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轻工化工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初探
1
作者 李运 殷国俊 +3 位作者 张晓龙 张文博 杨冬 曹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197,共7页
在新工科与“双碳”目标指引及化工、轻工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下,以“贯彻课程思政、加强立德树人、紧跟学生需求”为指导思想,本文介绍了针对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及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举措和成效。采用“学-研-创-用”... 在新工科与“双碳”目标指引及化工、轻工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下,以“贯彻课程思政、加强立德树人、紧跟学生需求”为指导思想,本文介绍了针对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及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举措和成效。采用“学-研-创-用”逐级递进式教学法,构建“虚拟与现实联动、线上与线下一体、课内与课外互补”多元并举的育人平台,突出绿色低碳理念及可持续生物质资源利用,构建了“多维协同”的工程能力培养新思路,以期通过更加开放的教学理念、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的评价体系,提升轻工、化工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生物质资源 绿色工程理念 课程改革 轻工化工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工程原理”PDCA循环教学模式探索
2
作者 石玉刚 王怡然 +4 位作者 邱小敏 房升 陈跃文 郦萍 顾青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4期122-125,共4页
探讨了基于“学习产出”(OBE)教育理念的“食品工程原理”循环教学模式,并分析了传统高等教育授课模式下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应用PDCA循环教学,持续优化与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增... 探讨了基于“学习产出”(OBE)教育理念的“食品工程原理”循环教学模式,并分析了传统高等教育授课模式下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应用PDCA循环教学,持续优化与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且富有创造性,不仅提高了其综合素质,也更符合现代社会对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产出 PDCA循环 食品工程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程原理”多维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3
作者 刘天植 张佰清 +4 位作者 李斌 高凝轩 陶冬冰 孙希云 司旭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7期128-131,共4页
针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学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定的理念标准,通过理论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设计优化创新、多维考核体系构建、立体虚实实践融合,构建以单元操作为“主线”、案例教学... 针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学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定的理念标准,通过理论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设计优化创新、多维考核体系构建、立体虚实实践融合,构建以单元操作为“主线”、案例教学为“核心”、科教融合为“特色”、虚拟仿真为“亮点”的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创新适应食品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原理 工程能力 虚实结合 科教融合 案例教学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路交通工程声屏障自适应建模技术研究
4
作者 高志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8,共7页
为解决陆路交通工程声屏障传统二维设计工作效率低、三维可视化和成果交付手段不足等难题,基于GIS+BIM技术,采用B/S架构研发陆路交通工程综合选线系统声屏障建模与设计模块。系统接入地理地质基础数据服务,在数字地球上加载海量多元异... 为解决陆路交通工程声屏障传统二维设计工作效率低、三维可视化和成果交付手段不足等难题,基于GIS+BIM技术,采用B/S架构研发陆路交通工程综合选线系统声屏障建模与设计模块。系统接入地理地质基础数据服务,在数字地球上加载海量多元异构数据,创建地理地质场景。系统根据建模参数和地形地质条件,实现陆路交通工程路基、桥梁、隧道、车站、附属设施等主要构筑物快速建模。依据陆路交通工程声屏障通用图,构建声屏障通用模型库;总结声屏障设置原则;通过GIS软件标准化处理或遥感解译处理,形成居民建筑物标准矢量数据;基于系统坐标转换和投影计算能力,总结提炼声屏障自适应布设算法;依据声屏障设置原则,实现声屏障自适应建模功能,并具备更新和修改功能,同时完成声屏障工程数量统计。系统对于陆路交通工程100 km项目完成声屏障自适应建模仅需1~3 min,显著提高陆路交通工程声屏障设计工作效率,扩展了声屏障三维可视化和成果交付手段,为方案比选和项目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成果丰富了陆路交通项目声屏障三维数据资产与成果应用,完善陆路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一体化作业体系,实现陆路交通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研究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工程 声屏障 数字地球 构筑物 模型库 设置原则 自适应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几字弯”地区风沙阻控原理及科学问题研究
5
作者 张红武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1,共11页
为遏制黄河“几字弯”地区风蚀严重态势、减少风沙入黄量,需深入剖析风沙运动的空气动力学机制,明晰风沙阻控原理及科学问题。采用具有底部糙度的紊流流速分布公式及新建立的沙漠区含沙量分布公式,对沙尘事件风速、含沙量及输沙通量进... 为遏制黄河“几字弯”地区风蚀严重态势、减少风沙入黄量,需深入剖析风沙运动的空气动力学机制,明晰风沙阻控原理及科学问题。采用具有底部糙度的紊流流速分布公式及新建立的沙漠区含沙量分布公式,对沙尘事件风速、含沙量及输沙通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测资料验证与理论计算,表明输沙通量与地表粗糙度成明显的反比关系,实施风沙阻控工程能减弱沙漠风蚀能力与大风产沙量。进一步利用能合理体现阻力影响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进行计算,表明沙粒起动流速阈值与地表粗糙度成正比,如果自然沙漠表面粗糙度较小,就会因沙粒起动风速阈值小而加剧地表风蚀;而在地面设置沙障使粗糙度增大会加大沙粒起动风速,又因粗糙度增大会明显减小近地面风速,在此减风阻沙双重影响下,地表风沙活动性明显削弱,从而说明沙障阻控风沙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加大沙漠阻力、引起沙粒起动风速加大而遏制风沙的活动性。若阻控工程表面光滑,则会使沙粒难以在沙丘顶部沉积而能遏制沙丘移动和扩展。基于自然界能耗最小原则,提出了沿稳定性最强的沙脊线布控风沙阻控工程布局线的方法,按阻力最小原则确定的风沙阻控构件整体外形结构具有改变近地面风场的功能,且顶部形态对于气流特性具有多流向广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运动 风沙阻控工程 粗糙度 能耗最小原则 沙丘 库布齐沙漠 黄河“几字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打结器Pro/Engineer仿真及动作功能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伟 张志毅 +3 位作者 刘智强 布库 万其号 李丹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8-60,共3页
