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立萌 朱孝钦 +3 位作者 周新涛 胡劲 兰阳 常静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7-132,共6页
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较高、储存温度较低、近似恒温操作和储存空间较小等特点,利用相变材料与合适的多孔基体复合可形成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从而实现其对环境温度调节和控制的目的。综述了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方面的进展情... 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较高、储存温度较低、近似恒温操作和储存空间较小等特点,利用相变材料与合适的多孔基体复合可形成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从而实现其对环境温度调节和控制的目的。综述了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可用于与多孔基体复合的相变材料种类、多孔基体的选择和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应用,对于了解和掌握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研究和应用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基体 复合相变材料 制备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工况下相变墙对室内环境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国会 吕石磊 +2 位作者 陈旭东 曹广宇 郭慧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目的进行相变墙房间与普通墙房间温度场与热流变化的对比实验,分析冬季工况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室内环境的变化规律,探讨相变墙对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少建筑能耗的可能性.方法以电热膜为热源,建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利用温度和... 目的进行相变墙房间与普通墙房间温度场与热流变化的对比实验,分析冬季工况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室内环境的变化规律,探讨相变墙对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少建筑能耗的可能性.方法以电热膜为热源,建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利用温度和热流巡检装置对其进行温度和热流测试,分析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温度场和热流的变化规律.结果通过相变墙房间与普通墙房间对冬季工况下室内热环境影响的实验分析,得到在相近的室外环境下,相变墙房间的室内温度波动幅度小于普通墙房间,相变墙房间与室外的换热量小于普通墙房间的测试结果.结论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加入相变储能构件,具有减少室内温度场的波动,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同时可以节约设备的规模和配套的投资费用;对于电力采暖系统有一定的“移峰填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墙 热流 热环境 建筑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高温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华建社 李芳 +1 位作者 王建宏 薛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80,共3页
以铝粉为相变材料,白泥和高铝矾土为基体材料,制备出一种新型高温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并对成型试样进行金相、SEM、EDS、XRD以及DSC-TG分析。通过实验确定了材料的配比、成型压力、保压时间和烧结温度等工艺参数,分析了实验机理,获得了材... 以铝粉为相变材料,白泥和高铝矾土为基体材料,制备出一种新型高温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并对成型试样进行金相、SEM、EDS、XRD以及DSC-TG分析。通过实验确定了材料的配比、成型压力、保压时间和烧结温度等工艺参数,分析了实验机理,获得了材料的最佳配比和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该高温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具备良好的蓄热性和热稳定性,可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复合相变材料 蓄热 铝粉 陶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7075Al/SiC_p铝基复合材料板材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何玉松 高文理 +1 位作者 陆政 张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16-1520,共5页
当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001-0.1S^-1时,在WDW-E200拉伸机上采用单向拉伸实验研究喷射沉积7075A1/SIC。复合材料板材的高温变形行为;分析板材的变形激活能以及流变应力、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变形... 当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001-0.1S^-1时,在WDW-E200拉伸机上采用单向拉伸实验研究喷射沉积7075A1/SIC。复合材料板材的高温变形行为;分析板材的变形激活能以及流变应力、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7075AI/SiCp复合材料板材拉伸流变应力减小;其最大拉伸断裂伸长率由5.03%增加到71.07%;7075A1/SICp复合材料板材应变速率敏感系数的最大值仅为0.22,在温度为623、673和723K时其变形激活能分别为380.49、323.42和434.S6kJ/mol,均高于铝的晶格自扩散激活能(142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板材 喷射沉积 高温拉伸 流变应力 变形激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刚度阵法的加筋板间能量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平 赵德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8-104,共7页
