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率管并联的恒流源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江进国 陈泽平 +1 位作者 王嘉伟 李扬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119,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功率MOSFET并联的高稳定度大电流恒流源,其电流在0~10A范围内连续可调。详细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公式推导,并对电路关键元件的选择和电路实际应用中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本文用PSPICE电路仿真软件对恒流源电路... 设计了一种基于功率MOSFET并联的高稳定度大电流恒流源,其电流在0~10A范围内连续可调。详细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公式推导,并对电路关键元件的选择和电路实际应用中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本文用PSPICE电路仿真软件对恒流源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所设计的恒流源电路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输出电流稳定度优于0.5‰,电流纹波小,长时间工作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源 大电流 高稳定度 电阻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源型变换器的大型同步发电机励磁 被引量:9
2
作者 毛承雄 吴建东 +3 位作者 娄慧波 陆继明 王丹 汪伟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将基于全控开关器件的电流源型变换器用于大型同步发电机励磁,采用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技术控制开关状态。利用dq坐标系的间接电流控制实现对SPWM电流源型变换器功率双向流动的控制。验证了SPWM电流源型变换器带大电感负载运行的可... 将基于全控开关器件的电流源型变换器用于大型同步发电机励磁,采用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技术控制开关状态。利用dq坐标系的间接电流控制实现对SPWM电流源型变换器功率双向流动的控制。验证了SPWM电流源型变换器带大电感负载运行的可行性。仿真试验表明,与传统可控硅励磁相比,整流时该励磁系统能向发电机端发出或吸收无功,逆变时能使励磁电流快速下降、加快励磁系统调节速度、发电机故障时实现交流灭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型变换器 励磁 大型同步发电机 间接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强磁场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与测试设备研制 被引量:23
3
作者 高成 刘晓 +1 位作者 石立华 周璧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72-2277,共6页
为了合理评估屏蔽体对低频强磁场的屏蔽效果,为工程中屏蔽室质量验收提供必要的检测手段,根据小环天线法测量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原理,提出了低频强磁场屏蔽效能测试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设计方案,研制了以PIC16F73单片机为核心的低频大电... 为了合理评估屏蔽体对低频强磁场的屏蔽效果,为工程中屏蔽室质量验收提供必要的检测手段,根据小环天线法测量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原理,提出了低频强磁场屏蔽效能测试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设计方案,研制了以PIC16F73单片机为核心的低频大电流源,设计和制作了磁场发射、接收环天线,构建了低频强磁场屏蔽效能测试设备;采用研制的测试设备对屏蔽室进行了屏蔽效能实测。测试结果与理论值符合较好,表明测试设备能够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同时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磁场 低频大电流源 屏蔽 屏蔽效能 测试设备 小环天线 单片机 低阻抗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的故障穿越方法对风电机组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厉璇 宋强 +1 位作者 刘文华 马玉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36 125,125,共7页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是大型风电场并网的较好选择,当发生交流系统故障时,故障穿越控制器可维持该系统的稳定性。然而,控制器会对风电机组造成一定影响。针对大型风电场VSC-HVDC系统接入的故障穿越问题,文中首先在PSCAD/EMTDC中...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是大型风电场并网的较好选择,当发生交流系统故障时,故障穿越控制器可维持该系统的稳定性。然而,控制器会对风电机组造成一定影响。针对大型风电场VSC-HVDC系统接入的故障穿越问题,文中首先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含有普通异步/双馈风电场详细模型的两端VSC-HVDC系统仿真模型,并验证了升频法和降压法两种典型的故障穿越方法。然后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类型风电机组在不同的故障穿越方法下的特性和差异,从而得出风电场VSC-HVDC系统的故障穿越方法对风电机组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以为不同类型的风电机组接入VSC-HVDC系统时故障穿越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大型风电场 柔性直流输电 故障穿越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高压大电流脉冲放电的晶闸管间接强触发电路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招辉 孙崭鹏 +1 位作者 黄嘉琪 陈文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85,共5页
