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选泡沫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
1
作者 孙磊 唐倩 +3 位作者 廖一鹏 廖玉华 董则希 何建军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9-1626,共18页
浮选现场环境恶劣、光照条件复杂多变,针对现场采集的浮选图像易出现曝光不足、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方法。首先,将低照度图像从RGB转换至HSV空间,针对明度(V)分量,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 浮选现场环境恶劣、光照条件复杂多变,针对现场采集的浮选图像易出现曝光不足、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方法。首先,将低照度图像从RGB转换至HSV空间,针对明度(V)分量,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进行多尺度分解;其次,提出基于全局空间模块的色彩编解码网络,通过挤压提取、色彩编码、色彩解码、颜色校正构建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网络模型,对色度(H)、饱和度(S)分量进行颜色校正;然后,采用自适应模糊集增强V分量的低频子带图像,利用尺度相关系数有效滤除V分量中各高频子带的噪声成分,同时使用非线性增益函数对高频边缘系数进行显著增强处理;最后,对增强后的V分量各子带图像作NSST反变换重构,并将重构后的V分量与校正后的H分量、S分量融合转换回RGB空间。通过实验验证,与当前的主流方法相比,本文方法CIEDE平均降低14.8358,PSNR平均提高8.48 dB,结构相似度平均提高31.32%,连续边缘像素比保持在91%以上。本文方法显著改善了图像的亮度,提升了对比度、清晰度和信息熵,使图像颜色更接近真实色彩,保留了更多纹理细节,并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同时,实现了边缘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泡沫 低照度图像 颜色校正 颜色深度编解码网络 多尺度增强与去噪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基复合泡沫的渐进导电网络结构设计及电磁屏蔽性能
2
作者 李泽鹏 王壮壮 +3 位作者 杨雅琦 刘亚青 赵贵哲 段宏基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4,117,共9页
采用银包覆铝粉(Al@Ag)、碳纳米管(CNT)、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四氧化三铁(rGO@Fe_3O_4)为电磁功能填料,将其分别与水溶性聚酰胺酸盐(PAA)混合,通过逐层浇筑-冷冻干燥及退火处理方法制备得到具有渐进导电网络结构的聚酰亚胺(PI)复合泡沫;... 采用银包覆铝粉(Al@Ag)、碳纳米管(CNT)、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四氧化三铁(rGO@Fe_3O_4)为电磁功能填料,将其分别与水溶性聚酰胺酸盐(PAA)混合,通过逐层浇筑-冷冻干燥及退火处理方法制备得到具有渐进导电网络结构的聚酰亚胺(PI)复合泡沫;研究了复合泡沫的微观形貌、电导率、电磁屏蔽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并讨论了导电网络结构对复合泡沫屏蔽性能及屏蔽机理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渐进导电网络结构设计以及电-磁梯度调控,PI复合泡沫在保持其优异力学性能、热绝缘性能的同时,实现了以吸收机制为主的高效电磁屏蔽特性。复合泡沫在8.2~12.4 GHz的屏蔽效能达到60 dB,且反射系数仅为0.32,表现出优异的低反射屏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导电网络 聚酰亚胺复合泡沫 低反射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研制及其在低渗透油藏CO_(2)泡沫驱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洪才 周明 +4 位作者 马惠 王瑞芳 吕刚 魏云姚 邓贵林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1,共9页
