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2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radar dwell scheduling algorithm based on pulse interleaving 被引量:22
1
作者 Cheng Ting He Zishu Tang T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2期247-253,共7页
The problem of scheduling radar dwells in multifunction phased array radar systems is addressed. A novel dwell schedul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whole scheduling process is based on an online pulse interleaving te... The problem of scheduling radar dwells in multifunction phased array radar systems is addressed. A novel dwell schedul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whole scheduling process is based on an online pulse interleaving technique. It takes the system timing and energy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In order to adapt the dynamic task load, the algorithm considers both the priorities and deadlines of task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daptive dwell scheduling algorithm, the proposed one can improve the task drop rate and system resource utility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ell scheduling pulse interleaving energy constraint PRIORITY DEAD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Monte Carlo样本事例混合的interleaving算法
2
作者 张一纯 陈晓苏 +3 位作者 何苗 张子平 王萌 黄性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6-252,共7页
在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物理数据分析中,前后事例间的时间关联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事例间时间结构特性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本底事例产生的物理机制,有利于对信号事例的挑选和对本底事例的排除.与此相应,在产生可用于物理分析的反应堆... 在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物理数据分析中,前后事例间的时间关联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事例间时间结构特性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本底事例产生的物理机制,有利于对信号事例的挑选和对本底事例的排除.与此相应,在产生可用于物理分析的反应堆中微子Monte Carlo(MC)模拟数据的过程中,重构不同事例间的时间关联是一个重要步骤.通过研究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数据特点,开发了interleaving算法用于产生带有时间关联的海量物理数据;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对不同样本的MC数据按事例率的混合;并简要给出了interleaving算法的空间和时间复杂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时间关联分析 interleaving算法 事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lse interleaving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digital array radar 被引量:4
3
作者 ZHANG Haowei XIE Junwei +2 位作者 ZHANG Zhaojian ZONG Binfeng SHENG Ch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1期67-73,共7页
An online pulse interleaving schedul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a solution to the task scheduling problem in the digital array radar(DAR). The full DAR task structure is explicitly considered in a way that the waiti... An online pulse interleaving schedul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a solution to the task scheduling problem in the digital array radar(DAR). The full DAR task structure is explicitly considered in a way that the waiting duration is able to be utilized to transmit or receive subtasks, namely the pulse interleaving,as well as the receiving durations of different tasks are able to be overlapped. The algorithm decomposes the pulse interleaving scheduling analysis into the time constraint check and the energy constraint check, and schedules online all kinds of tasks that are able to be interleaved. Thereby the waiting duration and the receiving duration in the DAR task are both fully utili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nd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array radar(DAR) task scheduling pulse interleav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 radar dwell scheduling based on novel pulse interleaving technique 被引量:3
