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an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amplitude- and frequency-dependent rubber isolator
1
作者 孙德伟 陈志刚 +1 位作者 张广玉 P.Eberhar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672-678,共7页
A model to describe the hysteresis damping characteristic of rubber material was presented.It consists of a parallel spring and damper,whose coefficients change with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and frequency.In order to a... A model to describe the hysteresis damping characteristic of rubber material was presented.It consists of a parallel spring and damper,whose coefficients change with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and frequency.In order to acquire these relations,force decomposition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some sine vibration measurement data of nonlinear forces changing with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ubber material.The nonlinear force is decomposed into a spring force and a damper force,which are represented by the amplitude-and frequency-dependent spring and damper coefficients,respectively.Repeating this step for different measurements gives different coefficient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amplitudes and frequencies.Then,the application of a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provides the requested approximation functions over amplitude and frequency.Using those formulae,as an example,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a hollow shaft system supported by rubber rings was analyzed and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curve in the centroid position was calculated.Comparisons with the sine vibration experiments of the real system show a maximal inaccuracy of 8.5%.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and procedure can simplify the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 including rubber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ber isolator MODELING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hysteresis damping dynam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及其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学军 钟金彪 +3 位作者 林开颜 吴军辉 陈杰 司慧萍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9,共13页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作为一种获取现实世界立体感知的重要方法,可以实现农业场景目标的三维定位和点云重建,提取立体三维信息,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该文介绍了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应用流程,包括双目视觉标定、极线校正、立体匹配等方面,以...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作为一种获取现实世界立体感知的重要方法,可以实现农业场景目标的三维定位和点云重建,提取立体三维信息,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该文介绍了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应用流程,包括双目视觉标定、极线校正、立体匹配等方面,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综合近期文献,探讨了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在果实定位采摘与地图导航、生长参数测量和病害识别与施药等农业领域最新的应用。综述结果表明,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在农业中定位、测量和识别均具有较高精度,但仍面临模型复杂、场景受限、数据集少和立体匹配缺少评价标准等问题。展望该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未来发展,应着重从算法设计与优化、智能辅助平台搭建、数据集构建和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智慧农业 立体匹配 作物参数测量 三维目标定位 病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综合保险的关键参数测算说明与优化策略
3
