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Data Farming的公共政策优化仿真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敏晶 林健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5963-5966,5988,共5页
为了解决公共政策优化仿真时考察点不全面及耗费时间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Data Farming的公共政策优化仿真模型。所提出的模型中,Data Farming被用于全面地考察输入参数空间中各输入参数水平对应的输出响应,通过把仿真过程的输出过... 为了解决公共政策优化仿真时考察点不全面及耗费时间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Data Farming的公共政策优化仿真模型。所提出的模型中,Data Farming被用于全面地考察输入参数空间中各输入参数水平对应的输出响应,通过把仿真过程的输出过程看作适应度的计算,遗传算法被用于优化仿真过程,提高优化效率。分析了公共政策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传统的Data Farming技术,然后从仿真目标、模型框架、算法等三方面介绍了所提出的优化仿真模型。最后进行了实验,证明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farming 遗传算法 公共政策 仿真模型 适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Data Farming决策支持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敏晶 林健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4-519,共6页
为解决现有的决策支持技术不能解决的区域经济历史数据稀少的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Data Farming决策支持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采用基于智能体仿真的Data Farming技术,对参数空间进行遍历搜索,以利用各个参数值对应的仿真结果来获取大... 为解决现有的决策支持技术不能解决的区域经济历史数据稀少的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Data Farming决策支持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采用基于智能体仿真的Data Farming技术,对参数空间进行遍历搜索,以利用各个参数值对应的仿真结果来获取大量的数据,使决策者可以有效地识别到系统的最优控制值,并了解在控制值下的系统风险性。最后,以江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控制优化为例,说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决策支持 DATA farming 智能体仿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贝类养殖(Shellfish Farming)现状及展望
3
作者 杨宝瑞 《现代渔业信息》 2005年第8期3-4,共2页
韩国是水产养殖业的主要国家之一。本文作者概述了韩国贝类养殖现状,并展望韩国贝类养殖发展前景。
关键词 韩国 贝类养殖(Shellfish farming) 贝类养殖 养殖现状 展望 水产养殖业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ize Contract Farming Experience in Delta State,Nigeria 被引量:1
4
作者 Albert Ukaro Ofuoku Joseph Unuetara Agbam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6年第1期65-73,共9页
Many reviews and evaluations of contract farming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mall-scale farmers in the developing na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While some scholars opined that contractual terms were unfavourable to farmers... Many reviews and evaluations of contract farming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mall-scale farmers in the developing na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While some scholars opined that contractual terms were unfavourable to farmers, others considerd them as being beneficial to them. These contrasting views were not likely to discourage it since it provided encouragement for farmers' involvement in markets. It was therefore worthwhile to investigate previous experiences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on i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ontract farming entered into by farmers in Delta State of Nigeria and livestock feed companies with the objective of seeking ways to make such contractual agreements beneficial to small-scale farmers. The study utilized convergence of science approach. The study unveiled the constraints experienced by farmers and they included technical and institutional challeng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was the planting date, while the institutional problem was the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It was recommended that all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contract should converge and negotiate technological adoptions of the improved maize varieties; contract needed to be clearly def'med and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should be parts of the contract;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should be carded out to determine the best planting date; and there was need for legislation to particularly protect farmers in contract f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act farming convergence of science yellow maize farmER livestock feed compan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Human Trafficking on Household Farm Labor Availability Among Arable Farming Households in Delta State,Nigeria
5
作者 Albert Ukaro Ofuoku Bethel Chuks Uwer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6年第3期70-78,共9页