针对现有商品泡沫驱油剂在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中起泡量少、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稳定性差、驱油效率不高的实际问题,通过醚化、季铵化和取代反应,合成了两种非对称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PAHC和PAOC)作为CO_(2)泡沫驱的起泡剂,将合成的产物... 针对现有商品泡沫驱油剂在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中起泡量少、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稳定性差、驱油效率不高的实际问题,通过醚化、季铵化和取代反应,合成了两种非对称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PAHC和PAOC)作为CO_(2)泡沫驱的起泡剂,将合成的产物作为主起泡剂构建一种CO_(2)泡沫驱油体系,评价了该体系的界面活性、耐温耐剪切性、黏弹性、泡沫性能等,并进行了驱替实验。结果表明,PAHC和PAOC的临界胶束浓度c_(cmc)分别为6.76×10^(-5)和5.25×10^(-5)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γ_(cmc)分别为31.56和30.71 m N/m。PAHC和PAOC的Krafft点分别低于0℃、1℃。在江苏油田采油二厂高21-3井组油藏温度为80℃、矿化度为7704 mg/L条件下,在恒定剪切速率170 s^(-1)时,0.4%PAHC(或PAOC)+0.1%水杨酸钠+0.1%姜磺素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的PAHC-C_(16)S、PAOC-C_(18)S泡沫体系,耐温分别为81℃和88℃,黏度分别可稳定在6.2和6.4 m Pa·s,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和黏弹性。PAHC-C_(16)S、PAOC-C_(18)S泡沫体系分别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2.37×10^(-2)和1.81×10^(-2)m N/m。PAOC-C_(18)S泡沫抗温性、抗盐性略好于PAHC-C_(16)S泡沫,能满足江苏油田采油二厂高21-3井组CO_(2)泡沫驱要求。岩心驱油实验结果显示,PAHC-C_(16)S和PAOC-C_(18)S起泡体系分别在CO_(2)驱基础上提高平均采收率20.12百分点和21.91百分点,可见两种起泡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 起泡体系 低渗油藏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泡精练剂的制备及评价
4
作者 刘雪恋 张必洋 +1 位作者 邹春梅 张恒凤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3,共4页
为探究一种用于棉型织物精练的低泡性表面活性剂,通过烷基酰氯与聚醚胺合成了NS2、NS4、NS5这3支表面活性剂,且与市售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在表面张力、发泡性能、乳化性能、浊点、分散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并且考察了织物精练效果,... 为探究一种用于棉型织物精练的低泡性表面活性剂,通过烷基酰氯与聚醚胺合成了NS2、NS4、NS5这3支表面活性剂,且与市售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在表面张力、发泡性能、乳化性能、浊点、分散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并且考察了织物精练效果,如白度、亲水性、撕破强力与应力应变等。结果表明:自制低泡表面活性剂发泡性、稳泡性均低于AEO-9,表面张力、乳化性能均大于AEO-9;产物NS4稳泡性最低,为33.07%;各产物浊点也均高于100℃且最大分散力也相近,适用于棉型织物高温精练;当NS5用量为0.60 g/L时,精练后织物白度最好,与AEO-9效果相差不大,NS5处理后的亲水性最优;撕破强力与应力应变均优于AEO-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型织物 表面活性剂 精练剂 低泡 制备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油基泡沫微观驱油效果
5
作者 李绍鹏 胡智恒 +2 位作者 姚增阳 尚凡贺 李松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5,共10页
低渗透油气藏氮气驱易发生气窜,导致采收率低。氮气油基泡沫驱结合增能和调剖优势,避免了水敏储层伤害,能够有效提高此类油气藏的开发效益。因此,构建了一种新型氮气油基泡沫体系并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通过评估起泡剂的界面流变性和... 低渗透油气藏氮气驱易发生气窜,导致采收率低。氮气油基泡沫驱结合增能和调剖优势,避免了水敏储层伤害,能够有效提高此类油气藏的开发效益。因此,构建了一种新型氮气油基泡沫体系并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通过评估起泡剂的界面流变性和泡沫的持液率,评价该泡沫体系的性能;随后,研究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赋存状态,了解其在地层中的表现;最后利用微观模型驱替实验探讨常规氮气驱、起泡剂溶于原油的氮气驱以及氮气油基泡沫驱3种开采方式的驱替效果。