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VMD-PSR-MNF的海洋MT数据噪声压制方法
1
作者 徐天 罗鸣 +1 位作者 封常青 吴云具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98,共17页
海洋大地电磁法是一种天然源方法,其采集的大地电磁信号具有场强微弱、易受干扰等特点.在浅水环境下,海浪运动引起的复杂强烈的感应电磁场是大地电磁信号主要干扰源,极大降低了大地电磁数据的信噪比,致使视电阻率和相位畸变.针对这种复... 海洋大地电磁法是一种天然源方法,其采集的大地电磁信号具有场强微弱、易受干扰等特点.在浅水环境下,海浪运动引起的复杂强烈的感应电磁场是大地电磁信号主要干扰源,极大降低了大地电磁数据的信噪比,致使视电阻率和相位畸变.针对这种复杂的强能量噪声,本文提出SVMD-PSR-MNF方法对其进行压制.通过连续变分模态分解(Success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SVMD)实现噪声预估计,然后利用相空间重构(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PSR)将时间序列转化为矩阵,在此基础上,结合最小噪声分离(Minimum Noise Fraction,MNF)将含噪MT数据分解为一系列MNF成分,最后通过MNF成分的选取重构实现信噪分离.针对实测数据去噪效果评价难的问题,本文基于大地电磁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和海浪感应磁噪声的周期性,提出基于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的去噪效果评价方法.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合成数据和南黄海实测数据的处理中.本文基于一维各向异性模型模拟连续频谱的MT信号,并采用三维随机海浪感应磁场公式合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含噪MT数据.合成数据和南黄海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SVMD-PSR-MNF方法可在压制噪声的同时较好地恢复有效信号,校正噪声导致的视电阻率和相位的畸变,提高MT数据质量;ACF可评价海浪感应磁噪声的压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地电磁法 海浪感应磁噪声 连续变分模态分解 相空间重构 最小噪声分离 自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的一维MT直接反演新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清礼 杨中海 胡文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4-327,共4页
陈清礼 ,杨中海 ,胡文宝 .有效的一维 MT直接反演新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2 4~ 32 7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中 ,视电阻率反映在给定频率处穿透深度范围内的平均电阻率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其穿透深度不同。据此 ,利用... 陈清礼 ,杨中海 ,胡文宝 .有效的一维 MT直接反演新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2 4~ 32 7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中 ,视电阻率反映在给定频率处穿透深度范围内的平均电阻率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其穿透深度不同。据此 ,利用等效电阻率的概念 ,设计了一个由视电阻率曲线直接计算地层电阻率的算法。该算法首先依据最高频率点的视电阻率确定表层电阻率并估算其厚度 ;然后由高频的视电阻率确定相应的并联等效层的电阻率和厚度 ;之后再由第一层的电阻率及厚度和等效层的电阻率及厚度计算第二层的电阻率及厚度 ;依次类推 ,从上到下计算出各电性层的参数。该算法不需要初始模型 ,也不必进行数据拟合。对不同模型的理论数据的反演均表明该方法在划分电性层时很有效 ,反演结果与实际模型对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 mt直接反演技术 等效电阻率 视电阻率 平均电阻率 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法在磁控加载环境中细胞增殖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苹 蔡绍皙 +1 位作者 吴泽志 邓传斌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6-568,共3页
以人肝实质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SMCC-7721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在磁控加载环境中细胞增殖的3种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由于微球的干扰,台盼蓝法在此环境下的测定容易出现错误统计,同时需时较长。MTT法由于显色物质为非... 以人肝实质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SMCC-7721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在磁控加载环境中细胞增殖的3种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由于微球的干扰,台盼蓝法在此环境下的测定容易出现错误统计,同时需时较长。MTT法由于显色物质为非水溶性,在有机溶剂中的再次溶解的均匀度不好掌握,测定结果偏差较大,且容易因溶解过程造成微球漂浮而导致取样点失效。而MTS法在保持测定结果与传统的台盼蓝法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却更为简单快速,特别是能够避免微球对于测定的多种干扰,因此对研究这种加载环境中的细胞增殖,是一种最为适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加载环境 细胞增殖 mt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永磁同步电机MT坐标系下DTC控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夏加宽 毕亮 +1 位作者 李瑞泽 何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1-247,共7页
