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trajectory and heat load analysis of different shape lifting reentry vehicles for medium range applic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S.Tauqeer ul Islam RIZVI Lin-shu HE Da-jun X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50-361,共12页
The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compute the optimal burn-out conditions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that would result in maximum down-range/cross-range performance of a waverider type hypersonic boost-glide(HBG) vehicle... The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compute the optimal burn-out conditions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that would result in maximum down-range/cross-range performance of a waverider type hypersonic boost-glide(HBG) vehicle within the medium and intermediate ranges,and compare its performance with the performances of wing-body and lifting-body vehicles vis-a-vis the g-load and the integrated heat load experienced by vehicles for the medium-sized launch vehicle under study.Trajectory optimizatio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by considering the heat rate and dynamic pressure constraints.The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modeled as a nonlinear,multiphase,constraint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and is solved using a hp-adaptive pseudospectral method.Detail modeling aspects of mass,aerodynamics and aerothermodynamics for the launch and glide vehicles have been discussed.It was found that the optimal burn-out angles for waverider and wing-body configurations are approximately 5° and 14.8°,respectively,for maximum down-range performance under the constraint heat rate environment.The down-range and cross-range performance of HBG waverider configuration is nearly 1.3 and 2 times that of wing-body configuration respectively.The integrated heat load experienced by the HBG waverider was found to be approximately an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of a lifting-body configuration and 5 times that of a wing-body configuration.The footprints and corresponding heat loads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for the three types of glide vehicles are discussed for the medium range launch vehicle under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载荷分析 最佳轨迹 翼身组合体 形状 最优控制问题 控制要求 运载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IM-120的发展及启示(1) 被引量:10
2
作者 樊会涛 王秀萍 +1 位作者 任淼 刘晶晶 《航空兵器》 2015年第1期3-9,22,共8页
美国"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MRAAM)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生产数量最多的现役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本文全面阐述了美国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作战要求、研制方案、研制过程、试验与鉴定以及改进改型情况,介绍了该导弹的生产装备和... 美国"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MRAAM)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生产数量最多的现役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本文全面阐述了美国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作战要求、研制方案、研制过程、试验与鉴定以及改进改型情况,介绍了该导弹的生产装备和作战使用情况,梳理了导弹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导弹研制和生产过程中项目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导弹研制和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中距空空导弹 AIM-120 研制 试验与鉴定 生产与装备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IM-120的发展及启示(2) 被引量:2
3
作者 樊会涛 王秀萍 +1 位作者 任淼 刘晶晶 《航空兵器》 2015年第2期3-9,20,共8页
美国"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MRAAM)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生产数量最多的现役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本文全面阐述了美国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作战要求、研制方案、研制过程、试验与鉴定以及改进改型情况,介绍了该导弹的生产装备和... 美国"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MRAAM)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生产数量最多的现役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本文全面阐述了美国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作战要求、研制方案、研制过程、试验与鉴定以及改进改型情况,介绍了该导弹的生产装备和作战使用情况,梳理了导弹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导弹研制和生产过程中项目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导弹研制和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中距空空导弹 AIM-120 研制 试验与鉴定 生产与装备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末端机动规避中远距空空导弹策略
4
作者 张沛 张安 +1 位作者 毕文豪 毛泽铭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9-70,共12页