采用动态刚度阵法研究耦合加筋板间的能量传输关系.首先以带加筋的中厚矩形板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加筋板的动态刚度阵,为动态刚度阵方法提供了一种新单元.板的运动微分方程由Mindlin厚板理论给出,同时还考虑了板平面内的振动.对于板上加... 采用动态刚度阵法研究耦合加筋板间的能量传输关系.首先以带加筋的中厚矩形板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加筋板的动态刚度阵,为动态刚度阵方法提供了一种新单元.板的运动微分方程由Mindlin厚板理论给出,同时还考虑了板平面内的振动.对于板上加强筋的处理,则通过Hamilton原理对板的运动方程作相应的修正,最终得到加筋板的运动微分方程.而方程的解析解直接用于单元刚度阵的推导,所得加筋板单元的动态刚度阵结合均方响应表达式即可计算出加筋板的平均振动能量.最后以L形耦合加筋板间为例,采用动态刚度阵法计算其在中高频区域内的振动能量比,并通过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刚度阵 加筋板 Mindlin-Engesser模型 能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氧煤层气流量变化对液化工艺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菁 王长元 +1 位作者 张武 任小坤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利用HYSYS软件对煤层气液化工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煤层气流量变化对液化能耗和CH4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液化能耗变化幅度与煤层气流量变化幅度一致,其中氮气压缩功耗变化幅度大于流量变化幅度,混合冷剂压缩功耗变化幅度小于流量... 利用HYSYS软件对煤层气液化工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煤层气流量变化对液化能耗和CH4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液化能耗变化幅度与煤层气流量变化幅度一致,其中氮气压缩功耗变化幅度大于流量变化幅度,混合冷剂压缩功耗变化幅度小于流量变化幅度;煤层气流量变化会使LNG单位产品液化能耗增加,但流量减小不影响CH4回收率,只有流量增加会降低CH4回收率。在实际运行时,应使制冷系统提供的冷量留有5%的余量,以确保工艺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含氧煤层气 液化 流量变化 甲烷回收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3D的煤堆自燃过程模拟与实现 被引量:4
7
作者 崔铁军 马云东 王来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98,共5页
为了解煤堆自燃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能量迁移和氧气流动情况,基于煤堆的颗粒特性以PFC3D为模拟平台,借助其热力耦合模型,模拟了煤堆的自燃氧化过程,及该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和能量迁移;使用极小颗粒模拟氧气的流动及其与煤的反应,并通过... 为了解煤堆自燃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能量迁移和氧气流动情况,基于煤堆的颗粒特性以PFC3D为模拟平台,借助其热力耦合模型,模拟了煤堆的自燃氧化过程,及该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和能量迁移;使用极小颗粒模拟氧气的流动及其与煤的反应,并通过FISH实现该过程。结果表明:随模拟时间延长,温度场高温区向煤堆坡面边界水平移动;能量迁移主要发生在靠近低温区的区域,且不同温区交界处迁移最多;高温区移动是由于氧化需氧量的变化、造成对氧的"抽吸"作用而产生的;煤堆内氧颗粒的流动可分为稳定区、杂乱区、微弱区,随着"抽吸"作用的增加,稳定区减小,杂乱区增加,微弱区增加。模拟计算至70 d,煤堆出现大范围高温区域并产生自燃,此时最高温度为362.1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煤堆自燃 温场变化 能量迁移 氧气流动 PFC3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余热回收用熔融盐/多孔镍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胜林 王华 +1 位作者 祁先进 李宏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7-10,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由多孔镍基熔浸熔融盐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重点研究了该材料的制备。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差热差重分析,研究了复合蓄热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的复合时间2~3h;最佳的复合温度为高于熔... 提出了一种由多孔镍基熔浸熔融盐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重点研究了该材料的制备。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差热差重分析,研究了复合蓄热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的复合时间2~3h;最佳的复合温度为高于熔点5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复合相变材料 热能贮存 多孔镍基 熔融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HNN算法求解柔性流水车间排产优化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林硕 陈世佳 韩忠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67-1674,共8页
为了解决柔性流水车间中的排产优化问题(Flexible Flow Shop Schedule Problem,FFSP),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原理的Hopfield神经网络算法作为全局优化算法。该算法提出了FFSP问题的换位矩阵,给出了FFSP问题的能量函数达式,并且为克服标... 为了解决柔性流水车间中的排产优化问题(Flexible Flow Shop Schedule Problem,FFSP),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原理的Hopfield神经网络算法作为全局优化算法。该算法提出了FFSP问题的换位矩阵,给出了FFSP问题的能量函数达式,并且为克服标准Hopfield神经网络算法(Hopfield Neural Networks,HNN)在解决FFSP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小解的缺陷,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Hopfield神经网络求解,确保当能量函数趋于稳定时输出可行调度解。最后,选用不同规模的实例对改进的HNN算法进行测试,并与遗传算法、紧致遗传算法、HNN算法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HNN算法是求解FFSP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流水车间 神经网络 模拟退火法 换位矩阵 能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潮流大数据的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点辨识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波 王红霞 +2 位作者 朱丹蕾 董旭柱 马恒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3,共9页
