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LID设施多尺度径流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廖如婷 徐宗学 +3 位作者 叶陈雷 舒心怡 黄亦轩 贾书惠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5,共15页
【目的】为明晰海绵城市在缓解城市内涝中的作用,以山西省晋城市金村起步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LID设施不同空间尺度径流及内涝调控效应。【方法】通过构建SWMM与InfoWorks ICM二维模块耦合的城市暴雨内涝模型,模拟多种暴雨情景和LID布... 【目的】为明晰海绵城市在缓解城市内涝中的作用,以山西省晋城市金村起步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LID设施不同空间尺度径流及内涝调控效应。【方法】通过构建SWMM与InfoWorks ICM二维模块耦合的城市暴雨内涝模型,模拟多种暴雨情景和LID布设方案下地块、排水区、区域降雨径流过程,分析其产汇流和内涝淹没特征。【结果】LID设施能有效降低径流峰值、削减径流总量、加快径流消退,减少溢流节点和超载管段,缩减内涝面积、降低内涝水深。不同空间尺度下LID设施调控效果差异不大,都在1~5 a重现期间表现良好,1 a重现期降雨下LID设施最大面积布设方案可削减75%以上地表径流。【结论】LID设施应对短重现期暴雨效果良好,对长重现期暴雨内涝调控能力有限,尤其对严重内涝点调控能力不足。扩大LID设施规模可有效提高其径流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径流调控 lid设施 城市内涝 地块 降雨 气候变化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的LID组合多目标优化布局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星宇 刘俊 +3 位作者 吴天航 周悦 张良 鲁征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为探索更全面、系统的低影响开发(LID)组合方案,以宿迁市宿城区某排水片区为例,构建SWMM与LISFLOOD-FP模型耦合的一二维水文水动力模型,选用透水铺装、植草沟、绿色屋顶、雨水花园4种LID设施,设置4种不同LID组合方案,综合考虑内涝风险... 为探索更全面、系统的低影响开发(LID)组合方案,以宿迁市宿城区某排水片区为例,构建SWMM与LISFLOOD-FP模型耦合的一二维水文水动力模型,选用透水铺装、植草沟、绿色屋顶、雨水花园4种LID设施,设置4种不同LID组合方案,综合考虑内涝风险、经济成本及社会效益3类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决策LID最佳布局方案。结果表明,各方案均能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方案1(60%透水路面+10%植草沟+55%绿色屋顶)为研究区最佳LID布局;包含雨水花园的LID组合综合效益不高,但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美观度与群众满意度,可布置在内涝风险较低区域。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相似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低影响开发 SWMM LISFLOOD-FP 组合赋权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的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旸 程麒铭 +6 位作者 苏义鸿 刘非 吴洋 饶烨 谢鲁 朱钢 陈垚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针对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问题时因参数过多而导致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了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SOBOL法对比分析了LID设施空间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影响... 针对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问题时因参数过多而导致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了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SOBOL法对比分析了LID设施空间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影响,探明了敏感性参数,进而根据敏感性参数分析结果改进Pareto最优前沿,获得LID设施空间布局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径流蓄滞能力趋于饱和导致其布局参数敏感性整体减弱;LID设施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敏感程度受汇水区排水管网排水能力的影响,尤其是排水能力较弱的区域参数呈现出显著的敏感性;通过优化敏感性参数可显著减少NSGA-Ⅱ算法的评价次数,与优化前相比,在同等建设成本下节点溢流量可削减9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空间布局优化 全局敏感性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 SOBOL法 NSGA-Ⅱ算法 海绵城市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垫面智能识别和水动力仿真的LID城市降雨径流调控优化
4
作者 侯剑 王小飞 +2 位作者 谢友超 向小雨 马祖燕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8,共5页
