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0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heparin on high glucose induced prolife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normal human mesangial cells 被引量:3
1
作者 ZHOU Qiao-ling Yasumoto Yuichiro Tsukamoto Masatoshi Nozaki Tsuyoshi Sogabe Atsushi Harada Kouji ZHANG Yi-xiang LIN Xiao-yan ZHANG Yang-de Arima Terukats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z1期359-364,共6页
Background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is a complex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Its precise mechanism is not fully known.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synthesis of various extracelluar ... Background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is a complex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Its precise mechanism is not fully known.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synthesis of various extracelluar matrix (ECM) components may increase, and that degradation of ECM may decrease in DN. It was reported heparin could inhibit mesangial cells proliferation in vitro. 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whether heparin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mesangial cells grown in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heparin o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 expression in mesangial cells. Methods The medium contained either low glucose (5 mmol/L) or high glucose (25 mmol/L).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parin in the culture medium were 0, 25, 50,100, 200 or 400 μg/mL. A metabolic (WST-1) assay was used to measure mesang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was used to measure MMPs expression of mesangial cells. Results Normal human mesangial cell (NHMC) proliferation was higher in high glucose (HG) medium than in low glucose (LG) medium. They showed a 1.93 fold expansion after 72 h in high glucose in contrast to a 1.63 fold expansion in low glucose. In the presence of heparin, mesangial cells proliferation was inhibited, which was more obvious at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s than at low glucose concentrations. In high glucose, with heparin concentration of 50, 100, 200 and 400 μg/mL, the mesangial cells showed a 0. 61 fold, 0.52 fold, 0.52 fold and 0.41 fold reductions in cell number compared to cells grown without heparin. In low glucose, only concentrations of 200 μg/mL and 400 μg/mL showed reduction in cell number, namely 0.54 fold and 0.45 fold, when compared to cells grown without heparin. In Western blot analysis,MMP1, MMP2, MMP3 and MMP9 was expressed by mesangial cells expressed in both high and low glucose concentrations, which was more prominent in high glucose medium. Incubation of heparin further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MMP1, MMP2, MMP3 and MMP9. Conclusion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glucose can accelerate mesangial cell proliferation while heparin can reduce proliferation, being more obvious at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s. Higher glucose concentrations led to increased MMP expression, which may take part in the regulation of mesangial matrix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Addition of heparin resulted in a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MMP expression, most notably at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s, indicating a potentially renoprotective role in 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NORMAL human MESANGIAL cell GLUCOSE HEPA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蠕形螨感染对临床症状体征及泪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魏树瑾 赵金荣 +4 位作者 张远龙 褚文娟 沈丹 黄薇伊 田璐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7-1003,共7页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蠕形螨感染对临床症状体征及泪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80例,其中男21例、女59例,年龄(45.05±15.41)岁,根据蠕形螨感染情况将其分为蠕形螨阳性组...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蠕形螨感染对临床症状体征及泪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80例,其中男21例、女59例,年龄(45.05±15.41)岁,根据蠕形螨感染情况将其分为蠕形螨阳性组(40例)和蠕形螨阴性组(40例),所有患者进行OSDI问卷调查、SPEED问卷调查,睑缘改变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液MMP-9含量测定、睑板腺开口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泪液分泌检查,并比较两组之间指标的差异。