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TO通过调控pri-miR-139的m^(6)A修饰抑制乳头状甲状腺癌转移
1
作者 李家乐 周平 +3 位作者 杜鹃 沈宏伟 赵永锋 于姗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5-826,共12页
目的:低风险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检出增加与过度诊断和治疗有关。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导致的微RNA(microRNAs,miRNA)失调在肿瘤转移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m^(6)... 目的:低风险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检出增加与过度诊断和治疗有关。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导致的微RNA(microRNAs,miRNA)失调在肿瘤转移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m^(6)A靶向miRNAs在PTC中的功能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m^(6)A-miR-139-5p在PTC中的表达调控机制,明确其与PTC转移的关联,并评估其作为PTC转移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潜力,为PTC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GSE130512队列筛选与PTC转移相关的候选靶向m^(6)A-miRNA分子。收集13例PTC转移患者和18例非转移患者的临床标本,检测m^(6)A-miR-139-5p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转移的相关性。通过实验探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pri-miR-139甲基化水平及加工过程的影响,明确其对miR-139-5p表达的调控作用。在TPC-1细胞中,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检测miR-139-5p过表达对FTO过表达介导的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细胞侵袭实验验证miR-139-5p对PTC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并探究其是否通过靶向ZEB1/E-钙黏蛋白轴发挥功能。结果:通过比较TCGA和GSE130512队列,发现血清循环m^(6)A-miR-139-5p可作为检测PTC转移的生物指标。对13例转移和18例非转移临床标本的检测表明,FTO通过降低其甲基化水平抑制pri-miR-139的加工,导致miR-139-5p在PTC中表达失调(P<0.05)。在TPC-1细胞中,MTT实验显示miR-139-5p过表达可部分逆转FTO过表达介导的细胞增殖(P<0.05)。此外,miR-139-5p通过靶向ZEB1/E-钙黏蛋白轴抑制PTC细胞的侵袭能力,而FTO过表达可部分削弱这种抑制效应。结论:血清循环miR-139-5p可作为评估PTC转移的潜在标志物,FTO通过调控pri-miR-139的m^(6)A修饰影响miR-139-5的表达及功能,但其临床价值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N^(6)-甲基腺苷修饰 m^(6)A靶向微RNA 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血清循环微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状病毒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振慧 葛均青 +1 位作者 龚晖 林天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弹状病毒的基因组由1段线性单股不分节的负链RNA组成,主要编码5个结构蛋白,分别为核蛋白(Nucleoprotein,N)、磷蛋白(Phosphoprotein,P)、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糖蛋白(Glycoprotein,G)和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L)。其中,基质... 弹状病毒的基因组由1段线性单股不分节的负链RNA组成,主要编码5个结构蛋白,分别为核蛋白(Nucleoprotein,N)、磷蛋白(Phosphoprotein,P)、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糖蛋白(Glycoprotein,G)和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L)。其中,基质蛋白(M)是一种多功能性蛋白,在病毒的侵染过程中参与病毒粒子的出芽、装配,抑制核质运输,调控宿主的基因转录,诱导细胞凋亡等。本文综述M蛋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状病毒 基质蛋白 结构 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去甲基化酶FTO调控BCL2 mRNA稳定性与翻译效率促进血小板前体形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文军 卢尧 +2 位作者 吴煌 文爱清 陈卫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9-530,共12页
目的探究下调m^(6)A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MEG-01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前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分别用1 nmol/L佛波迷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组(诱导组)和DMSO... 目的探究下调m^(6)A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MEG-01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前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分别用1 nmol/L佛波迷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组(诱导组)和DMSO组(对照组)处理MEG-01细胞72 h,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FTO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情况。②用靶向FTO的病毒液(sh-FTO)和阴性对照病毒液(sh-NC)感染MEG-01细胞,用1 nmol/L PMA诱导sh-NC组和sh-FTO组MEG-01细胞72 h后,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FTO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情况。