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储直流微电网中光伏与储能单元控制策略研究
1
作者 潘欢 宁显华 +2 位作者 李峰 吴嘉欣 刘长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9-70,共12页
在光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需要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通常对光伏系统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技术。但传统的MPPT控制速度慢、精度低,特别是在局部阴影情形下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基于此,首先提出一种将布... 在光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需要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通常对光伏系统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技术。但传统的MPPT控制速度慢、精度低,特别是在局部阴影情形下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基于此,首先提出一种将布谷鸟搜索算法与电导增量法相结合的混合MPPT控制。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快速全局寻优,再使用电导增量法精确定位,实现快速而准确地跟踪最大功率点。储能单元是光储直流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输出电流均分、荷电状态(stateof charge, SoC)均衡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是主要控制目标。但电流均分受线路电阻差异的影响,进而影响SoC均衡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于是设计一种新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以实现上述目标。该策略在电压外环采用母线电压作为反馈值,在电流内环中设计了基于一致性算法的控制策略,将SoC与指数函数结合并引入加速因子,使得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SoC的快速均衡。所提控制策略既不需要下垂控制,也无需二次补偿控制,减轻了通信负担。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直流微电网系统模型,验证所设计新的混合MPPT控制和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电流均分 SoC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AGV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
2
作者 李小飞 蒋光利 +2 位作者 李志恒 戴欣 苏玉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418-4430,共13页
为了解决自动导向车(AGV)无线充电系统中互感与负载变化导致系统输出电流和系统效率变化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AGV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首先,该文进行系统电路分析,给出互感与负载的识别原... 为了解决自动导向车(AGV)无线充电系统中互感与负载变化导致系统输出电流和系统效率变化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AGV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首先,该文进行系统电路分析,给出互感与负载的识别原理。其次,阐述了基于该互感与负载识别原理的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在闭环恒流控制方面,对基于移相控制的闭环系统进行分析,说明该系统利用反馈检测电压进行输出电流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在效率优化控制方面,针对LCC-LCC和SS谐振补偿拓扑建立效率数学模型,对两种补偿拓扑工作模式下的效率负载临界点(即两种拓扑下系统效率相等时的临界负载取值)进行分析,给出可通过识别负载以优化系统效率方法的理论依据,得到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系统效率优化控制流程。最后,搭建了实验装置样机平台,分别对互感与负载识别方法、系统闭环恒流控制方法和效率优化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向车(AGV) 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 闭环恒流 参数识别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雷达供电母线电流谐振的抑制方法
3
作者 朱永亮 吴志辉 黄炼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射脉冲时,供电母线的电流随着发射脉冲的频率和脉宽而波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条件下电流波动的峰值差异很大。当雷达发射脉冲的频率与供电系统输入端的谐振频率接近时,母线电流将出现谐振放大,谐振波动的幅值将大大...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射脉冲时,供电母线的电流随着发射脉冲的频率和脉宽而波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条件下电流波动的峰值差异很大。当雷达发射脉冲的频率与供电系统输入端的谐振频率接近时,母线电流将出现谐振放大,谐振波动的幅值将大大超过正常雷达发射时的峰值电流,这给卫星供电系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针对母线电流谐振波动的现象,文中分析了电流谐振波动产生的原理,并提出一种电压和电流双控制环路的抑制方法。该方法在稳压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电流幅值的稳定控制来抑制供电母线电流谐振的幅值,使供电母线电流在任何工况下的波动均保持在最小值以内。仿真及实际电路的验证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母线电流谐振波动的幅值,可用于星载雷达天线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卫星电源 供电母线 电流谐振波动 环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流内环的构网型MMC新型交流电压构建策略及参数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黎 杨仁炘 +3 位作者 施刚 张琛 张建文 蔡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9,共13页
