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监管下实控人性质变更对ESG信息操纵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习明明 刘鹏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21,共19页
ESG投资理念在我国资本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但目前中国有关ESG的监督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企业潜在的ESG信息操纵与虚假信息披露已成为社会与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发生的实控人性质变更事件,使用双重差分估计方... ESG投资理念在我国资本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但目前中国有关ESG的监督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企业潜在的ESG信息操纵与虚假信息披露已成为社会与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发生的实控人性质变更事件,使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研究了上市公司实控人性质变更对企业ESG信息操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控人性质从非国有变更为国有会抑制上市公司ESG信息操纵,从国有变更为非国有则会加剧,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实控人性质变更具有强化监管约束与削弱操纵动机两方面机制。实控人性质从非国有变更为国有会强化企业外部监管审查,削弱企业融资约束动机,进而抑制企业ESG信息操纵。进一步研究发现,公众监督是国资监管的重要补充,监管力度的地区差异会影响实控人性质变更的监管约束机制效应,更强的地区监管力度能够强化企业外部监管约束,抑制企业ESG信息操纵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ESG信息披露和影响机制,有助于构建和完善ESG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控人性质变更 ESG表现 ESG信息操纵 软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角度/角速度收敛性能预设的固定时间控制
2
作者 殷春武 徐琳 刘国浩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针对具有非线性特性和不确定性的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角度和角速度跟踪误差瞬态性能可预设、系统状态变量上界可预估的固定时间反演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构建跟踪误差与性能约束函数的比值变量,并基于该比值变量构建Lyapu... 针对具有非线性特性和不确定性的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角度和角速度跟踪误差瞬态性能可预设、系统状态变量上界可预估的固定时间反演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构建跟踪误差与性能约束函数的比值变量,并基于该比值变量构建Lyapunov函数,避免非线性约束向无约束变量的转换,简化控制器结构;其次,设计自适应律在线估计系统的不确定项,给出一种固定时间收敛的控制器,使得角度/角速度跟踪误差按照预先设定的性能函数收敛,在加快误差收敛速度的同时保证了轨迹跟踪精度和瞬态性能;然后,Lyapunov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跟踪误差在固定时间内收敛,且固定收敛时间上界与初始状态无关,并给出预估角度/角速度和控制输入上界的计算方法;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二自由度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问题。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器可保证机械臂的角度/角速度跟踪误差按照预设性能函数约束,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具有良好的瞬态性能和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预设性能函数 固定时间控制 反演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初始状态机械臂的保性能预设时间跟踪控制
3
作者 殷春武 吴岐 +1 位作者 杨思逸 周承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08,113,共7页
为解决预设性能控制中性能约束函数的参数设置受系统状态初值影响的问题,为任意初值下的机械臂系统设计了一种收敛时间和瞬态性能可预设的反演控制算法。通过引入预设时间收敛误差转换函数,将任意初值下的轨迹跟踪误差转换成初值在原点... 为解决预设性能控制中性能约束函数的参数设置受系统状态初值影响的问题,为任意初值下的机械臂系统设计了一种收敛时间和瞬态性能可预设的反演控制算法。通过引入预设时间收敛误差转换函数,将任意初值下的轨迹跟踪误差转换成初值在原点、且可在预设时间内收敛到实际跟踪误差的新变量,给出收敛时间可任意设置的预设时间收敛Lyapunov稳定判据,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不确定部分,基于新变量设计反演控制算法,使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满足有限时间性能约束函数的预设瞬态性能和稳态精度,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预设时间稳定。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使任意初始位置的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在预设时间内按照给定性能约束收敛,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轨迹跟踪控制 预设性能控制 预设时间控制 扩展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小净距隧道运营期渗流场-应力场演变规律及防排水结构优化
4
作者 陈子全 何川 +3 位作者 喻炳鑫 李铮 张航 刘冒佚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2-1582,共11页
