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通算存”资源协同的无人机链路异常监测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清 夏晓东 +3 位作者 荆臻 代燕杰 孙建德 冯传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81,共14页
近年来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以其低成本、高灵活的特点在网络链路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高移动性、电量受限特性使监测任务实时、高效处理面临严峻的挑战。以智慧电力中通过无人机进行链路异常监测应用为例,针对... 近年来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以其低成本、高灵活的特点在网络链路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高移动性、电量受限特性使监测任务实时、高效处理面临严峻的挑战。以智慧电力中通过无人机进行链路异常监测应用为例,针对不同监测场景需求,基于云、边、端节点的通信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综合考虑任务卸载与迁移联合优化,构建了基于“通算存”资源协同的任务处理模型,提出了基于“通算存”资源协同效益最优和时延最优两种链路异常监测方案。仿真实验揭示了基于“通算存”资源协同任务处理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通算”资源协同方案相比,所提链路异常监测方案具有更高的任务处理效益或更低的任务处理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链路监测 “云-边-端”组网 资源协同 多接入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食品物流的未来:机器学习与传感监测的数据融合
2
作者 檀巧斌 王芹 +2 位作者 苏澈 肖瑶 庞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6,共14页
目的低空经济迅速崛起,无人机食品物流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为无人机配送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旨在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无人机食品物流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实时监测飞行过程中的... 目的低空经济迅速崛起,无人机食品物流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为无人机配送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旨在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无人机食品物流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实时监测飞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结果本文聚焦于机器学习算法与传感监测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通过深度整合这2种技术,无人机将能更全面地感知食品品质并做出智能决策,优化飞行路线,应对突发情况。结论机器学习与传感监测数据融合显著提升无人机的配送效率,降低成本,为更多消费者提供不受地面交通限制的便捷配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食品物流 机器学习算法 传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钢板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研究
3
作者 解玄 张晓平 +4 位作者 唐少辉 胡敏 王怀义 王夏扬 万忠山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9-689,共11页
传统基于全站仪的单点监测方式具有无法反映钢板桩顶整体水平变形、需要布设基准网、人工作业量大等不足之处。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直观地反映真实地物信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一体化、全自动等优越性能。本文依托湖北省嘉鱼县三湖... 传统基于全站仪的单点监测方式具有无法反映钢板桩顶整体水平变形、需要布设基准网、人工作业量大等不足之处。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直观地反映真实地物信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一体化、全自动等优越性能。本文依托湖北省嘉鱼县三湖连江大道项目工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钢板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方法。通过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建立钢板桩的实景三维模型,并基于不同时期测点的距离变化监测钢板桩顶水平位移,分析了基坑钢板桩顶水平位移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板桩顶水平位移量呈现出两端小、中间大的整体趋势。基坑中部水平位移量分别为左端和右端水平位移量的5.85倍和2.09倍。基坑开挖阶段对钢板桩顶水平位移影响较大,平均位移速率高达73.5 mm·d^(-1),加装腰梁和横向支撑结构后钢板桩顶平均水平位移速率降低至18.3 mm·d^(-1),较之于加装之前减小了75.2%。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地质条件下钢板桩的水平位移监测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测量 无人机 钢板桩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无人实验室分析结果与手工监测结果比对研究
4
作者 熊向陨 蒋冰艳 +6 位作者 黄俊华 萨如拉 潘晓峰 孙萍 苏晓煜 韩文娟 刘达华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73,共13页
