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ing Radon-ambiguity transform with second-order difference to improve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LFM signals in low SNR 被引量:4
1
作者 Tan Xiaogang Wei Ping Li Lip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1期13-19,共7页
The Radon-ambiguity transform (RAT), although efficient for detecting the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s (LFMs), is troubled by the energy accumulation of noise in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 secondor... The Radon-ambiguity transform (RAT), although efficient for detecting the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s (LFMs), is troubled by the energy accumulation of noise in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 secondorder difference (SOD) method is proposed to treat with this problem. In the SOD method, the optimal search step and difference step are derived from the LFM rate resolution formula. The sharpness of the peaks of RAT is measured by curvature, and the sharpness, but not the magnitude of the peaks, is used to detect the LFMs. The SOD method removes the noise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reserves the drastically changing components integrally; thus, it improves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LFMs in low SNR.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of the new method is verified by 100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s Radon-axnbiguity transform detection probability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ast decoupled ISAR high-resolution imaging method using structural sparse information under low SNR 被引量:6
2
作者 XIANG Long LI Shaodong +2 位作者 YANG Jun CHEN Wenfeng XIANG H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3期492-503,共12页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e can be represented and reconstructed by sparse recovery (SR) approaches. However, the existing SR algorithms, which are used for ISAR imaging, have suffered from high comp...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e can be represented and reconstructed by sparse recovery (SR) approaches. However, the existing SR algorithms, which are used for ISAR imaging, have suffered from high computational cost and poor imaging quality under a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cond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fast decoupled ISAR imaging method by exploiting the inherent structural sparse information of the targets. Firstly, the ISAR imaging problem is decoupled into two sub-problems. One is range direction imaging and the other is azimuth direction focusing. Secondly, an efficient two-stage SR method is proposed to obtain higher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s by using jointly sparse information. Finally, the residual linear Bregman iteration via fast Fourier transforms (RLBI-FFT) is proposed to perform the azimuth focusing on low SNR efficientl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tter performence to efficiently implement higher-resolution ISAR imaging under the low SNR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SE recovery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ing HIGH-RESOLUTION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STRUCTURAL SPARSE IN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Doppler feature extraction of micro-rotor UAV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w SNR 被引量:5
3
作者 HE Weikun SUN Jingbo +1 位作者 ZHANG Xinyun LIU Zhenm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1127-1139,共13页