针对直接转矩驱动技术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应用中存在的低速转矩脉动和该动力系统对恒功率调速范围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MT坐标系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该系统工作在与定子磁链同步旋转的参考坐标系中,采用改进式MTP... 针对直接转矩驱动技术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应用中存在的低速转矩脉动和该动力系统对恒功率调速范围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MT坐标系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该系统工作在与定子磁链同步旋转的参考坐标系中,采用改进式MTPA控制实现参考磁链的计算,利用定子磁链控制器所产生的磁链误差积分实现磁链估算.采用不同的电压矢量对逆变器的电压饱和所产生的磁链估算误差进行补偿,从而提高磁链估算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减小了低速转矩脉动,拓宽了调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直接转矩控制 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 mt坐标系 补偿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刚度测试的技术与应用
5
作者 薛转转 胡欢 Oleksiy Penkov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70,共16页
细胞刚度的测量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理解细胞的生物力学性质及其功能,本文首先探讨了测量细胞刚度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组织工程、软骨病诊断、癌症诊断以及药物的开发,其次详细介绍了五种主要的测量技术... 细胞刚度的测量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理解细胞的生物力学性质及其功能,本文首先探讨了测量细胞刚度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组织工程、软骨病诊断、癌症诊断以及药物的开发,其次详细介绍了五种主要的测量技术:微柱阵列(MTFM)法、光镊(OT)法、磁镊(MT)法、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法、生物膜力探针(BFP)测量法,并展望了这五种技术在现实应用中的潜力及挑战。AFM以其纳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和皮牛顿级别的力分辨率,已成为细胞力学测量领域中一个强大和独特的工具。因此,本综述重点介绍了AFM技术及其相关计算模型–微球–细胞接触的赫兹模型在此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并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各类现有AFM仪器的种类与特点,以及它们在细胞力学测量中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刚度测量 疾病诊断 微柱阵列法 光镊法 磁镊法 原子力显微镜测量法 生物膜力探针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流磁巨量转移用永磁偏置定位磁针
6
作者 刘强 焦飞腾 +2 位作者 孙海威 牛萍娟 王子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911-2920,共10页
针对现有Mini/Micro LED巨量转移技术转移效率及自组装转移良率普遍较低,提出一种“永磁+电磁”磁场耦合的新型流磁巨量转移用定位磁针。为实现磁针上表面对芯片的精准抓取,设计了电磁偏置线圈,精准控制磁针上表面的磁力,利用磁路分析... 针对现有Mini/Micro LED巨量转移技术转移效率及自组装转移良率普遍较低,提出一种“永磁+电磁”磁场耦合的新型流磁巨量转移用定位磁针。为实现磁针上表面对芯片的精准抓取,设计了电磁偏置线圈,精准控制磁针上表面的磁力,利用磁路分析法建立磁针结构与磁针针尖的数学模型,获取影响磁针上表面气隙磁密的结构参数,借助有限元法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磁针上表面的Bmax由最初的57 mT提高至68 mT,相较初始方案增加了19.2%;峰谷变化率δ由50.8%提升至70.5%,两大指标参数均优于原方案。基于优化结果研制了一套永磁偏置定位磁针装置,并进行气隙磁密测试与芯片转移效果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磁针上表面的磁密值Bmax为60 mT,峰谷变化率δ为66.6%,可在1 min内实现上千颗芯片的吸引固定,满足巨量转移精准抓取芯片的要求,可配合流体实现芯片的巨量转移过程,提升了自组装巨量转移技术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icro LED 巨量转移 永磁偏置 定位磁针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对比试验——内蒙曹四夭钼矿 被引量:21
