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保低碳型植物绝缘油及变压器低温特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姚德贵 杨涛 +5 位作者 王飞鹏 郑含博 景冬冬 蔡胜伟 王吉 董大磊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8,共8页
本文阐述了植物绝缘油及植物绝缘油变压器低温特性与植物绝缘油低温性能改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也指出开展植物绝缘油及变压器低温特性的系统研究对扩大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应用条件与应用范围和推动我国植物绝缘油变压器产业链的进... 本文阐述了植物绝缘油及植物绝缘油变压器低温特性与植物绝缘油低温性能改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也指出开展植物绝缘油及变压器低温特性的系统研究对扩大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应用条件与应用范围和推动我国植物绝缘油变压器产业链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绝缘油 倾点 运动黏度 低温流动性 低温冷态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低温液压油的开发研究
2
作者 李波 邓娟 +3 位作者 曾海燕 张红文 林白银 张豪元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180,共5页
液压油低温性能包括低温流动性及低温运动黏度,而对于低温流动性及低温运动黏度等指标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基础油、黏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研究相同黏度等级的环烷基、加氢精制Ⅱ类基础油和合成Ⅲ类基础油的倾点和低温运动黏度等指... 液压油低温性能包括低温流动性及低温运动黏度,而对于低温流动性及低温运动黏度等指标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基础油、黏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研究相同黏度等级的环烷基、加氢精制Ⅱ类基础油和合成Ⅲ类基础油的倾点和低温运动黏度等指标性能,探讨聚甲基丙烯酸酯(PMA)、聚乙烯丙烯共聚物(OCP)和氢化苯乙烯及丁烯或异戊二烯聚合物(HSD)3种黏度指数改进剂对液压油低温运动黏度的影响,以及聚α烯烃803B、烷基萘及聚甲基丙烯酸酯V248等降凝剂对液压油倾点和低温运动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Ⅲ类基础油具有最低的低温运动黏度,且倾点也相对较低;添加黏度指数改进剂后,会造成低温运动黏度的增加,其中PMA型黏度指数改进剂对液压油低温运动黏度影响较小;3种降凝剂对液压油低温性能均能有效改善液压油低温性能,其中V248降凝剂对倾点和低温运动黏度改善效果最佳。将优选出的Ⅲ类合成基础油、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和V248降凝剂进行复配,制成的低温液压油的综合低温性能优异且超越进口品牌的低温液压油,且在极端低温环境下满足液压系统的润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液压油 倾点 低温流动性 低温运动黏度 黏度指数改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页岩油注气相态物性变化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猛 陆舒艺 +4 位作者 常艺琳 吕建荣 万宜迪 姚兰兰 杨正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9-1514,共6页
为探索不同注入气体对页岩油的相态行为及物性变化特征,综合利用高温高压PVT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及气相色谱,开展了减氧空气(含氧量10%)、空气、CO_(2)的注气膨胀实验研究,通过实时监测不同油气体系相态行为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不同注入气对... 为探索不同注入气体对页岩油的相态行为及物性变化特征,综合利用高温高压PVT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及气相色谱,开展了减氧空气(含氧量10%)、空气、CO_(2)的注气膨胀实验研究,通过实时监测不同油气体系相态行为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不同注入气对地层油体系饱和压力、膨胀系数、黏度和密度等物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注入气体对于地层油的相态行为及物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向页岩储层注入空气,可与原油接触,发生低温氧化反应,空气含氧量越高低温氧化作用越强,越有助于气相溶解至油相中,体系饱和压力越低;注入CO_(2)时,易与原油产生较好的混相作用进而可增强气体的溶解性。受限于较高的溶解饱和压力,高含氧量空气与减氧空气的膨胀系数相差不大,但高含氧量空气的降黏效果较明显,CO_(2)可在压差和扩散作用下进入原油内部,抽提萃取强度更大,膨胀降黏效果最好。高含氧量空气与原油接触时,可产生质量交换,使得轻质组分萃取至气相中,加速重质组分占比升高,原油密度逐渐增大。CO_(2)对于低碳组分的强抽提作用可促使原油轻质组分向重质组分转化,进而导致原油密度上升的幅度更大,注CO_(2)开发有望成为页岩油提高采收率并兼顾埋存的有效途径。该研究成果可为页岩储层注气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态特征 页岩油 提高采收率 CCUS 膨胀降黏 物理模拟 低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合特性的8个葡萄品种耐弱光、抗高温特点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娄玉穗 尚泓泉 +4 位作者 吕中伟 李政 张晓锋 王鹏 吴文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91-1502,共12页
