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无人机协同操作界面的最佳交互方式评估
1
作者 张欣悦 吴晓莉 +2 位作者 王名珺 晏彪 武愈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00-2611,共12页
评估有/无人机协同操作界面按键交互与多模态交互对任务效能和认知负荷的影响,同时为各窗口间操作行为匹配最佳交互方式。实验测定被试使用按键交互和多模态交互(触控手势、语音指令、触控手势语音结合)分别完成三类窗口间操作行为任务... 评估有/无人机协同操作界面按键交互与多模态交互对任务效能和认知负荷的影响,同时为各窗口间操作行为匹配最佳交互方式。实验测定被试使用按键交互和多模态交互(触控手势、语音指令、触控手势语音结合)分别完成三类窗口间操作行为任务的行为指标、眼动指标及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多模态交互的各项数据显著优于按键交互。在不同窗口间操作行为中,切换窗口使用触控手势语音结合交互最优,移动窗口和关闭窗口行为使用触控手势交互最优。实验结果验证多模态交互的优势,同时为其他复杂信息系统界面的窗口交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无人机 协同操作界面 多模态交互 按键交互 窗口间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耳周肌电信号的默念口令识别方法
2
作者 魏柏淳 姜峰 +3 位作者 张松涛 张琦 段锦楠 王修来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4-904,共11页
智能设备的普及促使可穿戴人机交互技术需求日益增加。为提高用户接受度,人机交互技术对交互易用性与隐蔽性要求较高。本文提出基于耳周肌电信号的默念口令识别方法。该方法易于与集成生理电采集的耳机设备结合,实现无声操控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的普及促使可穿戴人机交互技术需求日益增加。为提高用户接受度,人机交互技术对交互易用性与隐蔽性要求较高。本文提出基于耳周肌电信号的默念口令识别方法。该方法易于与集成生理电采集的耳机设备结合,实现无声操控智能设备,减少社交尴尬。具体地,本文首先确定并构建口令经验原则,筛选最优口令集。其次,根据单通道信噪比和分类准确率选择最优耳周传感器位置。再次,提出基于CNN-Transformer结构的识别模型构建耳周肌电信号与默念口令的时空映射。最后,大量实验评估方法可行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平均准确率91.18%,优于相关任务的先进模型,且在命令变形和头部运动下表现稳定。本文方法奠定了默念口令识别商业产品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模式识别 人机交互 神经人机接口 人体意图解码 默念口令识别 肌电信号处理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充电发电机皮带轮螺母自动拧紧机设计
3
作者 李佑长 黄俭有 +1 位作者 彭雄祥 陈国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17,共4页
为了解决发动机用充电发电机皮带轮螺母拧紧力矩不受控、影响产品质量且装配效率较低的现状,根据皮带轮螺母的拧紧工艺和扭矩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种集成式可精确控制轴承压入力、皮带轮螺母拧紧力矩并同时在线检测的设备,通过环形轨道模... 为了解决发动机用充电发电机皮带轮螺母拧紧力矩不受控、影响产品质量且装配效率较低的现状,根据皮带轮螺母的拧紧工艺和扭矩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种集成式可精确控制轴承压入力、皮带轮螺母拧紧力矩并同时在线检测的设备,通过环形轨道模组实现零件自动流转,利用人机界面实时监控装配质量与数量,同时将记录数据导入电脑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实现高效生产。试验表明,利用本设备装配的发电机皮带轮螺母拧紧力矩100%合格,装配效率提升67%,效率提升的同时可使装配质量稳定受控,确保产品及时交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发电机 皮带轮螺母 拧紧机 集成式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模型下的雷达工作方舱人机界面空间布局
4
作者 李晨博 齐根华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0,共5页
为提升雷达工作方舱人机交互效率,提出舱室人机界面认知模型。对S-O-R模型、SRK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等常用认知模型进行分析,并依据舱室人机界面认识模型分别对舱室中现有显示器位置、操纵器布局、通信装置位置等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形... 为提升雷达工作方舱人机交互效率,提出舱室人机界面认知模型。对S-O-R模型、SRK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等常用认知模型进行分析,并依据舱室人机界面认识模型分别对舱室中现有显示器位置、操纵器布局、通信装置位置等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改进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为下步雷达工作方舱的舱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认知 舱室人机界面模型 雷达工作方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的传播学审视:人机合体与身份认同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品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0,共10页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有了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正在引发人类传播的深刻变化,数字生命逐步生成,人机融合不断演进,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一场传播革命正在到来。面对脑机接口引发的传播问题,传统理论所定义的主体与客体、人与机...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有了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正在引发人类传播的深刻变化,数字生命逐步生成,人机融合不断演进,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一场传播革命正在到来。面对脑机接口引发的传播问题,传统理论所定义的主体与客体、人与机器、传播者与受众等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机器正在重塑人的传播身份。如何应用身份认同等相关理论与方法,更新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目标,探索人机合体中人的主体地位与身份,讨论人机传播相关问题,已成为传播学研究与传播实践发展的重大课题。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脑机接口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传播新问题与挑战,以引导人机合体传播的正确进路,避免在人机共融共生中传播主体的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人机合体 身份认同 传播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人机交互界面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湘 龙茜 +1 位作者 陈淇琪 王美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2,共17页
