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胆苦苷通过调节肝星状细胞中MIF-SPP1信号通路预防巨噬细胞介导的肝纤维化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继绪 朱英斌 +1 位作者 陈茂丽 韩永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3-602,共10页
目的探究龙胆苦苷(GPS)通过调节肝星状细胞中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分泌型磷蛋白1(SPP1)信号通路预防巨噬细胞介导的肝纤维化机制。方法将LX-2细胞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组、TGF-β联合GPS(25、50、100、150)μmol/mL... 目的探究龙胆苦苷(GPS)通过调节肝星状细胞中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分泌型磷蛋白1(SPP1)信号通路预防巨噬细胞介导的肝纤维化机制。方法将LX-2细胞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组、TGF-β联合GPS(25、50、100、150)μmol/mL组,EDU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 TM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法检测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与一型胶原蛋白(COL1A1)蛋白表达。分离M1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1-CM)用于处理TGF-β组、TGF-β联合GPS组LX-2细胞,同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浓度,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以及α-SMA与COL1A1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GPS、肝纤维化与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的靶点交集,药物亲和反应的靶点稳定性(DARTS)实验和Western blot法验证GPS对MIF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将LX-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组、TGF-β联合M2-CM组、TGF-β和oe-NC联合M2-CM组、TGF-β和oe-MIF联合M2-CM组,分析细胞上清液iNOS、Arg1浓度及细胞增殖、侵袭、α-SMA与COL1A1蛋白表达变化。将LX-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组、TGF-β联合oe-NC组、TGF-β联合oe-MIF组、TGF-β和oe-MIF联合GPS组,Western blot法测定MIF与SPP1蛋白表达。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探究GPS对体内肝纤维化的潜在治疗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组LX-2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增加,α-SMA与COL1A1蛋白表达增强,而GPS干预能够抑制TGF-β条件LX-2细胞增殖与侵袭,并降低α-SMA与COL1A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TGF-β组细胞上清液中iNOS浓度上调、Arg1浓度下降,并且M1-CM处理在TGF-β干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iNOS浓度、降低了Arg1浓度,同时促进了细胞增殖与侵袭,上调了α-SMA与COL1A1蛋白表达,而GPS能够逆转M1-CM干预的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F为GPS、肝纤维化与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的靶点交集之一,且GPS能够靶向并抑制其表达。相比于TGF-β组,M2-CM干预后细胞上清液中iNOS浓度下降、Arg1浓度增加,LX-2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降低,α-SMA与COL1A1蛋白表达减弱,然而过表达MIF后,逆转了M2-CM的干预效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TGF-β组MIF与SPP1蛋白表达增强,过表达MIF后MIF与SPP1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强,而GPS干预则抑制了MIF与SPP1蛋白表达。动物实验中,GPS干预治疗能够减轻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并抑制肝组织中MIF与SPP1、α-SMA与COL1A1蛋白表达。结论GPS可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中MIF-SPP1信号通路预防巨噬细胞介导的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龙胆苦苷(GPS)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 分泌型磷蛋白1(SP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在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谢小青 刘亚贤 +4 位作者 王俊科 卢利霞 洪金鹏 陈嘉屿 于晓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1-565,共5页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作为一种促炎和致癌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招募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至肿瘤微环境中。MIF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的发生。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MIF不仅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抗炎作用,...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作为一种促炎和致癌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招募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至肿瘤微环境中。MIF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的发生。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MIF不仅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抗炎作用,还可诱导免疫逃避和免疫耐受,促进肿瘤的发生。这与在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密不可分,主要包括自然杀伤(NK)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B细胞、 T细胞及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等。本文总结了MIF在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以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 免疫细胞 肿瘤免疫 肿瘤微环境 免疫应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IF-AS1调节miR-423-5p/PYCR1轴对前列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剑波 邵继春 +2 位作者 曾治军 赵涛 王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44-2549,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反义RNA1(MIF-AS1)调节miR-423-5p/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1(PYCR1)轴对前列腺癌(P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敲低MIF-AS1或下调miR-423-5p表达,检测PC患者肿瘤...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反义RNA1(MIF-AS1)调节miR-423-5p/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1(PYCR1)轴对前列腺癌(P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敲低MIF-AS1或下调miR-423-5p表达,检测PC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和细胞中MIF-AS1、miR-423-5p和PYCR1 mRNA的表达;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Western blot检测PYCR1蛋白表达;验证miR-423-5p和MIF-AS1、PYCR1的关系。结果MIF-AS1、PYCR1 mRNA在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miR-423-5p呈低表达。沉默MIF-AS1可抑制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PYCR1表达,上调miR-423-5p表达,诱导细胞凋亡(P<0.05);抑制miR-423-5p表达可逆转沉默MIF-AS1对PC3细胞恶性行为的抑制作用(P<0.05)。MIF-AS1、PYCR1与miR-423-5p存在靶向调控关系。