碘化丙啶(propidium lodrde,PI)DNA染色检测细胞周期、CCK-8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CD41/CD61染色检测巨核细胞成熟情况,明场观察和CD61免疫荧光检测血小板前体形成情况,RT-q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BAD、BAK1、BCL2、MCL1)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验证BCL2蛋白变化情况,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筛选出数据集;使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基因组浏览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 genome browser,UCSC)分析比对BCL2 mRNA上的甲基化测序峰;m^(6)A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m^(6)A RNA immunoprecipitation,m^(6)A-RIP)验证MEG-01巨核细胞BCL2 mRNA m^(6)A甲基化富集水平,检测sh-NC组和sh-FTO组BCL2 mRNA m^(6)A甲基化富集水平变化,以mRNA半衰期实验和多聚核糖体分离实验检测BCL2 mRNA翻译效率。结果①与DMSO组相比,PMA组FTO蛋白(P<0.05)和mRNA(P<0.01)表达水平升高;②与sh-NC组相比,sh-FTO组FTO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60.80±1.29)%vs(72.13±1.18)%,P<0.01],细胞活力明显降低[(1.17±0.03)%vs(0.69±0.05)%,P<0.05],Annexin V-FITC/PI阳性细胞占比升高[(12.87±0.83)%vs(17.45±1.58)%,P<0.01],TUNEL阳性细胞占比显著升高[(1.03±0.27)%vs(17.49±9.91)%,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CD41+CD61+阳性率明显降低[(51.63±1.13)%vs(34.08±0.53)%,P<0.01],具有伪足的巨核细胞比率明显降低[(26.49±6.73)%vs(13.31±5.97)%,P<0.01]。③与sh-NC相比,sh-FTO组细胞抗凋亡分子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UCSC GEO测序显示BCL2 mRNA上有m^(6)A甲基化修饰位点,并经m^(6)ARIP实验在MEG-01巨核细胞验证:与GAPDH mRNA相比,BCL2 mRNA有明显的m^(6)A富集信号(P<0.01);与sh-NC相比,BCL2 mRNA上的m^(6)A甲基化修饰明显升高(P<0.01);BCL2 mRNA的稳定性显著降低,翻译效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m^(6)A去甲基化酶FTO调控BCL2 mRNA稳定性与翻译效率,促进血小板前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 血小板前体 m^(6)A甲基化修饰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修饰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基于不同疾病与疼痛模型的探索
4
作者 丁源隆 李鑫楠 罗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513,共9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一类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发的慢性疼痛,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及痛觉超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NP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外周敏化、中枢敏化、离子通道改变以及胶质细胞活化等异常调...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一类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发的慢性疼痛,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及痛觉超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NP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外周敏化、中枢敏化、离子通道改变以及胶质细胞活化等异常调节。近年来,m^(6)A在NP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m^(6)A修饰在不同疾病与疼痛模型中的作用研究仍然有限,因此,阐明m^(6)A修饰在不同疾病与疼痛模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不同疾病与疼痛的模型,综述了近年来关于m^(6)A甲基化修饰在NP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尤其是综述了METTL3、METTL14、FTO、ALKBH5和YTHDF1等5种经典的m^(6)A修饰因子介导不同疾病与疼痛模型形成NP的作用机制,以期从m^(6)A修饰的角度为NP的药物开发和防治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N^(6)-甲基腺苷(m^(6)A) m^(6)A甲基转移酶 m^(6)A去甲基酶 m^(6)A阅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及其调控蛋白质在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5
作者 张艳艳 吴敏 刘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2-644,共13页
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RNA中最普遍的转录后修饰之一,对RNA的结构、命运和功能具有深远的影响。调控RNA m^(6)A修饰的相关蛋白质主要包括三大类:甲基转移酶(writers)、去甲基化酶(erasers)以及阅读蛋白质(readers)。这些酶的发... 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RNA中最普遍的转录后修饰之一,对RNA的结构、命运和功能具有深远的影响。调控RNA m^(6)A修饰的相关蛋白质主要包括三大类:甲基转移酶(writers)、去甲基化酶(erasers)以及阅读蛋白质(readers)。这些酶的发现表明,m^(6)A修饰是一个动态且可逆的过程,能够通过调节RNA的结构来影响其稳定性、翻译效率以及定位。RNA结构的改变直接决定了RNA的命运、功能和代谢,进而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并参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m^(6)A修饰在调节先天免疫系统稳态中的重要作用。免疫系统对于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至关重要,而m^(6)A修饰通过影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功能,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反应。本综述汇总了近些年的相关研究报道,介绍了m^(6)A修饰的生物学意义、主要调控蛋白质的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协同作用以维持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探讨m^(6)A修饰如何影响模式识别受体(PRRs)的表达和信号传导,以及它在抗病毒和抗菌免疫反应中的角色。