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组成和基质吸力对残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明刚 姚宗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5,共8页
花岗岩残积土遇水后基质吸力丧失,强度显著劣化,会引起崩岗、塌陷等地质灾害和工程问题。受风化程度影响,残积土的颗粒组成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差异。为研究颗粒组成和基质吸力对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对5种不同颗粒组成的残... 花岗岩残积土遇水后基质吸力丧失,强度显著劣化,会引起崩岗、塌陷等地质灾害和工程问题。受风化程度影响,残积土的颗粒组成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差异。为研究颗粒组成和基质吸力对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对5种不同颗粒组成的残积土进行土水特征曲线测试和不同饱和度下的直剪试验。采用粒组质量分形维数D表征残积土颗粒组成,D随土壤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试验结果表明: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受颗粒组成影响;VG模型参数与分形维数D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颗粒组成和基质吸力影响土颗粒的接触方式,进而影响残积土的抗剪强度;残积土的表观内摩擦角φ和表观内聚力c随基质吸力ψ的增大先增大,当基质吸力ψ达到约200 kPa后φ逐渐稳定而c有所减小;残积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可以使用含有分形维数D和基质吸力ψ的经验公式进行预测。研究成果可以为花岗岩残积土分布地区工程设计中的力学强度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颗粒组成 分形维数 基质吸力 非饱和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条件下框架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与变形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帅华 唐宁 李京榜 《地基处理》 2024年第1期77-89,共13页
降雨引起的滑坡问题一直是工程界所面临的难题,也是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降雨引起的滑坡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框架预应力锚杆作为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对降雨引起的滑坡问题有很好的治理效果。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降雨引起的滑坡问题一直是工程界所面临的难题,也是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降雨引起的滑坡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框架预应力锚杆作为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对降雨引起的滑坡问题有很好的治理效果。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针对降雨入渗引起的边坡基质吸力、位移、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工程,通过数值模拟软件PLAXIS3D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首先对降雨入渗条件下框架锚杆支护边坡的基质吸力、位移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然后分别考虑降雨时间、降雨强度和地下水位对边坡加固前后基质吸力、边坡位移和稳定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基质吸力在降雨前随坡高呈线性增加,降雨后基质吸力迅速降低,边坡最大位移值发生在边坡坡脚附近区域;(2)边坡基质吸力随降雨时间增大而减小,边坡表面基质吸力下降得更快;(3)降雨强度越大,基质吸力下降得越快,边坡位移也随之增大,边坡安全系数降低;(4)地下水位越高,边坡基质吸力下降得越快,边坡位移增加越快,边坡安全系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地下水 孔隙水压力 框架锚杆 基质吸力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基质吸力影响的非饱和路堤三维稳定性上限分析
3
作者 李林 孙砖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4-1025,共12页
采用极限上限分析定理构建了路堤失稳的三维旋转破坏机构,继而根据Bishop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考虑非饱路堤内部基质吸力的空间分布及其随地下水位的变化,建立了路堤破坏土体外力功率与内部能量耗散功率的能量守恒方程,并利用遗传算法... 采用极限上限分析定理构建了路堤失稳的三维旋转破坏机构,继而根据Bishop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考虑非饱路堤内部基质吸力的空间分布及其随地下水位的变化,建立了路堤破坏土体外力功率与内部能量耗散功率的能量守恒方程,并利用遗传算法编写了非饱和路堤最小上限解的高效搜索算法。通过将非饱和土路堤基底破坏模式退化为边坡破坏模式,并与现有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上限解的正确性和遗传搜寻算法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对路堤三维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展开了系统分析,研究了路堤填土孔径分布、基质吸力、进气值倒数、路堤倾角以及有效内摩擦角等因素对路堤三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非饱和土质路堤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路堤填土性质,而且依赖于影响土体吸力大小与分布的填土孔径参数和进气值等因素。地下水位升降引起的基质吸力变化对路堤稳定性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路堤稳定性精细化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路堤 基质吸力 遗传算法 三维稳定性 上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张常光 隋建浩 +1 位作者 范家燊 徐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2-1767,1790,共7页