针对在超视距空战中,战斗机难以规避中远距空空导弹的问题,根据加装侧向助推火箭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的特点,给出了拥有短时间内大过载侧向机动能力的UAV末端机动规避中远距空空导弹的可行策略。建立了UAV与中远距空... 针对在超视距空战中,战斗机难以规避中远距空空导弹的问题,根据加装侧向助推火箭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的特点,给出了拥有短时间内大过载侧向机动能力的UAV末端机动规避中远距空空导弹的可行策略。建立了UAV与中远距空空导弹的模型,研究了UAV在中远距空空导弹攻击末端时,侧向过载启动时间、侧向过载大小、侧向过载方向对导弹脱靶量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UAV应在侧向过载可持续时间内使用最大可用侧向过载规避中远距空空导弹。当导弹迎头来袭时,应采取爬升方式规避导弹;当导弹前侧向来袭时,应采取同侧向爬升和俯冲方式规避导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中远距空空导弹 制导末端 机动规避 侧向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距主动制导空空导弹目标截获概率仿真计算 被引量:21
5
作者 付海峰 刘华伟 张宗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8,共4页
分析了中距主动制导空空导弹角度截获概率和距离截获概率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弹载惯导惯性元件的模型和目标截获概率的仿真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仿真实例。为定量分析载机雷达、弹载惯导的性能以及传递对准的精度对目标截获概率的影响提供了... 分析了中距主动制导空空导弹角度截获概率和距离截获概率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弹载惯导惯性元件的模型和目标截获概率的仿真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仿真实例。为定量分析载机雷达、弹载惯导的性能以及传递对准的精度对目标截获概率的影响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中距导弹 目标截获概率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效能评估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君 周林 +1 位作者 雷虎民 刘代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61-1768,1772,共9页
应用ADC方法建立了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典型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逻辑结构,通过适当的计算假设,计算出武器系统的有效度矩阵;利用连续时间齐次马尔可夫链的柯尔莫哥洛夫向后方程和向前方程求解武器... 应用ADC方法建立了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典型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逻辑结构,通过适当的计算假设,计算出武器系统的有效度矩阵;利用连续时间齐次马尔可夫链的柯尔莫哥洛夫向后方程和向前方程求解武器系统的可信赖度矩阵;选择武器系统的目标特性,射击能力,抗干扰能力,导弹能力和机动能力建立能力指数体系数学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给出应用实例,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远程地空导弹 系统效能 ADC模型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EIAC模型的中远程空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伟 张安 俞峻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0,共4页
依据中远程空空导弹武器平台系统的战术指标,建立了中远程空空导弹武器平台系统的效能评价体系。对ADC扩展模型中的人为因素K进行了修正,在能力矩阵C中增加对载机生存能力和信息支持能力的体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修正扩展模型下的系统效... 依据中远程空空导弹武器平台系统的战术指标,建立了中远程空空导弹武器平台系统的效能评价体系。对ADC扩展模型中的人为因素K进行了修正,在能力矩阵C中增加对载机生存能力和信息支持能力的体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修正扩展模型下的系统效能,计算了在原始ADC模型下的系统效能,并对两种模型下的效能差异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远程空空导弹 层次分析法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仿真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君 雷虎民 +1 位作者 周林 刘代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0-515,共6页
对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增配新型中程地空导弹前后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研究,通过对武器系统作战仿真过程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HLA的作战仿真系统。详细探讨了目标威胁判断与拦截排序模型、目标拦截可行性检查模型和火力分配模型。给出了... 对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增配新型中程地空导弹前后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研究,通过对武器系统作战仿真过程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HLA的作战仿真系统。详细探讨了目标威胁判断与拦截排序模型、目标拦截可行性检查模型和火力分配模型。给出了仿真案例,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新型中程导弹的指标论证、增配数量和合理定价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 火力分配 作战效能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远距空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宋龙 任章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文中首先建立了中远距空空导弹的六自由度的制导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包括飞行试验的各种半实物仿真试验的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订,然后编制了以C语言为基础的模块化设计的仿真软件,给出了仿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与实际飞行试验数... 文中首先建立了中远距空空导弹的六自由度的制导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包括飞行试验的各种半实物仿真试验的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订,然后编制了以C语言为基础的模块化设计的仿真软件,给出了仿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与实际飞行试验数据达到非常好的拟合,说明采用六自由度的制导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远距空空导弹 制导 控制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距拦射空空导弹的中制导指令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志强 寇英信 +1 位作者 李战武 陈磊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98,共4页
