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功角偏差和阻尼效应的构网型双馈风机暂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颜湘武 蔡光 +3 位作者 李锐博 贾焦心 张书瑞 王耀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16-2632,I0014,共18页
构网型双馈风机(grid-formingdoublyfedinduction generator,GFM-DFIG)具有与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相近的主动支撑能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与SG类似的暂态稳定性问题。但是,风机转子侧控制的电流限幅环节及转子电流和定子... 构网型双馈风机(grid-formingdoublyfedinduction generator,GFM-DFIG)具有与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相近的主动支撑能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与SG类似的暂态稳定性问题。但是,风机转子侧控制的电流限幅环节及转子电流和定子电流之间的强耦合关系,使其暂态建模和分析更加困难。该文首先对GFM-DFIG模型进行降阶处理,得到用于暂态分析的二阶模型,考虑虚拟功角与机端功角的偏差,推导二阶模型在转子电流限幅下的虚拟功角特性方程,实现对GFM-DFIG动态特性的刻画;通过对阻尼效应做近似化处理,提出计及阻尼的改进暂态能量函数法,在所提二阶模型基础上,计算得到稳定极限电压、极限切除角、极限切除时间等暂态稳定评价指标;借由以上指标开展定量分析,揭示并网阻抗和控制参数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GFM-DFIG参数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最后,通过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双馈风机 电流限幅 功角偏差 阻尼效应 暂态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航空自组网GRID路由协议栅格长度划分方法
2
作者 徐雪飞 甘忠辉 +1 位作者 刘芸江 肖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0-233,共4页
分析了航空自组网GRID路由协议的特点,在对GRID路由协议中栅格长度、节点有效辐射半径以及节点通信功率联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得出栅格长度、节点有效辐射半径在一定通信功率条件下的定量关系,为GRID路由协议中栅格... 分析了航空自组网GRID路由协议的特点,在对GRID路由协议中栅格长度、节点有效辐射半径以及节点通信功率联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得出栅格长度、节点有效辐射半径在一定通信功率条件下的定量关系,为GRID路由协议中栅格长度的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科学的划分方法,对GRID路由协议在今后航空自组网中的研究设计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自组网 栅格长度 节点有效辐射半径 通信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对账系统的TF-IDF优化算法
3
作者 王岩 郭威 +1 位作者 隋海滨 符贵谦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7,共5页
为提高电网集团对账系统的工作效率,优化电网集团的服务效果,设计一种TF-IDF词频-逆向文件频率(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TF-IDF)优化算法。论述电网集团对账系统的基本设计,讨论服务器和浏览器(browser/server,B/S... 为提高电网集团对账系统的工作效率,优化电网集团的服务效果,设计一种TF-IDF词频-逆向文件频率(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TF-IDF)优化算法。论述电网集团对账系统的基本设计,讨论服务器和浏览器(browser/server,B/S)架构下的TF-IDF算法优化设计方法,对B/S架构下使用TF-IDF算法优化设计在电网系统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对账效果提升明显,为优化电网对账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提升电网集团服务质量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集团 B/S架构 TF-IDF算法 电网对账系统 对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强迫低频振荡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龚振 沈汉铭 +3 位作者 谢小荣 张浙波 杨磊 步弋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29,共12页
光伏并网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会在直流侧电压中引入大量间谐波,可能引发强迫振荡。传统研究重点关注扰动源频率与系统固有弱阻尼模式频率的关系,较少关注变换器控制特征对加剧强迫振荡的效果。文中以虚拟同步机(VSG)控制为... 光伏并网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会在直流侧电压中引入大量间谐波,可能引发强迫振荡。传统研究重点关注扰动源频率与系统固有弱阻尼模式频率的关系,较少关注变换器控制特征对加剧强迫振荡的效果。文中以虚拟同步机(VSG)控制为例,构建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功率输入输出频域闭环传递函数模型,指出了MPPT控制引入的间谐波会导致基于VSG控制的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发生强迫低频振荡。与基于传统二阶时域微分方程的强迫振荡分析方法进行对比,论证了所提闭环传递函数与传统二阶微分方程的等价性,从而便于从频域输入-输出关系角度更直观地分析扰动源和变换器控制特征对强迫振荡的影响。最后,分析了VSG超调效应和有功、无功功率动态耦合效应对强迫振荡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仿真算例验证了VSG控制超调和功率耦合对加剧强迫振荡的影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间谐波 强迫振荡 虚拟同步机 超调效应 功率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冲击直流对电网变压器偏磁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计蕴宁 杜宇 +3 位作者 于泽 刘禹志 徐鹏程 潘超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74,共11页