结果SPEED问卷评分: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7.68±2.80)、(6.28±1.99)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2,P=0.012);睑缘改变评分: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3.63±1.53)、(2.85±0.77)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1,P=0.006);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2.25±1.86)、(1.08±1.33)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7,P=0.002);泪液MMP-9含量: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30.76±43.14)、(12.36±12.10)n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8,P=0.013)。蠕形螨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睑板腺开口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检查、年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蠕形螨感染对多项临床症状体征产生影响,尤其是在SPEED问卷评分、睑缘改变、角膜荧光素染色和泪液MMP-9含量方面,其机制涉及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细胞损伤和免疫调节失衡等多方面因素。蠕形螨感染可能通过加重炎症反应和症状表现,影响MGD的临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蠕形螨感染 MMP-9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组织p27、CyclinD1、MMP-9蛋白和相关microRNA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赵剑 戴敏 +1 位作者 孙燃 许亚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890-2897,共8页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GC)组织p2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和相关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手术切除的116例GC患者,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Hp...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GC)组织p2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和相关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手术切除的116例GC患者,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Hp阴性组,分别为76、40例,Hp阳性组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又分为良好预后组、不良预后组,分别为56、20例。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及各组p27、CyclinD1、MMP-9蛋白和miR-490-3p、miR-146a表达,分析癌组织p27、CyclinD1、MMP-9蛋白和miR-490-3p、miR-146a表达与Hp阳性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同时分析Hp阳性GC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探索其预测价值。结果 GC组织p27蛋白和miR-490-3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而CyclinD1、MMP-9蛋白和miR-146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Hp阳性组癌组织p27蛋白和miR-490-3p表达低于Hp阴性组,而CyclinD1、MMP-9蛋白和miR-146a表达高于Hp阴性组(P<0.05)。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Hp阳性GC患者癌组织p27蛋白、miR-490-3p表达低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CyclinD1、MMP-9蛋白和miR-146a表达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与良好预后组相比,不良预后组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占比及癌组织CyclinD1、MMP-9蛋白和miR-146a表达较高,而癌组织p27、miR-490-3p表达较低(P<0.05)。Ⅲ~Ⅳ期、p27蛋白低表达、MMP-9蛋白高表达、miR-490-3p低表达均为Hp阳性GC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Hp阳性GC不良预后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74,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76.79%。结论 p27、CyclinD1、MMP-9蛋白和miR-146a、miR-490-3p在Hp阳性GC患者中表达异常,其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且Ⅲ~Ⅳ期、p27蛋白、miR-490-3p低表达、MMP-9蛋白高表达为Hp阳性GC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Hp阳性GC不良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 P27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微小核糖核酸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蜜蜂基质金属蛋白酶14基因AcMMP 14的分子特征与表达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治滩 叶道有 +8 位作者 宓诗雨 王宁 郑一荻 蒋海宾 吴鹰 徐细建 陈大福 邱剑丰 郭睿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90,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东方蜜蜂Apis cerana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4,MMP14)基因AcMMP 14,分析其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为持续深入开展AcMMP 14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提取东方蜜蜂6日龄工蜂幼虫肠道总...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东方蜜蜂Apis cerana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4,MMP14)基因AcMMP 14,分析其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为持续深入开展AcMMP 14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提取东方蜜蜂6日龄工蜂幼虫肠道总RNA,PCR扩增AcMMP 14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使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AcMMP14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特征,鉴定东方蜜蜂和其他蜂种MMP14的结构域和保守基序,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RT-qPCR检测AcMMP 14在工蜂卵、幼虫、预蛹、蛹和不同日龄成虫,工蜂成虫触角、脑、表皮、脂肪体、毒腺、中肠和咽下腺及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接种刚出房的1日龄工蜂后1-4 d时中肠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AcMMP14的分子式为C 3068 H 4581 N 803 O 915 S 20,分子量约为68.00 kD,脂溶系数为64.12,等电点为5.85,平均亲水系数为-0.47,含1个信号肽和36个磷酸化位点,可同时定位于线粒体、细胞核和细胞质。