目的对载人航天人机交互界面的色彩设计方法流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方法遵循“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从色彩空间与模型、色彩设计与人因、航天色彩设计范围、载人航天器色彩设计模型,以及载人航天器色彩设计与人因评价体系等方面,对... 目的对载人航天人机交互界面的色彩设计方法流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方法遵循“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从色彩空间与模型、色彩设计与人因、航天色彩设计范围、载人航天器色彩设计模型,以及载人航天器色彩设计与人因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载人航天器人机交互界面色彩设计方法流程体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构建了载人航天色彩设计模型,阐述了完整的载人航天色彩设计方法流程体系。结论针对载人航天人机交互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为航天员在轨环境中的生活品质及工作效能等相关领域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航天领域色彩设计与人因工程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人机交互界面 色彩设计 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供性的挖掘机驾驶室操作界面优化研究
7
作者 冯青 朱锦涛 杨延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77,共6页
为优化挖掘机驾驶员与操作面板的交互方式,提高与操作界面交互的视觉搜索效率,通过对挖掘机驾驶室操作界面元件进行可供性交互矩阵(功能-任务矩阵)和可供性识别,并结合因子分析对可供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实现了从文字、图形及色彩等设... 为优化挖掘机驾驶员与操作面板的交互方式,提高与操作界面交互的视觉搜索效率,通过对挖掘机驾驶室操作界面元件进行可供性交互矩阵(功能-任务矩阵)和可供性识别,并结合因子分析对可供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实现了从文字、图形及色彩等设计要素对操作界面元件与整体的优化设计。采用眼动试验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方案A在眼动数据方面表现最好。研究试验将可供性理论与操作界面优化相结合,为复杂人机界面的优化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驾驶率 人机界面 可供性 界面优化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类聚合物砂浆-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与变形特征试验研究
8
作者 蒋中明 石兆丰 +4 位作者 杨雪 田湘 肖喆臻 刘琛智 黄湘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45-3554,共10页
聚合物砂浆(polymer mortar,PM)因其良好的气密性、抗裂性和变形适应性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建造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人工硐室储气库密封层的可选材料之一。为探究聚氨酯类聚合物砂浆(polyurethane ... 聚合物砂浆(polymer mortar,PM)因其良好的气密性、抗裂性和变形适应性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建造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人工硐室储气库密封层的可选材料之一。为探究聚氨酯类聚合物砂浆(polyurethane polymer mortar,PPM)与人工硐室储气库衬砌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和变形适应性,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PPM中粉料和聚合物含量以及配比变化对PPM-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和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界面的破坏特征和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PPM-混凝土界面破坏型式主要表现为界面两侧材料的分离;界面剪应力-位移关系在应力峰值前呈现两阶段近似线性变形特征,界面破坏剪切应变最大值可达11.05%;粉料和聚合物含量以及配比变化对界面黏结强度都有重要的影响,最高黏结强度约为1.21MPa,最低平均黏结强度为0.237MPa。PPM-混凝土界面强度和变形性能可满足CAES地下储气库的建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人工硐室 密封结构 PPM-混凝土界面 黏结性能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可更换舱外载荷接口通用设计与应用
9
作者 刘彦伟 赵振昊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暴露资源,载人航天器往往设计支持少量或大规模暴露试验的开展,暴露试验项目包括专用舱外载荷和可更换舱外载荷。载人航天器可更换舱外载荷是在航天员或机械臂照料下通过舱外载荷接口设备实现在轨安装和更换。针对不同...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暴露资源,载人航天器往往设计支持少量或大规模暴露试验的开展,暴露试验项目包括专用舱外载荷和可更换舱外载荷。载人航天器可更换舱外载荷是在航天员或机械臂照料下通过舱外载荷接口设备实现在轨安装和更换。针对不同可更换舱外载荷的接口需求不尽相同、不同载人航天器之间或同一载人航天器不同舱段之间的舱外载荷接口设备不同、载人航天器暴露试验平台在地面阶段无法与全部可更换舱外载荷进行接口匹配等技术难点,文章提出一种载人航天器可更换舱外载荷接口模块化、标准化的通用设计方法。舱外载荷接口按照安装接口、供电接口、信息接口、热接口等功能分类进行模块化设计,各功能模块相互独立;各功能模块对外接口采用标准化设计,同一类型接口的形式及定义均相同。经过在轨飞行应用,表明载人航天器可更换舱外载荷接口通用设计方法可行、正确,为载人航天器滚动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舱外载荷接口 通用设计 在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人机接触界面体压分布的实验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鄂 洪军 +2 位作者 梁建 李彦山 陈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8-542,共5页