针对城市地铁过站时冲击泄漏电流引起的临近电网变压器偏磁问题,研究了冲击直流对变压器振动噪声的传播干扰。基于电磁-机械-声耦合原理,建立三相变压器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场景下冲击直流对变压器构件的振动加速度及噪声的影响情况,总结... 针对城市地铁过站时冲击泄漏电流引起的临近电网变压器偏磁问题,研究了冲击直流对变压器振动噪声的传播干扰。基于电磁-机械-声耦合原理,建立三相变压器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场景下冲击直流对变压器构件的振动加速度及噪声的影响情况,总结了冲击直流与漏磁、振动加速度及噪声的关联规律。搭建了动模试验平台,测量不同程度的冲击直流下变压器振动、噪声数据,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压器构件的振动加速度、声压均随直流水平上升而增大;与绕组相比,铁芯受直流干扰影响更大,并且铁芯主柱振动噪声强于旁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铁 电网变压器 冲击电流 多物理场耦合 偏磁影响 故障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用风险熵权模糊综合评判的复杂电网节点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70
6
作者 丁明 过羿 +4 位作者 张晶晶 钱宇骋 齐先军 何剑 易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4-223,共10页
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估是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目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元件脆弱性评估都是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或系统科学分析方法出发,从不同方面对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性的电网元件进行描述,所得结果不够全面。以电网节点为研究对象,... 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估是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目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元件脆弱性评估都是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或系统科学分析方法出发,从不同方面对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性的电网元件进行描述,所得结果不够全面。以电网节点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效用风险熵权模糊综合评判的电网节点脆弱性评估方法。综合考虑节点客观数据信息和节点价值系数得到效用风险熵权,应用层次分析法将主观定性结论定量化,得到专家权重,两种权重通过合理方式形成综合权重。对节点脆弱性采取三种评价方式,实现对节点脆弱性的完全排序和分类。该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指标体系,而且便于扩展,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电网 效用风险熵 效用风险熵权 模糊综合评判 节点脆弱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大飞机动力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贾洪印 邓有奇 +1 位作者 马明生 张耀冰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5-730,共6页
采用非结构混合网格方法数值求解NS方程,对发动机进排气效应进行了模拟。详细介绍了进、排气边界条件的设定,通过对DLR-F4标模和TPS风洞试验模型模拟,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通过对某典型翼吊式民机的外形的计算,分析了进排气效应对机翼... 采用非结构混合网格方法数值求解NS方程,对发动机进排气效应进行了模拟。详细介绍了进、排气边界条件的设定,通过对DLR-F4标模和TPS风洞试验模型模拟,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通过对某典型翼吊式民机的外形的计算,分析了进排气效应对机翼气动载荷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大飞机与动力装置之间的干扰影响,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网格 数值模拟 大飞机 动力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5
8
作者 艾欣 韩晓男 孙英云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介绍了光伏发电的优势及发展方向,着重阐述了国内外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鉴于光伏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不连续性,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一直都是研究重点,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MPPT也为了满足新的要求而不断发展,一些改进方... 介绍了光伏发电的优势及发展方向,着重阐述了国内外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鉴于光伏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不连续性,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一直都是研究重点,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MPPT也为了满足新的要求而不断发展,一些改进方法应运而生,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并适应各种运行条件。