东方蜜蜂与其他10种蜂的MMP14中均含有3个相同的结构域和5个相同的保守基序。东方蜜蜂与大蜜蜂A.dorsata的MMP14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94.23%,且在进化树上聚为一支。AcMMP 14在东方蜜蜂工蜂卵、3日龄幼虫、1和2日龄预蛹及4日龄蛹中差异表达,在4日龄蛹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3日龄幼虫和2日龄预蛹中的表达量。AcMMP 14在不同日龄工蜂成虫体内差异表达,在15日龄成虫体内的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1,2,6,12和17日龄成虫体内的表达量。AcMMP 14在东方蜜蜂工蜂成虫的7种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脑、表皮、脂肪体、毒腺、中肠和咽下腺中的表达量。与未接种的对照组相比,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接种后1和2 d时工蜂成虫中肠中AcMMP14的表达量显著下调,3和4 d时工蜂成虫中肠中AcMMP14的表达量下调但差异不显著。【结论】AcMMP14为潜在的亲水性蛋白和分泌蛋白;AcMMP 14在东方蜜蜂工蜂不同发育阶段和成虫组织中发挥潜在的重要功能;工蜂成虫中肠中AcMMP 14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第一个增殖周期前期被激活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表达模式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MP-9、INF-γ水平对治疗后气道重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令 李红叶 +3 位作者 张雷 陈海燕 黄思慧 储卫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干扰素-γ(IFN-γ)水平对治疗后气道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1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检测肺功能[第1秒用力...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干扰素-γ(IFN-γ)水平对治疗后气道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1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检测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血清MMP-9及IFN-γ水平,分析血清MMP-9、IFN-γ水平对治疗后气道重塑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2周后发生气道重塑36例。气道重塑患儿治疗前FEV1/FVC、PEF及血清IFN-γ水平均低于未发生气道重塑患儿,血清MMP-9水平高于未发生气道重塑患儿(P<0.05)。血清MMP-9水平较高[OR(95%CI)为1.077(1.046~1.109)]及IFN-γ水平较低[OR(95%CI)为0.894(0.851~0.938)]的患儿治疗后发生气道重塑的风险较高。患儿治疗前血清MMP-9、IFN-γ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治疗后气道重塑的AUC(95%CI)分别为0.843(0.773~0.911)、0.813(0.746~0.880)、0.982(0.968~0.996),敏感度为0.833、0.834、0.901,特异度为0.840、0.833、0.972。结论:血清MMP-9水平较高及IFN-γ水平较低可增加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后气道重塑风险,二者及二者联合对气道重塑均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塑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蛋白聚糖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9促进肺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6
作者 黄炜祺 黄瑜 +3 位作者 刘小婷 代丹 何翔 董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4-861,共8页
目的:探讨多能蛋白聚糖(VCA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肺腺癌(LUAD)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收集30例LUAD及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VCAN和MMP9表达;另以人LUAD细胞NCIH1975和A549为模型,运用siRNA干... 目的:探讨多能蛋白聚糖(VCA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肺腺癌(LUAD)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收集30例LUAD及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VCAN和MMP9表达;另以人LUAD细胞NCIH1975和A549为模型,运用siRNA干扰和质粒过表达技术,结合挽救实验,采用CCK-8、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RT-qPCR及WB法检测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VCAN和MMP9在LUAD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均P<0.001),且H-score随肿瘤分期的进展呈递增趋势(均P<0.01)。体外实验表明,si-VCAN显著降低VCAN和MMP9的mRNA及蛋白水平,抑制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均P<0.01);过表达MMP9则显著增强上述恶性表型(均P<0.001),并可被si-VCAN逆转(均P<0.01),而MMP9沉默对VCAN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P > 0.05)。结论:VCAN通过上调MMP9表达促进LUAD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VCAN/MMP9轴可能成为LUAD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蛋白聚糖 迁移 侵袭 肺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及人鼻病毒感染致喘息急性发作婴幼儿的临床特征差异及炎性指标分析
7
作者 于晓峰 刘华书 +2 位作者 雷丽莉 罗刚 徐迎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55-2361,共7页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人鼻病毒(HRV)感染致喘息急性发作婴幼儿的临床特点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连续就诊的560例因RSV和(或)HRV感染致喘息急性发作的婴幼儿为感染组,选...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人鼻病毒(HRV)感染致喘息急性发作婴幼儿的临床特点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连续就诊的560例因RSV和(或)HRV感染致喘息急性发作的婴幼儿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婴幼儿120例为对照组。应用多重PCR扩增测序技术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将感染组分为单纯RSV组(n=248)、单纯HRV组(n=186)和合并感染组(HRV+RSV)(n=126)。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对各组患儿的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6、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等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感染组患儿的性别构成比、喘息严重程度、喘息病史、湿疹史、父母变态反应史占比、吸氧需求、是否合并肺部感染等进行比较。