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1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季风槽准双周振荡对广东夏季暴雨的影响
1
作者 纪忠萍 谷德军 +3 位作者 于玲玲 高晓容 梁巧倩 梁伟杰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751,共25页
利用1961~2017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与广东逐日降水等资料,通过选取没有与锋系联系一起、由单一南海季风槽影响导致的广东暖区暴雨过程并进行分类,采用合成分析、小波分析、Lanczos滤波器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季风槽暴雨过程的时空分... 利用1961~2017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与广东逐日降水等资料,通过选取没有与锋系联系一起、由单一南海季风槽影响导致的广东暖区暴雨过程并进行分类,采用合成分析、小波分析、Lanczos滤波器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季风槽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重点揭示了(强)西南季风型季风槽暴雨过程在准双周振荡不同位相大气环流场的演变特征及低频信号的来源与机制。结果表明:(1)(强)西南季风型季风槽暴雨过程占总个例的54.1%,主要出现在广东沿海与内陆的三大暴雨中心(阳江—阳春—恩平、海丰—陆丰—汕尾、龙门—佛岗),其余三类季风槽暴雨过程[(强)西南季风辐合型、东南季风扰动型、热带气旋远离/消散型]主要出现在广东沿海的两大暴雨中心及珠江口两侧。(2)季风槽暴雨过程主要存在5~8天的准单周振荡、10~24天的准双周振荡,少数年份还存在40~65天振荡。(3)(强)西南季风型季风槽暴雨从间歇—开始—鼎盛—减弱期,低频信号不仅来源于从欧洲西部到东北亚具有准正压性、呈相间排列的“反气旋—气旋”的低频波列东南向传播,还来源于对流层中低层菲律宾东南的热带西太平洋低频气旋西北向传播。它们使南亚高压从孟加拉国向巴基斯坦移动,西太平洋副高逐渐加强西伸北抬,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我国中东部地区由间歇期的低频反气旋环流或高压脊逐渐转为鼎盛期的低频气旋环流或高空槽控制。(4)当华南高层由低频反气旋环流东南侧的强东北风逐渐转为华北—江南低频气旋性环流底部的强偏西风与印度半岛—南海西北部低频反气旋外围的西北风控制,高空辐散逐渐增强并达到最强。中低层由低频反气旋环流或高压脊控制逐渐转受来自南海中北部—孟加拉湾低频反气旋北缘的强西南风控制,并受东北亚、日本及其以南西太平洋低频反气旋环流的阻挡,在我国西南—江南—华南上空形成强的低频气旋性环流与正涡度。广东处于来自低纬度季风环流圈与中纬度次级垂直环流圈上升运动的汇合区,来自对流层中低层偏南风异常与垂直上升运动及绝对涡度逐渐增强并达到最强。地面由弱均压场逐渐转为北部湾向北伸展加强的闭合低压控制,南海季风槽北抬并增强,使(强)西南季风型季风槽暴雨从无转为开始并达到鼎盛期。它们可为季风槽暴雨的中期—延伸期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槽暴雨 准双周振荡 (强)西南季风型 低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IG-MBSDC参数多步优化及约束边界调整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抑制
2
作者 李生虎 汪壮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0-540,共11页
在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上安装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器(MBSDC),可抑制电网多个低频振荡(LFO)模式,但控制效果与其控制参数有关。基于特征值灵敏度的单步优化算法存在截断误差,优化后危险模式和关键参数可能变化,因此不能确保抑制效果。该... 在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上安装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器(MBSDC),可抑制电网多个低频振荡(LFO)模式,但控制效果与其控制参数有关。基于特征值灵敏度的单步优化算法存在截断误差,优化后危险模式和关键参数可能变化,因此不能确保抑制效果。该文在DFIG并网系统小扰动稳定模型基础上,基于模式危险程度,提出LFO模式相对灵敏度加权方法,确定MBSDC关键控制参数。提出MBSDC参数多步优化模型及优化目标对约束边界灵敏度,以调整MBSDC参数,改善阻尼效果。基于小/大扰动仿真分析,验证所提DFIG-MBSDC参数多步优化模型及约束边界调整方法的振荡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灵敏度分析 优化 低频振荡 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器 约束边界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磁控变压器附加控制
3
作者 赵国生 王洪光 李辉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5,共8页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低频振荡现象越来越频繁,研究低频振荡的抑制措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控变压器附加阻尼控制来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磁控变压器的...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低频振荡现象越来越频繁,研究低频振荡的抑制措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控变压器附加阻尼控制来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磁控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并推导了其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含磁控变压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分析了磁控变压器的阻尼特性,说明了磁控变压器附加控制为电力系统提供阻尼的机理。然后,重点研究了基于频域法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设计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算例。最后,通过Simulink时域仿真验证了磁控变压器附加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性 低频振荡 磁控变压器 附加阻尼控制器 单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附加频率控制的高水电占比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