介绍了经典中距拦射空空导弹无线电修正指令的形成原理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变周期中制导指令的方式,并建立了基于目标当前统计模型的变周期指令模型,将目标运动状态预估计值融入中制导指令,以中制导剩余时间估计为根据,... 介绍了经典中距拦射空空导弹无线电修正指令的形成原理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变周期中制导指令的方式,并建立了基于目标当前统计模型的变周期指令模型,将目标运动状态预估计值融入中制导指令,以中制导剩余时间估计为根据,改变中制导指令周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指令模型提高了导引头偏离角跟踪的效能并限制了截获时的目标指示角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距拦射导弹 中制导指令 变周期 当前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务的中远程舰空导弹作战效能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其东 方立恭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79,83,共4页
为了有效评估中远程舰空导弹武器作战效能,提出了基于任务的作战效能度量方法和度量指标。根据空袭飞机对海反舰导弹攻击和舰空导弹对抗过程的分析,研究了中远程舰空导弹保卫点目标的效能,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远程舰空导弹保卫多个海上... 为了有效评估中远程舰空导弹武器作战效能,提出了基于任务的作战效能度量方法和度量指标。根据空袭飞机对海反舰导弹攻击和舰空导弹对抗过程的分析,研究了中远程舰空导弹保卫点目标的效能,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远程舰空导弹保卫多个海上目标时的作战效能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远程舰空导弹 基于任务 作战效能 防空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远距空空导弹不可逃逸发射区远界的一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长起 《航空兵器》 2008年第5期3-6,17,共5页
给出一种中远距空空导弹动力射程不可逃逸发射区远界的计算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不可逃逸发射区远界用解析表达式表示,不用搜索不可逃逸发射区边界,只需知道导弹最大飞行距离、飞行时间、目标速度和目标最大机动过载。该方法可推广到考虑... 给出一种中远距空空导弹动力射程不可逃逸发射区远界的计算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不可逃逸发射区远界用解析表达式表示,不用搜索不可逃逸发射区边界,只需知道导弹最大飞行距离、飞行时间、目标速度和目标最大机动过载。该方法可推广到考虑目标截获概率的不可逃逸发射区远界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发射区 不可逃逸发射区 中距空空导弹 远距空空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距空空导弹作战能力模糊语言评估模型
13
作者 代旻 胡俊华 陈云翔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09,112,共4页
中距空空导弹的作战能力评估是一个包含了定性和定量因素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建立了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作战能力的模糊语言评估模型。通过模糊Delphi法调整决策者意见以达到一致。用模糊权重与模糊评价矩阵相乘,得到各型导弹综... 中距空空导弹的作战能力评估是一个包含了定性和定量因素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建立了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作战能力的模糊语言评估模型。通过模糊Delphi法调整决策者意见以达到一致。用模糊权重与模糊评价矩阵相乘,得到各型导弹综合评价的模糊值。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距空空导弹 作战能力 三角模糊数 模糊数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程空空导弹冲淡式干扰模型
14
作者 毛赤龙 沙基昌 +1 位作者 陈超 谢斐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8,共5页
中程空空导弹的末制导主动雷达一方面提高了中程空空导弹作战效能和载机的生成概率,另一方面也为对中程空空导弹实施冲淡式干扰提供了机会。基于冲淡式干扰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中程空空导弹的冲淡式电子干扰模型,分析了各种不同攻防对策下... 中程空空导弹的末制导主动雷达一方面提高了中程空空导弹作战效能和载机的生成概率,另一方面也为对中程空空导弹实施冲淡式干扰提供了机会。基于冲淡式干扰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中程空空导弹的冲淡式电子干扰模型,分析了各种不同攻防对策下的冲淡式干扰的效果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抗双方在冲淡式电子对抗中的最优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程空空导弹 冲淡式电子干扰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远程导弹全弹道数据记录仪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凯明 范锦彪 王燕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88,共6页
针对中远程导弹对全弹道、多参数、高精度采集的测试要求,以及当前数据记录仪高速采集和大容量非易失存储之间密度兼容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大容量Flash芯片的存储器并行流水线设计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低功耗AVR单片机结合的智... 针对中远程导弹对全弹道、多参数、高精度采集的测试要求,以及当前数据记录仪高速采集和大容量非易失存储之间密度兼容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大容量Flash芯片的存储器并行流水线设计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低功耗AVR单片机结合的智能双控设计,研制一套针对中远程导弹的全弹道数据记录仪,提高采集速率,扩充采集容量,实现记录仪高速采集和大容量非易失存储的密度兼容。并根据记录仪在实际使用中对高抗振动冲击、智能启动和低功耗的测试需求做相应的典型设计,该测试仪现已应用于某新型空地导弹全弹道的测试,成功获取导弹在全弹道内的各种数据,对新型导弹的研制和验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记录仪 中远程导弹 高速采集 大容量存储 智能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队协同空空攻击导弹截获概率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明明 王敏 +1 位作者 孙哲 方佳在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6,共5页
为提高编队协同空空攻击中、末制导交接班时导引头对目标的截获能力,对空空导弹导引头目标截获概率模型及载机相关因素对协同攻击空空导弹导引头截获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建立飞机仿真模型、惯导仿真模型、雷达探测模型、... 为提高编队协同空空攻击中、末制导交接班时导引头对目标的截获能力,对空空导弹导引头目标截获概率模型及载机相关因素对协同攻击空空导弹导引头截获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建立飞机仿真模型、惯导仿真模型、雷达探测模型、数据链仿真模型、导弹惯导仿真模型及火控解算处理模型等,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分析了各误差因素对编队协同空空攻击导引头目标截获概率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找出影响协同攻击时导弹截获概率的主要因素,并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提高编队协同空空攻击导弹导引头截获目标概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远距空空导弹 截获概率 编队协同 空空攻击 蒙特卡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