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伏组件精确工程模型及MPP电压范围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冰清 曾国宏 +1 位作者 童亦斌 张勇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86-3090,共5页
光伏并网变流器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电压范围的确定是以组件的输出特性研究为基础的。组件的数学模型精确度较高,但涉及到超越方程,求解复杂且输入参数多,不适用于工程设计。简化模型计算过程简单但不能准确表述弱光条... 光伏并网变流器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电压范围的确定是以组件的输出特性研究为基础的。组件的数学模型精确度较高,但涉及到超越方程,求解复杂且输入参数多,不适用于工程设计。简化模型计算过程简单但不能准确表述弱光条件下的组件输出特性。基于对数学模型及简化模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精确的工程模型,该模型以数学模型为基准,对简化模型的补偿参数进行拟合修正,同时兼顾精确度与复杂程度。利用MATHCAD搭建仿真模型,将输出结果与数学模型输出进行对比,验证了精确工程模型的准确性。以该精确工程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光照、温度等外界条件对MPP电压的影响,确定了并网变流器最大功率点跟踪工作电压范围,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精确工程模型 数学模型 简化模型 最大功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参数的变步长MPPT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星硕 文辉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8-63,共6页
研究了当前光伏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MPPT)的现状,针对传统MPPT方法在稳态性能与动态性能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β参数的变步长算法。此算法基于对?-V曲线的分析,对光照强度的上升和下降采用两种不同大小的比例系数... 研究了当前光伏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MPPT)的现状,针对传统MPPT方法在稳态性能与动态性能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β参数的变步长算法。此算法基于对?-V曲线的分析,对光照强度的上升和下降采用两种不同大小的比例系数,从而在动态实现了快速追踪MPP并且避免了误判现象,同时,在稳态实现了零振荡。为了验证该算法的优越性,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对主要MPPT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基于d SPACE和太阳能光伏阵列模拟器搭建实验样机并进行实验测试。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即能实现稳态零振荡及动态过程的快速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点功率点追踪 变步长 快速追踪 零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随机阴影影响的光伏阵列失配运行特性 被引量:28
3
作者 卞海红 徐青山 +2 位作者 高山 雪田和人 一柳胜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109,共6页
目前为了减少功率失配损失,一般太阳能模组串联时都配置旁路二极管以提供一个能量散逸的途径;而在并联运行前,还将配置阻断二极管以防止功率逆向传送。本文基于上述新配置条件重点考察了随机阴影导致的光伏阵列运行失配特性,并比较了不... 目前为了减少功率失配损失,一般太阳能模组串联时都配置旁路二极管以提供一个能量散逸的途径;而在并联运行前,还将配置阻断二极管以防止功率逆向传送。本文基于上述新配置条件重点考察了随机阴影导致的光伏阵列运行失配特性,并比较了不同串并联模式下的阵列抗失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多辐射强度导致功率曲线多峰走向的趋势,常规单调MPPT算法可能因只检测到伪极大值点而失效;其次,局部辐射强度导致的"门槛效应",即局部阴影的变化并不一定对全局功率输出有影响;最后,为了相对提高输出功率,提出全阵列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并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旁路二极管 阻断二极管 辐射强度 最大功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274
4
作者 周林 武剑 +1 位作者 栗秋华 郭珂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5-1154,共10页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需要快速准确地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但目前很多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跟踪不够准确,从而导致了光伏系统的功率损失,为此综述了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各种方法,包括日益成熟、改进和优化策略较多的扰动观察法和...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需要快速准确地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但目前很多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跟踪不够准确,从而导致了光伏系统的功率损失,为此综述了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各种方法,包括日益成熟、改进和优化策略较多的扰动观察法和电导增量法,并总结了两种方法应用的局限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从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控制原理和发展历程出发,归纳了基于优化数学模型、扰动自寻优、智能处理方法及输出端控制等4类方法,分别说明了各种跟踪控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指出具体选择方法时需要统筹考虑跟踪方法实现的难易程度、经济成本、传感器类型、跟踪速度与精度的协调以及应用领域等各种因素。最后探讨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的发展思路,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指出单级式光伏逆变系统中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己成为国内外光伏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跟踪 最大功率点 光伏阵列 光伏发电 扰动观察法 电导增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引入停止机制的改进爬山算法 被引量:47