Micro-Doppler feature extrac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is important for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Noise and the motion state of the UAV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feature extraction ... Micro-Doppler feature extrac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is important for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Noise and the motion state of the UAV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feature extraction and estimation precision of the micro-motion parameters.The spectrum of UAV echoes is reconstructed to strengthen the micro-motion feature and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noise on the condition of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Then considering the rotor rate variance of UAV in the complex motion state,the cepstrum method is improved to extract the rotation rate of the UAV,and the blade length can be intensively estimat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for the simulation data and measured data show tha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pectrum for the UAV echoes is helpful and the relative mean square root error of the rotating speed and blade length estimat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improved.However,the computation complexity is higher and the heavier computation burden is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ot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 MICRO-DOPPLER feature extrac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ng term integration of radar signals with unknown Doppler shift for ubiquitous radar 被引量:4
4
作者 Qinglong Bao Zengping Chen Yue Zhang Jian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2期219-227,共9页
Ubiquitous radar is a new radar system that provides continuous and uninterrupted multifunction capability within a coverage volume. Continuous coverage from close-in "pop-up" targets in clutter to long-range target... Ubiquitous radar is a new radar system that provides continuous and uninterrupted multifunction capability within a coverage volume. Continuous coverage from close-in "pop-up" targets in clutter to long-range targets impacts selection of waveform parameters. The coherent processing interval (CPI) must be long enough to achieve a certain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that ensures the efficiency of detection. The condition of detection in the case of low SNR is analyzed, and three different cases that would occur during integration are discussed and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PI is presen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argets detection with SNR as low as -26 dB in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can possibly determine the C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iquitous radar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coherent processing interval (CPI) coherent integration non-coherent integ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损失函数的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去噪方法
5
作者 高宏宇 宋雪岩 +1 位作者 张译文 郝枫桦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2,共11页