4
作者 赵熙临 赵宇翔 李品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系统的附加频率控制策略。首先,构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频率响应模型,通过阻尼转矩分析揭示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明确各类调速器参数以及不同水电占比对系统超低频振荡发生的影响;随后,根据直流电容电压与交流系统频率耦合特性,对换流站参与抑制超低频振荡机理进行研究,提出换流站虚拟惯性与V_(DC)-f下垂的控制方式,并通过约束条件对虚拟惯性与下垂参数进行设计;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通过对比水轮机参数优化方法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柔性直流输电 负阻尼特性 虚拟惯性 一次调频 异步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激励下压电俘能器的簇发振荡和俘能效率分析
5
作者 钱有华 任美蓉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1-1449,共9页
环境振动能量是一种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能量采集技术,可将环境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低功耗电子器件和无线传感网络自供电,是打破传统供电方式限制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低频激励下一种机械式非线性... 环境振动能量是一种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能量采集技术,可将环境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低功耗电子器件和无线传感网络自供电,是打破传统供电方式限制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低频激励下一种机械式非线性多稳态压电悬臂梁装置的簇发振荡和俘能效率。根据快慢动力学分析方法,将外激励项视为慢变量,作为调节快子系统动力学行为的控制参数,利用双参数分岔图,分析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得到系统发生簇发振荡的时间历程图、相图和转换相图,对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分岔机理作了解释;采用数值仿真法分析了低频激励下系统的运动状态及俘能性能。结果表明,在低频激励下,系统存在簇发振荡现象,且系统为双稳态时具有较好的俘能特性。此外,引入时滞反馈抑制可以抑制簇发现象,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激励 簇发振荡 快慢动力学 能量收集 时滞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及超低频振荡抑制
6
作者 汪芳宗 余坤 李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858-3864,I0024,共8页
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包含死区以及限幅环节,是一个典型的非光滑动力系统,也是一个线性切换系统。若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切换系统将产生切换振荡现象。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已多次出现与调速死区及限幅相关的超低频频率振荡问题。目前,为分析水... 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包含死区以及限幅环节,是一个典型的非光滑动力系统,也是一个线性切换系统。若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切换系统将产生切换振荡现象。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已多次出现与调速死区及限幅相关的超低频频率振荡问题。目前,为分析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稳定性,主要采用描述函数法,但描述函数法是一种频域工程近似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为解决超低频振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域状态空间的稳定性分析新方法,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证明。该方法既可用于一般光滑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也可应用于间断微分系统。将该方法应用于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可以彻底避免超低频振荡现象。算例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调速系统 线性切换系统 超低频振荡 极限环 描述函数法 Filippov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端口等效建模的多所贯通牵引供电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海军 胡海涛 +4 位作者 陶海东 秦潇 雷鸣 郭旭刚 陈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60-3471,I0015,共13页