光伏电站并入电网运行会对电网造成多方面影响,例如孤岛效应、谐波污染、无功补偿、电压闪变等问题,随着光伏电站容量的增大,上述问题更是迫切需要解决,本文总结了一些目前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逆变器是光伏发电并网的关键技术,在这方面本文叙述了并网逆变器的功能,拓扑结构的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大型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光伏并网 MPPT 孤岛效应 谐波污染 无功补偿 电压闪变 并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低碳效益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6
9
作者 康重庆 周天睿 +1 位作者 陈启鑫 葛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7,共7页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而电力行业的低碳化发展则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举措。电网是连接发电侧和用电侧的枢纽,也是实现发电侧与用电侧低碳效益的重要载体,在实现电力低碳化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而电力行业的低碳化发展则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举措。电网是连接发电侧和用电侧的枢纽,也是实现发电侧与用电侧低碳效益的重要载体,在实现电力低碳化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深入探讨电网低碳效益的形成机理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网低碳效益的概念与相应的分析方法,并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电网低碳效益评估模型,以实现对于不同输电网络与不同能量传输模式的量化分析与灵敏度判别。文章还根据我国典型数据分析了电网在电能传输过程中的低碳效益,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力 电网低碳效益 碳减排 能源转运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用风险熵的复杂电网连锁故障脆弱性辨识 被引量:40
10
作者 丁明 过羿 张晶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2-57,共6页
研究了基于效用风险熵理论的复杂电网连锁故障脆弱性评估模型和算法实现问题。首先,结合支路断开后的潮流转移特性和潮流分布特性建立支路脆弱度评估模型,计及支路退出运行给系统带来的影响;其次,建立节点脆弱度传递模型,克服目前社会... 研究了基于效用风险熵理论的复杂电网连锁故障脆弱性评估模型和算法实现问题。首先,结合支路断开后的潮流转移特性和潮流分布特性建立支路脆弱度评估模型,计及支路退出运行给系统带来的影响;其次,建立节点脆弱度传递模型,克服目前社会网络类指标和系统科学类指标存在的不足;最后,以元件脆弱性评估结果为基础,辨识电网组织结构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通过IEEE 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故障 效用风险熵 支路脆弱性 节点脆弱性 电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型风电场作为局域电网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41
11
作者 刘力卿 杜平 +2 位作者 万玉良 米增强 袁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10-216,共7页
针对局域电网所处特殊地理位置和需求,寻找和建设可以作为其黑启动电源的新型电源,对于提高电网在故障后的恢复速度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以蒙东呼伦贝尔地区电网为例,提出了通过为其大良风电场配置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并利用该储能型风电... 针对局域电网所处特殊地理位置和需求,寻找和建设可以作为其黑启动电源的新型电源,对于提高电网在故障后的恢复速度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以蒙东呼伦贝尔地区电网为例,提出了通过为其大良风电场配置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并利用该储能型风电场带动附近东海拉尔电厂热电机组进行启动的方案。根据历史风速数据,对大良风电场的持续有效出力概率进行了评估。针对大良风电场具有最大持续有效出力概率时的情况,采用方案中所提策略对储能型风电场的自启动、储能型风电场对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空载充电、储能型风电场带动热电机组辅机启动等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探讨分析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及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电网 黑启动电源 储能型风电场 可行性 持续有效出力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复杂网络的观点看大停电事故 被引量:33
12
作者 柏文洁 汪秉宏 周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5年第3期29-37,共9页
从系统论的观点,结合工程界对电力网络与停电问题的研究以及最近复杂网络方面有关研究进展,给出了大停电问题的研究进展概述。首先讨论了电力网络的整体特性,指出电力网络具有小世界性质;其度分布是指数的,负载分布却是幂律的;具有介于... 从系统论的观点,结合工程界对电力网络与停电问题的研究以及最近复杂网络方面有关研究进展,给出了大停电问题的研究进展概述。首先讨论了电力网络的整体特性,指出电力网络具有小世界性质;其度分布是指数的,负载分布却是幂律的;具有介于随机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之间的抗毁能力。简单回顾了关于电力传输动力学系统自组织临界性的研究,指出可以利用缺供电时间衡量停电规模,并给出了相应的统计结果,该结果支持最新研究的结论。最后,文章介绍了3个主流模型,并详细比较和讨论了不同模型的优劣,提出了本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网络 大停电 小世界 自组织临界性 级联效应 抗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APF死区效应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13
