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5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Three Dimension Attenuated Model and the Algorithm of Environmental Noise in Substations 被引量:14
1
作者 XU Luwen LIU Xiaoli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24-I0024,207,共1页
为了准确计算变电站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大小,通过对噪声衰减理论和变电站环境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变电站仿真数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变电站三维空间噪声预测算法。噪声衰减计算中,最复杂的是求解几何衰减中菲涅耳数,而求解菲... 为了准确计算变电站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大小,通过对噪声衰减理论和变电站环境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变电站仿真数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变电站三维空间噪声预测算法。噪声衰减计算中,最复杂的是求解几何衰减中菲涅耳数,而求解菲涅耳数的关键是求解绕射声的声程差,利用凸包算法求解变电站内多声源、多障碍等复杂场景的声程差问题。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显示,该模型和算法能够准确预测变电站周边三维空间中任意位置的噪声大小,为开展变电站环境噪声预评价、新建变电站规划设计中噪声控制优化以及运行变电站噪声的工程治理方案优化等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变电站 环境噪声 三维模型 算法 弱毒 中国经济 噪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 system for wind turbine acoustic noise assessment based on IEC standard and Qin's model 被引量:3
2
作者 Sun Lei Qin Shuren +2 位作者 Bo Lin Xu Liping Stephan Joeckel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8-465,共8页
A novel measurement system specially used in noise emission assess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s is presented that complies with specifications given in IEC 61400-11 to ensure the process cons... A novel measurement system specially used in noise emission assess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s is presented that complies with specifications given in IEC 61400-11 to ensure the process consistency and accuracy. Theory elements of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used for the sound power level of wind turbine have been discuss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detailed calculation procedure of tonality and audibility integrating narrowband analysis and psychoacoustics is described. With a microphone and two PXI cards inserted into a PC, this system is designed in Qin′s model using VMIDS development system. Benefiting from the virtual instrument architecture, it′s the first time that all assessment process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an organic whole, which gives full advantages of its efficiency, price, and facility. Mass experiments show that its assessment results accord with the ones given by MEASNET me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轮机发电机 噪音评估 IEC61400-11 模型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oise 系统中的道路声屏障设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晓 李方 邓学钧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综合数字地面模型以及随机车流声源等效替代和分解技术的户外道路交通噪声分析方法与系统.详细论述了基于该系统的道路声屏障设计与优化方法.该方法能够近似模拟实地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建筑物、地形、树木、植被以... 介绍了一种基于综合数字地面模型以及随机车流声源等效替代和分解技术的户外道路交通噪声分析方法与系统.详细论述了基于该系统的道路声屏障设计与优化方法.该方法能够近似模拟实地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建筑物、地形、树木、植被以及大气条件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道路交通噪声和声屏障降效果的可视化设计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声墙 交通噪声 数字地面模型 Rnoise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EM) Algorithm Based on IMM Filtering with Adaptive Noise Covariance 被引量:5
4
作者 LEI Ming HAN Chong-Zhao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7,共10页