构网型控制是电力电子变流器支撑新能源主导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高压大功率场景下,构网变流器通常采用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拓扑。MMC无集中滤波电容、难以获取并网电流前馈的特性使得常规... 构网型控制是电力电子变流器支撑新能源主导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高压大功率场景下,构网变流器通常采用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拓扑。MMC无集中滤波电容、难以获取并网电流前馈的特性使得常规构网型控制中,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级联控制回路的性能恶化。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交流电压控制策略,在保留电流内环限流能力的同时,将电流内环通过戴维南-诺顿等效变换成受控电压源串联虚拟阻抗的形式,实现了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的端电压构建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对控制环节及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新型构网策略及参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柔性直流输电 构网型控制 电流内环 交流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流限幅环节影响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暂态稳定区间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凯 肖凡 +3 位作者 葛平娟 涂春鸣 邹凯星 肖泽坤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51-1961,I0054,共12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输出外特性与传统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相似,因此VSG能够为电网提供电压与频率支撑。然而,在故障工况下,VSG存在与SG类似的功角失稳问题,且VSG无法承受过大的故障...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输出外特性与传统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相似,因此VSG能够为电网提供电压与频率支撑。然而,在故障工况下,VSG存在与SG类似的功角失稳问题,且VSG无法承受过大的故障电流。由于VSG过流能力较弱,一般需要设置相应的电流限幅环节。加入电流限幅环节后,VSG暂态特性发生改变,暂态分析复杂度提升,目前电流限幅环节对VSG暂态稳定区间的影响尚不清晰。基于此,该文充分考虑电流限幅环节对VSG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得到故障全过程下VSG的暂态行为;接着,利用Runge-Kutta迭代算法及最小二乘数据拟合等分析手段,计算得到不同电流限幅倍数与不同故障深度下的极限切除角(critical clear angle,CCA)和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 time,CCT),定量刻画了VSG暂态稳定区间,为继电保护等电网实际操作提供准确的理论指导。最后,仿真和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与暂态稳定区间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暂态特性分析 电流限幅环节 暂态稳定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电池原理的电化学脱氯试验研究
6
作者 俞坚祥 吴烨 +4 位作者 房子柱 庄磊 孙克纬 冯龙海 李森林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对不同水灰比钢筋混凝土开展了基于原电池原理的电化学脱氯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的钢筋混凝土电化学参数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大,脱氯初期阳极工作电位越负,回路电流越大,脱氯效率越高;水灰比越大,脱氯后钢筋腐蚀电位... 对不同水灰比钢筋混凝土开展了基于原电池原理的电化学脱氯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的钢筋混凝土电化学参数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大,脱氯初期阳极工作电位越负,回路电流越大,脱氯效率越高;水灰比越大,脱氯后钢筋腐蚀电位正移越明显,极化电阻增幅越大,OH^(-)浓度的增幅越小;脱氯后,混凝土中C-S-H凝胶和Friedel’s盐的含量略微降低,而Ca(OH)_(2)的含量略微增加,AFt和C-S-H凝胶少量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电池原理 脱氯 水灰比 钢筋腐蚀电位 极化电阻 回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路反馈的三相逆变器有源阻尼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李劲松 亓玉帅 +4 位作者 李国锋 吕敬 华浩 杨庆新 李永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9,184,共15页
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接口,并网逆变器用来将直流电能转换为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并馈入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CL滤波器由于其出色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输出端,但因其开环传递函数缺... 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接口,并网逆变器用来将直流电能转换为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并馈入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CL滤波器由于其出色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输出端,但因其开环传递函数缺乏阻尼项而存在谐振尖峰,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鉴于此,提出利用逆变器侧电流进行有源阻尼控制,相比传统电容电流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在面对电网阻抗变化时,基频增益T fo与截至频率f c仍能保持不变。且从阻尼角度分析,具有更好的稳定裕度和响应速度。为进一步降低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同时引入电网电流反馈,构建双环路以增大输出阻抗。以逆变器电流环消除谐振尖峰,以电网电流环降低谐波分量,最后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并网逆变器 逆变器侧电流 有源阻尼控制 双环路反馈 输出阻抗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配电合环校验的分区数据驱动参数辨识方法
8
作者 段天泽 韩璟琳 +3 位作者 胡平 李洪涛 赵子珩 郭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3-61,共9页
