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剪切速率对树脂锚固界面裂隙演化机制的影响
1
作者 王佳奇 姚直书 +2 位作者 刘小虎 许永杰 方玉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0-339,共10页
为研究温度和剪切速率对树脂锚固界面裂隙演化机制的影响,利用变温剪切试验装置对锚固试件进行剪切试验,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剪切界面裂隙的演化规律和微观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锚杆-锚固剂界面的峰值剪应力... 为研究温度和剪切速率对树脂锚固界面裂隙演化机制的影响,利用变温剪切试验装置对锚固试件进行剪切试验,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剪切界面裂隙的演化规律和微观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锚杆-锚固剂界面的峰值剪应力随着温度和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36°~72°范围内,随着锚杆肋角的增大,锚杆-锚固剂界面的峰值剪应力逐渐增大;温度和剪切速率对锚固剂-岩石试件的裂隙演化和锚固剂-岩石界面的峰值剪应力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锚固界面 高地温 剪切速率 数字相关技术 裂隙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中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成膜机理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跃峰 姜其畅 +3 位作者 马紫微 贾明理 苏振 孙慧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7-494,共8页
印制电路板铜焊盘表面生成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HT-OSP)膜是克服无铅高温回流焊工艺并获得良好焊点的关键。选用2-[(2,4-二氯苯基)甲基]-1H-苯并咪唑(C_(14)H_(10)Cl_(2)N_(2))作为成膜剂,在铜层表面生成了HT-OSP膜。理论计算结合对比... 印制电路板铜焊盘表面生成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HT-OSP)膜是克服无铅高温回流焊工艺并获得良好焊点的关键。选用2-[(2,4-二氯苯基)甲基]-1H-苯并咪唑(C_(14)H_(10)Cl_(2)N_(2))作为成膜剂,在铜层表面生成了HT-OSP膜。理论计算结合对比实验,研究C_(14)H_(10)Cl_(2)N_(2)分子与Cu原子反应生成HT-OSP膜机理。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模拟C_(14)H_(10)Cl_(2)N_(2)分子与Cu^(+)之间的络合反应;利用红外光谱对HT-OSP膜中的特征官能团进行表征;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HT-OSP膜中Cu元素的化合价;设计对比实验分析Cu^(2+)对生成HT-OSP膜的影响。结果表明:HT-OSP膜生成机理是C_(14)H_(10)Cl_(2)N_(2)分子与Cu原子发生反应生成HT-OSP膜并沉积在铜层表面,Cu^(2+)通过络合反应促进HT-OSP膜生长。另外,HT-OSP膜的分解温度高达531℃,HT-OSP膜保护的铜层放置在自然环境中180天没有被氧化,证明HT-OSP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技术 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 成膜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印制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GAP基含能热塑性弹性体的氢键行为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梦泽 张宁 +4 位作者 刘双 靳鹏 张锡铭 刘文皓 罗运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5-371,共7页
为了改善GAP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采用了DSC、低场核磁测试、静态力学测试和动态力学测试的方法对两种异氰酸酯固化的弹性体共混体系的氢键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建立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分子结构原因,HMDI固... 为了改善GAP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采用了DSC、低场核磁测试、静态力学测试和动态力学测试的方法对两种异氰酸酯固化的弹性体共混体系的氢键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建立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分子结构原因,HMDI固化的GAP热塑性弹性体和IPDI固化的弹性体显示出不同的氢键行为和力学性能,通过物理共混得到了兼具抗拉强度及断裂延伸率的弹性体,50℃下抗拉强度高于1.5MPa,-40℃下延伸率不低于300%,相较于纯HMDI固化的弹性体,低温延伸率提升了约150%,IPDI固化的弹性体高温抗拉强度提升了约1.4MPa,说明通过共混可得到性能更为均衡的含能热塑性弹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 GAP 热塑性弹性体 氢键行为 高分子物理共混 高低温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干态颗粒涂层技术制备cBN@TiN粉体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展鹏 刘润平 +4 位作者 郭伟明 谭大旺 罗嗣春 林华泰 内藤牧男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采用机械干态颗粒涂层技术分别制备了cBN@TiO_(2)(TiO_(2)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和cBN@(TiO_(2)+C)(TiO_(2)+碳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然后在1600℃、N_(2)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制备cBN@TiN(TiN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前后粉... 