对D型打结器主要部件的构成及其功能进行了描述,利用Pro/E软件对打结器各元件进行装配,并对其打结装置进行机构的运动模拟仿真。把打结器复杂的打结动作总结为4个打结阶段,最后对打结器主要机构所完成的动作及功能进行了分析,为国内设... 对D型打结器主要部件的构成及其功能进行了描述,利用Pro/E软件对打结器各元件进行装配,并对其打结装置进行机构的运动模拟仿真。把打结器复杂的打结动作总结为4个打结阶段,最后对打结器主要机构所完成的动作及功能进行了分析,为国内设计制造D型打结器及打结器后续改进进行了前期理论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结器 凸轮盘 打结嘴 PRO/enginEER 动作功能 位置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挠度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明昊 刘世忠 +1 位作者 王志鲲 张建功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138,共8页
为得到求解精度高且简便高效的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考虑全截面剪切变形影响的挠度计算方法。以分析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箱壁剪应力分布特点入手,利用虚功原理,并引入考虑全截影响的剪切形式因子,将组合箱梁挠度分离为Euler梁理... 为得到求解精度高且简便高效的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考虑全截面剪切变形影响的挠度计算方法。以分析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箱壁剪应力分布特点入手,利用虚功原理,并引入考虑全截影响的剪切形式因子,将组合箱梁挠度分离为Euler梁理论挠度与考虑全截面剪切变形的附加挠度,基于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全截面剪切变形附加挠度的表达式。制作了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实桥缩尺模型,进行了组合梁受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试验,并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组合梁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空间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参数分析表明,剪切变形对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挠度影响较大,相对于组合梁翼板,波形钢腹板剪切变形的影响更加突出;翼板剪切附加挠度随高跨比的增大而减小,但始终小于波形钢腹板剪切附加挠度;波形钢腹板剪切附加挠度随着宽跨比的减小而减小,当宽跨比小于0.2时,可忽略波形钢腹板剪切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 剪切附加挠度 虚功原理 剪切形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原理的穿越活动断层隧道震害影响分区方法及应用研究
8
作者 崔光耀 何子阳 +2 位作者 陈秦泷 王明年 王道远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1-1180,共10页
为提高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抗震性能,从结构的能量响应出发,引入了断层错动因素,优化了地震作用下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能量响应计算理论,根据输入能量与结构固有能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地震和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能量响应曲线计算方法,建立... 为提高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抗震性能,从结构的能量响应出发,引入了断层错动因素,优化了地震作用下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能量响应计算理论,根据输入能量与结构固有能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地震和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能量响应曲线计算方法,建立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震害影响区分区方法,依托龙洞子隧道F5活动断层段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F5活动断层段隧道在地震10 s左右发生失稳破坏,破坏率最大为58%,根据破坏率对穿越断层隧道进行了震害影响分区;通过汶川地震龙洞子隧道F5和龙溪隧道F8活动断层段现场震害资料分析表明,现场震害类型及震害分布情况与震害影响分区较为符合,这说明提出的基于能量原理的穿越活动断层隧道震害影响分区方法可用于工程实际。研究成果可为穿越活动断层隧道抗震设防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能量原理 活动断层 影响分区 破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围岩压力-承载区特征曲线的挤压大变形隧道支护原则研究
9
作者 马凯蒙 刘勇 +4 位作者 樊浩博 刘志春 朱正国 张俊儒 冯冀蒙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挤压大变形隧道常常出现初期支护侵限、喷射混凝土局部开裂、钢架扭曲甚至局部塌方等灾变。以高速铁路大埋深Ⅳ级围岩双线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法建立围岩压力-承载区特征曲线;依托中老铁路会排山隧道进行现场测试,验证围岩压力... 挤压大变形隧道常常出现初期支护侵限、喷射混凝土局部开裂、钢架扭曲甚至局部塌方等灾变。以高速铁路大埋深Ⅳ级围岩双线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法建立围岩压力-承载区特征曲线;依托中老铁路会排山隧道进行现场测试,验证围岩压力、变形与松弛范围的关系;基于松弛区对埋深的敏感性,给出不同埋深下Ⅳ级围岩隧道支护原则。结果表明:随着变形的增加,围岩压力逐渐减小,而松弛区逐渐增大,岩体离散阈值出现在松弛区范围内;围岩压力-承载区特征曲线的结果基本可以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Ⅳ级围岩隧道在埋深达到千米级时,围岩开挖后可先进行混凝土初喷及锚杆支护,锚杆长度建议为6~8 m,如遇变形速度快或变形量大时可采用预应力锚杆,适当增加支护刚度,可采用刚柔结合的支护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压力-承载区特征曲线 现场验证 挤压大变形 支护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探索“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霖 王永红 张斌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7期132-136,共5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蚌埠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等方面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有助力学...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蚌埠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等方面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有助力学生的操作技能、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政治情操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国内高校“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教育 OBE理念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设计与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文博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143-145,149,共4页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发展进一步聚焦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理论讲授为主,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实践能力培养受限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汽车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于此,该文探...