以喘息严重程度分为重度喘息组和轻度喘息组,对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和生物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以发现独立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IL-6、NLRP3和MMP-9水平与儿童喘息急性发作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在指标WBC、中性粒细胞计数、CRP、IL-1β、IL-6、TLR4、NLRP3及MMP-9中存在显著差异(P<0.001)。感染组患儿临床特征及病史数据分析显示,各组间在重度喘息、吸氧需求、合并肺部感染、喘息时间、喘息病史、湿疹史及父母变态反应史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RSV组和合并感染组中重度喘息发生率、吸氧需求率及喘息发作时间显著高于HRV组(P<0.05),且合并感染组吸氧需求率最高,合并感染组喘息发作时间短于RSV组(P<0.05)。RSV组中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HRV组(P<0.05)。RSV组有喘息病史者比例显著高于HRV组及合并感染组(P<0.05),RSV组与合并感染组湿疹史者比例显著高于HRV组(P<0.05),合并感染组父母变态反应史比例显著高于RSV组及HRV组(P<0.05)。不同喘息严重程度患儿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显示,所纳入患儿中RSV检出率最高,且以重度喘息组最为明显(χ^(2)=3.940,P=0.002)。重度喘息组中喘息病史比例、湿疹史比例、父母变态反应史比例、吸氧需求率、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01)。重度喘息组喘息持续时间显著长于轻度组(t=2.058,P=0.040),重度喘息组IL-6、NLRP3及MMP-9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SV感染、IL-6、NLRP3及MMP-9水平升高均为重度喘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17、1.023、1.022、1.056,均P<0.05)。喘息急性发作儿童喘息严重程度与NLRP3及MMP-9水平呈正相关(P<0.05)。NLRP3与MMP-9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r=0.238(P<0.001),表明两者存在微弱但显著的正向关联。结论RSV可能较HRV更易诱发严重的喘息症状,遗传过敏背景可能加重感染后的喘息严重程度。NLRP3可能通过促进MMP-9释放加剧气道炎症与重塑,共同参与喘息急性发作的病理过程,从而影响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人鼻病毒 喘息 NOD样受体蛋白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在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谢昱明 胡越 +2 位作者 黄俊可 刘娟 张庆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1,共6页
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中部,可损害患者容貌,并带来各种不适感,从而对患者身心及生活质量造成消极影响,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种因素。研究证实紫外线在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皮肤中的组织、细胞... 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中部,可损害患者容貌,并带来各种不适感,从而对患者身心及生活质量造成消极影响,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种因素。研究证实紫外线在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皮肤中的组织、细胞及DNA和蛋白质等分子成分均有影响,并可导致氧化损伤。紫外线可以通过上调LL-37、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活性氧的水平,并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炎症反应、真皮基质的改变和毛细血管的扩张与新生,影响玫瑰痤疮的发生和发展。探讨紫外线在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望为玫瑰痤疮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案,也有助于提高玫瑰痤疮患者对紫外线防护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玫瑰痤疮 LL-37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龋机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叶慧翎 王瑞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6-281,共6页
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临床表现为牙体硬组织慢性和进行性破坏。绿茶中的儿茶素已经被证明具有预防和控制龋病的作用,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绿茶儿茶素中含量最丰富且有效的活性成分。EGC... 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临床表现为牙体硬组织慢性和进行性破坏。绿茶中的儿茶素已经被证明具有预防和控制龋病的作用,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绿茶儿茶素中含量最丰富且有效的活性成分。EGCG具有抗致龋菌、抑制牙本质胶原降解、调整唾液膜蛋白含量及成分的功能。本文就EGCG控制龋病发生发展的上述3个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和治疗龋病提供新的用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龋病 致龋菌 基质金属蛋白酶 唾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3参与小鼠矽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王宇梦 罗薇 巢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8-466,共9页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二氧化硅(SiO_(2))诱导的小鼠矽肺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参与矽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6只C57B/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矽肺组(n=3)。矽肺组小鼠经气管滴注SiO_(2)悬液0.2 g/kg构建矽肺模型,对照组经气...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二氧化硅(SiO_(2))诱导的小鼠矽肺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参与矽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6只C57B/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矽肺组(n=3)。矽肺组小鼠经气管滴注SiO_(2)悬液0.2 g/kg构建矽肺模型,对照组经气管滴注等量生理盐水;采用5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处理人成纤维细胞(HPF-a)和小鼠成纤维细胞(MLg)构建矽肺离体细胞模型。Masson染色和天狼腥红染色观察SiO_(2)对小鼠肺组织及其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对小鼠肺组织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矽肺组小鼠ECM相关细胞成分的变化及关键基因;空间转录组测序分析关键基因的表达与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肺组织和成纤维细胞中波形蛋白和MMP3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MP3蛋白在小鼠肺组织ECM和TGF-β_(1)处理的HPF-a、MLg中的表达,以及在小鼠肺组织ECM中的蓄积情况。