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场能量收集中整流桥输出特性与开路电压法最大功率点确定方法
1
作者 赵宜栋 彭晗 +2 位作者 肖洪飞 刘沣仪 孙寒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3-1574,I0028,共13页
磁场能量收集是能源互联网中无线传感器供电的有效方法。磁场能量收集器(magnetic field energy harvester,MFEH)需要配合串联匹配电容、整流桥和DC-DC变换器以实现能量的最大功率提取与传输。然而,由MFEH与匹配电容和整流桥构成的高阶... 磁场能量收集是能源互联网中无线传感器供电的有效方法。磁场能量收集器(magnetic field energy harvester,MFEH)需要配合串联匹配电容、整流桥和DC-DC变换器以实现能量的最大功率提取与传输。然而,由MFEH与匹配电容和整流桥构成的高阶非线性电路无法采用低阶简化模型对其输出特性展开分析。因匹配电容与等效电感谐振,整流桥的开路电压可能超过MFEH的交流开路电压峰值,不能简单地将MFEH的交流开路电压峰值视为整流桥的开路电压。为此,文中采用相量法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建立高阶非线性整流桥的稳态最佳输出电压的精准模型;采用四阶-五阶龙格库塔自适应方法提取整流桥的暂态开路输出特性,实现非侵入式磁场能量收集的自供电的低功耗开路电压法最大功率跟踪方案。该研究可为磁场能量收集系统最大功率点的确定和开路电压法中参数的设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能量收集器 整流桥 开路电压法 最大功率点跟踪 稳态最佳输出电压 开路暂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速预测的最大风能追踪控制系统仿真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新生 吴吟箫 何川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4,共5页
为了使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在无需设置风速计的情况下,双馈电机实现最大风能跟踪的目的,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无风速检测方案。通过利用高斯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为最大风能追踪提供了一个准确的风速数据,从而准确获取... 为了使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在无需设置风速计的情况下,双馈电机实现最大风能跟踪的目的,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无风速检测方案。通过利用高斯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为最大风能追踪提供了一个准确的风速数据,从而准确获取最大功率点下对应的电机转子转速,以减少系统的损耗和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本文针对3.6MW风力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的系统仿真模型。结合风速预估和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实现了最大风能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速预测 最大风能跟踪 径向基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插值法的光伏发电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云 应康 +2 位作者 辛焕海 卢泽汉 甘德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9-35,共7页
基于二次多项式插值法,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出力调整策略。该策略使得当出力需求小于最大出力时,系统能够工作在恒定功率输出模式,以保证光伏发电系统实现功率的灵活调节;而当出力需求大于最大出力时,系统自适应地切换为最大功率点... 基于二次多项式插值法,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出力调整策略。该策略使得当出力需求小于最大出力时,系统能够工作在恒定功率输出模式,以保证光伏发电系统实现功率的灵活调节;而当出力需求大于最大出力时,系统自适应地切换为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在介绍二次插值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采样点数据更新算法、预测工作电压过大的解决措施和短路故障穿越的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 恒定功率输出 二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抑光伏并网功率波动的混合储能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56
4
作者 马伟 王玮 +2 位作者 吴学智 胡若男 燕立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66,共9页
提出了一种光伏(PV)的最大功率跟踪工作点控制和混合储能系统(HESS)协调平抑光伏并网功率波动策略,通过PV和HESS间的密切配合,能有效将PV并网功率波动抑制在电网可接受范围内。采用了多目标非线性约束模型对HESS中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充放... 提出了一种光伏(PV)的最大功率跟踪工作点控制和混合储能系统(HESS)协调平抑光伏并网功率波动策略,通过PV和HESS间的密切配合,能有效将PV并网功率波动抑制在电网可接受范围内。采用了多目标非线性约束模型对HESS中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充放电功率进行优化调度,调度过程中充分考虑了HESS的寿命、偏离校正以及充放电效率;给出了基于滑动平均算法的PV的最大功率跟踪工作点动态控制方法。此外,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构建了3种典型的PV功率波动场景,对所提策略和利用HESS平抑PV功率波动的传统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既能取得良好的平抑PV功率波动效果,还能降低HESS的运行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功率波动 光伏限功率 最大功率点跟踪 混合储能系统 优化调度 储能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输出特性最大功率点计算与模型参数求解 被引量:25
5
作者 卫东 楼洪 肖昌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127,10,共7页
研究任意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下的太阳能电池光伏输出特性变化规律,分析二极管理想因子(A)、串联电阻(Rs)和并联电阻(Rp)等参数变化对光伏输出特性的影响作用,对于改进太阳能利用方法,研制能量转换装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光伏输出特... 研究任意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下的太阳能电池光伏输出特性变化规律,分析二极管理想因子(A)、串联电阻(Rs)和并联电阻(Rp)等参数变化对光伏输出特性的影响作用,对于改进太阳能利用方法,研制能量转换装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光伏输出特性机理模型,通过分析光伏特性模型参数对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抛物线极值点求解的最大功率点计算方法,进而利用所构造的方程求解模型参数,获得任意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下的光伏特性曲线。针对四类太阳能电池进行的实验验证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光伏输出特性 最大功率点计算 模型参数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光伏阵列参数辨识与输出功率预测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建良 王冰 张一鸣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共4页