为了系统研究智能化无人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尤其是与手工监测数据间的差异情况,选取深圳市75个城市小型河流点位,对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4个指标开展了智能化无人实验室分析与手工监测的比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系统研究智能化无人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尤其是与手工监测数据间的差异情况,选取深圳市75个城市小型河流点位,对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4个指标开展了智能化无人实验室分析与手工监测的比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智能化无人实验室分析方法测得的氨氮、总磷及总氮的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且工作曲线截距及斜率、方法检出限与手工监测结果差异甚小。对4个指标的低、中、高浓度样品及有证标准物质的多次测定结果显示,各参数的智能化无人实验室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正确度的绝对值不高于2%,且与手工法测量结果的偏差较小。采用智能化无人实验室分析方法及手工法同步对城市小型河流的4个指标进行监测,通过散点图及线性拟合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二者监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且关联程度超过0.95,呈正向的强线性关系,表明两种测定方式的监测结果具有强一致性。因此,智能化无人实验室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与手工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可作为手工监测的有效替代或补充,为推动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以及环境管理策略的精细化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实验室 无人值守 手工监测 城市小型河流 准确性 可靠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搭载气体探测器快速识别林地火及产物的技术
5
作者 白家林 彭梓晴 +2 位作者 袁昊雨 王越 何诚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3-558,共6页
为快速、有效监测森林火灾发生,提高森林火灾监测效率,提出一种无人机搭载气体探测器快速识别森林火灾及产物的技术。该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气体勘测设备,在模拟林火试验场地,对森林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气体成分以及固体颗粒物浓度进行实时... 为快速、有效监测森林火灾发生,提高森林火灾监测效率,提出一种无人机搭载气体探测器快速识别森林火灾及产物的技术。该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气体勘测设备,在模拟林火试验场地,对森林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气体成分以及固体颗粒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研究气体成分与固体颗粒物浓度变化与森林火灾发生的联系。研究数据表明,在森林火灾燃烧初期,NO_(2)气体、O_(3)+NO_(2)气体以及3种固体颗粒物(PM1.0、PM2.5、PM10)的含量会迅速增加,在燃烧中期时达到峰值后保持平稳,在燃烧后期和灭火后会逐渐下降到正常范围内;气体与固体颗粒物的含量随着监测点与火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本试验根据不同高度的气体含量平均值和固体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可对森林火灾中的气体和固体颗粒物的排放量进行定性,为精准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提供有效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森林火灾 林火监测 气体勘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闸三线工程平潭段水土流失监测分析
6
作者 徐义保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文章以“一闸三线工程平潭段”为例,采用无人机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发现本项目各分段开工时间不一致,导致全线总工期较长。管线主要沿城市主干道敷设,施工完毕后立即采取了绿化措施,各分段的建设期较原方案预测时... 文章以“一闸三线工程平潭段”为例,采用无人机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发现本项目各分段开工时间不一致,导致全线总工期较长。管线主要沿城市主干道敷设,施工完毕后立即采取了绿化措施,各分段的建设期较原方案预测时段更短。此外,建材矿山禁采政策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土石方的综合利用效率,使得项目取土、弃渣场未启用。建议方案编制阶段应适当减少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可按分段施工时间进行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无人机技术将项目水土流失监测从定性阶段提高到定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监测 生产建设项目 遥感监测 水土保持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监测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7
作者 徐华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91-93,共3页
