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与大豆间作青贮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雷天翔
毕显杰
宋敏
张新国
施维新
张万旭
杨李德
|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2
|
棉花-花生间(套)轮作模式对作物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古丽西旦姆·吾马尔
高君
崔福洋
张云
侯献飞
贾东海
顾元国
张乐
李强
陈晓露
苗昊翠
|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
李银水
黄翔
罗金华
吕典
金晶
李必钦
秦璐
顾炽明
余常兵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施氮与种间距离下大豆/玉米带状套作作物生长特性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杨立达
任俊波
彭新月
杨雪丽
罗凯
陈平
袁晓婷
蒲甜
雍太文
杨文钰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5
|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马智鸣
潘增柔
杨欢
宿雅涵
李建政
汪扬媚
赵静
杨文钰
吴雨珊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6
|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典型黑土区不同林龄小黑杨土壤质量差异 |
刘可意
杨佳
姜淑娜
谷会岩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7
|
生姜应答间/套作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朱永兴
田野
马慧慧
孙冲
蒋昕晨
刘奕清
周弦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小麦边际效应与种植方式规范化的研究 |
陈雨海
李永庚
余松烈
于振文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
2003 |
29
|
|
9
|
玉米-豆科作物带状间套作对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优势的影响 |
杨欢
周颖
陈平
杜青
郑本川
蒲甜
温晶
杨文钰
雍太文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7
|
|
10
|
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
孙明明
王萍
吕世翔
李智媛
王冠
王晓丽
宋昊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8
|
|
11
|
氮肥和种植密度对带状种植小麦抗倒能力的影响及边际效应 |
樊高琼
李金刚
王秀芳
郑亭
郭翔
陈溢
吴中伟
杨文钰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0
|
|
12
|
间套作改善作物矿质营养的机理研究进展 |
付学鹏
吴凤芝
吴瑕
刘丹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1
|
|
13
|
玉米/大豆套作下作物叶片氮、磷动态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
杨峰
黄山
崔亮
王小春
雍太文
刘卫国
杨文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14
|
大豆与烤烟不同套作年限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涂勇
杨文钰
刘卫国
雍太文
江连强
王小春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5
|
|
15
|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中荫蔽及光照恢复对大豆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
龚万灼
吴雨珊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杨文钰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2
|
|
16
|
带状套作荫蔽及复光对不同大豆品种(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吴雨珊
龚万灼
廖敦平
武晓玲
杨峰
刘卫国
雍太文
杨文钰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6
|
|
17
|
施氮量对套作大豆花后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闫艳红
杨文钰
张新全
陈小林
陈忠群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9
|
|
18
|
套作遮荫条件下烯效唑对大豆壮苗机理的研究 |
闫艳红
杨文钰
张新全
陈小林
陈忠群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6
|
|
19
|
不同株型玉米套作大豆生长环境动态及群体产量研究 |
杨峰
崔亮
黄山
刘卫国
雍太文
杨文钰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8
|
|
20
|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除草剂的筛选 |
杜青
王青梅
陈平
戴炜
杨文钰
雍太文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