频域阻抗/导纳模型对分析电气化铁路振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阻抗模型在分析多辆机车时通常忽略机车间线路阻抗,网侧阻抗建模简单导致稳定性分析误差较大。此外,在分析贯通供电方式时,由于源/荷阻抗关系简单地通过并联分析计算,误差... 频域阻抗/导纳模型对分析电气化铁路振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阻抗模型在分析多辆机车时通常忽略机车间线路阻抗,网侧阻抗建模简单导致稳定性分析误差较大。此外,在分析贯通供电方式时,由于源/荷阻抗关系简单地通过并联分析计算,误差更为明显。传统忽略线路阻抗的阻抗建模方式无法应对贯通供电方式下多节点多机车并网的稳定性分析,为此,该文提出小信号多端口等效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小信号多端口等效建模理论将系统中的阻抗划分为有源机车阻抗与无源网络阻抗,推导出开环增益矩阵数学模型,利用广义Nyquist准则进行稳定性判定;然后,对比分析典型工况下不同供电方式的稳定性及灵敏度,并分别讨论供电系统及列车系统对车-网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多端口等效建模方法分析传统供电方式与贯通供电方式相较于传统阻抗建模方法均有更好的泛用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等效建模 低频振荡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构网型双馈风电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能量结构分析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正龙 郝舒宇 +2 位作者 李明达 潘超 蔡国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1426,共16页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振荡分析方法。首先,推导了同步发电机及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的能量结构;其次,根据元件的能量结构,分析了元件动能与端口能量的交互关系,在时域方面,对元件实际动能分解,得到动能增量与模式动能,在特征值方面,通过对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进行分析,阐述了利用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可以分析各机组参与振荡程度及模态的理论基础;再次,利用动能增量及模式动能,建立了复合指标,该指标可用于评估系统区间振荡;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 动能增量 模式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虚拟阻抗的虚拟同步机阻尼增强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航宇 庄可好 +3 位作者 王子骏 黄林彬 殷波 辛焕海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0-580,I0005,I0006,共13页
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模拟同步机摇摆特性的同时也引入了低频振荡问题。通常,较小的阻尼系数能为同步机提供有效的阻尼,VSG则需要设定较大的阻尼系数才能维持稳定,而这种较大的阻尼系数将带来不期望的下垂... 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模拟同步机摇摆特性的同时也引入了低频振荡问题。通常,较小的阻尼系数能为同步机提供有效的阻尼,VSG则需要设定较大的阻尼系数才能维持稳定,而这种较大的阻尼系数将带来不期望的下垂特性。为此,首先对比了同步机和VSG的阻抗模型与阻尼转矩方程,揭示了同步机暂态/次暂态电抗提供正阻尼、VSG电压外环产生负阻尼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模拟同步机的正阻尼机制提出了基于动态虚拟阻抗的虚拟同步机阻尼增强控制(damping ehancement control,DEC),并利用H_(∞)控制理论对参数进行整定。最后,通过基于Matlab/Simulink的数字仿真和基于RT-LAB的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DEC在不改变VSG下垂特性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抑制低频振荡,且在强/弱电网下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同步机 低频振荡 阻尼增强控制 动态虚拟阻抗 H_(∞)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储接入高比例水电系统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
10
作者 王永飞 江琴 +2 位作者 李保宏 刘天琪 张英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92,共11页
针对含风储接入的高比例水电系统中的超低频振荡问题,为增强系统阻尼且不降低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提出了基于风储侧耦合鲁棒控制的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了风储接入水电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明确了风机及储... 针对含风储接入的高比例水电系统中的超低频振荡问题,为增强系统阻尼且不降低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提出了基于风储侧耦合鲁棒控制的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了风储接入水电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明确了风机及储能参与超低频振荡抑制的可行性。其次,提出了基于振荡模式分解计算振荡能量的超低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并将振荡源机组的加速功率作为风储侧附加控制的反馈信号,利用最小二乘-旋转不变算法辨识得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传递函数矩阵。最后,根据混合H_(2)/H_(∞)鲁棒控制理论,建立考虑阻尼比和控制性能的多目标函数,迭代求解得到风储侧耦合鲁棒控制器最优参数。仿真结果表明,风储系统附加鲁棒控制后,能快速调节不平衡功率并增强超低频段的阻尼,从而有效抑制超低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系统 超低频振荡 阻尼转矩 振荡源定位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模态分解在冲击响应谱修正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万哲 金映丽 +1 位作者 孙自强 闫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1-345,351,共6页