基于光伏电池的I-U方程、基本电路理论和最大功率跟踪的输出特性,提出了运用参数辨识方法及光伏阵列的输入、输出数据,辨识光伏阵列光生电流、反向饱和电流、二极管理想因子、电池串联内阻4个待定系数,确定光伏阵列的I-U方程,再用求解... 基于光伏电池的I-U方程、基本电路理论和最大功率跟踪的输出特性,提出了运用参数辨识方法及光伏阵列的输入、输出数据,辨识光伏阵列光生电流、反向饱和电流、二极管理想因子、电池串联内阻4个待定系数,确定光伏阵列的I-U方程,再用求解得到的I-U方程来预测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通过算例和实测数据仿真比较,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跟踪(MPPT) 参数辨识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太阳电池的负载电阻输出功率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忠政 程晓舫 刘金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74-1480,共7页
针对非线性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给出最大输出功率时最佳负载的迭代式;研究串并联内阻对最佳负载和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指出随并联内阻的增大,最佳负载先增大后减小,随串联内阻的增大,最佳负载的变化趋势或单调增大或先减小后增大;串联... 针对非线性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给出最大输出功率时最佳负载的迭代式;研究串并联内阻对最佳负载和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指出随并联内阻的增大,最佳负载先增大后减小,随串联内阻的增大,最佳负载的变化趋势或单调增大或先减小后增大;串联内阻越小、并联内阻越大,最大输出功率越大。还给出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方程及其曲线,当串联内阻较小和并联内阻较大时,为非单调性曲线,当串联内阻较大和并联内阻较小时,为单调性曲线;最大输出功率恒压跟踪(CVT)时,建议选用不同的恒定跟踪电压替代只采用一个恒定跟踪电压。数值模拟指出,串联内阻越小或并联内阻越大,CVT的区间越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最佳负载 最大输出功率 最大功率跟踪 C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MPPT算法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冯冬青 李晓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925-3927,3931,共4页
为了寻找更好的实现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基于单个光伏电池的物理特性建立了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Matlab仿真模型,分析了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所具有的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同而变化的P-U和I-U非线性特性。基于光伏电池的... 为了寻找更好的实现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基于单个光伏电池的物理特性建立了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Matlab仿真模型,分析了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所具有的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同而变化的P-U和I-U非线性特性。基于光伏电池的动态特性,在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设计中增加一个电流监测回路,并结合自寻优技术对电导增量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步长寻优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跟踪最大功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输出特性 最大功率点跟踪 电导增量法 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风机最大风能追踪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凤 阎秀恪 +1 位作者 兰宏光 乔枫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5-630,共6页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最大风能追踪方法.建立了风机控制系统,并且基于滑模控制原理建立了滑动平面,设计了滑模控制率,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表...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最大风能追踪方法.建立了风机控制系统,并且基于滑模控制原理建立了滑动平面,设计了滑模控制率,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表明,实际电磁转矩能较快地跟踪期望值,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所建立的滑模控制系统不依赖于风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实现了最大风能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最大风能追踪 滑模控制 稳定性 控制系统 输出功率 电磁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抛物线极值求解的太阳电池最大功率点计算与跟踪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卫东 赵磊 赖小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25-1930,共6页
针对任意光强和环温条件,分析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对光伏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在证明包含最大功率点部分曲线的输出特性符合抛物线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抛物线区间内的功率参考点,获得一种基于极值求解的最大功率点计算与跟踪方法。并通过... 针对任意光强和环温条件,分析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对光伏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在证明包含最大功率点部分曲线的输出特性符合抛物线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抛物线区间内的功率参考点,获得一种基于极值求解的最大功率点计算与跟踪方法。并通过搭建实验系统,针对不同类型太阳电池进行实验验证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和跟踪最大功率点,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太阳能光伏特性 最大功率点跟踪 抛物线极值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线性化的准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媛 方番 +3 位作者 肖先勇 张芮 李佳逸 漆万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67-2176,共10页