中压馈线层的物理参数不精确使带电合环电流计算误差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配电网合环校验的数据驱动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配变和线路开关的运行数据实现潮流线路阻抗参数的精准辨识。针对配电网量测数据不能覆盖所有节点的问题... 中压馈线层的物理参数不精确使带电合环电流计算误差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配电网合环校验的数据驱动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配变和线路开关的运行数据实现潮流线路阻抗参数的精准辨识。针对配电网量测数据不能覆盖所有节点的问题,采用状态空间压缩得到有限量测数据与待定参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利用最小化分区组合的分布式参数回归方法,提高了量测数据在参数回归中的利用率,进而降低参数回归误差。最后,利用数据驱动的阻抗参数的辨识结果校验合环冲击电流大小与解环转供后的线路电压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基于实际10 kV线路的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参数辨识精度,并可以精确计算合环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参数辨识 合环校验 合环电流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DB的数字隔离器寿命测试系统
9
作者 李梓腾 王进军 +1 位作者 陈炫宇 王凯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4,共6页
为评估数字隔离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寿命,提出一种基于经时击穿(TDDB)的寿命测试系统,通过自动化和多路并行测试来提升测试效率。具体方法包括设计一个支持16路同时进行测试的系统,使用DSP控制程序和上位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为评估数字隔离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寿命,提出一种基于经时击穿(TDDB)的寿命测试系统,通过自动化和多路并行测试来提升测试效率。具体方法包括设计一个支持16路同时进行测试的系统,使用DSP控制程序和上位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增加电压应力来加速老化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检测到失效时立即终止测试,并自动记录失效时间;同时通过模拟工作电压环境,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与传统方法相比,所设计系统显著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测试效率和可靠性,并且能够提前预警潜在故障,为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该研究对于提高数字隔离器的可靠性和寿命,以及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隔离器 经时击穿 寿命测试 可靠性评估 栅氧化层击穿 回路电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不确定性的合环电流区间预测方法
10
作者 李黄强 赵化达 +3 位作者 舒征宇 陈林 童华敏 李欣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5,共8页
针对合环电流计算精度低且具有高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合环电流区间预测方法。首先,为克服在合环电流预测中影响因素众多致使数据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LASSO回归的变量选择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选择,构建可以有效进... 针对合环电流计算精度低且具有高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合环电流区间预测方法。首先,为克服在合环电流预测中影响因素众多致使数据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LASSO回归的变量选择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选择,构建可以有效进行合环电流预测的多元数据集;其次,基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和图卷积神经网络搭建特征提取模块充分挖掘多元数据的全局特征信息,再利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捕捉多元数据之间的长期依赖关系,进行合环电流时段预测,并对合环电流时段预测结果误差进行概率密度估计,叠加合环电流时段预测结果得到最终合环电流区间预测结果。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LASSO 核密度估计 特征提取 合环电流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锁相环暂态过程的正负双序控制光伏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11
作者 李世伟 毕书奇 +4 位作者 许守东 欧阳金鑫 龚辉 石恒初 张丽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101,163,共10页
随着光伏发电装机的持续增加,光伏故障输出特性的准确分析与计算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逆变器的控制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故障行为。当电网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时,现有光伏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未考虑锁相环暂态过程,忽略了锁相偏... 随着光伏发电装机的持续增加,光伏故障输出特性的准确分析与计算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逆变器的控制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故障行为。当电网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时,现有光伏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未考虑锁相环暂态过程,忽略了锁相偏差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可能产生较大误差。为此,分析了电网故障下光伏正负双序控制暂态响应,推导了正负序交直轴电流的表达式,分析了电流的跟踪特性,进一步提出了电网不对称故障下锁相偏差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正负双序控制过程中锁相偏差对光伏短路电流的影响,推导了正负序旋转坐标系下的光伏正负序电流表达式,从而得出了光伏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光伏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短路电流 锁相环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环流回路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赵崇滨 姜齐荣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6,共7页
