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电站绿氨掺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低碳经济分析
1
作者 李海燕 孙王平 +4 位作者 程宇 崖华青 方世东 冯汉升 罗广南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共12页
为应对燃煤电站低碳转型需求,氨作为零碳燃料及高效储氢载体,其与煤混烧技术为火电行业碳减排提供了新路径。从“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角度,系统综述了绿氨合成、存储运输及氨煤混烧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并评估其经济性。研究发现,绿... 为应对燃煤电站低碳转型需求,氨作为零碳燃料及高效储氢载体,其与煤混烧技术为火电行业碳减排提供了新路径。从“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角度,系统综述了绿氨合成、存储运输及氨煤混烧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并评估其经济性。研究发现,绿氨合成以第二代低温低压技术(铁/钌催化剂)最具工业化潜力,该技术需要突破催化活性提升与可再生能源制氢-合成氨系统动态匹配技术;并提出开发10万吨级低温储罐与长输液氨管道,建设“西氨东输”网络以支撑绿氨规模化应用;氨煤混烧可通过优化掺氨位置(低氧区后掺)、空气分级(主燃区当量比1.1~1.3)及掺氨比例,以及设计低氮氨煤混烧燃烧装置,实现NO_(x)排放与纯煤相当,且需考虑掺烧后炉内辐射传热减弱、对流增强,以及锅炉汽水系统兼容性。当绿电成本降至0.10元/(kW·h)且碳价大于370元/t,或利用弃风/光电制氨时,绿氨将比燃煤具备竞争力,未来需通过绿氨降本、碳价机制与政策支持推动技术落地。该研究为燃煤电站绿氨掺烧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全链条技术参考与经济性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氨掺烧 燃煤电站 全产业链 低温低压氨合成 低氮燃烧 低碳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烟气余热协同回收联合利用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林 杨博 +4 位作者 高景辉 李斌 张亚夫 王红雨 孟颖琪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1,共5页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火电机组供电煤耗,提出一种可同步回收锅炉烟气和引风机小汽轮机(小机)蒸汽余热的集成式一体化节能装置。该系统以热媒水作为能量传递转换的载体,通过设置独立的小机凝汽器与低温省煤器,协同回收汽轮机排汽及锅...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火电机组供电煤耗,提出一种可同步回收锅炉烟气和引风机小汽轮机(小机)蒸汽余热的集成式一体化节能装置。该系统以热媒水作为能量传递转换的载体,通过设置独立的小机凝汽器与低温省煤器,协同回收汽轮机排汽及锅炉排烟2种不同形式的余热,升温后的热媒水进入暖风器,将热量统一利用,加热入炉一次风、二次风。最终,借助热媒水的强制循环流动,实现了蒸汽-烟气余热的协同回收联合利用,机组运行经济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具有投用灵活、季节适应性强、节能效果显著等优势,应用后机组发电标煤耗降低3.948 g/(kW·h),脱硫系统减少耗水量20 t/h,单台机组年收益增加约360万元。本文相关经验可供后续同类机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烟气余热 蒸汽余热 协同回收 联合利用 低温省煤器 引风机小汽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5年中巴经济走廊极端低温事件数据集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涛 陶辉 陈金雨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4期29-38,共10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极端低温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准确识别极端低温事件是减轻和抵御极端低温灾害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巴经济走廊地区格点化(0.25°×0.25°)逐日最低气温数据,通过计算极端低温阈值、...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极端低温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准确识别极端低温事件是减轻和抵御极端低温灾害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巴经济走廊地区格点化(0.25°×0.25°)逐日最低气温数据,通过计算极端低温阈值、剔除高温地区、识别不同持续时间极端低温事件,制作了1961–2015年中巴经济走廊地区的极端低温事件数据集。通过与历史极端低温事件记录对比验证表明:本数据集具有较高准确度和可靠性。本数据集可为中巴经济走廊地区极端低温事件时空变化和风险评估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极端低温事件 数据集 1961–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能循环利用的热水驱动吸收式制冷技术应用
4
作者 范丰涛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173,共4页