复杂水文地质环境富水隧道在运营期的结构安全问题及其与地下水环境的互馈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探究城市小净距隧道在运营期的渗流场-应力场演变规律并提出合理的防排水方法,基于重庆市科学城隧道开展了变水头及强降雨条件下的渗... 复杂水文地质环境富水隧道在运营期的结构安全问题及其与地下水环境的互馈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探究城市小净距隧道在运营期的渗流场-应力场演变规律并提出合理的防排水方法,基于重庆市科学城隧道开展了变水头及强降雨条件下的渗流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衬砌水压力与围岩压力的演变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排水量-结构安全性协同调控的地下水环境保护主动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小净距隧道左右洞形成的降水漏斗在空间上部分重叠并相互影响,水压力在水平方向呈“W”形分布,随着埋深增大或减小逐渐演变为下凹弧形,其水平方向影响范围超过80 m。注浆圈对水压力与围岩压力的折减效果随着水头高度的增加而减弱,水头高度为30~50 m时注浆圈对总荷载的折减比例约为18.6%~40%。小净距隧道衬砌荷载分布呈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强降雨过程中,衬砌荷载演变可划分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逐渐稳定3个阶段,高水压引发的二次衬砌开裂和突水灾害主要集中在拱腰、拱脚和隧道底部。高水压地段建议增设衬砌底部排水盲管,生态环境敏感区隧道地下水排放需采取主动调控技术,从而保护地下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小净距隧道 运营期 渗流场-应力场 衬砌力学性能 防排水结构 主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Y型截止阀组内流特性及流道结构改进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哲辉 吴斌彬 +3 位作者 李文庆 许家祥 金志江 钱锦远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流动性能是高温高压Y型截止阀组的关键性能指标,对截止阀组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流速与流量的降低都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工作效率下降。针对该问题,对全开工况下的DN15高温高压Y型截止阀组进行了研究。首先,以入口200 MPa、2000℃、出口常... 流动性能是高温高压Y型截止阀组的关键性能指标,对截止阀组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流速与流量的降低都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工作效率下降。针对该问题,对全开工况下的DN15高温高压Y型截止阀组进行了研究。首先,以入口200 MPa、2000℃、出口常温真空为边界条件,对截止阀组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全面分析了截止阀组内部截止阀、球阀、喷管区域的流动特性,重点研究了阀组内流速的变化;然后,识别了流道中流动受限的区域,并提取了相应的特征结构参数,如喷管扩张段过渡角度数等;最后,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根据阀组的出口流速与出口流量这两项流动性能指标,对阀组内的流道局部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最优结构参数所得模拟结果与优化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出口流量提升了8.13%,出口速度提升了3.52%。该研究结论揭示了特定结构参数对截止阀组流动特性的影响机制,结合遗传算法与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特种阀门的流动性能升级目的,可对后续类似阀门的设计与性能优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止阀 液压控制阀 结构参数 遗传算法 流动性能 阀组内流场分布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的非标法兰垫圈自动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武胜男 刘天浩 张来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8,共9页
法兰连接是石油天然气钻采井控装备中常见且至关重要的连接形式,不仅实现了设备间的稳固连接,还为内部介质与外部环境的隔离提供了必要的密封保障,其连接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密封垫圈的性能表现。基于参数化建模设计,结合重要抽... 法兰连接是石油天然气钻采井控装备中常见且至关重要的连接形式,不仅实现了设备间的稳固连接,还为内部介质与外部环境的隔离提供了必要的密封保障,其连接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密封垫圈的性能表现。基于参数化建模设计,结合重要抽样方法、有限元仿真及随机搜索算法,系统分析不同结构垫圈的性能响应空间分布特性,并提出一种高效的垫圈自动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垫圈的性能响应空间呈现出高度碎片化且非线性的分布特征,难以归纳出明确的规律;通过自动化设计优化后的垫圈,满足密封性能要求,其强度相比原设计提升了2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控装备 法兰垫圈 结构设计 密封性能 自动化设计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摇摆墙式减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7
作者 聂伟 熊咸玉 +2 位作者 魏晓刚 白春 刘先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8,共12页