分析m^(6)A修饰对T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活化和功能的影响,特别是在疫苗接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总结m^(6)A修饰在不同感染性疾病(例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中的调控机制,以及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新的技术手段和治疗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m^(6)A修饰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并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m^(6)A及其调控蛋白质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和感染性疾病免疫反应中的作用。通过综合现有文献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本综述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详细的视角,帮助深入了解m^(6)A及其调控蛋白质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和感染性疾病免疫反应中的最新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 甲基转移酶 去甲基化酶 阅读蛋白质 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m^(6)A结合蛋白编码基因TaECT3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6
作者 王嘉宽 石婷瑞 +3 位作者 马宇航 马羽彤 周芮西 李增林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16-1323,共8页
N^(6)-甲基腺苷(m^(6)A)作为真核生物RNA中最丰富的表观转录修饰类型,通过动态的“写入-擦除-阅读”机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ECT家族蛋白作为m^(6)A阅读结合蛋白,通过识别m^(6)A修饰位点参与RNA代谢调控。为明晰小麦TaECT3作为... N^(6)-甲基腺苷(m^(6)A)作为真核生物RNA中最丰富的表观转录修饰类型,通过动态的“写入-擦除-阅读”机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ECT家族蛋白作为m^(6)A阅读结合蛋白,通过识别m^(6)A修饰位点参与RNA代谢调控。为明晰小麦TaECT3作为m^(6)A结合蛋白响应逆境胁迫的机理,从小麦材料Fielder中克隆到TaECT3基因CDS全长,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TaECT3基因的编码区(CDS)长度为1854 bp,编码617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含有一个ECT家族蛋白典型的YTH保守结构域。TaECT3蛋白分子量为66.93 kDa,等电点为6.48,是亲水性稳定蛋白。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79.74%)和α-螺旋(13.45%)为主,三级结构模拟显示该蛋白具有m^(6)A结合口袋。经系统进化分析,小麦TaECT3与大麦HvECT3、高粱SbECT3和短柄草BdDF3A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暗示它们之间可能功能保守。EMSA试验显示TaECT3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m^(6)A修饰RNA;亚细胞定位其可能位于细胞膜;qRT-PCR分析表明,高温(37℃,6 h)和PEG8000模拟干旱(15%,6 h)处理后,小麦Fielder中TaECT3的表达显著上调和下调。以上结果说明小麦TaECT3作为m^(6)A结合蛋白可能参与高温与干旱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ECT3 m^(6)A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Em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M蛋白的结构特征与免疫学功能分析
7
作者 李笨 林广宇 《中国奶牛》 2025年第9期36-41,共6页
牛冠状病毒(BCoV)可引发牛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M蛋白作为其关键结构蛋白,对病毒的组装、成熟和释放至关重要,但目前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NCBI数据库获取BCoV基因组序列,提取M蛋白的核苷酸和氨... 牛冠状病毒(BCoV)可引发牛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M蛋白作为其关键结构蛋白,对病毒的组装、成熟和释放至关重要,但目前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NCBI数据库获取BCoV基因组序列,提取M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运用Mega、ProtParam、DeepTMHMM、SignalP、SOPMA、SwissModel、IEDB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其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理化性质、跨膜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显示,19个毒株的M蛋白序列一致性达99.08%,疏水且稳定,含三个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序列,并筛选出多个潜在抗原表位,如18-23(AIKFLK)、128-134(DMKGRMY)等。本研究揭示了BCoV M蛋白的结构和免疫功能特性,为疫苗设计和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m蛋白 生物信息学 结构特征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M蛋白的结构预测及抗原表位分析
8
作者 林广宇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19-23,共5页
研究旨在系统揭示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M蛋白的分子特征,为相关疫苗设计及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参考。试验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解析SADS-CoVM蛋白的结构与免疫功能特性。结果显示:SADS-CoV M蛋白由228个氨基酸组成,含3... 研究旨在系统揭示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M蛋白的分子特征,为相关疫苗设计及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参考。试验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解析SADS-CoVM蛋白的结构与免疫功能特性。结果显示:SADS-CoV M蛋白由228个氨基酸组成,含3个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具有疏水稳定性。SADS-CoV M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32.89%)和无规则卷曲(38.60%)为主;三级结构预测与SARS-CoV-2 M蛋白相似性为34.31%。根据三级结构进行B细胞表位预测分析,筛选出4个高概率B细胞表位(第13~23位、第65~73位、第80~88位、第188~195位),提示潜在免疫干预靶点。研究表明,SARS-CoV-2M蛋白分子稳定,免疫原性强,为新型疫苗研发提供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 m蛋白 生物信息学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快速分离纯化鲫血清IgM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光辉 王庆 +3 位作者 巩华 石存斌 李华 吴淑勤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3-237,共5页
