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坡度及植被盖度对潮土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晓芳 刘佳悦 +6 位作者 尹钊 张艳 史常青 吴海龙 杨建英 张广英 王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5,共9页
为探究暴雨(90 mm·h^(-1))时不同坡度(20°、25°、30°、45°)及植被盖度(0、10%、20%、30%)与潮土坡面侵蚀特征变化的关系。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并依据水文连通性模型,即汇流路径长度指数,分析坡度及植被盖度... 为探究暴雨(90 mm·h^(-1))时不同坡度(20°、25°、30°、45°)及植被盖度(0、10%、20%、30%)与潮土坡面侵蚀特征变化的关系。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并依据水文连通性模型,即汇流路径长度指数,分析坡度及植被盖度在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汇流路径长度与侵蚀变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坡面径流量、平均流速、产沙量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减小。径流深则随坡度及植被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暴雨导致坡面高程变异系数、地表粗糙度、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度4个微地形因子随坡度增加而增加,但当坡度小于30°时,增幅较小;当坡度大于30°后,增幅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不同坡度及植被盖度下,4个微地形因子均受产流产沙量的显著影响(P<0.05)。坡度越大而植被盖度越小时,汇流路径长度越大。坡面产流产沙量、4个微地形因子均与汇流路径长度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且随汇流路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坡面 产流产沙 坡面微地形 汇流路径长度 水文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APF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2
作者 王楠 高腾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9,共6页
作为RRT的扩展算法,RRT^(*)在路径规划领域表现出显著的性能优势。通过迭代,RRT^(*)可以不断逼近最优路径,但是RRT^(*)算法依然存在收敛速度迟缓以及搜寻范围具有高度随机性等挑战。为了有效应对RRT^(*)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局限性... 作为RRT的扩展算法,RRT^(*)在路径规划领域表现出显著的性能优势。通过迭代,RRT^(*)可以不断逼近最优路径,但是RRT^(*)算法依然存在收敛速度迟缓以及搜寻范围具有高度随机性等挑战。为了有效应对RRT^(*)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改进RRT^(*)-APF融合算法(TRRT^(*)-APF算法)。首先,引入目标偏置策略指导随机采样点的生成;其次,双向RRT^(*)算法通过构建两棵交错分布的随机搜寻树,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改进的人工势场法被用于构建生长树,大大减少了算法的迭代时间;此外,还提出了基于三角不等式的剪枝策略来优化路径,通过删减路径的冗余节点,从而缩短路径长度,获得最佳轨迹;最后,将TRRT^(*)-APF算法与RRT、RRT-APF和RRT^(*)算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TRRT^(*)-APF算法在最优路径质量、算法稳定性和初始路径搜索速度等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T^(*)算法 人工势场算法 路径规划 移动机器人 路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路径规划的双向交互多步蚁群算法研究
3
作者 陈旭飞 胡耀炜 +2 位作者 丛培龙 赵启超 汤萍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6,共11页
针对蚁群算法收敛速度较慢、蚂蚁灵活度差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向交互多步蚁群算法(bidirectional interactive multi-step ant colony algorithm,BI-MSACO)用于路径规划研究。构建正向与反向双种群使用双向蚁群探索... 针对蚁群算法收敛速度较慢、蚂蚁灵活度差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向交互多步蚁群算法(bidirectional interactive multi-step ant colony algorithm,BI-MSACO)用于路径规划研究。构建正向与反向双种群使用双向蚁群探索,采用自适应步长策略,解决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和蚂蚁灵活度不高的问题。使用自适应蚁群种群数量策略和改进启发式函数对算法进行优化,用双向蚁群的节点距离指数来指导算法节点转移,加快算法收敛速度。经实验仿真数据表明,该研究的双向交互多步蚁群算法在路径规划问题上,不仅可以全局快速收敛,而且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更短的运算时间,得到的解的质量和收敛速度相较于参考文献中对比的改进蚁群算法、基于终端距离指标的多步蚁群算法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蚁群算法 自适应步长 双向交互 节点距离指数 启发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关键站点和区段的加权改进介数方法: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
4
作者 李航 高致远 +2 位作者 崇熙晓 李佳茹 胡小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10441-10448,共8页