区域径流削减和控制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城市尺度下,如何高效、准确地识别不同区域下垫面的用地类型和水文属性,依据海绵城市调控目标进行因地制宜的区域指标分解和布设优化,是海绵城市径流精细化调控的难点之一。以... 区域径流削减和控制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城市尺度下,如何高效、准确地识别不同区域下垫面的用地类型和水文属性,依据海绵城市调控目标进行因地制宜的区域指标分解和布设优化,是海绵城市径流精细化调控的难点之一。以甘肃省兰州市中南部区域为例,首先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模型对城市下垫面用地类型进行智能识别和分割,在此基础上构建三种LID措施的水动力仿真模型进行径流调控模拟,最后以径流总量削减率和建设成本为优化目标,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求解不同措施在研究区域的最佳布局方案(布设位置、面积和费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海绵措施模拟和空间布局提供一整套自动化和精细化方法,为海绵城市径流调控方案优化提供支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贝叶斯优化 低影响开发 海绵城市 区域径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rFlow.CLM的居民小区屋顶雨水断接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瑶 王卫光 张翔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187,195,共8页
城市不透水面的快速扩张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的水文循环过程,是造成城市内涝、河湖生态退化等城市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海绵城市建设及低影响开发利用源头海绵设施或城市绿地断接城市不透水面,减少不透水面的水文效应,是缓解城市水问题... 城市不透水面的快速扩张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的水文循环过程,是造成城市内涝、河湖生态退化等城市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海绵城市建设及低影响开发利用源头海绵设施或城市绿地断接城市不透水面,减少不透水面的水文效应,是缓解城市水问题的重要措施。探究不透水面断接的水文效应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ParFlow.CLM,充分考虑城市地下构筑物,探究了不同土壤质地情景下西宁市某典型居民小区建筑屋顶断接在连续的降雨、蒸发过程中的水文效应。模拟结果显示,利用该居民小区自然绿地断接建筑屋顶能取得较好的径流控制效果:当土壤饱和导水率(K_(s))大于0.01m/h时,屋顶径流的年削减率能达到72.9%以上。屋顶断接在建筑物雨落管附近形成了集中入渗,增加了根区土壤湿度,且这一效应随着土壤渗透性的增加而增强。根区土壤湿度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绿地的蒸散发:与屋顶断接前相比,不同土壤质地情景下居民小区年蒸散发总量增加了6.2%~7.8%。另一方面,集中入渗在局部也形成了更深的湿润锋,使得更多下渗水量能够脱离植被根区的蒸散发作用,从而促进根区水分的深层渗漏。模拟结果表明,尽管该居民小区地下停车场限制了大部分区域的深层渗漏,当土壤K_(s)大于0.01m/h时,屋顶断接情景下的年深层渗漏总量仍能超过城市化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断接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ParFlow.CLM 城市地下构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的城市小区LID组合方案成本效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军 刘学峰 +5 位作者 王德淇 李欢 祁军业 刘建林 张婷婷 未碧贵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5,共10页
针对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建设中存在成本与效益难以平衡的问题,选取甘肃省天水市某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构建InfoWorks ICM一、二维耦合模型,以不同LID组合方案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峰值削减率、积水面积削减率... 针对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建设中存在成本与效益难以平衡的问题,选取甘肃省天水市某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构建InfoWorks ICM一、二维耦合模型,以不同LID组合方案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峰值削减率、积水面积削减率、积水量削减率、固体悬浮物(SS)削减率、化学需氧量(COD)削减率为效益表征量,结合LID设施的生命周期成本定量分析成本效益。结果表明:包含绿色屋顶的LID组合方案成本效益偏低,但对于高重现期降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更适用于暴雨频发地区;LID组合方案对于积水面积削减率与积水量削减率的成本效益较高,能有效缓解内涝积水,对于COD削减率的成本效益较低,需进一步优化;雨水桶+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作为总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案,更适用于研究区域LID雨水系统的建设。研究成果对LID雨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成本效益 InfoWorks ICM模型 生命周期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和AHP-TOPSIS法的LID设施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京戎 蒋翔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2,共9页