作者 刘锐金 何长辉 +3 位作者 杨琳 伍薇 林子情 杨远富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3期59-66,81,共9页
天然橡胶综合保险包括橡胶树的物化成本保险、完全成本保险以及基于生产的收入保险,作为中央险种于2024年在海南省和云南省实施。研究基于海南省民营胶园农户和村庄调查数据以及上海期货交易所、海南省统计局等发布的数据,阐释了橡胶树... 天然橡胶综合保险包括橡胶树的物化成本保险、完全成本保险以及基于生产的收入保险,作为中央险种于2024年在海南省和云南省实施。研究基于海南省民营胶园农户和村庄调查数据以及上海期货交易所、海南省统计局等发布的数据,阐释了橡胶树成本保险保额、天然橡胶收入保险的公允价格、目标产量和最低产量等参数的测算逻辑、过程和结果。结合天然橡胶综合保险运行机制和产业特性,提出产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优化产量损失保障机制、全生命周期成本收益监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橡胶树 成本保险 收入保险 参数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路参考激励信号参数辨识的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
4
作者 陈小涛 张文斌 +1 位作者 索春光 谭向宇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9,共10页
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压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导线线径、绝缘层厚度、线芯与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不同会影响导线线芯与感应极板间的耦合电容大小,并且导线会对感应极板与接地极板间的结构电容产生附加效应,所引起的边缘效应会使结构电容大... 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压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导线线径、绝缘层厚度、线芯与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不同会影响导线线芯与感应极板间的耦合电容大小,并且导线会对感应极板与接地极板间的结构电容产生附加效应,所引起的边缘效应会使结构电容大小也发生变化,使之无法凭借常规LCR仪预先精确测量,造成传感器增益不确定从而导致非接触电压测量精度受限。提出一种基于双路参考激励信号参数辨识的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以实现测量过程中传感器增益的自标定。首先给出含寄生参数的等效模型并剖析其传递函数,将传感器多个内参数简化为2个集总内参数,通过仿真揭示了待测导线影响结构电容边缘效应从而改变其大小的规律。随后提出传感器参数辨识方法,获得考虑寄生参数和导线影响后的传感器内参数作为一固定参量参与电压重构以提升电压测量精度。制作传感器样机并搭建实验平台,完成参数辨识后进行多项实验。结果表明,幅值精度实验中幅值误差在1%以内,相位精度测试中相位差为0.13°,线径适应性实验可适应不同规格导线且误差最大仅0.15%,干扰信号屏蔽能力测试证实带屏蔽腔的同轴探头抗干扰性能良好。为提高非接触电压测量精度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电压测量 阻抗变换 寄生电容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结冰风洞云雾参数辨识方法
5
作者 谢腾 熊浩 +1 位作者 彭博 易贤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9,共8页
结冰风洞云雾场校测通常存在仪器依赖度高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结冰风洞云雾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以试验模型结冰图像及迎角、来流速度、来流温度、结冰时长等参数作为输入,提取并融合两者特征参数,以液态水含... 结冰风洞云雾场校测通常存在仪器依赖度高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结冰风洞云雾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以试验模型结冰图像及迎角、来流速度、来流温度、结冰时长等参数作为输入,提取并融合两者特征参数,以液态水含量和水滴平均体积直径作为输出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进而实现对结冰风洞云雾参数的快速辨识。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NACA0012标准翼型为研究对象,开发了结冰风洞云雾参数辨识程序,分析了融合比例的影响,获得了适用于结冰风洞云雾参数辨识的最佳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仿真和试验评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液态水含量和水滴平均体积直径的辨识满度误差均小于12%,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与良好的泛化性能,可为结冰风洞云雾参数辨识提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冰风洞 云雾场测量 结冰工况 结冰图像 多模态融合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用电器在线识别系统
6
作者 李高宇 韦洪浪 +1 位作者 吴世贵 韦宁燕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2,共6页
用电器老化、长时间工作、忘记关闭等不当操作容易导致短路和漏电,甚至引发火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用电器在线识别系统。该系统首先通过高速ADC采集主线路上整周期的电流波形信号;然后进行最小二乘法计... 用电器老化、长时间工作、忘记关闭等不当操作容易导致短路和漏电,甚至引发火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用电器在线识别系统。该系统首先通过高速ADC采集主线路上整周期的电流波形信号;然后进行最小二乘法计算,从而识别出用电器的在线状态;最后采集线路电压、频率、温度等数据,发送到串口屏进行显示,并通过WiFi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用户可以在手机APP远程查看和管理用电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识别正确率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对用电器的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器识别 最小二乘法 STM32 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 电参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信号的MIMO雷达反侦察性能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昊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7-182,共6页