为准确识别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站点和区段,基于改进介数方法,进一步考虑乘客出行路径选择偏好和不同站点区段运输流量特征,对轨道交通网络中所有起点-终点(origin destination, OD)对之间满足给定约束条件的合适路径进一步区分提出了加... 为准确识别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站点和区段,基于改进介数方法,进一步考虑乘客出行路径选择偏好和不同站点区段运输流量特征,对轨道交通网络中所有起点-终点(origin destination, OD)对之间满足给定约束条件的合适路径进一步区分提出了加权改进介数。即,在计算节点或链接出现在网络中所有OD对合适路径的次数时,分别对长度更短、客流量更大的合适路径赋更高的介数权重,克服了改进介数方法等同对待这些合适路径的缺陷。之后,以北京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开展仿真案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加权改进介数方法能够为识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站点和区段提供新的有用信息;为了提高识别的准确性,需运用传统方法和加权改进介数等方法综合分析。可见,该方法使得识别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网络 加权介数 路径长度和客流量 关键站点和区段 涟漪扩散算法(R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光程柱面多通池TDLAS系统
5
作者 李桃花 牛明生 +5 位作者 史永鹏 李辉 刘慧园 杨乐 袁昊天 方宏福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8,共15页
为了提高TDLAS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和集成度,设计了一种基于便携式可调光程的柱面镜多通池的TDLAS系统,实现了从14 m,10.6 m,9.2 m,7.1 m和5.8 m仿真光程的转换。为了降低TDLAS系统测量气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检测精度和灵敏度的影响,提... 为了提高TDLAS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和集成度,设计了一种基于便携式可调光程的柱面镜多通池的TDLAS系统,实现了从14 m,10.6 m,9.2 m,7.1 m和5.8 m仿真光程的转换。为了降低TDLAS系统测量气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检测精度和灵敏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北方苍鹰优化(NGO)算法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小波去噪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NGO-VMD小波去噪算法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噪声,且不会引起信号的失真。利用直接吸收检测技术,使用中心波长为1.653μm的DFB激光器对CH4进行测试以评估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NGO-VMD小波去噪算法使检测信号的信噪比由66提高到109,系统的检测下限由12.1 ppm改善为7.28 ppm。Allan方差分析可知,在积分时间为263 s时,系统检测甲烷的最佳检测灵敏度从641 ppb提升为526 ppb,系统的检测下限和灵敏度都得到有效的提高,为优化TDLAS痕量气体检测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AS 直接吸收 可调光程 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矿井应急疏散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李雯静 陈曼丽 +2 位作者 姚囝 尹东 任大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8,共9页
地下矿井作业危险,空间拓扑结构复杂,因而矿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合理的应急疏散路线规划以及疏散指示布置,能够有效提高井下人员的逃生效率,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结合某地下矿井实例,基于空间句法和GIS网络分析搭建地下矿井巷道网... 地下矿井作业危险,空间拓扑结构复杂,因而矿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合理的应急疏散路线规划以及疏散指示布置,能够有效提高井下人员的逃生效率,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结合某地下矿井实例,基于空间句法和GIS网络分析搭建地下矿井巷道网络模型,从逃生人员的空间认知角度出发,利用标准化角度选择度值选取巷道网络模型中的前景网络和背景网络作为主要避险通道,为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布置提供参考;考虑巷道宽度、巷道类型、巷道坡度等巷道基础属性信息,并结合空间句法指标——标准化角度整合度,构建巷道网络应急脆弱模型,顾及巷道空间单元的稳定性,规划井下人员的最优认知路径,进而实现了多目标的地下矿井紧急疏散路线规划。该研究不仅能够为地下矿井的巷道布局设计提供建议,还可为地下矿井的应急疏散路线规划辅助决策、应急预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空间认知 应急脆弱性 当量长度 巷道网络模型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星载望远镜测试与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兰强 曾意 +5 位作者 吴小虎 杨金生 阮晓莉 辛强 顾乃庭 饶长辉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1,共16页
在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中,星载望远镜承担太空超长干涉光路双向光束准直的重要作用。空间引力波探测对星载望远镜提出了pm级光程稳定性和低于10^(-10)级后向杂散光水平的极高要求。超高水平指标要求超过了当前测试技术的精度极限,因此,... 在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中,星载望远镜承担太空超长干涉光路双向光束准直的重要作用。空间引力波探测对星载望远镜提出了pm级光程稳定性和低于10^(-10)级后向杂散光水平的极高要求。超高水平指标要求超过了当前测试技术的精度极限,因此,针对星载望远镜发展测试与评估技术并开展系统超高精度测试是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概述国内外在研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星载望远镜研制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星载望远镜的核心技术指标——光程稳定性和后向杂散光,介绍了在研望远镜的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和已经取得的部分测试成果,以及各研究单位进一步的测试计划,为我国的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星载望远镜测试与评估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星载望远镜 地面测试 光程稳定性 后向杂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AGV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冯舒 刘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27,共5页
