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OH)_(2)对磷酸镁水泥水化过程及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嘉伟 张芸侨 +4 位作者 陈卓凡 刘智 李军 卢忠远 赖振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3-79,共7页
磷酸镁水泥(MPC)的镁质原料主要为重烧MgO,由于制备重烧MgO需要高温煅烧,其使用成本和碳排放量过高。氢氧化镁(Mg(OH)_(2))的来源丰富,制取成本低廉且无污染、安全环保,如能大量采用对缓解使用成本和碳排放量过高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磷酸镁水泥(MPC)的镁质原料主要为重烧MgO,由于制备重烧MgO需要高温煅烧,其使用成本和碳排放量过高。氢氧化镁(Mg(OH)_(2))的来源丰富,制取成本低廉且无污染、安全环保,如能大量采用对缓解使用成本和碳排放量过高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工作使用Mg(OH)_(2)代替部分重烧MgO,通过X射线衍射、热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其对MPC工作性能、水化过程、强度发展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_(2)的掺入加快了MPC的水化过程,浆体的流动度降低,凝结时间缩短,本工作通过水玻璃热处理改性等缓凝手段改善其工作性能。随着Mg(OH)_(2)的掺入,磷酸镁水泥的水化温度和pH值显著降低,水化28 d后的K-鸟粪石(K-struvite)结晶数量增多,抗压强度随Mg(OH)_(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Mg(OH)_(2)掺量在50%以内时,其后期强度下降在15%的范围内,随Mg(OH)_(2)掺量增大,更多的水化产物是由Mg(OH)_(2)反应形成的,当Mg(OH)_(2)掺量为66.6%时,重烧MgO的反应率由平均值22%降低至7%。总而言之,采用大掺量Mg(OH)_(2)制备磷酸镁水泥具有可行性且能确保材料的后期力学性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对降低磷酸镁水泥使用成本和碳排放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h)_(2) 磷酸镁水泥 水化过程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H)_2纳米晶的可控制备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灵娜 洪伟良 +1 位作者 刘日明 田德余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09,共5页
以醋酸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沉淀法制备Mg(OH)2纳米晶,使其自然干燥,以降低烘干对Mg(OH)2产生硬团聚的影响.探讨氨水浓度、聚乙二醇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物形貌及产率的影响,推测其生长机理.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调控,分... 以醋酸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沉淀法制备Mg(OH)2纳米晶,使其自然干燥,以降低烘干对Mg(OH)2产生硬团聚的影响.探讨氨水浓度、聚乙二醇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物形貌及产率的影响,推测其生长机理.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调控,分别制得直径约4 nm的Mg(OH)2针状结构、直径20~30 nm的纳米颗粒和花状结构,以及直径40 nm的棒状结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形貌和粒径进行分析,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研究Mg(OH)2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合物 醋酸镁 沉淀法 氢氧化镁 纳米晶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条件下反应介质对Mg(OH)_2晶体晶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牛永效 王恩德 +1 位作者 付建飞 曾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3-736,共4页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在室温下制得Mg(OH)2,在不同的反应介质中对Mg(OH)2进行水热处理,制备出了超细、高纯的Mg(OH)2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得Mg(OH)2颗粒的晶相、形貌和颗粒尺寸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在室温下制得Mg(OH)2,在不同的反应介质中对Mg(OH)2进行水热处理,制备出了超细、高纯的Mg(OH)2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得Mg(OH)2颗粒的晶相、形貌和颗粒尺寸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水热条件下反应介质对Mg(OH)2晶体的形成有十分显著的影响,NaOH溶液、乙二胺和乙醇溶液能够显著改善Mg(OH)2晶体的晶形和分散性.初步探讨了水热条件下反应介质对Mg(OH)2晶形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h)2 水热条件 NAoh 乙二胺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4Nd-0.5Sr-0.3Zr生物镁合金表面耐蚀抑菌层的制备与表征
4
作者 毛雨旭 宋述鹏 +3 位作者 许娜 周和荣 吴润 熊少聪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4,共7页