结果表明,由质量分数为0.7%的Span20+质量分数为0.8%的FSA-99组成的氮气油基泡沫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黏弹模量,在40 min时泡沫的持液率仍能达到50.1%。在80℃环境下经过1.5 h后,多孔介质中仍然有接近40%的气泡直径小于200μm,表明复配体系的油基泡沫具有良好的耐温性。通过对比3种不同的开采方式发现,氮气与含有起泡剂的原油接触后会产生油基泡沫,可在发生气窜后,对气窜通道进行封堵,增加波及系数,提高采收率。相较于前2种开采方式,氮气油基泡沫驱的效果更佳,可在驱替初期抑制气窜通道的形成,并动用非主流线区域的原油,最终采出程度达到6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泡沫 微观 氮气 低渗透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次余数扩散体复合结构吸声特性研究
6
作者 张林 柯艺波 +1 位作者 吴越 陶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2,共5页
针对声学领域低频宽带吸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泡沫铝板-二维井状二次余数扩散体(Quadratic Residue Dif⁃fuser,QRD)”复合吸声结构,在厚度仅为100mm的情况下,在(350~1600)Hz平均吸声系数大于90%。首先建立了正入射条件下“泡沫铝板-... 针对声学领域低频宽带吸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泡沫铝板-二维井状二次余数扩散体(Quadratic Residue Dif⁃fuser,QRD)”复合吸声结构,在厚度仅为100mm的情况下,在(350~1600)Hz平均吸声系数大于90%。首先建立了正入射条件下“泡沫铝板-二维井状QRD(N=13+5)复合结构”的仿真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复合结构背腔的序列,周期及单位长度对吸声系数的影响,其次通过声强分布图揭示复合结构的耦合机理,最后通过实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复合结构在噪声控制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井状二次余数扩散体 复合结构 低频宽带吸声 泡沫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溶性泡沫体系的构建及其注入性能
7
作者 赵俊伟 王健 +2 位作者 梁彬 路宇豪 魏鸿坤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2,共9页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气窜调控过程中普通水基起泡体系注入难的问题,以新疆油田八区530井区油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CO_(2)气溶性泡沫体系,并从界面张力、微观结构、流变性3个方面评价其注入性能;通过岩心流动实验比较CO_(2)气溶性泡沫与水...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气窜调控过程中普通水基起泡体系注入难的问题,以新疆油田八区530井区油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CO_(2)气溶性泡沫体系,并从界面张力、微观结构、流变性3个方面评价其注入性能;通过岩心流动实验比较CO_(2)气溶性泡沫与水基泡沫的封堵效果,结合并联岩心流动实验评价其调驱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油藏条件下的CO_(2)气溶性泡沫体系为0.4%QR-1529+1.0%乙醇;在30℃、24 MPa下,该泡沫体系的界面张力低至1.47 mN/m,泡沫微观结构紧密且具有良好的骨架结构,助剂分子增强了起泡剂在CO_(2)中的溶解性能;此外,该泡沫体系表现出的流变性有助于其在近井地带的流动,证明了其良好的注入性。岩心流动实验表明,CO_(2)气溶性泡沫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分别为18.5、13.0,比水基泡沫分别高7.2和7.0,在岩心渗透率级差为2.54时,CO_(2)气溶性泡沫的调驱效果显著,低渗透岩心泡沫驱提高采收率13.7百分点,后续气驱提高采收率15.88百分点。该CO_(2)气溶性泡沫体系具有较好注入性能与调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_(2)气溶性泡沫 体系构建 注入性能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尺度船舶机舱流淌火灭火试验研究
8
作者 胡洋洋 王馨 +1 位作者 王锦波 陈潇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9,共7页