针对摇摆墙的特殊性能要求使其在工程运用中陷入施工工艺、摇摆幅度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困局,综合经济效益、施工方便、震后易更换等理念,发明了一种连接框架与摇摆墙的耗能连接装置以及摇摆墙摇摆可控的铰支座;基于此,利用摇摆墙结构的... 针对摇摆墙的特殊性能要求使其在工程运用中陷入施工工艺、摇摆幅度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困局,综合经济效益、施工方便、震后易更换等理念,发明了一种连接框架与摇摆墙的耗能连接装置以及摇摆墙摇摆可控的铰支座;基于此,利用摇摆墙结构的构造优势以及被动控制技术的减震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摇摆墙式减震结构。为研究该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例为1/10的6层框架结构和框架-摇摆墙式减震结构,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这2种结构模型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描述了模型结构的破坏模式以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摇摆墙式减震系统能够有效消耗地震输入能量,衰减结构的动力响应,使结构最大加速度峰值和最大位移峰值降低率分别达到36%和20.15%,而且能够利用被动减震的原理有效抑制主结构的振动,改善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模式,延缓结构的损伤进程,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摇摆墙式减震结构 被动控制 振动台试验 累积损伤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转子比例控制器结构优化与性能测试研究
8
作者 荆莹 刘轶 +3 位作者 白坤雪 孔亮 李国占 张洪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141,共5页
为了满足鱼雷对比例控制器的尺寸与质量要求,对三转子式比例控制器容积部件关键尺寸进行小型化设计,优化排量转子与其传动轴的结构,测试优化前后比例控制器在定流量和变流量工况下的性能。结果表明:小型化后比例控制器的体积和质量分别... 为了满足鱼雷对比例控制器的尺寸与质量要求,对三转子式比例控制器容积部件关键尺寸进行小型化设计,优化排量转子与其传动轴的结构,测试优化前后比例控制器在定流量和变流量工况下的性能。结果表明:小型化后比例控制器的体积和质量分别减小了约38%和50%,且对排量转子进行一体化设计后,比例控制器装配工艺更加简便;与原型比例控制器相比,小型化比例控制器的氧燃比和水燃比均保持较高精度,甚至在变流量工况下的性能更优。三转子式比例控制器小型化设计满足了鱼雷安装尺寸与质量要求,为其进一步实现工程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控制器 结构优化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功能纤维的可控制备与性能调控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润 常梓洋 张如范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40,共11页
碳纳米管纤维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纤维传感器、纤维储能器件、柔性电子及显示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单根碳纳米管的本征优异性能,综述了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控制备和功能化策略。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控制备... 碳纳米管纤维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纤维传感器、纤维储能器件、柔性电子及显示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单根碳纳米管的本征优异性能,综述了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控制备和功能化策略。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控制备技术包括湿法纺丝技术、阵列抽丝技术、以及目前主流应用的浮动催化直接纺丝技术,其功能化策略包括与其它功能材料的复合及多级结构设计;介绍了碳纳米管纤维在传感、储能等领域的应用进展,碳纳米管纤维在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均得到了研究与应用,在储能领域可作为超级电容器和电化学电池的电极;最后总结了碳纳米管功能纤维领域面临的科学和技术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纤维 可控制备方法 性能调控 多级结构设计 传感器件 储能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I理论的机械臂自适应神经网络预设性能控制
10
作者 邹臣禧 杨迪 +1 位作者 侯晟煜 雷正玲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108,共6页
以机械臂控制为背景,基于HJI(Hamilton-Jacobi Inequality)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预设性能控制策略。首先,利用带有预设性能函数的非线性变换,将跟踪误差转换为无约束形式,从而使轨迹跟踪误差以用户指定的收敛速率进入预先指定... 以机械臂控制为背景,基于HJI(Hamilton-Jacobi Inequality)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预设性能控制策略。首先,利用带有预设性能函数的非线性变换,将跟踪误差转换为无约束形式,从而使轨迹跟踪误差以用户指定的收敛速率进入预先指定的范围。其次,采用反步设计法,利用无约束跟踪误差设计虚拟控制律。然后,根据神经网络的万能逼近特性,采用RBF神经网络对模型不确定项进行逼近。最后,根据RBF神经网络提供的估计值与HJI理论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预设性能控制方法。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了所提轨迹跟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在双关节机械臂的仿真中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关节机械臂 HJI理论 预设性能控制 RBF神经网络 模型不确定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积分鲁棒的多自由度液压机械臂预设性能控制
11