检波器采集的实际微地震数据所包含的噪声类型复杂,数据的信噪比极低,传统的去噪方法无法清晰识别有效信号和噪声。为此,提出了一种优化损失函数约束的融合残差注意力的深度卷积自编码网络(RADNet)去噪方法。该方法使用深度卷积自编码... 检波器采集的实际微地震数据所包含的噪声类型复杂,数据的信噪比极低,传统的去噪方法无法清晰识别有效信号和噪声。为此,提出了一种优化损失函数约束的融合残差注意力的深度卷积自编码网络(RADNet)去噪方法。该方法使用深度卷积自编码结构对含噪数据进行局部特征提取并融合全局特征,利用注意力机制对不同特征进行权重分配,同时引入优化后的损失函数指导网络训练,最后基于残差网络构建去噪后的有效信号。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将RADNet方法应用于仿真和实际微地震数据处理,并与现有的去噪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RADNet去噪方法相较于基准的去噪卷积神经网络(DnCNN)和深度卷积自编码网络峰值信噪比(PSNR)分别提升了2.783 dB和8.099 dB,结构相似度(SSIM)分别提升了0.031和0.065。此外,与同类方法相比,提出的RADNet去噪方法均方误差(MSE)更低,并且能够更好地保留微地震数据中的有效信号及同相轴波形纹理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微地震 随机噪声 低信噪比 损失函数 深度卷积自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下多级特征深度融合的视听语音增强
6
作者 张天骐 沈夕文 +1 位作者 唐娟 谭霜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144,共12页
为解决视听语音增强中特征提取受限、模态间的特征融合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在低信噪比下的多级特征深度融合的视听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采用视、听编码网络-视听融合网络-听觉解码网络的结构,在听觉编码网络中设计一种多路协作单元(MCU)... 为解决视听语音增强中特征提取受限、模态间的特征融合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在低信噪比下的多级特征深度融合的视听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采用视、听编码网络-视听融合网络-听觉解码网络的结构,在听觉编码网络中设计一种多路协作单元(MCU);在每层的视觉和听觉编码网络间设计一种视听注意力融合模块(AVAFM);在视听融合网络中设计一种融合加权模块(FWB),将每级输出进行特征优化、动态加权得到更具判别性的特征。最终在TMSV、LGRID视听数据集上的多种低信噪比的实验结果表明,LGRID视听数据集下的平均PESQ、STOI分别提升52.30%~74.06%、46.74%~67.15%,且相比纯音频语音增强,在-5dB、-2dB、1dB低信噪比下的平均PESQ和STOI分别提升38.95%和33.92%,表现出所提网络的高降噪性能和添加视觉信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语音增强 低信噪比 多级特征融合 融合加权 视听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铷原子双光子光频标谱线信噪比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张炯阳 翟浩 +3 位作者 肖玉华 王骥 代虎 陈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4-1899,共6页
基于双光子跃迁的光频标,有望成为未来实际可用的小型化光学原子钟。高信噪比光频标谱线的获取是实现高性能光频标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完成双光子跃迁光频标实验装置搭建的基础上,从激光光强、原子数密度、光电倍增管增益(PMT)等方面,对... 基于双光子跃迁的光频标,有望成为未来实际可用的小型化光学原子钟。高信噪比光频标谱线的获取是实现高性能光频标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完成双光子跃迁光频标实验装置搭建的基础上,从激光光强、原子数密度、光电倍增管增益(PMT)等方面,对光频标谱线信噪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并获取了不同参数值下的光频标跃迁谱线的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光强小于15700 mW·mm^(-2)时谱线信噪比随激光光强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原子数密度达到1.5×10^(13)cm^(-3)、PMT增益为1.2×10^(5)时光频标谱线信噪比达到饱和。本装置获取的双光子跃迁光频标谱线信噪比最高达到2600,考虑双光子跃迁谱线的线宽为1 MHz,光频标短期频率稳定度预期将达到~3×10^(-13)τ^(-1/2)。本文通过对铷原子双光子光频标谱线信噪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获取了高信噪比原子跃迁谱线,对高性能集成化双光子光频标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跃迁 光频标 跃迁谱线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wtran软件包和Gabor匹配提高紫外告警系统探测距离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兆兵 郭劲 姜伟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59-2364,共6页
为解决紫外告警探测距离近和红外告警虚警率高的矛盾,提出了一种紫外告警与红外跟踪相复合的应用于地面设备的新型告警/跟踪一体化模式。重点分析了紫外告警系统的探测机理、捕获条件及影响其作用距离的各种因素。基于Lowtran软件包建... 为解决紫外告警探测距离近和红外告警虚警率高的矛盾,提出了一种紫外告警与红外跟踪相复合的应用于地面设备的新型告警/跟踪一体化模式。重点分析了紫外告警系统的探测机理、捕获条件及影响其作用距离的各种因素。基于Lowtran软件包建立了紫外告警系统探测距离估算模型用于精确估算近程固体推进剂导弹的探测距离。考虑UVCCD图像信号处理对探测距离的重要影响,采用基于Gabor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案有效提高系统灵敏度。系统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系统硬件不变以及虚警率保持1 time/10 h的条件下能将探测距离估算误差控制在5%以内,可将目前紫外告警系统的探测距离由5 km提高到最远8 km,提高了告警系统的探测质量。本方案模型亦可用于其他光电探测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告警 紫外告警 探测距离 目标探测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辐射率物体红外测温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黄善杰 赵劲松 +3 位作者 王岭雪 宋腾飞 许方宇 蔡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57,共17页
金属、光学镜面、硅晶圆等光滑物体一般具有极低的辐射率和较高的反射率,被称为低辐射率物体。微弱的低辐射率物体自身辐射会被其表面反射的环境辐射淹没。低辐射率物体的红外测温一直是红外测温领域的一个难题。随着金属冶炼、太阳望... 金属、光学镜面、硅晶圆等光滑物体一般具有极低的辐射率和较高的反射率,被称为低辐射率物体。微弱的低辐射率物体自身辐射会被其表面反射的环境辐射淹没。低辐射率物体的红外测温一直是红外测温领域的一个难题。随着金属冶炼、太阳望远镜热控、半导体生产等领域对低辐射率物体非接触测温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提出了大量用于低辐射率物体的红外测温方法。文章首先阐述了低辐射率物体红外测温的难点,并将目前用于低辐射率物体的测温方法归纳为五类。然后,综述了每种测温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并详细分析了每种测温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低辐射率物体测温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 低辐射率物体 信噪比 辐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二值化时频图和DL-YOLOv5s的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