针对船舶机舱流淌火危险性高和扑灭难度大等问题,在全尺度船舶机舱中进行流淌火灭火试验。试验设计了总过火面积为12.75 m^(2)的流淌火,并验证了不同消防系统对流淌火的灭火效能。采用的灭火系统包括:高倍泡沫灭火系统、水成膜泡沫灭火... 针对船舶机舱流淌火危险性高和扑灭难度大等问题,在全尺度船舶机舱中进行流淌火灭火试验。试验设计了总过火面积为12.75 m^(2)的流淌火,并验证了不同消防系统对流淌火的灭火效能。采用的灭火系统包括:高倍泡沫灭火系统、水成膜泡沫灭火系统和低压喷雾灭火系统。试验中研究了流淌火火源处的温度、热辐射强度和机舱内能见度等参数,比较了不同灭火系统的灭火时间。试验结果表明,高倍泡沫灭火系统和低压喷雾灭火系统均能扑灭流淌火,但高倍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时间更短,而水成膜泡沫灭火系统无法扑灭高位的流淌火。高倍泡沫灭火系统更适用于扑灭高位流淌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机舱 灭火试验 流淌火 高倍泡沫灭火系统 水成膜泡沫灭火系统 低压喷雾灭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EPS混凝土低碳填充墙及结构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大英 薛威林 孙露馨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226,235,共5页
为降低建筑碳排放,提出采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生产EPS泡沫混凝土低碳填充墙的方法,给出了制作EPS混凝土的工艺流程,并采取关键技术措施保证墙体强度和稳定。对EPS低碳填充墙和普通填充墙进行同条件下的热传导分析和地震模拟分析,研... 为降低建筑碳排放,提出采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生产EPS泡沫混凝土低碳填充墙的方法,给出了制作EPS混凝土的工艺流程,并采取关键技术措施保证墙体强度和稳定。对EPS低碳填充墙和普通填充墙进行同条件下的热传导分析和地震模拟分析,研究发现:EPS低碳填充墙导热系数小,热流量小,自室内到室外节点散热慢,普通填充墙散热快,EPS低碳填充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地震作用下,两类填充墙框架结构体系中框架柱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差别较小,但EPS低碳填充墙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相比普通填充墙分别降低34.4%和39.34%,有效验证了EPS低碳填充墙与框架柱和梁之间设置橡胶连接的减震效果,能大幅减弱地震对墙体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避免地震作用下非结构构件损坏,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EPS低碳填充墙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保温隔热性能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填充薄壁管的低速弯曲性能研究
10
作者 王冬冬 夏禹辰 +1 位作者 黄志来 王士龙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8-289,共12页
目的为提高工程防护结构的动态弯曲性能,提出一种利用泡沫混凝土作为芯层材料的填充薄壁方管结构形式。方法对填充不同密度的泡沫混凝土薄壁方管进行准静态和动态低速冲击三点弯曲实验,研究填充结构的弯曲行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管壁厚... 目的为提高工程防护结构的动态弯曲性能,提出一种利用泡沫混凝土作为芯层材料的填充薄壁方管结构形式。方法对填充不同密度的泡沫混凝土薄壁方管进行准静态和动态低速冲击三点弯曲实验,研究填充结构的弯曲行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管壁厚度、芯层长度以及冲击速度对填充结构弯曲性能的影响,探讨芯层与管壁二者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协同变形机理。结果相比空管结构,准静态和动态弯曲下泡沫混凝土填充管的平均压溃载荷可分别提高88.26%和80.04%。结论准静态下填充管结构的弯曲性能由局部失稳凹陷和全局弯曲共同决定,而动态下的弯曲性能则由局部坍塌变形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薄壁管 低速冲击 弯曲性能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压油藏用自生泡沫修井液体系
11
作者 吴颖 彭立 +3 位作者 王宏申 田初明 彭锦泓 王少卿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3-417,共5页