作者 郑玉艳 米君杰 沈刚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多自由度液压机械臂存在关节耦合特性强、动力学模型误差大等突出问题,导致控制性能易降级。为实现高精度位姿控制,提出了一种双积分鲁棒预设性能控制器,基于预设性能函数得到转换误差信号,同时限制误差收敛的速率与范围,结合反步法设... 多自由度液压机械臂存在关节耦合特性强、动力学模型误差大等突出问题,导致控制性能易降级。为实现高精度位姿控制,提出了一种双积分鲁棒预设性能控制器,基于预设性能函数得到转换误差信号,同时限制误差收敛的速率与范围,结合反步法设计双积分鲁棒控制器,使匹配与不匹配不确定性得到抑制,提升系统鲁棒性。结合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是半全局稳定的,且所有信号均有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显著提升了多自由度液压机械臂关节跟踪精度与误差收敛速率,充分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械臂 积分鲁棒控制 预设性能函数 电液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P-ZNN的冗余度机械臂容错控制
12
作者 马黎 张迪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83,21,共12页
针对存在关节转速约束条件的机械臂冗余度解析及轨迹容错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规划(Quadratic Programming,QP)且内嵌性能约束的零化神经网络(Zeroing Neural Network,ZNN)控制架构。首先,在速度层构建了含有约束条件的机械臂冗... 针对存在关节转速约束条件的机械臂冗余度解析及轨迹容错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规划(Quadratic Programming,QP)且内嵌性能约束的零化神经网络(Zeroing Neural Network,ZNN)控制架构。首先,在速度层构建了含有约束条件的机械臂冗余度解析模型(时变欠定线性系统);其次,引入一个非线性可逆映射,将受约束系统状态变量转换为无约束变量,同时,构造包含关节速度项与末端位置偏差项的系统误差形式,并通过非线性变换将规定的性能约束(机械臂末端跟踪误差上、下界)嵌入系统误差中,进而构建了用于机械臂冗余度解析的QP问题模型,提出了基于ZNN的QP问题求解架构;然后,结合凸分析及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所提出的控制架构进行了全局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最后,针对KUKA LBR IIWA 14 R820机械臂轨迹容错控制问题,通过仿真分析和物理实验对所提控制架构进行了性能验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机械臂有/无关节故障工况,即使存在机械臂末端初始位置误差,针对不同形式的期望轨迹,所提QP-ZNN求解架构均能控制机械臂末端轨迹跟踪误差收敛至10^(-5)m数量级,且内嵌性能约束能够大幅提升所提控制架构的性能;相较于文献中已有的经典ZNN架构与变参数ZNN架构,所提内嵌性能约束的QP-ZNN控制架构的控制精度提升明显。物理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即使机械臂存在多关节故障,针对不同类型的期望轨迹,所提内嵌性能约束的QP-ZNN控制架构仍可以驱使机械臂末端轨迹跟踪误差收敛于10-4m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控制 二次规划 冗余度解析 机械臂 性能约束 时变欠定线性系统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发展及展望
13
作者 宋振宇 周鑫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测试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研制中不可或缺。为了加深对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的了解,参考国际通用的分类原则,以测试技术树为基础,将发动机测试技术分为性能参数、结构/强度参数、气动热力参数测试技术以及综合/测控/机载传感器技术等4种1级测... 测试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研制中不可或缺。为了加深对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的了解,参考国际通用的分类原则,以测试技术树为基础,将发动机测试技术分为性能参数、结构/强度参数、气动热力参数测试技术以及综合/测控/机载传感器技术等4种1级测试技术,并对这些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分析中国发动机测试技术能力现状以及未来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了航空发动机测试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从加强数据有效性研究、重视先进传感器的研发、建立测试技术标准体系、促进行业间协调与合作以及增加对国外先进测试技术的研究和引进5方面展望了航空发动机测试领域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后续研究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技术 测试技术树 性能参数 结构/强度参数 气动热力参数 综合/测控/机载传感器技术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永乐 朱金 +2 位作者 万田保 李涵 秦顺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为保证已建桥梁发生涡激振动后桥梁结构的安全以及桥上行车和行人安全,提出综合考虑人员舒适性、结构受力和停车线形三方面的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9项指标,分别为驾乘人员舒适度、驾乘人员晕动症、... 为保证已建桥梁发生涡激振动后桥梁结构的安全以及桥上行车和行人安全,提出综合考虑人员舒适性、结构受力和停车线形三方面的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9项指标,分别为驾乘人员舒适度、驾乘人员晕动症、行人舒适度(狄克曼指标)、加劲梁强度、加劲梁应力、加劲梁挠度、桥面纵坡、竖曲线半径和停车视距。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为背景,分别计算了“限速”和“封桥”2个交通管制措施下9项指标对应的涡激振动振幅限值。在此基础上,将9项指标对应的涡激振动振幅限值的最小值作为涡激振动限值建议取值。结果表明:当该桥发生低阶竖弯涡激振动(VS1、VAS1)时,涡激振动的控制因素为加劲梁挠度指标;当大桥发生VAS2模态的竖弯涡激振动时,涡激振动由驾乘人员晕动症指标和行人舒适度指标共同控制;当大桥发生高阶竖弯涡激振动(VAS3、VAS4)时,涡激振动由行人舒适度指标控制。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及限值标准的计算框架可适用于不同桥型涡激振动限值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混结合梁 涡激振动 控制指标体系 人员舒适性 结构受力 行车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算法与柔性结构对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影响