鉴于基坑周围土体常处于非饱和状态以及挡墙位移多发生绕墙底RB模式转动,首先采用非饱和土双应力状态变量理论推导墙底条形基础单侧滑动的承载力与RB位移模式下墙-土整体下滑时的竖向抗滑力,继而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均布/线性吸力下非饱... 鉴于基坑周围土体常处于非饱和状态以及挡墙位移多发生绕墙底RB模式转动,首先采用非饱和土双应力状态变量理论推导墙底条形基础单侧滑动的承载力与RB位移模式下墙-土整体下滑时的竖向抗滑力,继而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均布/线性吸力下非饱和土基坑抗隆起安全系数的求解过程,最后对比文献理论解答进行基坑工程实例应用与验证和挡墙位移模式探讨。研究表明:本文基坑抗隆起安全系数能反映土体非饱和特性与挡墙RB位移模式,可自然退化为饱和土结果,并得到文献地基承载力模式解答和极限上限法解答的合理性验证;挡墙RB位移模式下的竖向抗滑力小于静止状态下的,对应的基坑抗隆起安全系数亦然;非饱和土基坑若按忽略非饱和强度特性的饱和土基坑简化计算,得到的基坑抗隆起安全系数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抗隆起 非饱和土 竖向抗滑力 基质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原状花岗岩残积土非饱和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杨雪强 王坤 +2 位作者 刘攀 朱海平 林楷彦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6-206,共11页
【目的】为了研究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表观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随基质吸力的变化趋势,【方法】以广州市白云区某医院在挖基坑的原状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矿物成分、颗粒级配曲线、基本物理性质指... 【目的】为了研究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表观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随基质吸力的变化趋势,【方法】以广州市白云区某医院在挖基坑的原状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矿物成分、颗粒级配曲线、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和微观结构等,借助变水头试验研究原状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渗透性,结合非饱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与原状土的微观试验,解释微观结构在宏观层面上对残积土的渗透系数、崩解及基质吸力等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类型土体土水特征曲线差异的原因。【结果】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花岗岩残积土为残积黏性土,主要由高岭土、石英和云母等组成,土体内部孔隙大小不均匀且相互贯通。饱和状态下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有效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分别为29.17 kPa和20.99°。【结论】结果表明,非饱和状态下,随饱和度的减小,基质吸力对花岗岩残积土的表观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均有着明显的影响;Khalili给出的非饱和抗剪强度方程式对花岗岩残积土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花岗岩残积土 强度参数 饱和度 土水特征曲线 微观结构 基质吸力 力学性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饱和土基质吸力-回弹指数相关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及有限元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昊 熊大生 +1 位作者 唐辉明 张抒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38,共7页
非饱和土压缩指数受基质吸力影响明显,回弹指数是土的临界状态本构模型中的重要变形参数。但在本构模型理论研究中,回弹指数随基质吸力的变化影响往往被忽略。为解决这一矛盾,以杭州地区重塑粉土为试样,使用GDS非饱和直剪系统的竖向加... 非饱和土压缩指数受基质吸力影响明显,回弹指数是土的临界状态本构模型中的重要变形参数。但在本构模型理论研究中,回弹指数随基质吸力的变化影响往往被忽略。为解决这一矛盾,以杭州地区重塑粉土为试样,使用GDS非饱和直剪系统的竖向加载功能,对试样进行50、100、200 kPa 3种定吸力条件下一维固结回弹试验,获取不同基质吸力非饱和回弹指数κ(s),并拟合得到κ(s)函数关系,对比已有试验研究,验证了拟合结果的合理性。进而将κ(s)表达式引入非饱和土扩展剑桥弹塑性本构模型,形成一种考虑回弹指数随基质吸力变化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应用子增量步显示积分算法将该模型编辑成ABAQUS有限元UMAT子程序,最后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结合自编UMAT子程序进行固结回弹数值试验,模拟实际试验过程,对比两者试验结果,验证了该UMAT子程序的正确性。实现了一种考虑回弹指数随基质吸力变化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数值化,为其进一步应用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回弹指数 本构模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BBM模型模拟非饱和重塑黄土的变形强度特性