本文围绕智能监测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展开研究。首先,对现有智能监测技术的架构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系统设计、技术组件和数据处理流程。接着,深入探讨了核心监测技术,如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强调其在森... 本文围绕智能监测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展开研究。首先,对现有智能监测技术的架构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系统设计、技术组件和数据处理流程。接着,深入探讨了核心监测技术,如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强调其在森林监测中的具体创新应用。通过引入大数据处理、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本文构建了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提升了监测数据的精度与实时性。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监测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森林资源保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监测技术 森林资源保护 遥感技术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影像在松材线虫病监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锦波 《辽宁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2-85,共4页
结合区域内松林监测的无人机影像和人工调查核实,通过FORESTAR松材线虫病监测系统和松材线虫病空地一体化PC端部署,以移动端综合应用体系为依托,构建了本溪市松材线虫病“空地一体化”监测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把原本条块分割状的无人... 结合区域内松林监测的无人机影像和人工调查核实,通过FORESTAR松材线虫病监测系统和松材线虫病空地一体化PC端部署,以移动端综合应用体系为依托,构建了本溪市松材线虫病“空地一体化”监测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把原本条块分割状的无人机监测、森林调查、疫木除治等业务数据及其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深度融合与实时共享,有力推动松材线虫病疫木特征点提取、外业调查核实、内业数据管理、统计等业务工作的协同开展;有效地提升了该区域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真正实现了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除治的目标,有力地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空地一体化 松材线虫病 监测普查 本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分析
9
作者 杨少勇 杨浩宇 《农业工程》 2025年第6期39-44,共6页
随着全球农业向精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监测手段,在智慧农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智慧农业 作物监测 病虫害防治 土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智慧排水管控中多元监测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连鹏 徐一凡 +3 位作者 林健新 朱津君 李险峰 祝新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6-234,共9页
城市河流与排水管网污染溯源的时效性差与监测体系空间覆盖不平衡等仍是城市水环境管理的突出问题。随着无人机、物联网、水质在线监测、高精度定位等技术的发展,实现快速污染溯源的多元监测体系正逐步实现。该研究通过对中山市濠头涌... 城市河流与排水管网污染溯源的时效性差与监测体系空间覆盖不平衡等仍是城市水环境管理的突出问题。随着无人机、物联网、水质在线监测、高精度定位等技术的发展,实现快速污染溯源的多元监测体系正逐步实现。该研究通过对中山市濠头涌区域的排水管网关键节点与河流关键断面安装分布式检测仪表,并应用无人监测船对城市河流进行地形测量、水质监测,完成了监测体系的构建和多元监测数据的获取,实现了分布式仪表与无人监测船的优势互补。此外,基于电导率与氨氮相关性系数大于0.92的结果及氨氮作为主要污染物的现状,验证了电导率作为主要水质实时监测指标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排水管控 多元监测体系 无人监测船 分布式检测仪表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填埋堆体动态重构精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汀 能昌信 +2 位作者 徐亚 张鲁玉 代硕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0-270,共11页
填埋堆体表面形变监测是填埋场库容管理和堆体失稳等风险分析的核心,其时空高分辨率监测研究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基于航空摄影的地表测量技术具有采集速度快、时空分辨率高等优点,但在填埋场特殊环境下,面对高频填埋活动、显著的堆体... 填埋堆体表面形变监测是填埋场库容管理和堆体失稳等风险分析的核心,其时空高分辨率监测研究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基于航空摄影的地表测量技术具有采集速度快、时空分辨率高等优点,但在填埋场特殊环境下,面对高频填埋活动、显著的堆体变化以及防雨膜覆盖等干扰时,要同时满足高时空分辨率和耗时短的动态监测要求,无人机的最佳飞行参数设定亟待研究。为此,该研究模拟中等规模危险废物填埋场的规模和日填埋量,利用专业级无人机获取模拟区域图像,空三加密处理生成三维点云数据,利用Arcmap叠加分析多期监测数据,从点位坐标、重构尺度、重构体积、体积差分精度4个角度分析重构误差。结果表明:三维重构的坐标精度可以达到米级;重构尺度误差为2~3 cm,重构体积误差为0.16~0.17 m^(3),差分体积误差为0.16~0.17 m^(3);进一步研究发现,高度为25~55 m时,高度越高精度越低,相机倾角为[-53°,-60°]时,精度最高,旁向重叠率大于80%时,误差骤减且基本稳定。考虑到填埋场的填埋作业间隔、无人机续航能力等对飞行时间的约束,为获得最佳精度,建议无人机飞行高度为37 m、相机倾斜角度为[-53°,-60°]、旁向重叠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库容管理 监测 无人机 飞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相数字孪生滑坡变形监测方法与应用研究--以金沙江白格滑坡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云建 周学铖 +5 位作者 何中海 李宗亮 蔡嘉伦 裴鹏 刘锦涛 匡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3,共12页