电子侦察系统在侦收到雷达信号以后通过测量信号的到达时间、脉冲幅度、脉冲宽度、载频和到达角等5个参量形成脉冲描述字信息,实现对雷达信号的分选与识别。对采用OFDM信号的MIMO雷达抗分选与识别性能开展研究,通过建立电子侦察系统接... 电子侦察系统在侦收到雷达信号以后通过测量信号的到达时间、脉冲幅度、脉冲宽度、载频和到达角等5个参量形成脉冲描述字信息,实现对雷达信号的分选与识别。对采用OFDM信号的MIMO雷达抗分选与识别性能开展研究,通过建立电子侦察系统接收到的MIMO雷达信号模型,分析电子侦察系统对MIMO雷达信号的参数测量性能。理论研究与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雷达信号相比,采用OFDM信号的MIMO雷达信号幅度起伏比较大,降低了电子侦察系统对信号参数的测量性能,具有更好的抗分选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截获概率(LPI)雷达 电子侦察系统 MIMO雷达 参数测量 脉冲描述字 分选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行实测载荷的副翼操纵导数识别
8
作者 蒋献 孟敏 陈致名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1,共8页
某型飞机横向操纵时副翼和扰流板会耦合偏转实现飞机的滚转运动,现有气动力参数辨识方法无法单独识别出副翼和扰流板的操纵导数。基于飞机控制律设计逻辑和滚转运动时结构的受载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实测载荷的副翼操纵导数识别方法。... 某型飞机横向操纵时副翼和扰流板会耦合偏转实现飞机的滚转运动,现有气动力参数辨识方法无法单独识别出副翼和扰流板的操纵导数。基于飞机控制律设计逻辑和滚转运动时结构的受载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实测载荷的副翼操纵导数识别方法。通过实测机动飞行中机翼各测载剖面的结构载荷并结合剖面外结构质量与加速度分布,提出了机动飞行中机翼气动载荷的测量方法;结合飞机横向操纵瞬时滚转力矩平衡方程和操纵面偏转逻辑,推导了滚转改出时副翼操纵导数识别过程,提出了基于机翼实测载荷的副翼操纵导数识别方法;基于前述方法开展了副翼操纵导数识别,并分析了不同马赫数对副翼操纵导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飞行实测载荷能够进行副翼操纵导数识别,而且同一马赫数下副翼操纵导数识别结果集中度较好,随着马赫数的增加,副翼操纵效能将会降低。飞行载荷实测结果可用于气动参数辨识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实测载荷 气动载荷 副翼操纵导数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化补偿的功率模块全生命周期在线结温监测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郑丹 宁圃奇 +2 位作者 仇志杰 范涛 温旭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05-3717,共13页
功率模块结温在线监测对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导通饱和压降和电流对结温进行估计,对测量带宽要求不高,对硬件和算法的侵入性低,是比较理想的结温在线监测方法。但是传统的测量方法很难满足结温精度要求,另外长期工作... 功率模块结温在线监测对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导通饱和压降和电流对结温进行估计,对测量带宽要求不高,对硬件和算法的侵入性低,是比较理想的结温在线监测方法。但是传统的测量方法很难满足结温精度要求,另外长期工作下功率模块老化会引起温度模型参数漂移,进一步加剧结温估计误差。为此,该文提出一套高精度测量电路和采样校准策略,应用温漂抑制、动态自适应采样、误差定向标定、同步时序控制等策略,大幅提高了在线采样分辨率和结温估计精度。针对老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电流注入的急停控制策略,解决了老化特征参数在线辨识问题,实现了结温模型的老化补偿,大大提高了老化后的结温监测精度,实现了全生命周期高精度在线监测。最后,在250kW三相变流器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到老化前后的结温估计误差,证明了该文方法对提高结温监测精度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温在线监测 导通饱和压降 高精度测量 老化补偿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作用下深圳新世界中心风致响应实测与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旭盛 张乐乐 +2 位作者 谢壮宁 王飞 石碧青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9-1367,共9页
依据近10年来监测到的5次强台风过境期间深圳新世界中心的实测响应数据,分析了该建筑结构在台风影响下的响应特点和模态参数变化特性,并将实测结果与粗糙度指数α分别为0.22,0.30和0.35地形下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历次... 依据近10年来监测到的5次强台风过境期间深圳新世界中心的实测响应数据,分析了该建筑结构在台风影响下的响应特点和模态参数变化特性,并将实测结果与粗糙度指数α分别为0.22,0.30和0.35地形下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历次台风影响下实测建筑达到最大振幅附近时均表现为明显的横风向振动,且最大振动方向均为南北方向;实测最大峰值加速度为17.28 cm/s^(2),满足舒适度要求;台风过境时,建筑结构模态频率表现出明显的振幅依赖性和时变特性,采用“时变”方式描述更加合理,几次台风过程的结构模态频率均是随时间先减小,在最大风速时达到最小值,然后增大并恢复到常态值;结构模态阻尼比在中低振幅区域分布较为离散,随着振幅的增加,阻尼比有所增大,顺风向和横风向的阻尼比最大分别为1.9%和1.2%;实测结果更接近于α为0.35地貌的风洞试验结果,显示C类地貌的风洞试验结果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现场实测 风洞试验 参数识别 地貌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无转速叶尖定时测量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凯 乔百杰 +3 位作者 刘美茹 代江波 卫靖澜 陈雪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6-235,共10页