采用机械干态颗粒涂层技术分别制备了cBN@TiO_(2)(TiO_(2)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和cBN@(TiO_(2)+C)(TiO_(2)+碳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然后在1600℃、N_(2)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制备cBN@TiN(TiN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前后粉体的物相组成与微观形貌以及高温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机械干态颗粒涂层技术可以使纳米TiO_(2)和纳米TiO_(2)+C颗粒均匀包裹在cBN颗粒表面。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TiO_(2)与cBN反应生成液相B_(2)O_(3),促进了cBN相变成六方氮化硼(hBN),cBN的高温稳定性差,以cBN@TiO_(2)为原料制备的cBN@TiN粉体颗粒表面形成由TiN相和hBN相组成的片状结构层;当存在碳时,TiO_(2)会优先与碳发生还原反应生成TiN,抑制B_(2)O_(3)的生成,从而降低cBN相变量,此时cBN的高温稳定性好,以cBN@(TiO_(2)+C)为原料制备的cBN@TiN粉体颗粒表面形成主要为TiN相的颗粒结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包覆cBN粉体 高温热处理 机械干态颗粒涂层技术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高温堆积发酵工艺创新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磊 余辉 +2 位作者 罗南海 王业 谢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作为中国白酒产业四大基础香型之一的酱香型白酒一直以来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其中富有“二次制曲”之称的高温堆积发酵工艺更是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核心点也是研究创新的关键点之一。该文从调整糟醅堆形状、增加糟醅堆中氧气含量... 作为中国白酒产业四大基础香型之一的酱香型白酒一直以来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其中富有“二次制曲”之称的高温堆积发酵工艺更是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核心点也是研究创新的关键点之一。该文从调整糟醅堆形状、增加糟醅堆中氧气含量、减少堆糟坝面积三个方面对高温堆积发酵工艺的创新研究进行浅析,针对具体设备分析其优缺点,并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酱香型白酒高温堆积发酵工艺的进一步创新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高温堆积发酵工艺 糖化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飞行器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温控机理分析
6
作者 郭庆阳 马锐 李世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6,共8页
针对先进飞行器特殊舱段高温构件的热控难题,提出一种新的半主动温控原理,基于该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工况下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的换热性能及温控机理。结果表明,新型半主动冷却装... 针对先进飞行器特殊舱段高温构件的热控难题,提出一种新的半主动温控原理,基于该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工况下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的换热性能及温控机理。结果表明,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的热控性能明显更为优异,尤其是充装100%浸润气凝胶的半主动冷却装置,3000 s时刻热端温度为272℃,比被动式换热工况下的温度低102℃,峰值效率最高达到68%;冷却装置出口压力越大,冷却工质到达沸点的时间也越长;填充浸润气凝胶能够有效延长冷却工质从吸热到蒸干的时长,质量较其他填充方式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行器 热防护技术 半主动冷却 温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孤岛综放面自燃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邓军 王凯 +2 位作者 翟小伟 文虎 郭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64,67,共4页