电-热-气不同供能系统间的紧密耦合使得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点辨识困难。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统一潮流模型大数据的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点辨识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热力、天然气系统及其耦合环节的物理特性,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统... 电-热-气不同供能系统间的紧密耦合使得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点辨识困难。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统一潮流模型大数据的综合能源系统薄弱点辨识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热力、天然气系统及其耦合环节的物理特性,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统一潮流模型;然后,利用潮流模型中不平衡量初值的历史和实时数据构建高维状态矩阵;接着,运用M-P律和圆环律定性分析系统运行状况;最后,计算状态矩阵的平均谱半径和最大特征值,并结合熵理论构建节点薄弱性指标。该方法将节点薄弱信息映射至数据变化中,通过对节点薄弱性指标值的排序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中节点相对薄弱性的辨识,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统一潮流 大数据 随机矩阵理论 薄弱点辨识 数据驱动 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矩阵的概率最优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许丹 丁强 +2 位作者 林星宇 乐彦婷 唐俊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6,共8页
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不确定性源增多,现代电力系统规模扩大,导致其电力系统概率最优潮流计算更加耗时。其中,网络规模变大将导致单次确定性最优潮流的求解变得更为复杂,而另一方面不确定源变多的潜在后果是必须增加确定性最优潮... 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不确定性源增多,现代电力系统规模扩大,导致其电力系统概率最优潮流计算更加耗时。其中,网络规模变大将导致单次确定性最优潮流的求解变得更为复杂,而另一方面不确定源变多的潜在后果是必须增加确定性最优潮流的求解次数才能保证输出结果的精确性。针对上述问题,引入离散傅里叶变换法(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 matrix,DFTM)对概率最优潮流进行分析与计算,并对其样本点的选取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DFTM法采点数量灵活,同时可以精确地处理具有相关性的随机变量,能够较好地兼顾目前概率最优潮流计算中的精度与速度问题。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118节点算例,以传统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结果作为参考,验证了DFTM法在非对称分布变量所占比例不同场景下的概率最优潮流计算精度与速度优势。并通过与无迹变换法进行对比,进一步展现了DFTM法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并网 概率最优潮流 离散傅里叶变换矩阵 蒙特卡洛模拟法 非对称分布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氧器入口凝结水流量矩阵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江龙 常澍平 +1 位作者 姚力强 李琼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29,共3页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构建了基于除氧器入口疏水流量的凝结水流量矩阵计算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某台300MW机组在设计THA工况下的除氧器入口凝结水流量进行计算,其结果与设计值一致。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且易于程序化等,可作为1种凝结水...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构建了基于除氧器入口疏水流量的凝结水流量矩阵计算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某台300MW机组在设计THA工况下的除氧器入口凝结水流量进行计算,其结果与设计值一致。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且易于程序化等,可作为1种凝结水流量测量值的校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氧器 入口疏水流量 凝结水流量 能量平衡 矩阵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简矩阵变换器的能量双向流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向东 刘江 +2 位作者 陈琳 任碧莹 马保慧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6-153,共8页
精简矩阵变换器RMC(reduced matrix converter)是一种新型的功率变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转换级数少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在电网与电动汽车互动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首先对精简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介绍,建立了数学模型;... 精简矩阵变换器RMC(reduced matrix converter)是一种新型的功率变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转换级数少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在电网与电动汽车互动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首先对精简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介绍,建立了数学模型;其次采用基于功率解耦的直接电流控制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利用根轨迹法和Bode图对系统特性与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PI控制器进行设计;最后搭建RMC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能够实现单位功率因数下的能量双向流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简矩阵变换器 能量双向流动 直接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理论的大柔性太阳能无人机非线性配平及飞行载荷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伟 周洲 +2 位作者 祝小平 段静波 张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6-572,共7页