针对叶尖定时系统在测量转子叶片振动过程中转速同步传感器安装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叶尖定时测量方法。假设整级转子叶片间存在随机失谐,则在变转速工况下各叶片并非同时达到共振状态,在每转内,利用各叶片到达传感器... 针对叶尖定时系统在测量转子叶片振动过程中转速同步传感器安装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叶尖定时测量方法。假设整级转子叶片间存在随机失谐,则在变转速工况下各叶片并非同时达到共振状态,在每转内,利用各叶片到达传感器的实测到达时间,计算叶片在相邻叶尖定时传感器间的局部平均转速与转子整圈平均转速的偏差值,判断同级所有叶片的振动状态,选择几乎不振动的叶片作为该圈的参考键相,计算目标叶片在该圈的振动位移值,依此类推,计算各圈目标叶片的振动位移,实现转子叶片在无转速参考下的非接触式振动测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叶尖定时方法相比,利用该方法计算出的叶片振动位移所辨识出的叶片振动频率相对误差小于0.2%,振动位移相对误差小于10%,说明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叶尖定时测量方法不仅能在无转速参考的情况下准确计算出叶片的振动位移,更能准确地辨识出叶片振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定时 无转速参考 参考键相 参数辨识 非接触式振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固钻孔软弱夹层结构特征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丹 岳中文 +4 位作者 王鹏 岳小磊 闫逸飞 周星源 李杨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210,共11页
【目的】锚固孔钻进作成孔质量深受岩体内存在的软弱夹层结构面的影响,这些软弱夹层往往是岩体中的隐患,影响钻进的稳定性和效率,关系到整个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钻头钻进软弱夹层时,其动态响应特征会变得明显起来,这种响应反... 【目的】锚固孔钻进作成孔质量深受岩体内存在的软弱夹层结构面的影响,这些软弱夹层往往是岩体中的隐患,影响钻进的稳定性和效率,关系到整个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钻头钻进软弱夹层时,其动态响应特征会变得明显起来,这种响应反映了钻进过程中岩体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基于钻进比能的研究视角,利用自主研发的随钻测量系统,开展含有软弱夹层的类岩体试件数字钻探试验。这一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并记录随钻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钻压、扭矩、转速以及钻进速度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敏感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熵值分析,评估不同参数对软弱夹层响应特征的反馈程度,从而确定了影响最为显著的参数指标。其次,基于显著参数指标,建立钻进功率比识别法,实现类岩体软弱夹层智能化识别。【结果和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扭矩参数在随钻破岩和软弱夹层特性识别中起主要作用,其权重最大,反馈度效果最佳。(2)以扭矩参数变化为主要识别特征而建立的钻进功率比识别法,成功将软弱夹层厚度识别的平均准确率由原先的72.943%提高至88.268%,同时基于钻进功率比提出的倾角识别法,经计算倾角识别平均准确率高90.833%,软弱夹层特性识别精确度得到显著提高。这一显著的提升不仅证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也为实际工程中的岩体软弱夹层识别与处理提供了准确和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参数 软弱夹层 钻进比能 智能识别 锚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波同步相量的次/超同步振荡参数辨识探究:频谱特性和关键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放 李佳欣 史静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018-6038,6053,共22页
大量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引起的次同步振荡(SSO)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和相量测量单元(PMU)提供的基波同步相量辨识次/超同步振荡参数具有广域同步和高刷新率的核心优势,可实现次/超同步振荡的动态在... 大量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引起的次同步振荡(SSO)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和相量测量单元(PMU)提供的基波同步相量辨识次/超同步振荡参数具有广域同步和高刷新率的核心优势,可实现次/超同步振荡的动态在线监测。该文从基波同步相量在次/超同步振荡下的复数域频谱特性出发,综述并分析了目前已有次/超同步振荡参数辨识方法的参数辨识特性及关键问题。首先,根据同步相量频谱分析了频率辨识范围、各分量叠加耦合特性及相位翻转特性;其次,分析了参数辨识的关键问题在于振荡分量耦合关系、基波分量耦合关系的解耦问题及频谱泄漏问题,并围绕复数域频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在解决以上问题时的三个关键难点:针对次/超同步分量的耦合关系有效地辨识超同步分量的问题、不同同步相量采样频率下进行参数辨识的适应性问题,以及如何处理频谱泄漏从而缩短数据窗长的难题;对此,综述了相应解决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技术突破点;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实际PMU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文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 次/超同步振荡 参数辨识 广域测量系统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优化参数辨识的船体变形测量方法