5
作者 张小莲 李群 +2 位作者 殷明慧 叶星 邹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28-134,共7页
针对爬山法(hill-climbing searching,HCS)在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处存在的转速振荡和风速变化导致搜索方向误判的问题,提出1种具有扰动停止机制的改进爬山算法。该算法不仅继承了变步长爬山法快速搜索至MPP附近的优点,... 针对爬山法(hill-climbing searching,HCS)在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处存在的转速振荡和风速变化导致搜索方向误判的问题,提出1种具有扰动停止机制的改进爬山算法。该算法不仅继承了变步长爬山法快速搜索至MPP附近的优点,还具有MPP检测和停止机制。在风机跟踪至MPP附近时,该机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转速振荡对风机系统机械部件的磨损,而且克服了算法停止机制生效后风速再次变化时对搜索方向判断的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风能捕获效率。在简化风电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爬山法 最大功率点检测 停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观起 游晓科 +2 位作者 杨玉新 杜宝星 赵振云 《陕西电力》 2012年第2期18-22,共5页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提高光伏电池的利用效率,需要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进行准确和快速的跟踪。阐述和评价了目前国内外出现的几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探讨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的发展思路,并对...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提高光伏电池的利用效率,需要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进行准确和快速的跟踪。阐述和评价了目前国内外出现的几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探讨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的发展思路,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 光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旁路二极管效应的太阳能模组性能评估 被引量:9
7
作者 徐青山 卞海红 +2 位作者 高山 雪田和人 一柳胜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108,共6页
为避免功率失配损失,太阳能模组一般都配置旁路二极管,提供一个能量散逸的途径。基于这种配置提出一种新的太阳能模组性能评估算法。依据实际旁路区段配置建立网络方程,通过牛顿-拉夫逊非线性迭代方法实现拓扑求解,继而获得模组的整体... 为避免功率失配损失,太阳能模组一般都配置旁路二极管,提供一个能量散逸的途径。基于这种配置提出一种新的太阳能模组性能评估算法。依据实际旁路区段配置建立网络方程,通过牛顿-拉夫逊非线性迭代方法实现拓扑求解,继而获得模组的整体性能。在用制造商标准测试数据验证了该评估算法的有效性后,进一步考察各种阴影场景下的模组整体性能,并给出全局最大功率点(maximal power point,MPP)位置随辐射强度变化时的定性结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多辐射强度导致功率多峰值的存在,常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al power point track,MPPT)算法可能会因为只能检测到MPPT伪极大值点而失效;而且,旁路二极管的合理配置对太阳能模组性能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模组 旁路二极管 辐射强度 最大功率点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变速恒频风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36
8
作者 孙国霞 李啸骢 蔡义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9-73,共5页
针对兆瓦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包括风机、传动齿轮、双馈发电机在内的大型风电系统的整体动态数学模型。传统的最大风能捕获算法往往基于最优功率曲线和部分风机参数已知,当上述参数未知或出现扰动时,风电... 针对兆瓦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包括风机、传动齿轮、双馈发电机在内的大型风电系统的整体动态数学模型。传统的最大风能捕获算法往往基于最优功率曲线和部分风机参数已知,当上述参数未知或出现扰动时,风电系统的效率会严重降低。针对此不足,基于所建模型设计了变步长最大风能捕获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矢量控制算法,实现了发电机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针对有功功率控制,控制器根据发电机输出转速扰动时,相应输出有功功率的变化变步长地调整系统输入,直到系统运行到最大风能点。仿真结果验证了风电系统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双馈发电机 矢量控制 最大风能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9
作者 邵龙 刘观起 胡婷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2期80-85,共6页
阐述和评价了目前国内外出现的几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的发展思路,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 光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uzzy-PI双模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仿真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程启明 程尹曼 +1 位作者 倪仁杰 汪明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4-709,共6页