7
作者 郑方 邵生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5-1674,共10页
对非饱和土BBM模型进行分析、研究、验证,并做进一步的修正,从而使模型更符合非饱和黄土的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对文献中等b等σ3且b=0应力路径下的BBM模型的迭代计算方法进行修正,进而给出等b等p且b=0时的BBM模型的迭代计算方法。基于... 对非饱和土BBM模型进行分析、研究、验证,并做进一步的修正,从而使模型更符合非饱和黄土的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对文献中等b等σ3且b=0应力路径下的BBM模型的迭代计算方法进行修正,进而给出等b等p且b=0时的BBM模型的迭代计算方法。基于非饱和黄土的控制吸力真三轴试验下的相关试验结果,求得BBM模型的相关模型参数,并利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对等b等p且b=0路径下的非饱和黄土试验结果进行预测。考虑对于非饱和黄土,相关模型参数随基质吸力的非线性变化关系,采用一个双曲线函数关系式对BBM模型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修正后模型整体预测结果理想,尤其是对于低吸力低净平均应力下的预测结果较原始模型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 基质吸力 本构模型 应力状态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对饱和——非饱和状态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恒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6期94-98,共5页
降雨条件下,由于水的入渗和土体容重的变化,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受到挑战。基于Van Genuchten模型和Morgenstern-Price法对案例排土场进行降雨工况下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分析,考虑废石土基质吸力,研究降雨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 降雨条件下,由于水的入渗和土体容重的变化,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受到挑战。基于Van Genuchten模型和Morgenstern-Price法对案例排土场进行降雨工况下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分析,考虑废石土基质吸力,研究降雨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非饱和状态下的排土场降雨工况稳定性是复杂的,降雨对处于非饱和状态下排土场渗流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过程。降雨刚结束时,坡内会在少量雨水渗入下形成局部暂态饱和区;降雨结束一段时间后,坡内雨水入渗量加大,暂态饱和区范围不断缩小,局部地下水位有所抬升。边坡稳定性最低安全系数并不对应着降雨工况的最高浸润线时态,非饱和介质基质吸力的降低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边坡稳定性 饱和—非饱和土体 基质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剪切特性与抗剪强度分析
9
作者 马勤国 郭皓公 罗晓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8,共14页
对不同含水率的原状和重塑花岗岩残积土开展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对比分析饱和度对原状土和重塑土剪切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测定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给出基质吸力与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花岗岩残积土非饱和抗... 对不同含水率的原状和重塑花岗岩残积土开展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对比分析饱和度对原状土和重塑土剪切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测定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给出基质吸力与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花岗岩残积土非饱和抗剪强度表达式。结果表明:原状和重塑花岗岩残积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硬化程度随着含水率和围压的增加而上升,原状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在低含水率、低围压条件下表现为软化型,重塑土均表现为硬化型;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应力路径随含水率的变化基本相同,随着含水率降低,剪切过程中产生的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有效应力路径逐渐向总应力路径靠拢;花岗岩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可分为饱和、过渡、残余3个阶段,脱湿过程中原状土的残余吸力大于重塑土,过渡区范围比重塑土大,在高饱和度状态下,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含水率随基质吸力的增加变化幅度很小,达到进气值后才随着基质吸力开始明显下降,进入到残余阶段含水率的变化逐渐缓慢;基质吸力对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很小,黏聚力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不断增大,吸附内摩擦角逐渐减小,基质吸力对土体抗剪强度的贡献逐渐减弱,基质吸力对原状土与重塑土有效黏聚力的影响远大于有效内摩擦角,通过基质吸力与吸力强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建立的非饱和双曲模型对预测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 三轴试验 抗剪强度 土水特征曲线 基质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覃枭雄 冯健雪 +2 位作者 甄键 罗杰 王龙 《路基工程》 2024年第6期15-20,共6页