以AgNO_3溶液为介质,采用水热法在Mg-2.4Nd-0.5Sr-0.3Zr生物镁合金表面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耐蚀膜层,通过XRD、SEM、EDS等技术,对不同水热温度及时间条件下所制膜层的形貌及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结合电化学测试及抑菌试验,考察了水热条件对... 以AgNO_3溶液为介质,采用水热法在Mg-2.4Nd-0.5Sr-0.3Zr生物镁合金表面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耐蚀膜层,通过XRD、SEM、EDS等技术,对不同水热温度及时间条件下所制膜层的形貌及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结合电化学测试及抑菌试验,考察了水热条件对膜层耐蚀性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2.4Nd-0.5Sr-0.3Zr合金表面膜层主要由层片状Mg(OH)_2和颗粒状Ag/Mg(OH)_2聚集混合组成,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膜层厚度逐渐增加。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膜层能有效改善合金的耐蚀性,且随着表面膜层厚度的增加,对应合金样品的耐蚀性增强。此外,经过水热处理制得的合金样品在金色葡萄球菌培养24h后,产生了明显的抑菌圈,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镁合金 水热处理 膜层 mg(oh)2 耐蚀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diagram of CaCl_2-Ca(OH)_2-H_2O system
5
作者 刘卫平 徐徽 +2 位作者 杨喜云 石西昌 陈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751-2754,共4页
The lg c-pH diagram of the CaCl2-Ca(OH)2-H2O system and its two subsystems at 298.15 K ar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The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solubility of ... The lg c-pH diagram of the CaCl2-Ca(OH)2-H2O system and its two subsystems at 298.15 K ar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The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solubility of CaCl2 and Ca(OH)e can be found out from the diagrams. CaCl26H2O (s), Ca(OH)2(s) and solution coexist when the pH value of solution is about 10.8. CaC12 with the minimum solubility of 1 682.4 g/L is in equilibrium with solution when the pH value is lower than 9.4, and Ca(OH)2 with the minimum solubility of 2.749 g/L is in equilibrium with solution at the pH value over 12.1,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and reuse of calcium chloride mother liquor for collocating lime cream which is the precipitant in the process of synthesizing magnesium hydrox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l2-Ca(oh2-H2O system SOLUBILITY lgc-pH diagram thermodynam0ic equilibrium magnesium hydrox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镁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机理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勇 高家诚 +2 位作者 张艳 周详发 伍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81-1986,共6页
考察纯镁浸泡于模拟体液(SBF)中所发生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实验材料为扩散退火态,浸泡时间3-21d。结果发现,镁的腐蚀速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同时溶液pH递增;裂纹和腐蚀坑是材料损伤的主要形貌特征,而MgCl2的局部富积是形成腐蚀坑... 考察纯镁浸泡于模拟体液(SBF)中所发生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实验材料为扩散退火态,浸泡时间3-21d。结果发现,镁的腐蚀速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同时溶液pH递增;裂纹和腐蚀坑是材料损伤的主要形貌特征,而MgCl2的局部富积是形成腐蚀坑的重要原因;随着浸泡时间延长,Mg(OH)2沉积于试样表面并逐步增长,成为Ca、P在Mg表面沉积的屏障,因此抑制Mg(OH)2的形成和生长是诱导磷酸钙陶瓷在Mg表面沉积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模拟体液 腐蚀 mg(oh)2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镁晶须的高温-熔盐-干法合成实验研究
7
作者 陈建铭 方晓杰 宋云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3,共3页
以Mg(OH)2和H3BO3为原料,利用高温-熔盐-干法合成了高品质的Mg2B2O5晶须,并对Mg2B2O5晶须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将Mg(OH)2、H3BO3、NaCl和KCl粉末放入高速粉碎机中研磨20 min混匀,然后将混合物在850℃下焙烧4 h。XRD和EDX表征结果表明... 以Mg(OH)2和H3BO3为原料,利用高温-熔盐-干法合成了高品质的Mg2B2O5晶须,并对Mg2B2O5晶须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将Mg(OH)2、H3BO3、NaCl和KCl粉末放入高速粉碎机中研磨20 min混匀,然后将混合物在850℃下焙烧4 h。XRD和EDX表征结果表明,最终产品为纯净的单斜相Mg2B2O5。SEM和TEM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Mg2B2O5晶须形貌尺寸均一,长度为30~55μm,直径为0.17~0.25μm,平均长径比为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镁 晶须 高温-熔盐-干法 合成 mg(o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储氢材料水解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加鳌 邹勇进 孙立贤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3,134,共10页