Trafficking in persons, especially women and girls has been on for long and is still going on. Persons in the female group constitute the mostly trafficked human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 Trafficking in persons, especially women and girls has been on for long and is still going on. Persons in the female group constitute the mostly trafficked human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human trafficking on household farm labor needs available among farming households. Arable farming households involved in human trafficking were identified and purposively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with the aid of key informants in purposively selected communities. This led to the selection of 60 arable farming household heads in Delta North Agricultural zone, 65 farming household heads in Delta Central Agricultural Zone, and 36 arable farming household heads in Delta south agricultural zone to give a total of 151 respondents. Data for the study were collected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schedule.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subjected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requency counts, percentages and means derived from 4-point likert-type scale. The hypothesis was tested using Tobit regression analysis. Human trafficking was found to be age and sex selective and the causes of human trafficking included both push and pull factors, such as high income in destination countries poverty, low risk profit, nature of trafficking in persons, ease in control and manipulation of vulnerable women and girls, low risk involved in working in destination countries, lacking of legitimate and fulfilling employment, sex selective migration policies, less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peer pressure. Shortage of household farm labor was experienced by farming households in clearing and brushing of farm land, sowing, weeding,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storage. Human trafficking was found to affect household labor availability in clearing/brushing of farm land, sowing, weeding,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storage of farm produc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s should be specially organized for poor women, government and NGOs and international agencies should develop strategies to mitigate human trafficking.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collaborate with 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s and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to create anti-trafficking committee in fanning communities. Community education should be created for the farming communities to emphasize anti-human trafficking with the use of change agents; extension agents should integrate anti-trafficking messages in their interaction with far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trafficking household farm labour arable farming migration fanning househo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场道路图层构建和农机转移路径规划方法与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高锐涛 资乐 +5 位作者 胡炼 何杰 汪沛 黄培奎 谢佳生 刘善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4,共9页
【目的】针对农场内农机转移依赖人工驾驶或人工打点及规划耗时费力且不满足无人化应用需求等问题,提出一种无人农场农机转移路径规划方法。【方法】利用ArcGIS构建农场道路图层和路网,进行仿真试验;开发基于图论的Dijkstra双向搜索的... 【目的】针对农场内农机转移依赖人工驾驶或人工打点及规划耗时费力且不满足无人化应用需求等问题,提出一种无人农场农机转移路径规划方法。【方法】利用ArcGIS构建农场道路图层和路网,进行仿真试验;开发基于图论的Dijkstra双向搜索的转移路径规划算法,利用Python进行单、双向搜索仿真;搭建基于web平台的转移路径规划系统。【结果】在路网的仿真中,农机在0.7 m/s的速度下从机库到田块、田块到田块、田块到机库的行驶距离分别为241.57、74.46和75.66 m,对应时间分别为345.10、106.37和108.09 s。Dijkstra算法的单、双向搜索用时分别为0.632和0.216 s,在运算效率上双向搜索较单向搜索提升了65.82%。基于web平台的转移路径规划系统的农机以0.7 m/s的速度从机库到田块、田块到田块和田块到机库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路径与农机实际路径采样点的算术平均值差值绝对值小于0.1 m,可以满足无人农场农机的转移要求。相对于人工打点,转移路径规划系统的路径规划效率更高。【结论】构建的农场道路图层、路网和转移路径规划系统,满足无人农场农机的道路转移需求。研究结果可为无人农场的农机转移路径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农场 农场道路图层 路网 转移路径规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场臭气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小梅 章欣悦 +5 位作者 刘洋 张应鹏 孔祥平 朱飞 杜静 奚永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4-184,共11页
畜禽养殖场臭气产生和排放受到季节、温度、湿度、通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针对养殖场的臭气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三方面。然而,单一的处理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臭气污染,建立“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 畜禽养殖场臭气产生和排放受到季节、温度、湿度、通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针对养殖场的臭气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三方面。然而,单一的处理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臭气污染,建立“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位一体的除臭创新模式至关重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养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其通过精准监测、智能通风、智能饲料管理、智能脱臭设备、数据分析优化和智能清洁等手段实现臭气减排。文章针对养殖场臭气问题,对其来源、排放特点和危害进行了系统梳理,比较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及综合除臭技术,概括当前臭气减排智能化管控技术,以期有效减少畜禽养殖场臭气产生和排放,改善养殖环境,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养殖场 臭气 危害 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是否能改善当地社区农户收入?——基于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虹 朱臻 +2 位作者 沈月琴 杨俊 钱文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4,共12页
