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ablishment of a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 for Rice Bacterial Leaf Brown Spot Disease
1
作者 Zhang Jun-hua Wang Liang +8 位作者 Zhang Yao Ni Zhe Xu Xiao-feng Yang Ming-xiu Peng Li-li Yang Xin Wang Yi-han Jiang Xiao-jiao Haseeb Younis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3年第1期13-19,共7页
Rice bacterial leaf brown spot disease caused by 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Pss)is a major disease on rice.In recent years,Pss has emerged worldwide,seriously affecting rice producti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 Rice bacterial leaf brown spot disease caused by 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Pss)is a major disease on rice.In recent years,Pss has emerged worldwide,seriously affecting rice producti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of Pss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this disease.In order to robust and accurately diagnose the rice bacterial leaf brown spot disease in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an assay system for the Pss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and the specific sequence of hrcN was used as the target,based 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The best detection system was MgSO 48 mmol·L^(-1),Bst DNA polymerase 8 U,dNTP 1.4 mmol·L^(-1),the ratio of internal and outer primers was 2:1,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63℃,the reaction time was 45 min,and the lowest sensitivity was 104 CFU·mL^(-1).This results provided an accurate and robust method for laboratory and field diagnosis of bacterial leaf brown spot disease of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基因的RT-LAMP技术检测PEDV、TGEV、PDCoV三种猪腹泻冠状病毒的研究
2
作者 邓可辉 陈志飞 +6 位作者 俞婷 王志林 王修武 郭智轩 李松倍 魏文康 贺东生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9,共10页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3种猪冠状病毒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为现场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根据GenBank公布的PEDV、TGEV、PDCoV的N基因保守序...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3种猪冠状病毒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为现场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根据GenBank公布的PEDV、TGEV、PDCoV的N基因保守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了3套LAMP检测引物,并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以及临床样品检测,分别建立了3种快捷、敏感的猪冠状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PEDV、TGEV、PDCoV 3种冠状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温度分别为65℃、63℃、63℃,3种检测方法均可在45 min左右完成恒温扩增,扩增出特异性阶梯状条带,且不依赖于PCR仪等昂贵设备,仅需普通恒温装置即可反应。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PEDV、TGEV、PDCoV分别可以达到的检测下限为20、23、10拷贝/μL,敏感性较好;所建立的3种检测方法分别只检测出PEDV、TGEV、PDCoV,且与常见的猪源性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用所建立的3种RT-LAMP检测方法对45份猪腹泻病料进行检测,PEDV、TGEV、PDCoV阳性率分别为33.33%(15/45)、22.22%(10/45)、13.33%(6/45),均比常规RT-PCR检测阳性率高。与常规RT-PCR相比较,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且检测设备门槛低,更适用于基层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家伟 郭利 +4 位作者 杨勇 王建科 张淑琴 张加力 程世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11-3118,共8页
针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5′UTR基因(GenBank登录号:AY278459.1)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特异性识别靶基因序列上4个独立区域,采用LAMP技术,利用实时浊度仪实时检测LAMP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焦磷酸镁白色沉淀,实时... 针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5′UTR基因(GenBank登录号:AY278459.1)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特异性识别靶基因序列上4个独立区域,采用LAMP技术,利用实时浊度仪实时检测LAMP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焦磷酸镁白色沉淀,实时监测反应液浊度来判断反应结果,实现对扩增反应全过程的监控,建立BVDV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实时浊度仪在恒温63℃下50min完成检测,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经优化该方法只检测BVDV阳性,特异性强;病毒10-6倍稀释时仍能被检测到,比PCR方法灵敏度至少高100倍;重复性良好。LAMP实时浊度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势,为BVDV的临床检测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邹莹 郭晓萌 +2 位作者 万晓媛 邱亮 张庆利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6-164,共9页
本研究以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DIV1)主要衣壳蛋白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DIV1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并以pMD18-DIV1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对该方法的检测灵敏... 本研究以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DIV1)主要衣壳蛋白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DIV1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并以pMD18-DIV1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对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检测特异性等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此方法最适反应温度为64.4℃,优化后的25μl反应体系中包含2.5μl 10×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buffer、4.0 mmol/L Mg^2+、1.2 mmol/L dNTPs、6.4 U Bst 2.0 WarmStart■DNA聚合酶、0.8μmol/L EvaGreen■和4.4μl ddH2O。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下限为3.54×10^2拷贝/反应;与虾肝肠胞虫(EHP)、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对虾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IHHNV)、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和黄头病毒(YHV)等主要虾类病原没有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以GeneFinder■替换EvaGreen■并将其预置于反应管内,结合上述扩增方法可实现对DIV1的现场快速高灵敏检测。本研究建立的DIV1-LAMP实时荧光定量和现场检测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和快速等特点,为近几年新发虾类病原DIV1的定性、定量以及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有利于对虾养殖业中开展DIV1的监测、预警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 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可视扩增(LAMP)检测禽肺炎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谢志勤 谢芝勋 +5 位作者 邓显文 谢丽基 庞耀珊 刘加波 范晴 罗思思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3期48-51,共4页