作者 范瑞祥 孙旻 +1 位作者 罗安 帅智康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7,82,共6页
针对并联型APF中逆变器存在的死区问题,从基波域和谐波域两方面开展定量分析,运用死区效应的影响指数,对不同死区时间及开关频率等条件下的死区效应进行仿真估计。通过分析逆变器上下桥臂的换流与输出电流流向的关系,结合并联型APF补偿... 针对并联型APF中逆变器存在的死区问题,从基波域和谐波域两方面开展定量分析,运用死区效应的影响指数,对不同死区时间及开关频率等条件下的死区效应进行仿真估计。通过分析逆变器上下桥臂的换流与输出电流流向的关系,结合并联型APF补偿输出为基波和谐波叠加的特点,提出在输出电流过零点附近设置正负对等的判断区间,仅在区间内的输出电流换向阶段加入死区,其他时间通过判断电流方向以封锁相应桥臂触发脉冲的死区处理方法,使得由于死区导致的误差脉冲仅存在于电流过零点附近,降低了死区效应的影响。仿真和实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同时进行谐波和无功补偿的并联型A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 电能质量 有源滤波器 死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动惯量对西藏林芝电网外送能力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超 尚慧玉 +4 位作者 次丹玉珍 措姆 庞晓燕 周剑 李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增加电网输电能力是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增大电网安全稳定裕度和提升电网整体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在电网建设初期和过渡期,由于技术经济性、工程建设进度、季节性发电能力差异等因素影响,通常存在电源外送容量受限于电网输电能力的... 增加电网输电能力是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增大电网安全稳定裕度和提升电网整体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在电网建设初期和过渡期,由于技术经济性、工程建设进度、季节性发电能力差异等因素影响,通常存在电源外送容量受限于电网输电能力的情况。首先基于等面积定则原理,分析了送端电网发电机转动惯量对故障期间转子加速能量积聚,以及故障清除后电网所能提供最大减速能量的影响,揭示了增加转动惯量提高输电能力的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西藏林芝外送型电网中老虎嘴主力电源开机方式,对联络线受扰轨迹和外送能力的影响,指出林芝与藏中主网单回线弱互联条件下,优化开机方式增加林芝电网转动惯量,是提高外送能力和安全稳定裕度的有效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端电网 转动惯量水平 输电能力 西藏林芝电 影响机制 受扰轨迹 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企业节能减排效果分析模型及应用——基于改进TOPSIS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鸣 许子智 +1 位作者 刘晓立 刘清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年第10期12-16,共5页
全球气候变化及能源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如何保障能源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电网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产业,其节能减排效果将对我国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 全球气候变化及能源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如何保障能源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电网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产业,其节能减排效果将对我国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智能电网的发展为清洁能源的接入并网与低碳用电技术的运用提供了重要支撑,它不仅能够实现发电侧的清洁生产,而且能够通过需求侧管理实现用户侧的节能减排。本文将从发电侧、供电侧及用电侧三个角度分析构建电网企业节能减排贡献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修正指标权重,然后利用TOPSIS法构建了电网企业节能减排贡献效果评价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改进的TOPSIS法适用于从不同角度评价电网企业节能减排的贡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企业 节能减排 贡献效果 熵权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索洛长期均衡模型的饱和电力需求预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顾洁 薛季良 +1 位作者 杨宗麟 程浩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66,共5页