15
作者 王永志 贾仕林 +5 位作者 韩俊伟 王体强 张雪东 汤兆光 周燕国 张宇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26,共5页
目前迭代算法和柔性结构对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的影响尚缺乏认识,尤其铰接装置作为柔性连接结构在许多离心机振动台上得到应用,以减小离心力荷载下台面和吊篮变形对作动器安全带来的危险。以一套负载1500 kg离心机振动台为样本,采用不... 目前迭代算法和柔性结构对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的影响尚缺乏认识,尤其铰接装置作为柔性连接结构在许多离心机振动台上得到应用,以减小离心力荷载下台面和吊篮变形对作动器安全带来的危险。以一套负载1500 kg离心机振动台为样本,采用不同强度、频带的典型地震波为控制目标,探讨了有无迭代算法、柔性结构条件对离心机振动台的控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20~200 Hz频宽范围内,迭代算法对最大峰值误差、平均峰值误差、平均谱面积误差的影响可忽略。采用迭代算法前后平均峰值误差分别为5.90%,6.15%,平均谱面积误差分别为5.02%,4.94%。柔性结构对于加速度峰值≤7.5g地震波的复现精度有显著影响,尤其是80~150 Hz高频段;对于加速度峰值≥20g地震波的复现精度影响,在频宽20~120 Hz可忽略,但对于120~170 Hz频段的小幅值成分的复现能力影响不容忽略,逊于无柔性结构条件。同时,在无柔性结构条件下对比了不同负载、同一输入荷载的实测输出波,发现两输出波的峰值误差与谱面积误差均无明显差异,证明了离心机振动台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方法和结论,对提高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的影响因素认识和改进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和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振动台 控制性能 迭代算法 柔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速可调的地空一体化风力灭火遥控机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16
作者 杨春梅 赵鑫 +2 位作者 丁禹程 谭少林 闫杰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9期54-60,共7页
风力灭火遥控机作为地面灭火装备的一种创新形式,具备机动性强、远程操作、快速响应等特点,能够在复杂的火情环境中灵活作业,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和安全性。为探讨风力灭火遥控机在应对森林和草原地表火灾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中的角色与作... 风力灭火遥控机作为地面灭火装备的一种创新形式,具备机动性强、远程操作、快速响应等特点,能够在复杂的火情环境中灵活作业,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和安全性。为探讨风力灭火遥控机在应对森林和草原地表火灾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中的角色与作用,对风力灭火遥控机进行结构设计,分析旋转开合结构的安装位置和开口大小对出口风速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风力灭火筒进行流体仿真,结合Design Expert软件对仿真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位置S和开口大小d对出口平均风速和出口最大风速的响应曲面和二次模型。结果表明,安装位置和开口大小均为出口风速的重要影响因素,当风筒入口风速设定为70 m/s、旋转开合结构开口大小为30 mm且安装在位置5处时,出口平均风速和出口最大风速达到最大,分别为97.7551 m/s和290.001 m/s。相较于开口大小,安装位置对出口平均风速和出口最大风速的影响更大,且安装位置越靠近风筒出口处风力灭火机的灭火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地空一体化监测 流量调节装置 风力灭火遥控机 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饱和的欠驱动水面舰艇预定义时间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秀颖 刘海涛 田雪虹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10,共13页
[目的]为解决欠驱动水面舰艇(USV)在模型不确定性、强耦合特性和控制器输入饱和情况下的轨迹跟踪问题,提出基于输入饱和的USV预定义时间跟踪控制方法。[方法]针对USV模型具有非零对角项和强耦合特性问题,引入坐标变换,将系统模型转变为... [目的]为解决欠驱动水面舰艇(USV)在模型不确定性、强耦合特性和控制器输入饱和情况下的轨迹跟踪问题,提出基于输入饱和的USV预定义时间跟踪控制方法。[方法]针对USV模型具有非零对角项和强耦合特性问题,引入坐标变换,将系统模型转变为斜对角形式;将预定义时间性能函数与障碍Lyapunov函数(BLF)结合,保证瞬态和稳态的跟踪性能;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SSNN)降低未知外部环境扰动和复杂的连续未知非线性项以及输入饱和产生的影响,以保证控制系统的跟踪精度,并且在线调整优化SSNN的神经元数目,减少控制系统的计算负担。[结果]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在预定义时间内是有界稳定的,跟踪误差始终保持在约束范围内。[结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其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水面舰艇 预定义时间性能函数 障碍Lyapunov函数 自组织神经网络 输入饱和 预定义时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资本禀赋、参与治理与河长制治水绩效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明庆 朱玉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205,共11页