国家公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发展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评估国家公园建设对地方社区发展的影响,对于实现国家公园建设与地方社区发展的同频共振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 国家公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发展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评估国家公园建设对地方社区发展的影响,对于实现国家公园建设与地方社区发展的同频共振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前后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ID模型分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对农户收入与结构变化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生计资本水平农户的异质性。研究发现:①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对农户的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均有显著提升作用,分别为142%和127%。②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通过影响农户林地经营权退出进而促使农户劳动力由农林业经营向非农经营转移,提高农户的经营性收入。③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对不同生计资本水平农户影响不同。对高人力资本、高金融资本和低自然资本的农户的财产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较低生计资本水平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具有负向影响,尤其是对低自然资本、低物质资本和低社会资本的农户。基于此,为更好地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改善钱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社区农户生计发展,该研究提出建议:充分依托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拉动农户经营性收入;整合拓展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保障农户转移性收入;提供国家公园就业岗位,拓展农户工资性收入;创新绿色金融政策,提升农户财产性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周边社区 农户收入 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叠加尾流模型的海上风电场微观选址
9
作者 黄玲玲 陈昊 刘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7-484,共8页
针对传统的解析尾流叠加模型难以准确反映多台风电机组尾流影响下的风速损耗,而高精度CFD仿真计算时间过长,不适用于风电场机组微观选址优化的问题,基于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推导一种改进尾流叠加模型,并通过与FAST.Farm仿真结果的对... 针对传统的解析尾流叠加模型难以准确反映多台风电机组尾流影响下的风速损耗,而高精度CFD仿真计算时间过长,不适用于风电场机组微观选址优化的问题,基于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推导一种改进尾流叠加模型,并通过与FAST.Farm仿真结果的对比,论证所提改进叠加模型的精确性和快速性。构建一个以全寿命周期成本为目标函数的微观选址模型,并通过自适应被囊群算法求解该模型。通过海上风电场风电机组选址算例结果论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尾流 微观选址 FAST.farm仿真 被囊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能资源分析与服务平台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焕萍 魏培阳 +2 位作者 张永强 陈刚 向洋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为提升我国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2022年初启动了风能资源分析与服务平台研制。平台采用大数据和气象信息分析技术,融合高分辨率风能资源数据集、气象灾害与台风历史数据、气象预报数据以及基础地理信息等,研制形成了包括风能... 为提升我国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2022年初启动了风能资源分析与服务平台研制。平台采用大数据和气象信息分析技术,融合高分辨率风能资源数据集、气象灾害与台风历史数据、气象预报数据以及基础地理信息等,研制形成了包括风能资源查询分析、台风等气象灾害评估与预报预测信息分析、可开发量分析、风机宏观评估、风机自动排布、测风塔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业务与服务功能。为满足大数据量的存储和分析需求,设计了基于地理哈希编码的存储结构、按层高分表以及多节点部署等方法,同时创新性使用提取山顶、山脊线、图像识别及分类等算法,结合气象、气候、高程、遥感图像等条件,构建风能资源评估模型并应用在风机自动布机业务。该平台已在国内多家风电企业本地化部署并应用,主要提供风能资源评估、风机布局、近海风能资源分析及风电场选址等服务,结果表明:平台能够识别风能资源丰富区域,并为风电场选址提供可量化的指标数据,为风电场建设从规划、设计到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资源评估 大数据组织 宏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无人化智慧农场农田边界识别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锡文 谷秀艳 +5 位作者 胡炼 赵润茂 岳孟东 何杰 黄培奎 汪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共18页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无人化智慧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无人化智慧农场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其精准高效作业质量依赖于农田边界识别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系统梳理了农田边界识别的技术体系与应用场景,重点分...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无人化智慧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无人化智慧农场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其精准高效作业质量依赖于农田边界识别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系统梳理了农田边界识别的技术体系与应用场景,重点分析了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和地面感知3类数据获取方式和识别算法研究现状。卫星遥感的优势在于其广域周期性的监测能力可支撑大范围农田变化分析,但空间分辨率有限;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与地面传感器深度融合(如LiDAR点云与RGB图像配准)可实现厘米级边界分割,为复杂农田场景提供高精度数据支撑,但视野范围有限。传统图像处理算法(阈值分割、边缘检测等)在规则农田中具有实时性优势,但难以应对异物同谱、静态要素遮挡等场景;基于深度学习的U-Net、DeepLab系列模型通过多尺度特征融合与注意力机制优化可显著提升对不规则边界的识别鲁棒性。这些技术都已应用于农业数字化地图构建和农机路径规划,但仍面临多源数据时空对齐精度不足导致融合效率低,轻量化模型在边缘计算设备上的推理速度难以满足实时作业需求,农田边界变动实时监测难等问题。未来应聚焦多模态时空特征融合、边缘推理导向的模型轻量化技术,以及空-天-地协同支撑下的数字农田地图自主更新技术,为实现农田边界的高精度、高响应和高动态识别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场 空-天-地 边界识别 种植区域 田埂 机耕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农就业、家庭代际与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基于江西省实证 被引量:3
12