7
作者 底青云 许诚 +4 位作者 付长民 王中兴 张文秀 安志国 王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54-2663,共10页
为了检验自主研制的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实际勘查中的性能与可靠性,以及整体系统的野外实际工作能力,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的曹四夭钼矿开展了SEP不同类型磁传感器之间以及SEP整套系统与国外商业仪器系统的全面对比试... 为了检验自主研制的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实际勘查中的性能与可靠性,以及整体系统的野外实际工作能力,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的曹四夭钼矿开展了SEP不同类型磁传感器之间以及SEP整套系统与国外商业仪器系统的全面对比试验.试验采用多种方案,分别进行了高温超导磁传感器和感应式磁传感器之间的性能对比试验;磁通门磁传感器和感应式磁传感器之间的性能对比试验;SEP发射机与GGT-30发射机、TXU-30发射机的发射性能对比试验;SEP系统与V8、GDP-32II等国际先进仪器的CSAMT法综合对比试验;以及SEP系统和V8系统的MT法对比试验.本文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自主研制的SEP系统已经基本达到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能够很好地胜任野外实际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法勘探系统 磁传感器 对比试验 CSAmt 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法张量阻抗通用计算公式 被引量:26
8
作者 谭捍东 魏文博 +1 位作者 邓明 金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在研究大地电磁三维数值模拟时必须解决如何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电、磁场值计算张量阻抗元素的问题。为此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推导了适用于复杂地电模型的张量阻抗通用计算公式 ,给出了由数值模拟得到的离散电场、磁场值计算阻抗元素的... 在研究大地电磁三维数值模拟时必须解决如何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电、磁场值计算张量阻抗元素的问题。为此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推导了适用于复杂地电模型的张量阻抗通用计算公式 ,给出了由数值模拟得到的离散电场、磁场值计算阻抗元素的方法。通过深入分析 ,还得到了每个通用张量阻抗元素计算公式的直观表达式 ,显示出明确的物理意义。例如Zxy表示在源场α·SX和SY的作用下 ,在x方向产生的电场分量加权线性叠加结果和在 y方向产生的磁场分量加权线性叠加结果的比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法 离散电场 磁场 计算公式 频率域电磁法 水平电场分量 地球物理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突泉盆地高精度重磁电特征及其构造格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丹丹 李世臻 +3 位作者 周新桂 李爱勇 温泉波 林燕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0-253,共14页
松辽盆地西部及外围中生界是新近确定的东北油气资源新区的主力层系,其盆地内部地层展布、构造样式、油气成藏组合条件等均不明确,油气资源潜力研究程度较低。笔者以内蒙古东北部突泉盆地为主要研究区,通过高精度重力、磁力和大地电磁... 松辽盆地西部及外围中生界是新近确定的东北油气资源新区的主力层系,其盆地内部地层展布、构造样式、油气成藏组合条件等均不明确,油气资源潜力研究程度较低。笔者以内蒙古东北部突泉盆地为主要研究区,通过高精度重力、磁力和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方法,揭示了突泉盆地深部地层结构形态并评价油气资源潜力。综合勘探成果显示:盆地内沉积地层由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逐渐倾斜,即沉积地层向盆地中心延伸,其埋深逐渐加大,马吉拉胡一带可能为盆地中心;突泉盆地内部存在区域性断裂13条,断裂走向以NE、NW向为主,这些断裂构成了研究区的基本构造格架,控制着研究区内中生界和上古生界的隆凹格局及沉积地层发育;并圈定了北部次凸、德泉次凹、白子庙次凹、东南次凸4个中生代构造单元。这些认识和成果为下一步油气资源勘探工作部署提供了盆地深部结构方面的重要证据,也对在东北油气资源新区(松辽盆地西部及外围)进行上古生界-中生界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泉盆地 油气勘探 重力 磁力 大地电磁(mt) 构造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飞仙关断层传播褶皱磁组构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潜伟 贾东 +2 位作者 陈竹新 罗良 贾秋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9-655,共7页