4
作者 Ting Cheng Wenwen Liao Zishu H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234-241,共8页
According to the signal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 of MIMO radars,an adaptive dwell schedul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It is based on a novel pulse interleaving technique,which makes full use of transmitting,waiting and ... According to the signal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 of MIMO radars,an adaptive dwell schedul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It is based on a novel pulse interleaving technique,which makes full use of transmitting,waiting and receiving durations of radar dwells.The utilization of transmitting duration is unique for MIMO radars and is realized through transmitting duration overlapping.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cheduling algorithm,the scheduling performance of MIMO radars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by the proposed algorithm,and the scheduling rule can be chosen arbitrarily when using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radar dwell scheduling pulse interleaving time constraint energy constra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interference ultra-wideband system based on spreading and interleaving 被引量:1
5
作者 Zhang Shibing Zhang Lij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236-242,共7页
To suppress the interference in the ultra-wideband (AI-UWB) system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An anti-interference multiband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ultra-wideband (AI-UWB) system, based on sprea... To suppress the interference in the ultra-wideband (AI-UWB) system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An anti-interference multiband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ultra-wideband (AI-UWB) system, based on spreading and interleaving is addressed. It will exploit the frequency diversity across the subcarriers and provide the robustness to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by spreading the coded bit streams within each sub-band and interleaving across all sub-bands. Simula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reading and interleaving provide about 5 dB to 10 dB advantages over the conventional multiband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ultra-wideband system in 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preading and interleaving is an effective cure for enhancing the robustness to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TI-INTERFERENCE SPREADING interleaving Ultra-wideb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Criterion for Interleaving and Magnetically Integr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s 被引量:25
6
作者 YANG Yugang LI Tao FENG Benche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06-I0006,8,共1页
双向DC/DC变换器中大功率储能电感的设计是一件困难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提出研究双向DC/DC变换器的交错并联磁集成理论以克服这一困难。将三相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的所有相电感集成为一个耦合电感,对磁集成后变换器运行在Buck模... 双向DC/DC变换器中大功率储能电感的设计是一件困难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提出研究双向DC/DC变换器的交错并联磁集成理论以克服这一困难。将三相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的所有相电感集成为一个耦合电感,对磁集成后变换器运行在Buck模式下的稳态电流纹波和暂态响应速度进行深入研究,给出三相Buck+Boost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运行在Buck模式下的设计准则,即在设计这种变换器时,应根据占空比的大小及稳态相电流纹波和暂态总输出电流响应速度的技术要求,利用该文所给出的设计公式和设计区域选择磁集成耦合电感的反向耦合系数。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标准 转换器 磁集成 DC 能量存储 集成理论 耦合电感 响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控制时延的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高频环流抑制策略
