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1
作者 张益天 罗喜伶 王宇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5-1715,共11页
针对散斑噪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精度影响大、现有基于胶囊网络的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训练样本丢失大量原始图像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生成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 针对散斑噪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精度影响大、现有基于胶囊网络的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训练样本丢失大量原始图像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生成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获得高置信度的训练样本“伪标签”,为实现自监督学习奠定基础;构造基于两时相SAR图像和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的三通道训练样本,最大限度保留样本信息;设计轻量胶囊网络,通过单尺度卷积提取训练样本特征,采用单尺度胶囊网络挖掘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设置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在5个真实SAR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降低模型复杂度的条件下,提高了运行效率,获得了更强的鲁棒性特征,抑制了散斑噪声对变化检测效果的不利影响,提升了变化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胶囊网络 最大类间方差法 模糊C均值聚类法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割及小波脊线的变压器绕组状态检测
2
作者 张淼彬 王丰华 +3 位作者 金玉琪 金凌峰 杨智 詹江杨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0-652,共13页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给电力设备及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变压器绕组状态的检测水平,该文从变压器振动信号的小波时频图像出发,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其进行图像分割以获取表征绕组状态信息的关键区域,进而利用...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给电力设备及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变压器绕组状态的检测水平,该文从变压器振动信号的小波时频图像出发,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其进行图像分割以获取表征绕组状态信息的关键区域,进而利用模极大值法提取经图像分割后各关键区域的小波脊线,据此定义了小波脊线特征向量与特征向量角(WRFVA),对变压器绕组状态进行检测。某110 kV变压器多次短路冲击试验下振动信号的计算结果表明:经图像分割提取出的变压器振动信号小波时频图像的小波脊线时频分辨率高,直观清晰地反映了不同短路冲击电流作用下绕组状态的变化过程;当同一短路电流作用下振动信号的WRFVA的变化超过2°时,意味着绕组有轻微松动或变形存在,建议关注其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状态 小波脊线 最大类间方差法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E的广西海岸带潮间带红树林潮滩分类
3
作者 雷文正 罗天宇 +3 位作者 郭希 李淑娴 李宁 高二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493-7501,共9页
准确、实时掌握潮间带湿地范围变化情况与物种群落变化是实现湿地潮间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围垦、水产养殖等因素,导致潮间带受到严重的破坏。目前尚缺乏对广西... 准确、实时掌握潮间带湿地范围变化情况与物种群落变化是实现湿地潮间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围垦、水产养殖等因素,导致潮间带受到严重的破坏。目前尚缺乏对广西地区潮间带红树林潮滩分类的系统性研究,为实现广西潮间带资源的大范围、高精度提取,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利用2012—2022年广西海岸带的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并对影像进行阈值分割处理,分析潮汐动态淹没影响下的各遥感特征,提取了广西海滨湿地潮间带范围,并实现了研究区域滩涂及水体、红树植被、非红树植被的分类,面积分别为5 641.67、1 625.29、2 156.04 hm2。分类总体精度达93.3%,Kappa系数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湿地 GEE(Google Earth Engine) 最大光谱指数合成算法(MSIC) 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 时序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下的舰船目标检测
4
作者 贾世杰 陈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5-179,共5页
舰船种类丰富、大小差异显著,从小型快艇到大型航空母舰,尺度范围跨度大,给舰船目标类型识别检测带来较大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此方法利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结合图像灰度特性,... 舰船种类丰富、大小差异显著,从小型快艇到大型航空母舰,尺度范围跨度大,给舰船目标类型识别检测带来较大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此方法利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结合图像灰度特性,通过计算类间方差最大化,将图像划分为目标与背景;采用最小外接矩形法提取舰船目标特征,通过计算能够完全包围舰船的最小矩形,获取目标的几何特征信息;将所提取特征输入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模型,模型在权重调节中引入动量项,设计自适应学习率,增强网络对舰船特征的学习与识别能力,实现对舰船目标的识别检测。