【目的】探明不同葡萄品种的耐弱光、抗高温特点,为选择其合适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年生阳光玫瑰、瑞都红玉、浪漫红颜等8个品种的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便携式光合速率测定仪测定不同品种成熟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及在大... 【目的】探明不同葡萄品种的耐弱光、抗高温特点,为选择其合适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年生阳光玫瑰、瑞都红玉、浪漫红颜等8个品种的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便携式光合速率测定仪测定不同品种成熟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及在大棚自然条件、大棚遮阴条件和大棚高温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结果】8个葡萄品种的Pn随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增强表现出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由光响应曲线计算得到的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葡萄品种在弱光和强光条件下的Pn。金手指、瑞都红玉、甜蜜蓝宝石的耐弱光能力和在遮阴条件下的Pn均较高,最大Pn分别达到15.2、14.4、12.6μmol·m^(-2)·s^(-1)。不同品种的Pm与日Pn最大值高低顺序基本一致,甜蜜蓝宝石、金手指的日Pn最大值较高,分别达到15.9、15.7μmol·m^(-2)·s^(-1)。巨玫瑰、甜蜜蓝宝石、浪漫红颜的LSP较高,均大于1300μmol·m^(-2)·s^(-1)。在大棚高温条件下,金手指、蜜光、瑞都红玉的Pn较高,巨玫瑰、阳光玫瑰、夏黑、甜蜜蓝宝石、浪漫红颜的Pn显著降低。【结论】金手指、瑞都红玉具有较强的耐弱光能力和抗高温能力,适合各种模式设施栽培;甜蜜蓝宝石具有较强的耐弱光能力,但抗高温能力较差,适合促早和延迟栽培;蜜光具有中等的耐弱光能力和较强的抗高温能力,适合避雨栽培;夏黑、阳光玫瑰具有中等的耐弱光能力和较差的抗高温能力,适合促早栽培;浪漫红颜、巨玫瑰的耐弱光和抗高温能力均较差,不适合设施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光合特性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耐弱光 抗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O/CaO比对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热膨胀系数与低温特征粘度参考点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程金树 田英良 +1 位作者 张磊 孙诗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1,共4页
恒定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中碱土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不变,研究了SrO和CaO的相互替代对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应变点温度、玻璃转变温度、退火点温度、膨胀软化点温度等低温特征粘度参考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随着n(SrO)/n(... 恒定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中碱土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不变,研究了SrO和CaO的相互替代对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应变点温度、玻璃转变温度、退火点温度、膨胀软化点温度等低温特征粘度参考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随着n(SrO)/n(CaO)比值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低温特征粘度参考点在n(RO)/n(Al2O3)=0.96时达到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 碱土金属氧化物 热膨胀系数 低温特征粘度参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复合融雪盐化物沥青胶浆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邢明亮 王郭勇 +4 位作者 夏慧芸 李祖仲 崔宇 陈华鑫 温钰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5-619,623,共6页