A novel method under the interactive multiple model (IMM) filtering framework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which the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EM) algorithm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process noise covariance Q online.... A novel method under the interactive multiple model (IMM) filtering framework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which the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EM) algorithm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process noise covariance Q online. For the existing IMM filtering theory, the matrix Q i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design experience, but Q is actually changed with the state of the maneuvering target. Meanwhile it is severely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target, i.e., it is a variable of time. Therefore, the experiential covariance Q can not represent the influence of state noise in the maneuvering process exactly. Firstly, it is assumed that the evolved state and the initial conditions of the system can be modeled by using Gaussian distribution, although the dynamic system is of a nonlinear measurement equation, and furthermore the EM algorithm based on IMM filtering with the Q identification online is proposed. Secondly, the truncated error analysis is performed. Finally,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o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and the tracking precision for the maneuvering targets is improved effic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期望值 IMM滤波器 EM算法 参数估计 噪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混合频谱噪声的主动减振技术
5
作者 钟志 牛国标 +1 位作者 刘磊 单明广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4,共9页
在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振动噪声工况呈现出复杂的宽-窄带复合噪声的特点。以往主动控制技术只针对单一类型的噪声进行消减,导致整体减振效果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消减宽-窄带复合噪声的混合频谱主动减振(MSN-HVNC... 在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振动噪声工况呈现出复杂的宽-窄带复合噪声的特点。以往主动控制技术只针对单一类型的噪声进行消减,导致整体减振效果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消减宽-窄带复合噪声的混合频谱主动减振(MSN-HVNC)算法,并在X型小浮筏配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MSN-HVNC算法由窄带噪声控制子系统(NBCS)和宽带噪声控制子系统(WBCS)两个子系统组成,两者协同完成对混合频谱噪声的消减。其中,WBCS采用含有预训练的选择系数模型的滤波x最小均方(FxLMS)算法,来完成宽带噪声消减;NBCS采用自适应陷波技术,对能量集中的窄带线谱噪声进行消减。用减振后的残余振动噪声来衡量减振水平,并作为误差信号更新控制器权重。最后,用X型小浮筏配机结构来搭建实验平台,完成振动噪声的主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MSN-HVNC算法对单频窄带振动噪声在50、75 Hz工况下的平均减振效果分别为23.6、21.3 dB;MSN-HVNC算法对模拟多源耦合振动场景下,混合激励振动信号的平均减振效果为12.4 dB,均优于传统控制算法,对宽-窄带复合的混合频谱噪声具有良好的消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 混合频谱噪声 预训练模型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M无监督学习模型的图像数据去噪
6
作者 沈卉卉 李宏伟 钱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5,共9页
已有的受限Boltzmann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RBM)模型去噪方法完全基于它是无向图模型,多个RBM组合模型,其低层的分布依赖于高层的分布,会导致计算复杂,去噪效果也一般,应用难以推广.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RBM模型的深度信... 已有的受限Boltzmann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RBM)模型去噪方法完全基于它是无向图模型,多个RBM组合模型,其低层的分布依赖于高层的分布,会导致计算复杂,去噪效果也一般,应用难以推广.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RBM模型的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s,DBN)的图像数据随机噪声去除的方法.将原始图像加入随机噪声,把带噪声的图像分割若干小块,将其一一拉成向量;批量输入2个隐层的DBN模型中进行学习,原始图像作为标签进行反向微调;最后将其学习的特征输出,还原成图像,即达到消除随机噪声的目的.将DBN模型分别在自然图像数据、模拟的地震数据和真实的地震数据上进行随机噪声去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RBM模型的DBN在自然图像数据和地震数据上去噪方法可行的.在噪声标准差为50 dB时,Set12数据集中图像去噪后峰值信噪比至少提高2.08 dB,至少提高6.99%;且在不同噪声标准差下,该方法去除随机噪声效果均优于其他无监督学习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说明RBM模型在图像特征学习性能、本质特征提取上有很强的能力.也为工程领域中的图像去噪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Boltzmann机 无监督学习 RBM模型 图像去噪 随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信号建模与噪声压制方法理论探讨