为了提高太阳电池阵列的工作效率和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需要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为了消除常规模糊跟踪算法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出现的振荡问题,在分析光伏电池伏安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fuzzy-PI双模控... 为了提高太阳电池阵列的工作效率和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需要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为了消除常规模糊跟踪算法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出现的振荡问题,在分析光伏电池伏安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fuzzy-PI双模控制策略,分析了该控制算法的原理,并对控制系统做了设计。Matlab/Simulink仿真表明fuzzy-PI双模控制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最大功率点,避免了最大功率点处的振荡,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能量转换效率,从而使整个双模控制兼有了MPPT精确性与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跟踪 光伏发电 占空比扰动法 fuzzy-PI双模控制 光伏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小区LED路灯光伏充电器的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军军 孙佩石 梁海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化小区大功率Light Emitting Diode(LED)路灯光伏充电器的设计思想,给出了白光LED的工作特性和太阳电池的工作特性以及此光伏充电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分析了基于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4芯片实现的控制策略和最大...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化小区大功率Light Emitting Diode(LED)路灯光伏充电器的设计思想,给出了白光LED的工作特性和太阳电池的工作特性以及此光伏充电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分析了基于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4芯片实现的控制策略和最大功率跟踪(MPPT)原理。最后给出了此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框图和控制原理框图。实际运行表明,该LED路灯光伏充电器系统具有显著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光伏充电器 最大功率跟踪(mppT) PIC16F87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期望值最大化自适应光学图像多帧迭代去卷积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丽娟 杨进华 +3 位作者 苏伟 姜成昊 王晓坤 谭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65-1773,共9页
为提高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的效果,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期望值最大化(EM)算法的自适应光学(AO)图像多帧联合去卷积算法。通过建立多帧AO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基于相位误差并随时间变化的点扩散函数(PSF)模型,... 为提高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的效果,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期望值最大化(EM)算法的自适应光学(AO)图像多帧联合去卷积算法。通过建立多帧AO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基于相位误差并随时间变化的点扩散函数(PSF)模型,根据图像功率谱密度及约束图像支持域的方法对AO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应用AO成像系统参数与正则化技术相结合对EM算法进行改进,建立多帧AO图像联合去卷积的代价函数及其参数估计的优化模型。利用所建模型对模拟图像和实际观测的AO图像进行图像复原实验验证文中算法的复原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Wiener迭代盲去卷积、Richardson-Lucy迭代盲去卷积算法相比,文中算法迭代次数减少14.3%,估算精度有了明显提高,辨识出了AO图像的PSF,复原出了清晰的观测目标图像。研究结果对实际AO图像复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自适应光学图像 大气湍流 最大似然函数 功率谱密度 点扩散函数 期望值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风机频率稳定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实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建良 齐冬莲 吴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91,共5页
提出了基于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和微分控制的频率稳定控制器,建立了电网系统频率和风机有功调节能力之间的联系,并针对所设计的控制器在系统频率稳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 SILENT/Power Factory搭建了系统仿真实... 提出了基于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和微分控制的频率稳定控制器,建立了电网系统频率和风机有功调节能力之间的联系,并针对所设计的控制器在系统频率稳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 SILENT/Power Factory搭建了系统仿真实验平台,验证了在系统受扰情况下,所提出的频率稳定控制器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频率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机 微分控制器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频率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系统功率优化器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晓侠 束军 高志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9期81-83,87,共4页