针对海上某常温低压低渗低含水油藏修井作业过程中修井液易对储层造成污染伤害问题,室内以防水锁型水基修井液体系为基础,并结合自生泡沫剂ZSP、润湿反转剂FZJ等主要处理剂,研制了一套适合海上低压低渗低含水油藏的清洁型低密度自生泡... 针对海上某常温低压低渗低含水油藏修井作业过程中修井液易对储层造成污染伤害问题,室内以防水锁型水基修井液体系为基础,并结合自生泡沫剂ZSP、润湿反转剂FZJ等主要处理剂,研制了一套适合海上低压低渗低含水油藏的清洁型低密度自生泡沫修井液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修井液体系的基本性能良好,密度在0.5~0.9 g/cm^(3)之间可调,修井液与储层段地层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经过其处理后的天然岩心能解除近井地带润湿相伤害,变相提高油相渗透率,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CH33等3口井使用清洁型低密度泡沫修井液体系修井过程顺利,未发生井下复杂事故,修井2 d后产能恢复至正常生产水平,说明该体系能够满足海上低压低渗低含水油藏的修井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修井液 自生泡沫 储层保护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泡沫驱注入参数对底水油藏水侵状况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白远 张景涛 +1 位作者 高潮 杜彦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5,共8页
研究氮气泡沫驱不同注入参数下低渗透底水油藏底水锥进的状况,对指导油藏有效抑制底水锥进,控制含水上升率,提高油藏采收率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考虑各向异性地应力三维平板物理模型实验装置和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探测数据数学反演,对水... 研究氮气泡沫驱不同注入参数下低渗透底水油藏底水锥进的状况,对指导油藏有效抑制底水锥进,控制含水上升率,提高油藏采收率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考虑各向异性地应力三维平板物理模型实验装置和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探测数据数学反演,对水锥的高度、宽度和角度变化进行了定量描述,实现了氮气泡沫驱过程中水锥三维形态的动态演化表征。选择注入倍数、注入速度和注入时机三个因素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不同注入参数下水锥形态的演化和油藏含水率、采收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还与常规水驱进行了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水驱,氮气泡沫驱时底水锥进的高度、宽度和角度变化率均降低,注氮气泡沫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注水;油井高含水阶段是实施氮气泡沫驱的最佳时机,此时油层含油饱和度较低,泡沫稳定性好;选择合理注入速度和合理注入量可有效降低含水率,并提高最终采收率;本文研究为低渗透底水油藏注氮气泡沫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底水油藏 氮气泡沫驱 水锥形态 水侵规律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效果及复合封窜体系的性能研究
13
作者 牛艳 李鑫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1-878,共8页
特低渗透油藏通常表现出显著的非均质性和复杂的裂缝网络,使得CO_(2)驱油过程中极易发生气窜现象,从而制约了驱油效果的提升。为了探究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效果及开发出优异性能的封窜体系,本文通过细管实验在延长油田开展了最小混... 特低渗透油藏通常表现出显著的非均质性和复杂的裂缝网络,使得CO_(2)驱油过程中极易发生气窜现象,从而制约了驱油效果的提升。为了探究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效果及开发出优异性能的封窜体系,本文通过细管实验在延长油田开展了最小混相压力实验,通过岩心封堵及驱油实验探究了冻胶、泡沫及泡沫-冻胶复合封窜体系的封堵性能和驱油性能的差异,并对该封窜体系多轮次组合驱油性能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最小混相压力为31.1 MPa,在此条件下注入CO_(2)可实现与原油的完全混相。泡沫的注入性能最佳,冻胶的注入性能最差,最高注入压差为0.557 MPa,其封堵率最大为94.5%。泡沫-冻胶复合封窜体系的采收率优于单一泡沫体系和冻胶体系,其原油采收率最大可达77.5%。封窜体系多轮次组合驱油性能测试表明二轮调驱后泡沫冻胶-泡沫组合封窜体系的采收率达到了86.8%,采收率高于泡沫冻胶-冻胶体系的78.2%,最高注入压力不超过1 MPa,具有施工便利性和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CO_(2)驱油 最小混相压力 泡沫-冻胶 封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CO_(2)复合封窜体系适应性研究
