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tinex里双分量改进的微光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华腾 刘磊 +2 位作者 钱芸生 邓伟涛 石峰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827,共9页
近年来,微光图像增强技术备受关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时暗区域没有完全改善,有时光源或光源附近的明亮区域曝光过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tinex模型里照度分量和反射分量双增强的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图像... 近年来,微光图像增强技术备受关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时暗区域没有完全改善,有时光源或光源附近的明亮区域曝光过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tinex模型里照度分量和反射分量双增强的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图像由RGB空间转换到HSV空间,并提取其中的V分量进行后续处理;然后对V分量进行引导滤波获得图像照度分量,根据Retinex理论通过分解得到图像的反射分量;接着对照度分量进行全局自适应亮度增强,对反射分量进行多尺度细节加强;再将增强后的照度分量和反射分量按照Retinex模型重构得到V分量重构图,并经过非线性变换处理和局部对比度增强处理;最终转换回RGB空间获得最终增强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和结构相似指数(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SSIM)评价值分别为17.741和0.765,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较其他方法表现出更好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图像增强 Retinex模型 全局亮度增强 局部对比度增强 细节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下图像光学成像模型的清晰化算法 被引量:9
2
作者 郭相凤 贾建芳 +1 位作者 杨瑞峰 葛中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36-2839,共4页
针对水下图像的纹理细节模糊、对比度低以及图像光照不均问题,通过分析水下图像的成像过程,提出一种水下图像清晰化算法。在小波域的低频子带上结合水下图像光学成像模型,先利用高斯模糊对介质散射光进行估计与去除,再采用基于局部复杂... 针对水下图像的纹理细节模糊、对比度低以及图像光照不均问题,通过分析水下图像的成像过程,提出一种水下图像清晰化算法。在小波域的低频子带上结合水下图像光学成像模型,先利用高斯模糊对介质散射光进行估计与去除,再采用基于局部复杂度的方法调整衰减因子,对衰减低频子图进行自适应增强;在高频子带上采用非线性变换的增强方法,进一步增强了高频信息并有效地抑制了噪声的放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解决水下图像模糊和光照不均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与基于小波变换的水下降质图像复原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 图像增强 小波变换 光学成像模型 低对比度 光照不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混合模型自适应微光图像增强 被引量:9
3
作者 陈莹 朱明 +1 位作者 刘剑 李兆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0-309,共10页
为了改善微光情况下可见光图像传感器输出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自适应微光图像增强算法。对图像的直方图进行混合高斯建模,应用改进的期望最大化算法对直方图拟合,从而获取高斯混合模型的最优参数,然后根据各个聚类... 为了改善微光情况下可见光图像传感器输出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自适应微光图像增强算法。对图像的直方图进行混合高斯建模,应用改进的期望最大化算法对直方图拟合,从而获取高斯混合模型的最优参数,然后根据各个聚类的交点将直方图分区,最后确定输出图像所属聚类的映射关系,同时应用保持最大熵方法逼近人类视觉特性映射函数得到最终的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此图像增强模型能自适应确定最佳聚类个数,提高直方图拟合的运算速度,一帧图像平均处理时间为0.37s,在相关信息熵和纹理信息等的客观评价中,增强结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微光图像的对比度,同时保持了图像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直方图 高斯混合模型 微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的直视微光夜视系统综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吉晖 金伟其 王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信道宽度理论,研究了直视微光夜视系统综合性能评价问题。通过对典型夜视仪整机系统综合性能分析表明:MRC信道宽度理论可定量分析人眼视觉与整机系统的匹配状态、评价系统合理性,而且还可有效解释夜视仪整机... 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信道宽度理论,研究了直视微光夜视系统综合性能评价问题。通过对典型夜视仪整机系统综合性能分析表明:MRC信道宽度理论可定量分析人眼视觉与整机系统的匹配状态、评价系统合理性,而且还可有效解释夜视仪整机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理论和实际系统的分析证明了MRC信道宽度理论对于直视型微光夜视系统综合性能评价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对微光夜视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微光夜视系统 性能评价 MRC信道宽度 角放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像对比度的微光装备侦察能力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荆卫国 王红培 +1 位作者 栾光琦 王晨辉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9-396,共8页