为解决随着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的问题,以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SWMM和LISFLOOD-FP耦合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暴雨内涝模拟,模拟LID设施在不同暴雨重现期的径流削减效果,对不同淹没特点的内涝区考虑其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 为解决随着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的问题,以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SWMM和LISFLOOD-FP耦合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暴雨内涝模拟,模拟LID设施在不同暴雨重现期的径流削减效果,对不同淹没特点的内涝区考虑其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AHP-TOPSIS研究方法得出LID设施的最优布置方案对研究区进行改造。结果表明:①对“20220804”短历时暴雨进行模型验证,表明模型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研究区淹没范围及水深,有较好精度;②对耦合模型进行重现期为2、5、10、20、30 a降雨模拟,结果表明盛泰路与东兴路交叉口、钻汇广场、清河中路、大北路、富华中路、桥兴大道、光明北路,繁华路、禺山大道和光明南路所处街区,解放路、解放大街和环城西路所在街区为内涝易发生地。③在满足调蓄容积条件下,设计由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构成的10种方案,考虑不同内涝区影响因素的权重,利用AHP-TOPSIS法对10个LID设施布置方案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不同淹没特点内涝区的最优LID设施改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LISFLOOD-FP 耦合模型 低影响开发 AHP-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法的LID设施面积比例优选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情情 戎贵文 +1 位作者 刘波 贺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4,10,共5页
为研究单项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的综合效益最优面积比例,因地制宜设计最优LID设施组合方案,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评价综合效益,构建低影响开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为研究单项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的综合效益最优面积比例,因地制宜设计最优LID设施组合方案,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评价综合效益,构建低影响开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将该低影响开发综合评价体系应用于淮南市某老旧小区。结果表明,绿色屋顶占屋顶面积55%、透水铺装占不渗透面积60%或下沉式绿地占绿地面积60%,是单项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最优面积比例;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根据单项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综合效益最优面积比例所设计的组合方案对研究区径流量、洪峰流量、径流系数和SS、COD、TN、TP污染物量削减效果明显;在不同情景下,对比未布设低影响开发设施情况,所设计的组合方案对研究区的径流总量控制率提高了45.59%~47.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AHP-TOPSIS 面积比例优选 海绵城市 老旧小区改造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Ⅲ算法优化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去除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钟炜 朱宝乐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为解决现有低影响开发(LID)设施不足以应对目前城市内涝频发及雨水径流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量优化布设城市LID设施的算法。在经济成本有限的基础上,以径流控制率和污染物综合去除率为优化目标,径流系数和LID设施布设面积为... 为解决现有低影响开发(LID)设施不足以应对目前城市内涝频发及雨水径流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量优化布设城市LID设施的算法。在经济成本有限的基础上,以径流控制率和污染物综合去除率为优化目标,径流系数和LID设施布设面积为约束条件构建NSGA-Ⅲ算法,该算法能有效获得多个最优的LID设施布设方案,再通过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方法确定优化目标的优先级,获得污染物综合去除率最大的LID设施布设方案。以北方某城市为例,取1、5、30、50年重现期的降雨过程,使用SWMM模型模拟并评估优化方案的效果,优化后的LID布设方案可使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以上,雨水峰值流量削减31.8%~66.9%;与现有LID布设方案相比,雨水峰值流量削减12.6%~34.4%,径流量峰值出现明显延后。优化后LID设施布设方案可使研究区域各类污染物的综合削减率均超过70%,对比现有LID布设方案污染物削减41.6%~71.0%。构建的优化算法可为海绵城市规划布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污染 低影响开发设施 NSGA-Ⅲ算法 偏好顺序结构评估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LID)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红武 毛云峰 +3 位作者 高原 樊金红 张善发 马鲁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103,共5页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一种采用源头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一种雨水管理方法。低影响开发对径流水文水质的作用效果不仅受到降雨强度、降雨时间、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各种工程措施的材料、结构与组...