14
作者 杨红 杨康 +4 位作者 刘瑛 沈振振 刘凯 刘芳娜 汪章超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2,共8页
延长油田为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天然微裂缝和人工裂缝交错,缝网复杂,同时受地层水矿化度高、Ca^(2+)质量浓度高和CO_(2)驱油过程中地层水呈弱酸性的综合影响,常规封窜体系难以适用,针对性开展了复合封窜体系... 延长油田为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天然微裂缝和人工裂缝交错,缝网复杂,同时受地层水矿化度高、Ca^(2+)质量浓度高和CO_(2)驱油过程中地层水呈弱酸性的综合影响,常规封窜体系难以适用,针对性开展了复合封窜体系性能评价、注入参数和段塞尺寸及组合方式优化,并通过径向流注采模拟验证了体系的适应性。研究表明,质量分数为0.2%AOS+0.2%MX-20+0.4%HPAM泡沫体系综合性能最好,起泡体积为510 mL、半衰期为3940 s,较佳气液比、注入速度和注入量分别为3∶1、0.3 mL/min和0.4 PV;凝胶与CO_(2)配伍性良好,强度可满足对裂缝的封堵要求;复合封窜体系的较佳段塞尺寸及组合方式为0.1 PV凝胶+0.4 PV泡沫+0.1 PV凝胶。径向流模型验证实验表明复合体系在裂缝性低渗油藏的适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 CO_(2)驱 复合封窜 CO_(2)泡沫 聚合物凝胶 延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泡沫树脂低伤害均匀固砂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匡韶华 吕民 +1 位作者 孙振宇 胡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针对常规泡沫树脂体系耐温性较差和辽河油田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化学固砂储层伤害大与有效期短的问题,以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疏水纳米SiO_(2)、硅烷偶联剂等为原料制得纳米改性树脂基液,然后加入固化剂、乳化剂、起泡剂、稳泡剂等添加剂... 针对常规泡沫树脂体系耐温性较差和辽河油田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化学固砂储层伤害大与有效期短的问题,以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疏水纳米SiO_(2)、硅烷偶联剂等为原料制得纳米改性树脂基液,然后加入固化剂、乳化剂、起泡剂、稳泡剂等添加剂制得泡沫树脂固砂体系。评价了该体系的固化温度、固砂强度、渗透性能、耐温性能和非均质多层注入性能;研发了配套的泡沫发生器,形成了耐高温泡沫树脂低伤害均匀固砂技术,并在辽河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泡沫树脂固砂体系的最优配方为:20%~30%树脂基液+8%~12%酚醛胺类固化剂+0.3%乳化剂OP-10+0.5%起泡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0.1%固体稳泡剂纳米SiO_(2)+0.1%聚合物稳泡剂聚乙二醇+57%~71%清水。该体系的起泡体积约为发泡前的7倍、半衰期大于20 min,可在35℃以上固化,固化后耐温可达280℃,既具有低温固化的特点,又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在不同温度下固化的泡沫树脂固结岩心的抗压强度达到5 MPa以上,固砂强度高,满足疏松砂岩固砂强度的要求。对用0.25~0.42 mm石英砂制得的固结岩心的固砂渗透率达到4.8μm2,优于常规树脂固砂剂(1.9μm~2)。在非均质多油层中可明显防止高渗透层突进,改善固砂剂注入剖面,实现均匀固砂。现场试验取得良好的防砂效果,验证了该技术可实现均匀固砂和低伤害特性。利用泡沫树脂流体特性实现非均质多油层均匀固砂,达到了提高化学固砂效果和防砂有效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固砂 泡沫树脂 低温固化 耐高温 均匀固砂 泡沫发生器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MLLDPE共混改性及发泡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杰 蔡祺鸣 +3 位作者 范军辉 李广富 付栋梁 钟进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树脂、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为发泡剂、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为改性剂,采用化学发泡法和辐照交联技术制备一系列LDPE/MLLDPE发泡材料。研究不同MLLDPE含量对LDPE/MLLDPE复合材料的熔体流...