高压大电流放电技术普遍采用晶闸管串联作为电路放电的主开关,放电时如果晶闸管的导通过程较慢,则会导致芯片内部产生大量焦耳热,使晶闸管损坏;同时晶闸管在串联模式下,导通时间不一致也会导致导通较慢的晶闸管受到高电压而被击穿。针... 高压大电流放电技术普遍采用晶闸管串联作为电路放电的主开关,放电时如果晶闸管的导通过程较慢,则会导致芯片内部产生大量焦耳热,使晶闸管损坏;同时晶闸管在串联模式下,导通时间不一致也会导致导通较慢的晶闸管受到高电压而被击穿。针对该种复杂苛刻的工况,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于高压大电流脉冲放电的晶闸管间接强触发电路,该电路利用间接光触发方式,在触发回路中,串联的晶闸管触发信号由同一个控制信号通过光纤进行控制,经过光电转换后产生强触发脉冲电流,使晶闸管同步快速可靠导通。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可实现串联晶闸管可靠触发,晶闸管触发脉宽时间可调,放电电压为9kV,放电电流高达32kA,满足脉冲放电电源模块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碎 晶闸管串联 高压大电流脉冲源 强触发 间接光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形射频源大口径离子束刻蚀机性能(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晓浩 刘颖 +8 位作者 赵飞云 徐德权 徐向东 周银贵 汪啸 姚传荣 洪义麟 付绍军 徐朝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0-535,共6页
针对大尺寸基底往复扫描条形离子束来实现大面积刻蚀的特点,实验测试了基于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离子源大型离子束刻蚀机的性能.利用法拉第筒扫描探测系统在线测量束流密度,通过控制气体流量、调节加速电压等,得到了纵向束流密度±5... 针对大尺寸基底往复扫描条形离子束来实现大面积刻蚀的特点,实验测试了基于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离子源大型离子束刻蚀机的性能.利用法拉第筒扫描探测系统在线测量束流密度,通过控制气体流量、调节加速电压等,得到了纵向束流密度±5.3%均匀性的较好结果.刻蚀实验表明40 cm长度范围刻蚀深度均匀性为±5.4%,同时具有较好的束流稳定性.添加束阑,并结合掩模修正束流,会得到更好的束流密度与刻蚀深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刻蚀机 条形射频离子源 束流密度均匀性 束阑 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大扰动稳定判据及关键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厉泽坤 孔力 裴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93-4002,共10页
混合势函数理论可以给出解析形式的大扰动稳定性判据,是非线性系统大扰动稳定性分析的有效工具。该文以直流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并网电压源换流器为主电源时,系统的混合势函数模型,推导了考虑电压环输出限幅下系统的大扰动稳定性判... 混合势函数理论可以给出解析形式的大扰动稳定性判据,是非线性系统大扰动稳定性分析的有效工具。该文以直流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并网电压源换流器为主电源时,系统的混合势函数模型,推导了考虑电压环输出限幅下系统的大扰动稳定性判据。基于该判据和李雅普诺夫方法,首先分析了负载类型对系统大扰动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分析了物理参数和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边界的影响,以及稳定性判据和系统暂态振荡次数的关系。基于暂态过程的能量守恒,给出了使得稳定性判据成立的电容极值估算方法,探讨了电压环输出限幅对电容极值的影响,分析了电容对系统稳定性、暂态振荡次数和响应速度的影响。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稳定性判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电压源换流器 混合势函数 大扰动稳定性分析 电流限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型准Z源逆变器的积分滑模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8
作者 方番 李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67-2975,共9页
针对储能型准Z源逆变器(energy-storage quasi-z-source inverter,ES-qZSI)系统,提出采用具有积分补偿的固定开关频率积分滑模(integral sliding-mode,ISM)电流控制器来保证系统鲁棒性和快速响应。首先建立带储能单元的ES-q ZSI大... 针对储能型准Z源逆变器(energy-storage quasi-z-source inverter,ES-qZSI)系统,提出采用具有积分补偿的固定开关频率积分滑模(integral sliding-mode,ISM)电流控制器来保证系统鲁棒性和快速响应。首先建立带储能单元的ES-q ZSI大信号平均模型。然后,以电感电流误差,电池电流误差以及2个误差的积分作为状态变量设计滑模面。为进一步减小稳态误差,引入电池电流误差的比例和积分项作为电感电流参考。而后,推导控制律使系统满足存在条件、稳定条件并讨论了滑模参数设计。与传统PI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ISM控制器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且工作状态在较大范围变化时可保证系统稳定,鲁棒性强。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ISM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滑模电流控制 准Z源逆变器 电池 大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穗型小麦源、流与库相关效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罗洪溪 张安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41,共4页