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一种采用源头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一种雨水管理方法。低影响开发对径流水文水质的作用效果不仅受到降雨强度、降雨时间、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各种工程措施的材料、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文章总结了这些因素对低影响开发技术作用效果的影响,归纳低影响开发技术的现存问题,提出改善低影响开发技术的一些措施,可为低影响开发的应用与普及提供参考,从而有利于实现环境效益和城市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径流 雨水控制利用 雨水花园 绿色屋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LID)透水砖铺装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东平 余恒鹏 +1 位作者 金洁 刘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423-427,共5页
透水砖铺装系统是现阶段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透水铺装系统技术之一。为了充分认识该领域已有的应用和研究成果,开展更深入的透水铺装系统技术探索和应用研究,对透水砖铺装系统的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简述了透水铺... 透水砖铺装系统是现阶段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透水铺装系统技术之一。为了充分认识该领域已有的应用和研究成果,开展更深入的透水铺装系统技术探索和应用研究,对透水砖铺装系统的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简述了透水铺装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应用情况,分别对混凝土透水砖、陶瓷透水砖、砂基透水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最后指出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砖 铺装系统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重现期降水的LID措施水文调控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艳伟 Pomeroy C A +1 位作者 吕素冰 徐存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8-186,共9页
作为最典型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之一,城市化进程通过改变该地区的下垫面条件,改变了天然状态下的水文机制,并进而产生一系列水环境问题。低影响开发(LID)的雨洪调控措施通过在源头上消纳径流,被视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新方法。通过SWMM(S... 作为最典型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之一,城市化进程通过改变该地区的下垫面条件,改变了天然状态下的水文机制,并进而产生一系列水环境问题。低影响开发(LID)的雨洪调控措施通过在源头上消纳径流,被视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新方法。通过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软件建立模型,对不同重现期降水的典型LID措施截流池、入渗带、透水性路面和生物滞留池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各LID措施的调控性能随着降水重现期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变化;随着降水量的增大,各措施的洪峰流量消减率及入渗补给率(截流池除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洪峰流量消减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入渗量基本保持不变(截流池除外);当采用相同的表面面积设计时,滞留池的洪峰流量消减性能最好,入渗带的入渗补给性能最好;决定其调控性能最主要的因素本质上为其"有效容积",即各措施所能容纳的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径流 SWMM 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降雨径流控制 LID BMPs 规划方法及案例 被引量:44
13
作者 贾海峰 姚海蓉 +1 位作者 唐颖 YU Shawlei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借鉴国外城市降雨径流控制的理念和实践,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降雨径流低影响开发型最佳管理措施(LID BMPs)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城市降雨径流控制LID BMPs规划方法体系。选择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佛山校区为研究区域,以SUSTAIN系统作为... 借鉴国外城市降雨径流控制的理念和实践,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降雨径流低影响开发型最佳管理措施(LID BMPs)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城市降雨径流控制LID BMPs规划方法体系。选择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佛山校区为研究区域,以SUSTAIN系统作为规划支持工具,在适用LID BMPs措施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了LID BMPs措施的选址、布局研究。设计了开发前情景、开发基础情景、经济适用型BMPs情景(情景1)和功效最大化BMPs情景(情景2)4种不同的情景方案,进行降雨径流量(总径流量和峰值流量)和径流水质(SS、COD、TN、TP)的模拟,得到了情景1和情景2的径流量和水质的控制效益。以年径流量削减比作为优化目标,对情景1和情景2两种情景方案进行了优化,给出了最具成本-效益的规划情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 低影响开发 最佳管理措施 模拟与分析集成系统 灵敏度分析 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LID型道路绿化带土壤渗透性能的改良 被引量:20