7
作者 李卫超 韩金洋 +2 位作者 周亮 邓晨 晏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共7页
针对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桥臂环流抑制问题,首先分析了采用对称规则采样和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桥臂环流的不同,将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视为一个整体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控制,并建立了考虑控制时延的桥臂环流预测模... 针对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桥臂环流抑制问题,首先分析了采用对称规则采样和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桥臂环流的不同,将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视为一个整体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控制,并建立了考虑控制时延的桥臂环流预测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的环流抑制策略,将桥臂环流峰值降低约50%;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 环流抑制 控制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交错并联准Z源高增益变换器
8
作者 张涛 李云飞 +3 位作者 张丽 韩庆林 张亚飞 白文龙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2-279,共8页
针对传统交错并联高增益变换器往往需要较大的占空比才可以达到较高输出电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交错并联准Z源高增益变换器(IPSCN-QZS)结构,通过将传统的交错并联高增益变换器的电感元件更改为准Z源网络同时加入开关电容单元共同构成... 针对传统交错并联高增益变换器往往需要较大的占空比才可以达到较高输出电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交错并联准Z源高增益变换器(IPSCN-QZS)结构,通过将传统的交错并联高增益变换器的电感元件更改为准Z源网络同时加入开关电容单元共同构成升压结构,实现高电压增益。首先,详细分析IPSCN-QZS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推导出电压增益,二极管以及开关管电压应力。然后,搭建一个947 W的试验样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以及理论分析的结果一致,验证了IPSCN-QZS变换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 开关电容 准Z源 变换器 交错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相场理论的多边形有限元模拟研究
9
作者 徐强 王绍康 +2 位作者 陈健云 王铭明 刘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3,239,共9页
固体材料裂缝扩展一直是工程中最普遍的破坏方式之一。统一相场理论在模拟裂缝扩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传统有限元方法在相场复杂区域离散时存在较大困难,为此将多边形有限元方法与统一相场损伤模型相结合,基于Matlab软件开发出多边形... 固体材料裂缝扩展一直是工程中最普遍的破坏方式之一。统一相场理论在模拟裂缝扩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传统有限元方法在相场复杂区域离散时存在较大困难,为此将多边形有限元方法与统一相场损伤模型相结合,基于Matlab软件开发出多边形有限元统一相场损伤模型。该模型采用多边形离散方式并通过子问题交错迭代算法进行求解,即通过固定相场求解位移场,然后基于位移场结果求解相场,反复循环计算直至两者结果收敛。通过对比四边形单元与多边形单元离散下L形板的裂缝扩展结果,发现多边形相场计算结果与传统有限元计算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此方法的可靠性。提出的统一相场多边形有限元模拟方法有望在对工程结构复杂区域进行离散时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扩展 固体材料破坏 多边形有限元 统一相场损伤模型 交错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充一体机中不对称CLLC交错并联宽增益控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潘国兵 章浩飞 +2 位作者 夏嵩迪 庞清华 周英浩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185,共9页
光储充一体机的核心部分——双向DC/DC很难同时做到隔离和宽电压范围输出。提出一种两相并联的不对称CLLC电路拓扑及相关控制策略,采用交错并联和拓扑复用的控制方式,使变换器产生半桥、全桥、全桥交错并联3种模式,提供宽电压增益范围,... 光储充一体机的核心部分——双向DC/DC很难同时做到隔离和宽电压范围输出。提出一种两相并联的不对称CLLC电路拓扑及相关控制策略,采用交错并联和拓扑复用的控制方式,使变换器产生半桥、全桥、全桥交错并联3种模式,提供宽电压增益范围,使变换器工作于过谐振频率点附近,3种工作模式均实现了原边侧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针对全桥交错并联模式下因实际谐振参数差异导致的输出功率不均衡问题,提出在增益较小相进行补偿的方法——增加副边开关管的移相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对相应的增益公式进行推导,验证了该方法能够调整输出增益,进而均衡功率。最终,在构建的3.3 kW实验平台上进行验证,该变换器可提供满足储能电池多段式充电所需的电压和功率范围,在3种模式下均保持软开关,并实现全桥交错并联模式下的功率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 不对称CLLC 交错并联 功率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RGB图像的三维手部姿态估计方法
11
作者 杨冰 徐楚阳 +1 位作者 姚金良 向学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6,共9页
