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盲紫外-可见光双光谱照相机系统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礼刚 何文荣 +3 位作者 胡晋荪 宋宝安 杨鸣 聂秋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29-1535,共7页
为准确检测电晕放电的位置和强弱,考虑电晕放电会发出日盲紫外波段(240~280nm)光,对这一波段的目标进行检测可以避免太阳光的干扰这一特点,研制了一种基于分光方式的日盲紫外-可见光双光谱照相机。设计了一种孔径为68mm、焦距为180mm... 为准确检测电晕放电的位置和强弱,考虑电晕放电会发出日盲紫外波段(240~280nm)光,对这一波段的目标进行检测可以避免太阳光的干扰这一特点,研制了一种基于分光方式的日盲紫外-可见光双光谱照相机。设计了一种孔径为68mm、焦距为180mm的高分辨率折反射结构的日盲紫外镜头,并设计了基于TMS320DM642的DSP芯片的图像处理电路。借助DSP/BIOS实时内核和RF5框架,实现了图像采集、图像输出显示、和压缩存储任务的调度,采用加权平均算法实现了图像融合。在阳光强烈的夏天对90m处的汞灯紫外点光源和背景进行了野外成像实验,获得了较为清晰的紫外图像、可见光图像以及合成图像。此外,提出了相机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盲紫外可见光双光谱照相机 折反射镜头 DM642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精密转动平台的转角精度测量 被引量:9
2
作者 高亮 阚珊珊 +2 位作者 李敏 尼启良 陈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11,共6页
提出了一种亚角秒精度的转角测量方法。利用ZYGO数字干涉仪测量压电陶瓷转动平台驱动待测标准平面镜偏转前后镜子面形精度的PV(Peak Valley)值,二者的差值除以待测标准平面镜的直径,其结果近似等于压电陶瓷转动平台转动的角度。通过测... 提出了一种亚角秒精度的转角测量方法。利用ZYGO数字干涉仪测量压电陶瓷转动平台驱动待测标准平面镜偏转前后镜子面形精度的PV(Peak Valley)值,二者的差值除以待测标准平面镜的直径,其结果近似等于压电陶瓷转动平台转动的角度。通过测量与误差分析,验证了压电陶瓷转动平台的转角精度小于1μrad(0.2″),而测量的总误差和压电陶瓷转动平台移动的角度大小有关,移动距离越大,产生的误差越大,但其相对误差小于1%。本测量方法证明压电陶瓷精密转动平台转角精度达到了极紫外太阳望远镜(EUT)0.8″的角分辨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紫外太阳望远镜 ZYGO干涉仪 压电陶瓷转动平台 转角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开关热管在月面探测光学设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冰强 吕巍 +4 位作者 张有为 李福 刘自军 郭霖 苗建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74,共7页
在月面-180^+90℃的极端高低温环境下,月面探测光学设备的月昼远距离散热和月夜保温矛盾异常突出。针对设备热耗的传输、排散,以及月夜生存时的热能存留问题,利用热管工质的汽、液、固相变特性,提出一种无源热开关热管作为设备和散热面... 在月面-180^+90℃的极端高低温环境下,月面探测光学设备的月昼远距离散热和月夜保温矛盾异常突出。针对设备热耗的传输、排散,以及月夜生存时的热能存留问题,利用热管工质的汽、液、固相变特性,提出一种无源热开关热管作为设备和散热面间长距离传热手段,即依据设备温度指标选择具有合适凝固点和传热能力的工质,当月昼工作期间通过热管内工质两相传热实现热量的高效收集和传输,到月夜期间冻结热管内全部工质,完全切断热管与散热面间的两相传热,维持设备温度。地面试验和在轨飞行数据表明,热开关热管凝固点附近热导比达30以上。热管工作时,7℃时传热能力大于15W,传热温差小于4℃,且能够适应着陆器±15°的倾斜,确保了嫦娥三号着陆器月基光学望远镜在轨的高性能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三号着陆器 月基光学望远镜 热开关热管 热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镜表面粗糙度计算极紫外望远镜分辨率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林 郑贤良 陈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65-2572,共8页
针对短波段成像系统中的散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镜表面粗糙度来计算极紫外太阳望远镜工作波段分辨率的方法。首先分析了两镜系统中散射光线的传播,讨论了反射镜表面粗糙度相对波长的比值与像面光强分布的关系。分频段测量了反射镜... 针对短波段成像系统中的散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镜表面粗糙度来计算极紫外太阳望远镜工作波段分辨率的方法。首先分析了两镜系统中散射光线的传播,讨论了反射镜表面粗糙度相对波长的比值与像面光强分布的关系。分频段测量了反射镜的表面粗糙度,利用k-相关模型拟合出全频段的一维功率谱密度(PSD)。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1/D到1/λ(λ为入射光波长)的空间频率范围内,主次镜的有效均方根表面粗糙度分别为0.59nm和0.77nm。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建立了包含反射镜表面粗糙度测量数据的极紫外(EUV)望远镜非序列模型,该计算模型能够反映出反射镜表面散射对像面分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0.4nm波段,包含80%的能量半径从3.9μm增大到4.3μm,望远镜在工作波段相应的分辨率为0.25″,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V太阳望远镜 反射镜 表面粗糙度 功率谱密度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紫外望远镜角分辨率评价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波 高亮 +2 位作者 阚珊珊 尼启良 王晓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44-1648,共5页