以超大穗型小麦为材料 ,以一般穗型小麦为对照 ,通过剪穗、剪小穗留茎、叶 ,保“源”、“流”控“库”和分期收获处理 ,研究源、流对库的关系与影响。认为源、流输出总量 ,取决于单个籽粒库的数目 ,与单个籽粒库数目成正比。源、流因素... 以超大穗型小麦为材料 ,以一般穗型小麦为对照 ,通过剪穗、剪小穗留茎、叶 ,保“源”、“流”控“库”和分期收获处理 ,研究源、流对库的关系与影响。认为源、流输出总量 ,取决于单个籽粒库的数目 ,与单个籽粒库数目成正比。源、流因素对单个籽粒库容量大小不起显著影响。源、流输出受籽粒单库数目的制约会出现形式上的滞后性 ,籽粒单库在自身营造方面会出现工作状态上的自然惰性现象。要克服滞后性和自然惰性现象的影响 ,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实现高产 ,最有效的途径是在增加粒重的基础上 ,主要是增加籽粒数。小麦穗是籽粒的载体 ,也是光合产物的主要集中地 ,以多花、大粒组建多粒小穗 ,以增加小穗数架构超大穗 ,提高对光合产物的储量 ,是超大穗小麦育种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超大穗型小麦与一般穗型小麦在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穗型小麦 相关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kV厦门双极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设计 被引量:49
10
作者 陈东 乐波 +2 位作者 梅念 吴延坤 余世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80-185,共6页
为了避免采用对称单极接线柔性直流工程在可靠性、绝缘水平以及大容量换流变压器运输制造上的缺点,±320kV/1 000 MW厦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采用双极接线的柔性直流工程。文中以厦门工程为背景对双极高压大容量柔... 为了避免采用对称单极接线柔性直流工程在可靠性、绝缘水平以及大容量换流变压器运输制造上的缺点,±320kV/1 000 MW厦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采用双极接线的柔性直流工程。文中以厦门工程为背景对双极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工程的系统设计展开研究。首先,通过主接线优化设计使得采用双极接线的柔性直流工程具备3种运行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其次,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工程中设备裕度通常较小,通过对主回路参数开展精确计算从而实现小容量可关断器件支撑工程大功率传输。最后,对比了采用对称单极接线和双极接线柔性直流工程的暂态特性,即采用双极接线的工程暂态过电压较低但暂态电流恶化。提出通过暂态电流精确解析计算方法以及优化布置等方法,确保工程可关断器件的安全性。实践表明所提设计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大容量 双极 柔性直流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触发引燃管的脉冲电源
11
作者 郭海山 杨兰均 +3 位作者 刘帅 张永鹏 李博睿 刘思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110,共6页
设计了一种单电源的变压器型高电压、大电流脉冲源。该电源只有一套放电电容,以晶闸管作为放电开关,单原边双副边的脉冲变压器作为传输线。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使变压器根据负载不同的工况运行在不同的状态,分时输出高电压、大电... 设计了一种单电源的变压器型高电压、大电流脉冲源。该电源只有一套放电电容,以晶闸管作为放电开关,单原边双副边的脉冲变压器作为传输线。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使变压器根据负载不同的工况运行在不同的状态,分时输出高电压、大电流脉冲。该设计利用变压器在空间上将高压输出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隔离,与一般的双电源设计方式相比,降低了驱动电路的成本,减少了装置的体积,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和紧凑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原边18μF的储能电容充电电压为700V时,通过晶闸管开关控制电容向2∶2∶20的单原边双副边脉冲变压器放电,副边开路时输出幅值7.6kV、上升沿432ns的开路电压,副边短路时输出幅值690A、半高宽15.6μs、前沿7.0μs的短路电流,满足NL37248引燃管的触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燃管 脉冲变压器 高电压 大电流 脉冲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源表一体的非车载直流充电机检定装置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思 李熊 +2 位作者 张一凡 刘高 冯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4-200,共7页
针对当前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装置相关的技术研究较少的现状,介绍了一种适应于虚负荷检定的非车载充电机检定装置。该装置功能完备,结构上采用一体式设计,电路上由MCU搭载安卓软件作为中控,驱动电压和电流隔离输出。其中电压源部分采... 针对当前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装置相关的技术研究较少的现状,介绍了一种适应于虚负荷检定的非车载充电机检定装置。该装置功能完备,结构上采用一体式设计,电路上由MCU搭载安卓软件作为中控,驱动电压和电流隔离输出。其中电压源部分采用数模转换器与高精度分压电阻网络反馈模块组合方案,电流源部分采用数模转换器与低端采样反馈模块组合方案。通过现场对非车载直流充电机进行虚负荷检定,通过比对充电机现场测试仪和本装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检定装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充电机检定装置 虚负荷检定方案 高精度大电压源 高精度大电流源 电能计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光伏集群经柔性直流构网送出的运行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蔡希鹏 黄伟煌 +3 位作者 李桂源 郭铸 曹润彬 袁智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734-8744,共11页