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对鲫Carassius auratus血清中的IgM进行快速分离纯化,所得产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可以很好地分离到高纯度的鲫血清IgM... 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对鲫Carassius auratus血清中的IgM进行快速分离纯化,所得产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可以很好地分离到高纯度的鲫血清IgM,电泳条带中重链和轻链清晰可辨,重链、轻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5 000、25 000左右,无明显杂带;利用纯化的鲫血清IgM免疫小鼠,获得了高效价抗IgM抗血清,可以特异性识别鲫血清和黏液中IgM重链。应用间接ELISA方法对浸泡免疫后的鲫血清和皮肤黏液中抗体的动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鲫皮肤黏液中的抗体滴度在免疫后第6天达到峰值,血清中抗体滴度在免疫后第15天达到峰值,前者高峰期出现较早,但持续时间短,后者高峰期出现较晚,但持续时间较长。本试验中所建立的Protien A亲和层析法为鱼类抗体制备、病原检测及免疫学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A IGm 纯化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G逆的性质和计算
10
作者 韦华全 吴辉 +1 位作者 刘晓冀 靳宏伟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62,共16页
该文研究了闵可夫斯基空间中矩阵的m-WG逆的性质和计算.首先,利用值域和零空间给出了m-WG逆的刻画.其次,给出了m-WG逆与非奇异加边矩阵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m-WG逆的扰动界.最后,利用逐次矩阵平方算法给出了m-WG逆的计算.
关键词 m-WG逆 加边矩阵 扰动界 逐次矩阵平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D MATRICES FOR EXPANDED BED ADSORPTION OF PROTEINS 被引量:1
11
作者 Sun Y. and Gan Y.-R. (Department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Chem.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13-116,共4页
Expanded bed adsorption (EBA) has been introduced as a primary recovery step for protein purification from a whole fermentation broth or unclarified cell homogenates. It can also be integrated with a fermentation or c... Expanded bed adsorption (EBA) has been introduced as a primary recovery step for protein purification from a whole fermentation broth or unclarified cell homogenates. It can also be integrated with a fermentation or cell disruption process. Solid matrix is the principal pillar supporting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EBA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olid matrices employed in and developed for the EBA process to dat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olid matrices for the expanded bed technique in the recovery of various biological substanc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has been addr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anded bed adsorption solid matrix protein purification process integ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GX074株P-M^(S20F)突变体构建及其生长特性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璟 李文芳 +3 位作者 陆丽莹 韦显凯 李晓宁 罗廷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62,共10页
【目的】明确狂犬病病毒(RABV)强毒株GX074的P蛋白和M蛋白第20位苯丙氨酸(Phe)替换至弱毒株r RC-HL的重组突变体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特性,为P蛋白和M蛋白转录复制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反向遗传技术以强毒株GX074的M蛋白第2... 【目的】明确狂犬病病毒(RABV)强毒株GX074的P蛋白和M蛋白第20位苯丙氨酸(Phe)替换至弱毒株r RC-HL的重组突变体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特性,为P蛋白和M蛋白转录复制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反向遗传技术以强毒株GX074的M蛋白第20位Phe替换弱毒株r RC-HL(GX074P)的M蛋白第20位丝氨酸(Ser),构建r RC-HL(GX074P-M^(S20F))突变体感染性c DNA克隆并拯救病毒。以重组突变体感染BSR/T7-9细胞,进行多步生长曲线测定,比较重组突变体与亲本毒株的生长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蛋白、P蛋白和M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基因、P基因和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经RT-PCR和测序鉴定,拯救的突变体r RC-HL(GX074P-M^(S20F))M蛋白第20位Ser成功替换为Phe。多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突变体在感染24、48、72和96 h后,病毒滴度均高于亲本弱毒株r RC-HL和对照弱毒株r RC-HL(GX074PM1),平均约为亲本弱毒株r RC-HL的10倍。在蛋白表达水平上,r RC-HL(GX074P-M^(S20F))毒株在感染48 h后,N蛋白和M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亲本弱毒株r RC-HL(P<0.01),说明强毒株GX074的P蛋白联合M蛋白第20位Phe替换至弱毒株r RC-HL后,增加了突变体N蛋白和M蛋白表达。感染24和48 h后,r RC-HL(GX074P-M^(S20F))毒株N基因、P基因和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亲本弱毒株r RC-HL和对照弱毒株r RC-HL(GX074PM1)。