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层序约束下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精细刻画与岩性圈闭分布规律——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成龙 王艳忠 +7 位作者 杨怀宇 操应长 王淑萍 郭超凡 郭豪 陈兆祥 宋林坤 黄歆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141,共21页
为研究断陷盆地斜坡带低位体系域岩性圈闭发育,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测录井资料,开展了高精度层序划分对比、层序动态演化和沉积微相平面精细刻画研究... 为研究断陷盆地斜坡带低位体系域岩性圈闭发育,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测录井资料,开展了高精度层序划分对比、层序动态演化和沉积微相平面精细刻画研究。研究表明: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划分为3个准层序组、9个准层序,发育6种准层序、4种准层序组以及5种体系域地层叠加样式,经历9次准层序级别相对湖平面升降,在相对湖平面下降期物源供给充足,平面上由盆缘进积为主型向盆内进积型过渡分布。主要发育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包括扇三角洲、三角洲和滩坝3种沉积相以及7种沉积微相类型。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内部以坝主体和滩脊微相尖灭砂体为储集体,以准层序和准层序组底部湖侵泥岩为局部盖层、水进体系域泥岩为区域盖层,形成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 准层序 低位体系域 断陷盆地斜坡带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地层再认识与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钟厚财 朱俊梅 +5 位作者 林煜 邓勇 刘作强 黄友华 张珊 屈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6,共9页
为进一步探索玛中平台区近4000.0 km 2勘探空白区的勘探潜力,扩大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勘探潜力,实现玛湖凹陷整体突破,综合利用地质、钻井、高精度地震等资料,对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地层划分进行了细化,将玛中平台区低位域砂体划分为百口泉组... 为进一步探索玛中平台区近4000.0 km 2勘探空白区的勘探潜力,扩大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勘探潜力,实现玛湖凹陷整体突破,综合利用地质、钻井、高精度地震等资料,对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地层划分进行了细化,将玛中平台区低位域砂体划分为百口泉组零段(百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沉积、构造背景,从烃源岩条件、疏导体系、沉积体系和成藏条件等方面对玛中平台区低位域百零段油气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展开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具有碱湖双峰式生油特征,油气资源基础大,百零段更近源,更容易捕获深层油气;玛中平台区印支期走滑断裂直插深层烃源岩,搭接形成了高效的输导体系;百口泉组顶底板条件优越,百零段在大型地层超覆背景下叠置发育多期湖侵退积砂体,形成规模有效的储盖组合;百零段发育四大规模扇体,其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致密带、扇间泥岩、构造等值线相互配置,形成复合式多面遮挡,为扇三角洲前缘大面积成藏奠定了基础。类比研究认为,中拐扇前缘亚相上倾、侧向遮挡条件好,具有宏观整体成藏基础。该区前缘亚相有利勘探面积大,岩性目标叠置发育,落实程度高,是目前寻求百零段新层系突破的重点勘探目标。百零段的突破有望打开玛中平台区勘探局面,进而实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整体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控大面积成藏 低位域 勘探潜力分析 百口泉组 玛中平台区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湖盆多级坡折带的成因类型、展布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169
3
作者 王英民 金武弟 +5 位作者 刘书会 邱桂强 李群 刘豪 辛仁臣 杨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3,214,共6页
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的研究表明 ,在箕状断陷湖盆中发育有多级坡折带 ,其成因类型有断裂坡折带、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作为凸起、斜坡 (断阶 )和洼陷等次级构造单元之间分界线的大型同沉积断裂往往形成断裂坡折带 ,从而... 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的研究表明 ,在箕状断陷湖盆中发育有多级坡折带 ,其成因类型有断裂坡折带、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作为凸起、斜坡 (断阶 )和洼陷等次级构造单元之间分界线的大型同沉积断裂往往形成断裂坡折带 ,从而从陡坡带到缓坡带依次发育有凸起 -陡坡边缘、陡坡 -洼陷边缘、凸起 -缓坡边缘、缓坡 -洼陷边缘等断裂坡折带。在这些坡折带附近的较小的同沉积调整断层可以形成更次级的断裂坡折 ,并形成各种复杂的坡折平面组合样式。在凸起边缘断裂坡折带的上下有时会形成侵蚀坡折带。