针对现有的微光视距模型中变量参数多,难以适用实际复杂夜天环境中目标侦察能力预测的问题,本文根据Ross方程,大气光学传输和远距离侦察图像对比度模型,提出了采用标准靶对比度测试对特定目标侦察能力进行预测的方法,在特定夜天光环境... 针对现有的微光视距模型中变量参数多,难以适用实际复杂夜天环境中目标侦察能力预测的问题,本文根据Ross方程,大气光学传输和远距离侦察图像对比度模型,提出了采用标准靶对比度测试对特定目标侦察能力进行预测的方法,在特定夜天光环境下完成了标准靶对比度曲线测量,并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inimum resolvable contrast,MRC)评价模型,对坦克、卡车目标的侦察距离进行了预测,与实际测试值对比,误差在16.2%以内,验证了采用标准靶对比度测试预测目标侦察距离的可行性,该项研究成果对不同背景和环境下微光装备侦察能力分析和评价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对比度 侦察能力 微光装备 大气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AMMDFM方法对水下微光图像进行增强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晓春 李存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3-546,562,共5页
论述了水下低照度条件下微光成像过程及其特点,提出像增强器电噪声和光学噪声是导致成像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设计了一种针对水下微光电视图像增强的新的处理方案:在用帧积分法消除像荧光屏的低通特性、光源电压纹波造成增强器光学噪声... 论述了水下低照度条件下微光成像过程及其特点,提出像增强器电噪声和光学噪声是导致成像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设计了一种针对水下微光电视图像增强的新的处理方案:在用帧积分法消除像荧光屏的低通特性、光源电压纹波造成增强器光学噪声的基础上,用提出的多模型数据融合方法(AMMDFM),达到突出景物边缘、改善图像对比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微光电视 图像增强 帧积分 算法多模型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散射近似下的微光图像对比度计算模型
7
作者 孔捷 袁晓鹏 张保民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微光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源有两个,一个是通过景物反射再经大气衰减的信号;另一个是通过大气粒子散射到达探测器的信号,前者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而后者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在单散射近似下,建立了微光图像对比度计算模型,从模型可知,大... 微光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源有两个,一个是通过景物反射再经大气衰减的信号;另一个是通过大气粒子散射到达探测器的信号,前者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而后者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在单散射近似下,建立了微光图像对比度计算模型,从模型可知,大气散射对图像对比度的影响是空变的,该模型为微光图像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散射 微光成像 对比度模型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R的LDCT影像增强算法
8
作者 解志斌 颜培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8-240,共3页
针对低剂量CT扫描(LDCT)的灰度动态范围宽、对比度差以及图像噪声增加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LDCT影像增强算法。在对经典单尺度Retinex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论述该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通过实验与改进的直方图均衡化算法以及Frackle-McCan... 针对低剂量CT扫描(LDCT)的灰度动态范围宽、对比度差以及图像噪声增加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LDCT影像增强算法。在对经典单尺度Retinex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论述该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通过实验与改进的直方图均衡化算法以及Frackle-McCann Retinex算法、McCann99 Retinex算法进行比较。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LDCT影像对比度增强较一般的图像增强算法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能够满足医生临床诊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度增强 LDCT影像 RETINEX理论 SSR模型 亮度图像 反射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集的手指静脉图像分割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保生 陈宇飞 +1 位作者 赵卫东 周强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6-530,共5页