采用等体积替换法,在1∶1粉胶比条件下用盐化物置换沥青胶浆中的矿粉,制备不同替代率的盐化物沥青胶浆。采用针入度、延度及弹性恢复试验,分析替代率对盐化物沥青胶浆常规性能的影响;通过布氏粘度试验,回归分析替代率、温度对盐化物沥... 采用等体积替换法,在1∶1粉胶比条件下用盐化物置换沥青胶浆中的矿粉,制备不同替代率的盐化物沥青胶浆。采用针入度、延度及弹性恢复试验,分析替代率对盐化物沥青胶浆常规性能的影响;通过布氏粘度试验,回归分析替代率、温度对盐化物沥青胶浆粘温特性的影响;以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研究盐化物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分析替代率、温度对盐化物沥青胶浆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化物的掺入,会降低沥青胶浆的针入度、延度,同时会使沥青胶浆的弹性恢复出现明显提高。温度越高,盐化物替代率对沥青胶浆粘度影响越显著,盐化物沥青胶浆的温度敏感性随盐化物替代率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温度下降,沥青胶浆性能逐渐劣化,当替代率小于75%时,沥青胶浆蠕变劲度模量增长缓慢,蠕变速率下降不明显,但替代率高于75%时,沥青胶浆低温性能迅速衰减。掺入适量盐化物对沥青胶浆低温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沥青胶浆 盐化物 粘温特性 低温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轴承润滑油黏温特性及流变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燕霜 承军伟 《轴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41,63,共4页
采用MCR302旋转流变仪测量了航天润滑油4116,4129的动力黏度和流变参数,绘制出黏温曲线图并确定其Vogel黏温模型,同时探讨了润滑油的剪应力和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关系以及复数黏度和损耗模量随扫描频率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4116的黏... 采用MCR302旋转流变仪测量了航天润滑油4116,4129的动力黏度和流变参数,绘制出黏温曲线图并确定其Vogel黏温模型,同时探讨了润滑油的剪应力和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关系以及复数黏度和损耗模量随扫描频率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4116的黏温性能优于4129,在低剪切速率时,润滑油的剪应力随剪切速率呈线性增加,而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却保持不变;随着扫描频率的增加,损耗模量逐渐增大,复数黏度出现小幅度缓慢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航天轴承 润滑油 黏温特性 流变特性 低剪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对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卢高 谢俊 +6 位作者 韩建军 吴孟鸣 汤何锐 王静 刘超 郑滔 王祥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82-2786,2793,共6页
以SiO_2-Al_2O_3-B_2O_3-RO(R=Mg、Ca、Sr)系统为基础玻璃组成,采用传统的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主要研究了ZrO_2含量对玻璃结构、密度、热膨胀系数、低温黏度特征点、硬度以及光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rO_2含量从... 以SiO_2-Al_2O_3-B_2O_3-RO(R=Mg、Ca、Sr)系统为基础玻璃组成,采用传统的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主要研究了ZrO_2含量对玻璃结构、密度、热膨胀系数、低温黏度特征点、硬度以及光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rO_2含量从0mol%增加到5mol%,玻璃结构中的部分[BO_4]向[BO_3]转化,且非桥氧键增加;玻璃密度从2.39 g/cm^3呈线性增大到2.52 g/cm^3;热膨胀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在3mol%时达到极小值,但变化幅度不大,在28.0~31.5×10-7/℃之间;低温黏度特征点呈升高的趋势,其中应变点由666℃提高到689℃;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在4mol%时达到极大值为718 kgf/mm^2;在波长λ=550 nm处的光透过率均在8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铝硼硅酸盐玻璃 热膨胀系数 低温黏度特征点 硬度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油低温性能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余磊 陈海波 +1 位作者 马淑芬 李万英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1,共5页
为了确保内燃机油在低温下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国内外制定了倾点、低温起动性能、低温泵送性能、扫描布氏黏度等多种试验方法来对其低温性能进行测试。对各测试方法的试验原理进行了介绍和对比,指出了不同测试方法所对应的是发动机在不... 为了确保内燃机油在低温下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国内外制定了倾点、低温起动性能、低温泵送性能、扫描布氏黏度等多种试验方法来对其低温性能进行测试。对各测试方法的试验原理进行了介绍和对比,指出了不同测试方法所对应的是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动性能,最后对各试验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油 低温性能 测试方法 降凝剂 黏度指数改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低分子醇体系粘温及热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明建 李文志 +1 位作者 商丽敏 朱锡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5-311,共7页