作者 翁贞林 魏天知 +1 位作者 刘思宇 魏天言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基于江西省乡村振兴“双百双千”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家庭代际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初始参与非农就业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未参与非农... 基于江西省乡村振兴“双百双千”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家庭代际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初始参与非农就业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未参与非农就业的农户更愿意盘活利用“两闲”资源,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积累经济资本;非农就业收入会显著促进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非农就业收入较低的农户对“两闲”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进而更倾向于保留宅基地;家庭代际在初始非农就业参与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的显著负向影响以及非农就业收入对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的显著正向影响中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据此,建议加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宣传,促进农户有效就业,多渠道保障闲置宅基地流转有序进行,多措并举推进农村“两闲”盘活利用制度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 闲置宅基地 闲置住宅 盘活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耕作制度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国明 姚鑫 臧雷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655,共10页
厘清东北黑土区耕作制度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优化黑土地保护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分析,结合各时期社会经济的历史背景,探究东北黑土区新中国成立后耕作制度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东北黑... 厘清东北黑土区耕作制度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优化黑土地保护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分析,结合各时期社会经济的历史背景,探究东北黑土区新中国成立后耕作制度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东北黑土区的耕作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经历了显著变革,逐渐从传统耕作方式向现代农业模式转型。其演变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集体化进程中的传统耕作制度阶段、分散化的耕作制度调整阶段以及规模化的现代耕作制度起步阶段。在各个阶段,耕作制度随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反映农业生产的时代特征与进步轨迹。2)东北黑土区的耕作制度受到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耕地立地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进而呈现出阶段性和历史性的演变特征。具体而言,生产关系在其中起到引领耕作制度演变方向的作用,生产力则是推动耕作制度不断演变的动力源泉,而耕地立地条件则为耕作制度的演变奠定基础。3)应加快构建以黑土地保护为首要目标,分区施策为基本策略,农艺制度为关键核心的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耕作制度体系,紧密结合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要素的深度融合,促进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及黑土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耕作制度 演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激励相容特性的风电场群集中式共享储能的交易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帅 王维庆 +2 位作者 李笑竹 王海云 丁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9,共12页
为推动集中式储能与多风电场站间的协调互动与合作共赢,促进新能源场站共享储能的可持续发展,对多风电场集中式共享储能的资源分配与价格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构建多风电场站联合共享储能运行框架,以实现风电场站平滑稳定并网与集中式独... 为推动集中式储能与多风电场站间的协调互动与合作共赢,促进新能源场站共享储能的可持续发展,对多风电场集中式共享储能的资源分配与价格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构建多风电场站联合共享储能运行框架,以实现风电场站平滑稳定并网与集中式独立储能的共享使用。其次,基于维克里-克拉克-格罗夫斯(Vickrey-Clarke-Groves,VCG)机制提出具有激励相容特性的储能共享两阶段的交易机制。第一阶段建立以多风电场站为领导者、共享储能为跟随者的主从博弈运行模型,以确定风电场群与储能各时段的初始交易价格。第二阶段通过双向拍卖的方式,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对初始交易价格进行修正,并利用收支差额补偿法应对VCG机制收支不平衡问题,形成最终交易价格。最后,选取新疆地区的风电数据构建算例,验证所提机制的有效性。相比固定价格交易模式下风电场站与共享储能的交易结果,得出风电场站收益分别上升了11.14%、5.26%和6.61%,该机制为促进集中式共享储能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集群 VCG机制 共享储能 激励相容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聚类和MCMC算法的风光出力序列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红霞 邹桂林 +3 位作者 王子强 陈凌轩 马骞 陈亦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1-502,共12页
针对风光出力的随机性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聚类和双层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风光相关出力序列建模方法。首先采用两阶段聚类得到不同的风光典型日出力模式,第1阶段采用自组织映射聚类方法识别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光伏出力类型;第2阶段... 针对风光出力的随机性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聚类和双层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风光相关出力序列建模方法。首先采用两阶段聚类得到不同的风光典型日出力模式,第1阶段采用自组织映射聚类方法识别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光伏出力类型;第2阶段采用近邻传播聚类方法对不同光伏出力类型对应的风电出力样本进行聚类。其次,建立双层马尔科夫链模型描述风光出力的相依变化,上层建立单变量马尔科夫链模型描述风光出力模式的日间转移,下层建立双变量马尔科夫链模型描述风光出力日内相邻时刻的状态转移。最后,采用MCMC模拟方法得到指定时间长度的风光出力序列。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在各项评价指标上均优于传统MCMC方法及Copula模型,能生成更符合风光实际相关性的出力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风电场 光伏电站 聚类分析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时空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U过程和Vine-Copula的多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东风 张博洋 +1 位作者 李青博 黄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9-538,共10页