沿龙门山南段冲断前锋带飞仙关断层传播褶皱剖面钻取了270个磁组构定向岩芯样品,对其进行了磁性矿物与磁组构分析。通过等温剩磁和三轴热退磁实验确定了样品中的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磁组构测试结果显示27个采样点的磁组构为中间组构... 沿龙门山南段冲断前锋带飞仙关断层传播褶皱剖面钻取了270个磁组构定向岩芯样品,对其进行了磁性矿物与磁组构分析。通过等温剩磁和三轴热退磁实验确定了样品中的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磁组构测试结果显示27个采样点的磁组构为中间组构与构造组构两种类型。通过对各点磁组构特征及各项磁组构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再结合断层传播褶皱运动学模型,得出断层传播褶皱形成过程中岩石应变及磁组构演化:断层扩展前的平行层缩短作用把原始的沉积组构改造成为中间组构;在断层扩展过程中,两翼地层的旋转抬升产生的简单剪切作用对地层磁化率各向异性产生影响,使得校正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j值局部升高,以及在剪切变形强烈的区域形成构造磁组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褶皱冲断带 断层传播褶皱 磁组构 构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电磁道分离同步采集的大地电磁测深观测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建荣 王勇 +2 位作者 于鹏 王家林 郝天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基于均匀水平层状介质模型条件,在地面总磁场水平分量与介质电阻率随深度变化无关的假设前提下,利用现有陆上大地电磁测深的仪器设备,在岸上布设磁道,在浅海水域布设电道,进行同步采集,并结合浅海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了... 基于均匀水平层状介质模型条件,在地面总磁场水平分量与介质电阻率随深度变化无关的假设前提下,利用现有陆上大地电磁测深的仪器设备,在岸上布设磁道,在浅海水域布设电道,进行同步采集,并结合浅海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了浅海大地电磁的观测。在试验中还系统地进行了不同电磁道距离、不同水深点采集及远参考道测量试验,并用一条海陆MT剖面观测对整个试验结果进行方法检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浅海 电磁道分离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率对大地电磁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学民 曹俊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47-950,共4页
本文推导了物质的磁化率大于自由空间的情况下的二维大地电磁(MT)正演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差分法实现了其正演计算,获得了电磁场的分布.详细地讨论了磁化率对MT响应的影响,证实了磁化率主要影响磁场信号的同相分量,而对磁场信号的异相分... 本文推导了物质的磁化率大于自由空间的情况下的二维大地电磁(MT)正演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差分法实现了其正演计算,获得了电磁场的分布.详细地讨论了磁化率对MT响应的影响,证实了磁化率主要影响磁场信号的同相分量,而对磁场信号的异相分量和电场信号的影响比较弱.当磁化率κ≥0.01时,在某些低频点的视电阻率值可以增加5Ωm左右,并且随着磁化率增加,这种增加的幅度显著增大;而对阻抗相位的影响则非常小.新的认识为高磁化率物质存在的地区观测到的MT数据解释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响应 同相分量 异相分量 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空间定位——以准噶尔盆地东缘砂岩型铀矿探测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万汉平 程纪星 喻翔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6,共11页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是我国铀矿勘探的主攻类型,探索可快速实现其有利成矿空间定位的技术方法对我国核能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准噶尔盆地东缘帐篷沟铀成矿远景区侏罗系沉积建造特征,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法揭示了中上侏罗统有利...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是我国铀矿勘探的主攻类型,探索可快速实现其有利成矿空间定位的技术方法对我国核能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准噶尔盆地东缘帐篷沟铀成矿远景区侏罗系沉积建造特征,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法揭示了中上侏罗统有利成矿地层空间展布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氧化还原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铁磁性矿物变化,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揭示了氧化还原带的分带特征,推断出氧化还原前锋线位置;综合有利成矿地层空间信息及氧化还原带特征,圈定了八道湾组及三工河组有利成矿空间,经钻孔验证,发现了铀矿化,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本文提出的采用电磁测深法联合地面高精度磁法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空间定位的方法,可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勘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氧化带 砂岩型铀矿 大地电磁测深 磁异常 成矿空间定位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盆地地球物理-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重磁电震综合解释在楚雄盆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玲 张明华 +4 位作者 王平 张盛 乔计花 余海龙 黄金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921-4933,共13页