冲击响应谱是评估舰船设备抗冲击水平的重要依据,冲击响应谱是否准确的关键在于试验中所测得的加速度信号。在抗冲击试验中,由于趋势项误差的存在,冲击谱低频段谱线会发生谱线移位的现象。以低频振子作为验证依据,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 冲击响应谱是评估舰船设备抗冲击水平的重要依据,冲击响应谱是否准确的关键在于试验中所测得的加速度信号。在抗冲击试验中,由于趋势项误差的存在,冲击谱低频段谱线会发生谱线移位的现象。以低频振子作为验证依据,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通过冲击试验机验证表明,利用此修正方法可将低频段谱线斜率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降至8.13%,修正后的低频段谱线与等位移线相关程度较高,修正后的冲击响应谱对舰船设备的抗冲击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响应谱 经验模态分解 低频振子 趋势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超低频振荡抑制与一次调频的水电集群参数优化方法
12
作者 孙检 廖凯 +2 位作者 何正友 彭贺翔 张怀远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0-131,共12页
针对水电集群超低频振荡抑制能力与一次调频性能协同提升难、多机参数优化效率不高且依赖于专家经验的问题,提出一种水电集群参数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多机阻尼解析模型分析水电集群超低频振荡阻尼构成,以获得超低频振荡阻尼和一次调频... 针对水电集群超低频振荡抑制能力与一次调频性能协同提升难、多机参数优化效率不高且依赖于专家经验的问题,提出一种水电集群参数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多机阻尼解析模型分析水电集群超低频振荡阻尼构成,以获得超低频振荡阻尼和一次调频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然后,构建集成了参数优化方法与振荡安全阻尼知识的双知识辅助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其中,参数优化方法和振荡安全阻尼知识分别通过模型驱动和规则引导辅助进行学习,从而引导智能体在安全阻尼区间内高效搜索具有最优一次调频性能的水电集群参数。最后,以某水电集群为例,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阻尼 一次调频 深度强化学习 水电集群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心喷注器中的非稳态跨临界燃烧数值研究
13
作者 李钰航 刘亚洲 +2 位作者 胡海峰 吴宝元 周立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192,共11页
为了加深对双离心喷注器中的推进剂跨临界燃烧过程的认识,采用扩散界面方法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获得了喷注器近场的流动结构与火焰形态,对比了室压与几何结构对单喷嘴冷态流动的影响,分析了双离心喷注器低频振荡燃烧产生的机理。研究结... 为了加深对双离心喷注器中的推进剂跨临界燃烧过程的认识,采用扩散界面方法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获得了喷注器近场的流动结构与火焰形态,对比了室压与几何结构对单喷嘴冷态流动的影响,分析了双离心喷注器低频振荡燃烧产生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喷嘴中心产生沿轴向朝内的压力梯度驱动了倒吸气流,倒吸气流存在是旋流腔产生气核的必要条件;当喷嘴旋流数增加时,旋流腔液膜厚度越小,液膜锥角越大,喷注器出口的倒吸气流的强度越大;在燃烧流场中,氧化剂液膜和燃料液膜之间存在狭长形火焰,端面后方回流区是火焰稳定的重要位置。数值计算复现了工程试车中出现的40 Hz量级的低频振荡燃烧,瞬时流场显示这是一种轴向往复的流体振荡现象。分析认为,内喷嘴液膜雾化、燃烧膨胀、倒吸气流等子过程可以形成闭环反馈逻辑,使得振荡可以自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双离心喷注器 跨临界流动 燃烧特性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阻抗的车网耦合系统低频振荡抑制
14
作者 逯华 王喜莲 +1 位作者 周锦晗 何婷婷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381-3394,共14页
高速铁路车网耦合系统电压低频振荡多发生在多台动车组同时轻载启动工况下,严重时会触发牵引网牵引闭锁,威胁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针对高速铁路低频振荡问题,该文以CRH3型动车组为研究对象,推导了车网耦合系统阻抗模型,对车网耦合系统... 高速铁路车网耦合系统电压低频振荡多发生在多台动车组同时轻载启动工况下,严重时会触发牵引网牵引闭锁,威胁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针对高速铁路低频振荡问题,该文以CRH3型动车组为研究对象,推导了车网耦合系统阻抗模型,对车网耦合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系统的临界稳定条件;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低频振荡抑制方法,通过在动车组四象限变流器控制策略中引入并联虚拟阻抗来校正负载子系统的阻抗特性,提高系统稳定性,抑制系统低频振荡。该文还设计了一种虚拟阻抗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针对不同工况自适应调节虚拟阻抗参数,提升了抑制方法的适应能力。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网耦合系统 低频振荡 虚拟阻抗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轮机调速死区和限幅优化的超低频频率振荡控制方法