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树脂、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为发泡剂、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为改性剂,采用化学发泡法和辐照交联技术制备一系列LDPE/MLLDPE发泡材料。研究不同MLLDPE含量对LDPE/MLLDPE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热性能、发泡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LLDPE能提高LDPE/MLLDPE复合体系的结晶度,降低其熔体流动速率。随着MLLDPE含量的增加,LDPE/MLLDPE复合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回弹率逐渐提高。当MLLDPE含量为15份时,LDPE/MLLDPE复合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量分别提高了6.8%、24.4%、11.4%和24.2%。当辐照剂量为80 kGy、LDPE∶MLLDPE=85∶15时,LDPE/MLLDPE复合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更佳,满足胶带型片材的综合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力学性能 发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硅铁尾矿制备轻质泡沫混凝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厚胜 李育彪 +5 位作者 潘梦真 陈坤 张媛 顾雲翔 薛璐韬 蹇守卫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9-274,共6页
为解决低硅铁尾矿堆存量大、利用困难等问题,以杨家湾尾矿库内低硅铁尾矿为矿物掺和料,水泥为胶凝材料,Al粉为发泡剂,制备轻质泡沫混凝土,并考察了水泥掺量、水料比、发泡剂Al粉掺量、激发剂CaO掺量等因素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 为解决低硅铁尾矿堆存量大、利用困难等问题,以杨家湾尾矿库内低硅铁尾矿为矿物掺和料,水泥为胶凝材料,Al粉为发泡剂,制备轻质泡沫混凝土,并考察了水泥掺量、水料比、发泡剂Al粉掺量、激发剂CaO掺量等因素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尾矿掺量55%、Al粉掺量0.14%、CaO掺量5%、聚丙烯纤维掺量0.3%、稳泡剂掺量0.25%、水料比0.55的条件下,经20±1℃恒温恒湿养护28d,可制备出抗压强度1.84MPa、干密度768.61kg/m^(3)、比强度2.394×10^(-3)Nm/kg的轻质泡沫混凝土,综合性能良好,符合JG/T266—2011《泡沫混凝土》之A08干密度等级、C1强度等级要求。机理分析表明:孔隙率的过度提高会破坏制品内部的孔隙结构,对制品强度造成负面影响;铁尾矿的添加有助于混匀料浆,促进Ca(OH)2的生成,为料浆进一步创造碱性环境,促进钙矾石、C—S—H凝胶等水化产物的生成,其与铁尾矿的交织分布会支撑起孔隙结构,改善力学结构,使泡沫混凝土即使在较低密度下仍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硅铁尾矿 泡沫混凝土 机理 Al粉 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酸型甘油二酯-大豆油基油泡沫的制备及其在蛋黄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紫薇 仇超颖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旨在构建健康、低脂、高稳定性的新型蛋黄酱产品,以甘油和月桂酸为原料经过Novozyme 435脂肪酶催化,制备月桂酸型甘油二酯(DAG)粗产物,采用分子蒸馏和硅胶柱层析技术对粗产物进行纯化得到高纯度月桂酸型DAG(纯度>92%),以此为原料制... 旨在构建健康、低脂、高稳定性的新型蛋黄酱产品,以甘油和月桂酸为原料经过Novozyme 435脂肪酶催化,制备月桂酸型甘油二酯(DAG)粗产物,采用分子蒸馏和硅胶柱层析技术对粗产物进行纯化得到高纯度月桂酸型DAG(纯度>92%),以此为原料制备油泡沫,探究了搅打时间对油泡沫起泡能力、气泡粒径分布、微观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将油泡沫50%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大豆油用于蛋黄酱制备,研究油泡沫对蛋黄酱流变学特性、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搅打时间的延长,气泡表面吸附的晶体数量明显增多,气泡粒径增大,起泡率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搅打时间为15 min时油泡沫起泡率最高,且此时的油泡沫储存2个月体积无明显变化;采用油泡沫部分替代及完全替代大豆油后可降低蛋黄酱的黏度,增加蛋黄酱在应力及频率扫描下的弹性模量,蛋黄酱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和稳定性,且蛋黄酱的色泽L^(*)值增加,a^(*)值和b^(*)值降低。