楚雄盆地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基底深度及内部构造隆拗深度一直不明了.本文以楚雄盆地区域重力及航磁数据为基础,依据横贯东西的两条重磁电震剖面定量反演解释结果,并以云参1及楚参1钻井作为约束,分西区、中区及东区三个区块反演得到... 楚雄盆地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基底深度及内部构造隆拗深度一直不明了.本文以楚雄盆地区域重力及航磁数据为基础,依据横贯东西的两条重磁电震剖面定量反演解释结果,并以云参1及楚参1钻井作为约束,分西区、中区及东区三个区块反演得到了楚雄盆地三叠系顶底界面深度,进而得到三叠系厚度分布特征.本次取得的成果为研究楚雄地区深部地质构造和主要沉积盆地厚度以及盆地基底深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资料,可作为楚雄盆地油气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复杂盆地地球物理-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盆地 重磁电震综合解释 重力界面反演 地球物理-地质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地冰缘地貌土壤磁化率与粒度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剑刚 张华 +4 位作者 何红 刘玉国 兰玉波 王颖 马明军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3期37-42,共6页
对辽东山地冰缘地貌上覆土壤沉积物进行磁化率及粒度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沉积中亚铁磁性矿物含量较大,质量磁化率较高。细粒沉积中超顺磁(SP)、单畴(SD)和多畴(MD)晶粒混合存在,少数样品几乎不含超顺磁(SP)晶粒。土壤质地以粘土质... 对辽东山地冰缘地貌上覆土壤沉积物进行磁化率及粒度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沉积中亚铁磁性矿物含量较大,质量磁化率较高。细粒沉积中超顺磁(SP)、单畴(SD)和多畴(MD)晶粒混合存在,少数样品几乎不含超顺磁(SP)晶粒。土壤质地以粘土质粉砂为主,粉砂其次,偶见砂质粉砂。土壤粒级整体偏细,分选不好,正偏居多,峰态多为很窄峰。磁化率高低与粒径大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粒度越粗、原生矿物含量越大,质量磁化率表现越高;粒度越细、单畴、多畴、超顺磁颗粒组分越多,频率磁化率表现越强。受化学风化作用微弱的土壤对应磁学特征更明显,磁化率与粒度的组合特征对研究土壤质地、成壤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地 冰缘地貌 磁化率 粒度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力谱测试中生物分子链耦联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小唐 李帅 +6 位作者 胡春光 何程智 高晓晴 韩梦柯 马国腾 李宏斌 胡晓东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21,共9页
蛋白质力谱测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力谱测试的成功取决于两大技术:一是分子尺度的力谱测量能力,即皮牛量级的力学分辨力和纳米级别的空间分辨力;二是蛋白质样品制备能力,通过将微观生物分子链与介观微球/探针/基底耦联,... 蛋白质力谱测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力谱测试的成功取决于两大技术:一是分子尺度的力谱测量能力,即皮牛量级的力学分辨力和纳米级别的空间分辨力;二是蛋白质样品制备能力,通过将微观生物分子链与介观微球/探针/基底耦联,实现对分子尺度蛋白质的有效测量.然而,蛋白质样品的耦联情况很难在视觉上直接观测,耦联效果的好坏决定测试的成败.因此,蛋白质样品相关制备方法、耦联工艺一直是单分子力谱测试中的研究重点.针对3种主要单分子力谱测试技术即光镊、磁镊及原子力显微术对测试蛋白质的需求特点,特别是对多分子链耦合样品的测试需求特点,介绍了多种基于基底修饰、蛋白质修饰和DNA链修饰的提高连接待测蛋白质与DNA链/微球/探针/玻片/云母片的方法,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典型的应用,为相关领域中样品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力谱 光镊 磁镊 原子力显微术 耦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微知著:单分子力谱技术窥探蛋白质分子动态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宸毅 费攀宇 陈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5-978,共14页