结果Masson染色和天狼腥红染色结果显示,矽肺组小鼠肺组织出现纤维化样改变且ECM胶原沉积明显。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矽肺组小鼠ECM成分改变与成纤维细胞相关,MMP3是其关键基因;矽肺组小鼠肺组织MMP3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且主要分布于纤维化病灶部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矽肺组小鼠肺组织MM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TGF-β_(1)处理后,HPF-a中MMP3蛋白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矽肺组小鼠肺组织ECM中MM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将TGF-β_(1)处理后的MLg移植到正常小鼠肺组织ECM后,其MMP3表达水平升高(P<0.05),MLg移植的小鼠肺组织ECM经脱细胞处理后,其MMP3表达水平同样升高(P<0.01);矽肺组小鼠肺组织中波形蛋白和MMP3在矽结节及其周围的共定位信号明显增强(P<0.01)。结论在小鼠矽肺模型中,TGF-β_(1)可导致成纤维细胞分泌的MMP3增多并潴留在肺ECM中,从而加重胶原沉积,促进肺纤维化。MMP3可能成为矽肺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细胞外基质 矽肺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空间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19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中的作用与预后价值
11
作者 何泽平 徐军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87-1996,共10页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9(MMP-19)在结直肠癌(CRC)及肝转移(CRLM)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整合并分析TCGA、GEO数据库中CRC及CRLM患者的转录组、单细胞数据与临床资料。通过RNA测序数据分析与MMP-19表达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并采用qRT-PC...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9(MMP-19)在结直肠癌(CRC)及肝转移(CRLM)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整合并分析TCGA、GEO数据库中CRC及CRLM患者的转录组、单细胞数据与临床资料。通过RNA测序数据分析与MMP-19表达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并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MP-19在原发灶与肝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此外,通过体外功能实验验证MMP-19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结果MMP-19在CR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CRC、CRLM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测序结果及功能富集分析表明MMP-19参与上皮间质转化、氨基酸蛋白转运、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组织构成及MAPK信号通路等生物学功能。单细胞分析显示在CRC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中,MMP-19在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体外实验证实,MMP-19可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结论MMP-19可能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及重塑免疫微环境,促进CRC的发生发展及增加术后复发及肝转移风险,有望成为CRC、CRLM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肝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73对上皮性卵巢癌迁移、侵袭和远端转移的促进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12
作者 夏云秀 张硕 +3 位作者 张桓海 王飞 董洪亮 杜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6-878,共13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973对上皮性卵巢癌迁移、侵袭和远端转移的影响,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将人卵巢癌SKOV3和OVCAR3细胞分为EF1a-FH空载体对照组、LINC00973 OE组、U6-shRNA空载体对照组(SHV组)和LINC00973 KD组。...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973对上皮性卵巢癌迁移、侵袭和远端转移的影响,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将人卵巢癌SKOV3和OVCAR3细胞分为EF1a-FH空载体对照组、LINC00973 OE组、U6-shRNA空载体对照组(SHV组)和LINC00973 KD组。分别转染插入无义序列的pLent-EF1a-FH-CMV-copGFP-P2A-Puro、LINC00973过表达、插入无义序列的pLentU6-shRNA-CMV-copGFP-P2A-Puro和LINC00973小发夹RNA(shRNA)慢病毒,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SKOV3和OVCAR3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目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穿膜细胞数。小鼠腹腔注射SKOV3野生型(WT组)、LINC00973 OE(LINC00973 OE组)和LINC00973 KD(LINC00973 KD组)细胞,构建上皮性卵巢癌腹腔种植转移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和肝脏组织形态表现,RNA测序(RNA-seq)分析SHV和LINC00973 KD组SKOV3细胞差异基因,RT-qPCR法检测正常卵巢上皮细胞IOSE-80和上皮性卵巢癌SKOV3、A2780及OVCAR3细胞中LINC00973 mRNA表达水平,各组细胞中LINC00973、波形蛋白(Vimentin),蜗牛家族转录因子1(Snail)、Twist家族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ist)、锌指E盒结合蛋白1(ZEB1)、锌指E盒结合蛋白2(ZEB2),趋化因子CXC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6 mRNA表达水平及各组小鼠肝脏和结肠组织中LINC00973、Vimentin和Twist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卵巢上皮IOSE-80细胞比较,上皮性卵巢癌SKOV3、OVCAR3和A2780细胞中LINC0097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SKOV3和OVCAR3细胞中LINC00973 mRNA表达水平最高,因此选择该2种细胞进行后续实验。SKOV3和OVCAR3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LINC00973 OE组细胞中LINC00973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SHV组比较,LINC00973 KD组细胞中LINC0097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表明SKOV3和OVCAR3 LINC00973过表达及敲低细胞系构建成功。