高位隐蔽滑坡因为难到达、难识别、难监测,致使成灾表现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针对传统人工地面调查和地面布设监测设备存在危险系数高、工作效率低、设备易损坏和离线误报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高位隐蔽... 高位隐蔽滑坡因为难到达、难识别、难监测,致使成灾表现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针对传统人工地面调查和地面布设监测设备存在危险系数高、工作效率低、设备易损坏和离线误报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高位隐蔽滑坡数字孪生体的方法,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对地质灾害变形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以西藏金沙江白格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2019年4月—2021年9月共计10期次航测数据,融合多源数据构建了多时相数字孪生滑坡体,通过多期孪生滑坡体实现对白格滑坡整体滑移、局部微变形、滑塌体积等多维要素的高精度定量分析,并及时应用于白格滑坡时空演化分析和监测预警中。研究表明:白格滑坡在2019—2021年监测期内存在持续变形迹象,强变形主要位于滑坡两侧及后缘,渐有扩大趋势,存在垮塌堵江风险。运用多时相数字孪生滑坡变形监测手段实现对地质灾害定性-定量化特征描述与风险评估,具有快速灵活、覆盖全面、不受复杂艰险地形条件限制等优势,可为高位隐蔽滑坡等斜坡灾害大梯度形变监测提供工程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测 数字孪生 高位隐蔽滑坡 变形监测 白格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模型的松材线虫病变色疫木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婉琳 董广平 +2 位作者 李晓娟 尹华阳 方薇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本文使用配备高分辨率RGB数码相机的无人机,在松林上空捕捉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航空影像,并对获取的可见光正射影像进行高程和地形特征的预处理,提取纹理信息后采用ResNet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和识别训练。最终,采用深度卷积网络训练的模型... 本文使用配备高分辨率RGB数码相机的无人机,在松林上空捕捉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航空影像,并对获取的可见光正射影像进行高程和地形特征的预处理,提取纹理信息后采用ResNet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和识别训练。最终,采用深度卷积网络训练的模型对松材线虫病变色疫木进行智能识别。结果显示,平均准确率为92.29%,识别精确率最高可达96.51%,同步验证了基于ResNet模型的松材线虫病变色疫木识别方法研究的可行性,以期为松材线虫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无人机 监测 Re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在作物表型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治钢 廖桂平 《作物研究》 2024年第6期525-530,共6页
作物表型分析在精准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研究,主要用于监测作物生长情况,并分析基因型和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无人机搭载高光谱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无损地获取作物的详细光谱特征,可用于估测作物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生物量、... 作物表型分析在精准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研究,主要用于监测作物生长情况,并分析基因型和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无人机搭载高光谱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无损地获取作物的详细光谱特征,可用于估测作物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氮含量等关键生理生化指标。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对作物的健康状况、生长趋势和产量进行准确评估。本文分析了无人机平台和传感器的优劣,综述了高光谱信息的处理方法和应用于作物表型分析中的主要高光谱技术,及其在作物生长发育、病害监测和产量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表型监测 无人机 高光谱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甲烷监测技术及其在油气行业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达虹鞠 许德刚 +4 位作者 王晨 刘通浩 唐智和 李巨峰 范海浩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对甲烷排放的精准监测是油气行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与管控的基础和前提。无人机具有灵活、可操作性强、覆盖范围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以无人机为飞行平台的甲烷监测技术在油气行业区域甲烷排放监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详细阐述了... 对甲烷排放的精准监测是油气行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与管控的基础和前提。无人机具有灵活、可操作性强、覆盖范围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以无人机为飞行平台的甲烷监测技术在油气行业区域甲烷排放监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详细阐述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甲烷监测技术的优势,梳理了不同的无人机类型,并根据其飞行性能及载荷能力进行了比对,归纳了无人机有效载荷类型、特点及应用场景,总结了国内外无人机甲烷监测技术在油气行业的应用,旨在为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甲烷监测技术在我国油气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甲烷监测技术 机载甲烷传感器 油气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玉米LAI监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盛德 陈一钢 +4 位作者 徐小杰 刘俊宇 郭健洲 胡诗云 兰玉彬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8-617,共10页
