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0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Gamma Irradiation on Space Charge Trapping Characteristics in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被引量:2
1
作者 TANG Chao LIAO Ruijin +2 位作者 ZHOU Tianchun CHEN George YANG Liju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25-I0025,共1页
关键词 空间电荷 低密度聚乙烯 高分子材料 特性 俘获 线对 电力行业 电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me retardancy effect of surface-modified metal hydroxides on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2
作者 孔祥建 刘述梅 赵建青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6期779-785,共7页
Metal hydroxides (MAH) consisting of magnesium hydroxide and aluminum hydroxide with a mass ratio of 1:2 were surface-modified by y-diethoxyphosphorous ester propyldiethoxymethylsilane, boric acid and diphenylsilan... Metal hydroxides (MAH) consisting of magnesium hydroxide and aluminum hydroxide with a mass ratio of 1:2 were surface-modified by y-diethoxyphosphorous ester propyldiethoxymethylsilane, boric acid and diphenylsilanediol in xylene under dibutyl tin dilaurate catalyst at 140 ℃. Phosphorus, silicon and boron elements covalently bonded to metal hydroxide particles were detect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the surface-modified MAH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composite, filled with 50% (mass fraction) of MAH modified by 5.0% (mass fraction) of modifiers, passes the V-0 rating of UL-94 test and shows the limited oxygen index of 34%, and its heat release rate and average effective heat combustion in a cone calorimeter measurement decrease obvious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H can be improved by surface-modification. The uniform dispersion of particles and strong interfacial bonding between particles and matrix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hydroxides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synergistic flame retardancy effect SURFACE-MOD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PEW熔喷超细纤维及其非织造布性能
3
作者 刘文龙 马秀清 +6 位作者 李长金 何东洋 高觊兴 张杨 李满意 杨卫民 李好义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32-4038,共7页
低密度聚乙烯(LDPE)具备优良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疏水性,但加工流动性差,熔体成纤困难。以聚乙烯蜡(PEW)为添加剂,与LDPE共混改性后可制备出具有优异加工性能的高熔融指数纺丝原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下LDPE/PEW共混物的流动性能... 低密度聚乙烯(LDPE)具备优良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疏水性,但加工流动性差,熔体成纤困难。以聚乙烯蜡(PEW)为添加剂,与LDPE共混改性后可制备出具有优异加工性能的高熔融指数纺丝原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下LDPE/PEW共混物的流动性能和热结晶性能,进一步采用熔喷工艺制备了LDPE/PEW非织造布,并对非织造布的微观形貌、纤维直径、防水透湿性能和过滤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EW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熔融指数不断提升,熔体表现出良好的流动性和可纺性,熔喷纤维的直径显著细化,纤维平均直径最小可达5.7μm。在PEW的质量分数为70%时,熔喷非织造布的水接触角为144.8°,呈现优异的疏水性能。在32L/min测试流量下,非织造布的过滤性能为80.67%,滤阻仅为23.1Pa,表现出良好的高效低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聚合物加工 过滤 超细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交联LDPE/PA12形状记忆共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4
作者 张裕 韩淑芬 汪艳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27,共6页
为了制备一种比交联聚乙烯具有更高强度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本文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尼龙12(PA12)为基材,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作为相容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作为助交联剂,通过熔融共混、注塑成型再进行辐照交联,制... 为了制备一种比交联聚乙烯具有更高强度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本文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尼龙12(PA12)为基材,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作为相容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作为助交联剂,通过熔融共混、注塑成型再进行辐照交联,制备LDPE/PA12形状记忆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万能电子拉力机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了PA12含量和辐照剂量对材料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交联使共混材料中LDPE和PA12的结晶度降低,PA12的结晶度降低幅度更大;当LDPE与PA12的质量比为70/30,辐照剂量为100 kGy时,共混材料拉伸性能最佳。对80 kGy,70/30共混材料试样进行退火处理和形状记忆测试,未经退火处理的辐照交联LDPE/PA12试样在形状记忆测试中存在收缩现象,当退火温度达到130℃后,可消除因为内应力而引起的收缩,经过10次循环的形状记忆测试,材料的形状固定率均维持在98%以上,形状回复率也在99%左右,表现出十分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尼龙12 电子束辐照 形状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反应制备高流动性PP/LLDPE复合材料的研究