14
作者 朱木兰 廖杰 +2 位作者 陈国元 王吉苹 佘年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3期25-28,33,共5页
城市化所伴随的不透水路面的剧增导致城市暴雨径流量的剧增、水补给量的剧减以及雨水面源污染的加剧,引发水涝、水源枯竭、水污染等一系列城市水危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国际先进的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tment,LID)策略... 城市化所伴随的不透水路面的剧增导致城市暴雨径流量的剧增、水补给量的剧减以及雨水面源污染的加剧,引发水涝、水源枯竭、水污染等一系列城市水危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国际先进的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tment,LID)策略,提出构筑LID型城市道路绿化带控制城市内涝、地下水补给不足与雨水面源污染问题的新策略,并选取对磷素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厦门本地天然红壤土作为代表,开展LID型道路绿化带土壤渗透性能的改良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本地天然土壤的红壤土渗透系数仅为1.631×10-4cm/s,不适用于LID型城市道路绿化带,但加入质量分数为15%~35%的砂子及5%的腐殖土可改良成LID型城市道路绿化带中所需的人工改良土壤。此外,粒径分析结果与相关文献均表明具有适宜渗透性能的改良土壤其主要成分砂粒的质量分数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道路绿化带 城市雨水 面源污染控制 人工改良土壤 土壤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和雨水链的海绵城市微观细胞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峰 马志坤 +1 位作者 靳晓颖 谢秋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0,75,共5页
针对海绵城市微观尺度的高校校园海绵细胞的设计问题,基于LID(低影响开发)理念,确保海绵细胞设计前后场地的洪峰出现时间、径流峰值、径流时间等城市水文要素不发生改变,原场地地质、地形不发生大的改变,植被尽量使用本土植物;引入英国... 针对海绵城市微观尺度的高校校园海绵细胞的设计问题,基于LID(低影响开发)理念,确保海绵细胞设计前后场地的洪峰出现时间、径流峰值、径流时间等城市水文要素不发生改变,原场地地质、地形不发生大的改变,植被尽量使用本土植物;引入英国雨水链理念,确保雨水从降落后到被利用整个管理链条科学合理,在关键措施选配中优先使用预防控制和源头控制措施,优先使用生态入渗措施,确保其中的每个环节设计得当。根据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海绵细胞模型计算结果,降雨历时在120 min时渗透设施的积水量达到峰值34.97 m^3,结合校园场地、建筑物的分布及特点,设计了包含"渗、滞、蓄、净、用、排"等21种关键措施的"水之川"海绵细胞,并对该设计方案进行雨水控制效果检验,场地雨水控制及利用率为88%,满足开封市所在全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区域划分图中Ⅲ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雨水链 微观尺度 海绵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LID组合对水质水量影响及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戎贵文 李姗姗 +3 位作者 甘丹妮 孙浩淼 王莉莉 胡良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9,共9页
为研究不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组合对雨水源头控制和污染负荷削减效果,以淮南市某一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构建5种LID组合方案。在不同重现期下,对5种方... 为研究不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组合对雨水源头控制和污染负荷削减效果,以淮南市某一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构建5种LID组合方案。在不同重现期下,对5种方案进行水量水质模拟,分析不同方案对径流量、洪峰流量及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削减效果,并利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效益货币化分析对5种方案进行比选,选出最合适研究区的LID组合方案。结果表明:绿色屋顶、雨水罐、雨水花园和透水铺装组合方案对径流量和污染物的削减效果最好,绿色屋顶、雨水罐、植被浅沟和透水铺装组合方案对洪峰流量的削减效果最好。成本效益分析显示,雨水罐、雨水花园和透水铺装组合方案的投资回报比最高;不同的LID方案对水质水量均有一定的削减效果,但随着重现期的增大,削减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SWMM 水质水量 洪峰流量 污染物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LID设计策略探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家琳 张建林 《风景园林》 2016年第3期35-44,共10页
重庆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典型的山地城市,其山地条件增加了径流流量、流速、水质的控制难度,降雨条件增大了径流就地消纳和利用的难度,土壤条件增大了低影响开发工程设施的建造难度,针对上述地域性挑战提出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 重庆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典型的山地城市,其山地条件增加了径流流量、流速、水质的控制难度,降雨条件增大了径流就地消纳和利用的难度,土壤条件增大了低影响开发工程设施的建造难度,针对上述地域性挑战提出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LID设计的主要应对策略,梳理出山地城市绿地的LID设计简要流程,探讨了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道路绿地、居住绿地等主要类型在典型坡地条件下的LID设计方法,旨在为山地城市绿地的LID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设计策略 海绵城市 山地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技术缓解园区雨水地表径流模拟与管道溢流风险预测