极紫外望远镜工作波段与可见光波段相差近两个数量级,其工作波段的衍射极限很低,达到0.036″,使该波段望远镜角分辨率的检测很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极紫外望远镜角分辨率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通用可见光波段面形检测仪器,检测出极紫... 极紫外望远镜工作波段与可见光波段相差近两个数量级,其工作波段的衍射极限很低,达到0.036″,使该波段望远镜角分辨率的检测很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极紫外望远镜角分辨率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通用可见光波段面形检测仪器,检测出极紫外望远镜光学元件面形误差和装调误差,将检测到的与波长无关的Zernike系数代入光学设计程序,计算出极紫外望远镜工作波段的点扩散函数和环绕能分布,进而计算出望远镜在极紫外波段的角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极紫外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可以达到0.18″。该方法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极紫外波段成像仪器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紫外望远镜 角分辨率 点扩散函数 环绕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紫外太阳望远镜分辨率的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高亮 杨林 +2 位作者 王晓光 尼启良 陈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73-1676,共4页
极紫外太阳望远镜(EUT)作为高分辨率空间成像仪器,其检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EUT成像质量。在完成EUT的装调工作之后,对其成像质量进行了检测。具体方法是将分辨率板置于平行光管的焦点处,由可见光照明该分辨率板,透射光经平行光管后成... 极紫外太阳望远镜(EUT)作为高分辨率空间成像仪器,其检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EUT成像质量。在完成EUT的装调工作之后,对其成像质量进行了检测。具体方法是将分辨率板置于平行光管的焦点处,由可见光照明该分辨率板,透射光经平行光管后成为平行光束并充满待测EUT入瞳,再经EUT成像在CCD相机上,根据所得图像来判断待测望远镜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EUT在可见光波段(λ=570 nm)的分辨率为1.22″,接近此波段的衍射极限(1.20″)。根据可见光检测结果估算出EUT工作波段的分辨率可以达到0.32″,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紫外太阳望远镜 角分辨率 分辨率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全反射施密特系统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雷存栋 郑列华 车英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9-53,共5页
为满足紫外宽光谱大视场焦平面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要求,研究了全反射施密特光学系统.分析了球面反射镜曲率中心波前,推导了透射及反射施密特校正板方程.为避免光线被遮挡,设计了离轴全反射施密特光学系统.在宽光谱(240~950nm)大视场... 为满足紫外宽光谱大视场焦平面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要求,研究了全反射施密特光学系统.分析了球面反射镜曲率中心波前,推导了透射及反射施密特校正板方程.为避免光线被遮挡,设计了离轴全反射施密特光学系统.在宽光谱(240~950nm)大视场(±5°)离轴全反射施密特系统中,当λ=0.24μm,u′m=5°时,Δf≤0.031 5mm,探测器控制在焦深范围内,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达到了衍射极限.该施密特光学系统设计方法适用于宽波段高分辨率紫外成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成像系统 波前 望远镜 紫外探测 非球面 宽光谱 大视场 施密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三号月基光学望远镜图像中的宇宙线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奇 王竞 +1 位作者 黄茂海 魏建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30-2339,共10页
宇宙线事件是CCD和CMOS空间探测图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目标的识别和提取造成了干扰。对于空间天文观测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文位置定标的识别算法,并在230帧嫦娥三号月基光学望远镜的CCD图像中,共检测到29731例宇宙线事件。与传统的... 宇宙线事件是CCD和CMOS空间探测图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目标的识别和提取造成了干扰。对于空间天文观测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文位置定标的识别算法,并在230帧嫦娥三号月基光学望远镜的CCD图像中,共检测到29731例宇宙线事件。与传统的拉普拉斯算法相比,本算法检测到的宇宙线事件总数多11.14%,多出的部分主要是形态与星像类似的宇宙线事件;在拉普拉斯算法检测到的样本中,98.07%可被本算法检测到;对本算法没有检测到的1.93%样本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48.64%为恒星星像,是错误识别。分析统计了宇宙线事件在月基光学望远镜CCD靶面上的电子沉积分布,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两个CCD探测器的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形态类似,但前者的峰值略高;进一步分析了宇宙线事件入射角度在CCD靶面上的二维分布,发现在两个方向上有明显超出,可以理解为探测器在嫦娥三号着陆器内部等效铝厚度较小。最后,本文提取出所有识别出的宇宙线事件的形态,建立了“CCD探测器宇宙线实体样本库”,可为空间天文望远镜图像仿真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基光学望远镜 电荷耦合器件 宇宙线 天文位置定标 天光背景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三号着陆器有效载荷 被引量:12
9
作者 贾瑛卓 代树武 +6 位作者 吴季 孙辉先 刘恩海 魏建彦 陈波 黄长宁 陈晓敏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5,共7页
嫦娥三号着陆器配置了地形地貌相机、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降落相机等四种科学探测有效载荷.介绍了有效载荷的科学探测任务、系统设计方案和系统组成,描述了各有效载荷的方案设计和主要技术指标等.
关键词 嫦娥三号 有效载荷 地形地貌相机 月基光学望远镜 极紫外相机 降落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