自动引导搬运车(AGV)节能路径规划可提高AGV使用过程的能效,是实现车间生产节能的一种可行方法。为解决AGV在栅格地图中规划路径时易出现的拐弯角度较多和穿墙等问题,并降低AGV在移动时的能耗,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AGV路径规划方... 自动引导搬运车(AGV)节能路径规划可提高AGV使用过程的能效,是实现车间生产节能的一种可行方法。为解决AGV在栅格地图中规划路径时易出现的拐弯角度较多和穿墙等问题,并降低AGV在移动时的能耗,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AGV路径规划方案。首先减少障碍物角点数,并将路径长度作为目标函数;然后对变异算子进行改进,减少拐弯次数,降低AGV在运动过程中的能耗,提高AGV运行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普通遗传算法,改进方法能够找到长度短、能耗更低且安全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自动引导搬运车(AGV) 遗传算法 栅格地图 路径长度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辅助技术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文 李德健 +6 位作者 马永跃 田旺 陈银银 王利民 吕赫 李杰 骆紫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37-2044,共8页
针对目前国家标准分析检测水质多参数方法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US-MNB)辅助技术、连续光谱法和顺序注射分析法(SIA)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新方法。设计水质多参数检测系统,通过检测总磷(TP)、化学需... 针对目前国家标准分析检测水质多参数方法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US-MNB)辅助技术、连续光谱法和顺序注射分析法(SIA)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新方法。设计水质多参数检测系统,通过检测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和六价铬(Cr^(6+))四种水质参数,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系统设计的核心是基于超声与微纳米气泡相结合的消解室以及具有可变光程功能的光谱扫描检测室,可达到快速消解和稳定检测的目的。同时系统基于国家水质检测标准,优化了水质多参数联合检测流程,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顺序注射分析技术对四种水质参数的含量进行连续光谱检测。首先,在常温常压下采用US-MNB辅助技术结合强氧化剂对TP进行消解,同时对检测室中NH_(3)-N参数显色反应后的化合物直接进行光谱扫描测定,消解后,再进行TP的测定。同理,消解COD的同时,对检测室中的Cr^(6+)参数显色反应后的化合物直接进行光谱扫描测定,消解后,再进行COD的测定。整个检测过程所用时间大幅降低,可在短时间内自动完成水质多参数的测定,显著地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以上述四种水质参数为测定对象,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回归模型,拟合回归方程并计算相关系数,并绘制各参数的浓度-吸光度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表明:TP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845,且浓度与吸光度成正相关,重复性(RSD)为3.05%~3.62%,加标回收率为97.8%~103.6%;COD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987,且浓度与吸光度成负相关,重复性(RSD)为2.12%~2.74%,加标回收率为98.7%~104.7%;NH_(3)-N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953,且浓度与吸光度成正相关,重复性(RSD)为3.41%~3.59%,加标回收率为99.2%~102.4%;Cr^(6+)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938,且浓度与吸光度成正相关,重复性(RSD)为3.51%~3.92%,加标回收率为98.9%~109.3%。系统可准确测定水样中TP、COD、NH_(3)-N和Cr^(6+)的含量,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辅助技术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方法研究,对于拓宽光谱法在水质多参数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以及提升检测效率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光谱 超声-微纳米气泡 顺序注射分析法 可变光程 多参数水质检测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池内光程实时校正技术用于甲烷浓度测量的方法研究
10
作者 季益敏 谈图 +2 位作者 高晓明 刘锟 王贵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29-3036,共8页