10
作者 胡竹艳 王首斌 +1 位作者 刘顺兰 沈雷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126,共12页
针对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误差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二值化时频图以及检测和定位(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DL)-YOLOv5s的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方法。首先,利用最大熵阈值... 针对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误差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二值化时频图以及检测和定位(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DL)-YOLOv5s的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方法。首先,利用最大熵阈值分割方法结合形态学滤波对时频图进行处理,获得清晰的最大熵二值化时频图,再通过提出的DL-YOLOv5s模型对最大熵二值化时频图中的跳频信号进行检测和定位,通过增加ASPP模块和BiFPN模块,提高跳频信号的边缘和角点检测精度,并通过BOT3模块引入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提高跳频信号的定位精度,最后得到跳频信号的坐标位置,通过坐标的对照关系完成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YOLOv5s模型,提出的DL-YOLOv5s模型精确率P提高了5%,召回率R提高了2.2%,平均精度mAP 0.5和mAP 0.5:0.9分别提高了5.1%和4.2%,相较于YOLOv7、YOLOv8等其他模型,提出的DL-YOLOv5s模型体积更小,更适用于跳频信号参数估计常用的嵌入式设备这类资源受限的环境,且相较于传统跳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低信噪比下跳周期估计和跳频频率估计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频信号 低信噪比 参数估计 YOLOv5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地震数据高分辨率Seislet加权叠加方法研究
11
作者 彭堂 刘洋 +2 位作者 刘财 陈常乐 陈佳伟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7-1101,共15页
地震数据叠加充分利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SNR),然而,经典动校正叠加中的动校拉伸现象会引入低频假象,降低叠加剖面的分辨率,而常规切除处理往往导致浅层覆盖次数减少.Seislet变换是一种特殊针对地震... 地震数据叠加充分利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SNR),然而,经典动校正叠加中的动校拉伸现象会引入低频假象,降低叠加剖面的分辨率,而常规切除处理往往导致浅层覆盖次数减少.Seislet变换是一种特殊针对地震数据特点的压缩技术,可直接沿同相轴方向进行压缩叠加,通过避免动校正过程提高叠加分辨率,但其难以解决低信噪比数据叠加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VD-Seislet加权叠加(VDSWS)方法,系统构建了Seislet加权叠加的理论框架并设计相应的权系数组合方法,在Seislet叠加方法中引入速度相关(VD)倾角以及高阶Seislet权系数,对低信噪比数据同相轴时空轨迹进行准确的预测,保证加权叠加的高分辨率特征;选取处理道与标准道的局部相似性作为权系数,重新分配数据权重来实现高信噪比叠加功能;对不同深度下反射同相轴的覆盖次数进行动态统计,计算归一化有效权系数来实现Seislet加权叠加结果的振幅保真性.通过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的处理,并与传统等权动校正叠加及加权叠加结果对比,验证了VD-Seislet加权叠加技术能够合理地恢复低信噪比数据浅中深部反射层位信息,获得兼顾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高保真度的叠加剖面,最终实现低信噪比地震数据的高分辨率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信噪比 动校拉伸 VD-Seislet加权叠加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微弱声学特征分析及其探测
12
作者 薛宇航 兰志强 +3 位作者 朱坤 王洁 王艳杰 何剑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2,共5页
针对低信噪比(SNR)场景下无人机(UAV)声学探测的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常见特征性能随噪声强度变化规律,提出一种双通道特征融合的无人机识别方法,有效增强噪声下无人机声探测准确性。通过在高信噪比的数据上叠加不同种类的噪声模拟真实场... 针对低信噪比(SNR)场景下无人机(UAV)声学探测的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常见特征性能随噪声强度变化规律,提出一种双通道特征融合的无人机识别方法,有效增强噪声下无人机声探测准确性。通过在高信噪比的数据上叠加不同种类的噪声模拟真实场景下的无人机微弱声学信号实验,探究了各特征在低信噪比下的表现规律。发现不同信噪比条件下Log-Mel特征与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特征各有优势,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双通道的长短期记忆(LSTM)探测模型,取得了较单一特征更优异的结果。最后通过与其他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声学探测 低信噪比 融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涌浪静校正新技术及其在海洋单道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强 郑昱 +2 位作者 黎金梅 赵明辉 张佳政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8,共13页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海上风、涌浪的存在严重影响高分辨率海洋地震资料的采集质量,进而影响数据处理和构造解释。