结论沉默MIF-AS1可能通过上调miR-423-5p来抑制PYCR1表达,抑制PC细胞的恶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反义RNA1 miR-423-5p 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1 前列腺癌 恶性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抵抗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郑礼 孙瑜 +3 位作者 王俊杰 郦佳慧 韩姝 夏照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46-1150,共5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抵抗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效应及其细胞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用脂多糖(LPS)、MIF、地塞米松(Dex)分别或相继刺激RAW264.7细胞后,用ELIS...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抵抗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效应及其细胞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用脂多糖(LPS)、MIF、地塞米松(Dex)分别或相继刺激RAW264.7细胞后,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和白三烯B4(LTB4)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AW264.7细胞胞浆膜联蛋白Annexin 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RAW264.7用MIF和LPS刺激以后,细胞释放脂质炎症介质PGE2和LTB4的量明显增加,Dex能明显减少PGE2和LTB4的产生,但加入外源性重组的MIF就可以逆转Dex的作用;LPS刺激能减少内源性Annexin 1的表达,加入Dex后能明显增加Annexin 1的表达,但是加入外源性重组的MIF以后,Dex增强Annexin 1表达的作用就被逆转。结论:MIF能抵抗糖皮质激素抑制脂质炎症介质PGE2和LTB4的释放,且部分是通过干扰Annexin1的表达实现的。Annexin 1可能是MIF抵抗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糖皮质激素 ANNEXIN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组织中MI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双霞 李光迪 +1 位作者 于晓辉 张方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根除治疗对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MIF和Hp在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胃镜下随机采集胃黏膜活检组织,经14C呼气试验、Warthin-starry银... 目的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根除治疗对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MIF和Hp在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胃镜下随机采集胃黏膜活检组织,经14C呼气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检测Hp均为阳性,并经病理检验证实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各40例,Hp阴性的健康检查者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各组MIF蛋白的表达;进行Hp根治治疗2周,停药4周后复查Hp及MIF,比较根除前后各组MIF水平。结果MIF蛋白在Hp阴性的正常胃黏膜中阳性表达低(2/25,8%);在Hp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12/40,30%)、萎缩性胃炎(26/40,65%)和胃溃疡组织(19/40,47.5%)阳性表达增强,显著高于Hp阴性的正常胃黏膜组(57/120vs.2/25;2χ=13.376,P<0.01);在慢性炎症中,随着炎症程度增加,MIF表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12/40vs.26/40;χ2=9.825,P<0.01);Hp根除后,MIF蛋白表达阳性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57/120vs.23/103;2χ=15.264,P<0.01),而Hp仍为阳性者MIF蛋白阳性率无显著变化。结论Hp感染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及溃疡的形成与胃黏膜MIF的表达相关,根除Hp感染可降低胃黏膜MIF基因表达的异常,可能对预防或减缓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胃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性肝癌血清中MIFIL-17IL-10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于晓辉 段惠春 +3 位作者 杨晓萍 赵夏平 王维 戴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4-716,共3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IIuI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中MIF、IL-17、IL-10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HCC和36例肝硬化(LC)为实验组,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 目的:检测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IIuI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中MIF、IL-17、IL-10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HCC和36例肝硬化(LC)为实验组,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MIF、IL-17及IL-10的含量。结果:HCC组和LC组MIF和IL-17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CC组和LC组MIF、IL-17和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IL-17及IL-10的紊乱可能与HCC及LC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0 肝细胞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R-451a通过靶向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6
7
作者 董辉 王晶 +4 位作者 杨艳娟 张旭 俞梦楚 徐广贤 简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91-1098,共8页
目的探讨miR-451a对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调控及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临床肝癌组织中miR-451a及MIF mRNA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451a对MIF的靶向调控关系。包装miR-451a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感... 目的探讨miR-451a对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调控及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临床肝癌组织中miR-451a及MIF mRNA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451a对MIF的靶向调控关系。包装miR-451a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感染HepG2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miR-451a和MIF mRNA表达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IF蛋白水平,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结果 miR-451a在肝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MIF mRNA在肝癌样本中呈现高表达;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显示,MIF 3'UTR野生型联合miR-451a模拟物共转染细胞的荧光信号强度明显弱于其他转染组,miR-451a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miR-451a表达显著升高,MIF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克隆形成能力减弱。结论 HepG2细胞过表达miR-451a通过抑制MIF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miR-451a 迁移抑制因子(mif)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51与MI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汪伟 孙晓娜 +3 位作者 张玉峰 党中勤 牛学恩 刘晓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观察miR-451与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胃癌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5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胃癌旁组织,应用RT-PCR法检测miR-451及MIF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与胃癌相... 