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发展进一步聚焦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理论讲授为主,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实践能力培养受限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汽车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于此,该文探讨了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在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构建更具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汽车发动机原理 课程设计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与评价
12
作者 梁长梅 侯震 刘艳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6期105-108,111,共5页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以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采用Excel制作了课程目标达成度电子文件。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2级的2204班的学生成绩为例,结合计算结果与个体达成度的...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以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采用Excel制作了课程目标达成度电子文件。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2级的2204班的学生成绩为例,结合计算结果与个体达成度的散点图和柱状图,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Excel中仅需输入学生的过程成绩与期末成绩即可自动计算出课程目标达成度,并生成直观的学生个体达成度图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 目标达成度 计算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T与机器学习的GaN电子能带预测及其应变调控
13
作者 曾言 卞维啸 +1 位作者 钟礼 李孝宝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由于氮化镓(GaN)出色的电学和力电耦合性质,其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功率半导体材料。其中,电子能带特性和带隙大小是评价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尽管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在能带特性预测方面具有高精度的优势,但该方法需要大量计算资源。... 由于氮化镓(GaN)出色的电学和力电耦合性质,其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功率半导体材料。其中,电子能带特性和带隙大小是评价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尽管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在能带特性预测方面具有高精度的优势,但该方法需要大量计算资源。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学习在新材料的研发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不同应变状态下GaN晶体电子能带作为特征量的训练集,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对整个弹性应变空间的能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GaN晶体在受到不同组合的拉伸、压缩和剪切应变作用下,可以由导体转变为带隙最大为6 eV的间隙半导体。通过验证发现,基于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预测误差最大为2%。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方法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可显著提升半导体材料电子性质预测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能带预测 应变调控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式桥墩钢围-钢弹簧套箱柔性防撞结构原理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永灿 余小辉 +2 位作者 张锡祥 于宏明 李提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7,111,共10页
为解决桥梁工程中薄弱型圆柱式桥墩“弱墩抗强撞”的防船撞技术难题,根据薄弱型圆柱式桥墩的船撞受力特点及现有圆柱式桥墩防撞结构的“全方位柔性防撞”缺陷,采用以防撞结构的结构形式创新提升其“全方位柔性防撞”能力的难题解决方法... 为解决桥梁工程中薄弱型圆柱式桥墩“弱墩抗强撞”的防船撞技术难题,根据薄弱型圆柱式桥墩的船撞受力特点及现有圆柱式桥墩防撞结构的“全方位柔性防撞”缺陷,采用以防撞结构的结构形式创新提升其“全方位柔性防撞”能力的难题解决方法,研发设计出一种新型圆柱式桥墩附着式钢围-钢弹簧套箱柔性防撞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新防撞结构的结构形式和功能分析,导出了新防撞结构的柔性防撞原理;根据新防撞结构实桥工程应用检验的桥墩船撞力降低、船舶撞损破坏减少和桥墩船撞作用偶然状况安全性改善结果,确定了新防撞结构的柔性防撞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新防撞结构依靠其“冲击柔性”结构形式,具有远优于常规钢套箱防撞结构的柔性防撞效果,能大幅降低桥墩船撞力和船舶撞损破坏,能显著改善桥墩船撞作用偶然状况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圆柱式桥墩 柔性防撞结构 钢围-钢弹簧套箱 柔性防撞原理 柔性防撞效果 弱墩抗强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原理”课程在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改革探索
15
作者 王新民 周新宇 +4 位作者 邓攀博 张小利 蒋海明 徐永斌 李雅丽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0期131-133,136,共4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为认证提供有力支持。总体而言,“化工原理”课程的改革不仅满足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也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为认证提供有力支持。总体而言,“化工原理”课程的改革不仅满足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也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通过改革,课程质量得到提升,教学内容与专业认证标准更紧密结合,为地方院校提供了可复制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16
作者 杨大俏 颜琪 +3 位作者 姜雨 刘云国 林祥娜 于娇娇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3期115-117,共3页
