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化学强化的连续流类颗粒污泥工艺中试研究
1
作者
朱榕鑫
王胤
+1 位作者
吴嘉利
赵志勇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2,138,共6页
采用絮凝强化连续流类颗粒污泥工艺对四川省某乡镇污水厂进行了生产性改造试验研究,基于侧流运行模式,评估了该工艺对于进水浓度低、水质和水量波动大的适应性、最佳运行参数和实际处理效果。研究发现,通过复合絮凝剂的投加,污泥的自聚...
采用絮凝强化连续流类颗粒污泥工艺对四川省某乡镇污水厂进行了生产性改造试验研究,基于侧流运行模式,评估了该工艺对于进水浓度低、水质和水量波动大的适应性、最佳运行参数和实际处理效果。研究发现,通过复合絮凝剂的投加,污泥的自聚集和颗粒化特性逐渐显现,菌胶团的宏观粒径以及颗粒密度显著增大,当系统污泥浓度控制在7~8 g/L时,污泥粒径可稳定维持在200μm,相较于传统絮状污泥,沉降性能得以大幅提高。当回流比为200%,溶解氧控制在1~2 mg/L,采用5 mg/L CPAM+60 mg/L PAC的絮凝剂复配组合时,出水COD、NH_(3)-N、TN、TP平均浓度分别为25.84、0.55、9.01、0.11 mg/L,均满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污泥
连续流
低浓度乡镇污水
提标改造
絮凝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水体中甲基叔丁基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娟
李冰璟
+3 位作者
刘诺
黄流雅
张巍
应维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6,共6页
通过对来自美国加州拉玛达(La Mirada)市污染点的原始菌源炭进行甲基叔丁基醚(MTBE)降解菌生物强化,试图建立具有更有效MTBE降解效果的生物活性炭(BAC)功能,尝试利用新形成的菌源炭覆盖新鲜椰壳活性炭(GAC)而达到新BAC功能的快速有效启...
通过对来自美国加州拉玛达(La Mirada)市污染点的原始菌源炭进行甲基叔丁基醚(MTBE)降解菌生物强化,试图建立具有更有效MTBE降解效果的生物活性炭(BAC)功能,尝试利用新形成的菌源炭覆盖新鲜椰壳活性炭(GAC)而达到新BAC功能的快速有效启动,并考察不同空床停留时间(EBCT)、GAC吸附饱和状态对BAC功能启动的影响。同时,对具有成熟BAC功能的炭柱中的混合菌落进行基于16SrD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以确定混合菌落中的主要功能菌种属。结果表明,针对模拟的低MTBE浓度进水,新鲜GAC和菌源炭A添加体积分数分别为40%和60%的NAS柱出水MTBE质量浓度最终稳定低于0.005mg/L,平均去除率接近99%,出水MTBE完全达到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饮用水建议阈值(<20μg/L),建立了成熟的BAC功能;成熟的菌源炭可在30d左右通过覆盖法迅速实现新BAC功能的启动;EBCT的延长有利于新BAC功能的启动和维持,接种初期应尽量采用较长EBCT以保证取得足够和稳定的生物量;MTBE吸附饱和前后的GAC在启动新BAC功能时存在差异,鉴于吸附饱和GAC在接种初期会因MTBE解吸而造成出水MTBE浓度较高,建议采用新鲜活性炭覆盖需接种炭柱;BAC功能成熟炭柱中包括的5种主要菌种里有4种为未培养微生物,1种为未分类菌种,其理化性质和具体属性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叔丁基醚
生物活性炭
低浓度进水启动
生物降解
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SBR工艺对城市污水中低浓度磷酸盐的富集优化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星宇
潘杨
+2 位作者
李璐
李大鹏
倪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5,共5页
采用生物膜序批式反应器(BSBR)在厌氧阶段COD仅为100 mg/L的条件下对模拟废水中的低浓度磷酸盐(2.5 mg/L)实现高效去除和高倍富集。结果表明:好氧出水磷浓度<0.5 mg/L且回收液的磷浓度最高达到了59.53mg/L,磷回收效率为58.63%,碳源消...