5
作者 罗娇 王益龙 王楠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8,40,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反应制备了高流动性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P/LLDP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最佳组合为180,190,195,200,200,200,200,190,180℃(机头)。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随2,5-二甲基-2,5-二(过...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反应制备了高流动性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P/LLDP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最佳组合为180,190,195,200,200,200,200,190,180℃(机头)。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随2,5-二甲基-2,5-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用量增加而增大,螺杆转速对产物MFR影响较小。一次性加料工艺比分开加料工艺操作更简单,且PP/LLDPE质量比更容易控制。降低PP/LLDPE质量比会降低产物的MFR。挤出反应过程(0~70 min)中,产物的MFR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动性 聚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双螺杆挤出机 挤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MLLDPE共混改性及发泡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杰 蔡祺鸣 +3 位作者 范军辉 李广富 付栋梁 钟进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树脂、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为发泡剂、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为改性剂,采用化学发泡法和辐照交联技术制备一系列LDPE/MLLDPE发泡材料。研究不同MLLDPE含量对LDPE/MLLDPE复合材料的熔体流...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树脂、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为发泡剂、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为改性剂,采用化学发泡法和辐照交联技术制备一系列LDPE/MLLDPE发泡材料。研究不同MLLDPE含量对LDPE/MLLDPE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热性能、发泡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LLDPE能提高LDPE/MLLDPE复合体系的结晶度,降低其熔体流动速率。随着MLLDPE含量的增加,LDPE/MLLDPE复合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回弹率逐渐提高。当MLLDPE含量为15份时,LDPE/MLLDPE复合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量分别提高了6.8%、24.4%、11.4%和24.2%。当辐照剂量为80 kGy、LDPE∶MLLDPE=85∶15时,LDPE/MLLDPE复合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更佳,满足胶带型片材的综合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力学性能 发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碳纤维网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石素宇 张学锋 +2 位作者 白雨 王利娜 辛长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1,108,共5页
为了提高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将碳纤维(CF)梳理成均匀的碳纤维网,将其作为增强材料与LLDPE复合制备LLDPE/CF复合膜,综合利用热失重分析(TG)、扫描示差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分析碳... 为了提高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将碳纤维(CF)梳理成均匀的碳纤维网,将其作为增强材料与LLDPE复合制备LLDPE/CF复合膜,综合利用热失重分析(TG)、扫描示差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分析碳纤维网含量对复合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LLDPE膜相比,LLDPE/CF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显著提高并随碳纤维网含量增加而增大,当碳纤维网质量分数仅为1%时,拉伸强度从10.6MPa提高到28.7MPa,提高了171%,杨氏模量由75MPa增大到1119MPa,约提高到原来的15倍;碳纤维网的引入有利于LLDPE/CF复合膜热稳定性能的提高,当碳纤维网含量仅为1%时,LLDPE/CF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与LLDPE相比分别提高了21℃和11℃;碳纤维网的引入促进了LLDPE分子链的结晶,使LLDPE/CF复合膜的结晶度增大,有利于拉伸强度和模量提高;SEM结果显示碳纤维网与LLDPE基体间的界面结合较强,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研究成果可为高性能聚合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碳纤维网 复合膜 热压成型 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LLDPE价格对我国LLDPE价格的非对称传导分析
8
作者 王兴芬 刘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10,共7页