针对制浆造纸工艺中能耗与碳排放的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能循环利用的余热水驱动吸收式热泵低温制冷技术。通过对某公司冰水系统集成改造实际工程运行数据的深入分析,得出了余热水驱动低温制冷技术与装备的运行特性和技术经济性... 针对制浆造纸工艺中能耗与碳排放的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能循环利用的余热水驱动吸收式热泵低温制冷技术。通过对某公司冰水系统集成改造实际工程运行数据的深入分析,得出了余热水驱动低温制冷技术与装备的运行特性和技术经济性。经评估可知,每年可节省蒸汽18.5万t,年收益约2072万元,减少CO_(2)排放2.3万t,减排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余热 吸收式热泵 制冷 运行 技术经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仓能源桩系统绿色储粮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长女 罗晋 +2 位作者 谷贺 宋红领 王世慧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简化粮食入库后全周期控温供冷储粮流程,提出满仓主动降温与夏季粮仓热平衡2种供冷方案。通过理论公式计算2种方案下的供冷量需求,并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计算得出能源桩换热量,由此设计可满足上部粮仓供冷需求的能源桩运行方案。结果表明... 简化粮食入库后全周期控温供冷储粮流程,提出满仓主动降温与夏季粮仓热平衡2种供冷方案。通过理论公式计算2种方案下的供冷量需求,并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计算得出能源桩换热量,由此设计可满足上部粮仓供冷需求的能源桩运行方案。结果表明:在1万t储粮规模下,粮仓能源桩储粮技术可满足2种供冷方案下的能源需求,对比谷物冷却机与地源热泵储粮,其初期投入成本更低;对比空调储粮,其初期投入成本增加,但能源桩储粮技术可利用绿色清洁能源,储粮能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技术 清洁供冷 低温储粮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团聚耦合低温省煤器强化除尘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志康 雍恒 +3 位作者 杨刚中 熊卓 赵永椿 张军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92-2300,I0017,共10页
煤燃烧产生的细颗粒物和烟气脱硫产生的脱硫废水是燃煤电厂污染治理的难点。该文提出一种化学团聚耦合低温省煤器强化除尘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将加入团聚剂的工艺水或脱硫废水通过双流体雾化喷入低温省煤器前烟道,细颗粒物... 煤燃烧产生的细颗粒物和烟气脱硫产生的脱硫废水是燃煤电厂污染治理的难点。该文提出一种化学团聚耦合低温省煤器强化除尘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将加入团聚剂的工艺水或脱硫废水通过双流体雾化喷入低温省煤器前烟道,细颗粒物在化学团聚剂液桥力的作用下发生团聚长大,沿程水分蒸发后,液桥力转化为固桥力形成大的团聚体,耦合低温省煤器促进静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运行化学团聚可使粉尘排放浓度降低63.1%,168 h内平均粉尘排放浓度为2.66 mg/m^(3);基于运行数据优化了团聚剂喷量与低温省煤器循环水量;连续运行脱硫废水对强化除尘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实现了超低排放以及脱硫废水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团聚 强化除尘 低温省煤器 脱硫废水 燃煤电厂 超低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省煤器快速检漏技术开发应用
7
作者 雷雨 王勃 +2 位作者 张知翔 薛宁 姬海民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56-460,共5页
当前电厂在低温省煤器的稳定运行上面临较大的压力,尤其是低温省煤器的泄漏问题亟待解决。为实现低温省煤器泄漏的快速检测,防止其运行恶化,可利用低温省煤器后烟气温度变化实现快速检漏。通过COMSOL对低温省煤器泄露后的烟气温度变化... 当前电厂在低温省煤器的稳定运行上面临较大的压力,尤其是低温省煤器的泄漏问题亟待解决。为实现低温省煤器泄漏的快速检测,防止其运行恶化,可利用低温省煤器后烟气温度变化实现快速检漏。通过COMSOL对低温省煤器泄露后的烟气温度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发现,与无泄漏相比,泄漏发生后烟气温度降低可达2℃,同时烟道内低温区域扩大。因此,可在低温省煤器后整个烟道截面上矩阵式布置多个温度测点,监测不同测点烟气温度或同一测点烟气温度的变化速率和变化幅度,即可快速判断低温省煤器是否发生泄漏,再配合水侧压力测试即可实现快速检漏。在低温省煤器设计、运行、检修3个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对电厂低温省煤器运行稳定性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省煤器 泄露 快速检测 烟气温度 水侧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热锅炉省煤器腐蚀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正宁 刘洋 +3 位作者 谭厚章 牛艳青 王学斌 徐通模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8-511,共4页
对国内某铝厂原料石油焦和煅烧后的石油焦进行了X射线荧光(XRF)分析,并通过省煤器样管的扫描电镜(SEM)分析及腐蚀层的X射线衍射(XRD)检测,讨论了余热锅炉省煤器管壁低温腐蚀的形成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省煤器管壁腐蚀层物质的主要成分是Fe... 对国内某铝厂原料石油焦和煅烧后的石油焦进行了X射线荧光(XRF)分析,并通过省煤器样管的扫描电镜(SEM)分析及腐蚀层的X射线衍射(XRD)检测,讨论了余热锅炉省煤器管壁低温腐蚀的形成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省煤器管壁腐蚀层物质的主要成分是FeSO4.H2O;炼焦产生的高浓度SO2以及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大量水蒸气是造成铝厂余热锅炉低温腐蚀的原因,可以通过提高省煤器管壁温度来防止低温腐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省煤器 低温腐蚀 石油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排放改造后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存在问题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3