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使得地球上出现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且化石能源的储量也逐步下降,造成的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人们开始着力寻找清洁无污染的高效可再生能源。氢能因具有超高的燃烧热及零排放的特点而被认为... 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使得地球上出现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且化石能源的储量也逐步下降,造成的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人们开始着力寻找清洁无污染的高效可再生能源。氢能因具有超高的燃烧热及零排放的特点而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镁基储氢材料因具有高的质量储氢密度,且因镁的地壳含量高、成本低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镁基储氢材料水解可以产生高纯度的氢,而且副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制氢方式之一。纯Mg和MgH_(2)水解可以分别产生6.4%和3.4%(质量分数)的H_(2),但镁基储氢材料水解反应产生难溶于水的Mg(OH)_(2),导致其反应动力学缓慢。近年来,通过将金属、金属氢化物与镁基储氢材料进行复合或者在水解反应时添加酸和无机盐等手段有效提高了氢产率和反应动力学性能。综述了镁基储氢材料水解制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材料 水解 制氢 mg(oh)_(2)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添加剂对氢氧化镁/聚醚砜杂化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崔莎莎 韩森建 +1 位作者 毛丽莉 王海增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以聚醚砜(PES)为成膜聚合物,聚乙二醇-400(PEG-400)为分散剂,采用相转化法,原位生成纳米氢氧化镁[Mg(OH)_2],成功制备出具有高渗透性能且抗污染的有机-无机杂化膜.本文详细研究PEG-400对杂化膜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证实纳米M... 以聚醚砜(PES)为成膜聚合物,聚乙二醇-400(PEG-400)为分散剂,采用相转化法,原位生成纳米氢氧化镁[Mg(OH)_2],成功制备出具有高渗透性能且抗污染的有机-无机杂化膜.本文详细研究PEG-400对杂化膜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证实纳米Mg(OH)_2的原位生成,采用电镜表征膜的微观结构,并且对杂化膜的渗透性能、截留率、接触角、孔隙率及抗污染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EG-400不仅影响制备膜的孔道结构,且利用其分子链中的氧原子与Mg^(2+)配位,促进Mg^(2+)在高分子体系中的分散,减少纳米粒子在相转化过程中的团聚.当添加PEG-400的添加量为8 g时,改性的Mg(OH)_2/PES杂化膜的性能最佳:纯水通量达到188.39 L/(m^2·h),对BSA截留率为98%,通量恢复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纳米氢氧化镁 杂化膜 亲水性 抗污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连续生产时高镁垢形成机理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乌志明 张洪帮 +1 位作者 宋磊 白文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80,共4页
在10万t/a氢氧化镁连续生产过程中,反应釜和一些管道中会生成高镁垢,影响传质传热,定期停车酸洗,既浪费原料增加成本,也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为有针对性地解决该问题需要弄清高镁垢形成机理。通过对垢样进行化学分析、XRD、SEM和热分析,... 在10万t/a氢氧化镁连续生产过程中,反应釜和一些管道中会生成高镁垢,影响传质传热,定期停车酸洗,既浪费原料增加成本,也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为有针对性地解决该问题需要弄清高镁垢形成机理。通过对垢样进行化学分析、XRD、SEM和热分析,确定结垢物的主成分是氢氧化镁,次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通过高镁垢的微观形貌、结晶性和热分解特性,进而分析确定高镁垢形成并逐渐硬化的机理:正常的氢氧化镁产品是团聚粒,但反应体系内会生成少量独立的片状和针柱状异形晶,这些异形晶会沉积挂壁,特别是针柱状碱式氯化镁会贯穿各片层如钉书针样将片状的氢氧化镁订牢,使结垢物更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h)2 高镁垢 碱式氯化镁 异形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解法氢氧化镁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镁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丽莉 涂赣峰 +1 位作者 冯乃祥 狄跃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3-789,共7页
采用隔膜电解法以盐湖水氯镁石为原料制备前驱体Mg(OH)_(2),煅烧后制备纳米氧化镁,实现盐湖废弃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对Mg(OH)_(2)煅烧过程进行热解动力学解析,结合热解机理和速率,考察煅烧条件对Mg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升高,MgO... 采用隔膜电解法以盐湖水氯镁石为原料制备前驱体Mg(OH)_(2),煅烧后制备纳米氧化镁,实现盐湖废弃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对Mg(OH)_(2)煅烧过程进行热解动力学解析,结合热解机理和速率,考察煅烧条件对Mg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升高,MgO的比表面积降低,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晶粒变大;煅烧时间延长,MgO的比表面积和活性降低,晶粒尺寸增大,结构变得致密;升温速率增大,MgO比表面积与活性均先增大后平缓,晶粒尺寸基本不变;MgO比表面积最大为29.3 m^(2)/g,CAA最小为66 s,晶粒尺寸最小为27.8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煅烧 反应动力学 纳米氧化镁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