目前应用阻抗法分析宽频振荡时,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通常仅建立互联电气回路的阻抗模型。尽管相关研究计及了MMC交流共模环流动态的影响,但从传递函数对系统模式可观性的角度考虑是不充分的。为此,基于谐波线性化理论,推导了计及... 目前应用阻抗法分析宽频振荡时,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通常仅建立互联电气回路的阻抗模型。尽管相关研究计及了MMC交流共模环流动态的影响,但从传递函数对系统模式可观性的角度考虑是不充分的。为此,基于谐波线性化理论,推导了计及频率耦合效应的MMC一维闭环环流回路阻抗模型,特别说明了由于环流回路无法实现可靠的源-荷划分,环流回路阻抗模型与已有阻抗模型在推导和检验方式上的区别。进一步改进对数导数判据,结合最优化方法,辨识嵌入闭环阻抗模型分子多项式的闭环系统模式。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环流 回路阻抗 稳定性分析 零极点对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光伏为电源的无线充电式新能源汽车控制研究
13
作者 王呈轩 宫瑞邦 +3 位作者 樊艳芳 宗思佳 程俊文 张雷亮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6-313,共8页
为确保电动汽车的充电便捷性与环保性,该文提出将无线充电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集成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并分别对光伏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车载电池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试验平台验证近场通信下闭环最大效率点跟... 为确保电动汽车的充电便捷性与环保性,该文提出将无线充电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集成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并分别对光伏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车载电池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试验平台验证近场通信下闭环最大效率点跟踪控制下无线充电的可行性及高效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所提以光伏为电源的无线充电式新能源汽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光伏充电 衡流充电 无线充电 车载电池 闭环最大效率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型低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共模电流直接闭环抑制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晓军 何晋伟 +2 位作者 乔学博 韩俊飞 王成山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3,177,共13页
非隔离型低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具有可主动调节配电网潮流、改善电能质量等功能,因其高效率、低成本、高功率密度等优势受到了高度关注。但多端变流器脉宽调制及动态耦合效应会产生复杂共模环流,影响系统安全稳定。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提... 非隔离型低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具有可主动调节配电网潮流、改善电能质量等功能,因其高效率、低成本、高功率密度等优势受到了高度关注。但多端变流器脉宽调制及动态耦合效应会产生复杂共模环流,影响系统安全稳定。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开关周期平均共模电压直接调制的共模环流指定谐波闭环抑制策略。首先,建立非隔离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的精准共模电路模型,分析阻抗和主导次共模环流特性,揭示了开关周期平均共模电压和共模环流的关联性;其次,通过双侧变流器零矢量协调分配实现了等效平均共模电压的精准调节,在不影响差模电流动态调节的基础上实现了指定次共模环流的闭环抑制调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共模电压 共模电流抑制 共模回路 三次谐波 零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自适应的构网型变流器宽频带谐波电压抑制策略
15
作者 赵统 吴超 +2 位作者 王勇 蒋顺平 黄秋燕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7,共14页
传统构网型变流器在复杂电网阻抗、非线性负载的应用场景下的输出电压会存在较大谐波而不满足电能质量要求。然而,传统构网变流器的控制目标在于维持基波电压幅值和频率的稳定,公共耦合点谐波电压的问题被忽略。为了提升构网变流器对谐... 传统构网型变流器在复杂电网阻抗、非线性负载的应用场景下的输出电压会存在较大谐波而不满足电能质量要求。然而,传统构网变流器的控制目标在于维持基波电压幅值和频率的稳定,公共耦合点谐波电压的问题被忽略。为了提升构网变流器对谐波电压的抑制能力,该文提出了一种宽频带的谐波电压消除策略。该策略在主要的谐波电压频率范围内均保持足够的增益,且与基波控制解耦。此外,所提策略不依赖于自适应谐振控制器、重复控制器中的谐波电压频率提取环节而对频率变化的谐波电压进行抑制,简化了控制器结构,使其便于工程实施。该文推导的构网变流器的小信号分析和阻抗模型也证明了所提策略在和基波控制解耦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谐波电压抑制能力。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阻抗模型 谐波电压消除 宽频带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一体化阵列功率补偿及其动态阵列重构
16
作者 杨洪明 刘璐雨 +2 位作者 段献忠 Archie James Johnston 杨洪朝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55-3465,I0002,I0003,共13页
针对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功率降低,进一步导致光伏阵列行电流不均衡,功率-电压(P-U)输出特性曲线产生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solar cell-supercapacitor,SCS)一体化阵列方案,由SCS器件、动态重构拓扑与... 针对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功率降低,进一步导致光伏阵列行电流不均衡,功率-电压(P-U)输出特性曲线产生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solar cell-supercapacitor,SCS)一体化阵列方案,由SCS器件、动态重构拓扑与常规光伏阵列相连接组成。基于SCS器件的超级电容充/放电特性,提出行电压闭环控制策略,根据光伏阵列行电压与最大功率点电压的偏差,以一体化阵列输出功率最大为控制目标,以开关矩阵连接方式为决策变量,调整SCS器件与光伏阵列连接方式,均衡光伏阵列各行电流,实现SCS器件对阴影遮挡电池进行功率补偿。搭建9×9的SCS一体化阵列仿真模型,对比分析4种典型动态云层阴影遮挡模式下,全交叉型(total-cross-tied,TCT)、静态阵列重构技术、动态阵列重构技术、SCS一体化阵列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SCS一体化阵列填充因子达77.4%,功率损耗约18W,优于其他3种方案。SCS一体化方案有效提高了局部阴影遮挡下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遮挡 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一体化阵列 动态重构 行电压闭环控制 功率补偿 行电流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能量的VSC锁相环-电流环暂态失稳机理分析与优化控制