现有的三维手部姿态估计方法大多基于Transformer技术,未充分利用高分辨率下的局部空间信息,为此提出基于改进FastMETRO的三维手部姿态估计方法.引入可变形注意力机制,使得编码器的设计不再受限于图像特征序列长度;引入交错更新多尺度... 现有的三维手部姿态估计方法大多基于Transformer技术,未充分利用高分辨率下的局部空间信息,为此提出基于改进FastMETRO的三维手部姿态估计方法.引入可变形注意力机制,使得编码器的设计不再受限于图像特征序列长度;引入交错更新多尺度特征编码器来融合多尺度特征,强化生成手部姿态;引入图卷积残差模块来挖掘网格顶点间的显式语义联系.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数据集FreiHAND、HO3D V2和HO3D V3上开展训练及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回归精度优于现有先进方法,在FreiHAND、HO3D V2、HO3D V3上的普鲁克对齐-平均关节点误差分别为5.8、10.0、10.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手部姿态估计 TRANSFORMER 可变形注意力机制 交错更新多尺度特征编码器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变流器有源前端模块化交错并联环流抑制
12
作者 张国澎 华森 +3 位作者 刘渤 郑征 陶海军 李常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8-86,共9页
针对交、直流侧分别并联的储能变流器有源前端模块化交错并联带来的零序环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差拍算法的改进环流抑制策略。首先,分析并联模块交错调制对环流的影响,给出系统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交错并联系统环流等... 针对交、直流侧分别并联的储能变流器有源前端模块化交错并联带来的零序环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差拍算法的改进环流抑制策略。首先,分析并联模块交错调制对环流的影响,给出系统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交错并联系统环流等效电路。然后,设计了环流控制器,环流控制通过计算每个模块的环流大小,得出各个模块的零矢量调节参数。其次,对相应模块控制过程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的零矢量进行调节来抑制环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环流抑制和均流控制,并将系统效率提高了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有源前端 多模块并联 交错调制 无差拍算法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激变压器的锂电池组混合交错均衡方案
13
作者 李斌 焦琳峰 +2 位作者 王清璇 郑征 王浩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针对储能系统中锂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电压不一致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激变压器的混合均衡拓扑和一种电池组自适应交错均衡控制策略;对均衡拓扑和控制策略分析,该方案不仅具有电池到电池组和电池组到电池两种均衡模式类型,而且能根据电池组... 针对储能系统中锂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电压不一致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激变压器的混合均衡拓扑和一种电池组自适应交错均衡控制策略;对均衡拓扑和控制策略分析,该方案不仅具有电池到电池组和电池组到电池两种均衡模式类型,而且能根据电池组的状态调整均衡类型,确保均衡电路一直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种方案的实施实现了电池组的快速均衡,提高了电池组的性能和效率。通过速度、效率和成本等方面的仿真结果分析,得出该方案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其中均衡速度提高40%以上,平衡效率提高约3%,而成本降低66%,在静置、充电和放电三种工况下进行了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锂电池组 反激变压器 混合均衡拓扑 自适应交错均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耦合Buck-Boost交错高增益变换器
14
作者 荣德生 张育博 +1 位作者 孙瑄瑨 陈靓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4-681,共8页
通过将两个Buck-Boost组合加入耦合电感和升压单元来增强DC-DC转换器的电压增益。同时,通过交错并联的方式控制开关管,进一步降低输入电流的纹波,设计一种双耦合Buck-Boost的交错高增益变换器。该变换器能有效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也... 通过将两个Buck-Boost组合加入耦合电感和升压单元来增强DC-DC转换器的电压增益。同时,通过交错并联的方式控制开关管,进一步降低输入电流的纹波,设计一种双耦合Buck-Boost的交错高增益变换器。该变换器能有效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也可避免变换器工作于极端的高占空比和匝比情况下。对变换器在CCM模式下的工作状态进行详细分析,对变换器的稳定性能及各项参数进行计算。最终,成功搭建一台功率为250 W的样机,以验证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 耦合电感 倍压单元 拓扑组合 电压应力 增益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组合的高增益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
15
作者 荣德生 张豪 孙瑄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为提高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变换器电压增益,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组合的高增益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首先,将Boost与Sepic变换器进行拓扑组合,形成并联输入的Boost-Sepic变换器,同时在控制策略上采用交错运行的方式,引入耦合电感替... 为提高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变换器电压增益,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组合的高增益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首先,将Boost与Sepic变换器进行拓扑组合,形成并联输入的Boost-Sepic变换器,同时在控制策略上采用交错运行的方式,引入耦合电感替换原电感,耦合电感副边与电容、二极管组成耦合倍压结构,以二极管与电容组成无源钳位支路吸收漏感能量。然后,对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连续稳态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变换器稳态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以及显著降低开关管电压应力和输入电流纹波的优势。最后,通过搭建一台200 W的样机进行实验,验证所提变换器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组合 高增益 交错并联 低电压应力 低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集成串联电容Buck-Cuk高降压DC-DC本质安全型变换器