挠曲坡折带主要与同沉积背斜、同沉积鼻状构造相伴生 ,其中在中央背斜带两翼、陡坡带的滚动背斜带和缓坡带的鼻状构造的两翼最为发育。沉积坡折带发育在大型三角洲前缘 ,以沿长轴发育的东营三角洲前缘最为典型。断裂坡折带控制了低位扇体以及岩性 -构造复合圈闭的发育 ,沉积坡折带控制了低位扇、高位滑塌浊积扇以及岩性圈闭的展布 ,而挠曲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除了对砂体有控制作用外 ,更突出地表现为对地层超覆、削蚀尖灭线以及对地层圈闭发育的控制。坡折带附近是非构造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场所 ,进一步勘探的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折带 隐蔽圈闭 低位域 断陷盆地 东营凹陷 第三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低位域沉积及非构造圈闭 被引量:16
4
作者 金武弟 王英民 +1 位作者 刘书会 陈崇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9-252,共4页
低位域是一个层序地层学概念 ,即发育在I型层序界面之上、初次水泛面之下的 ,常由盆底扇、斜坡扇和低位楔状体组成的体系域。由于控制低位域发育的坡折带类型不同 ,低位域的沉积体构成也就有所不同。北部陡坡断裂坡折带发育以冲积扇、... 低位域是一个层序地层学概念 ,即发育在I型层序界面之上、初次水泛面之下的 ,常由盆底扇、斜坡扇和低位楔状体组成的体系域。由于控制低位域发育的坡折带类型不同 ,低位域的沉积体构成也就有所不同。北部陡坡断裂坡折带发育以冲积扇、小型低位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为特征的低位域 ;东部东营三角洲沉积坡折带 ,发育以斜坡扇、低位三角洲和水下扇为特征的低位域 ;南部缓坡带 ,低位域以低位三角洲和低位滨浅湖相沉积为主。在这些低位域中 ,发育了不同类型的非构造圈闭 ,北部和南部坡折带为超覆型地层圈闭 ,东部沉积坡折带发育岩性圈闭。经过对这些圈闭的精细描述和初步评价 ,认为含油气前景比较乐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域 沉积 东营凹陷 非构造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下第三系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魏魁生 史淑玲 +7 位作者 厉大亮 罗彦 卢松涛 邱以钢 宗国洪 郑和荣 郝运轻 宋国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3-518,538,共7页
以钻井、三维地震等资料为基础 ,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 ,建立了沾化凹陷层序地层格架 ,划分出 1个一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17个三级层序、5 1个体系域、70个准层序组和 10 9个准层序。根据地震反射终止结构特征、准层序组叠... 以钻井、三维地震等资料为基础 ,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 ,建立了沾化凹陷层序地层格架 ,划分出 1个一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17个三级层序、5 1个体系域、70个准层序组和 10 9个准层序。根据地震反射终止结构特征、准层序组叠加方式的转换和岩性剖面 ,识别出层序边界、首次洪泛面和最大洪泛面等关键界面。根据准层序组的叠加型式及地震相区分沉积体系类型 ,恢复了沉积体系。在层序地层格架内 ,低位体系域沉积体系类型丰富 ,以三阶坡折控制的冲积扇 -扇三角洲 (三角洲 ) -低位楔 -低位扇为特征 ;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沉积体系具有继承性。每个体系域的沉积体系组合具有成因上的连续性。强烈断陷期发育的沉积体系与不整合面、断层面相配置的地区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高精度 层序地层格架 低位体系域 三阶坡折 有利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有利储层展布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22
6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7 位作者 金惠 谢增业 施振生 谢武仁 朱秋影 刘满仓 李德江 沈珏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的重点勘探接替层系,随着勘探形势的变化,需要以全盆地为单元,弄清各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及其勘探潜力。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录井和野外露头资料,将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1...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的重点勘探接替层系,随着勘探形势的变化,需要以全盆地为单元,弄清各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及其勘探潜力。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录井和野外露头资料,将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12个体系域;以体系域为单元编制了全盆地须家河组沉积微相展布图,指出须家河组形成了6大三角洲砂体,有利储集砂体主要分布于低位体系域,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而水进和高位体系域湖泊相沉积发育,砂体规模较小。