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国、中东、东南亚及美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现货价格,采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NARDL)探讨国外地区市场价格对我国LLDPE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美国和东南亚,我国LLDPE对中东L... 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国、中东、东南亚及美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现货价格,采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NARDL)探讨国外地区市场价格对我国LLDPE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美国和东南亚,我国LLDPE对中东LLDPE市场的依存程度比较高;同时,东南亚、中东地区及美国对我国LLDPE价格传导存在非对称性,且在价格非对称传导程度和速度上呈现异质特点,其中,美国LLDPE价格下跌的传导程度与速度均大于价格上涨的传导程度与速度,东南亚地区在价格传导程度上也体现出负向非对称性,但传导速度的非对称性不显著,而中东地区LLDPE价格上涨的传导程度大于价格下跌的传导程度,在传导速度上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非对称性 价格传导 NARDL模型 能源化工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静电LLDPE/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博 杨森 +3 位作者 蒋和跃 仕双云 徐淑权 李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0-286,共7页
目的制备特种产品用抗静电包装材料。方法采用碳纳米管(CNT)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熔融复合改性,研究CNT含量对LLDPE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确定的最优体系进行应用性能考核。结果CNT具有较大的长径... 目的制备特种产品用抗静电包装材料。方法采用碳纳米管(CNT)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熔融复合改性,研究CNT含量对LLDPE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确定的最优体系进行应用性能考核。结果CNT具有较大的长径比,直径为10~20 nm,纯度较高。LLDPE/CNT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变化呈现明显的“渝渗”现象,当CNT质量分数从3%增加至5%时,其表面电阻率由1013Ω骤降至105Ω。随着CNT含量增加,LLDPE/CN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有所降低。CNT没有改变LLDPE的熔融行为,但其结晶度和熔点随着CNT含量增加而略有降低。LLDPE/CNT复合材料起始降解温度和最大降解速率处温度随着CNT含量增加而增加。CNT质量分数为4%的LLDPE/CNT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优,热氧老化后其表面电阻率几乎无变化,相比纯LLDPE,其熔融指数有所下降,氧化诱导时间大幅提升。结论通过CNT对LLDPE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抗静电LLDPE/CNT复合材料,在特种产品包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碳纳米管 抗静电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装置一次压缩机换热器中聚合物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钦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一次压缩机出口换热器中会产生聚合物而出现堵塞现象。通过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渗透色谱仪表征了聚合物的分解温度、结晶性能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讨论了换热器堵塞的原因,提出了更换一次压缩机一段出口... 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一次压缩机出口换热器中会产生聚合物而出现堵塞现象。通过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渗透色谱仪表征了聚合物的分解温度、结晶性能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讨论了换热器堵塞的原因,提出了更换一次压缩机一段出口故障疏油器、清理一次压缩机泄漏气管线、加大一次压缩机内部油注入量、保持换热器光洁等措施,保证了装置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一次压缩机 换热器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烯共聚LLDPE抗老化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伟国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对国内外己烯共聚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端基分布、羰基指数、聚集态结构、分子链支化及分布进行了表征分析与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在老化过程中LLDPE容易发生交联和降解反应;与LLDPE相比,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 对国内外己烯共聚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端基分布、羰基指数、聚集态结构、分子链支化及分布进行了表征分析与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在老化过程中LLDPE容易发生交联和降解反应;与LLDPE相比,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的末端含有较多双键,晶片厚度较小,共聚单体更均匀,抗老化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抗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C_(2)T_(x)和TiO_(2)(R)对LDPE复合材料阻燃性的影响及机理
12
作者 唐凯 蒋阳 +1 位作者 谢于辉 谢德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86,140,共11页