目的观察miR-451与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胃癌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5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胃癌旁组织,应用RT-PCR法检测miR-451及MIF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与胃癌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 miR-451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P<0.01),而MIF mRNA在胃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P<0.01),在胃癌组织中,miR-451与MIF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miR-451及MIF mRNA与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结论 miR-451及MIF mRNA与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miR-451可能通过抑制MIF负向调控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 miR-451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MIF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活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建秀 李鹏 +5 位作者 伍艳芳 易维京 刘进军 郭鹰 唐捷 胡川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构建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hum an m acrophage m igration inh ib itory factor,hM IF)原核表达系统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RT-PCR从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细胞克隆hM IF cDNA,测序后构建pET11b/hM IF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 目的构建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hum an m acrophage m igration inh ib itory factor,hM IF)原核表达系统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RT-PCR从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细胞克隆hM IF cDNA,测序后构建pET11b/hM IF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hM IF;重组hM IF经纯化和鉴定后,作为抗原常规免疫和CpG ODN加强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鉴定活性。结果构建pET11b/hM IF重组表达质粒,表达出预期hM IF蛋白,表达率30%,纯化后纯度达95%。W estern b lotting鉴定为hM IF,NO释放实验证实具有生物学活性。两种免疫方案共获得9株分泌抗hM IF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一株经W estern b lotting和活性鉴定证明具有特异性和生物学活性。结论获得hM IF重组蛋白和抗hM IF单克隆抗体,为其基础性研究和在脓毒症的治疗等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制备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蛇藤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壁MIF及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金平 程军 +1 位作者 田卓 胡厚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观察南蛇藤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阶段主动脉壁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 目的观察南蛇藤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阶段主动脉壁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南蛇藤素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均给予高脂饮食饲养8周,在高脂饲养的后4周,分别予以2mg.kg-1.d-1南蛇藤素和相当剂量的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用药4周;小鼠处死后行主动脉连续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根部粥样斑块面积,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主动脉壁MIF和MMP-9蛋白表达的强度。结果图像分析测量结果显示对照组形成了早期斑块;南蛇藤素干预组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斑块面积/动脉壁横切面积也明显降低(P<0.01);南蛇藤素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MIF、MMP-9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南蛇藤素可能通过下调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壁MIF、MMP-9表达,发挥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蛇藤素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鳍金枪鱼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勇 王军 +2 位作者 张之文 王定 苏永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9-34,共6页
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肝脏中克隆了其MIF(TaMIF)的cDNA序列。TaMIF的cDNA全长706 bp含一个34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长115氨基酸的蛋白质。信号肽预测分析表明TaMIF没有信号肽。序列分... 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肝脏中克隆了其MIF(TaMIF)的cDNA序列。TaMIF的cDNA全长706 bp含一个34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长115氨基酸的蛋白质。信号肽预测分析表明TaMIF没有信号肽。序列分析与进化分析表明,黄鳍金枪鱼与近海养殖鱼类MIF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进化地位相近,预示着深海鱼类TaMIF与近海养殖鱼类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是对深海鱼类MIF基因信息资料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 分子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表达MIF和分泌TNF-α、IL-8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振东 喻卓 +2 位作者 张旋 王庸晋 王殿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分泌TNF-α、IL-8的影响。方法用PMA诱导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将分化后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DMA作用24 h后,分别采用RT-PCR... 目的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分泌TNF-α、IL-8的影响。方法用PMA诱导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将分化后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DMA作用24 h后,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检测MI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培养上清中TNF-α与IL-8的含量。结果 ADMA剂量依赖性的上调了THP-1源性巨噬细胞内MIF mRNA和蛋白表达,15μmol/L ADMA对MIF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最明显。随着ADMA浓度增加,THP-1源性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8的水平逐渐升高,在15μmol/LADMA作用时达到峰值。结论 ADMA能够上调巨噬细胞内MIF的表达,促进TNF-α和IL-8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吨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转染对人内皮细胞MI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钟久昌 余细勇 +3 位作者 郭俊明 林秋雄 龚朝辉 刘琼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2-1926,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中由血管紧张素(Ang)II诱导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影响。