综合考虑各砂体的分布面积、生烃强度、资源潜力、储层类别、勘探现状及顶面埋深等条件,对须家河组进行了勘探潜力综合评价,指出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①须二段应集中在广安—营山和蓬莱—金华2个砂体上;②须四段应集中在蓬莱—金华、安岳—合川2个砂体上;③须六段则应集中在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蓬莱—金华、宜宾—观音场和古蔺—泸州砂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砂体展布 层序 储集层特征 成藏条件 生储盖组合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沙四段沉积体系特征及展布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丹 陈永成 +1 位作者 潘克 于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6-39,48,共5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沙四段层序格架,划分体系域,明确沙四段沉积体系特征及展布。阐明了沙四时期凹陷西侧为主要物源供给区,发育4个主要物源,形成了沈257、沈225、沈267、沈278等扇三角洲砂体。指出了沙四段主要为低位体系域和水进...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沙四段层序格架,划分体系域,明确沙四段沉积体系特征及展布。阐明了沙四时期凹陷西侧为主要物源供给区,发育4个主要物源,形成了沈257、沈225、沈267、沈278等扇三角洲砂体。指出了沙四段主要为低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水进体系域发育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冲积扇、扇三角洲平面上分布在凹陷的西部斜坡带,浊积扇则分布在湖盆中心。沉积相带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民屯凹陷 沉积体系 物源方向 低位体系域 水进体系域 扇三角洲 浊积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东部低位体系域的时空组合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18
8
作者 魏魁生 楚美娟 +4 位作者 崔颖凯 沈华 梁建设 杨国忠 刘铁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0-655,共6页
琼东南盆地经历了裂陷期和坳陷期 ,可进一步划分为 5个演化阶段。与构造演化对应 ,层序上可划分为上、下两个巨层序、5个超层序和 19个层序。低位体系域在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均发育 ,具有多期性、多样性特点。构成低位体系域的沉积体系... 琼东南盆地经历了裂陷期和坳陷期 ,可进一步划分为 5个演化阶段。与构造演化对应 ,层序上可划分为上、下两个巨层序、5个超层序和 19个层序。低位体系域在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均发育 ,具有多期性、多样性特点。构成低位体系域的沉积体系主要有盆底扇、斜坡扇、前积楔、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海底峡谷和下切谷等。这些沉积体系的时空组合特征可归纳为孤立式、断控悬挂式和相互依存式。裂陷期呈孤立式、断控悬挂式 ;坳陷期以相互依存式为主。这些低位沉积体与上下岩层构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可以形成岩性圈闭、地层 -岩性及构造 -岩性等复合型圈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低位体系域 内部构成 空间组合 勘探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梧桐沟组岩性圈闭预测和油藏分布规律 被引量:10
9
作者 熊婷 刘震 +2 位作者 黄志龙 熊小华 向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0,71,共4页
采用层序地层学、测井约束反演以及地震属性优选等方法,对准噶尔盆地东部Q区块梧桐沟组低位域水下扇体进行储集层和圈闭识别,进而利用预测的含油饱和度检测油藏范围。Q区块上二叠统梧桐沟组可分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采用层序地层学、测井约束反演以及地震属性优选等方法,对准噶尔盆地东部Q区块梧桐沟组低位域水下扇体进行储集层和圈闭识别,进而利用预测的含油饱和度检测油藏范围。Q区块上二叠统梧桐沟组可分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的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是储集层最发育位置。随着湖平面反复升降,尤其是湖侵体系域沉积泥岩的封盖作用,使得原水道沉积砂体被泥岩所包围,后又经过构造抬升,形成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结合测井约束反演综合识别出储集层和岩性圈闭的位置,利用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联合优选法进行地震属性优化,结果表明含油气饱和度最优区位于研究区西部、西南部,其中以西南部储集层更好、含油气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梧桐沟组 层序 低位体系域 岩性圈闭 遗传算法-神经网络 属性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第三系低位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军 王华 +2 位作者 姜华 吕学菊 岳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3,共5页