【结论】强毒株GX074的M蛋白第20位Phe替换可提高病毒的增殖能力,同时增强病毒的复制与转录能力,M蛋白第20位Phe可能是影响病毒复制和转录的关键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RABV) P蛋白 m蛋白 生长特性 反向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通过载脂蛋白M/线粒体凋亡途径对肝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嘉鑫 宋囡 +4 位作者 王杰 杨莹 朱敬轩 王群 贾连群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578-2583,共6页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M(ApoM)/线粒体凋亡在肝癌中的作用,以及人参皂苷Rb1(Rb1)通过ApoM/线粒体凋亡途径对肝癌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ApoM在肝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临床验证;分子对接技术确定Rb1与ApoM的靶向结合,体外培...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M(ApoM)/线粒体凋亡在肝癌中的作用,以及人参皂苷Rb1(Rb1)通过ApoM/线粒体凋亡途径对肝癌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ApoM在肝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临床验证;分子对接技术确定Rb1与ApoM的靶向结合,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并进行细胞活力检测(CCK-8)筛选Rb1最佳干预浓度,克隆实验用于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用于检测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poM及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胱天蛋白酶-9(Caspase-9)蛋白表达,实时萤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ApoM及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结果:生存分析发现ApoM低表达肝癌预后更差,分子对接提示Rb1与ApoM之间具有较高亲和力,克隆及划痕实验提示Rb1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Western Blotting及RT-qPCR验证Rb1可以干预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揭示了ApoM/线粒体凋亡在肝癌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参皂苷Rb1可能通过ApoM/线粒体凋亡途径影响肝癌的可能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m 人参皂苷RB1 线粒体凋亡 肝细胞癌 增殖 B淋巴细胞瘤-2/X蛋白 胱天蛋白酶-3 胱天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痹活络方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血清MCP-1、MMP-9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韵清 唐臻一 +1 位作者 董雯 王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通痹活络方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一科收治... 目的探究通痹活络方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一科收治的200例AIC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于发病入院的24 h内给予丁苯酞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痹活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血流灌注指标(PI)、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比积水平)、炎症因子指标MCP-1、MMP-9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为95.00%,高于对照组90.00%(χ^(2)=1.802,P=0.179);治疗后口舌歪斜、感官障碍、半身不遂等主症和次症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CV血流速度、CVR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I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比积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MCP-1、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5.00%,低于对照组11.00%(χ^(2)=3.907,P=0.048)。结论通痹活络方联合丁苯酞治疗AICI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降低血液黏度和MCP-1、MMP-9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通痹活络方 丁苯酞 脑血管储备能力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与糖尿病肾病自噬相关性分析及其功能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云鑫 蒋绪顺 +2 位作者 蔡梦瑶 温睿智 杜晓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7-858,共12页
目的·通过研究高糖环境下肾小球足细胞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与自噬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在高糖环境下足细胞受损的可能机制。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 目的·通过研究高糖环境下肾小球足细胞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与自噬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在高糖环境下足细胞受损的可能机制。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数据集GSE104948,使用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并对筛选出来的DEG进行富集分析。将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与STRING数据库构建DEG的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获得的相关性最高的关键基因(hub gene)取交集,并再次进行富集分析。