针对孟巴矿特厚煤层二分层1210孤岛综放面高地温高湿环境、采空区遗煤多及构造带漏风等复杂条件下开采的特点,分析了煤自燃防治的重点区域,根据生产期间不同时期工作面CO气体的变化情况,综合论证不同防灭火技术的作用效果,采用定期监测... 针对孟巴矿特厚煤层二分层1210孤岛综放面高地温高湿环境、采空区遗煤多及构造带漏风等复杂条件下开采的特点,分析了煤自燃防治的重点区域,根据生产期间不同时期工作面CO气体的变化情况,综合论证不同防灭火技术的作用效果,采用定期监测、端头封堵后复合胶体隔离、注氮惰化等综合防灭火技术,有效地阻断了煤自燃发展的必要条件,确保了1210孤岛综放面的正常生产和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高地温 高湿环境 孤岛综放面 分层开采 防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聚甲醛/丁腈橡胶三元共混弹性体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军 吴石山 林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1-134,共4页
选择三元共聚尼龙 (PA)、聚甲醛 (POM)、丁腈橡胶 (NBR)为主体材料 ,采用高温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备 PA/ POM/ 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探讨了主体材料并用比、树脂品种和胶料型号、硫化剂、补强剂、加料顺序等因素对三元共混弹性体性... 选择三元共聚尼龙 (PA)、聚甲醛 (POM)、丁腈橡胶 (NBR)为主体材料 ,采用高温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备 PA/ POM/ 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探讨了主体材料并用比、树脂品种和胶料型号、硫化剂、补强剂、加料顺序等因素对三元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选择并用比 PA/ POM/ NBR=15 / 15 / 70、半补强炭黑 30~ 4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 3份、防老剂 D1份及其它适量助剂 ,采用先在 12 0~ 130℃条件下将 PA与 NBR共混均匀 ,再在 16 5~ 170℃与 POM共混的工艺 ,可制得力学性能、耐油、耐溶剂性能以及加工工艺性能均较好的三元共混弹性体。扫描电镜和动态粘弹谱仪实验结果还证实 PA/ POM/ NBR共混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醚 丁腈橡胶 三元共混弹性体 橡胶 聚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钛火试验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弭光宝 黄旭 +1 位作者 曹京霞 曹春晓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6,共7页
钛火是现代航空发动机典型的灾难性故障。针对高推重比发动机对钛火试验技术的迫切需求,系统开展了摩擦氧浓度法钛合金燃烧技术及理论研究,建立了阻燃性能评价方法和摩擦着火模型,阐明了阻燃钛合金的阻燃机理。在总结近期研究进展基础上... 钛火是现代航空发动机典型的灾难性故障。针对高推重比发动机对钛火试验技术的迫切需求,系统开展了摩擦氧浓度法钛合金燃烧技术及理论研究,建立了阻燃性能评价方法和摩擦着火模型,阐明了阻燃钛合金的阻燃机理。在总结近期研究进展基础上,从钛火的演化规律、机理和防控三个层次,提出钛火试验技术及应用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即接近发动机气流环境的阻燃性能综合评价、发动机气流环境的阻燃性能预测模型和阻燃技术的试验验证。未来实现发动机钛火防控体系的科学构建,助推压气机"全钛化"和发动机推重比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钛合金 摩擦氧浓度法 阻燃性能 燃烧机理 钛火防控技术 阻燃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高温泵机械密封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立民 陈伟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1年第4期26-33,共8页
为了提高炼油厂高温泵机械密封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改善高温泵机械密封的使用条件,文章介绍了国内主要密封厂商的技术水平以及高温泵的机械密封选型原则,并从其原理、结构以及选材、加工过程、热处理、过程检测、出厂试验等关键环... 为了提高炼油厂高温泵机械密封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改善高温泵机械密封的使用条件,文章介绍了国内主要密封厂商的技术水平以及高温泵的机械密封选型原则,并从其原理、结构以及选材、加工过程、热处理、过程检测、出厂试验等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对如何建立一个可靠密封系统环境进行阐述,对应用中如何保证高温泵机械密封运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泵 机械密封 可靠性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超深高温高压致密气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提产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杨 杨向同 +5 位作者 滕起 徐永辉 薛艳鹏 徐国伟 李伟 彭芬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50,共8页