由低位储集体构成的岩性-地层圈闭是琼东南盆地油气圈闭的重要类型和主要后备。琼东南盆地主要发育盆底扇、斜坡扇、低位楔等低位体,它们与下切谷一起构成低位体系域特征的谷-扇沉积体系。深入地分析了琼东南盆地低位储集体的控制因素:... 由低位储集体构成的岩性-地层圈闭是琼东南盆地油气圈闭的重要类型和主要后备。琼东南盆地主要发育盆底扇、斜坡扇、低位楔等低位体,它们与下切谷一起构成低位体系域特征的谷-扇沉积体系。深入地分析了琼东南盆地低位储集体的控制因素:(1)古构造背景;(2)物源条件(物源区岩性、陆架岩性、陆架宽窄以及古河道搬运距离和能力等);(3)沉积环境和后期成岩作用;(4)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综合评价指出盆地西部和东部断裂交叉断角部位的陵水组低位体为较有利勘探目标,而北部隆起带及其南部紧邻富生烃凹陷地区S60、S50、S40界面上的低位体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第三系 低位储集体 分布特征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盆地宝岛—松涛凹陷低位体系域时空组合特征及其与油气赋存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史淑玲 魏魁生 石玉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南海盆地宝岛—松涛凹陷低位体系域发育的多期次性受盆地演化的阶段性控制。在不同演化阶段,低位体系域的内部构成及其空间组合特征不同。在裂陷早期的陆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背景下,低位体系域主要由冲积扇、扇三角洲构成,多呈孤立式分... 南海盆地宝岛—松涛凹陷低位体系域发育的多期次性受盆地演化的阶段性控制。在不同演化阶段,低位体系域的内部构成及其空间组合特征不同。在裂陷早期的陆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背景下,低位体系域主要由冲积扇、扇三角洲构成,多呈孤立式分布。在裂陷晚期生长断层背景下,以盆底扇和斜坡扇为主,呈断控悬挂式。在坳陷期,低位体系域的沉积体呈相互依存式。在末端陡倾缓坡背景下,发育低位楔状复合体,以三角洲、低位楔、滑塌扇、斜坡扇、盆底扇等组合为特征。在似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中,盆底扇、斜坡扇和前积楔均发育。这些低位沉积体位于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之中,可以形成岩性圈闭、地层-岩性及构造岩性等复合型圈闭,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盆 体系域 南海 盆地 赋存 被动大陆边缘 期次 凹陷 成岩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东营组下切谷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华 龚晶晶 +3 位作者 温玉焕 王红 李亮 汤大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0-965,1016+851-852,共6页
通过地震反射特征、沉积、层序地层和构造背景等综合分析,在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东营组地层中识别出一套下切谷沉积。研究发现:高尚堡下切谷形成于盆地陡坡带一侧断裂坡折带上,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宽缓的U型反射特征,谷内外同相轴明显不协... 通过地震反射特征、沉积、层序地层和构造背景等综合分析,在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东营组地层中识别出一套下切谷沉积。研究发现:高尚堡下切谷形成于盆地陡坡带一侧断裂坡折带上,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宽缓的U型反射特征,谷内外同相轴明显不协调,岩性以粗碎屑为主;湖平面的快速下降和断层是控制该下切谷形成的关键因素。高尚堡下切谷紧靠油源断层,上倾方向被反向断层切割,为油气富集创造了良好条件,与该下切谷有关的油藏类型主要有地层超覆不整合油藏、断层—岩性复合油藏、砂岩透镜体油藏。该下切谷的发现,对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的层序边界划分、地层对比和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谷 南堡凹陷 低位体系域 盆底扇 油藏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层序地层及隐蔽油气藏预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群 李小春 穆乃彬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3期18-21,共4页
应用大量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大情字井地区层序地层发育特征,总结出层序格架内油气藏的分布规律。统计结果显示,有48.2%的油气储存于低位体系域中,有26.8%的油气储于水进体系域中,而有25.0%的油气储于高... 应用大量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大情字井地区层序地层发育特征,总结出层序格架内油气藏的分布规律。统计结果显示,有48.2%的油气储存于低位体系域中,有26.8%的油气储于水进体系域中,而有25.0%的油气储于高位体系域中。低位体系域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重要部位。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大情字井三维地震探区的高台子油层开展波阻抗反演和吸收系数处理,分析和总结了含油砂体的识别特征,预测了储集砂体和隐蔽圈闭油气分布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油气藏 低位体系域 松辽盆地南部 地质 储量 油气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低位三角洲砂体隐蔽油气藏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隋淑玲 谭俊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28,共4页