在SKOV3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LINC00973 OE组细胞中Vimentin和Twist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Snail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V组比较,LINC00973 KD组细胞中Vimentin、Snail和Twist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在OVCAR3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LINC00973 OE组细胞中Vimentin、Snail和Twist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SHV组比较,LINC00973 KD组细胞中Vimentin、Snail和Twist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细胞划痕实验,在SKOV3和OVCAR3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LINC00973 OE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SHV组比较,LINC00973 KD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明显降低(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在SKOV3和OVCAR3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LINC00973 OE组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1);与SHV组比较,LINC00973 KD组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1)。与WT组比较,LINC00973 OE组小鼠腹腔形成的结节数增多,肝脏表面粗糙,有多处结节形成,肠系膜和结肠表面也有结节形成,结肠组织中LINC00973、Vimentin和Twist m 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WT组比较,LINC00973 KD组小鼠腹腔无结节形成,肝脏表面光滑、无结节,且肝脏组织中LINC00973、Vimentin和Twist m 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肠系膜和结肠表面也无结节形成。HE染色,与WT组比较,LINC00973 OE组小鼠肝脏和结肠出现多处病变,表现为细胞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细胞边界不清,细胞核分裂增多,细胞质出现深浅不一的红色;LINC00973 KD组小鼠肝脏和结肠组织细胞排列整齐、形状规则,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布均匀。RNA-seq测序,与SHV组比较,LINC00973 KD组未富集到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关键信号通路,而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CXCL8、MMP16、ZEB1和ZEB2转录水平降低。RTq PCR法,与对照组比较,LINC00973 OE组细胞中ZEB1、ZEB2、CXCL8和MMP16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SHV组比较,LINC00973 KD组细胞中ZEB1、ZEB2、CXCL8和MMP16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LINC00973可以上调转移相关因子Vimentin、Snail、Twist、ZEB1、ZEB2、CXCL8和MMP16表达,促进上皮性卵巢癌的迁移、侵袭和远端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转移 LINC00973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δ冠状病毒对断奶仔猪肠道细胞外基质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
13
作者 阮诗慧 刘春艳 +6 位作者 韦洋洋 何逸懿 吴绮雯 熊云霞 杨雪芬 王丽 易宏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97-3307,共11页
【目的】探讨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对断奶仔猪肠道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及其动态调控因子的影响,以缓解猪病原体感染和改善仔猪肠道健康。【方法】试验选取16头健康的8日龄仔猪(杜×长... 【目的】探讨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对断奶仔猪肠道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及其动态调控因子的影响,以缓解猪病原体感染和改善仔猪肠道健康。【方法】试验选取16头健康的8日龄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PDCoV组,每组8头。对照组口腔灌服20 mL DMEM,PDCoV组口腔灌服20 mL PDCoV细胞培养液(10~8 TCID50/mL),间隔8 h再灌服1次。攻毒后第3天屠宰所有仔猪,采集中段空肠和远端回肠样品,进行肠道胶原蛋白(collagen)、纤维黏连蛋白1(fibronectin,FN1)、整合素(integrin,ITG)及其相关调控因子等ECM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CoV组仔猪空肠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Masson染色显示,PDCoV攻毒增加了空肠胶原蛋白的沉积。与对照组相比,PDCoV组仔猪空肠FN1、回肠ITGA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空肠中,PDCoV组仔猪的ECM调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纤溶酶原激活物(PAs)、运输和高尔基体组织2(TANGO2)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内质网通道蛋白(SEC6A1)、磷酸二酯酶4δ(PDE4D)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PDCoV组仔猪回肠中MMP2、PAs、SEC6A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MMP9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调控因子MMP2、TANGO2、PAs与促炎症因子IL-1β、IL-8基因mRNA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mR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SEC6A1、PDE4D与IL-1β、IL-6、IL-8基因mR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DE4D与TGF-β基因mRNA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灌服PDCoV会降低仔猪肠道中纤维黏连蛋白和整合素的表达,并通过调节ECM调控因子的表达量,引起断奶仔猪肠道中胶原蛋白沉积,影响肠道中ECM的动态变化,破坏肠道稳态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δ冠状病毒(PDCoV) 断奶仔猪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关晓芳 张道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66,共8页
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IADE)是一种表现为动脉延长、扩张和弯曲的动脉疾病,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IADE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从MMPs激活与IADE发生发展、MMPs激活与正性重构引起IADE的相关性... 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IADE)是一种表现为动脉延长、扩张和弯曲的动脉疾病,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IADE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从MMPs激活与IADE发生发展、MMPs激活与正性重构引起IADE的相关性、血流动力学改变、MMPs激活与IADE关系、IADE临床相关疾病与MMPs的关系4个方面对MMPs促进IADE的可能病理机制进行综述,为有效防治IADE提供更多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正性重构 Willis环变异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莓粗多糖对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15