饱和电力需求是电网规划中确定电网健康发展最终规模的关键性指标,能为电网规划提供重要信息,指导电网的建设和输电线路的合理布局。鉴于索洛模型在经济学的规模报酬及劳动产出问题中的成功应用,借鉴索洛模型的思路研究饱和电力需求规... 饱和电力需求是电网规划中确定电网健康发展最终规模的关键性指标,能为电网规划提供重要信息,指导电网的建设和输电线路的合理布局。鉴于索洛模型在经济学的规模报酬及劳动产出问题中的成功应用,借鉴索洛模型的思路研究饱和电力需求规模问题,通过引入以产业结构及用电结构为表征的结构效应因素,同时结合多种规模效应及技术进步因素对索洛模型进行扩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长期均衡预测模型。以我国南方某大型都市为例,应用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对该地区的未来饱和用电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结合社会经济、电网现状及未来政策,对未来饱和电力需求进行预测,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电网 饱和电力需求 扩展索洛模型 结构效应 规模效应 长期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网失稳模式演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17
作者 任先成 李威 +3 位作者 薛禹胜 薛峰 方勇杰 李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9-16,共8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一些非常见的动态行为引起了关注。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识别主导模式及多摆失稳的理论,分析了局部地区短路故障导致跨大区互联电网首摆和第2摆两种失稳模式之间变化的现象,阐明了随着系统参数、控制策略变化的...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一些非常见的动态行为引起了关注。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识别主导模式及多摆失稳的理论,分析了局部地区短路故障导致跨大区互联电网首摆和第2摆两种失稳模式之间变化的现象,阐明了随着系统参数、控制策略变化的系统失稳模式演化机理。分析了领前群内非同调特性对切机控制效果的影响,指出短路点近区机组加速导致大区电网内负荷功率和直流外送功率减小,恶化了大区机组的稳定性。通过实际算例仿真验证了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暂态稳定 失稳模式 多摆失稳 反摆失稳 非同调 负效应 惯量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并网后对华北电网调峰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万书亭 崔研 闫磊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5,共4页
风电并入电网给系统的调峰带来很大影响,风电特有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性影响着系统的稳定运行。文章针对风电并网后对电网调峰的影响问题,以华北电网的实测数据为分析对象,直观显示了风电出力在不同时段的波动特性。对比分析了风电的... 风电并入电网给系统的调峰带来很大影响,风电特有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性影响着系统的稳定运行。文章针对风电并网后对电网调峰的影响问题,以华北电网的实测数据为分析对象,直观显示了风电出力在不同时段的波动特性。对比分析了风电的月、日出力特性与华北电网的负荷特性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风电并网后对华北电网调峰的影响,得到了风力发电给电网调峰带来负面影响的关键月份。论文成果对于风电并网参与调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出力 并网调峰 华北电网 负荷特性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对称正负反馈效应的PQ功率控制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涂春鸣 邹凯星 +2 位作者 高家元 肖凡 葛平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6-509,共14页
针对弱电网下PQ功率控制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该文通过构建有功/无功环的小信号控制框图,首次揭示弱电网下PQ功率控制是一种不对称控制的本质,即无功环控制器会在有功和无功控制环中形成不对称的正负反馈环路。同时,基于PQ功率环小... 针对弱电网下PQ功率控制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该文通过构建有功/无功环的小信号控制框图,首次揭示弱电网下PQ功率控制是一种不对称控制的本质,即无功环控制器会在有功和无功控制环中形成不对称的正负反馈环路。同时,基于PQ功率环小信号控制框图的不对称现象,揭示有功/无功环控制器参数变化对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影响存在差异性的机理,指出无功环控制器参数变化对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要明显强于有功环控制器参数变化。在此基础上,借助有功与无功环小信号控制框图中的正负反馈效应,分析并网逆变器稳定性随无功环控制器参数增加而出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拐点”现象。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并网逆变器 PQ功率控制 小信号模型 不对称正负反馈效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端电网特高压直流系统与海上风电交互影响及评价指标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方能 张红丽 +3 位作者 马骞 朱玲 刘福锁 郜建良 《广东电力》 2019年第3期96-103,共8页
研究了负荷中心受端电网特高压直流系统与海上风电的交互影响特性。首先从直流系统与海上风电落点间电气距离、接入点系统等值阻抗、海上风电机组自身的无功电压特性等方面分析了特高压直流系统与海上风电交互影响的关键因素,然后解析... 研究了负荷中心受端电网特高压直流系统与海上风电的交互影响特性。首先从直流系统与海上风电落点间电气距离、接入点系统等值阻抗、海上风电机组自身的无功电压特性等方面分析了特高压直流系统与海上风电交互影响的关键因素,然后解析了二者交互作用阻抗表达式,计及特高压直流系统及海上风电落点交流系统强度,提出了直流系统与海上风电交互影响评价指标的快速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电网算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直流系统与海上风电电气距离越小、接入点系统等值阻抗越大,交互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端电网 特高压直流系统 海上风电 等值阻抗 交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