应用于光伏系统的准Z源逆变器(QZSI)存在着不稳定的零动态和非线性特性,导致系统振荡、动态响应缓慢和控制器设计复杂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提出将直通电流和脉冲直流电压作为状态变量建立QZSI直流侧的仿射非线性二阶模... 应用于光伏系统的准Z源逆变器(QZSI)存在着不稳定的零动态和非线性特性,导致系统振荡、动态响应缓慢和控制器设计复杂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提出将直通电流和脉冲直流电压作为状态变量建立QZSI直流侧的仿射非线性二阶模型,将原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具有模型精确、阶数低、算法简单等优点。基于此模型,设计经典PI控制器调节QZSI的输入电压,并最终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阐述了QZSI的输入/输出线性化建模方法,并通过理论推导证明该线性化系统零动态稳定,设计QZSI直流侧与交流侧控制器,实现光伏逆变器升压、并网波形及功率控制3个目标。通过仿真及实验与经典控制策略对比,显示该控制方法能使QZSI输入电压快速跟踪最大功率点,并且在系统工作点大范围变化时能保证输入电压及并网电流波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准Z源逆变器 零动态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储能型三端口开关升压变换器在光伏系统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硕 高莹 +1 位作者 辛迪熙 杨立永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9-145,共7页
提出一种非隔离型三端口开关升压变换器并将其应用到光伏发电系统中。该拓扑综合开关升压网络特性,通过控制3个自由度使端口间具有升压、降压、升降压特性,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和成本较低的优点。分析其拓扑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工作... 提出一种非隔离型三端口开关升压变换器并将其应用到光伏发电系统中。该拓扑综合开关升压网络特性,通过控制3个自由度使端口间具有升压、降压、升降压特性,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和成本较低的优点。分析其拓扑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工作状态来实现系统的功率流动管理,阐述其控制策略来完成不同工作模式间的平滑切换,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在光伏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能量管理 升压变换器 多输出变换器 最大功率点跟踪 三端口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建模及输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翔 王时胜 +1 位作者 余运俊 熊礼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3-206,共4页
针对在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电气输出特性具有时变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和多个局部功率峰值点等特点,综述了目前在国内外研究领域的建模理论依据及模型对应的输出特性研究,并总结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光伏阵列在局部阴影条件下... 针对在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电气输出特性具有时变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和多个局部功率峰值点等特点,综述了目前在国内外研究领域的建模理论依据及模型对应的输出特性研究,并总结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光伏阵列在局部阴影条件下动态组态模型的研究、提高输出功率多峰值跟踪精度在将来的实现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 光伏组件 输出特性 多峰值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压缩因子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复杂遮阴MPPT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震 王延平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阵列受灰尘、树叶等物体遮盖,输出功率降低,功率和电压生成的特性曲线表现为多个峰值,为使系统运行在最大功率状态,需要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将带压缩因子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应用于多个峰值的最大功率点寻优过... 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阵列受灰尘、树叶等物体遮盖,输出功率降低,功率和电压生成的特性曲线表现为多个峰值,为使系统运行在最大功率状态,需要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将带压缩因子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应用于多个峰值的最大功率点寻优过程中,峰值寻优能力在全局中相较于单峰寻优有巨大提升,峰值搜索速度得到极大提高,并且能避免陷入局部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输出功率 最大功率点跟踪 压缩因子 粒子群优化算法 峰值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光照环境下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吴小进 魏学业 +1 位作者 于蓉蓉 韩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2-167,共6页
为解决复杂光照环境下集中式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问题,采用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电流方程以及电路分析的原理,对串、并联光伏组件的输出过程进行理论推导,总结出集中式光伏阵列处于复杂光照环境下... 为解决复杂光照环境下集中式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问题,采用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电流方程以及电路分析的原理,对串、并联光伏组件的输出过程进行理论推导,总结出集中式光伏阵列处于复杂光照环境下的输出特性,建立1种复杂光照环境下集中式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的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以及系统实验,对集中式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曲线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特性 集中式光伏阵列 复杂光照环境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彬 薛云灿 +1 位作者 王思睿 邓立华 《陕西电力》 2015年第7期7-10,共4页