塔里木油田库车前陆区致密砂岩气藏是天然气主力建产区块,自然产能低,需要改造提产才能效益开发,储层超深、高温高压、高地应力、天然裂缝发育且非均质性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提产机理不清、缺乏有效技术手段,井况苛刻和改造工况复杂,大... 塔里木油田库车前陆区致密砂岩气藏是天然气主力建产区块,自然产能低,需要改造提产才能效益开发,储层超深、高温高压、高地应力、天然裂缝发育且非均质性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提产机理不清、缺乏有效技术手段,井况苛刻和改造工况复杂,大规模改造施工存在安全风险。针对以上挑战,塔里木油田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建设多学科一体化提产团队,创新一体化工作模式,利用开放的市场合作机制,协同国内国际技术力量,通过技术资源整合,攻关研究提高储层认识,厘清了提产机理,确定了以改造天然裂缝为目标的缝网改造提产理念,创新形成了缝网酸压和缝网压裂工艺技术,建立了基于天然裂缝可压裂性的改造工艺优选策略;基于井况和改造工况认识,配套了高压压裂车组、大通径完井管柱,研发两套加重压裂液,研发一项专用酸液缓蚀剂,保障了大规模改造需要。地质工程一体化提产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取得的关键技术推广应用76口井,单井平均产量提高3.28倍,为库车前陆区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提供了提产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致密 天然裂缝 地质工程一体化 市场合作机制 技术资源整合 缝网酸压 缝网压裂 提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C_f/SiC复合材料抗高温氧化涂层结构设计与自愈合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志彦 向洁琼 邹世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7116-17119,17124,共5页
为了提高3D-Cf/SiC复合材料耐高温氧化性能,采用CVD和粉末烧结技术相结合依次在其表面制成CVD-SiC粘接层—自愈合功能层—CVD-SiC耐冲蚀层等抗高温氧化涂层。运用TG、SEM和TEM等手段研究了自愈合机理。结果表明,抗高温氧化涂层自愈合机... 为了提高3D-Cf/SiC复合材料耐高温氧化性能,采用CVD和粉末烧结技术相结合依次在其表面制成CVD-SiC粘接层—自愈合功能层—CVD-SiC耐冲蚀层等抗高温氧化涂层。运用TG、SEM和TEM等手段研究了自愈合机理。结果表明,抗高温氧化涂层自愈合机理主要是B4C和MoSi2等氧化增重形成在高温下可流动的玻璃相,玻璃相充填材料裂纹和空隙有效地阻碍氧气渗透。因而3D-Cf/SiC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Cf/SiC复合材料 抗高温氧化 结构设计 自愈合机理 CVD 粉末烧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燃烧高温还原区喷氨脱硝技术计算模型开发与一维炉实验验证
13
作者 张波 张国军 +5 位作者 张向宇 陆续 向小凤 徐宏杰 杨玉 白文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8-74,共7页
针对煤粉燃烧高温还原区喷氨脱硝技术计算模型的欠缺,优选了NO还原反应过程的机理文件,通过与配气实验结果的比较,认为Urea2000机理能够获得对NO较好的预测。将Urea2000与煤燃烧机理合并,生成新的Urea+coal机理。以1台一维炉为研究对象... 针对煤粉燃烧高温还原区喷氨脱硝技术计算模型的欠缺,优选了NO还原反应过程的机理文件,通过与配气实验结果的比较,认为Urea2000机理能够获得对NO较好的预测。将Urea2000与煤燃烧机理合并,生成新的Urea+coal机理。以1台一维炉为研究对象,利用CFD和energico软件生成化学动力学分析的psr网络。将Urea+coal机理文件与该psr分析网络相结合,完成一维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机理分析。以CO、NO摩尔分数为判定指标,对机理文件进行简化,得到包含29种物质、171个反应的简化机理。将简化机理与CFD软件耦合,完成煤粉一维炉燃烧过程的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NO摩尔分数偏差在10%以内。Urea+coal的简化机理与CFD软件相结合得到的计算模型,可以满足对煤粉燃烧高温还原区喷氨脱硝技术进行性能预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高温还原区 喷氨脱硝技术 计算模型 机理文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高光生漆涂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李晖 洪克俭 +2 位作者 王霄 杨柳 杨志斌 《湖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21-24,77,共5页
为了研究黑色高光生漆涂料的各项性能,本试验选取5个产地天然生漆与调制黑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和调制,以搭配比例、干燥温度与湿度为变量,对生漆涂料的干燥时间、物理机械性能、耐温及耐化学腐蚀性能进行测定,通过正交优化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为了研究黑色高光生漆涂料的各项性能,本试验选取5个产地天然生漆与调制黑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和调制,以搭配比例、干燥温度与湿度为变量,对生漆涂料的干燥时间、物理机械性能、耐温及耐化学腐蚀性能进行测定,通过正交优化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湿度≥温度≥含量≥搭配比例,在1 kg含量为71%的生漆搭配50%的黑料和2.02的助剂,调制出的黑色高光生漆涂料在温度为25℃、湿度85%时干燥时间最短为22.6 h。与传统推光漆的性能进行比较,干燥时间变短,性能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生漆 搭配比例 干燥温度 湿度 性能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冷压成型结焦工艺强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升 胡翠 +2 位作者 陈雯 马涛 黄文豪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11-14,共4页