甲烷(CH4)是目前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然而其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因此监测大气和重要场所的CH4浓度有重要意义。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由于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选择性好和免接触等优势,在气体测量等领域获得广泛应... 甲烷(CH4)是目前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然而其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因此监测大气和重要场所的CH4浓度有重要意义。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由于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选择性好和免接触等优势,在气体测量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为了获得更高的测量精度,通常使用光学多通池(MPCs)增加吸收光程(OPL)。对吸收光程的实时准确标定具有重要意义,得到光程的准确值结合其他参数等可通过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直接反演出待测气体浓度而避免传统方法中标准气体定标这一复杂步骤。由于前人采用调频连续波(FMCW)和光学频域反射计(OFDR)法等具有结构较为复杂和运算量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幅连续波(AMCW)技术的多通池内光程测量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和测量速度快等优势,并将其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结合实现光程和CH4吸收谱的同时测量。主要通过光纤合束器将测光程的中心波长为650 nm的激光和测吸收谱的中心波长为1654 nm的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同时耦合进物理基长为12 cm的多通池内,在出射端分别测量测光程激光振幅调制的相位和测吸收谱激光的光强以同时获得光程和吸收谱信息。测量使用体积分数为297×10-6的CH4标准气体和CH4在6057.1 cm-1附近的吸收谱线。首先对实验所使用的DFB激光器进行工作电流与输出波数的标定,可将吸收谱的横坐标从点数变换为波数。然后调节光线耦合进多通池的入射角度,测量了4组不同光程与吸收谱数据,多通池内光程和吸收峰值分别为1.606 m和0.0212、3.326 m和0.0445、5.050 m和0.0678与6.762 m和0.0899。将所测光程与通过反射次数估算的光程进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1;将所测光程与吸收峰值进行线性拟合,两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7。以上数据验证了AMCW技术用于多通池内光程实时测量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为激光吸收光谱技术中光程的确定和浓度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调幅连续波 光程 红外光谱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湍流条件下激光往返传输漂移特性的实验探究
11
作者 李昕淼 梅海平 +3 位作者 张骏昕 李艳玲 邓涵凌 陶志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2,共10页
为探究深度湍流条件下激光往返传输的漂移特性,基于修正的Rytov理论,推导了深度湍流条件下光束漂移角方差表达式。搭建了折返路径激光成像探测系统,实验获取了1 km和7 km传输路径上不同时段激光光斑的回波图像和大气相干长度。利用回波... 为探究深度湍流条件下激光往返传输的漂移特性,基于修正的Rytov理论,推导了深度湍流条件下光束漂移角方差表达式。搭建了折返路径激光成像探测系统,实验获取了1 km和7 km传输路径上不同时段激光光斑的回波图像和大气相干长度。利用回波图像计算了漂移角均方差及其各向异性因子并与理论对比。结果表明:漂移角均方差和大气相干长度随时间变化具有明显周期性,两者变化同步,但趋势相反。1 km传输路径上,漂移角均方差在2~24μrad之间波动。而7 km传输路径上漂移角均方差在4~26μrad之间波动。通过对比Kolmogorov理论、Von Karman理论、Exponential理论和修正的Rytov理论模型下漂移角均方差与实测值的相对偏差发现:基于Von Karman理论的模型与1 km传输路径上漂移角均方差的实测值更为吻合,平均相对偏差约为18.20%,基于修正Rytov折射率功率谱理论的模型与7 km传输路径上漂移角均方差的实测值更为吻合,平均相对偏差约为21.09%。在1 km和7 km传输路径上,漂移特性均随着大气相干长度的减小而趋于各向同性。相关实验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深度湍流下往返路径传输激光漂移的机理,对于长距离空间光通信维持稳定通信链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湍流 折返路径 激光光斑 漂移角均方差 大气相干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调度Fork-Join任务图的新算法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振英 方滨兴 +3 位作者 姜 誉 张 毅 赵 宏 张 毅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3-697,共5页
任务调度是影响工作站网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Fork-Join任务图可以代表很多并行结构,但其他已有调度Fork-Join任务图算法忽略了在非全互连工作站网络环境中通信之间不能并行执行的问题,有些效率高的算法又没有考虑节省处理器个数的问题... 任务调度是影响工作站网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Fork-Join任务图可以代表很多并行结构,但其他已有调度Fork-Join任务图算法忽略了在非全互连工作站网络环境中通信之间不能并行执行的问题,有些效率高的算法又没有考虑节省处理器个数的问题.因此,专门针对该任务图,综合考虑调度长度、非并行通信和节省处理器个数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任务复制的静态调度算法TSA_FJ.通过随机产生任务的执行时间和通信时间,生成了多个Fork-Join任务图,并且采用TSA_FJ算法和其他调度算法对生成的任务图进行调度.结果表明,TSA_FJ算法的调度长度最短、使用的处理器个数最少,它更适合于非全互连的NOW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调度 关键路径 FORK-JOIN任务图 算法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K算法的煤矿水灾多最优路径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赵作鹏 宋国娟 +5 位作者 宗元元 李晓波 康清华 张雪涛 王艳辉 许新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7-402,共6页