低位三角洲砂体隐蔽油气藏是近年来在深化东营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发现的一类新型油气藏。文中着重剖析了该类砂体的形成环境、沉积特征,指出它以发育河口坝砂体为主,主要分布在凹陷内的同沉积断层的下降盘;在岩相组合、沉积构造、电... 低位三角洲砂体隐蔽油气藏是近年来在深化东营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发现的一类新型油气藏。文中着重剖析了该类砂体的形成环境、沉积特征,指出它以发育河口坝砂体为主,主要分布在凹陷内的同沉积断层的下降盘;在岩相组合、沉积构造、电相特征上表现为反旋回的不完整型三角洲沉积。该类砂体在油气成藏中具有储集条件好、近油源、临近断裂疏导体系和储盖配置好等多个有利条件,主要在凹陷内较大型的同沉积断裂带上形成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应用相控储层地震解释技术描述砂体是勘探该类油气藏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隐蔽油气藏 油气勘探技术 低位域 三角洲砂体 沉积断层 岩相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浅型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古近系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辰生 郭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535-3541,共7页
基于塔里木盆地古近系虽然沉积厚度较小,但沉积相类型丰富(包括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冲积扇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等),综合野外露头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可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 基于塔里木盆地古近系虽然沉积厚度较小,但沉积相类型丰富(包括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冲积扇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等),综合野外露头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可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除第1层序分布较局限外,其他层序在塔里木盆地均有分布;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层序的分布特征受到古地貌的控制,塔里木盆地内部地势相对平坦,沉积期水体浅;宽浅型湖盆层序内部以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为主,局部发育高位体系域;在盆地边缘的坳陷区,各层序体系域发育齐全,沉积厚度较大;与一般陆相三级层序不同的是,宽浅型湖泊层序低位体系域最发育,湖侵体系域沉积厚度小,且沉积物粒度细,高位体系域发育不全,多被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浅型湖泊 层序地层学 塔里木盆地 古近系 低位体系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海相地层层序地层学与非构造圈闭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振生 刘社平 王绍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38-555,共18页
根据钻井、露头和地震资料分析,按照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将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划分为9个层序27个体系域。从层序、体系域的观点出发,层序内的低水位期和高水位期体系域发育有各类砂岩体,形成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而海进期体系域发育有... 根据钻井、露头和地震资料分析,按照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将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划分为9个层序27个体系域。从层序、体系域的观点出发,层序内的低水位期和高水位期体系域发育有各类砂岩体,形成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而海进期体系域发育有生油源岩,同时又可成为良好的盖层。因此,一个完整的层序便构成一套生、储、盖组合,形成非构造圈闭。根据各层序、体系域的配置关系,推测塔里木盆地古生界非构造圈闭有利区带有:①寒武系一下奥陶统陆棚斜坡;②中、上奥陶统顶部剥蚀带;③西南拗陷二叠系顶部剥蚀带;④中奥陶统低水位期盆底扇体;⑤上奥陶统低水位期盆底扇体;⑥志留系低水位期贫底扇体;⑦中奥陶统塔中三角洲;⑧中奥陶统英买力南三角洲;⑨石炭系塔中三角洲;⑩石炭系塔北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非构造圈闭 油气聚体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层序特征与油气勘探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瞿辉 赵文智 徐怀大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2000年第3期59-63,共5页