体外培养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株,待其分化完全后,采用高糖刺激,Western blotting检测足细胞COMP、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LC3/MAP1LC3)等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通过抑制COMP的shRNA慢病毒载体感染足细胞以抑制COMP表达,并通过嘌呤霉素筛选稳定株,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稳定株COMP、mTOR、LC3的表达,以观察COMP对自噬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362个DEG进行后续分析。在这些DEG中,284个基因上调,78个基因下调。基因本体论(Gene Onotology,GO)术语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数据集中的DEG主要富集于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受体结合等。主要富集的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包括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信号通路等。WGCNA和PPI两部分hub基因取交集,验证了64个hub基因,再次用KEGG注释hub基因,发现大部分hub基因富集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64个hub基因中,COMP呈显著高表达(logFC>2),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经典的自噬通路,提示COMP可能通过该通路影响细胞自噬。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甘露醇对照组、低糖组比较,高糖刺激下足细胞COMP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LC3-Ⅱ的水平明显降低,表明高糖环境下足细胞的自噬启动受到了抑制。与阴性对照相比,敲低COMP的小鼠肾足细胞LC3-Ⅱ水平明显升高,mTOR随着COMP水平的降低也有所下降,表明抑制COMP有助于足细胞的自噬恢复。结论·DN患者的COMP高表达,高度富集于ECM受体和PI3K/AKT信号通路。高糖环境下小鼠肾足细胞自噬受到抑制,高糖诱导的足细胞COMP高表达可能是自噬抑制的关键因素,抑制COMP有助于小鼠肾足细胞的自噬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自噬 生物信息学 差异基因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修饰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中的调节作用
16
作者 夏月平 黄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2-1373,共12页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指RNA分子腺嘌呤第6位氮原子上发生的甲基化修饰,是信使RNA(mRNA)和非编码RNA(ncRNA)中最常见的转录后修饰。m^(6)A修饰在RNA循环的所有阶段,包括RNA稳定、剪接、核输出、折叠、翻译和...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指RNA分子腺嘌呤第6位氮原子上发生的甲基化修饰,是信使RNA(mRNA)和非编码RNA(ncRNA)中最常见的转录后修饰。m^(6)A修饰在RNA循环的所有阶段,包括RNA稳定、剪接、核输出、折叠、翻译和降解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过程需甲基转移酶(writers)、去甲基酶(erasers)和m^(6)A阅读蛋白(readers)的参与。随着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m^(6)A修饰参与病毒与宿主互作中的研究不断涌现。研究表明m^(6)A修饰发生在多种RNA病毒中,影响病毒感染、复制及子代病毒粒子的生成。病毒也可通过改变宿主细胞转录物组的m^(6)A修饰影响病毒的感染性或宿主对病毒的抵抗性。本文对呼吸道病毒、反转录病毒、疱疹病毒等感染宿主细胞造成的m^(6)A修饰进行概述,并针对m^(6)A修饰对病毒的复制及对宿主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为了解病毒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及抗病毒药物筛选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methyladenosine(m^(6)A) m^(6)A甲基转移酶 m^(6)A去甲基酶 m^(6)A阅读蛋白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RPE细胞分泌TGF-β2、MMP-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晁荣荣 郑柳 +1 位作者 范晶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2-517,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IGF-1、LY294002的最佳作用浓度与时间。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2浓度。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组、IGF-1组(80μg·L^(-1) IGF-1)、IGF-1+LY294002组(80μg·L^(-1) IGF-1+30 mmol·L^(-1) LY294002)、LY294002组(30 mmol·L^(-1) LY294002),使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2、MMP-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0μg·L^(-1) IGF-1比较,80μg·L^(-1) IGF-1的细胞活力24 h变化显著(P<0.05),故确定其为IGF-1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与0 mmol·L^(-1) LY294002比较,24 h的30 mmol·L^(-1) LY294002接近半数抑制浓度,故确定其为LY294002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细胞划痕法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迁移率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2浓度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GF-1、LY294002培养24 h,与对照组比较,IGF-1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而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与IGF-1组比较,IGF-1+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IGF-1能促进ARPE-19细胞增殖、迁移;IGF-1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ARPE-19细胞中TGF-β2、MMP-2的表达,参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修饰在肿瘤细胞自噬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洁 苏夏艺 +3 位作者 魏秀珍 董亚玲 朱志博(综述) 张百红(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95-800,共6页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过程,在维持细胞和生物体代谢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噬功能失调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有关。