基于COMSOL软件流固耦合及非饱和渗流模型,通过布尔变量区分边坡饱和与非饱和区,并基于强度折减法进行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考虑土中水分含量变化对毛细黏聚力、内摩擦角和重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土体类型和降雨类型对边... 基于COMSOL软件流固耦合及非饱和渗流模型,通过布尔变量区分边坡饱和与非饱和区,并基于强度折减法进行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考虑土中水分含量变化对毛细黏聚力、内摩擦角和重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土体类型和降雨类型对边坡孔隙水压力分布和安全系数的影响较大,黏土边坡浅层土体更趋于饱和,湿润锋位置处上下侧孔隙水压力数值跨度较大,不同降雨类型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存在显著差异;湿润锋消失后,降雨类型影响程度由深至浅依次为后锋型、均匀型、中锋型和前锋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非饱和土边坡 基质吸力 强度折减法 COMSOL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90
11
作者 林鸿州 李广信 +1 位作者 于玉贞 吕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31-1936,共6页
在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土大多数是非饱和土,研究吸力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作用,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压力板仪和直剪仪组合试验,探讨了击实土抗剪强度和基质吸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凝聚力在饱和度为40%-60%时最大... 在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土大多数是非饱和土,研究吸力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作用,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压力板仪和直剪仪组合试验,探讨了击实土抗剪强度和基质吸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凝聚力在饱和度为40%-60%时最大,而内摩擦角则随饱和度增加而有所减少。进一步对比土-水特征曲线与抗剪强度的关系,并整合前人研究成果,指出了非饱和土中吸力对其抗剪强度影响的规律。对于无黏性土,在边界效应区不产生假凝聚力,且内摩擦角不变;在过渡区与非饱和残余区,假凝聚力和基质吸力的关系存在峰值且变化较大,内摩擦角则随吸力增加而增加。对于黏性土,残余体积含水率所对应的最小吸力可能是影响抗剪强度的界限值,小于此吸力值,φb可近似为常数。但在非饱和残余区,凝聚力将随土状态路径的不同而变化。对于重塑土,凝聚力降低;而对于原状土,则凝聚力可能不变或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抗剪强度 基质吸力 土-水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状非饱和黄土的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48
12
作者 李永乐 张红芬 +2 位作者 佘小光 侯进凯 杨利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859-2863,共5页
利用特制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器,对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原状非饱和黄土的强度和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随着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含水量越大,非饱和黄土的基质吸力就越小,抗剪强度亦越小。含水量趋于... 利用特制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器,对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原状非饱和黄土的强度和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随着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含水量越大,非饱和黄土的基质吸力就越小,抗剪强度亦越小。含水量趋于饱和时,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值逐渐接近于饱和黄土的强度值。原状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均高于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非饱和黄土的内摩擦角受含水量的影响不大。凝聚力受含水量的影响很大,含水率越大,基质吸力越小,总凝聚力越小。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模型,该模型易于确定,与实测基本吻合,误差较小,满足非饱和黄土的强度计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 基质吸力 三轴试验 抗剪强度 土水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含水率和吸力量测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李爱国 岳中琦 +1 位作者 谭国焕 李焯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为研究暴雨诱发滑坡的机理 ,在香港进行了一次大型人工边坡试验。通过检查该边坡坡顶在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含水率和吸力与每天及每小时降雨变化曲线 ,及含水率和吸力随深度变化曲线 ,看到在雨季含水率和吸力变化或者... 