16
作者 李洪珠 李文瑞 李雯婧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7,170,共12页
针对传统本安变换器降压比不足的问题,将Buck与非反向Cuk变换器组合,得到了交错并联型Buck-Cuk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引入串联电容减小开关管上的电压应力。为减小变换器的体积与重量将两个输出电感进行耦合集成,得到了磁集成串联电容Buc... 针对传统本安变换器降压比不足的问题,将Buck与非反向Cuk变换器组合,得到了交错并联型Buck-Cuk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引入串联电容减小开关管上的电压应力。为减小变换器的体积与重量将两个输出电感进行耦合集成,得到了磁集成串联电容Buck-Cuk高降压DC-DC本质安全型变换器。分析了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耦合电感的等效电感值,并推导出耦合前后对于相电流纹波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占空比的情况下耦合度对于电流纹波抑制的约束关系,验证了耦合集成能提升变换器的本质安全性能。此外,分析所提变换器中电源和不同器件对短路时放电火花所提供的能量,证明了所提变换器的本质安全特性较传统变换器有较大的提升。最后,通过搭建一台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Cuk变换器 高降压比 交错并联 耦合系数 电流纹波 本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光子器件——Interleaver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春柳 葛春风 +5 位作者 丁镭 蒙红云 周广 杨石泉 董新永 董孝义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21,共4页
系统介绍了新兴光子器件———Interleaver的特性、实现方法及其在DWDM系统中的应用。结合课题组的工作 ,主要介绍了光纤熔锥非平衡M Z干涉仪型、偏振光干涉晶体双折射型和迈克耳逊干涉仪 +GT反射镜型三种实现方案。
关键词 光子器件 interleavER DWDM 复用/解复用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滤波电感的电流源型双有源桥式直流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赖臻 曾君 刘俊峰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应用于储能系统的电流源型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往往存在电流应力大、软开关范围受限等问题,限制了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针对此问题,结合耦合电感技术,提出1种储能侧电流纹波小且软开关范围宽的电流源型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变换器的储能... 应用于储能系统的电流源型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往往存在电流应力大、软开关范围受限等问题,限制了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针对此问题,结合耦合电感技术,提出1种储能侧电流纹波小且软开关范围宽的电流源型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变换器的储能侧由2个并联的电流源型全桥构成,可有效减小储能侧开关管的电流应力。通过调节储能侧并联全桥间的移相,可减小储能侧电流纹波;通过合理设计耦合滤波电感,得到足够大的互感电流以满足开关管的软开关条件。详细介绍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稳态分析,并设计了400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式变换器 耦合电感 交错技术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取样布拉格光纤光栅Interleaver的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兴娇 叶志清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316,共4页
对于光纤通信领域有限的带宽资源,波分复用与解复用器件Interleaver是未来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网中的关键器件。为此结合非均匀取样光栅Interleaver的基本设计原理,运用耦合模理论和矩阵传输方法对非均匀取样光纤布拉格光栅的... 对于光纤通信领域有限的带宽资源,波分复用与解复用器件Interleaver是未来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网中的关键器件。为此结合非均匀取样光栅Interleaver的基本设计原理,运用耦合模理论和矩阵传输方法对非均匀取样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设计了信道间隔为0.8nm的设计实例,反射谱峰值均匀达到80%~95%,传输通道间隔稳定均匀,时延和色散均匀,时延抖动小于200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取样 取样布拉格光纤光栅 interleavER 矩阵传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D交织铺层结构复合材料抗低速冲击性能研究
20
作者 张昊 孙宏杰 +2 位作者 张建宝 刘永佼 赵忠祥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1,共7页
为探究2.5D交织铺层结构复合材料的抗低速冲击性能,制备了2.5D交织铺层结构试样、常规交织铺层结构试样及相同铺层层合试样,通过落锤试验及冲击后压缩探究了两种交织铺层复合材料结构及层合结构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下的性能表现。结果... 为探究2.5D交织铺层结构复合材料的抗低速冲击性能,制备了2.5D交织铺层结构试样、常规交织铺层结构试样及相同铺层层合试样,通过落锤试验及冲击后压缩探究了两种交织铺层复合材料结构及层合结构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下的性能表现。结果表明:落锤冲击下,2.5D交织铺层结构相较于层合结构其表面冲击变形面积缩小了73.79%,内部损伤投影区域缩小了21.66%,冲击后压缩强度提升了10.53%,表现出优异的抵抗低速冲击变形及损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铺层结构 2.5D交织 表面冲击变形 内部损伤投影 低速冲击 冲击后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