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高速永磁电机硅钢片铁心电磁性能变化机理研究
1
作者 董传友 杨志飞 +2 位作者 戈宝军 王越 李广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105,共11页
由于低温泵用高速电机工作在低温环境中,探究低温环境对构件材料性能的影响、低温条件对电机特性的作用机理以及形成统一的选材原则已经成为该类电机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实验法在常温(25℃)和低温(-196℃)条件下对不同系列的冷轧无取... 由于低温泵用高速电机工作在低温环境中,探究低温环境对构件材料性能的影响、低温条件对电机特性的作用机理以及形成统一的选材原则已经成为该类电机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实验法在常温(25℃)和低温(-196℃)条件下对不同系列的冷轧无取向硅钢片的电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低温环境与频率对硅钢片电磁性能的影响情况。基于实测数据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电机定子铁耗,得到了电机采用不同系列硅钢片的定子铁耗分布以及变化情况。为了探究低温环境下采用不同系列硅钢片时电机定子铁耗变化幅度不同的原因,采用低温冲击法对硅钢片的矫顽力进行测量,验证了有限元计算所得规律的正确性。探明低温条件对硅钢片电磁性能的影响机理,提出低温高速高频电机铁心材料的选材建议,为低温工作环境下低温电机铁心材料选材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高速永磁电机 硅钢片 磁性测量 损耗特性 低温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取向硅钢中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及热轧组织 被引量:8
2
作者 朱诚意 陈先红 +2 位作者 李光强 付勇 姜玉龙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研究了不同工艺生产的低温取向硅钢热轧板中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及其组织。结果表明,热轧板中的析出物除了弥散分布的纳米级球形或椭球形的Mn S、Cu2S外,还观察到与其形貌相似的Si O2、Al N和Si3N4及其复合在一起的复杂化合物。试样中... 研究了不同工艺生产的低温取向硅钢热轧板中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及其组织。结果表明,热轧板中的析出物除了弥散分布的纳米级球形或椭球形的Mn S、Cu2S外,还观察到与其形貌相似的Si O2、Al N和Si3N4及其复合在一起的复杂化合物。试样中微米级析出物主要为Si O2、Mn S、Cu2S和Al N的复合物,纳米级析出物主要为Al N、Si3N4、Mn S、Cu2S的复合物。热轧板中0.01--0.2μm的析出物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99%。与常规热轧板相比,CSP试样中夹杂物面积密度较小,在大于1μm范围内其平均尺寸较大,会使得后期退火过程中二次再结晶不完整,影响产品磁性能。热轧板在垂直于轧向横截面上组织分布具有很大的差别,其中CSP试样组织相对比较均匀,不利于后续处理工艺中发展完善的二次再结晶织构从而获得良好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低温取向硅钢 第二相粒子 热轧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锰含量对Cr-Ni-Mo-V钢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士廉 吕彦 +3 位作者 黄建文 李登仁 胡俊 李经纬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在Cr-Ni-Mo-V高强韧钢的传统生产中均保留一定量的硅和锰,对钢的力学性能造成影响,针对这一情况,研究不同Si、Mn含量对Cr-Ni-Mo-V高强韧钢屈服强度、低温冲击功的影响。结果表明:Si和Mn对屈服强度没有明显贡献;提高Mn含量显著增加钢性... 在Cr-Ni-Mo-V高强韧钢的传统生产中均保留一定量的硅和锰,对钢的力学性能造成影响,针对这一情况,研究不同Si、Mn含量对Cr-Ni-Mo-V高强韧钢屈服强度、低温冲击功的影响。结果表明:Si和Mn对屈服强度没有明显贡献;提高Mn含量显著增加钢性能的分散度,提高Si含量则显著降低钢的低温冲击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韧钢 屈服强度 低温冲击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压下率对Fe-3% Si低温取向硅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侯冰 冯运莉 刘琳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3,共5页