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能够清晰地将舰船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对于单个舰船目标类型以及多目标类型的识别检测结果均稳定、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舰船目标 识别检测 最大类间方差算法 最小外接矩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ghtGBM-VIF-MIC-SFS的风电机组故障诊断输入特征选择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马良玉 程东炎 +2 位作者 梁书源 耿妍竹 段新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针对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数据维数较高、特征冗余、特征相关性高导致风电机组的故障诊断过程存在误差大、分类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ightGBM-VIF-MIC-SFS的三段式特征选择方法。首先,根据LightGBM实现对所有... 针对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数据维数较高、特征冗余、特征相关性高导致风电机组的故障诊断过程存在误差大、分类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ightGBM-VIF-MIC-SFS的三段式特征选择方法。首先,根据LightGBM实现对所有特征的重要性计算,确定初步特征空间;其次,根据方差膨胀因子(VIF)和最大信息系数(MIC)构建相关性判别阵,据此评估一次筛选中重要性相近的特征,舍弃相似性高的输入特征;最后,使用序列前向搜索法对特征进行第3次处理,逐个输入前2次特征选择获得的特征,保留能提升系统性能的特征,从而实现最终特征的选取。在完成了模型的建立后,使用风电场真实SCADA系统数据进行性能评估,将所提方法与2种对比算法在6个数据集上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所提出的LightGBM-VIF-MIC-SFS相较2种对比特征选择算法有显著优势。对所提方法内部的3个模块进行了消融实验,有效验证了所提特征选取方法内部各个模块的有效性以及基于所提方法得到的最优特征空间的合理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特征选择 LightGBM 方差膨胀因子 最大信息系数 序列前向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IMUM POSTERIOR ESTIMATE AND ITS STATISTIC PROPERTIES
6
作者 Qin Hui Zhang Housu(Department of Resources Exploitation Engineering, Central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Li Manmiao(Southern Institute of Metallurgy)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4年第1期78-83,共6页
Based on an extended Gauss-Markov model where the unknown parameters has the prior normal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derives the maximum posterior estimate formulas of the parameters which are proved to be unbiased,effi... Based on an extended Gauss-Markov model where the unknown parameters has the prior normal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derives the maximum posterior estimate formulas of the parameters which are proved to be unbiased,efficient, and of variance of unit weight which is biased. Finally, the marginal maximum posterior estimate formula of the variance with unbiased and efficient , properties is deri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meters varianc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MARGINAL DISTRIBUTIONS maximum-posterior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一号遥感影像的水体提取方法对比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珂 吴星宇 +2 位作者 吴南 黄轶铭 张兆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以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流域内的东方红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波段阈值法、两波段差值法、波段比值法、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NDWI)法、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法共5种水陆像元度量方法,分别应用平均值法和最大... 以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流域内的东方红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波段阈值法、两波段差值法、波段比值法、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NDWI)法、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法共5种水陆像元度量方法,分别应用平均值法和最大类间方差迭代法两种阈值选取方法对东方红水库进行水体提取,探索最大类间方差迭代法在水体提取变量上的改进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联合水体提取法,并对比了改进前后的水体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水体提取方法可以很好地降低影像提取中产生的噪点,提高水体提取的精度,提取成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69%,决定系数为0.8579,相比于改进前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0.68%,决定系数提高了0.05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 水体提取 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 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 最大类间方差迭代法 东方红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I/MR河流边界及水位测量理论与仿真