针对手指静脉图像中存在的弱边缘、灰度不均匀以及低对比度等现象,提出一种结合偶对称Gabor滤波与水平集思想的分割算法,并应用于手指静脉图像的分割。首先,使用偶对称Gabor滤波算法,对手指静脉图像从8个不同的方向分别进行滤波运算;然... 针对手指静脉图像中存在的弱边缘、灰度不均匀以及低对比度等现象,提出一种结合偶对称Gabor滤波与水平集思想的分割算法,并应用于手指静脉图像的分割。首先,使用偶对称Gabor滤波算法,对手指静脉图像从8个不同的方向分别进行滤波运算;然后,根据8个方向上的滤波结果进行图像重建,得到目标与背景灰度对比度显著提高的图像;最后,应用结合局部与全局信息的水平集方法对手指静脉图像进行分割。将所提算法与Li等水平集算法(LI C,HUANG R,DING Z,et al.A variational level set approach to segmentation and bias correction of images with intensity inhomogeneity.MICCAI'08: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Assisted Intervention,Part II.Berlin:Springer,2008:1083-1091)、Legendre水平集(L2S)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分割精度评价标准面积差异(AD)百分比上分别降低了1.116%、0.370%,相对差异度(RDD)分别降低了1.661%、1.379%。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只考虑局部信息或全局信息的水平集图像分割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取得更高的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度不均匀 低对比度 GABOR滤波 水平集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强光背景下小目标图像的增强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罡 张启衡 +1 位作者 刘泽金 卢刚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7-91,123,共6页
针对强光背景下小目标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图像增强算法。在分析了归一化不完全Beta函数取值特征后,找出了Tubbs用于拟合的α、β值在原图极亮、极暗情况下产生跳变的原因,给出了其服从连续变化规律的解释,并在采取模拟退火算法求取其... 针对强光背景下小目标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图像增强算法。在分析了归一化不完全Beta函数取值特征后,找出了Tubbs用于拟合的α、β值在原图极亮、极暗情况下产生跳变的原因,给出了其服从连续变化规律的解释,并在采取模拟退火算法求取其最佳值时,给出了相应处理办法,从而确定了最佳变换曲线,实现原图像的自适应增强;然后采取基于三帧累加图像流处理的办法来累积小目标能量及平滑噪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强光背景下小目标图像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光背景 低对比度图像 图像增强 BETA函数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对比度火焰图像增强和分割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铖惠 王慧琴 胡燕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3-170,共8页
针对火焰与背景对比度不明显情况下的低对比度火焰目标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Retinex和CV(Chan-Vese)模型相结合的火焰图像增强和分割算法。首先在YCb Cr颜色空间利用Retinex算法构造彩色双边滤波器,根据分量Cr和Cb的关系设计对比度调节... 针对火焰与背景对比度不明显情况下的低对比度火焰目标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Retinex和CV(Chan-Vese)模型相结合的火焰图像增强和分割算法。首先在YCb Cr颜色空间利用Retinex算法构造彩色双边滤波器,根据分量Cr和Cb的关系设计对比度调节函数调节像素点亮度,以凸显原图像中火焰明亮、鲜艳的颜色特征,细节信息也更清晰;再通过帧间差分法和建立的火焰颜色模型获取疑似火焰区域,根据该区域所得中心坐标点设置CV模型的初始轮廓曲线,进一步分割得到火焰目标。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不但能够提取出简单和复杂背景环境下低对比度火焰图像,而且目标边缘不规则信息保留完整,误分率比已有算法有明显降低,表明了算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对比度 图像增强 双边滤波器 图像分割 C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深度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感知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鹏 王永芳 +1 位作者 夏雨蒙 安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96,共5页
恰可察觉失真模型(JND)是一种人眼感知模型,它是图像/视频压缩中去除冗余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现有JND模型对比掩盖效应(CM)的计算不够完善及深度信息的考虑不够准确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JND模型。首先... 恰可察觉失真模型(JND)是一种人眼感知模型,它是图像/视频压缩中去除冗余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现有JND模型对比掩盖效应(CM)的计算不够完善及深度信息的考虑不够准确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JND模型。首先,采用总变分分解模型将图像分解为结构部分和纹理部分,对结构部分采用Canny算子处理,对纹理部分采用灰度共生矩阵处理,两个部分形成更准确的CM模型;结合背景亮度掩盖效应,建立了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像素域JND模型。然后,在对人眼深度感知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深度加权模型。最后,建立了一种新的融合深度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感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更一致于人的视觉感知。相对于已有的JND模型,所提JND模型能够容忍更多的失真,且拥有更好的感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ND模型 图像分解 灰度共生矩阵 CM模型 深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代微光ICCD成像装置的目标对比度影响因素测试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旭浪 党小刚 +7 位作者 郭欣达 王磊 张姝丽 拜晓锋 韩坤 袁渊 李军国 成伟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1-1246,共6页