而现有的涌浪静校正方法,无论是模型道互相关技术、中/均值滤波技术等基于数据自身特征抑或是利用单/多波束水深数据等外部...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海上风、涌浪的存在严重影响高分辨率海洋地震资料的采集质量,进而影响数据处理和构造解释。而现有的涌浪静校正方法,无论是模型道互相关技术、中/均值滤波技术等基于数据自身特征抑或是利用单/多波束水深数据等外部信息约束的方法,均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与应用局限,因此研究一种简单、快捷、高效的涌浪静校正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事实,文章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涌浪静校正技术。首先介绍了VMD的基本原理和涌浪压制的实现步骤,接着对水平层状模型进行了合成数据试算,最后对野外实测资料进行了涌浪压制,并就该方法的可靠性开展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海底地形是简单的平缓起伏还是复杂的崎岖不平,VMD方法均能够有效压制涌浪效应引起的同相轴高频抖动,改善能量分散,消除毛刺,使原本混乱模糊的反射层位信息变得清晰、光滑、连续,极大地提高了剖面分辨率及信噪比,有效地提高了后续地层划分及剖面解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浪静校正 变分模态分解 皮尔逊相关系数 信噪比 单道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估计SNR的分组Turbo码译码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星成 王康 黄志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7,共5页
针对分组Turbo码自适应Chase译码算法中SNR是预先设定值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估计信噪比(SNR)的译码算法。该方案利用了接收码字的统计信息与SNR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来调整门限函数,达到控制译码复杂度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 针对分组Turbo码自适应Chase译码算法中SNR是预先设定值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估计信噪比(SNR)的译码算法。该方案利用了接收码字的统计信息与SNR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来调整门限函数,达到控制译码复杂度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译码算法能自适应反映信道情况,降低译码运算复杂度,提高译码处理速度,获得了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TURBO码 迭代译码 CHASE算法 信噪比(snr) 比特差错率(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干扰环境下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微弱语音信号检测
15
作者 张晨思 王茂宁 +5 位作者 钟羽中 张建伟 刘严才 闫海卫 王伟 晏世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9,共11页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DAS)可用于隧道塌陷事故中的人员搜救、人声信号定位。但在基于DAS的语音活动检测(VAD)中,使用户外采集的真实数据进行语音提取面临着以下问题:受限于嘈杂的现场环境和有限的采集信号方式,收集到的语音易被复杂强...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DAS)可用于隧道塌陷事故中的人员搜救、人声信号定位。但在基于DAS的语音活动检测(VAD)中,使用户外采集的真实数据进行语音提取面临着以下问题:受限于嘈杂的现场环境和有限的采集信号方式,收集到的语音易被复杂强噪声干扰,无法获得干净的语音数据用于监督训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短期自相关特征的算法(ST-ACF)进行语音活动检测,结合了音高信息和自相关函数检测语音帧的相关谐波特征,使得算法在极低信噪比(小于-10 dB)的DAS环境下仍能提取所有有效人声。ST-ACF算法包括预去噪阶段和语音检测阶段。在预去噪阶段,基于对语音音高信息周期性的研究,设计双通道时间窗口,对两类典型噪声进行预去噪。在语音检测阶段,提出一种改进式自相关函数,考虑特征值和变化幅度两个维度,通过其乘积最大化语音和噪音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算法对临界数据的处理能力。算法改进后能得到与特征出现频率匹配的最佳频谱窗口,可利用其寻找局部谐波,并通过分析局部谐波区分语音和非语音。实验使用DAS真实数据和NOISEX-92数据集中的6类噪声,采用指标误帧率对算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T-ACF在高能噪声环境中表现优异,误帧率仅为19.74%,相较于基线算法提升了5.91%;同时,在DAS数据集上,ST-ACF也表现出最佳性能。总体而言,通过时间窗口和自相关函数的改进,ST-ACF在处理DAS语音数据时表现出色,对不同噪声环境都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展现出应用于多种复杂场景的潜力,拓展了基于分布式光纤语音信号处理方向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 语音端点检测 低信噪比 音高信息 自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低信噪比回波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
16
作者 杨浩 何丰 +1 位作者 张帆 许绘香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4,共6页
信噪条件会影响激光雷达低信噪比回波信号在时域上的相关性,导致信号识别结果准确性下降,对此,提出一种激光雷达低信噪比回波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利用独立分量分析模型对低信噪比回波信号展开独立分量分析,分离出源... 信噪条件会影响激光雷达低信噪比回波信号在时域上的相关性,导致信号识别结果准确性下降,对此,提出一种激光雷达低信噪比回波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利用独立分量分析模型对低信噪比回波信号展开独立分量分析,分离出源回波信号和干扰信号,得到干扰抑制后的回波信号。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取回波信号的时频谱图,通过时频谱图对改进SSD网络模型展开训练,以实现低信噪比回波信号自适应识别。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低信噪比回波信号自适应识别领域是可行性且有效性,能够有效提升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低信噪比回波信号 自适应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张冷冻电镜显微照片解析近原子分辨率的单颗粒三维重构