9
作者 牟春华 王一坤 +2 位作者 白文刚 郭明 张华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50,共5页
随着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普遍应用,低温省煤器等烟气余热利用设备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所存在的低温腐蚀、磨损、积灰堵塞以及振动等问题,分析了形成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选用耐低温腐蚀性... 随着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普遍应用,低温省煤器等烟气余热利用设备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所存在的低温腐蚀、磨损、积灰堵塞以及振动等问题,分析了形成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选用耐低温腐蚀性能优异的材料制造换热器,合理设计受热面结构型式,控制烟气流速和受热面金属壁温,加装吹灰设备以及导流板和防振隔板等防治对策,有效地解决了烟气余热利用设备所存在的低温腐蚀、磨损、积灰堵塞以及振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省煤器 低温腐蚀 磨损 积灰 堵塞 振动 超低排放 烟气余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余热利用方案的热力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宋晓娜 韩宇 +3 位作者 张晨旭 徐钢 刘超 杨勇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18,共5页
我国电站普遍存在燃煤耗量高,机组效率低的问题,在锅炉尾部烟道增设余热利用系统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国内某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为例,对电站传统余热利用方案和新型并联余热利用方案进行了热力计算及火用分析对比。结果表明... 我国电站普遍存在燃煤耗量高,机组效率低的问题,在锅炉尾部烟道增设余热利用系统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国内某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为例,对电站传统余热利用方案和新型并联余热利用方案进行了热力计算及火用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并联余热利用方案可使机组供电煤耗降低值增至传统余热利用方案的2倍,空气加热部分火用损降低5.4MW,使空气预热器火用效率由78.3%提高至85.0%;机组热功转换效率显著提高,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1 000MW机组 烟气余热利用 热力计算 火用分析 高温烟水换热器 低温烟水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MW机组锅炉加装低温省煤器的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61
11
作者 康晓妮 马文举 +3 位作者 马涛 陈祥 马学江 赵成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1,共4页
对某台320MW机组锅炉在尾部烟道加装低温省煤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机组凝结水,以降低电袋复合除尘器入口烟温。试验结果表明:加装低温省煤器后,汽轮机热耗率下降40.3kJ/(kW.h),机组供电煤耗降低1.425g/(kW.h);进入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烟气... 对某台320MW机组锅炉在尾部烟道加装低温省煤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机组凝结水,以降低电袋复合除尘器入口烟温。试验结果表明:加装低温省煤器后,汽轮机热耗率下降40.3kJ/(kW.h),机组供电煤耗降低1.425g/(kW.h);进入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烟气温度降至130℃左右,满足进入脱硫装置排烟温度≤150℃的要求,同时消除了锅炉两侧烟道的烟温偏差,使机组可在任何负荷下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MW机组 锅炉 低温省煤器 排烟温度 热耗率 供电煤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技术经济性比较 被引量:28
12
作者 马有福 杨丽娟 吕俊复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1-328,共8页
以某600MW超超临界燃烟煤机组为对比机组,对常规低温省煤器、低温省煤器前移和旁通烟道3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了热经济性与技术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回收锅炉排烟由122℃降温至90℃的余热,3种系统可使机组供电标准煤耗分别减... 以某600MW超超临界燃烟煤机组为对比机组,对常规低温省煤器、低温省煤器前移和旁通烟道3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了热经济性与技术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回收锅炉排烟由122℃降温至90℃的余热,3种系统可使机组供电标准煤耗分别减小1.51g/(kW·h)、1.71g/(kW·h)和2.81g/(kW·h),需分别投资1 125万元、1 940万元和1 685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4.42a、8.66a和3.29a;低温省煤器前移对机组供电效率的提高不明显,但因应用水媒式空气预热器,受热面投资显著增大,因而技术经济性欠佳;由于节能效果显著,旁通烟道表现出最优的热经济性和技术经济性,建议对其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余热利用 旁通烟道 低温省煤器 技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秀珍菇生长发育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闫静 王伟科 +3 位作者 袁卫东 陆娜 宋吉玲 周祖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167,共7页