为了确保太阳能电池工作在最大功率点(MPP),提高光伏阵列的转换效率,研制了一种光伏系统功率优化器,介绍了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设计了降压斩波电路(BUCK电路)、驱动电路和采集电路等系统模块电路,建立了光伏系统功率测试系统,于... 为了确保太阳能电池工作在最大功率点(MPP),提高光伏阵列的转换效率,研制了一种光伏系统功率优化器,介绍了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设计了降压斩波电路(BUCK电路)、驱动电路和采集电路等系统模块电路,建立了光伏系统功率测试系统,于静态和动态2种环境下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由测试上位机软件实时显示,结果表明:系统跟踪MPP的效率为99.38%,在2种情况下均能够准确、实时地跟踪MPP,且系统稳定,检测结果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最大功率点 功率优化器 降压斩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O和分数阶PID的改进P&O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昕昕 李冠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9-187,共9页
为了提高光伏电池转换效率、降低能量损失,有必要研究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方法。针对传统扰动观察法(perturbation observation method,P&O)存在无法兼顾跟踪速度与稳态精度、在光照度发生较大变化... 为了提高光伏电池转换效率、降低能量损失,有必要研究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方法。针对传统扰动观察法(perturbation observation method,P&O)存在无法兼顾跟踪速度与稳态精度、在光照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会产生误判现象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变步长P&O控制策略。首先,利用光伏电池刚启动时类似恒流源的特性获取当前光照度下的短路电流,通过固定电流法推导出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的参考电压;其次,当光照度突变时,提出功率修正方法,并给出突变时的变步长调整策略;最后,设计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的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fractional order 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FOPID)控制器,可以对算法输出的参考电压进一步进行跟踪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提高稳态精度和跟踪速度,有效提高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步长 扰动观察法(P&O)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 功率修正 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FOPID)控制 最大功率点(m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输入优化的变速风电机组最大化风能捕获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载宇 李阳 +3 位作者 殷明慧 顾伟峰 刘建坤 邹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9-1228,共10页
变速风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下应用最大功率点跟踪实现最大化风能捕获.然而,大惯量风电机组在面对快速波动的湍流风速时,因转速调节慢而难以保持运行于最大功率点.本文研究进一步发现,平均转速跟踪误差与整体的风能捕获效率并非单调关系,... 变速风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下应用最大功率点跟踪实现最大化风能捕获.然而,大惯量风电机组在面对快速波动的湍流风速时,因转速调节慢而难以保持运行于最大功率点.本文研究进一步发现,平均转速跟踪误差与整体的风能捕获效率并非单调关系,这使得当前以减小转速跟踪误差为目标的控制器设计难以有效提升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为此,本文以提升风能捕获效率(而非减小转速跟踪误差)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参考输入优化的风电机组最大化风能捕获方法.考虑到参考转速对风能捕获效率的复杂影响难以准确建模,本文借助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参考输入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湍流风下变速风电机组的风能捕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最大化风能捕获 最大功率点跟踪 慢动态特性 参考输入优化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电极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倪萌 Leung M.K.H. Leung D.Y.C.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17-920,924,共5页
根据电子在半导体中的扩散理论,建立了模拟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J-V输出特性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随着光电极厚度(d)的增大,开路电压(VOC)下降:短路电流密度(JSC)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减小:最大功率输出值MPP则先迅速增... 根据电子在半导体中的扩散理论,建立了模拟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J-V输出特性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随着光电极厚度(d)的增大,开路电压(VOC)下降:短路电流密度(JSC)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减小:最大功率输出值MPP则先迅速增大,再迅速减小,表明d对DSSC光电转化效率影响显著。对DSSC的各参数进行了分析,发现操作参数,如光强、温度,对最佳电极厚度的确定没有影响,而物性参数,如光吸收系数、电子扩散系数及电子生命则决定了DSSC光电极厚度的大小。将模型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符合良好。说明模型结果可靠,可以为DSSC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 最大功率输出值mpp 光电极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