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条件下不同时距最大平均风速之间的转换系数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雯 方平治 +2 位作者 雷小途 赵兵科 曾智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50,共9页
利用位于福建省漳浦县赤湖镇海岸线观测塔提供的三个登陆台风的四层超声风速仪观测数据,在数据质量控制基础上,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阵风因子与平均风速、观测高度,以及阵风时距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不同时距最大平均风速之间的转换系... 利用位于福建省漳浦县赤湖镇海岸线观测塔提供的三个登陆台风的四层超声风速仪观测数据,在数据质量控制基础上,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阵风因子与平均风速、观测高度,以及阵风时距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不同时距最大平均风速之间的转换系数,从而在不同研究机构采用的表征登陆台风强度的1min、2min和10min最大平均风速之间建立联系,并和WMO的推荐值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粗糙度对阵风因子有显著影响,对转换系数影响较小;本文给出的2~10min最大平均风速之间的转换系数和WMO的推荐值相差不大,表明计算结果是合理的,以及在相似地貌条件下利用WMO的推荐值进行强度估计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台风 台风强度 最大平均风速 阵风因子 转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日最大边界层高度的气候统计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坚 蔡旭晖 宋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5-532,共8页
使用北京气象站探空观测数据和地面气温观测数据,以干绝热曲线法估算1984-2013年逐日最大边界层高度,同时计算对应的边界层平均风速和通风量。统计分析这3个边界层参量的平均特征,并利用2001-2012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探讨大气污染... 使用北京气象站探空观测数据和地面气温观测数据,以干绝热曲线法估算1984-2013年逐日最大边界层高度,同时计算对应的边界层平均风速和通风量。统计分析这3个边界层参量的平均特征,并利用2001-2012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探讨大气污染与边界层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日最大边界层高度的30年月均值以春季和夏初(3-6月)最高,约1600 m;夏季和秋初(7-10月)次之,约1300 m;冬季(11月、12月和1月)最低,约1000-1200 m。(2)夏季,日最大边界层高度不同数值的频率大致为对称分布,峰值处于1000-1600 m范围;秋、冬季,频率分布系统性地向低值一方偏斜,600-800 m的出现频率大大增加;春季边界层高度的变化极大。(3)各季边界层平均风速以夏季为最小。(4)一年中春季通风量最大,秋季次之,冬季较低,夏季最小。(5)秋、冬季,北京中度和重污染个例(API〉200)集中分布于弱风、低边界层和小通风量条件,反映污染物局地累积的作用;春季污染个例半数以上以高风速、高通风量为特征,反映沙尘类外部输入性污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最大边界层高度 边界层平均风速 通风量 API(空气污染指数)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的风机选型参数估算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林宏 宋丽莉 +2 位作者 李刚 王丙兰 张永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22-1530,共9页
国际电工委员会编制的《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IEC 61400-1)推荐了针对风电机组安全等级评估的极端风速和湍流强度特征值估算方法,因其简单便捷,在风电领域被广泛采用。利用全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的193座测风塔观测数据,对IEC推荐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编制的《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IEC 61400-1)推荐了针对风电机组安全等级评估的极端风速和湍流强度特征值估算方法,因其简单便捷,在风电领域被广泛采用。利用全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的193座测风塔观测数据,对IEC推荐的极端风速计算方法与我国规范推荐的基于极值I型概率分布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的193座塔70 m高度层50年一遇10 min平均最大风速,仅有7座测风塔较为一致,差异在±1%;IEC推荐方法的计算结果多数偏小,其中偏小10%以上的测风塔有121座,偏小30%以上的有44座测风塔,而偏大10%以上的只有9座测风塔;IEC方法计算的极值风速大幅度偏小的测风塔主要分布在台风影响的东南沿海地区,偏差较小的测风塔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形平缓区域,但同时偏大10%以上的测风塔也多分布在这一地区。以目前行业领域普遍采用的以15 m·s^(-1)风速的平均湍流强度作为风电机组选型指标,与严格按照规范,以15 m·s^(-1)风速段所有样本湍流强度的90%分位数处的值作为指标进行风电机组等级确定作对比,发现193座塔中有46座塔的选型是不安全的,甚至相差两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GS选型参数 50年一遇10 min平均最大风速 湍流强度特征参数 IEC标准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式的苏北浅滩海域单站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预报方程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亢兴 梅杰 王华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39,共6页
利用苏北浅滩海域预报和观测数据,基于平均风速与最大风速、最大风速与极大风速的高度相关性,以及高精度数值预报产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苏北浅滩5个测站大风(风速≥10.8 m/s)发生时逐时最大风速和日极大风速的预报方程。通过检验... 利用苏北浅滩海域预报和观测数据,基于平均风速与最大风速、最大风速与极大风速的高度相关性,以及高精度数值预报产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苏北浅滩5个测站大风(风速≥10.8 m/s)发生时逐时最大风速和日极大风速的预报方程。通过检验发现:单站一元一次客观预报方程能准确地预报逐时最大风速,5个测站最大风速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1.30 m/s,预报评分在81~85分之间,预报误差大于4 m/s的样本数在2%~6%之间。区分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冷空气最大风速预报精度最优,台风次之。日极大风速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1.99 m/s,预报评分在65~76分之间,预报误差大于4 m/s的样本数在5%~10%之间。最大风速和日极大风速客观预报方程的效果都比较理想,但是对8级风速以上(风速≥17.2 m/s)的预报结果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产品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极大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器上所受基本风压分布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克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55-1257,共3页
在塔器的可靠性强度设计中,利用MicrosoftExcel自动生成概率纸,来统计分析平均风速年极大值,并得到其分布参数,进而计算出塔器上所受基本风压的分布参数.