通过对光伏电池数学模型和输出特性的研究,针对传统扰动观察法在跟踪后期易产生功率振荡的现象,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跟踪原理、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的确定,并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 通过对光伏电池数学模型和输出特性的研究,针对传统扰动观察法在跟踪后期易产生功率振荡的现象,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跟踪原理、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的确定,并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以占空比步长为直接控制量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迅速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并能快速准确地跟踪到最大功率点,且在最大功率点附近不会产生功率振荡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实现了快速性和精确性的兼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跟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输出特性 自适应 模糊PID控制 最大功率点跟踪 占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智能光伏模块的最大功率输出统一控制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丰 吴新科 +1 位作者 Fred C.Lee 卓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81-89,196,共9页
传统的太阳能系统经常会因为实际应用环境中的不匹配问题和光照不均现象而影响效率。分布式最大功率跟踪(distributed max power point tracking,DMPPT)概念的提出有效地抑制了这种影响。在分布式最大功率跟踪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嵌... 传统的太阳能系统经常会因为实际应用环境中的不匹配问题和光照不均现象而影响效率。分布式最大功率跟踪(distributed max power point tracking,DMPPT)概念的提出有效地抑制了这种影响。在分布式最大功率跟踪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嵌入式智能光伏模块(sub-panel MPPT converter,SPMC),利用非隔离的DC-DC变换器替代传统太阳能板接线盒中的旁路二极管,通过输出侧统一的最大功率计算单元对输入侧进行的指令信号控制,可以有效地消除太阳能板因为不匹配问题所带来的能量损失。文中首先对所提出智能光伏模块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然后以BUCK型的嵌入式智能光伏模块提出统一输出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在保证输出功率最大化的前提下,优化了系统模块,有效降低了系统控制复杂度和装置成本。最后,文章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概念和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最大功率跟踪 光伏 DC-DC变换器 统一输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琪 马小三 +1 位作者 李海英 李绍铭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02-1004,1021,共4页
通过对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进行建模和构建光伏发电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在光伏强度S=1 000 W/m2,环境温度T=50℃下的输出特性要优于其在光伏强度S=1 000 W/m2,环境温度T=2... 通过对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进行建模和构建光伏发电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在光伏强度S=1 000 W/m2,环境温度T=50℃下的输出特性要优于其在光伏强度S=1 000 W/m2,环境温度T=25℃的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跟踪 输出特性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无人监测船神经网络MPPT优化策略
19
作者 王永鼎 刘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146,共6页
为提高风光互补无人监测船长期作业的续航能力和工作稳定性,针对传统风光互补发电的优化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控制策略需要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两个子系统分别进行MPPT控制而导致的综合输出功率不高问题,提出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 为提高风光互补无人监测船长期作业的续航能力和工作稳定性,针对传统风光互补发电的优化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控制策略需要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两个子系统分别进行MPPT控制而导致的综合输出功率不高问题,提出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和单个升压(Boost)电路MPPT优化控制策略。该方案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两个子系统输出的电流和电压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电流和电压,通过神经网络输出统一的占空比,经由单个Boost电路调整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提高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综合输出功率。使用MATLAB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优化策略与传统MPPT控制策略相比综合输出功率更高且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监测船 风光互补 优化最大功率点追踪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综合输出 升压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鲸鱼粒子群融合算法的MPPT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贠武超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51-1354,共4页
在局部阴影遮挡条件下,经典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容易失效,导致无法追踪到最大功率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粒子群融合算法的多峰MPPT控制策略。该算法实现了混合算法的优势互补,增强了鲸鱼算法后期收敛效率,且避免了粒子... 在局部阴影遮挡条件下,经典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容易失效,导致无法追踪到最大功率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粒子群融合算法的多峰MPPT控制策略。该算法实现了混合算法的优势互补,增强了鲸鱼算法后期收敛效率,且避免了粒子群算法易停滞于局部极值的缺陷,提高了鲸鱼粒子群融合算法的收敛精度和寻优效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光伏阵列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追踪过程中震荡幅度减小,能够快速准确地搜索到最大功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特性 最大功率点跟踪 鲸鱼算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