本文探讨了采用刻蚀法制备的碳化钛(Ti_(3)C_(2)T_(x))和商用锐钛矿型二氧化钛[TiO_(2)(R)]作为阻燃添加剂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DPE)阻燃性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Ti_(3)C_(2)T_(x)的添加使LDPE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了29.8%,烟... 本文探讨了采用刻蚀法制备的碳化钛(Ti_(3)C_(2)T_(x))和商用锐钛矿型二氧化钛[TiO_(2)(R)]作为阻燃添加剂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DPE)阻燃性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Ti_(3)C_(2)T_(x)的添加使LDPE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了29.8%,烟释放速率(SPR)降低了34.2%,而TiO_(2)(R)虽然也提高了热稳定性,但其降低效果不如Ti_(3)C_(2)T_(x)显著。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结果表明,Ti_(3)C_(2)T_(x)添加的LDPE的LOI提高了5%,达到18.7%,而添加质量分数8%TiO_(2)(R)的LDPE的LOI最高达到了19.7%。锥形量热测试进一步证实了Ti_(3)C_(2)T_(x)在阻燃方面的优越性,其添加使得LDPE的热释放总量(THR)降低了7.5%。相比之下,TiO_(2)(R)虽然提高了LDPE的热稳定性,但其对降低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速率的效果不如Ti_(3)C_(2)T_(x)显著。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仪(TG-FTIR)的结果表明,Ti_(3)C_(2)T_(x)和TiO_(2)(R)均未改变LDPE的热分解路径,但在凝聚相中,Ti_(3)C_(2)T_(x)通过形成残炭层更有效地阻碍了燃烧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元素分析(EDS)显示Ti_(3)C_(2)T_(x)在燃烧后部分维持了其片层结构,表明其在催化成炭和物理屏障方面的双重作用。本研究突出了Ti_(3)C_(2)T_(x)作为新型阻燃剂在提高LDPE阻燃性方面的潜力,并为开发新型高效阻燃聚合物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碳化钛 阻燃改性复合材料 锐钛矿型二氧化钛 凝聚相阻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交联LDPE/HDPE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3
作者 钟进福 徐杰 +2 位作者 李广富 黄聪 付栋梁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和辐照交联技术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发泡材料,研究了HDPE用量对LDPE/HDPE发泡材料加工流动性、热性能、流变性能、发泡行为、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DPE的加入显著提高了LDPE/HDP... 采用熔融共混法和辐照交联技术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发泡材料,研究了HDPE用量对LDPE/HDPE发泡材料加工流动性、热性能、流变性能、发泡行为、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DPE的加入显著提高了LDPE/HDPE发泡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和结晶度。与纯LDPE发泡材料相比,当HDPE的质量分数为30%时,LDPE/HDPE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2.3%,压缩强度提高了67.5%,邵氏硬度提高了14.3%,回弹性下降了16.0%,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力学性能 导热性能 发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稀相输送系统中弯头的磨损与选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高翔 苟荣恒 +6 位作者 杜振国 张箭飞 闫帅 张金龙 易奇 陈鹏 王丹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18,共7页
低密度聚乙烯(LDPE)装置气力输送系统常采用稀相输送,物料在输送管路中以“悬浮式”前进,该输送方法具有易于维护、适用范围广、经济性高、流速快等特点。但正是因为输送速度快,物料在较长的输送管路上摩擦,容易导致物料损失和输送设备... 低密度聚乙烯(LDPE)装置气力输送系统常采用稀相输送,物料在输送管路中以“悬浮式”前进,该输送方法具有易于维护、适用范围广、经济性高、流速快等特点。但正是因为输送速度快,物料在较长的输送管路上摩擦,容易导致物料损失和输送设备的磨损。一方面,输送时高速流动的粒子与管壁、弯头相互摩擦、碰撞,产生细粉和丝团料。另一方面高速运动的粒子持续撞击和摩擦输送管道,导致输送管道磨损和寿命变短。因此,本文通过工程实践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聚乙烯颗粒稀相输送的磨损机理和输送弯头的选型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总结和分析了输送弯头选型对LDPE颗粒产品质量的影响,为同类装置稀相输送系统弯头选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稀相输送 弯头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g-MAH接枝率的测定方法的建立与分析
15
作者 杜淼 柳庆春 +2 位作者 张桂林 巩丽 单领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本文通过酸碱滴定法和红外分析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LLDPE-g-MAH)接枝率的方法。首先,通过酸碱滴定法得到不同接枝率LLDPE-g-MAH样品的接枝率,然后通过红外分析法得到该样品的马来酸酐特征峰与LLDPE内标... 本文通过酸碱滴定法和红外分析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LLDPE-g-MAH)接枝率的方法。首先,通过酸碱滴定法得到不同接枝率LLDPE-g-MAH样品的接枝率,然后通过红外分析法得到该样品的马来酸酐特征峰与LLDPE内标峰的峰高比值,通过滴定法得到的接枝率与红外特征峰峰高比值的拟合出标准曲线。该标准曲线可以用于快速测定未知LLDPE-g-MAH的接枝率。此方法操作快速便捷,对工业投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接枝率 酸碱滴定法 红外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聚苯乙烯/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6
作者 石素宇 王利珂 +2 位作者 张笑源 董昕辰 李桐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以再生聚苯乙烯(PS)为主要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PS/LLDPE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分析其结构及性能。加入LL... 以再生聚苯乙烯(PS)为主要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PS/LLDPE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分析其结构及性能。