方法:克隆和构建含人ACE2基因全长的重组质粒(pACE2),并将之转染入人血管内皮细胞中。分... 目的:探讨重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中由血管紧张素(Ang)II诱导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影响。方法:克隆和构建含人ACE2基因全长的重组质粒(pACE2),并将之转染入人血管内皮细胞中。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转染细胞中的MIF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ngⅡ(100nmol/L)和AngIV(100nmol/L)刺激后均可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中MIF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pACE2基因转染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中由AngII和AngIV诱导的MIF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ACE2基因过表达可明显抑制人内皮细胞中炎症介质MIF的表达,提示ACE2基因具有一定的抗炎症效应。通过调节ACE2基因的活性和表达,很可能为炎症相关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和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强 周彤 +3 位作者 翟颖仙 王建伟 靳朝晖 石英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3-716,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探讨MIF和VEGF与卵巢癌发生的关系及在卵巢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MIF、VEGF和第八因子...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探讨MIF和VEGF与卵巢癌发生的关系及在卵巢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MIF、VEGF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采用ImageProPlus(IPP)6.0图像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IF和VEGF在正常卵巢组织的实质细胞中不表达,在卵巢癌肿瘤细胞的胞浆呈阳性表达,且随着卵巢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强度逐渐增强;低分化卵巢癌与高分化和中分化卵巢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低分化卵巢癌组织中的MVD(50.83±11.59)明显增加,与正常卵巢组织(18.16±2.26)、高分化(19.88±3.92)及中分化(31.1±3.08)卵巢癌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MIF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5797,P<0.01),MIF表达与卵巢癌MVD呈正相关(r=0.9623,P<0.001)。结论:MIF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MIF可能通过上调VEGF表达促进卵巢癌的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血管新生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通过调控ERK/MAPK及TGF-β1/Smads通路影响瘢痕成纤维细胞活力和凋亡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鹏程 向雪宝 +2 位作者 何楠 吴振江 靳三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67-1075,共9页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否通过调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影响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活力和凋亡。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与河南省胸...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否通过调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影响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活力和凋亡。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与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6例瘢痕疙瘩组织和对应正常皮肤组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MIF的mRNA和蛋白水平。瘢痕疙瘩组织利用组织块培养法提取成纤维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MIF过表达组、siRNA阴性对照(NC)组和MIF干扰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转染p-EGFP-N1、p-EGFP-N1-MIF、siRNA NC和MIF siRNA(均4μg),置于37℃、CO2培养箱中转染6 h,更换为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继续培养12、24、48、72和96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培养48 h,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F的mRNA和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ax、cleaved caspase-3、TGF-β1、Smad2、Smad3、Smad7、ERK、磷酸化ERK(p-ERK)、p38 MAPK和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瘢痕疙瘩组织中MIF的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转染12 h,与对照组、空载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MIF过表达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处理24、48、72和96 h,与对照组、空载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MIF过表达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MIF干扰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MIF过表达组细胞活力逐渐升高(P<0.05),MIF干扰组细胞活力逐渐降低(P<0.05)。转染48 h,与对照组、空载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MIF过表达组细胞中MIF的mRNA和蛋白水平及Bcl-2、TGF-β1、Smad2、Smad3、p-ERK和p-p38 MAPK蛋白水平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和Smad7蛋白水平降低(P<0.05);MIF干扰组细胞中MIF的mRNA和蛋白水平及Bcl-2、TGF-β1、Smad2、Smad3、pERK和p-p38 MAPK蛋白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和Smad7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MIF在瘢痕疙瘩组织中高表达,沉默MIF可抑制病理性瘢痕ERK/MAPK及TGF-β1/Smad2/3通路中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促进细胞凋亡,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生长,而过表达后的作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瘢痕 成纤维细胞 ERK/MAPK信号通路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反义寡核苷酸对巨噬细胞表达MIF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广然 陈伟英 +2 位作者 余学清 李晓艳 阳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反义寡核苷酸对体外巨噬细胞表达MIF的影响。方法:设计特异性MIF寡核苷酸,其序列为:反义:5’-TACGGATACAAGTAGCAC-3’;正义:5’-ATGCCTATGTTCATCGTG-3’;错义:5’-CTCTCAGACTCGATCTGT-3’。通过脂质...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反义寡核苷酸对体外巨噬细胞表达MIF的影响。方法:设计特异性MIF寡核苷酸,其序列为:反义:5’-TACGGATACAAGTAGCAC-3’;正义:5’-ATGCCTATGTTCATCGTG-3’;错义:5’-CTCTCAGACTCGATCTGT-3’。通过脂质体包裹后将其分别转染至小鼠巨噬细胞,观察MIF反义寡核苷酸对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表达MIF的影响。结果:LPS刺激后6h,巨噬细胞表达MIFmRNA和合成分泌的MIF量增加,9-12h达高峰。MIF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巨噬细胞后,可见LPS刺激的MIFmRNA和MIF的表达均明显少于LPS刺激组、LPS刺激+转染正义寡核苷酸组和LPS刺激+转染错义寡核苷酸组(P<0.05),与非LPS刺激组无显著差异。