8
作者 王峰 杨鹏瑜 杨东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7-1887,共11页
从几何构型和理论模型2个角度探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涉/多径反射测量(GNSS-I/MR)技术提取河流边界和测量河流水位的可行性。基于河流/河岸介电常数的差异性和河岸相对于河流存在斜度的事实,定义对河流边界敏感的反-直比和实验变化率2... 从几何构型和理论模型2个角度探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涉/多径反射测量(GNSS-I/MR)技术提取河流边界和测量河流水位的可行性。基于河流/河岸介电常数的差异性和河岸相对于河流存在斜度的事实,定义对河流边界敏感的反-直比和实验变化率2个观测量。在希尔伯特变换估计的载噪比包络和相位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反-直比和线性拟合实验变化率的估计方法,以及3-阈值最大类间方差识别河流/河岸和循环拟合提取河流边界的方法。基于河流表面的实验变化率测量河流水位,通过搭建仿真平台和设计2种河流场景,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设定参数下,利用介电常数检测场景1和场景2河流边界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47 m和1.13 m;实验变化率检测场景1和场景2河流边界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9 m和0.35 m;场景1和场景2的测量高度和真实值的误差分别为0.09 m和0.1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IR 河流边界 河流水位 希尔伯特变换 最大类间方差 循环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MATEL-ISM模型的道路拥堵下行车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翠 宋永朝 +1 位作者 吴林键 赵雪亭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8,共11页
为准确识别城市道路拥堵条件下的行车风险系统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该系统中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一种改进DEMATEL-ISM的评估方法。首先,分析城市道路拥堵条件下的行车风险,选取18个风险因子;其次,运用多群体问询的调查问卷方... 为准确识别城市道路拥堵条件下的行车风险系统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该系统中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一种改进DEMATEL-ISM的评估方法。首先,分析城市道路拥堵条件下的行车风险,选取18个风险因子;其次,运用多群体问询的调查问卷方法,并结合最大类间方差法对标准的集成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室(DEMATEL)以及解释结构模型(ISM)改进,建立城市道路拥堵的行车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DEMATEL-ISM模型的道路拥堵条件下行车风险评估体系能准确划分层次解释结构图的层级,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加符合实际;交通密度、车头时距、停车次数、换道频次等关键链接因素对其他因素有较强联动影响,并且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或二次交通拥堵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道路拥堵 行车风险 风险评估 DEMATEL-ISM 最大类间方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学习均衡优化器的多阈值图像分割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佳芸 武灵芝 胡晓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3-468,共6页
传统的元启发式多阈值图像分割算法计算复杂度高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通用学习均衡优化器在搜索过程中使粒子从不同维度的候选粒子中学习,在求解复杂问题最优解时有很强的能力,克服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将通用学习均衡优化算... 传统的元启发式多阈值图像分割算法计算复杂度高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通用学习均衡优化器在搜索过程中使粒子从不同维度的候选粒子中学习,在求解复杂问题最优解时有很强的能力,克服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将通用学习均衡优化算法优化最大类间方差法来实现多阈值图像分割,实验选择标准灰度图像,以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运行时间和适应度值为评价标准,将该算法与均衡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通用学习均衡优化器的多阈值图像分割算法结果的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优于另外两个算法,并且收敛速度快,执行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多阈值图像分割 通用均衡优化器 最大类间方差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评估与最大类间方差的孤立森林异常值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爱军 和世潇 汤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8-1197,共10页
针对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 iForest)无法有效检测局部异常值且异常值分数阈值难以精确设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评估(node evaluation, NE)与最大类间方差(Otsu)的iForest异常值检测方法。首先,在样本评估过程中将节点深度与... 针对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 iForest)无法有效检测局部异常值且异常值分数阈值难以精确设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评估(node evaluation, NE)与最大类间方差(Otsu)的iForest异常值检测方法。首先,在样本评估过程中将节点深度与相对质量同时引入评分机制,使算法对全局和局部异常值敏感;然后,为了准确设定分数阈值,采用Otsu自适应设定异常值分数阈值;最后,在不同数据集上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兼顾全局和局部异常值的检测,提高iForest检测异常值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 iForest) 异常值检测 最大类间方差(Otsu) 节点评估(node evaluation NE) 分数阈值 节点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自适应提取的目标RCS成像测量算法