14
作者 徐东生 张霄力 +2 位作者 何荧 彭侠夫 宋凝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3,共7页
针对船体变形惯性匹配测量中模型参数准确性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优化的船体变形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并应用于惯性匹配测量。通过分析船体变形模型预设参数对惯性匹配测量的Kalman滤波影响,得到参数对惯性匹配精度的影... 针对船体变形惯性匹配测量中模型参数准确性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优化的船体变形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并应用于惯性匹配测量。通过分析船体变形模型预设参数对惯性匹配测量的Kalman滤波影响,得到参数对惯性匹配精度的影响机制;利用船体变形历史数据,结合待辨识的船体变形模型参数组成图优化超图,建立船体变形参数辨识的图优化模型,实现船体变形惯性匹配预设模型参数的辨识,最后将参数辨识结果代入惯性匹配方程以完成准确测量。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完成船体变形参数辨识,保障船体变形惯性匹配测量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变形 惯性匹配测量 预设参数 KALMAN滤波 图优化 超图 参数辨识 准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粒子群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实测建模及暂态参数辨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丹 秦世耀 +1 位作者 李少林 贺敬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4,共10页
高准确度仿真模型是进行大规模风电并网暂态稳定分析的基础,然而双馈风电机组(DFIG)控制策略与参数属于技术秘密难以获取,模型仿真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DFIG故障暂态精确建模难题,提出了基于实测数据的DFIG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 高准确度仿真模型是进行大规模风电并网暂态稳定分析的基础,然而双馈风电机组(DFIG)控制策略与参数属于技术秘密难以获取,模型仿真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DFIG故障暂态精确建模难题,提出了基于实测数据的DFIG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系统综合稳定程序(PSASP)中DFIG模型及控制结构,建立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数学模型并分析故障暂态过程,明确LVRT暂态控制核心参数。其次,基于DFIG的LVRT部分现场实测工况数据,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实现了DFIG故障暂态控制参数辨识。最后,基于剩余实测工况数据进行辨识参数准确性分析与校验,仿真验证了所提参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所提方法辨识结果泛化能力强、准确度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低压穿越 参数辨识 实测数据 混沌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演变功率谱模型参数的统计建模
16
作者 范颖霏 姜云木 刘章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5,145,共11页
工程上常将规范反应谱拟合的确定性取值作为地震动演变功率谱参数,这虽然便于工程应用,但同时存在明显弊端:一方面,参数并非从实测强震记录中获得,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另一方面,确定性参数生成的地震动样本过于规则,且工程特性单一,无法... 工程上常将规范反应谱拟合的确定性取值作为地震动演变功率谱参数,这虽然便于工程应用,但同时存在明显弊端:一方面,参数并非从实测强震记录中获得,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另一方面,确定性参数生成的地震动样本过于规则,且工程特性单一,无法全面地反映地震动的随机性。为了克服上述难题,从PEER的NGAGWest2地震动数据库中筛选1766条主轴方向的实测强震记录,并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建议的场地类别和聚类方法划分为15组;随后,识别实测强震记录的演变功率谱参数,并结合K-S检验和BIC信息准则,确定每个参数最优概率模型;最后,根据演变功率谱参数统计建模结果,结合降维方法,生成了Ⅱ类场地与Ⅲ类场地的代表性时程。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建议取值不同,研究参数来源于实测地震动,且具有随机性,避免地震动样本工程特性的单一化和规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全随机性地震动 实测记录 统计建模 降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优化哈里斯鹰算法的同步电机参数辨识
17
