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环非线性恢复力的梁约束模型建模
1
作者 韩文举 陆泽琦 +1 位作者 牛牧青 陈立群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4-611,共8页
圆环隔振器是一种以圆环结构为基础的非线性隔振器,圆环结构在压缩变形过程中会受到压力和环面拉伸的耦合作用,从而产生非线性恢复力,对圆环结构非线性恢复力的精确建模是研究隔振器性能的关键。将圆环结构等分为多段曲梁,利用梁约束模... 圆环隔振器是一种以圆环结构为基础的非线性隔振器,圆环结构在压缩变形过程中会受到压力和环面拉伸的耦合作用,从而产生非线性恢复力,对圆环结构非线性恢复力的精确建模是研究隔振器性能的关键。将圆环结构等分为多段曲梁,利用梁约束模型对每段曲梁建立计及几何非线性的力-位移关系模型,结合曲梁间的力传递关系和几何约束关系,建立了圆环整体在压缩过程中的非线性恢复力模型,并计算了圆环变形过程中所有分段点处的正应力。通过电子伺服疲劳试验机对圆环结构在压缩过程中的恢复力进行了测量,验证了梁约束模型的建模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梁约束模型可以表征圆环结构非线性恢复力特性,其建模精度与椭圆积分法相当,而模型表达式和求解过程都比椭圆积分法简洁。圆环在压缩量最大时正应力最大,此时最大正应力在圆环的上下端点。梁约束模型的建模精度随着分段数的增加而提高,当分段数大于12时,梁约束模型的恢复力计算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隔振器 非线性恢复力 梁约束模型 最大正应力 椭圆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新的应力准则的渐进结构优化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罗志凡 卢耀祖 +1 位作者 荣见华 张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2-375,共4页
根据工程优化设计中最关注的材料利用率和最大应力最小化问题 ,引入且导出了应力评估参数 ,并基于此参数和单元的应力水平 ,提出了一种新的应力准则 .该方法能有效缓解在删除无效材料时可能导致的应力集中 .用两种不同方法对悬臂梁进行... 根据工程优化设计中最关注的材料利用率和最大应力最小化问题 ,引入且导出了应力评估参数 ,并基于此参数和单元的应力水平 ,提出了一种新的应力准则 .该方法能有效缓解在删除无效材料时可能导致的应力集中 .用两种不同方法对悬臂梁进行了优化设计 ,实例说明这一方法比传统的基于应力的渐进结构优化方法更为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近结构优化 有限元分析 最大应力限制 应力准则 应力评估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结构铝合金Ⅰ/Ⅱ复合型断裂的三维弹塑性数值分析
3
作者 王芳丽 佘崇民 郭万林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5-259,共5页
在LC4CS铝合金三维Ⅰ/Ⅱ复合型断裂实验的基础上,对Ⅰ/Ⅱ复合型加载模型进行了细致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系统分析了不同复合度Φ和厚度B对裂纹端部应力场和起裂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Φ和B的试样,周向应力极大值和三维离面约... 在LC4CS铝合金三维Ⅰ/Ⅱ复合型断裂实验的基础上,对Ⅰ/Ⅱ复合型加载模型进行了细致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系统分析了不同复合度Φ和厚度B对裂纹端部应力场和起裂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Φ和B的试样,周向应力极大值和三维离面约束因子极小值出现在相同的角度;根据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在Ⅰ型载荷占主导(eβq>65.45°)时,三维有限元计算的裂纹起裂角比采用二维MTS准则预测的起裂角更加接近实验结果。实验中8 mm厚度下的复合型断裂具有比采用现有二维断裂准则的预测值更小的起裂角,说明需要发展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的新的三维复合型断裂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Ⅰ/Ⅱ复合型弹塑性断裂 起裂角 最大周向应力准则 三维离面约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