15
作者 王嘉伟 章德 +1 位作者 谢宇峥 薛安成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9,共12页
水轮机的调速死区及其限幅对超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较大,甚至可导致大扰动下的正阻尼系统振荡。现有的超低频振荡的控制方法主要是优化水轮机调速器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PID)参数,提高系统阻尼... 水轮机的调速死区及其限幅对超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较大,甚至可导致大扰动下的正阻尼系统振荡。现有的超低频振荡的控制方法主要是优化水轮机调速器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PID)参数,提高系统阻尼。但该方法未同时考虑死区和限幅参数。该文提出一种考虑水轮机调速死区和限幅优化的超低频振荡控制方法。首先,在含死区和限幅的非光滑单机水电系统中,分析死区和限幅参与的持续等幅振荡的形成原因与相关参数的影响,得到控制参数优化的定性需求;其次,建立包含非光滑部分的抑制效应、光滑部分的放大效应、一次调频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再次,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优化参数,给出了所提方法的具体应用案例;最后,分别在单机系统、四机两区域系统和某大电网的仿真系统中,将该方法与未考虑死区和限幅优化的控制方法进行对比,证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一次调频性能和抗扰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区 限幅 超低频振荡 控制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双馈风机区间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
16
作者 施星宇 傅俊诚 +3 位作者 李泽文 王炜宇 曹一家 曾祥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3-2644,I0015,共13页
含风电接入的互联电力系统面临精确建模难、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及风电出力波动大等难题,导致传统双馈风机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区间振荡阻尼性能不稳定。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双馈风机无功调制能力... 含风电接入的互联电力系统面临精确建模难、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及风电出力波动大等难题,导致传统双馈风机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区间振荡阻尼性能不稳定。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双馈风机无功调制能力提升系统区间振荡阻尼效果。首先依托动态线性化技术,建立以伪梯度矩阵为参数的数据驱动模型,并提出适应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参数在线更新方法,提高数据驱动模型的准确度;然后设计数据驱动离散二阶滑模面,生成控制律来抑制区间低频振荡,同时降低风速变化等扰动对控制器阻尼性能的不利影响;最后理论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运行工况变化和扰动下,所提阻尼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系统的区间低频振荡,大幅提升控制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滑模控制 区间低频振荡 广域附加阻尼控制器 双馈风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转矩系数的无内环构网变流器低频振荡分析与抑制策略
17
作者 陈雪韬 吴超 +3 位作者 王简 王勇 黄晓芸 刘毅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2,共12页
在电力电子化程度逐渐增加的电力系统中,构网变流器由于能够自主建立机端电压和频率的特性被广泛研究。其中,无内环的构网变流器因其电压源特性较好、控制结构简单而应用较广。然而,无内环变流器在面临系统阻尼较弱情形时容易进入低频... 在电力电子化程度逐渐增加的电力系统中,构网变流器由于能够自主建立机端电压和频率的特性被广泛研究。其中,无内环的构网变流器因其电压源特性较好、控制结构简单而应用较广。然而,无内环变流器在面临系统阻尼较弱情形时容易进入低频振荡。为提高无内环变流器的并网低频稳定性,文中利用复转矩系数分析方法,揭示了无内环构网变流器的低频失稳机理为常值虚拟阻抗在低频区间无滞后特性,故而难以提供系统低频阻尼转矩,且虚拟阻抗增加会引起无功环路的负阻尼增大。针对常值虚拟阻抗策略在面临扰动时所提供低频阻尼转矩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低通滤波器的虚拟阻抗策略以增加阻尼转矩进而抑制低频振荡。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以及StarSim半实物实验验证了所提低通虚拟阻抗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变流器 低频振荡 复转矩系数 阻尼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广义积分器对车网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分析与抑制研究
18
作者 张炜璐 吴思奇 刘志刚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9-708,I0091-I0096,共16页