作者 廖正霖 沈艳霞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68-1875,共8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参数辨识领域的传统方法存在难以同时辨识多参数、辨识精度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参数辨识算法。该算法中采用了哈里斯鹰优化算法。为了提高参数辨识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从3个方面对哈里斯鹰算法进行改进:首先,从...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参数辨识领域的传统方法存在难以同时辨识多参数、辨识精度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参数辨识算法。该算法中采用了哈里斯鹰优化算法。为了提高参数辨识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从3个方面对哈里斯鹰算法进行改进:首先,从种群的初始化方向引入Logistic混沌映射来初始化鹰群的位置,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加快辨识算法的收敛速度;其次,从鹰群位置更新的角度考虑,通过随机反向学习策略优化鹰群中位置最差个体,使算法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高,增强全局搜索性能,使辨识结果更精确;最后,为了防止过早收敛,将目前的最佳个体位置保留进入下一次迭代,改善传统哈里斯鹰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精度下降的问题。在基于PMSM电压方程建立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将多项优化的哈里斯鹰算法(MIHHO)和标准哈里斯鹰算法(HHO)、粒子群算法(PSO)以及麻雀搜索算法(SSA)进行测试。经过仿真和实验证明,MIHHO对于PMSM参数辨识具有更加优秀的稳定性、收敛速度以及更高的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测量 永磁同步电机 哈里斯鹰算法 参数辨识 LOGISTIC混沌映射 随机反向学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相位差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建模
18
作者 吕庆霞 刘章军 +1 位作者 姜云木 刘子心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为合理表征地震动过程的全非平稳性和随机性,发展了一类基于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阐明了相位差与地震动全非平稳性的关系,并利用实测强震记录,进行相位差谱模型参数的识别及统计分析。其次,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 为合理表征地震动过程的全非平稳性和随机性,发展了一类基于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阐明了相位差与地震动全非平稳性的关系,并利用实测强震记录,进行相位差谱模型参数的识别及统计分析。其次,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参数的功率谱模型,分别获得确定性参数的取值以及随机性参数的归一化最优概率分布。最后,通过选取基本随机参数的代表性点集,获得相应的地震动加速度代表性时程集合。研究结果表明:仅需2个或4个基本随机变量即可模拟具有自然变异性及丰富概率信息的地震动加速度过程,且模拟所得的加速度反应谱与实测强震记录拟合良好,为应用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进行复杂工程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及抗震可靠性精细化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相位差谱 功率谱 随机参数 参数识别 实测强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流采样误差的数控机床PMSM参数辨识策略
19
作者 梁耘涌 龙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2-59,共8页
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执行机构,伺服电机本体参数信息的准确获取对工业母机加工性能有着决定性作用。现有参数辨识策略多仅考虑逆变器非线性这一非理想因素对辨识精度的影响,忽略了离散控制系统电流采样误差对辨识结果的精度影响。针对这... 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执行机构,伺服电机本体参数信息的准确获取对工业母机加工性能有着决定性作用。现有参数辨识策略多仅考虑逆变器非线性这一非理想因素对辨识精度的影响,忽略了离散控制系统电流采样误差对辨识结果的精度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对电流采样误差(偏置误差及比例误差)对本体参数辨识精度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数控机床的实际运行工况,在无需进行电流采样误差修正的前提下,设计参数辨识步骤,利用有效辨识过程中的代数平均及误差消减方法,有效规避电流采样误差对辨识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无需进行电流采样误差补偿及硬件修改的前提下,所提方法可实现电机本体参数准确离线辨识,且辨识误差均低于5%,可为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系统初始化过程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PMSM) 参数辨识策略 电流采样误差 辨识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定地震场景下的随机地震动降维模拟
20
作者 阮鑫鑫 范颖霏 +1 位作者 刘章军 姜云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61,共9页
建立了一种可根据地震场景预测和模拟随机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降维模型。首先,挑选了1 766条实测强震记录,根据断层类型和场地类别进行了分组,并识别了各组地震动的演变功率谱参数;然后,基于地震场景参数和演变功率谱参数,训练了两者的... 建立了一种可根据地震场景预测和模拟随机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降维模型。首先,挑选了1 766条实测强震记录,根据断层类型和场地类别进行了分组,并识别了各组地震动的演变功率谱参数;然后,基于地震场景参数和演变功率谱参数,训练了两者的高斯过程回归模型(GPRM),并采用K-fold交叉验证法,验证GPRM预测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最后,基于非平稳随机过程的谱表示法,通过引入随机函数的降维思想,实现了在给定地震场景下的随机地震动降维模拟。数值算例表明,预测的样本在频谱、峰值、强震持时等方面均与实测记录保持一致,体现了本文方法良好的工程适用性。这为地震动目标地区提供较为合理的人工地震动数据以及工程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与可靠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地震动记录 地震场景 参数识别 高斯过程回归 非平稳地震动过程 降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