蛋白质的动态功能调控并决定着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其不仅受到蛋白质本身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还受到生物体内复杂的生物力学微环境的动态调控。这些生物力因素主要通过耦联生物化学特性来改变蛋白质的动态相互作用、构象变化以及后... 蛋白质的动态功能调控并决定着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其不仅受到蛋白质本身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还受到生物体内复杂的生物力学微环境的动态调控。这些生物力因素主要通过耦联生物化学特性来改变蛋白质的动态相互作用、构象变化以及后续的信号传导。近些年来,单分子力谱检测技术突破了传统生物化学技术的限制,在单分子水平有效地研究生物力学——化学耦联调控下的蛋白质动态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4种代表性的单分子力谱检测技术(原子力显微镜、光镊、生物膜力学探针以及磁镊),着重介绍这些技术在蛋白质动态功能研究方面的典型应用,主要包括蛋白质动态相互作用,蛋白质动态构象变化以及信号传导等。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基于上述单分子检测技术的单分子力谱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定量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构象变化等生物化学过程的分子动力学参数。最后,本文还简要讨论了单分子力谱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如何与其他研究手段的有机整合,更全面地研究蛋白质的动态功能。我们希望该综述能够给更多的生物化学家带来新的概念和工具,帮助更全面地研究蛋白质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动态功能 单分子力谱 原子力显微镜 光镊 生物膜力学探针 磁镊 生物力学 力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光镊研究稳恒磁场对血红细胞的活性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雷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9-802,共4页
为了研究稳恒磁场对离体血红细胞的活性衰变产生的影响,采用非接触、无损伤的光镊技术进行了实验与分析。光镊中的高斯激光光束作用使红细胞发生形变,待细胞稳定后切断光路,得到形变血红细胞的相对形变量值,该量值大小与红细胞活性相关... 为了研究稳恒磁场对离体血红细胞的活性衰变产生的影响,采用非接触、无损伤的光镊技术进行了实验与分析。光镊中的高斯激光光束作用使红细胞发生形变,待细胞稳定后切断光路,得到形变血红细胞的相对形变量值,该量值大小与红细胞活性相关;对比了正常离体血液与静置于稳恒磁场中的红细胞活性衰变规律。结果表明,0.20T稳恒磁场可以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强红细胞的活性;同时加速了细胞体内能量的消耗,因离体环境没有能量的补充,能量的消耗加速了红细胞的衰老。这一结果为磁场对细胞的活性影响和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 光镊 红细胞 磁场 活性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SVD字典学习算法压制海洋大地电磁噪声 被引量:14
19
作者 封常青 李予国 +1 位作者 吴云具 段双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53-1865,共13页
海洋大地电磁数据处理的结果会影响数据反演和解释的准确性.在浅水中,由海浪引起的强电磁干扰和大地电磁场叠加在一起,使得噪声所在频段内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出现畸变.针对这种强干扰,本文将K-SVD字典学习算法应用于海洋大地电磁信号... 海洋大地电磁数据处理的结果会影响数据反演和解释的准确性.在浅水中,由海浪引起的强电磁干扰和大地电磁场叠加在一起,使得噪声所在频段内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出现畸变.针对这种强干扰,本文将K-SVD字典学习算法应用于海洋大地电磁信号处理中,通过稀疏表示海浪感应磁噪声实现大地电磁磁场信号的重构,并结合视电阻率信息进行相位校正.仿真数据和南黄海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压制海浪感应磁噪声,恢复后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更加连续、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地电磁 海浪感应磁噪声 K-SVD字典学习 相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外围通化地区高精度重磁电特征及其构造格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丹丹 赵松 +3 位作者 张文浩 刘卫彬 陈中 刘伟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6-1068,共13页
通化地区是松辽盆地东部外围的油气调查新区,油气勘探程度极低,关键问题是沉积地层展布形态、盆地深部结构等关键基础地质问题未知。笔者通过高精度重力、磁力和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方法,获取了通化地区岩石地球物理和重磁异常变化特征,... 通化地区是松辽盆地东部外围的油气调查新区,油气勘探程度极低,关键问题是沉积地层展布形态、盆地深部结构等关键基础地质问题未知。笔者通过高精度重力、磁力和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方法,获取了通化地区岩石地球物理和重磁异常变化特征,揭示了通化地区深部地球物理结构形态;认为通化地区存在4条Ⅰ级断裂和46条次级断裂,主要断裂控制着研究区的基本构造格架;首次圈定出红庙子、桓仁、沙尖子、拐磨子和木齐盆地5个断陷盆地,查明了盆地规模、中生界底面最大埋深和中侏罗统侯家屯组地层的展布形态等深部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对桓仁盆地和拐磨子盆地进行构造单元的划分。该研究成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重要基础地质信息,亦对松辽盆地东部外围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化地区 松辽盆地东部外围 重力 磁力 大地电磁 构造格架 油气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