18
作者 王彦凯 刘培华 +2 位作者 张帅 赵方波 王嘉斌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2,540,共9页
为了缓解城市内涝灾害并对园区内雨水系统升级改造效果分析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推进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济南市某高校典型园区为研究区域,在原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城市信息模型优化数据结构... 为了缓解城市内涝灾害并对园区内雨水系统升级改造效果分析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推进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济南市某高校典型园区为研究区域,在原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城市信息模型优化数据结构的园区暴雨洪水管理模型,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实测的降雨数据率定所构建的模型中子汇水区的参数;根据所构建模型的降雨及雨水地表径流过程,研究雨水地表径流与管道出流量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每个子汇水区的管道出流量,综合对比研究区域各段管道出流量、转输流量与管道最大承载能力,分析管道溢流风险的变化趋势,并设计9种适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方案,评估9种方案的雨水地表径流消减效能。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数据便利性和准确性,出水口处管道出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契合度约为90%;北侧雨水管道系统末端出水口所在子汇水区的雨水地表径流量、出水口处管道出流量的变化规律与雨强重现期呈较强的相关性;管道溢流风险点分布规律受地表硬化程度、地面坡度、管道输水距离等因素影响较大;所设计的9种方案均可有效减少雨水地表径流量和峰值流量,雨水地表径流控制率、径流总量削减率均大于40%,雨水地表径流峰值削减率大于35%,其中方案9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溢流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城市信息模型 低影响开发技术 雨水地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LID设施的面积比例优选及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被引量:30
19
作者 戎贵文 甘丹妮 +2 位作者 李姗姗 孙浩淼 王莉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8-173,204,共7页
为探究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对缓解城市洪涝灾害以及削减污染物负荷的效果,以淮南市某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构建了暴雨径流管理模型,分析了单项LID设施不同面积占比时的总成本效益,针对4种LID设施组合方案,模拟了不同设计降... 为探究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对缓解城市洪涝灾害以及削减污染物负荷的效果,以淮南市某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构建了暴雨径流管理模型,分析了单项LID设施不同面积占比时的总成本效益,针对4种LID设施组合方案,模拟了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的地表径流、排放口流量及污染负荷。结果表明:对于单项LID设施,占屋顶总面积45%的绿色屋顶、占不透水道路面积60%的渗透铺装和占绿地总面积10%的生物滞留设施总成本效益最高;不同LID设施组合均有较好的雨洪控制效果及污染物削减效果,但随着降雨量的增大,效果均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洪涝灾害 污染控制 SWMM模型 总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指导下苏南近郊乡村水绿生态规划——以黎星村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纪越 丁金华 纪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1-228,共8页
文章分析现阶段苏南近郊乡村水绿生态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LID指导下的水绿生态规划的流程。以黎星村为例,在对其现状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黎星村8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控制一年一遇的0.5小时降雨量的雨洪调蓄目... 文章分析现阶段苏南近郊乡村水绿生态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LID指导下的水绿生态规划的流程。以黎星村为例,在对其现状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黎星村8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控制一年一遇的0.5小时降雨量的雨洪调蓄目标。相应提出水绿生态规划构建策略,即构建乡村雨洪生态安全格局、营造复合型弹性海绵空间和LID规划管控措施支持,并对比分析LID实施前后黎星村雨洪调蓄效绩的变化,验证方案目标达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水绿生态规划 近郊乡村 黎星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