采用生物膜序批式反应器(BSBR)在厌氧阶段COD仅为100 mg/L的条件下对模拟废水中的低浓度磷酸盐(2.5 mg/L)实现高效去除和高倍富集。结果表明:好氧出水磷浓度<0.5 mg/L且回收液的磷浓度最高达到了59.53mg/L,磷回收效率为58.63%,碳源消耗(回收每克磷消耗COD的量)为56.27±2.6 mg-P/mg-COD。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当进水磷浓度由10 mg/L降至2.5 mg/L后,变形菌门的丰度从82.1%降至41.9%,拟杆菌门的丰度则从9.6%升至49.1%。在属水平,反应器稳定运行后,生物膜内优势群属主要为Flavobacterium(32.98%)。通过对DO、HRT和好氧厌氧进水体积比的优化,提高溶解氧和延长HRT有利于提高磷回收液浓度和磷回收效率并且降低碳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法
低进水磷浓度
磷回收
城市污水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化学强化的连续流类颗粒污泥工艺中试研究
1
作者
朱榕鑫
王胤
吴嘉利
赵志勇
机构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交集团城乡水环境技术研发中心
四川省黄河流域城乡水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2,138,共6页
基金
成都揭榜挂帅项目《公园城市污水资源利用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23-JB00-00005-SN)
中国城乡集团科技研发项目《好氧颗粒污泥生物筛分造粒工艺关键技术研究》(2022KY-KT-11-IA)。
文摘
采用絮凝强化连续流类颗粒污泥工艺对四川省某乡镇污水厂进行了生产性改造试验研究,基于侧流运行模式,评估了该工艺对于进水浓度低、水质和水量波动大的适应性、最佳运行参数和实际处理效果。研究发现,通过复合絮凝剂的投加,污泥的自聚集和颗粒化特性逐渐显现,菌胶团的宏观粒径以及颗粒密度显著增大,当系统污泥浓度控制在7~8 g/L时,污泥粒径可稳定维持在200μm,相较于传统絮状污泥,沉降性能得以大幅提高。当回流比为200%,溶解氧控制在1~2 mg/L,采用5 mg/L CPAM+60 mg/L PAC的絮凝剂复配组合时,出水COD、NH_(3)-N、TN、TP平均浓度分别为25.84、0.55、9.01、0.11 mg/L,均满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要求。
关键词
颗粒污泥
连续流
低浓度乡镇污水
提标改造
絮凝强化
Keywords
granular sludge
continuous f
low
low
concentration
township sewage plant
influent
upgrading and reconstruction
flocculation enhancement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水体中甲基叔丁基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娟
李冰璟
刘诺
黄流雅
张巍
应维琪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6,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WB1014038)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1ZR409400)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201109013)
文摘
通过对来自美国加州拉玛达(La Mirada)市污染点的原始菌源炭进行甲基叔丁基醚(MTBE)降解菌生物强化,试图建立具有更有效MTBE降解效果的生物活性炭(BAC)功能,尝试利用新形成的菌源炭覆盖新鲜椰壳活性炭(GAC)而达到新BAC功能的快速有效启动,并考察不同空床停留时间(EBCT)、GAC吸附饱和状态对BAC功能启动的影响。同时,对具有成熟BAC功能的炭柱中的混合菌落进行基于16SrD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以确定混合菌落中的主要功能菌种属。结果表明,针对模拟的低MTBE浓度进水,新鲜GAC和菌源炭A添加体积分数分别为40%和60%的NAS柱出水MTBE质量浓度最终稳定低于0.005mg/L,平均去除率接近99%,出水MTBE完全达到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饮用水建议阈值(<20μg/L),建立了成熟的BAC功能;成熟的菌源炭可在30d左右通过覆盖法迅速实现新BAC功能的启动;EBCT的延长有利于新BAC功能的启动和维持,接种初期应尽量采用较长EBCT以保证取得足够和稳定的生物量;MTBE吸附饱和前后的GAC在启动新BAC功能时存在差异,鉴于吸附饱和GAC在接种初期会因MTBE解吸而造成出水MTBE浓度较高,建议采用新鲜活性炭覆盖需接种炭柱;BAC功能成熟炭柱中包括的5种主要菌种里有4种为未培养微生物,1种为未分类菌种,其理化性质和具体属性尚不明确。
关键词
甲基叔丁基醚
生物活性炭
低浓度进水启动
生物降解
DGGE
Keywords
methyl tertiary-butyl ether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low influent concentration start-up
biodegradation
DGGE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SBR工艺对城市污水中低浓度磷酸盐的富集优化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星宇
潘杨
李璐
李大鹏
倪敏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390,51938010)
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预研基金(XTCXSZ2020-4)。
文摘
采用生物膜序批式反应器(BSBR)在厌氧阶段COD仅为100 mg/L的条件下对模拟废水中的低浓度磷酸盐(2.5 mg/L)实现高效去除和高倍富集。结果表明:好氧出水磷浓度<0.5 mg/L且回收液的磷浓度最高达到了59.53mg/L,磷回收效率为58.63%,碳源消耗(回收每克磷消耗COD的量)为56.27±2.6 mg-P/mg-COD。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当进水磷浓度由10 mg/L降至2.5 mg/L后,变形菌门的丰度从82.1%降至41.9%,拟杆菌门的丰度则从9.6%升至49.1%。在属水平,反应器稳定运行后,生物膜内优势群属主要为Flavobacterium(32.98%)。通过对DO、HRT和好氧厌氧进水体积比的优化,提高溶解氧和延长HRT有利于提高磷回收液浓度和磷回收效率并且降低碳源消耗。
关键词
生物膜法
低进水磷浓度
磷回收
城市污水
工艺优化
Keywords
biofilm process
low
influen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phosphorus recovery
municipal sewage
process optimizatio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化学强化的连续流类颗粒污泥工艺中试研究
朱榕鑫
王胤
吴嘉利
赵志勇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效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水体中甲基叔丁基醚的初步研究
胡娟
李冰璟
刘诺
黄流雅
张巍
应维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BSBR工艺对城市污水中低浓度磷酸盐的富集优化
张星宇
潘杨
李璐
李大鹏
倪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