随着社会对科技发展需求的变化,传统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未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科研或产业资源,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能力较弱,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创新思维有待进一步提升,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新高... 随着社会对科技发展需求的变化,传统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未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科研或产业资源,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能力较弱,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创新思维有待进一步提升,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新高考改革后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差异大,需要个性化教学手段。“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综合性强,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较高,但实践教学常因资源限制而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新工科”背景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学成果提升,创新教育体系建立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同时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工程原理 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缺陷和应变工程控制Janus MoSSe的析氢反应
17
作者 刘劲松 沈露 +1 位作者 任龙军 黄希忠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4-1041,共8页
Janus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s)因独特的不对称结构而展现出优异的电子、光学和催化性能,在纳米催化和热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具有典型空位缺陷的Janus MoSSe单层的稳定性及其析氢反... Janus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s)因独特的不对称结构而展现出优异的电子、光学和催化性能,在纳米催化和热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具有典型空位缺陷的Janus MoSSe单层的稳定性及其析氢反应(HER)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单层Janus MoSSe在HER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显著降低至约0.5 eV,明显低于原始MoSSe和传统MoS_(2)单层。进一步研究表明,外部应变的引入可有效调控缺陷结构Janus MoSSe的HER性能,其性能提升主要归因于缺陷区域悬空键自适应释放集中应变,从而产生显著的可调谐模式。该研究阐明了应变工程提高MoSSe HER性能的潜在机制,为基于缺陷Janus TMDs的高效HER催化剂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 第一性原理 析氢反应 吉布斯自由能 应变工程 缺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应用为导向的“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18
作者 常云鹤 范芳玉 +2 位作者 彭蕾 刘晓燕 冯红霞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131-133,共3页
作为“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配套实验课程,“食品工程原理实验”不仅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传统“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如演示和验证性实验比例过大... 作为“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配套实验课程,“食品工程原理实验”不仅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传统“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如演示和验证性实验比例过大、知识点繁杂、教学设备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理论联系实际困难、考核形式单一等,难以满足食品行业发展的需求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求。针对目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的教学现状,探讨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导向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设计原理的农业机械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19
作者 李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5期74-77,共4页
该文基于工程设计原理,通过分析农业机械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设计挑战与需求,提出了提高机械性能、降低能耗与生产成本的目标。通过结合工程设计原理与现代优化技术,提出优化过程中设计变量的选择、约束条件的设定及目标函数的构建,实现... 该文基于工程设计原理,通过分析农业机械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设计挑战与需求,提出了提高机械性能、降低能耗与生产成本的目标。通过结合工程设计原理与现代优化技术,提出优化过程中设计变量的选择、约束条件的设定及目标函数的构建,实现机械结构的性能提升与资源利用最大化。总结农业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对未来农业机械设计优化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为农业机械设计提供一种新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结构设计优化 工程设计原理 有限元分析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4
20
作者 康红艳 周钢 +3 位作者 刘美丽 李昆 王江雪 孙安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3-186,205,共5页
“基础医学实验”是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基础医学教育”环节中的一门核心专业类课程,而当前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医工交叉”的人才培养,亟须改革。借鉴我国现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基于实验动物福利3R原则,“一鼠多用”... “基础医学实验”是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基础医学教育”环节中的一门核心专业类课程,而当前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医工交叉”的人才培养,亟须改革。借鉴我国现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基于实验动物福利3R原则,“一鼠多用”,将解剖生理学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进行整合,形成整合类实验项目,减少实验动物用量;引入虚拟实验,结合翻转课堂,以虚代实;将实验动物伦理纳入理论讲解范畴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在实验动物中心设立“小动物信箱”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于生命的敬畏。改革经验为国内工科院校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环节中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交叉 3R原则 基础医学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