微光夜视整机可以在夜间光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对目标实施有效观察,而夜间观察目标对比度是整机作用距离影响因素中的重要指标。为满足微光夜视整机夜间观察理论分析及试验对目标对比度数据的迫切需求,基于三代微光像增强器具有与星光... 微光夜视整机可以在夜间光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对目标实施有效观察,而夜间观察目标对比度是整机作用距离影响因素中的重要指标。为满足微光夜视整机夜间观察理论分析及试验对目标对比度数据的迫切需求,基于三代微光像增强器具有与星光条件下自然光辐射光谱良好匹配的使用特性,搭建了基于三代微光ICCD的成像装置。并从微光成像系统的能量传递链及光电子成像系统的视觉特征方程分别推导环境光照度和目标-背景反射率比与对比度关系。在暗室和夜天光条件下开展了对比度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当照度处于三代微光像增强器照度-亮度的线性相关照度区间[Es, Em]时,对比度与照度无关;对同一目标及背景采集图像,目标-背景反射率越接近1,对比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 ICCD 对比度 像增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E图像优化胶质瘤自动分级纹理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南海燕 杨洋 +3 位作者 颜林枫 张欣 王文 崔光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纹理模型和灰阶对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图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的支持向量机的胶质瘤自动分级影响。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磁共振扫描且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Ⅱ、Ⅲ、Ⅳ级的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纹理模型和灰阶对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图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的支持向量机的胶质瘤自动分级影响。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磁共振扫描且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Ⅱ、Ⅲ、Ⅳ级的患者共117例,计算DCE-MRI图像血流动力学参数(NordicICE 4.0),利用不同纹理模型和灰阶提取参数图肿瘤区域相应纹理特征。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选择特征后,输入线性SVM对胶质瘤级别进行分类并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分类结果使用Graphpad Prism 6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灰阶对分类效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9),纹理模型对分类效能的影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1)。在使用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提取纹理特征并且灰阶为32和256时,分别选取前22个和前17个特征所得分类正确率最高(正确率=0.79)。结论基于DCE图像纹理对支持向量机胶质瘤分级中,纹理模型GLCM结合特征选择是胶质瘤分级的最优方案,并推荐在后期研究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模型 灰阶 支持向量机 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底层特征全参考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月梅 付浩 +2 位作者 刘国军 杨玲 魏立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101,共11页
作为图像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工具,图像质量评价(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QA)在各种图像处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理想的IQA方法应该与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HVS)相一致.目前HVS对图像的理解主要是依据图像的底层特征,... 作为图像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工具,图像质量评价(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QA)在各种图像处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理想的IQA方法应该与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HVS)相一致.目前HVS对图像的理解主要是依据图像的底层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参考(full reference,FR)彩色图像IQA方法.首先,提取了结构对比度指标(structural contrast index,SCI)、梯度、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和色度四类底层特征图,用于刻画图像的不同特征属性;其次,利用不同的特征池化策略对每类特征分别处理,将其组成一组相似特征向量作为图像质量的检测器并采用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建立回归模型,得到客观的质量分数;最后,与目前流行的8种FR IQA方法在5个标准IQA数据库上进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整体性能优于其他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多数失真类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图像质量评价 底层特征 局部二值模式 梯度 结构对比度指标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