为研究暴雨诱发滑坡的机理 ,在香港进行了一次大型人工边坡试验。通过检查该边坡坡顶在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含水率和吸力与每天及每小时降雨变化曲线 ,及含水率和吸力随深度变化曲线 ,看到在雨季含水率和吸力变化或者“浸湿前锋”移动通常发生在边坡土体以上 3m以内 ,而且 ,在 2 0 0 1年的一次最大暴雨中在边坡土体 1~ 2m之内形成了瞬时地下水位。另外 ,还看到在2 0 0 1年旱季由于蒸发在边坡土体中形成了“干燥前锋”。通过对边坡开挖之前的自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降雨入渗可以使边坡土体的安全系数急剧降低而蒸发则可以使边坡土体的安全系数缓慢升高。雨季含水率和吸力的浅层变化或者“浸湿前锋”的浅层移动可解释为何香港地区在暴雨期间极易发生浅层滑坡。而旱季由于蒸发形成的“干燥前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性 土体 含水率 吸力 浸湿前锋 干燥前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膨胀土SWCC研究 被引量:56
14
作者 李志清 胡瑞林 +1 位作者 王立朝 李志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0-734,共5页
研究土体吸力与含水量关系,对于非饱和土的变形和强度问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非饱和土三轴仪对膨胀土进行试验研究,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土体应力状态、应力历史等因素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尤其土的矿物成分和... 研究土体吸力与含水量关系,对于非饱和土的变形和强度问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非饱和土三轴仪对膨胀土进行试验研究,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土体应力状态、应力历史等因素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尤其土的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室内和野外吸力量测,对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比较,建立了幂函数模型。由土-水特征曲线可知,室内干湿循环土-水特征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野外土-水特征曲线的差异性不明显,并与室内浸湿曲线相似。将野外曲线和浸湿曲线结合起来,推算非饱和状态下土的渗透性、抗剪强度等指标,可以较好地解决岩土力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膨胀土 土-水特征曲线 基质吸力 含水量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非饱和渗流条件下降雨对粗粒土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5
作者 曾铃 付宏渊 +2 位作者 何忠明 贺炜 周功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614-3620,共7页
为了研究粗粒土路堤在降雨条件下的入渗过程及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及非饱和抗剪强度理论的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算例边坡的降雨入渗过程及瞬态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将引起路堤地下水位升高... 为了研究粗粒土路堤在降雨条件下的入渗过程及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及非饱和抗剪强度理论的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算例边坡的降雨入渗过程及瞬态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将引起路堤地下水位升高,降雨停止后地下水位由于雨水出渗而降低;路堤边坡表层受降雨入渗影响,区域基质吸力丧失(甚至变为正值),体积含水率增大,在降雨停止后都逐渐减小;在降雨过程中,路堤边坡安全系数缓慢降低,塑性区随地下水位线沿坡脚向上延伸,面积相应增大;在降雨停止后,在雨水出渗及基质吸力恢复的共同作用下,路堤边坡安全系数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渗流 地下水位线 基质吸力 塑性区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升降对库区非饱和土质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9
16
作者 张文杰 詹良通 +1 位作者 凌道盛 陈云敏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65-1370,1428,共7页
针对传统的饱和土理论在分析库岸边坡渗流和稳定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以非饱和-饱和渗流分析程序模拟水位升降过程中岸坡内孔压场(包括浸润线以上的基质吸力场).在此基础上,考虑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的贡献及其对安全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边坡... 针对传统的饱和土理论在分析库岸边坡渗流和稳定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以非饱和-饱和渗流分析程序模拟水位升降过程中岸坡内孔压场(包括浸润线以上的基质吸力场).在此基础上,考虑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的贡献及其对安全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边坡稳定的极限平衡分析,并对影响岸坡渗流场的主要水力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坡外水位升降时,坡内浸润线及其上的基质吸力场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影响岸坡稳定;水位升降过程中,岸坡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非常复杂,坡内孔隙水压力、坡外水推力和土体容重对稳定安全系数的贡献规律随水位变化而变化;土体的渗透性能和土-水特征曲线的斜率显著影响了水位升降过程中岸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质岸坡 水位升降 基质吸力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渗流边界条件下粉砂边坡失稳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包小华 廖志广 +3 位作者 徐长节 庞小朝 谢雄耀 崔宏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89-3796,共8页