在沙漠、戈壁与荒漠地区开发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此类地区的新能源覆盖面积广、场站电气距离远,且电网结构薄弱、缺乏常规支撑性电源,采用具有电网构造能力的柔性直流实现新能源稳定高效送出是一种较好的技术方案。针对沙漠、戈壁、荒漠... 在沙漠、戈壁与荒漠地区开发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此类地区的新能源覆盖面积广、场站电气距离远,且电网结构薄弱、缺乏常规支撑性电源,采用具有电网构造能力的柔性直流实现新能源稳定高效送出是一种较好的技术方案。针对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规模100%光伏发电基地经柔性直流送出的场景,分析系统的典型特征和关键问题,从稳态运行、交流故障穿越、直流故障清除、多站协同等方面,系统性地阐述柔性直流与大规模光伏场站构网送出的运行控制技术,为我国沙戈荒地区的大规模光伏开发和电力外送提供实现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光伏集群 柔性直流输电 构网运行 交流故障穿越 直流故障清除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型PWM整流的恒流调光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中豪 王海滨 +2 位作者 胡晓雪 林玉婷 曹太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7-31,共5页
为了实现恒流调光器输出高品质的电能质量,文章分析了一种基于电流型PWM整流的助航灯光恒流调光器。首先分析了该恒流调光器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其后通过大信号模型求解其电路方程的稳态解,设计了调光器的一种基于顺馈控制的解耦控制方... 为了实现恒流调光器输出高品质的电能质量,文章分析了一种基于电流型PWM整流的助航灯光恒流调光器。首先分析了该恒流调光器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其后通过大信号模型求解其电路方程的稳态解,设计了调光器的一种基于顺馈控制的解耦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控制环路的稳态误差,实现恒流输出,并有效地降低网侧电流和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通过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与传统的调光器相比其直流部分输出纹波小,网侧电流THD从2.71%降至1.88%,负载端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从1.24%降至0.15%。结果表明,基于电流型PWM整流调光器的性能比传统调光器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PWM整流 恒流调光器 大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新能源经柔直孤岛送出换流站的功率越限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晖 彭依 +3 位作者 杨立敏 张健 李文锋 郭贤珊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9,共9页
张北地区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经柔直换流站孤岛送出系统中,送端换流站容量小于纯新能源电源总容量。为确保换流站功率波动不会短时越限,文中设计了功率越限快速控制系统,包括功率越限回降控制系统和紧急虚拟频率控制系统,对换流站功率越限... 张北地区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经柔直换流站孤岛送出系统中,送端换流站容量小于纯新能源电源总容量。为确保换流站功率波动不会短时越限,文中设计了功率越限快速控制系统,包括功率越限回降控制系统和紧急虚拟频率控制系统,对换流站功率越限进行有效预控,确保换流站安全。首先,对张北地区新能源发电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张北地区新能源有功短时波动特性,通过概率统计确定在某一时间尺度内发生的最大波动速率,为系统参数设计提供支撑。然后,详细介绍功率越限回降控制系统结构、对新能源功率预控控制过程、关键参数整定原则及回降功率的新能源执行站调用原则等。紧急虚拟频率控制系统作为功率越限回降控制系统在通信中断时的备用。最后,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平台搭建了换流站主站以及执行站控制器的仿真模型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 孤岛送出系统 快速功率回降控制 虚拟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合成黄酮及抗氧化活性(英文)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永刚 高敏 +1 位作者 崔建云 刘春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21-1427,共7页
对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黄酮积累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经15d液体培养可获得最大生物量干重和黄酮产量分别为17.2g·L-1和607.8mg·L-1,通过调控基本培养基种类和有机添加物可提高雪莲细胞的生长... 对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黄酮积累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经15d液体培养可获得最大生物量干重和黄酮产量分别为17.2g·L-1和607.8mg·L-1,通过调控基本培养基种类和有机添加物可提高雪莲细胞的生长和黄酮积累。获得的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雪莲细胞中的黄酮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雪莲 黄酮 悬浮细胞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