针对汽车驾驶人机接触界面中的乘坐舒适性问题,依据人体生理学、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对臀部和股区的解剖结构分析,提出了汽车人机界面的舒适体压分布的一般准则.在研制的汽车乘驾体位生物力学特性实验台上,进行了汽车驾驶环境的... 针对汽车驾驶人机接触界面中的乘坐舒适性问题,依据人体生理学、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对臀部和股区的解剖结构分析,提出了汽车人机界面的舒适体压分布的一般准则.在研制的汽车乘驾体位生物力学特性实验台上,进行了汽车驾驶环境的人机界面的体压分布实验和主观评价研究.4种曲面座垫的主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座椅形面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不同形面特征的座椅具有不同的乘坐舒适性.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人机接触界面的体压分布准则是正确的,依据该准则能够评价人机接触界面中的乘坐舒适性问题.实验台中的分布式体压测试系统能够有效地测绘出不同座垫实验中的人机接触界面的体压分布曲线,并发挥出很好的测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人机接触界面 体压分布 生物力学 乘坐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集成和可视化展示 被引量:27
11
作者 沈国辉 李立新 +3 位作者 狄方春 孟鑫 刘金波 高宝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94-97,共4页
介绍了基于可视化技术和数据集成技术的特高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支撑平台主要功能设计。该系统为满足特高压电网运行和监控的需要,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可视化技术实现,支撑平台包括集成总线、数据交换接口、人... 介绍了基于可视化技术和数据集成技术的特高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支撑平台主要功能设计。该系统为满足特高压电网运行和监控的需要,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可视化技术实现,支撑平台包括集成总线、数据交换接口、人机界面、数据库接口、图形接口、可视化接口等,可以直接得到揭示电网运行趋势和本质的高层次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自动化 可视化 数据集成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可视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4
12
作者 沈国辉 佘东香 +5 位作者 孙湃 边晓宇 刘艳 赵林 王丽丽 周京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1-36,共6页
电网规模的增大和数据量的增多,需要更先进更直观的工具和手段来帮助调度员实现对电网的及时有效监控,可视化是目前从人机界面角度实现上述功能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文章阐述了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可视化的技术理论基础。重点描述了... 电网规模的增大和数据量的增多,需要更先进更直观的工具和手段来帮助调度员实现对电网的及时有效监控,可视化是目前从人机界面角度实现上述功能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文章阐述了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可视化的技术理论基础。重点描述了一体化设计的可视化系统的几种展示手段和产品的特点。该系统已经在某省调EMS系统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智能调度:调度自动化系统 人机界面 面向服务的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58
13
作者 詹成国 朱伟 徐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2,共4页
针对目前测控装置采用比较简单的图形软件进行界面开发不适应技术发展要求的情况,提出了利用Google的Android作为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的软件开发平台,在Android的系统框架上实现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阐述了如何对Android现有的系统框架进... 针对目前测控装置采用比较简单的图形软件进行界面开发不适应技术发展要求的情况,提出了利用Google的Android作为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的软件开发平台,在Android的系统框架上实现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阐述了如何对Android现有的系统框架进行裁剪和调整,使得系统更加符合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的要求。利用Android提供的组件设计了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的各个功能模块(规约模块、逻辑模块和CAN模块等),使得模块设计更加合理,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更小。设计了基于OMAP3530的测控装置人机界面,结果表明基于Android的测控人机界面功能更加丰富,操作更加友好,易于升级和维护,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装置 ANDROID 人机界面 架构 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宏刚 赵江平 +1 位作者 郭进平 景春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6,共6页
分析人-机系统事故发生原因,剖析经典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致因模型存在的不足,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刺激"形成的原因,构建了改进事故致因模型。对两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人机工程学与防止事故的关系,提出了人机工程学防止事... 分析人-机系统事故发生原因,剖析经典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致因模型存在的不足,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刺激"形成的原因,构建了改进事故致因模型。对两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人机工程学与防止事故的关系,提出了人机工程学防止事故的方法,并给出人机界面合理性主观评价检查表。研究及论证表明:预防人-机系统事故的本质在于有效防止人失误的发生,除安全管理措施以外,最重要的是人机工程学问题,笔者提出的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对人-机系统事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失误 人-机系统 人机工程学 事故预防 功能分配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软件包的开发 被引量:14