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检测禽肺炎病毒的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禽肺炎病毒的F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6条特异扩增禽肺炎病毒F基因片段的引物,通过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针对禽肺炎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法,测定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采集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检测禽肺炎病毒的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禽肺炎病毒的F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6条特异扩增禽肺炎病毒F基因片段的引物,通过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针对禽肺炎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法,测定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采集的禽临床样品的DNA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只检出禽肺炎病毒;敏感性扩增结果表明,Lamp检测禽肺炎病毒为100fg的RNA模板。该LAMP方法有简便、快速和特异性高的优点,可用于临床上对禽肺炎病毒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肺炎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小果病毒1 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云岫 尚勤旺 +2 位作者 韩紫硕 徐晓厚 王德亚 《落叶果树》 2023年第1期12-15,共4页
樱桃小果病毒1(LChV-1)已成为严重影响樱桃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建立LChV-1的快速检测体系。依据NCBI数据库中LChV-1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3组特异性引物,经优化,筛选获得1组特异性引物。以感染LC... 樱桃小果病毒1(LChV-1)已成为严重影响樱桃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建立LChV-1的快速检测体系。依据NCBI数据库中LChV-1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3组特异性引物,经优化,筛选获得1组特异性引物。以感染LChV-1的甜樱桃叶片总RNA为模板,构建RT-LAMP检测体系为:6.0 mM Mg^(2+),0.2μM的外引物和1.2μM的内引物,在57℃条件下反应60 min。使用RT-LAMP方法对35个疑似樱桃小果病的甜樱桃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有13个样品感染了LChV-1,检测结果与RT-PCR法一致。RT-LAMP法具有特异性强、快速等特点,适合对LChV-1田间样品的快速检测与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小果病毒1 检测 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过敏原巴西坚果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津 陈源树 +3 位作者 凌莉 李志勇 张璜 高东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76-80,共5页
根据巴西坚果2S白蛋白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 根据巴西坚果2S白蛋白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光染料终点显色法。以澳洲坚果、开心果、碧根果等17种常见坚果来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将巴西坚果DNA进行梯度稀释后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将0.5%、1%和1.5%3个浓度梯度的巴西坚果DNA重复检测20次来验证方法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特异、灵敏、稳定地检测食品中的巴西坚果成分,检测低限为0.5%。此外,对7种市售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食品标签标示的过敏原成分结果吻合率为10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过敏原 巴西坚果 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过敏原澳洲坚果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津 张隽 +3 位作者 李婷 张璜 高东微 李志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6-232,共7页
根据澳洲坚果豌豆蛋白AMP2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 根据澳洲坚果豌豆蛋白AMP2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光染料终点显色法。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灵敏、稳定地检测食品中的澳洲坚果成分,检测低限为0.5%。此外,对7种市售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食品标签标示的过敏原成分结果吻合率为10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在市售食品的过敏原成分检测上较商业化快速检测试纸条更加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过敏原 澳洲坚果 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含有CaMV35S的转基因玉米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金松 黄丛林 +1 位作者 张秀海 吴忠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4,共7页
DN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新型基因检测技术。针对玉米表达载体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CaMV35S)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对LAMP反应的MgSO4、dNTPs、Betaine、内引物、外引物各个成分进行了优化,此外还对L... DN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新型基因检测技术。针对玉米表达载体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CaMV35S)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对LAMP反应的MgSO4、dNTPs、Betaine、内引物、外引物各个成分进行了优化,此外还对LAMP和PCR两种不同方法的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建立转基因玉米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LAMP与PCR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具有时间少,成本低,特异性高,检测方法多样等优势,为检测转基因玉米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提供了一种更加简便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瓜果腐霉菌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庆玲 沈丹宇 +3 位作者 于佳 赵媛媛 朱也 窦道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7,共9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为诊断和防治瓜果腐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在瓜果腐...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为诊断和防治瓜果腐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在瓜果腐霉菌基因组上筛选有序列特异性的基因作为检测的靶标基因,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的快速、准确的LAMP检测方法,随后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发病组织实际检测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鉴定到1个编码Trypsin蛋白酶的基因是瓜果腐霉菌特异的基因,以该序列作为靶标建立了LAMP检测方法。在扩增前加入染料羟基萘酚蓝(HNB)作为指示剂,在等温条件(64℃)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60 min,即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结果,HNB显示天蓝色即为阳性反应;同时,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为梯形条带,也可判定为阳性反应。特异性试验中,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能将瓜果腐霉菌和其他病原菌区分开。灵敏度试验中,LAMP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0 pg·μL-1,与Real-time PCR反应灵敏度一样,是普通PCR反应灵敏度的100倍。发病组织实际检测试验中,该LAMP方法能检测出人工接种发病植株中的瓜果腐霉菌。[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基层使用的针对瓜果腐霉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为该菌所致病害的准确诊断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果腐霉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羟基萘酚蓝(HN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