12
作者 程人民 谢荣 +1 位作者 冉磊 刘峥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523,531,共10页
针对传统目标RCS成像测量中人工加窗提取算法在提取SAR图像中目标散射像时,窗函数类型与大小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自适应提取的目标RCS成像测量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成像算法获得目标的高分辨SAR图像,接着基于最... 针对传统目标RCS成像测量中人工加窗提取算法在提取SAR图像中目标散射像时,窗函数类型与大小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自适应提取的目标RCS成像测量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成像算法获得目标的高分辨SAR图像,接着基于最大类间方差准则选取自适应阈值,然后利用全局自适应阈值分割图像,并采用八连通准则提取目标散射图像,最后通过RCS反演获得目标RCS值。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能自适应提取目标散射图像,测量结果更稳定、测量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测量 全局自适应提取 最大类间方差法 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三维最大类间方差的SAR图像海陆分割算法
13
作者 李雨轩 刘峥 冉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6,共11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在气象条件较差的条件下工作的高分辨率成像雷达。无论在民用还是军事领域,用合成孔径雷达进行海上舰船图像目标检测都能起到关键作用。海陆分割作为一种SAR图像预处理的手段,可以为...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在气象条件较差的条件下工作的高分辨率成像雷达。无论在民用还是军事领域,用合成孔径雷达进行海上舰船图像目标检测都能起到关键作用。海陆分割作为一种SAR图像预处理的手段,可以为后续的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技术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包含较复杂岛岸背景的SAR图像的海陆分割算法进行研究,在传统三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SAR图像海陆分割算法,将原有算法第三维度邻域中值改为Prewitt算子的梯度运算,Prewitt算子适合处理灰度渐变复杂的图像,SAR图像能够更好地进行图像分割。考虑到维度上增加一维会使得算法效率降低,运用分解的思想,将三维最大类间方差拆分成3个一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通过两组SAR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三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具有可行性,并且在海陆分割效果方面优于一维、二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在运算复杂度方面优于传统的三维最大类间方差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海陆分割 最大类间方差 阈值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开环扫描系统的超声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14
作者 张金英 史亦凡 吴先梅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8,共9页
超声显微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无损检测领域。相较于闭环、半闭环扫描系统硬件复杂、成本高,开环扫描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由于无反馈机制会导致步进电机的非线性运动引起图像像素错位畸变。因此,消除非线性运动带来的错位畸变是... 超声显微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无损检测领域。相较于闭环、半闭环扫描系统硬件复杂、成本高,开环扫描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由于无反馈机制会导致步进电机的非线性运动引起图像像素错位畸变。因此,消除非线性运动带来的错位畸变是采用开环扫描系统实现高质量超声成像的关键。该文提出集最大值投影法、最大类间方差法和中心坐标校正法于一体的MIP-Otsu-C3M方法,对开环扫描系统获得的硬币回波数据采用最大值投影法获取初始灰度图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获取感兴趣区域的B扫描图像边缘像素位置,并采用中心坐标校正法成功消除像素错位,解决了超声C扫描图像畸变问题。对消除错位畸变的回波数据进行飞行时间法和傅里叶变换法图像重建,直接获得了非畸变的三维图像和透视图像。该新颖算法也验证了最大值投影法可拓展至图像畸变校正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微成像 开环扫描系统 畸变校正 最大值投影 最大类间方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齿轮边缘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昕 甄国涌 +1 位作者 储成群 王子硕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151,共7页
针对Canny算子在齿轮边缘缺陷检测中存在识别相似度低、因图像噪声影响导致微弱边缘难以提取、边缘连续性与鲁棒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Canny算子的齿轮边缘缺陷检测技术。改进滤波器,使用梯度双边滤波进行图片预处理,平滑图像... 针对Canny算子在齿轮边缘缺陷检测中存在识别相似度低、因图像噪声影响导致微弱边缘难以提取、边缘连续性与鲁棒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Canny算子的齿轮边缘缺陷检测技术。改进滤波器,使用梯度双边滤波进行图片预处理,平滑图像并减少图像噪声;改进了卷积核,在45°和135°梯度方向上对像素点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增加了微弱边缘被保留的概率;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算法)计算图像的高阈值,通过双阈值的办法自适应寻找图像强弱边缘;将Prewitt算子和Canny算法以及改进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提取更完整的齿轮边缘,处理后图片的峰值信噪比(PSNR)相比Canny算法提升了16%,检测效果提升了30%,重叠系数高达81.9%,提升了25.1%,为齿轮边缘缺陷检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双边滤波 齿轮边缘缺陷检测 最大类间方差法 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表面异常发热点识别方法