矿井水灾时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需要考虑水及巷道其他因素的影响,引入当量长度来求解到达逃生地点用时最短最安全的路径。Dijkstra算法可求解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K则最优路径算法可求解从源节点到某一目标节点的前N条最优路径... 矿井水灾时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需要考虑水及巷道其他因素的影响,引入当量长度来求解到达逃生地点用时最短最安全的路径。Dijkstra算法可求解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K则最优路径算法可求解从源节点到某一目标节点的前N条最优路径,矿井水灾时,为了避免拥挤,同一地点工作的人员可选择多个逃生井口进行逃生,但从源节点到某一目标节点的前N条最优路径并不一定是到其他逃生井口的前N条最优路径,基于这种思路,在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从源节点到其他所有逃生节点的前N条最优路径的新方法,并结合矿井具体实例,与Dijkstra算法和K则最优路径算法比较,用MATLAB仿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灾 多最优路径 当量长度 DIJKSTRA算法 K则最优路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SA算法的智能汽车全局路径规划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麟麟 杨俊辉 +2 位作者 汪若尘 叶青 孙泽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9-254,共6页
针对目前智能汽车路径规划存在A~*算法规划的路径精度高却搜索耗时长、搜索耗时短但精度差的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种既保证搜索效率又可提高路径精度的混合连接SA算法.在原有连接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连接方式和S算法,设计了混合S... 针对目前智能汽车路径规划存在A~*算法规划的路径精度高却搜索耗时长、搜索耗时短但精度差的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种既保证搜索效率又可提高路径精度的混合连接SA算法.在原有连接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连接方式和S算法,设计了混合SA算法的切换机制,确保了SA算法可获取保证搜索效率的次优路径.进行了路径规划单一地图仿真试验,验证了SA算法在不同的单一环境地图中,重复规划的路径具有一致性、耗时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时进行了路径规划普适性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混合连接SA算法与四连接A~*算法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全局工况下,SA算法相比于四连接A~*算法,在保证搜索耗时优势的同时,提高了规划路径精度,尤其是在低百分比障碍物地图下,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路径规划 A*算法 路径长度 搜索耗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hord:一种基于Chord的路由改进算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刚 吴国新 杨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提出了基于区域自治的G-Chord路由算法,将Chord环进行分组,实现组内节点的自治,组间的路由和查询操作则通过组代表帮助完成.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能够保持与Chord接近的平均跳数,而大部分节点的路由表长度却可以得到显著地减小(如Chord... 提出了基于区域自治的G-Chord路由算法,将Chord环进行分组,实现组内节点的自治,组间的路由和查询操作则通过组代表帮助完成.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能够保持与Chord接近的平均跳数,而大部分节点的路由表长度却可以得到显著地减小(如Chord环被分为5组时路由表长度减少了31%).此外,分组虽然增加了网络直径,但这种请求极少(约为请求总数的0.28%),因此对总跳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RD 路由表长度 平均路径长度 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树求解有向无环图中具有长度约束的简单路径和最长路径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艳 孙乐 +1 位作者 朱怀忠 武优西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94-2203,共10页
具有长度约束的简单路径(Simple Paths with Length Constraint,SPLC)问题是指求解图中任意两点间路径长度为m的简单路径数,是k-path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该文基于网树数据结构提出了在有向无环图中求解SPLC问题的算法(Nettree for SPLC ... 具有长度约束的简单路径(Simple Paths with Length Constraint,SPLC)问题是指求解图中任意两点间路径长度为m的简单路径数,是k-path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该文基于网树数据结构提出了在有向无环图中求解SPLC问题的算法(Nettree for SPLC in Directed Acyclic Graphs,NSPLCDAG).网树是一种多树根多双亲的数据结构.NSPLCDAG算法将该问题转化为一棵网树后,利用树根路径数这一性质对其进行求解.对NSPLCDAG算法进行改造,可以求解有向无环图中最长路径问题并形成网树求解最长路径算法(Nettree for the Longest Path inDAGs,NLPDAG),NLPDAG算法可找到所有最长路径,对NLPDAG算法做进一步改进形成改进的NLPDAG算法,改进的NLPDAG算法可在线性时间复杂度内给出有向无环图中的一条最长路径.实验结果验证了NSPLCDAG和改进的NLPDAG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无环网络 简单路径 长度约束 最长路径 网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平衡定量评测及相关因素初探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宁华 殷秀珍 +1 位作者 黄永禧 徐本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7-19,共3页
