和调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为进一步发展精准负荷预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预测 LSTM网络 贝叶斯优化 多因素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特征工程 数据驱动建模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PMA-LSSVM算法的不平衡小类样本情况下中短期负荷预测
17
作者 杨秋玉 旷树森 +2 位作者 郑小刚 叶国棋 张仲鑫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168,共11页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中存在的不平衡小类样本导致负荷预测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means-SyMProD-PCA数据预处理及NPMA-LSSVM模型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通过改进的K均值(K-means)方法根据电力负荷特性对其进行预分类,并构建分类标签作...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中存在的不平衡小类样本导致负荷预测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means-SyMProD-PCA数据预处理及NPMA-LSSVM模型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通过改进的K均值(K-means)方法根据电力负荷特性对其进行预分类,并构建分类标签作为输入特征;针对电力负荷分类后的样本类别不平衡问题,采用基于概率分布合成小类样本(synthetic minority based on probabilistic distribution,SyMProD)方法扩充小类样本数据以平衡样本类别;为了消除具有重复信息的特征,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提取电力负荷主要特征;最后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采用非线性惯性因子和多项式变异的蜉蝣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负荷预测精度。分别采用第9届电工杯建模大赛数据和扬中市2015年1443家企业的用电量数据作为验证数据,结果表明,结合K-means-SyMProD-PCA负荷数据预处理,NPMA-LSSVM预测模型有效降低了电力负荷预测误差,能够较好地解决不平衡小类样本情况下的中短期电力负荷预测问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短期负荷预测 不平衡小类样本 数据预处理 K-means-SyMProD-PCA NPMA-LS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ention-GAT-LSTM的算法模型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索
18
作者 刘锦涛 孙玉芹 +2 位作者 郭子涛 王添翼 程文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104,共10页
精确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新型电力系统日发电计划的制订和实时调度至关重要,为取得准确可靠的负荷预测结果,针对真实用电负荷数据的时序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Attention-GAT-LSTM的智能算法,并应用在实际的新型电力系统中... 精确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新型电力系统日发电计划的制订和实时调度至关重要,为取得准确可靠的负荷预测结果,针对真实用电负荷数据的时序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Attention-GAT-LSTM的智能算法,并应用在实际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在原始数据的处理中创新地结合了自注意力机制,引入了数据处理单元附加权值,并采用跳跃连接机制防止结果出现过拟合;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递到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GAT)进行空间节点的特征提取,再传递到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进行时间特征的提取;通过前向传播、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方法,使LSTM层的权重和偏置得到迭代更新,有效地减少信息在迭代过程中的丢失并突出关键时间点信息。最后通过多种不同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小时级)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为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负荷预测 图神经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T-DC-GRU-NLA的中长期居民用电量预测模型
19
作者 章诚 申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8-96,共9页
针对现有的中长期居民用电量预测模型中存在复杂电力数据建模难、信息表示能力差、模型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FT-DC-GRU-NLA的中长期居民用电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用电量数据进行分解,通过频域分解提取... 针对现有的中长期居民用电量预测模型中存在复杂电力数据建模难、信息表示能力差、模型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FT-DC-GRU-NLA的中长期居民用电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用电量数据进行分解,通过频域分解提取多周期分量,得到一组二维子序列;然后将其作为自主设计的信息表示模块的输入,通过融合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和非局部注意力机制,实现了对二维子序列的多尺度信息表示和深度特征提取;最终,深度特征经过全连接层重新构建,并采用残差结构进行迭代预测。在一个居民用电量的公开数据集上与当前电力预测领域内的多个先进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在96、192、336、720这4个预测长度上均取得了最高的预测精度;此外,该模型分别在两个电力预测公开数据集上也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提升中长期居民用电量预测的精度且具有较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用电量预测 快速傅里叶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非局部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信息 深度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分解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继东 于俊源 孔祥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18-3426,I0121-I0126,共15页
针对中长期电力负荷序列噪声含量高、难以直接提取序列周期规律从而影响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和奇异谱分析(sin... 针对中长期电力负荷序列噪声含量高、难以直接提取序列周期规律从而影响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和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双重分解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and short time memory,BiLSTM)预测模型。首先,采用CEEMDAN对历史负荷进行分解,以得到若干个周期规律更为清晰的子序列;再利用多尺度熵(multiscale entropy,MSE)计算所有子序列的复杂程度,根据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样本熵值将相似的子序列重构聚合;然后,利用SSA去噪的功能,对高度复杂的新序列进行二次分解,去除序列中的噪声并提取更为主要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中长序列预测精度;再将得到的最终一组子序列输入BiLSTM进行预测;最后,考虑到天气、节假日等外部因素对电力负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误差修正技术。选取了巴拿马某地区的用电负荷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双重分解可以将均方根误差降低87.4%;预测未来一年的负荷序列时,采用的BiLSTM模型将拟合系数最高提高2.5%;所提出的误差修正技术可将均方根误差降低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负荷预测 二次分解 多尺度熵 奇异谱分析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长序列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