采用月桂酸型DAG搅打获得的油泡沫可有效降低蛋黄酱的油脂含量和热量,可作为油脂替代物用于新型蛋黄酱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量蛋黄酱 油泡沫 月桂酸型甘油二酯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低渗透/致密油藏泡沫封窜机理与新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星光 张鹏 +2 位作者 张希文 张旭 王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8,共12页
针对我国裂缝性砂砾岩油藏窜漏问题及致密油藏超低的孔隙度与基质渗透率,多采用注气以保持地层能量,但由于存在裂缝,致使气窜严重,因此需要进行防气窜措施以抑制气窜。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研究,从气液分异和黏性指进的角度分析了泡沫驱见... 针对我国裂缝性砂砾岩油藏窜漏问题及致密油藏超低的孔隙度与基质渗透率,多采用注气以保持地层能量,但由于存在裂缝,致使气窜严重,因此需要进行防气窜措施以抑制气窜。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研究,从气液分异和黏性指进的角度分析了泡沫驱见气特征。泡沫主要通过降低气相相对渗透率、调剖作用、气体上浮驱油作用、对原油的选择性、流度控制作用和乳化作用进行封窜。在综合分析泡沫驱见气特征和泡沫封窜机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深部封窜技术,包括泡沫防气窜技术和泡沫封窜体系。从渗透率范围、起泡剂浓度、注入方式、注入速度、含油饱和度、体系组成6个方面分析了防气窜措施的影响因素,介绍了低渗透致密储层中泡沫封堵的施工效果。最后,对该类油层封窜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泡沫体系在油藏深层封闭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低渗透/致密油藏中,其性能评价指标和封堵能力均有明显改善,并且对高渗透、裂缝和非均质油藏也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致密油藏 泡沫 气窜 封窜机理 封窜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低弹模泡沫的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力学行为精细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志强 高芒芒 +1 位作者 卜建清 王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86,共8页
为探究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滑移与拉拔过程中连接件与混凝土力学行为的分布规律,考虑栓钉四周包裹的超弹性低弹模泡沫,对URSP连接件的滑移演变与拉拔性能进行精细化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可靠性,分析URSP连接件滑移演变... 为探究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滑移与拉拔过程中连接件与混凝土力学行为的分布规律,考虑栓钉四周包裹的超弹性低弹模泡沫,对URSP连接件的滑移演变与拉拔性能进行精细化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可靠性,分析URSP连接件滑移演变与拉拔过程中栓钉应力与混凝土损伤分布规律,揭示URSP连接件受力特征,进一步探究连接件形式对螺帽最大应力与混凝土最大主应力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BAQUS可压碎泡沫模型模拟弹性泡沫棉,其计算值及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建模方法有效性;URSP连接件滑移过程主要包括弹性初始阶段、向弹性泡沫棉滑移阶段以及滑移受混凝土约束应力增大3个阶段,当处于滑移阶段时,栓钉竖向拉应力为87.6 MPa,纵向剪应力为9.8 MPa,表征URSP连接件抗拔不抗剪特性;由于弹性泡沫棉存在,螺柱内部整体Mises应力降低24.2%,其附近混凝土受压损伤与受拉损伤分布有所减弱,对混凝土开裂起到抑制作用;在螺帽四周布置弹性泡沫为栓钉螺帽Mises应力与竖向拉应力减小的主要因素,螺帽顶设置弹性泡沫混凝土主压应力明显增大,连接件形式对混凝土主拉应力影响较小,建议URSP连接件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保留螺帽位置低弹模泡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SP连接件 组合梁负弯矩区 滑移演变 精细化分析 低弹模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