低频振荡在动车组列车和牵引网交互系统(简称车网系统)中频繁发生。作为动车组整流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阶广义积分器(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SOGI)也会对低频振荡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的说明。基... 低频振荡在动车组列车和牵引网交互系统(简称车网系统)中频繁发生。作为动车组整流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阶广义积分器(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SOGI)也会对低频振荡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的说明。基于动车组整流器和牵引网的等效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and single-output,SISO)阻抗模型,揭示了电压和电流SOGI对车网系统低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2种SOGI的带宽都会影响动车组整流器的负电阻特性,从而影响车网系统的稳定性。此外,与电压SOGI带宽相比,系统稳定性受电流SOGI带宽影响更大。因此,为有效抑制车网系统低频振荡,提出了一种基于陷波滤波器的电流SOGI(trap filter-based SOGI,TF-SOGI),以等效地调节电流SOGI的带宽。综合考虑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对TF-SOGI进行了参数设计,并通过系统等效SISO阻抗Bode图,验证了所提出的TF-SOGI在低频振荡抑制方面的优越性。最后,基于Starsim/HIL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TF-SOGI在低频振荡抑制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阻抗模型 低频振荡 二阶广义积分器 车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厄米趋肤效应的离散系统非线性振动控制
19
作者 毛佳伟 刘帅 +3 位作者 瞿叶高 王国旭 王宗瑞 高鹏林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3-1717,共15页
非线性动力系统低频宽带振动控制是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难题.本文针对多自由度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通过引入独立可控的单向作用力构建了含趋肤效应的离散非厄米系统,基于摄动法研究了系统的非线性复数域色散关系,揭示了系统传输波非互易... 非线性动力系统低频宽带振动控制是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难题.本文针对多自由度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通过引入独立可控的单向作用力构建了含趋肤效应的离散非厄米系统,基于摄动法研究了系统的非线性复数域色散关系,揭示了系统传输波非互易特性、非线性振动能量束缚模式以及趋肤效应对非线性振动响应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单向作用力引入了对称性破缺的色散关系,使得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存在非互易波传输行为,其振动能量沿特定方向被束缚,系统振动呈现出趋肤效应特征;非厄米系统设计不仅能实现弱/强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的低频宽带振动控制,还可以实现系统周期极限环振动、准周期振动和混沌振动等模式的调控和切换.本文提出的非厄米系统设计方法为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低频宽带振动控制及振动模式调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厄米系统 趋肤效应 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 低频宽带振动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VMD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
20
作者 王珍意 朱欣春 +5 位作者 胡斌 路学刚 张斌 杜思君 徐添锐 丁涛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5,共10页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不断发展,大规模的电力互联网络结构逐渐形成,这使得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现象显著增加,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低频振荡信号中的模态进行辨识是采取适当的措施或策略来抑制电力系统中的低频...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不断发展,大规模的电力互联网络结构逐渐形成,这使得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现象显著增加,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低频振荡信号中的模态进行辨识是采取适当的措施或策略来抑制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变分模态分解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低频振荡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其次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降噪后的低频振荡信号的阶数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变分模态分解算法进行低频振荡信号的模态分离;最后采用多层感知机辨识分离出的各低频振荡模态的参数,从而完成低频振荡的模态辨识。多个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变分模态分解 现代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卷积神经网络 多层感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