m^(6)A修饰作为真核生物体内主要的RNA内部修饰,通过影响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 associated gene,ATG)的表...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过程,在维持细胞和生物体代谢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噬功能失调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有关。m^(6)A修饰作为真核生物体内主要的RNA内部修饰,通过影响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 associated gene,ATG)的表达或干扰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在调节肿瘤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异常的m^(6)A修饰会导致自噬失调并影响肿瘤的进展。然而,其在肿瘤自噬调控中的具体作用仍待探索。因此,本文综述了m^(6)A修饰在肿瘤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其与肿瘤进展及其耐药的关系,旨在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m^(6)A甲基转移酶 m^(6)A脱甲基转移酶 m^(6)A结合蛋白 肿瘤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脑脊液S100B、Cys-C、MMP-9水平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贺婕 康妍 +1 位作者 吴建楠 贺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2-377,共6页
目的:探究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后脑脊液(CSF)中S100B、Cys-C、MMP-9水平对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HS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AE分为研究组(继发AE,35例... 目的:探究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后脑脊液(CSF)中S100B、Cys-C、MMP-9水平对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HS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AE分为研究组(继发AE,35例)和对照组(未继发AE,16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V感染患者继发AE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法分析脑脊液中Cys-C、MMP-9与S100B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100B、Cys-C、MMP-9对AE的预测价值。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RI异常、脑脊液S100B、MMP-9升高、EEG异常是HSV感染患者继发AE的独立危险因素,脑脊液Cys-C是其保护因素(P<0.05)。Spearman分析显示,HSV感染患者Cys-C浓度与S100B水平呈负相关(r=-0.83,P<0.05),MMP-9浓度与S100B水平呈正相关(r=0.88,P<0.05)。构建的联合预测因子pre1诊断HSV患者继发AE的AUC明显大于S100B、Cys-C、MMP-9单独预测的AUC(0.876 vs 0.827、0.787、0.750)。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论:脑脊液中S100B、Cys-C、MMP-9水平均可对HSV感染患者诱发AE的可能性进行有效预测,且三项指标联合预测价值最大,其次是S100B蛋白、Cys-C、MMP-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脑脊液 S100B蛋白 胱抑素C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自身免疫性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PRRSV M蛋白的MARC-145^(ORF6)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PRRSV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荆扬 王玉淼 +4 位作者 李洋 常辉 马志倩 李志伟 肖书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9-1169,共11页
为了给深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virus,PRRSV)ORF6基因编码的M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试验材料,本研究首先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了过表达PRRSVORF6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质粒,将该... 为了给深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virus,PRRSV)ORF6基因编码的M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试验材料,本研究首先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了过表达PRRSVORF6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质粒,将该质粒连同辅助质粒共同转染至HEK293T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之后将重组慢病毒感染MARC-145细胞,利用嘌呤霉素结合有限稀释法进行筛选,连续筛选3轮后建立了稳定表达PRRSVM蛋白的MARC-145ORF6细胞系;并使用CCK-8试验评估过表达PRRSVM蛋白对MARC-145细胞生长的影响。利用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评估MARC-145ORF6细胞系的传代稳定性并鉴定M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一步利用RT-qPCR评估过表达M蛋白对MARC-145细胞的干扰素及相关调节基因的影响;此外,还测定了PRRSV在MARC-145ORF6细胞系、MARC-145Flag细胞系和MARC-145细胞中的病毒滴度并绘制多步生长曲线以比较其差异。CCK-8试验结果表明,过表达PRRSVM蛋白对MARC-145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RT-qPCR、Westernblot和IFA等试验结果表明,MARC-145ORF6细胞系能够表达PRRSV的M蛋白且在传代过程中稳定。此外,稳定表达PRRSVM蛋白显著下调了细胞系的Ⅰ型干扰素及其相关调节基因;多步生长曲线表明,MARC-145ORF6细胞系促进PRRSV增殖,提高其病毒滴度。综上,本研究构建了可以稳定表达PRRSVM蛋白的MARC-145ORF6细胞系,发现其Ⅰ型干扰素水平显著下调且促进PRRSV复制。本研究构建的MARC-145ORF6细胞系将为M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过表达细胞系 ORF6基因 m蛋白 mARC-14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