研究不同渗流边界条件下粉砂边坡的稳定特性对滑坡安全评价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开发研制了室内边坡模型试验系统,分别进行了在上部边界入渗、侧向边界入渗和底部边界入渗的边坡失稳模型试验。分析了各试验中边坡内部不同位置体积... 研究不同渗流边界条件下粉砂边坡的稳定特性对滑坡安全评价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开发研制了室内边坡模型试验系统,分别进行了在上部边界入渗、侧向边界入渗和底部边界入渗的边坡失稳模型试验。分析了各试验中边坡内部不同位置体积含水率、孔隙水压力和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坡体破坏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入渗边界条件下边坡土体局部由非饱和变为饱和状态,基质吸力消失,最后在坡面形成不稳定区域塌落破坏。上部边界入渗、侧向边界入渗和底部边界入渗所引起的破坏模式根据其特点可分为局部浅层破坏、多级后退式破坏和坡面滑动破坏。通过监测边坡不同位置的体积含水率,可以为渗流引发的边坡失稳预警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边坡失稳 渗流边界 非饱和粉砂 基质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水试验综合观测研究 被引量:79
18
作者 姚志华 黄雪峰 +1 位作者 陈正汉 张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4,共10页
对兰州地区Q3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不设注水孔,埋设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的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厚度黄土场地的不同深度土层均会出现多次湿陷,湿陷次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将减少;体积含水率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呈现不同... 对兰州地区Q3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不设注水孔,埋设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的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厚度黄土场地的不同深度土层均会出现多次湿陷,湿陷次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将减少;体积含水率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10 m以上基本由6段组成,10~22.5 m由5段组成,而22.5 m以下则由3段组成;25 m以上范围内水分入渗较为容易,该深度以下土层,由于上部土体发生湿陷压密以及空隙中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了水分入渗缓慢;离试坑周边较远的裂缝的产生由于试坑较近裂缝剧烈活动引起;水分运移基本呈现椭圆状形态入渗(长轴位于水平向),后期整个椭圆状湿润区的离心率越来越小,椭圆更扁;浸润角随着外部水源不断供给逐渐扩大,本次试验其变化范围在0°~55°;场地中水分入渗率基本呈现出幂函数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浸水试验 体积含水率 吸力 渗透 浸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纸法在现场基质吸力量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3
19
作者 王钊 杨金鑫 +2 位作者 况娟娟 安骏勇 骆以道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5-408,共4页
介绍滤纸法现场测量基质吸力的装置和测量结果,并与张力计测量结果、水土特征曲线算得的结果相比较,说明研制的装置简单实用。还介绍了双圈牌滤纸的率定过程和率定曲线,探讨了一些对测量精度有影响的因素。
关键词 滤纸法 基质吸力 率定 精度 现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度对风化花岗岩边坡土体抗剪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凯 王志兵 +2 位作者 韦昌富 颜荣涛 卢有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67-273,共7页
强降雨易诱发风化花岗岩边坡浅层滑坡,其滑坡滑动面多位于具有较大孔隙尺寸的强风化带。通过对广西玉林与梧州交界处风化花岗岩边坡浅层滑坡的现场勘查和对不同层位的土体进行物理力学试验,研究了饱和度对湿热地区风化花岗岩双层土质边... 强降雨易诱发风化花岗岩边坡浅层滑坡,其滑坡滑动面多位于具有较大孔隙尺寸的强风化带。通过对广西玉林与梧州交界处风化花岗岩边坡浅层滑坡的现场勘查和对不同层位的土体进行物理力学试验,研究了饱和度对湿热地区风化花岗岩双层土质边坡抗剪强度的影响,发现两个风化带土体都存在一个"最优饱和度"使抗剪强度达到峰值,但饱和度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不同,即饱和度对黏聚力影响很大,对内摩擦角影响很小;花岗岩全风化带与强风化带土体性质差异明显,尤其表现在饱和度影响下抗剪强度特性方面,从基质吸力理论和颗粒间胶结作用角度分析所发现的现象,可以清楚地解释产生差异的机制,为风化花岗岩边坡的开挖和滑坡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花岗岩 饱和度 抗剪强度 基质吸力 胶结作用 浅层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