大柔性太阳能无人机在气动载荷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基于刚性或线弹性假设的结构模型已然不能满足这类飞机配平与飞行载荷分析的精度要求。基于co-rotational(CR)理论建立了大柔性飞机结构模型,并耦合片条气动力模型,提出了一种... 大柔性太阳能无人机在气动载荷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基于刚性或线弹性假设的结构模型已然不能满足这类飞机配平与飞行载荷分析的精度要求。基于co-rotational(CR)理论建立了大柔性飞机结构模型,并耦合片条气动力模型,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大柔性飞机非线性配平及飞行载荷分析的方法。以类"太阳神"布局太阳能无人机为例,采用该方法对其不同有效载荷下的纵向配平及飞行载荷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载荷较大时,采用线弹性假设的结构模型解得的配平误差可达50%以上,对翼尖位移的预测误差可达25%以上;该方法能够较合理地预测大柔性无人机的配平及飞行载荷特性,满足大柔性太阳能无人机结构设计对飞行载荷分析的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非线性 CR 理论 大柔性飞机 非线性配平 飞行载荷 太阳能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大柔性太阳能无人机静气动弹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伟 周洲 +1 位作者 祝小平 王睿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9-504,共6页
大柔性太阳能无人机在气动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引起气动载荷的重新分布及作用方向的改变,线性理论难以获得足够的精度。基于共旋转有限元理论,推导了几何非线性空间梁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和内力求解格式,几何精确的描述了无人... 大柔性太阳能无人机在气动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引起气动载荷的重新分布及作用方向的改变,线性理论难以获得足够的精度。基于共旋转有限元理论,推导了几何非线性空间梁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和内力求解格式,几何精确的描述了无人机机翼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弹性变形;编写了空间共旋坐标有限元求解代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计算气动力,构造了流固耦合求解器;研究了类"太阳神"布局太阳能无人机几何大变形下的静气动弹性响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受载变形后导致升阻比降低,翼尖弯曲变形为展长的13%时,升阻比降低4.2%,滚转力矩导数增加了300%,偏航力矩导数增加了350%;几何非线性效应改善了气动载荷在展向的分布,有利于机翼结构设计。研究工作对大柔性太阳能无人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非线性 CR理论 柔性结构 横航向稳定性 静气动弹性 太阳能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生态系统物能流核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1-712,共2页
以社会-经济代谢为理论基础、MEFA模型为物能流核算框架、能值理论与方法为核算工具,以进入矿山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各子系统物能流历史数据为基础,研究矿山生态系统能学过程,考察矿山特定生命周期阶段主要年份的代谢机制。选择我... 以社会-经济代谢为理论基础、MEFA模型为物能流核算框架、能值理论与方法为核算工具,以进入矿山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各子系统物能流历史数据为基础,研究矿山生态系统能学过程,考察矿山特定生命周期阶段主要年份的代谢机制。选择我国东部矿区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姚桥煤矿和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三号煤矿开展矿山生态系统实证研究。通过区域和矿山生态系统的能值评估,从系统运行、污染物排放以及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开展系统能值流分析。实现了以统一的标准分析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了多学科综合评价的指标难以兼容的难题。以量化的数据说明了环境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采矿活动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评价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可持续性。对矿山生态系统所在区域复合系统进行能值评估,以实例详细介绍能值理论和评估方法,通过分析能值指标的变化轨迹评价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为矿山生态系统能值评估提供区域能值指标。其中全社会电力能值使用量比例、总电力能值使用量比例之间逐渐扩大的差距体现了徐州延长煤炭产业链开发电力能源的发展策略。依据能路语言符号,绘制矿山生态系统物能流概略图,极大地辅助了繁复的能值评估过程,建立了一套矿山生态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体系。能值指标分析表明:2000年后的矿山生态系统物能流综合利用效率较2000年前大幅提高,近5 a姚桥煤矿对环境资源和经济反馈的综合利用效率优于济三煤矿,但济三煤矿对经济反馈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姚桥煤矿的3倍,万吨产量姚桥煤矿生产活动的经济反馈成本高;环境资源投入在系统总能值投入中占95%左右,其中几乎全部由煤层能值贡献,人类只需要投入数量级为10-7 J能量就能获得1 sej(等于1 J太阳能)的原煤;矿山生态系统中经济社会的投资收益越来越好,且姚桥煤矿的投资效益增速大于济三煤矿;电力系统升级、提高原煤生产效率、以及采用多种运输方式等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成效显著;与地方的其它行业相比,获取相同经济效益,煤炭开采业要以4倍多的资源能值为代价,且济三煤矿获取1美元需要比姚桥煤矿消耗更多的能值;矿山生态系统的能值利用强度平均比地方高出7.76倍,经济发展的消耗强度大;获得相同产量,采出率低和煤质高决定了济三煤矿比姚桥煤矿动用了更多的煤炭储量能值;两矿山相同产值消耗的水资源能值逐年减少,济三煤矿万元产值水资源能值损失平均比姚桥煤矿低33%。