为了研究秀珍菇变温结实机制,在不同温度(20、22、24、26、28、30℃)条件下对秀珍菇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发满30 d后在4、8、12℃条件下进行3~24 h低温处理(以25℃处理作为对照),测定秀珍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 为了研究秀珍菇变温结实机制,在不同温度(20、22、24、26、28、30℃)条件下对秀珍菇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发满30 d后在4、8、12℃条件下进行3~24 h低温处理(以25℃处理作为对照),测定秀珍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漆酶等5种胞外酶活性;并在夏季进行不同温度(8、12、16、20℃)、不同时长(6、9、12、15、18 h)的打冷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在26℃条件下培养的菌丝生长势强,生长速率快,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菌丝生长势变弱。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处理温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5种胞外酶的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9~18 h内酶活性达到峰值;经4、8、12℃低温处理后,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淀粉酶4种胞外酶的活性增强,而胞外漆酶活性降低,且处理温度越低,漆酶活性越低。打冷出菇试验结果表明,8℃处理9~15 h和16℃处理12 h产量较高,单产达到100 g/包以上。从菇蕾形成和出菇整齐度来看,在16℃条件下处理12 h出菇效果较好。这说明对秀珍菇菌包出菇前进行打冷处理可以通过胞外酶活性变化来调节基质降解和营养吸收,进而调节出菇。本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食用菌变温结实机制和指导夏季秀珍菇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低温处理 菌丝生长 胞外酶活性 栽培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案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张润盘 董丽娟 +2 位作者 辛建华 赵荣中 田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烟气余热利用途径包括加热凝结水和加热热网水等方案,以唐山西郊三期扩建工程2×350 MW机组为例,通过经济性分析和计算,得到烟气余热利用方案的经济效益,从而量化烟气余热利用的优势,为烟气余热利用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锅炉 烟气 低温省煤器 余热利用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省煤器设计及其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李斌 党自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9,共5页
对某220MW机组锅炉加装的低温省煤器进行热力设计。低温省煤器采用H型鳍片管,布置在空气预热器与除尘器之间,利用排烟余热加热凝结水使排烟温度从160℃降至135℃。建立了低温省煤器的分布参数数学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其稳态值与对应... 对某220MW机组锅炉加装的低温省煤器进行热力设计。低温省煤器采用H型鳍片管,布置在空气预热器与除尘器之间,利用排烟余热加热凝结水使排烟温度从160℃降至135℃。建立了低温省煤器的分布参数数学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其稳态值与对应理论计算数据误差较小,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静态精度,有助于正确评价低温省煤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省煤器 分布参数 数学模型 Simulink软件 动态特性 静态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站清洁高效协同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优化系统 被引量:27
16
作者 韩宇 徐钢 +2 位作者 杨勇平 许诚 宋晓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4-680,692,共8页
提出应用氟塑料换热器技术,在电站锅炉尾部烟道中同时串联布置2级水媒式烟气加热器(MGGH)与2级低温省煤器,形成清洁高效协同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优化系统;通过热力性能分析与技术经济学分析,详细研究了优化系统的优势.结果表明:与前置MGG... 提出应用氟塑料换热器技术,在电站锅炉尾部烟道中同时串联布置2级水媒式烟气加热器(MGGH)与2级低温省煤器,形成清洁高效协同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优化系统;通过热力性能分析与技术经济学分析,详细研究了优化系统的优势.结果表明:与前置MGGH方案和后置MGGH方案相比,优化系统针对烟气余热进行了充分的梯级利用,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同时由于各换热器温差设计较为合理,可将换热器面积控制在较小的合理范围内,投资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塑料换热器技术 MGGH 低温省煤器 清洁高效协同 余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0t/h锅炉增设低压省煤器降低排烟温度的实践 被引量:37