15
作者 申刚 徐光虎 +2 位作者 顾洁 程浩忠 杨宗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14,共4页
作者开发了基于 Windows操作平台的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软件包。该软件包分为原始数据处理、负荷预测、预测结果处理三个模块 ,各模块相互独立 ,易于扩充。在该软件包建立的负荷预测的模型库具有分析、计算快速 ,检验方法多、结果输... 作者开发了基于 Windows操作平台的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软件包。该软件包分为原始数据处理、负荷预测、预测结果处理三个模块 ,各模块相互独立 ,易于扩充。在该软件包建立的负荷预测的模型库具有分析、计算快速 ,检验方法多、结果输出形式多样的特点。模型库具备智能化的专家系统 ,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适用范围广泛。最后以某地区的需电量历史数据为例 ,选择了 5种不同模型进行了预测 ,并与综合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表明该软件包人机界面友好、选用模型合理、预测结果精度较高 ,能够满足当今快速发展的电力市场对于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的要求 ,并解决了当前电力系统中一些负荷预测软件可操作性不强、模型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长期负荷预测 软件包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环境系统设计中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立刚 袁修干 杨春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5-539,共5页
为了提高人-机-环境系统的性能特性,目前发展了以人为核心的人-机-环境系统设计思想,本文结合该设计思想,进一步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性能研究的主要方面,提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人机特性模型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人-机系统 人-机接口 人体工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基本模型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康卫勇 王黎静 +1 位作者 袁修干 柳忠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9-54,共6页
讨论战斗机人机界面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把各部分划分到飞行员和战斗机的三要素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三要素基本模型;通过分析要素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利用不同的线条表示其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关系;对飞行员和战斗机... 讨论战斗机人机界面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把各部分划分到飞行员和战斗机的三要素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三要素基本模型;通过分析要素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利用不同的线条表示其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关系;对飞行员和战斗机的三要素组成部分进行了工效分析,进而探讨其在战斗机人机界面中的作用。通过人机界面模型的建立以及对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模型中的三要素进行的工效分析,得出了在人机界面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功能作用,为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座舱 人机界面 工效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中人的失误分析及研究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前祥 敬忠良 姜世忠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57,共6页
文章首先将载人航天中产生人失误的原因分为三大类型 :载人航天器系统人机界面本身设计不当、生产加工与装配错误以及由人自身的局限性所引发的操作错误。在此基础上 ,详细论述了为防止航天员发生失误而采取的研究对策。最后 ,提出几点... 文章首先将载人航天中产生人失误的原因分为三大类型 :载人航天器系统人机界面本身设计不当、生产加工与装配错误以及由人自身的局限性所引发的操作错误。在此基础上 ,详细论述了为防止航天员发生失误而采取的研究对策。最后 ,提出几点建议以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人机接口 航天员 人为失误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导师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8
19
作者 刘清堂 吴林静 +2 位作者 刘嫚 范桂林 毛刚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44,共6页
智能导师系统(ITS)是实现智能化教学的有力工具,它的诞生及发展给教育教学带了很大的契机和挑战。该文对智能导师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了智能导师系统的概念及其内涵。文章在分析智能导师系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详... 智能导师系统(ITS)是实现智能化教学的有力工具,它的诞生及发展给教育教学带了很大的契机和挑战。该文对智能导师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了智能导师系统的概念及其内涵。文章在分析智能导师系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近几年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总结了智能导师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导师系统 ITS 领域知识库 学生模型 推理机制 人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感性分析 被引量:55
20
作者 杨明朗 王红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13,共3页
好的设计就是创造美好的界面使用体验。在非物质时代里,对于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来说,不仅要满足用户对功能的需求,还要让用户能够简单、愉悦的使用。依托感性工学原理,为如何更好的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作出分析。
关键词 人机交互 界面 感性 感性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