对低温Fe-3%Si取向硅钢在二次冷轧工艺中不同冷轧压下率下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第一次冷轧总压下率为42%和52%时,冷轧板显微组织形变度小,冷轧板中的储存能小,再结晶驱动力小,使中间退火后得到的再结晶晶粒粗大,粗大的晶... 对低温Fe-3%Si取向硅钢在二次冷轧工艺中不同冷轧压下率下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第一次冷轧总压下率为42%和52%时,冷轧板显微组织形变度小,冷轧板中的储存能小,再结晶驱动力小,使中间退火后得到的再结晶晶粒粗大,粗大的晶粒遗传给第二次冷轧工艺,不利于高温退火过程中二次再结晶晶粒长大而获得粗大的成品晶粒;当第一次冷轧总压下率为61%和71%时,冷轧板显微组织形变严重,晶粒内畸变能高,冷轧板中的储存能大,再结晶的驱动力大,使中间退火后得到的再结晶晶粒变细,有利于高温退火中二次再结晶晶粒吞并初次晶粒而长大,获得粗大的成品晶粒;当第一次冷轧总压下率为81%时,冷轧板显微组织形变度过大,使中间退火后再结晶晶粒出现二次再结晶现象,晶粒异常长大,显微组织不均匀,不能获得满意的成品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取向硅钢 二次冷轧法 冷轧压下率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取向硅钢渗氮工艺对表面氧化层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水方 戴方钦 +1 位作者 郭悦 曾曦灿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37-142,共6页
采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渗氮前后取向硅钢试样表层形貌,采用辉光放电光谱仪(GD-OES)分析表层元素分布。在GD-OES中用AT离子溅射试样表面,通过控制溅射时间、溅射深度使试样达到表面不同深度位置。并利用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采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渗氮前后取向硅钢试样表层形貌,采用辉光放电光谱仪(GD-OES)分析表层元素分布。在GD-OES中用AT离子溅射试样表面,通过控制溅射时间、溅射深度使试样达到表面不同深度位置。并利用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渗氮前后不同深度元素组成及价态,采用SEM观察渗氮后不同深度形貌特征,探究渗氮过程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渗氮前,试样表面形成约3 pm厚的氧化层,外表面由FeO和Fe2SiO4组成,中间层为球状SiO2,靠近基体一侧为带状SiO2,氧化层中还残留有少量的单质硅。渗氮过程中,NHs分解产生的出会将钢带表层部分FeO和Fe2SiO4还原成单质Fe和Si02o[N]进入钢带表面,并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在钢带中发生扩散,与钢带中合金元素Si等结合以Si3N4形式析出,SisNq在整个氧化层中及靠近氧化层/基体界面的铁基中都有析出,即渗氮层厚度大于氧化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取向硅钢 渗氮 氧化层 GD-OES XPS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Si2Mn1.5CrB等温淬火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石雪雁 陈雪娇 +1 位作者 逯迪 刘耀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研究了新型的高碳合金75Si2Mn1.5CrB在250℃等温淬火工艺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75Si2Mn1.5CrB铸钢经920℃奥氏体化后进行250℃保温不同时间的淬火处理后,组织均为带有奥氏体薄膜的贝氏体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75Si2Mn1.5Cr... 研究了新型的高碳合金75Si2Mn1.5CrB在250℃等温淬火工艺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75Si2Mn1.5CrB铸钢经920℃奥氏体化后进行250℃保温不同时间的淬火处理后,组织均为带有奥氏体薄膜的贝氏体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75Si2Mn1.5CrB经250℃保温1 h处理,其硬度和耐磨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高碳合金钢 低温贝氏体 等温淬火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钢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谢珊珊 李慧 +2 位作者 梁精龙 霍东兴 刘晓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7,共3页
高硅钢是一种磁性能优异的软磁合金。介绍了硅钢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如逐步增塑法、表面纳米化、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等方法,并指出了上述工艺的优势。
关键词 硅钢 表面纳米化 低温板坯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