沿河农户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治水有助于弥补“官方河长”的治理效能不足。基于陕西和宁夏的560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资本禀赋→参与治理→河长制治水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农户的自然资本和文化资... 沿河农户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治水有助于弥补“官方河长”的治理效能不足。基于陕西和宁夏的560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资本禀赋→参与治理→河长制治水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农户的自然资本和文化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参与行为,物质资本显著负向影响参与行为,经济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参与意愿,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社会资本通过参与治理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正向影响治水绩效,且参与治理内部存在“参与意愿→参与行为”的显著正向影响;整体效应上,参与治理作为中介促进农户资本禀赋对治水绩效的影响,且治理效果存在“生态绩效→社会绩效→经济绩效”优先次序。基于结论,为提升河长制治水绩效,建议强化农村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农户参与治水资本赋权;完善农户为“民间河长”的参与制度规范,并构建农户可及的治水信息发布机制、多渠道信访窗口和对策采信投票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河农户 资本禀赋 公众参与 河长制 治水绩效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大流量换向阀稳态液动力计算与补偿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珂 陈吉顺 +2 位作者 张品 赵文超 张占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92,共16页
针对液压支架换向阀元件复杂结构形成不规则流道,传统一次动量定理不能精确求得阀芯所受液动力,以及因液动力过大或不稳定使换向阀动静态特性降低的问题,以支架换向阀主阀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流域... 针对液压支架换向阀元件复杂结构形成不规则流道,传统一次动量定理不能精确求得阀芯所受液动力,以及因液动力过大或不稳定使换向阀动静态特性降低的问题,以支架换向阀主阀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流域控制体积划分方式。运用多次动量定理,分别分析了每个控制体积内动量变化量,考虑阀芯上下游元件结构参数对阀芯液动力数值的影响,较为精确的推导出阀芯所受稳态液动力公式,并进行理论计算。通过分析公式,得出对阀内元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来补偿稳态液动力并用CFD方法模拟了稳态液动力随阀芯开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优化后阀芯所受液动力峰值与变化幅度均较原结构低,将阀套内径结构优化后,液动力峰值与变化幅度较原结构降低了56.25%与48.12%;将回液阀芯顶杆直径优化后,液动力峰值与变化幅度较原结构降低了28.79%与32.71%;将回液阀芯端面倾角优化后,液动力峰值与变化幅度较原结构降低了31.87%与37.16%,有效缓解了支架换向阀阀芯所受稳态液动力使阀动静态性能降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液动力 动静态性能 控制体积 动量定理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_(2)-NC/聚偏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20
作者 徐雪玲 李玲 +2 位作者 张哲 张丁匀 章晓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6,共6页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不仅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会危害人类健康。鉴于此,亟需开发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来解决电磁辐射污染。本文结合简单的水热法、原位化学...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不仅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会危害人类健康。鉴于此,亟需开发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来解决电磁辐射污染。本文结合简单的水热法、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和高温碳化工艺成功制备出一维异质纳米填料MoO_(2)-NC,并将其填充于柔性聚偏氟乙烯(PVDF)基体中,通过简单的溶液混合和热压技术制备出一系列MoO_(2)-NC不同质量分数下的MoO_(2)-NC/PVDF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整体的电磁屏蔽性能。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后,将前驱体聚吡咯(PPy)热解为碳材料,同时通过碳热还原法将MoO3还原成MoO_(2),使得纳米填料的电导率获得大幅提升,MoO_(2)-NC的电导率在20 MPa下最高能达到133.67 S/cm,比煅烧前的样品增加了28倍。当MoO_(2)-NC的质量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这一复合物的总屏蔽效能在X波段范围内最高能达到32.2 dB,比商用标准(20 dB)高出60%,由此表明MoO_(2)-NC具有作为高效电磁屏蔽功能填料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结构 异质纳米填料 聚偏氟乙烯 可控制备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电磁屏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