作者 王雨婷 王学红 +5 位作者 陆杰 米尔扎提·阿不力米提 车广学 韩乐 姬一鸣 杨永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采用树莓粗多糖(RCP)(剂量分别为50、100、200mg/kg)对BALB/c小鼠中波紫外线(UVB)皮肤光损伤模型进行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微板法测定小鼠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树莓... 采用树莓粗多糖(RCP)(剂量分别为50、100、200mg/kg)对BALB/c小鼠中波紫外线(UVB)皮肤光损伤模型进行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微板法测定小鼠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树莓粗多糖对UVB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RCP可明显改善BALB/c小鼠皮肤红斑、脱屑和皱纹,并减轻皮肤局部角化过度、表皮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相较于模型组,低剂量RCP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了16.1%,同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含量分别减少了22.1%与43.3%;中剂量RCP组丙二醛(MDA)含量下降18.9%,TNF-α水平降低37.4%,MMP-1和MMP-3含量分别减少35%和48.2%;而在高剂量RCP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分别增强了21.3%和34.3%,MDA含量下降了24.8%,白细胞介素-6(IL-6)与TNF-α水平分别降低了33.3%和56.6%,此外,MMP-1和MMP-3的含量也分别减少了35%和63.3%。以上结果说明RCP可通过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氧化应激来改善UVB引起的小鼠皮肤光损伤,且RCP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粗多糖 小鼠皮肤光损伤 中波紫外线 基质金属蛋白酶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在高度近视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郝壮(综述) 周健(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高度近视(HM)是全世界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视觉健康问题,其复杂的发病机制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炎症在这一领域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从眼内局部炎性细胞因子和系统炎症2个方面,以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 高度近视(HM)是全世界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视觉健康问题,其复杂的发病机制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炎症在这一领域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从眼内局部炎性细胞因子和系统炎症2个方面,以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炎症指标变化为依据,对炎症与HM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了白细胞介素、转化生长因子β、基质金属蛋白酶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等在HM发病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即炎症可通过引起视网膜细胞凋亡、巩膜组织重塑、晶状体体积变化等参与HM的发生和发展。同时,HM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等炎症参数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提示系统性炎症也可能影响HM的病理过程。深入研究炎症在HM中的作用,可能为发现预测HM的生物标志物及干预靶点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病理性近视 炎症 白细胞介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质金属蛋白酶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免疫血栓形成的分子特性与诊疗潜力
17
作者 王雅芬 吴晓双 +4 位作者 刘志新 李欣蕾 陈要臻 安宁 胡兴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5,共8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血栓形成的共同分子特征,以期深入理解由免疫炎症反应所诱发的血栓形成过程,为发掘潜在的诊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功能富集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血栓形成的共同分子特征,以期深入理解由免疫炎症反应所诱发的血栓形成过程,为发掘潜在的诊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功能富集分析,随后与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T)的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得到SLE-NET和VTE-NET的串扰基因(CG)。对这些CG进行功能富集和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分析,以识别中枢(hub)基因。使用维恩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筛选最佳共享诊断CG,并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数据集中进行了验证。结果 SLE和VTE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富集于不同的生物学过程,而SLE-NET-CG和VTE-NET-CG则共同涉及白细胞迁移、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等途径。通过PPI网络分析,识别出多个hub基因,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被鉴定为SLE[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936和0.832]和VTE(AUC分别为0.719和0.759)的最佳共享诊断CG。在GVHD数据集中,也证实MMP9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0.696)。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SLE、 VTE和NET的共同分子特征,筛选出MMP9和S100A12作为最佳共享诊断CG,为免疫血栓形成的诊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MMP9在GVHD中的表达验证了其在免疫系统疾病VTE风险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血栓形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T)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xpression of MMP-3 and TIMP-1 During Orthodontic Periodontium Remodeling in Rats 被引量:3
18