17
作者 杨元熙 徐式蕴 +4 位作者 兰天楷 王秋楠 杜毅 王安斯 倪丰毅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7-2075,I0083,共10页
针对在电网故障工况下,由于状态方程降阶造成暂态稳定性分析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能量函数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锁相环与电流环的交叉耦合作用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附加转速补偿项的内环结构。首先,分析了交叉耦合作用对于暂态能量函数耗散性... 针对在电网故障工况下,由于状态方程降阶造成暂态稳定性分析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能量函数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锁相环与电流环的交叉耦合作用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附加转速补偿项的内环结构。首先,分析了交叉耦合作用对于暂态能量函数耗散性的影响;其次,提出了一种附加转速补偿项的电流环结构,以增强其与锁相环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加快暂态能量的耗散;再次,提出了用以评估补偿系数选取是否合适的指标,并基于并网点电压的变化提出了一种简易的系数选取策略。该附加转速补偿项的内环对于换流器的暂态稳定性具有较好的镇定作用,所得出的结论均已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换流器 锁相环 电流内环 能量函数 耗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条件下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重击穿特性
18
作者 薛振华 孙继星 +4 位作者 闫胜春 张坤 刘继永 刘焱 刘洋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0-308,共9页
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重击穿现象会引发过电压,造成高压设备绝缘劣化加剧。针对该问题开展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重击穿特性试验研究,搭建针对40.5kV真空断路器耐压试验平台,获得真空断路器触头间距、回路电流及关合过程涌流对重击穿次数、... 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重击穿现象会引发过电压,造成高压设备绝缘劣化加剧。针对该问题开展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重击穿特性试验研究,搭建针对40.5kV真空断路器耐压试验平台,获得真空断路器触头间距、回路电流及关合过程涌流对重击穿次数、击穿电压及持续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真空断路器触头间距增大,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重击穿次数减少、重击穿电弧持续时间增加;随试验系统回路电流增大,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重击穿次数增加、击穿电压波前陡度及重击穿电弧持续时间增加;随真空断路器关合过程涌流幅值增加,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重击穿次数及重击穿电弧持续时间增加。本研究为40.5kV真空断路器的预防性试验及耐压试验方法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隔真空断路器 过电压 重击穿 触头间距 回路电流 关合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移相变压器的综合调压合环装置及调控策略
19
作者 杨用春 杜翔宇 +2 位作者 唐健雄 陈巽同 赵成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2-2546,共15页
合环转供电已成为中压配电网转移负荷的重要方式,但计划停电进行合环会降低供电可靠性,直接合环又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影响电网稳定运行。基于此,该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移相变压器(IPST),其在传统移相器的基础上增加了调幅绕组,可... 合环转供电已成为中压配电网转移负荷的重要方式,但计划停电进行合环会降低供电可靠性,直接合环又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影响电网稳定运行。基于此,该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移相变压器(IPST),其在传统移相器的基础上增加了调幅绕组,可以灵活改变电压幅值与相位,实现不停电合环;其次针对负荷转供后,IPST内部阻抗引起的负荷侧电压质量下降问题,通过多端口网络理论建立IPST等效模型,将IPST端口阻抗特性转化为等效解析式,并推导调节电压关于调幅挡位T_(m)、调相挡位T_(p)的函数表达式,从而结合电压调节目标预测出IPST的目标挡位,提升电压质量;然后针对IPST退出旁路合闸时产生的冲击电流问题,推导出冲击电流关于IPST挡位的函数关系式,结合电流调节目标及电压质量约束预测出IPST目标挡位,实现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同时,使得冲击电流下降,安全退出IPST;最后基于PSCAD/EMTDC验证阻抗表达式的正确性和调控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合环转供 移相变压器 等效阻抗 合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条件下混合型MMC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20
作者 翟佳榆 周建萍 +4 位作者 陈亮华 杨礼胜 钱旭东 陶志勇 王立成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4,共7页
针对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ybrid MMC)在非理想条件下易发生故障扰动,且其比例积分(PI)控制难以保持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采用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CCS-MPC)方法。通过建立混合型MMC的数学模型,将CCS-MPC应用于内环电流控制... 针对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ybrid MMC)在非理想条件下易发生故障扰动,且其比例积分(PI)控制难以保持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采用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CCS-MPC)方法。通过建立混合型MMC的数学模型,将CCS-MPC应用于内环电流控制,并搭建仿真系统,验证其在负载突变、电网电压暂降和单相接地等非理想工况下的性能。仿真分析表明,CCS-MPC有较强的稳态恢复能力,可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及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 非理想条件 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内环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