16
作者 刘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目的】为了避免复合绝缘子热故障造成的高压输电线路运行风险,文章研究了复合绝缘子表面异常发热点识别的方法。【方法】文章分析了电流发热型、电压发热型以及综合发热型3种复合绝缘子表面异常发热形式,基于分析结果,利用光纤光栅集... 【目的】为了避免复合绝缘子热故障造成的高压输电线路运行风险,文章研究了复合绝缘子表面异常发热点识别的方法。【方法】文章分析了电流发热型、电压发热型以及综合发热型3种复合绝缘子表面异常发热形式,基于分析结果,利用光纤光栅集中测温技术,将光纤光栅传感器布设于复合绝缘子附近,采用光纤光栅集中测温单元计算相应波长偏移量及温度变化值,将变化值经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解析后,生成复合绝缘子热图像。之后,文章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复合绝缘子热图像,计算复合绝缘子热图像的平均灰度,获取最优阈值划分复合绝缘子热图像中的像素。根据复合绝缘子热图像分割结果,利用像素统计方法,统计复合绝缘子分割图像横向的行像素点,划分复合绝缘子结构区域。依据带电设备热图像诊断应用规范,结合光纤光栅集中测温原理,将光纤光栅传感器采集的复合绝缘子热图像以伪彩色呈现复合绝缘子表面温度分布情况。最后,通过目标图像各结构区域间的温度关系,实现复合绝缘子表面异常发热点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复合绝缘子表面任意点温度,最大均方根误差仅为1.39%;能有效划分复合绝缘子分割图像的结构区域,各结构之间分界明显,不存在重合现象。【结论】使用文章所提方法识别高压输电线路上不同区域的复合绝缘子表面异常发热点的性能均较为理想,复合绝缘子结构区域划分效果较为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集中测温 复合绝缘子 异常发热点 最大类间方差 像素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的灰度阈值选取方法 被引量:36
17
作者 吴谨 李娟 +1 位作者 刘成云 夏贝贝 《武汉钢铁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最大类间方差法和一致性准则法的基础上,运用最大熵原理来选择灰度阈值对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确定的阈值具有更佳的分割效果。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最大熵 阈值 最大类间方差 一致性准则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图像分割法 被引量:56
18
作者 李敏 罗洪艳 +2 位作者 郑小林 谭立文 朱文武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2-337,共6页
该文根据脑部切片图像中白质的特点,将均方差因素引入传统分割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图像分割方法。采用连通域标记进行图像预分割,借助形态学的开运算进行滤波处理,根据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分割原理进行白质提取。将该方法... 该文根据脑部切片图像中白质的特点,将均方差因素引入传统分割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图像分割方法。采用连通域标记进行图像预分割,借助形态学的开运算进行滤波处理,根据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分割原理进行白质提取。将该方法与传统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序列脑切片的白质分割结果进行定性比较,并借助漏检率和误检率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发现两种方法的平均漏检率均约为0.03,平均误检率分别为0.251和0.026,表明该方法能够综合利用图像的区域特性和边缘特性,分割更加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类间方差(大津法) 图像分割 阈值 白质 开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分组加权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仲崇权 张立勇 +1 位作者 杨素英 赵文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245,共4页
将多传感器对某一状态的测量结果分组 ,针对每组测量变量的算术平均值 ,依据极大似然原理 ,提出了多传感器分组加权融合算法 .通过对各组传感器测量值的方差进行估计 ,从而对每组传感器测量平均值的权值进行合理的分配 ,解决了在传感器... 将多传感器对某一状态的测量结果分组 ,针对每组测量变量的算术平均值 ,依据极大似然原理 ,提出了多传感器分组加权融合算法 .通过对各组传感器测量值的方差进行估计 ,从而对每组传感器测量平均值的权值进行合理的分配 ,解决了在传感器和环境干扰未知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似然原理 加权融合算法 方差估计 多传感器 权系数 数据融合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地基云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杨俊 吕伟涛 +2 位作者 马颖 姚雯 李清勇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3-721,共9页
云的高精度检测是云量计算的基础,利用晴朗天空下天空呈蓝色、云呈白色的属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自适应阈值云检测方法,并分别基于蓝红波段比值、差值和归一化差值处理进行试验。相比固定阈值的云检测方法,自适应阈值具有... 云的高精度检测是云量计算的基础,利用晴朗天空下天空呈蓝色、云呈白色的属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自适应阈值云检测方法,并分别基于蓝红波段比值、差值和归一化差值处理进行试验。相比固定阈值的云检测方法,自适应阈值具有更大的通用性,且定量的评估结果表明:归一化差值处理在云检测的正确率和精确度方面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量 云检测 自适应阈值 最大类间方差 归一化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