7
作者 葛大明 项健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2,共13页
陆上地震数据的噪声主要包括来自复杂近地表的噪声、外源激发的波场、不能用于地震波成像的其它噪声,通常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相干噪声、非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噪声压制的基本思想是对实测数据中包含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 陆上地震数据的噪声主要包括来自复杂近地表的噪声、外源激发的波场、不能用于地震波成像的其它噪声,通常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相干噪声、非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噪声压制的基本思想是对实测数据中包含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信号或相干噪声进行预测,最后压制数据中相干噪声和随机的非相干噪声。全波形反演和最小二乘逆时偏移逐渐成为高精度地震波成像的代表性方法技术,它们对噪声压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当前地震数据去噪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首先,提出了勘探地震数据的概念模型,即具有线性或非线性结构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叠加上满足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噪声;然后,分析针对该概念模型的各种方法技术,对于线性信号或相干噪声,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自回归模型预测器、线性Radon变换方法、K-L变换方法、Hankel矩阵方法,对于非线性(双曲)信号或相干噪声,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Radon变换方法和多项式拟合方法;最后,指出对数据中的非线性信号进行最佳建模是地震数据去噪的基础。上述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加深了数据处理人员对目前主流去噪软件模块理论基础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际地震数据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线性及非线性地震信号及相干噪声 不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 信号建模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UNet模型的DAS矸石浆体充填堵管监测技术
8
作者 柴敬 王梓名 +7 位作者 马晨阳 张丁丁 李至 周森 秋丰岐 吴玉意 冀汶莉 赵鹏翔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0-662,共13页
煤矸石浆体输送管道在输送过程中易产生堵塞、腐蚀等多种问题。目前针对浆体管道输送中存在的堵塞问题,精准定位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以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DAS)为监测手段,结合图像降噪与ResNet-UNet复合网络对堵塞点... 煤矸石浆体输送管道在输送过程中易产生堵塞、腐蚀等多种问题。目前针对浆体管道输送中存在的堵塞问题,精准定位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以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DAS)为监测手段,结合图像降噪与ResNet-UNet复合网络对堵塞点位进行监测和识别的方法;为评估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建立了15.14 m的环管模型,并进行注浆堵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UNet及ResNet网络,ResNet-UNet网络模型可在有效避免梯度爆炸问题的基础上,较为精准地对堵塞点位图像进行识别,堵塞点定位的准确率为97.83%,精确率为97.76%,召回率为94.80%,F1分数为0.958 9。该研究在全覆盖式监测矸石输送管道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DAS传感监测时,由于其高灵敏度所带来的噪声处理难题,较为精确地实现了堵塞点的定位效果,研究为矸石浆体输送管道监测及堵塞点的定位问题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 矸石浆体管道输送 降噪算法 ResNet-UNet模型 图像识别 堵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测量噪声的滑模观测器重构方法
9
作者 何静 赵潇 +1 位作者 刘建华 肖明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130,共7页
针对高速列车系统中存在的传感器测量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测量噪声重构方法。从高速列车17自由度横向振动的1/2整车模型入手,构造了在测量噪声影响下的列车等效模型,通过定义辅助的状态变量作为输出信号滤波器,将传感... 针对高速列车系统中存在的传感器测量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测量噪声重构方法。从高速列车17自由度横向振动的1/2整车模型入手,构造了在测量噪声影响下的列车等效模型,通过定义辅助的状态变量作为输出信号滤波器,将传感器的测量噪声等效转换为伪执行器噪声,对新的增广噪声状态空间系统设计了滑模观测器,并根据Lyapunov理论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稳定性证明,同时利用滑模等值原理对测量噪声进行重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对突变测量噪声和缓变测量噪声的重构效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1/2整车模型 测量噪声重构 滑模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卫星接收机误差建模与弹道参数估计方法