结论:LPS可刺激小鼠巨噬细胞合成和表达MIF。MIF反义寡核苷酸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MIF的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反义寡核苷酸类 小鼠 细胞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17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我国胃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韶璋 胡品津 +3 位作者 曾志荣 廖山婴 陈斌 陈旻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173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中国胃癌高发区和低发区普通人群和胃癌患者中的分布,并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我国胃癌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年龄和性别匹...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173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中国胃癌高发区和低发区普通人群和胃癌患者中的分布,并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我国胃癌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广东省104例普通人及104例胃癌患者和陕西省普通人和胃癌患者各102例的MIF-17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在胃癌高发区,胃癌患者携带MIF-173C/C的频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28.8%vs15.4%,χ2=5.47,P<0.05,OR=2.23,95%CI=1.13-4.41),MIF-172C/C基因型增加Hp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χ2=5.27,P<0.05,OR=8.0,95%CI=1.27-19.72)。在胃癌低发区,胃癌患者MIF-173C/C基因型的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1.4%vs27.5%,χ2=0.38,P>0.05)。结论:MIF-173C等位基因可能与我国汉族人群胃癌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MIF基因抑制大细胞肺癌H460细胞增殖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俊娜 罗益锋 +2 位作者 王杜娟 杨惠玲 郭禹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3-858,共6页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阻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基因表达对大细胞肺癌细胞株H460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并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H460细胞中,采用免疫荧光法观测siRNA转染效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MIF蛋白的表达,MTT法...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阻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基因表达对大细胞肺癌细胞株H460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并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H460细胞中,采用免疫荧光法观测siRNA转染效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MIF蛋白的表达,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F siRNA对H460细胞活性和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出现后荧光显微镜观测转染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观测细胞凋亡。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能有效阻断MIF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H460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P<0.05);Hoechst染色可见转染MIF siRNA后的H460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转染MIF siRNA1和MIF siRNA2后细胞凋亡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增加[(18.09±0.41)%和(23.38±2.67)%vs(5.87±1.05)%,P<0.05]。结论:MIF在大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iRNA阻断MIF蛋白表达,可抑制H460细胞增殖,提示其极有可能成为肺癌的新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 小干扰RNA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水平及MIF-173 G/C多态性与结核病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少丽 李艳林 +4 位作者 陈鸣 陈伟 黄恒柳 夏季 张海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616-2618,共3页
目的研究结核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表达水平,分析MIF-173G/C多态性与结核杆菌易感性关系。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呼吸科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结核病患者68例及70例健康体... 目的研究结核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表达水平,分析MIF-173G/C多态性与结核杆菌易感性关系。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呼吸科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结核病患者68例及7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RFLP-PCR的方法分析2组MIF-173基因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MIF水平。结果结核病组中MIF-173 CC纯合基因型及MIF-173*C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OR值分别为3.99和1.58,P=0.003和0.02),结核组MI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05.21±67.98)pg/mlvs(355.31±57.29)pg/ml,P<0.01],表达水平平均升高1倍左右。结论 MIF-173*C基因型与结核杆菌易感有关,在结核病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单核苷酸 结核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促进新生微血管生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蔡施霞 余细勇 +1 位作者 林秋雄 单志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对新生微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madl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 EA.hy926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体外血管生成分析试剂盒...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对新生微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madl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 EA.hy926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体外血管生成分析试剂盒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 MIF 在体内外对新生微血管生成的作用。通过基因芯片实验检测 MIF 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 RT-PCR 检测 MIF 对 VEGF_(165)、Smadl 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MIF 可以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形成血管腔,在小鼠体内也能促进新生微血管生成。MIF 可以显著上调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基因21个,其中上调 VEGF_(165)、Smadl 基因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MIF 有促进新生微血管生成的作用,并能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中 VEGF_(165)、Smadl 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新生微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