陆相地层中的等时地层界面(不整合)、旋回沉积作用以及可以预测的空间地层的分布型式是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基础,同时,陆相地层中多物源、多构造运动、多沉积中心、气候因素对沉积物供应类型的影响大等客观条件都决定了陆相层序的发育... 陆相地层中的等时地层界面(不整合)、旋回沉积作用以及可以预测的空间地层的分布型式是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基础,同时,陆相地层中多物源、多构造运动、多沉积中心、气候因素对沉积物供应类型的影响大等客观条件都决定了陆相层序的发育特征。目前,对层序格架中生油岩、储集层和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对地震强反射的重新认识以及陆相层序发育模式等方面已成为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热点。陆相层序要强调多学科综合研究,重视同位素测年等基础性工作,要针对重点剖面、重点井、重点层位进行深入细致的层序地层学解剖工作,总结油气的赋存规律,提高钻探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油气勘探 低水位体系域 陆相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白垩系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充填模式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厚刚福 宋兵 +9 位作者 陈扬 王力宝 曾德龙 贾开富 窦洋 李亚哲 陈希光 彭博 郭华军 邹志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82,共9页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是否发育低位体系域砂体、低位体系域砂体是否具有勘探潜力,对阜康凹陷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砂体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成藏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底...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是否发育低位体系域砂体、低位体系域砂体是否具有勘探潜力,对阜康凹陷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砂体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成藏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底部为三级层序界面,且阜康凹陷沉降中心附近发育多级坡折,为低位体系域砂体发育创造了条件,并提出大型坳陷湖盆坡折之下发育多期低位体系域砂体,岩性圈闭条件优越。低位体系域砂体厚度大、面积广、储层优,侧向封堵条件优越,且研究区发育深层和浅层两组断裂,在垂向上构成“Y”形组合,可沟通烃源岩和低位体系域砂体,证实研究区低位体系域砂体成藏条件优越,为下一步岩性油藏最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康凹陷 清水河组 低位体系域 岩性圈闭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正演模拟的精细层序格架分析--以渤海湾盆地梁家楼地区Es3^z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丽玉 徐少华 +4 位作者 秦磊 毛金昕 李小刚 尚文亮 刘家恺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88,共5页
文中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基于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对梁家楼地区Es3z(S6层序)的层序边界进行识别,探索Es3z内部低位体系域(LST)在地震剖面上能够识别的地层厚度下限,建立Es3z时期的精细层序格架。研究发现:当地震主频为22 Hz时,梁家楼地区... 文中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基于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对梁家楼地区Es3z(S6层序)的层序边界进行识别,探索Es3z内部低位体系域(LST)在地震剖面上能够识别的地层厚度下限,建立Es3z时期的精细层序格架。研究发现:当地震主频为22 Hz时,梁家楼地区LST在地震剖面上可识别的沉积厚度下限为45 m。由下至上准层序S6-7至S6-6属于高位体系域(HST),准层序S6-5至S6-2属于下降体系域(FSST),准层序S6-1是LST(低位体系域)和TST(海侵体系域)的复合体系域。受气候影响,季节性湖盆可容空间的快速变化导致梁家楼地区LST沉积厚度往往较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拟 层序地层格架 低位体系域 地震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振生 刘社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沉积横向上包括了台地至盆地型的碳酸盐岩沉积,厚约3000~5000m。从地震反射结构上可划分为三个体系域;低水位期体系域为一套向东呈楔形发散的中振幅反射结构,分布范围仅在盆地的东北部;海进期...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沉积横向上包括了台地至盆地型的碳酸盐岩沉积,厚约3000~5000m。从地震反射结构上可划分为三个体系域;低水位期体系域为一套向东呈楔形发散的中振幅反射结构,分布范围仅在盆地的东北部;海进期体系域为一套约1OO~15Oms的中-强振幅高连续性反射,平面呈席状,在盆地的大范围分布;高水位期体系域为一套1s厚的反射层,根据反射结构可进一步划分为保持型(keepup)和追赶型(catchup)两种碳酸盐岩体系。保持型碳酸盐岩体系(域)在台地为低频高连续性反射特征,在台地边缘为杂乱—空白反射,在台地边缘斜坡为斜交前积反射,在盆地为中振幅连续反射。追赶型碳酸盐岩体系(域)总体均为弱振幅空白反射,此层序的顶界为一区域不整合面,属类型Ⅰ层序界线。目前已在顶界局部构造上钻井见工业油气流。根据岩相解释,预测出寒武系一下奥陶统的有利储集相带为台地边缘和台地前缘斜坡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学 地层层序 塔里木盆地 古生代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