17
作者 黄新元 史月涛 +2 位作者 孙奉仲 陆万鹏 齐林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8,共4页
为解决某电厂4号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在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增低压省煤器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利用回热系统的低温给水吸收锅炉排烟余热,在不影响空气预热器出口风温和锅炉燃烧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排烟温度30℃以上... 为解决某电厂4号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在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增低压省煤器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利用回热系统的低温给水吸收锅炉排烟余热,在不影响空气预热器出口风温和锅炉燃烧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排烟温度30℃以上。对系统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分析,给出了低压省煤器的主要运行调试结果。运行调试表明,新投运的低压省煤器对汽轮机真空几乎没有影响(仅0.08%),增加烟气压降不到108Pa,降低供电标准煤耗近3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节能 锅炉排烟温度 低压省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电站空气预热器与低压省煤器的组合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清海 张衍国 +3 位作者 陈勇 蒙爱红 逄锦福 陈昌和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4-858,共5页
垃圾焚烧电站的低温腐蚀十分严重。目前,尾部受热面(主要是空气预热器)防腐蚀措施主要是在空气预热器前增加暖风器,以提高空气预热器的金属温度,减轻腐蚀,但增加暖风器会降低锅炉乃至电厂的效率。针对深圳市环卫厂150t/d垃圾焚烧锅炉的... 垃圾焚烧电站的低温腐蚀十分严重。目前,尾部受热面(主要是空气预热器)防腐蚀措施主要是在空气预热器前增加暖风器,以提高空气预热器的金属温度,减轻腐蚀,但增加暖风器会降低锅炉乃至电厂的效率。针对深圳市环卫厂150t/d垃圾焚烧锅炉的改造方案,以蒸汽空气加热器和低压省煤器的联合使用的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兼顾尾部受热面防腐和整个机组效率,综合考虑尾部受热面布置和热力系统的优化,并对垃圾焚烧电站热力系统优化设计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垃圾焚烧炉 低温腐蚀 空气预热器 低压省煤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应用 被引量:41
19
作者 张华东 张知翔 +4 位作者 贾兆鹏 梁双轨 徐党旗 张广才 候逊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7-132,共6页
介绍了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的概况及设计特点与优势,该联合系统是利用低温省煤器来加热凝结水,低温省煤器出口一部分凝结水加热暖风器,将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提高至70℃,另一部分凝结水排挤汽轮机抽汽增加汽轮机做功能力,实现节... 介绍了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的概况及设计特点与优势,该联合系统是利用低温省煤器来加热凝结水,低温省煤器出口一部分凝结水加热暖风器,将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提高至70℃,另一部分凝结水排挤汽轮机抽汽增加汽轮机做功能力,实现节能。同时,对某300MW机组分别采用传统低温省煤器和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联合系统相比于纯低温省煤器系统多节煤约0.97g/(kW·h),节煤量主要来源于替代原有暖风器的耗汽量而产生的收益;随负荷降低,系统节煤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省煤器 暖风器 凝结水 空气预热器 排烟温度 节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郭小丹 胡三高 +1 位作者 杨昆 徐鸿 《现代电力》 2010年第2期58-61,共4页
电厂的循环水存在大量低温热能,热泵具有将低温热能提升为高温热能的能力。对利用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与常规热电厂供热进行对比,认为利用热泵回收电厂余热具有节能、环保的双重效应;然后以某电厂周边小区... 电厂的循环水存在大量低温热能,热泵具有将低温热能提升为高温热能的能力。对利用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与常规热电厂供热进行对比,认为利用热泵回收电厂余热具有节能、环保的双重效应;然后以某电厂周边小区应用循环水热泵系统进行冬季供暖以及夏季制冷为实例,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虽然水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较高,但运行费用较低,5年可收回投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热泵 循环水 低温余热 节能 技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