针对风电场各风电机组风速间复杂的时空相关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rnstein-Uhlenbeck,OU)过程与Vine-Copula建模的多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风速的物理特性,研究风速与湍流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各季节风速的不同分布... 针对风电场各风电机组风速间复杂的时空相关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rnstein-Uhlenbeck,OU)过程与Vine-Copula建模的多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风速的物理特性,研究风速与湍流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各季节风速的不同分布确立其相应的OU随机过程实现风速模拟;然后,通过构建Vine-Copula模型对风电场内多风电机组风速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将模拟值归一化处理后代入Vine-Copula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实现各风电机组的短期风速预测。应用OU随机过程,可为准确的风速预测奠定基础;通过Vine-Copula建模,可解决风速空间相关性问题。以中国北方某电场风电机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在单步和多步预测中,所提方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相较于传统方法分别降低了2.68%、9.94%、23.79%、32.10%,提高了风速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电机组 风速 预测 随机过程 Vine-Copula 奥恩斯坦-乌伦贝克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质量调控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晟 凌吉莉 +2 位作者 魏娟 秦国军 黄守道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74-3300,共27页
大力发展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风电机群高性能服役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单机容量和装机规模持续增大,风况、海况等复杂环境使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性能-安全运行能力-发电效益之间... 大力发展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风电机群高性能服役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单机容量和装机规模持续增大,风况、海况等复杂环境使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性能-安全运行能力-发电效益之间的协同优化难度增加,机组安全准确预警与服役质量调控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该文主要针对风电机群服役质量动态调控需求,首先,从关键部件层面论述齿轮箱、变桨系统、变流器、发电机和叶片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及齿轮箱和变流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梳理与比较;然后,就健康度、环境因素对单机服役质量的影响展开分析,从高品质发电、维保优化和尾流控制对机群服役质量影响展开论述;最后,对未来风电机群服役质量调控的发展趋势及潜在的研究热点进行探讨与预测,旨在为提升风电机群的服役性能和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机群 风电机组 服役质量 动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基因编辑辅助育种的应用与生物安全风险管控 被引量:1
18
作者 殷战 石生持 +1 位作者 李学辉 翟刚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针对特定遗传位点实现定点突变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大大加速农业生物育种的进程。文章在简述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牲畜性状改良带来的快速、颠覆性改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着重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养殖鱼类的基因编辑技术辅助育种方面的... 针对特定遗传位点实现定点突变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大大加速农业生物育种的进程。文章在简述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牲畜性状改良带来的快速、颠覆性改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着重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养殖鱼类的基因编辑技术辅助育种方面的研究。在回顾了我国学者在养殖鱼类生产与品质性状改良的亮点成果之后,文章重点讨论了国内外学者对养殖鱼类基因编辑育种的生物安全,包括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论点;并对基因编辑鱼类导致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风险的评价、防控策略等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最后,对“可控不育”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基因编辑养殖鱼类生态安全风险防控、育种知识产权保障、编辑鱼类的产业化应用的促进作用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鱼类育种 生物安全 可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置猪场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
19
作者 李阳 张越 +6 位作者 路浩 邢金超 李振坤 董芳婷 徐盟龙 袁晋 魏战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2,共6页
为探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规模化养殖场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制定精准有效的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自河南省信阳市某空置6个月猪场的366份环境样品进行了PE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环境样品中有12... 为探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规模化养殖场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制定精准有效的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自河南省信阳市某空置6个月猪场的366份环境样品进行了PE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环境样品中有124份PEDV核酸阳性,总体阳性率为33.88%;不同区域PEDV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排污系统50.00%(4/8)、猪舍环境33.92%(116/342)、洗消中心25.00%(4/16);值得注意的是,洗消中心的减速带、猪舍环境内的漏粪地板及排污系统的粪沟检出率均为100%。结果表明,该猪场清洗消毒空置6个月后仍有大量PEDV核酸残留。总体来说,研究发现了猪场清洗消毒的部分盲区,讨论了病毒残留点和猪场建设规划,以及空气、饲料和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指出了猪场现有清洗流程的漏洞,为猪场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置猪场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场环境 清洗消毒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阈下高校农耕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飞燕 杨武健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119-123,共5页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高校作为农耕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阵地,更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现代价值。该文从农耕文化传承与教育的3个维度出发,形成思想引领、教学活动、实现形式“三位一体...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高校作为农耕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阵地,更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现代价值。该文从农耕文化传承与教育的3个维度出发,形成思想引领、教学活动、实现形式“三位一体”的传承与教育链模式,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耕文化 传承 教育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