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某水电站库区古滑坡堵江成因及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超 任光明 +2 位作者 吴龙科 韦振新 鲁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8,共5页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边坡的地形地貌、坡体结构、变形破坏和江岸纹泥沉积特征,分析认为滑坡在变形破坏后高速下滑,撞击对岸山体并堰塞堵江,在经历长期的河湖相沉积后逐渐溢流溃决,部分滑体分别残留于左、右岸山坡上。根据恢复的原始地形,...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边坡的地形地貌、坡体结构、变形破坏和江岸纹泥沉积特征,分析认为滑坡在变形破坏后高速下滑,撞击对岸山体并堰塞堵江,在经历长期的河湖相沉积后逐渐溢流溃决,部分滑体分别残留于左、右岸山坡上。根据恢复的原始地形,通过刚体极限平衡分析可知滑坡为地震诱发,为了进一步研究滑坡堵江成因和变形破坏机理,运用离散元数值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天然状态下坡体浅表部沿层面和缓倾坡外优势结构面产生卸荷拉裂,地震作用使坡体内部层面拉裂并沿缓倾坡外优势结构面剪断破坏,其破坏堵江过程可概括为:前缘剪切变形、后缘震动拉裂→滑面贯通、高速下滑→铲刮河床、刨蚀对岸山体→前缘受阻隆起、后缘坐落下滑、中部堰塞堵江→震后停积自稳,坡体具有明显的动力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 变形破坏机理 堵江特征 离散元数值模拟 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震滑坡高速滑动堵江机制的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董金玉 赵志强 +1 位作者 郑珠光 杨继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47-50,共4页
汶川大地震触发了大量的大型滑坡,这些滑坡体在峡谷河流地带堵塞河道形成了堰塞湖.本文以唐家山滑坡形成的堰塞湖为例,通过离散元数值方法对地震作用下唐家山滑坡的滑动堵江机制进行了模拟,结论如下:唐家山滑坡确实为一高速滑坡,滑坡从... 汶川大地震触发了大量的大型滑坡,这些滑坡体在峡谷河流地带堵塞河道形成了堰塞湖.本文以唐家山滑坡形成的堰塞湖为例,通过离散元数值方法对地震作用下唐家山滑坡的滑动堵江机制进行了模拟,结论如下:唐家山滑坡确实为一高速滑坡,滑坡从启动到停止,其速度变化曲线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滑坡的最大滑速达27 m/s;直观地再现了唐家山滑坡的滑动以及形成堰塞体的全过程运动特征和滑坡堵江机制,并把其划分为5个阶段,即滑动启动阶段、加速滑动阶段、减速滑动阶段、遇阻堆积阶段和自稳成坝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家山滑坡 离散元数值模拟 滑坡堵江机制 高速滑坡 全过程运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上游某特大型滑坡发育特征及堵江机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家柱 任光明 葛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51,57,共7页
金沙江上游地区堵江滑坡发育密集,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流域内的水库建设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目前针对金沙江流域的滑坡堵江研究,尤其是滑坡的堵江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以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钻孔勘... 金沙江上游地区堵江滑坡发育密集,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流域内的水库建设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目前针对金沙江流域的滑坡堵江研究,尤其是滑坡的堵江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以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钻孔勘探成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系统研究了金沙江上游某特大型滑坡的发育特征与堵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为顺层陡倾岩质斜坡体上发育的以云母石英片岩为主的基岩滑坡,平面呈明显的圈椅状,总方量达6 000万m3,曾严重堵塞金沙江,整个滑坡堵江机制可以总结为:顺层斜坡高速滑动→前缘碰撞堆积→后缘推动形成一定冲高→强夯成坝→完全堵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滑坡 滑坡发育 堵江特征 堵江机制 金沙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堵江—溃决灾害链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阮合春 陈华勇 +2 位作者 陈剑刚 曹春然 李慧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4,共9页
受强降雨或高烈度地震作用,高山峡谷地区极易暴发大规模滑坡或产生大型潜在滑坡体,一旦滑坡体启动,将迅速入江堵断主河,引发因堵江造成的上游回水淹没、下游溃决洪水的巨大灾害链危害,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重大工程安全。因... 受强降雨或高烈度地震作用,高山峡谷地区极易暴发大规模滑坡或产生大型潜在滑坡体,一旦滑坡体启动,将迅速入江堵断主河,引发因堵江造成的上游回水淹没、下游溃决洪水的巨大灾害链危害,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重大工程安全。因此,系统深入开展滑坡—堵江—溃决灾害链的研究,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关于滑坡堵江机理、滑坡坝稳定性评估、滑坡坝溃决机理以及滑坡—堵江—溃决灾害链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一些亟待解决的前沿性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堵江 堵江机理 稳定性评估 溃决机理 灾害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河谷深层倾倒形成演化特征及堵江灾害链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蒙明辉 崔圣华 +4 位作者 张文 刘康林 杨学之 覃亮 蒋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11829-11841,共13页
岷江河谷地处龙门山强震区,近年来发生了大量倾倒变形引发的滑坡等链式灾害,造成了重大伤亡。为了分析岷江河谷深层倾倒演化特征和灾害链效应,以仅距茂县新磨村滑坡10 km的梯子槽高位特大型倾倒为例,采用地质测绘、钻探、物探、井探、... 岷江河谷地处龙门山强震区,近年来发生了大量倾倒变形引发的滑坡等链式灾害,造成了重大伤亡。为了分析岷江河谷深层倾倒演化特征和灾害链效应,以仅距茂县新磨村滑坡10 km的梯子槽高位特大型倾倒为例,采用地质测绘、钻探、物探、井探、监测、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手段,探明了倾倒基本特征,分析了倾倒的成因机制,研究了灾害链效应。结果表明:①梯子槽倾倒规模达1388.2×10^(4)m^(3),倾倒结构复杂,其中倾倒上部为粉质黏土夹碎块石、下部为碎裂岩块,滑带为粉质黏土夹角砾,平均厚度4.5 m,最大可达10 m,擦痕清晰可见;②倾倒变形剧烈,坡体上裂缝随处可见,后缘贯通裂缝长约750 m,下错高度5~10 m;③倾倒经历了五个变形阶段,主要是反倾层状岩体倾倒折断,折断带风化成“土”,在后期降雨及地震作用下发生失稳破坏;④倾倒一旦失稳将堵塞岷江造成灾害链,据溃坝洪水灾害链演进预测分析:洪水将会淹没金龙潭水电站、两河口、飞虹乡以及沟口镇,淹没及影响G213国道20.2 km,总危害资产4.5亿,但对茂县县城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倾倒 倾倒变形 成因机制 堵江 灾害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