为解决我国粉煤利用率低造成的污染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冷压成型结焦工艺对粉煤进行成型处理,并通过米库姆转鼓机以及扫描电镜(SEM)对成型后型焦和焦炭进行机械强度与微观形貌表征,重点研究了配煤比例、温度、粒度、堆密度等对粉... 为解决我国粉煤利用率低造成的污染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冷压成型结焦工艺对粉煤进行成型处理,并通过米库姆转鼓机以及扫描电镜(SEM)对成型后型焦和焦炭进行机械强度与微观形貌表征,重点研究了配煤比例、温度、粒度、堆密度等对粉煤冷压成型结焦工艺中焦炭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试验条件为:贫瘦煤与焦煤质量比6∶4,结焦温度800℃,主焦煤粒度0.212~0.18 mm,贫瘦煤粒度〈0.25 mm,堆密度1.1 t/m3,此时焦炭抗碎强度M25及耐磨强度M10分别在85%以上与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压成型结焦 机械强度 温度 配煤 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涂层及其性能表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武伟 陈桂明 刘建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耐高温涂层在涡轮喷气发动机、高温轴承、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以及切削刀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背景,在技术创新层面,也具有很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综述了现有耐高温涂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扩散涂层和覆盖涂层两大类和... 耐高温涂层在涡轮喷气发动机、高温轴承、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以及切削刀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背景,在技术创新层面,也具有很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综述了现有耐高温涂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扩散涂层和覆盖涂层两大类和陶瓷涂层等七小类,并进行了分类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种耐高温涂层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手段,归类总结了耐高温涂层性能的主要表征方法,综述了耐高温涂层的耐高温及失效机理,最后展望了其发展的方向。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耐高温涂层在耐温性、抗氧化性、蠕变性、抗冲蚀性等基本性能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对其力学性能、鲁棒性能等方面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涂层 制备方法 性能表征 耐高温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波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中建 贾锁刚 +8 位作者 张立会 吴行才 窦红梅 郭子仪 曾立军 李宏伟 郭立强 贾志伟 方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了提高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注入水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以尕斯库勒E31油藏为研究对象,开展异常高温、高盐油藏波及控制技术(SCT)研究与矿场试验。可动微凝胶体系性能评价及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可动微凝胶调驱体系的SCT技术在目标... 为了提高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注入水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以尕斯库勒E31油藏为研究对象,开展异常高温、高盐油藏波及控制技术(SCT)研究与矿场试验。可动微凝胶体系性能评价及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可动微凝胶调驱体系的SCT技术在目标油藏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现场实施有效期为100~120 d,通过调整注入粒径、浓度,能有效提高SCT技术实施成功率。不同于聚合物驱、聚合物凝胶驱通过提高波及系数机理提高原油采收率,SCT技术能够提高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其驱替机理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得到进一步论证。目标油藏实施6个井组SCT技术后,累计增油1.03×10~4 t,降水4.79×10~4 m^3,投入产出比1∶2.09。但当国际油价处于低位时,SCT技术在异常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应用可能会有较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可动微凝胶 波及控制技术 深部调驱 驱油机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3)Al合金蜂窝的制备及微观组织演变规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志广 孙小明 +3 位作者 杜令忠 兰昊 黄传兵 张伟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5-213,共9页