关键词 塔器 基本风压 分布参数 压力容器 风速 可靠性设计 极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风雪下塔设备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胡章文 陈国华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2,共6页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某地区的月平均风速极大值样本,得到其分布参数,进而确定基本风压的分布参数。根据塔设备实际载荷情况,修正了暴风雪情况下工作载荷的力学模型。在塔设备可靠性分析过程的风力计算中引入动态特性系数,更合理地考...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某地区的月平均风速极大值样本,得到其分布参数,进而确定基本风压的分布参数。根据塔设备实际载荷情况,修正了暴风雪情况下工作载荷的力学模型。在塔设备可靠性分析过程的风力计算中引入动态特性系数,更合理地考虑了暴风雪情况下风、雪载荷的不确定性。得到的应力结果符合极值分布,同时也体现了塔设备在暴风雪下风载荷产生的应力的随机性。综合分析风载荷、地震载荷和偏心载荷所产生轴向应力后,建立了可靠性分析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其结果可为制订塔设备可靠性设计标准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设备 月平均风速极大值 动态特性系数 极值分布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工程应用的台风强度统计预测方法
7
作者 文元桥 蔡永庆 耿晓巧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为实现台风强度的年变化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均生函数模型的预测方法。选取最大风速作为台风强度的指标,利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资料,建立台风登陆和未登陆情况下的预测模型,做5 a预测,并与观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灰... 为实现台风强度的年变化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均生函数模型的预测方法。选取最大风速作为台风强度的指标,利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资料,建立台风登陆和未登陆情况下的预测模型,做5 a预测,并与观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灰色均生函数模型对台风强度的预测具有较高精度,年平均值最大绝对误差为4.4 m/s,低于2012年各站25次台风强度的数值模式预测结果平均值;年极值最大绝对误差为11.1 m/s,低于上海台风模式对台风个例的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应用 灰色均生函数模型 台风强度预测 最大风速 连续时间序列预测 西北太平洋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最大风速变化及其环流指数验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慧芝 徐长春 +1 位作者 李佳秀 皮原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5,共7页
利用新疆地区共10个气象站1984—2013年的逐日最大风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系统分析了新疆近30 a最大风速、风向的变化特征,并且从环流因子的角度对最大风速的变化加以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1)南北疆大部分地区最大风速呈减小... 利用新疆地区共10个气象站1984—2013年的逐日最大风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系统分析了新疆近30 a最大风速、风向的变化特征,并且从环流因子的角度对最大风速的变化加以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1)南北疆大部分地区最大风速呈减小趋势,北疆风速减小较南疆更为显著,阿拉山口与达坂城地区减小趋势最为明显,乌鲁木齐、阿克苏地区呈微弱增大趋势;(2)北疆地区春、夏、秋三季最大风速明显减小,南疆地区春季减小显著;(3)北疆地区偏东、偏西、偏南方向的风日数分别增大32.5%、12.2%、4.1%,偏北风日数则减小17.3%;(4)南疆地区偏东、偏西风日数分别增大4.5%、9.4%,偏南、偏北风日数则减小7.6%、24.0%;(5)北疆地区纬向环流指数微弱增大,经向环流指数显著减小,表明东风强度轻微减弱,南风强度明显减弱,南疆地区纬向环流指数微弱增大,经向环流指数先减小后增大,表明东风强度轻微减弱,北风强度先增强后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向 环流指数 最大风速 1984—2013年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气象站年均风速均一化订正与基本风压估算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辛渝 陈洪武 +3 位作者 李元鹏 陈鹏翔 余行杰 王铁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4-196,共13页
为了较好地开展风能资源的详查与综合评价工作,根据新疆各风区挑选的参照站历史风况资料序列特点,在参考测站历史"元数据"直接进行非均一性检验与一致性订正基础上,对其中4个长期无自记风记录参照站采用标准正态均一性检验、P... 为了较好地开展风能资源的详查与综合评价工作,根据新疆各风区挑选的参照站历史风况资料序列特点,在参考测站历史"元数据"直接进行非均一性检验与一致性订正基础上,对其中4个长期无自记风记录参照站采用标准正态均一性检验、Potter检验、平行累计和等客观方法对1970~2009年的年平均风速序列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与均一化订正,同时对测站无自记风时期年最大风速序列的时距换算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布尔津、淖毛湖、红柳河站的年平均风速存在因测站环境改变或其它不明原因而使序列间断的现象。从年平均风速序列SNHT非均一性订正结果以及测站四周建筑群体的发展规模看,布尔津测站受测站环境变化等不明原因的影响程度最大,三度间断,累积订正量平均达0.9m.s-1左右。淖毛湖站两度间断,其中1次与近距迁站而又未进行迁站订正有关,订正量约为0.1~0.2m.s-1。红柳河站的1次间断,也与未进行迁站订正有关,订正量约为0.1~0.2m.s-1。2)在构建测站无自记风时期历年最大风速序列的时距时次经验公式中,十三间房站适于西北统一经验公式,其余3站适于在一定阈值风速条件下,根据有自记风时期2min时距平均风速与10min时距最大风速的相关比值系数进行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详查区 长期无自记风记录气象站 年平均风速 均一化订正 基本风压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