10
作者 杨瑞伟 林子杨 +2 位作者 申强 吴永辉 李红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343,共10页
针对弹道修正弹在弹道环境下状态估计精度差的问题,利用试验过程中的数据,从弹丸记录仪卫星定位和测速数据与雷达数据中分离出弹丸飞行过程中弹道测量误差序列,使用高斯混合模型(GMM)对误差概率分布进行近似拟合,并对其表述形式进行统一... 针对弹道修正弹在弹道环境下状态估计精度差的问题,利用试验过程中的数据,从弹丸记录仪卫星定位和测速数据与雷达数据中分离出弹丸飞行过程中弹道测量误差序列,使用高斯混合模型(GMM)对误差概率分布进行近似拟合,并对其表述形式进行统一.对传统的高斯混合扩展卡尔曼滤波(GMEKF)算法进行改进,考虑噪声在相邻多个时刻之间的相关性,使用AR模型将有色观测噪声解耦并使用状态扩增法、差分法对有色噪声进行白化处理.以修正弹弹道仿真为例进行算法验证及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改进GMEKF算法在提升弹道参数估计精度以及落点精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斯有色噪声 高斯混合模型 高斯混合扩展卡尔曼滤波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三稳态压电能量采集器的性能分析与实验验证
11
作者 时培明 张博飞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为解决对称三稳态压电能量采集器在低强度振动激励下无法进行阱间运动,进而无法产生较高电压信号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非对称三稳态振动模型的压电能量采集器结构。利用磁偶极子模型、力平衡和基尔霍夫定律建立了采集器的势能模型以及... 为解决对称三稳态压电能量采集器在低强度振动激励下无法进行阱间运动,进而无法产生较高电压信号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非对称三稳态振动模型的压电能量采集器结构。利用磁偶极子模型、力平衡和基尔霍夫定律建立了采集器的势能模型以及运动控制方程,仿真分析了简谐激励力幅值和噪声强度对采集器运动状态和发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结论:非对称三稳态压电能量采集器中磁铁的偏移导致了非对称势能阱的产生。非对称势能阱不仅可以拓宽三稳态压电能量采集器的有效工作频带,还可以降低采集器对环境振动强度的要求,使其在低激励幅值下进行阱间运动,改善发电性能。最后制作样机验证了理论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稳态压电能量采集器 非对称势阱 集总参数模型 噪声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先验误差的加权时空滤波对GNSS坐标时序噪声特性及站速度估计的影响
12
作者 鲁铁定 杨厚明 +1 位作者 孙喜文 金振吴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66-2078,共13页
空间滤波是从区域连续GNSS站位置时间序列中提取共模误差的有效手段,针对传统时空滤波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并未考虑站点坐标分量中先验误差影响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利用先验误差构造权重因子的加权PCA(Weighted Pr... 空间滤波是从区域连续GNSS站位置时间序列中提取共模误差的有效手段,针对传统时空滤波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并未考虑站点坐标分量中先验误差影响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利用先验误差构造权重因子的加权PCA(Weigh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WPCA)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北美地区10个测站2008—2022年共15年的坐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空间滤波,并分析了共模误差(Common Mode Error,CME)对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参数估计和噪声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时空滤波能够有效提取坐标残差时间序列中的共模误差,经过WPCA滤波后,N、E、U分量上残差时间序列的拟合误差相比滤波前分别降低了23.84%、26.88%和23.90%;与传统PCA方法相比,WPCA在N、E、U分量上分别降低了3.68%、4.89%和3.54%;北美地区GNSS站坐标残差时间序列最优噪声模型以白噪声+闪烁噪声和白噪声+幂律噪声为主,个别站点N方向存在随机游走噪声;考虑先验误差的加权时空滤波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时间序列中的噪声量级和站速度不确定度,从而提高时间序列的建模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时间序列 主成分分析 先验误差 共模误差 噪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源噪声及信号传输的雷达系统仿真模型
13
作者 王奇 王子瑶 郑峻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778,共11页
噪声和信号传输是雷达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设计一种考虑多源噪声及信号传输质量的毫米波雷达系统仿真模型。模型包括频率合成器、信号收发机以及信号处理等模块,能够模拟信号发生、传输至雷达测速、测距的系统。以此为框架,... 噪声和信号传输是雷达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设计一种考虑多源噪声及信号传输质量的毫米波雷达系统仿真模型。模型包括频率合成器、信号收发机以及信号处理等模块,能够模拟信号发生、传输至雷达测速、测距的系统。以此为框架,设计考虑电源噪声、杂散噪声和杂波噪声的噪声模型,对雷达漏警、虚警等情况进行模拟预测。在信号传输方面,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并结合场路协同分析方法,提高仿真精度。对于典型案例,发现时钟信号存在“回勾”问题,这表明仿真模型能够通过检测“眼图”、信号波形等指标,有效预测雷达可能存在的信号传输质量问题,并指导传输线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系统仿真模型 多源噪声 信号传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抑制的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14