目的研究Ni-Al扩散偶在热扩散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提出Ni_(3)Al合金蜂窝形成的模型。方法采用电镀技术在易加工的Al蜂窝表面电镀一定厚度的Ni,研究热扩散温度和时间对Ni-Al扩散偶组织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Ni-Al扩散偶进... 目的研究Ni-Al扩散偶在热扩散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提出Ni_(3)Al合金蜂窝形成的模型。方法采用电镀技术在易加工的Al蜂窝表面电镀一定厚度的Ni,研究热扩散温度和时间对Ni-Al扩散偶组织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Ni-Al扩散偶进行物相分析;通过扫描电镜技术对Ni-Al扩散偶截面进行形貌及能谱分析,推测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结果热扩散温度为500℃时,随着热扩散时间的延长,Ni-Al界面处首先出现NiAl_(3),然后消失,最终形成以Ni_(2)Al_(3)为扩散层主体、NiAl和Ni_(3)Al为过渡层的多层实心结构;热扩散温度为700、1100℃时,Ni-Al扩散偶会分别形成以Ni_(2)Al_(3)、NiAl为内芯,纯Ni为外壳,并以NiAl、Ni_(3)Al薄层过渡的多层中空结构;热扩散温度为1300℃时,随着扩散时间的延长,Al相夹心层从Al、NiAl_(3)、Ni_(2)Al_(3)三相混合结构依次转化为成分均一的单相Ni_(2)Al_(3)和NiAl结构,扩散时间继续延长,Ni层随之耗尽,Ni-Al扩散偶最终形成以γ′-Ni_(3)Al为强化相的Ni-Al合金。结论Ni-Al固相扩散反应过程中,随热处理温度的提升,Al原子发生了明显的外扩散。Ni-Al液固扩散反应过程中,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Ni原子发生了明显的内扩散。在1300℃热扩散1 h的条件下,能成功制备Ni_(3)Al基合金蜂窝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封严 电镀 Ni_(3)Al合金 蜂窝结构 扩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辅助热喷涂NiCoCrAl YTa/ZrO_(2)/BaF_(2)·CaF_(2)涂层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长亮 陈皓晖 +3 位作者 张梅 杨胶溪 张昂 梁帅帅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95,共12页
高温耐磨涂层是航空发动机关键摩擦副可靠使用的重要保障,鉴于其服役环境日益严苛复杂,进一步提高涂层的高温耐磨性能是十分必要的。利用激光辅助热喷涂技术制备NiCoCrAlYTa/ZrO_(2)/BaF_(2)·CaF_(2)高温耐磨涂层,利用SEM、EDS分... 高温耐磨涂层是航空发动机关键摩擦副可靠使用的重要保障,鉴于其服役环境日益严苛复杂,进一步提高涂层的高温耐磨性能是十分必要的。利用激光辅助热喷涂技术制备NiCoCrAlYTa/ZrO_(2)/BaF_(2)·CaF_(2)高温耐磨涂层,利用SEM、EDS分析高温耐磨涂层的横截面微观组织及化学成分,研究ZrO_(2)/BaF_(2)·CaF_(2)质量分数、激光功率及扫描速度对耐磨涂层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辅助处理可以诱导耐磨涂层表面形成具有树枝状结构的ZrO_(2)陶瓷层;当激光功率为80 W,扫描速度为8 mm/s,喷涂粉末为75 wt.%NiCoCrAlYTa+25 wt.%ZrO_(2)/BaF_(2)·CaF_(2)时,制备涂层的微观组织、综合力学性能及高温耐磨性能达到最好;在此工艺参数下,涂层顶部的ZrO_(2)陶瓷层最为致密均匀,其平均纳米硬度为13.6 GPa,平均弹性模量为182.5 GPa,800℃时的磨损率为2.7×10^(-5) mm^(3)·N^(-1)·m^(-1)。将高温耐磨涂层的组分设计与激光辅助热喷涂工艺相结合,可为提高涂层综合性能的提供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热喷涂 NiCoCrAlYTa/ZrO_(2)/BaF_(2)·CaF_(2)涂层 力学性能 高温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海洋温/盐/酸度集成微纳传感器制造与测试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凯凯 尹加文 +3 位作者 麦裕良 栾安博 郜晚蕾 金庆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77,共4页
面向“智慧海洋”应用需求,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设计制备了一批温度、盐度、酸度(pH值)三参数集成微纳传感器。温度测量采用铂电阻传感器,盐度测量采用4电极电导率传感器,pH测量采用钛/二氧化钛(Ti/TiO 2)为工作电极和液接式Ag/AgC... 面向“智慧海洋”应用需求,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设计制备了一批温度、盐度、酸度(pH值)三参数集成微纳传感器。温度测量采用铂电阻传感器,盐度测量采用4电极电导率传感器,pH测量采用钛/二氧化钛(Ti/TiO 2)为工作电极和液接式Ag/AgCl参比电极构成的两电极体系。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量了三个传感器的基本参数和性能,其中温度传感器的电阻为(2240±5)Ω,灵敏度为8.636Ω/℃,测量精度达到±0.01℃;电导率传感器在0.01 mol/L KCl溶液中精度为±0.0005 S/m;pH传感器灵敏度为42.86 mV/pH。由于采用微机电加工技术,传感器尺寸小、成本低、可批量制造,将为海洋环境参数的高精度网格化测量提供核心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温/盐/酸度 微纳传感器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 批量制造 高精度网格化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