作者 FENGXue Duanying-zhong +1 位作者 LIYong-ming LINZhu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 3(MMP - 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TIMP - 1)表达的变化 ,探讨MMP - 3及TIMP - 1与正畸牙齿移动的关系。方法 :在SD成年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与上颌切牙之间安置正畸装置 ... 目的 :观察大鼠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 3(MMP - 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TIMP - 1)表达的变化 ,探讨MMP - 3及TIMP - 1与正畸牙齿移动的关系。方法 :在SD成年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与上颌切牙之间安置正畸装置 ,建立大鼠磨牙移动实验模型。于牙齿移动 1、3、5、7、14d后取材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 :牙齿移动 1d后 ,牙周组织细胞MMP - 3表达增强 ,5d后MMP - 3表达达到高峰 ,此时破骨细胞胞浆亦呈强阳性表达。以后MMP - 3表达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而TIMP - 1于牙齿移动 3d后表达开始增强 ,7d后显著表达。结论 :MMP - 3及TIMP - 1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 ,MMP - 3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基质金属蛋白酶-3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破骨细胞性骨吸收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耳草总黄酮联合抗生素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气道炎症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巍 陈晓兰 +3 位作者 周思杨 解肖羽婷 王豪 杨海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18-5527,共10页
【目的】探讨佛耳草总黄酮联合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和脂多糖(LPS)诱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并从相关蛋白和基因层面探究其相关抗炎机制,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佛耳草总黄酮联合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和脂多糖(LPS)诱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并从相关蛋白和基因层面探究其相关抗炎机制,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氨茶碱组、佛耳草总黄酮组、抗生素组、佛耳草总黄酮+抗生素组,每组9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气管滴注肺炎克雷伯菌和脂多糖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肺炎克雷伯菌和脂多糖同法处理。COPD造模12周确认成功后,治疗组大鼠每天分别给予氨茶碱(50 mg/kg BW)、佛耳草总黄酮(50 mg/kg BW)灌胃处理,头孢他啶(200 mg/kg BW)肌内注射处理,佛耳草总黄酮+抗生素组大鼠同时给予佛耳草总黄酮(50 mg/kg BW)和头孢他啶(200 mg/kg BW)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不做处理。连续治疗7 d后,采用动物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大鼠呼气峰流量(PEF)、吸气峰流量(PIF)、0.3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3/FVC)。分别采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大鼠肺脏组织病理学形态和组织细胞凋亡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肺脏组织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肺脏组织中MMP-2、MMP-9及TIMP-1基因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肺脏组织Th17、Treg细胞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PEF、PIF、FEV0.3/FVC、Bcl-2、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TUNEL阳性率,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MMP-2、MMP-9、TIMP-1及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氨茶碱组、佛耳草总黄酮组、抗生素组、佛耳草总黄酮+抗生素组大鼠PEF、PIF、FEV0.3/FVC、Bcl-2、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TUNEL阳性率,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MMP-2、MMP-9、TIMP-1及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佛耳草总黄酮组及抗生素组相比,佛耳草总黄酮+抗生素组大鼠PEF、PIF、FEV0.3/FVC、Bcl-2、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TUNEL阳性率、Bax、Cleaved Caspase-3、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MMP-2、MMP-9、TIMP-1、IL-1β、IL-6、TNF-α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佛耳草总黄酮和抗生素联用对减轻COPD大鼠气道炎症损伤具有显著效果,其作用机制与二者抑制细胞凋亡、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炎症反应、降低Th17/Treg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耳草总黄酮 抗生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 细胞凋亡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多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伟萍 陈建芬 +2 位作者 安金琪 罗艺 刘凤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0-678,共9页
目的探讨裙带菜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Undaria pinnatifida,SPUP)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PUP对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PU... 目的探讨裙带菜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Undaria pinnatifida,SPUP)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PUP对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PUP干预后对HepG2、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和划痕法检测HepG2、SMMC-772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PUP对肝癌细胞自噬、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MMP-9蛋白的影响。结果SPUP对HepG2、SMMC-7721细胞有短期和长期的抑制增殖作用,对正常肝细胞L-02无明显抑制作用,SPUP可促进两种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同时,SPUP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降低EMT和MMPs水平。结论SPUP通过促进凋亡和自噬、抑制EMT和MMPs,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多糖 肝细胞癌 增殖 自噬 凋亡 侵袭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