作者 叶中付 郭佳愉 +1 位作者 于润祥 黄心月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2-971,共10页
针对用户设备到基站(Base station,BS)的视距通信受阻时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特征空间噪声抑制的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精确的信道估计。该神经网络将变分自编码器... 针对用户设备到基站(Base station,BS)的视距通信受阻时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特征空间噪声抑制的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精确的信道估计。该神经网络将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模型和UNet模型相结合,能够在进行信道估计的同时对输入信号中的噪声进行处理。首先,VAE模型的输入是纯净的基站接收信号,以最小化估计的纯净的基站接收信号与其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为目标,使VAE模型的编码器映射出一个特征向量,作为纯净接收信号的潜在表示。其次,固定VAE模型部分,使用纯净的基站接收信号作为UNet模型的输入对整个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VAE模型学习到的纯净潜在特征向量有助于UNet模型的编码器学习到纯净的特征表示。接着,该特征被UNet模型的解码器解码以实现信道估计任务。最后,在估计阶段仅需利用UNet模型部分即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信道估计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特征空间中的噪声信息,能以更低的时间复杂度更准确地估计出信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信道估计 噪声抑制 变分自编码器 UNe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盾构掘进姿态预测
15
作者 高苏 陈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1-189,共9页
为保证盾构掘进施工路线尽可能地吻合设计轴线,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盾构姿态WM-CTA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由数据前处理模块(小波变换、最大信息系数)和预测模块(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2个框架组成,选... 为保证盾构掘进施工路线尽可能地吻合设计轴线,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盾构姿态WM-CTA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由数据前处理模块(小波变换、最大信息系数)和预测模块(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2个框架组成,选取沈阳某在建盾构隧道某区间的监测数据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验证。首先利用试验对数据进行了降噪和相关性分析,然后分析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小波变换处理后的监测曲线更平滑,减少了数据点之间发生突变的频率;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盾构施工参数对盾构姿态的影响大于土体参数,可对输入参数维度进行精简;与4种基准模型进行对比发现,提出的WM-CTA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好,且计算效率较高,同时还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掘进姿态 WM-CTA预测模型 深度学习 降噪 相关性分析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润滑系统油膜爆破声研究
16
作者 刘文强 李勤华 +2 位作者 胡军峰 费龙盼 郭丰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6,共9页
在混合动力专用汽油发动机怠速大负荷充电工况下,发现曲轴第3主轴承座在1缸最大爆发压力时刻出现随机的宽频油膜爆破声。针对该问题,建立AVL Excite PU三维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噪声产生的工况和机制,分析温度... 在混合动力专用汽油发动机怠速大负荷充电工况下,发现曲轴第3主轴承座在1缸最大爆发压力时刻出现随机的宽频油膜爆破声。针对该问题,建立AVL Excite PU三维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噪声产生的工况和机制,分析温度、轴瓦间隙、供油压力及润滑系统结构对该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轴瓦表面大面积低压区及油膜压力持续地降低是空穴产生的前提条件,曲轴轴心轨迹突变时形成空穴,导致下瓦油膜压力快速降低,油膜压力变化率越大,易产生空穴噪声,油膜压力变化率可以用来评价空穴噪声大小;减小轴瓦间隙与增加供油量都可以改善油膜爆破声。从优化润滑系统的角度提出改善异响轴承座下轴瓦噪声的工程方案,并通过台架试验证明改善后油膜爆破噪声幅值降低61%,解决油膜爆破噪声问题,为后续混合动力机型类似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膜爆破声 润滑系统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 怠速充电 三维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车汇流齿轮传动系统减振降噪多目标优化
17
作者 何泽银 王承登 +1 位作者 肖腾 杨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6-813,共8页