应用计算机控制的重心平衡测定仪对307名正常人进行了平衡功能定量评测,按年龄及体型各分3组。于并足和分足站立两种情况下,分别在睁眼、闭眼时测试与身体平衡有关的5种参数。从而得出正常人平衡功能有关参数的参考值。并对影响... 应用计算机控制的重心平衡测定仪对307名正常人进行了平衡功能定量评测,按年龄及体型各分3组。于并足和分足站立两种情况下,分别在睁眼、闭眼时测试与身体平衡有关的5种参数。从而得出正常人平衡功能有关参数的参考值。并对影响平衡功能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与平衡功能参数成正相关,即年龄愈高,平衡功能愈差。体型(即身高与体重之比)与平衡功能参数成负相关,即矮胖型的平衡功能差。性别与平衡功能无相关性。睁眼、分足较闭眼、并足稳定性好。本文还探讨了重心平衡测定仪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功能 摆动轨迹 摆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湿地生态网络评价与构建 被引量:49
18
作者 傅强 宋军 +3 位作者 毛锋 吴永兴 姚涵 唐剑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670-3680,共11页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扩张不可避免,往往造成栖息地数量、面积、质量锐减、栖息地之间联系破碎等后果。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加剧了栖息地恶化过程。生态网络通过保护恢复重点栖息地及构建栖息地之间物质、信息及...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扩张不可避免,往往造成栖息地数量、面积、质量锐减、栖息地之间联系破碎等后果。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加剧了栖息地恶化过程。生态网络通过保护恢复重点栖息地及构建栖息地之间物质、信息及能量传播的连接廊道,在整体上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青岛市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处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汇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易遭受外力破坏,且难以恢复。选取青岛地区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在RS,GIS技术支持下,基于最小成本路径法构建青岛市湿地生态网络,并利用关联长度指数、介数指数对网络的整体结构及斑块重要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路径成本阈值水平下,网络的连通性有很大差别;核心斑块中,胶州湾湿地、大沽河等具有较高重要程度;歇脚石斑块中,重要程度较高的斑块位于以胶州湾湿地为中心,以胶莱河、潍河河口,白马河、潮河河口及丁字湾为端点的连线上。在青岛市及周边地区划定"一心、二轴、一环"的湿地生态网络控制框架的策略,为青岛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城市发展空间选择提供科学方法与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湿地系统 最小成本路径法 关联长度指数 介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 被引量:51
19
作者 尹高扬 周绍磊 吴青坡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64-1769,共6页
针对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用于无人机自主在线航迹规划时,只能快速获得可行的航迹,无法获得接近于最短航迹的较优航迹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RT算法.该算法将无人机动力学约束融入到节点扩展过程中,通过改进离随机采样点最近的根... 针对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用于无人机自主在线航迹规划时,只能快速获得可行的航迹,无法获得接近于最短航迹的较优航迹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RT算法.该算法将无人机动力学约束融入到节点扩展过程中,通过改进离随机采样点最近的根节点的选取策略和引入航迹距离约束,搜索树将沿着航迹距离较短的方向朝着目标点进行扩展,使得规划出来的航迹接近最优,并采用基于B样条曲线的航迹平滑方法生成平滑可跟踪的航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地搜索安全并且满足无人机动力学约束的较优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快速扩展随机树 实时性 航迹距离约束 航迹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网络的小世界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高中华 李满春 +2 位作者 陈振杰 李飞雪 孙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7-101,共5页
小世界模型为研究城市道路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内在特征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该文采用原始法(primalapproach)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适度抽象,利用ArcGIS 9.0和Matlab 7.0分别处理和计算城市道路网络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而探索其小世... 小世界模型为研究城市道路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内在特征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该文采用原始法(primalapproach)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适度抽象,利用ArcGIS 9.0和Matlab 7.0分别处理和计算城市道路网络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而探索其小世界特征。以无锡市新区为例,研究该区整体城市道路网络的小世界特征,选取特征各异的局部网络,并对其小世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市新区城市道路网络具有较小的特征路径长度和较大的聚类系数,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局部道路网络均具有小世界特征,其显著程度与道路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疏密适宜的道路网络具有突出的小世界特征,是规划布局的可行方向,可为城市道路网络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网络 小世界 特征路径长度 聚类系数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