加入LLDPE显著提升了PS/LLDPE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添加质量分数13%的LLDPE时,PS/LLDPE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约为PS的10倍,达到GB/T 29645—2013增韧级聚苯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的优等品技术要求;与PS相比,PS/LLDPE拉伸断面较为粗糙,为塑性变形;PS/LLDPE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均提升,损耗峰向高温方向发生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再生聚苯乙烯 复合材料 热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众 李宏 +2 位作者 吴恩辉 李军 侯静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低密度聚乙烯(PE-LD)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3种不同密度的聚乙烯(PE)作为封装材料,工业石蜡(PW)作为相变主材,采用熔融共混和压制成形制备不同复合相变材料,并采用热导率测试仪和红外热成像仪等对材料的泄... 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低密度聚乙烯(PE-LD)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3种不同密度的聚乙烯(PE)作为封装材料,工业石蜡(PW)作为相变主材,采用熔融共混和压制成形制备不同复合相变材料,并采用热导率测试仪和红外热成像仪等对材料的泄漏性能、导热性能、蓄-放热速率和表面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PW中添加3种PE的质量分数不应过低,否则会造成PW明显泄漏,复合相变材料泄漏率随PE质量分数增加呈现指数减小关系;PE质量分数为45%时,60℃加热1 h,PE-HD/PW,PE-LD/PW和PE-LLD/PW的泄漏率分别为0.37%,2.05%和0.32%,而65℃加热1 h,这3种材料的泄漏率分别为1.70%,4.87%和0.50%,PE-LLD对PW的封装效果最佳;复合相变材料热导率随PE质量分数增加呈现增大趋势,PE质量分数为45%时,PE-HD/PW,PE-LD/PW和PE-LLD/PW的热导率分别比纯PW提升了31.94%,10.00%和18.71%,添加PE-HD的热导率提升幅度最大;复合相变材料蓄-放热速率分别为2.03~2.59℃/min和1.46~4.76℃/min,放热速率随成形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添加PE-HD的材料放热速率最快;复合相变材料表面温差随加热时间增加呈现指数减小,且越来越均匀。实验结果和拟合计算式可以为不同PE/PW复合相变材料的工程应用或者其他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相变材料 泄漏率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填充浓度对LDPE/Silica纳米复合介质中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3
18
作者 吴建东 尹毅 +3 位作者 兰莉 王俏华 李旭光 肖登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177-183,2,共7页
为研究纳米颗粒填充浓度对复合介质内部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以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为基料,纳米二氧化硅(Silica)为填充颗粒,制备了浓度在0%~5%范围的纳米LDPE/Silica复合介质,并测试了复合介质的准稳态直流电... 为研究纳米颗粒填充浓度对复合介质内部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以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为基料,纳米二氧化硅(Silica)为填充颗粒,制备了浓度在0%~5%范围的纳米LDPE/Silica复合介质,并测试了复合介质的准稳态直流电导和空间电荷分布。当LDPE内填充不同浓度的纳米silica后,复合介质内部的平均体空间电荷密度均得到有效抑制,且其平均衰减速度随填充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但复合介质的准稳态直流电导在填充浓度低于0.5%时比纯LDPE时要大,当填充浓度高于0.5%时,准稳态直流电导随着填充浓度的升高而快速下降。结果表明试样内部的空间电荷分布存在3种趋势:当纳米silica填充浓度为0%~0.1%时,试样内表面侧的异极性空间电荷量随填充浓度升高而下降;当填充浓度为0.5%~2%时,试样内表面侧积累同极性电荷,并随填充浓度升高而增大;当填充浓度高于2%时,同极性空间电荷量下降。最低空间电荷密度和准稳态直流高场电导对应的纳米填充浓度分别为0.5%和5%,表明在应用纳米颗粒对聚合物的绝缘性能改良时,为获得最佳的介电性能,应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填充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材料 纳米复合介质 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氧 化硅 空间电荷 高场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E/LLDPE/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被引量:13
19
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2 位作者 李志庭 王成 刘国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混改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 ,共混熔体的假塑性随 LDPE/ LL DPE的增多而增强。共混熔体的转变应力和非牛顿指数随LDPE/ LL DPE的增加而降低 ,对加工的敏感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Lldpe/ldpe 共混熔体 流变学 茂金属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分散性对SiO_2/LDPE纳米复合介质直流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佳明 赵洪 +2 位作者 郑昌佶 王暄 杨超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087-5094,共8页
纳米复合介质的介电性能与纳米粒子分散性密切相关。选取两种具有不同分散能力的纳米Si O2粉末分别与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复合,研究了纳米粒子分散性对纳米复合介质的直流电导电流、空间电荷及直流击穿强度特... 纳米复合介质的介电性能与纳米粒子分散性密切相关。选取两种具有不同分散能力的纳米Si O2粉末分别与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复合,研究了纳米粒子分散性对纳米复合介质的直流电导电流、空间电荷及直流击穿强度特性影响。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的静电力模式观察了Si O2/LDPE纳米复合介质的表面电势分布。结果表明:改善纳米粒子分散性对于抑制SiO 2/LDPE复合介质的直流电导电流,提高空间电荷抑制能力及直流击穿强度有积极影响。通过静电力分析证实了SiO 2/LDPE纳米复合介质中,Si O2粒子与基体聚合物界面存在荷电分布,该荷电分布可对载流子迁移起散射作用,从而降低直流电到电流和提升击穿强度。通过引入观测的界面核电区厚度参数,理论计算证实了改善纳米粒子分散性可增加单位体积荷电域所占的体积分数,且被认为是高分散型Si O2/LDPE纳米复合介质介电性能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介质 SIO2 ldpe 直流介电性能 荷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