以能值为度量标准,量化矿山生态系统主要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通过追踪系统物能流,分析了矿山生态系统的代谢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基于能值的生态足迹模型,以区域可更新自然资源和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可更新部分为基础,计算能值-生态承载力;以系统物能流为基础,计算能值-生态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能流 能值 社会-经济代谢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矿山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法诊断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压缩损伤
17
作者 谢小林 洪珍 +2 位作者 李志鹏 权红英 范红青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6-100,共5页
采用电阻法与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压缩载荷对不同规格的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影响,得出电阻法诊断复合材料压缩损伤的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当受到压缩载荷作用时,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导电网络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复合材料电阻的变... 采用电阻法与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压缩载荷对不同规格的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影响,得出电阻法诊断复合材料压缩损伤的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当受到压缩载荷作用时,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导电网络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复合材料电阻的变化。同时,复合材料的声发射能量会增加。当电阻变化幅度超过一定值时,则可诊断复合材料中存在压缩损伤。电阻法诊断复合材料压缩损伤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使用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压缩损伤 电阻变化 声发射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迁移滞留油的活化集成涌现理论本质内涵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振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47,共6页
阐述了活化集成涌现理论的本质内涵,主要内容为:择位信联生势差、无中生出潜质能,多势转传容争同、能质转化相变域,素元变组更构序、能质升级信禀机,复译套迭拓空域、信息增殖长质体。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基础,结合系统演化的动... 阐述了活化集成涌现理论的本质内涵,主要内容为:择位信联生势差、无中生出潜质能,多势转传容争同、能质转化相变域,素元变组更构序、能质升级信禀机,复译套迭拓空域、信息增殖长质体。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基础,结合系统演化的动态自组装过程,论述了结构流体的行为特征和运动规律,发现了能质信一体化推进、协同运作动态演化之可变界域,提出了激活迁移滞留油的活化集成涌现理论,并深入探讨了产生该理论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中生能 能化生质信流 能换质布信殖 流变界域 关联构序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黄雨佳 孙秋野 +1 位作者 王睿 黄博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44-53,共10页
针对多能耦合情况下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问题,提出面向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各个能源载体及其耦合设备进行稳态建模并求解,得到多能流收敛的统一雅可比矩阵J后,进一步推导出用于... 针对多能耦合情况下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问题,提出面向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各个能源载体及其耦合设备进行稳态建模并求解,得到多能流收敛的统一雅可比矩阵J后,进一步推导出用于综合能源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的降维矩阵Jr、JR。其中Jr考虑了多能流状态变量对无功功率的影响,物理意义明确且计算简便;JR进一步考虑了多能流控制变量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具备更低的保守性,但计算相对复杂。在此基础上,该文讨论了统一雅可比矩阵J和降维矩阵Jr、JR基于奇异值分解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探究能源载体负荷波动对综合能源系统及电网电压稳定性指标的影响。经算例验证,所求指标包含了重要的关于综合能源系统中电网电压稳定性的裕度信息,且降维矩阵可以更好地描述综合能源系统中的静态电压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能流计算 雅可比矩阵 静态电压稳定性 最小奇异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动网络的杆系结构易损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崔洋 张雷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32,共8页
本文从杆系结构的能量流动网络入手,通过折减杆件刚度模拟结构构件受到的损伤,建立了描述结构能量流动网络变化的两个矩阵——结构的流动能量变化矩阵、留驻能量变化矩阵,并由此构造出衡量二者综合变化的结构能量综合变化矩阵。该矩阵... 本文从杆系结构的能量流动网络入手,通过折减杆件刚度模拟结构构件受到的损伤,建立了描述结构能量流动网络变化的两个矩阵——结构的流动能量变化矩阵、留驻能量变化矩阵,并由此构造出衡量二者综合变化的结构能量综合变化矩阵。该矩阵同时考虑了杆件受到损伤后对结构其他部分的影响以及结构的其他部分受到损伤后此杆件自身受到的影响,通过对其进行范数计算确定杆件的重要性排序。类比链式法则,由确定的最重要杆件序列的重要性系数确定结构的易损性指标。算例中对连续梁、并联结构、一榀框架和三铰刚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流动网络 流动能量变化矩阵 留驻能量变化矩阵 结构能量综合变化矩阵 杆件重要性 结构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