以甲醇作为低分子醇的代表物,对生物油低分子醇体系的粘温特性及热响应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并分别依据Andrade方程式和集总热容法回归出相应的半经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甲醇体系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或体系中甲醇质量比例的增加而... 以甲醇作为低分子醇的代表物,对生物油低分子醇体系的粘温特性及热响应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并分别依据Andrade方程式和集总热容法回归出相应的半经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甲醇体系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或体系中甲醇质量比例的增加而降低;随着体系中温度的升高,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变小,粘度曲线趋于平缓;体系的热响应时间常数随着体系中甲醇质量比例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小值出现在甲醇质量比例约30wt.%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低分子醇体系 粘温特性 热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非环烷基组分加入对环烷基变压器油理化与电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远翔 刘俊 +3 位作者 王健一 黄欣 白松 陈健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79-4687,共9页
环烷基原油进一步精炼得到的优质变压器油电气性能良好,倾点和运动黏度较低,是目前换流变压器的主要用油,但相比常见电力变压器用油,其需要消耗数倍的环烷基原油。通过气制油(gas-to-liquid transformer oil,GTL)技术制得的异构非环烷... 环烷基原油进一步精炼得到的优质变压器油电气性能良好,倾点和运动黏度较低,是目前换流变压器的主要用油,但相比常见电力变压器用油,其需要消耗数倍的环烷基原油。通过气制油(gas-to-liquid transformer oil,GTL)技术制得的异构非环烷基油拥有优秀的理化、电气性能,但是使用经济成本较高。为提高提高环烷基原油的利用率,本文将GTL油作为异构非环烷基组分,加入电力变压器常用的25号、45号变压器油中,对其进行组成调整,研究异构非环烷基组分对理化特性、电气特性的影响,并与用于换流变的KI50X变压器油进行对比,提出了一个与“通过对环烷基原油进一步精炼”不同的提升油品的性能与经济性的新思路。实验结果表明,在25号、45号环烷基油中加入异构非环烷基组分后,两种凝固机理互相影响,分子内摩擦力减小。与混合前的25号、45号油相比,混合油在倾点、低温运动黏度上有所下降,密度降低,击穿电压值、工频介质损耗因数与混油前相当,体积电阻率、抗热老化性能有所上升。通过向45号油中加入10%的GTL油有希望制造出倾点非常低的变压器油,在25号油中混入30%,45号油中加入33%的异构非环烷基组分后,两种混合油分别在倾点、低温运动黏度和所述电气特性方面与KI50X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基 异构非环烷基 倾点 低温运动黏度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障涂层的发动机活塞组件-缸套减摩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晓帅 刘战 +3 位作者 孟祥慧 强慧 熊毕伟 郭昌明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53,共7页
降低摩擦损失是提高整机经济性并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包括活塞环和活塞在内的活塞组件,工作条件恶劣,活塞组件-缸套系统的摩擦损失可占整机近50%。活塞组件往复运动过程中,在冲程的不同位置其速度不同,活塞组件-缸套的润滑模式也不... 降低摩擦损失是提高整机经济性并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包括活塞环和活塞在内的活塞组件,工作条件恶劣,活塞组件-缸套系统的摩擦损失可占整机近50%。活塞组件往复运动过程中,在冲程的不同位置其速度不同,活塞组件-缸套的润滑模式也不同。在靠近上下止点处,较高的润滑油黏度对改善润滑和降低接触摩擦有利;在冲程中间处,更低的润滑油黏度对降低黏性摩擦有利。润滑油的黏度受温度影响很大。为了考察温度分布对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首先考虑润滑油温黏效应建立了活塞组件-缸套系统的润滑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的热障涂层方案对缸套温度分布和对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热障涂层在改善缸套温度分布和降低系统摩擦损失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温度分布 温黏特性 活塞 气缸套 减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