17
作者 杨梓 范潇 王宏伟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5,共15页
冷冻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方法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的照片进行分析。本工作证明当冷冻样品质量足够好时,仅使用单张冷冻电镜显微照片上的蛋白颗粒图像就可以获得近原子级分辨率的单颗粒三维重构密度图,并分别解析了apoferr... 冷冻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方法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的照片进行分析。本工作证明当冷冻样品质量足够好时,仅使用单张冷冻电镜显微照片上的蛋白颗粒图像就可以获得近原子级分辨率的单颗粒三维重构密度图,并分别解析了apoferritin和20S蛋白酶体的三维结构。研究发现,由于蛋白分子颗粒在样品中Z轴不同位置的分布和电子显微镜的像散作用对单张照片中衬度传递函数零点缺失形成了综合补偿效应,从而在单颗粒三维重构中有效恢复了空间频率全域内的结构信息。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累计曝光剂量数据的三维重构发现,保存无损高频信息以及足够角度搜索的低频信息的最低辐照剂量其实远低于当前通用的累积曝光量。据此,本工作估算了完成正确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解析所需要的最低辐照剂量以及最小颗粒数。本工作加深了我们对冷冻电镜数据信号在图像中保存的理解,为开发更好的冷冻电镜数据采集策略、更好地保存完整高频信号提供了实验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镜(Cryo⁃EM) 单颗粒分析(SPA) 衬度传递函数(CTF) 信噪比(s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宽频带海底地震仪的低频差分压力传感器的研制
18
作者 刘丹 杨挺 +2 位作者 吴越楚 王宜志 林俊国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7-1380,共14页
低频差分压力计(Differential Pressure Gauge,DPG)已成为现代宽频带海底地震仪的一个重要组件,其不仅能记录地震及海底其他振动信号,更重要的是用于去除海底地震仪记录中的屈服噪声,提高低频地震信号的数据质量.当前应用于海底地震仪... 低频差分压力计(Differential Pressure Gauge,DPG)已成为现代宽频带海底地震仪的一个重要组件,其不仅能记录地震及海底其他振动信号,更重要的是用于去除海底地震仪记录中的屈服噪声,提高低频地震信号的数据质量.当前应用于海底地震仪的压力传感器,大多采用基于压电效应的水听器,由于受到压电陶瓷敏感原理的限制,在记录低频信号(<0.1 Hz)方面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深海压力传感器既要承受极高的压力,又须感知微弱的水压变化,存在极大的挑战.本文基于流经毛细管的流体满足泊肃叶方程的理论,研制了一种深海低频差分压力传感器,并建立了传感器仪器响应理论模型.通过将传感器搭载在自主研制的宽频带海底地震仪上开展观测实验,检验毛细管结构对信号的影响、分析传感器的数据质量及可靠性.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成功实现了将深海低频水压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且在低频段地震计的垂直分量与压力传感器分量数据存在线性关系;在西太平洋海底近10个月的部署期间,这一传感器稳定地记录了大量高质量的地震信号,其数据质量与附近的陆地台站记录相当;利用这种压力数据,我们去除了海底地震计垂直分量上的屈服噪声,显著提升了低频地震数据的信噪比;本文研制的传感器能够直接应用于地震学研究,也为记录用途广泛的深海压力信号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差分压力计 海底地震仪 低频信号 屈服噪声 信噪比 压力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背景下低信噪比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维超 卞春江 聂宏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193,共11页
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与背景难以区分,信噪比低,检测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神经网络。通过特征增强模块,将目标的灰度分布特性编码至网络,实现红外弱小目标的特征增强;提出平衡双向特征融合模块,改进深层和... 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与背景难以区分,信噪比低,检测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神经网络。通过特征增强模块,将目标的灰度分布特性编码至网络,实现红外弱小目标的特征增强;提出平衡双向特征融合模块,改进深层和浅层特征融合方式,实现浅层细节信息和高层语义信息的平衡,进一步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在公开数据集上定性和定量地对比了方法的检测性能,并进一步比较了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目标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比于三种非监督方法和两种监督方法在检测率和虚警率性能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在虚警率为1×10^(−5)条件下检测率达到76.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目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低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56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工艺参数的设计与优化
20
作者 王志鹏 苏小平 康正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2-155,共4页
为了探究某铝合金乘用车轮毂的最佳低压铸造参数,本文利用田口试验法、信噪比分析法以及数值模拟,以孔隙率、二次枝晶臂间距以及凝固时间为优化目标,对浇注温度、上下模具预热温度和充型时间进行调整与匹配。结果表明,浇注温度650℃,上... 为了探究某铝合金乘用车轮毂的最佳低压铸造参数,本文利用田口试验法、信噪比分析法以及数值模拟,以孔隙率、二次枝晶臂间距以及凝固时间为优化目标,对浇注温度、上下模具预热温度和充型时间进行调整与匹配。结果表明,浇注温度650℃,上模预热温度280℃,下模预热温度340℃,充型时间20 s时,铸件质量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轮毂 低压铸造 田口方法 信噪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