针对并车汇流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噪声、承载及轻量化最优结果参数各不相同的问题,本文提出并车汇流齿轮传动系统传动误差-振动-噪声-承载-质量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考虑时变啮合刚度与传动误差,以系统动态传动误差、齿轮承载、质量、噪... 针对并车汇流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噪声、承载及轻量化最优结果参数各不相同的问题,本文提出并车汇流齿轮传动系统传动误差-振动-噪声-承载-质量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考虑时变啮合刚度与传动误差,以系统动态传动误差、齿轮承载、质量、噪声与振动加速度为目标函数,以齿轮宏微观参数为设计变量,建立并车汇流齿轮传动系统传动误差-振动-噪声-承载-质量多目标优化模型,开展并车汇流齿轮传动系统减振降噪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噪声降低了2.3%,系统总质量降低了13.7%,系统动态传动误差峰峰值减小了55.7%,齿根弯曲应力减小了30.1%,系统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了40.0%,实现了并车汇流齿轮系统的振动噪声快速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并车汇流 时变啮合刚度 传动误差 动力学模型 减振降噪 轻量化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激光主动探测信噪比数学建模与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蕴航 王灵杰 +2 位作者 刘洋 王连强 周頔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1,共8页
使用单光子激光雷达进行远距离探测可以提高最远探测距离,由于其传输链路比较复杂,因此建立了单光子激光主动探测信噪比数学模型。首先,建立了脉冲激光在主动探测链路中发生衍射效应下的回波信号模型,计算了单光子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光... 使用单光子激光雷达进行远距离探测可以提高最远探测距离,由于其传输链路比较复杂,因此建立了单光子激光主动探测信噪比数学模型。首先,建立了脉冲激光在主动探测链路中发生衍射效应下的回波信号模型,计算了单光子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光子数大小;而后,分析了主动探测过程中噪声光电子的组成,定量计算了噪声光电子数。基于上述模型,建立了考虑视轴瞄准偏差下的回波信噪比模型。通过一套用于理论模型验证的单光子激光探测系统的系统参数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目标探测距离与不同接收系统口径大小下的激光脉冲能量与回波信噪比大小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与以激光雷达方程为基础建立的回波信噪比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数学模型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激光雷达 主动探测 信噪比 探测距离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研究复合锯齿对涡轮单音噪声及模态结构的影响
19
作者 向康深 张良吉 +2 位作者 陈伟杰 连健欣 乔渭阳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0,共11页
涡轮噪声将成为未来超扇发动机主导噪声源之一,由于目前涡轮噪声研究的匮乏,急需开展涡轮气动噪声控制方法和降噪规律研究,降低涡轮噪声成为发展“超安静”发动机瓶颈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单级轴流涡轮声学实验台NPU-Turb对URANS/AA(Unste... 涡轮噪声将成为未来超扇发动机主导噪声源之一,由于目前涡轮噪声研究的匮乏,急需开展涡轮气动噪声控制方法和降噪规律研究,降低涡轮噪声成为发展“超安静”发动机瓶颈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单级轴流涡轮声学实验台NPU-Turb对URANS/AA(Unsteady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Acoustic analogy)混合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NPU-Turb管道声模态实验数据相比,URANS/AA混合模型预测最大误差为2.2 dB,可以作为有效的涡轮单音噪声预测方法。基于URANS/AA混合模型,选取更具代表性的GE E3末级低压涡轮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索不同仿生构型(锯齿尾缘静叶SS、锯齿前缘动叶SR和复合构型SS/SR)对涡轮气动性能、尾迹干涉单音噪声和模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准构型,SS更有利于提升涡轮气动效率(效率收益最大为0.80%),SS/SR更有利于增加单音噪声降噪收益(降噪收益最大为1BPF的5.5 dB和2BPF的8.2 dB)。整体上锯齿幅值与锯齿波长的比值(A/W)越大,效率收益越低,噪声收益越大。锯齿结构对径向模态声功率级的影响与径向模态数的变化趋势呈现出非周期性波浪变化,且不同仿生构型均可以有效降低主导径向模态(1BPF时的0阶和1阶径向模态,2BPF时的2~5阶径向模态)的声功率级,进而带来噪声的降低,这为仿生锯齿控制模态结构进而控制叶轮机噪声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噪声 混合模型 仿生构型 模态结构 效率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应力下软磁材料磁巴克豪森噪声模拟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正辉 李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07-3119,共13页
在无损检测(NDT)领域,对于模拟工具能够预测磁性特征、增进理解并避免苛刻和不确定的实验预期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高灵敏度和无损的特点,磁巴克豪森噪声(MBN)的测量与模拟已成为无损检测中的重要手段。现有的机械应力下的MBN模型虽然... 在无损检测(NDT)领域,对于模拟工具能够预测磁性特征、增进理解并避免苛刻和不确定的实验预期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高灵敏度和无损的特点,磁巴克豪森噪声(MBN)的测量与模拟已成为无损检测中的重要手段。现有的机械应力下的MBN模型虽然可以模拟MBN信号以及MBN特征值,但它们都无法全面而精确地模拟不同软磁材料在应力下的MBN信号。为此,该文首先基于改进的S-J-A磁滞模型,考虑磁各向异性、模型参数与应力之间的关系,模拟了软磁材料的不可逆磁滞回线;其次,将软磁材料的不可逆磁滞回线与MBN包络线相联系,得到磁巴克豪森噪声(MBN)的包络曲线的数学模型;然后,用包络曲线调制1~50 kHz的白噪声,模拟得到MBN信号;最后,以取向电工钢片(30QG120)、无取向硅钢(35WW230)和非晶合金(1K101)三种不同的软磁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提出的MBN模型在不同的机械应力条件下进行MBN的模拟。通过将实验数据和现有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NDT) 软磁材料 磁巴克豪森信号(MBN) 磁滞模型 机械应力 应力下MB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