[目的]探究更高效估测玉米LAI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模型,实现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快速预测估算。[方法]以全生长周期的玉米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光谱遥感无人机获取玉米植株影像并实地采集玉米LAI,利用多光谱信... [目的]探究更高效估测玉米LAI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模型,实现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快速预测估算。[方法]以全生长周期的玉米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光谱遥感无人机获取玉米植株影像并实地采集玉米LAI,利用多光谱信息研究植被指数与玉米LAI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选择相关的植被指数;分别使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M)、随机森林回归算法(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和基于鲸鱼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WOA-RF)构建玉米LAI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对比,选择最优预测模型。[结果]筛选出的植被指数NDVI、NDRE、EVI、CIG与LAI呈极显著相关(P<0.01),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SVM模型、RF模型和WOARF模型的预测模型,R2分别为0.873 2、0.878 0、0.917 7和0.940 8,RMSE分别为0.277 5、0.236 5、0.209 0和0.128 7。[结论]基于WOA-RF的玉米LAI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能够满足玉米生产的需要,对玉米生长期间的种植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 遥感 多光谱 玉米 叶面积指数(LAI)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监测域人工势场法的无人驾驶车辆路径规划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玉恒 陶艺鑫 +2 位作者 鲁维佳 李国燕 王丽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8-1918,共11页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在路径规划中存在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点、障碍物附近目标点不可达以及固定步长下易发生碰撞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监测域的自适应人工势场法(APFLMD)。设计了分层监测域模型,通过建立安全避障范围,实现无人驾驶车辆...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在路径规划中存在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点、障碍物附近目标点不可达以及固定步长下易发生碰撞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监测域的自适应人工势场法(APFLMD)。设计了分层监测域模型,通过建立安全避障范围,实现无人驾驶车辆速度的自适应变化,以提高车辆的避障能力。为避免无人驾驶车辆陷入局部极小值点区域,利用路径点的聚集情况实现局部极小值点的检测。设计了等势圈切线点,并结合二次贝塞尔曲线对路径进行优化,且目标点位于斥力等势圈内部时,提出一种虚拟随机引导策略,以帮助车辆逃离局部极小值点。最后,在斥力场函数中添加距离因子以解决障碍物附近目标点不可达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复杂环境下APFLMD算法相较于对比算法,可分别降低49.23%的车辆行驶时间、19.4%的路径长度和车辆能耗以及82.12%的路径平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车辆 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法 监测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的近海水质智能监测养殖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钰婷 赖日文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依据我国当前近海养殖的发展需求,设计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近海水质智能监测养殖系统。该系统包括静态浮漂监测站、水质监测船和无人养殖船。静态浮漂监测站和水质监测船负责收集和传输水质信息,北斗定位系统指引水质监测船按规划航线进... 依据我国当前近海养殖的发展需求,设计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近海水质智能监测养殖系统。该系统包括静态浮漂监测站、水质监测船和无人养殖船。静态浮漂监测站和水质监测船负责收集和传输水质信息,北斗定位系统指引水质监测船按规划航线进行信息收集。无人养殖船收到水域水质信息后,依靠北斗导航系统前往目标水域展开养殖活动。无人养殖船配备双模块,可精准投饵和治理水质污染,大大减少饵料和药剂浪费,实现绿色高效海水养殖。该系统解决了人工投喂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投饵区域不适宜、响应速度慢等问题,使得近海养殖更加智能、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定位系统 海水养殖 静态浮漂监测站 水质监测船 无人养殖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无人机多光谱和热红外影像的蔗田土壤含水率监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卫熊 金向丹 +2 位作者 李浩翔 陈垒宇 王硕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3,共5页
甘蔗作为广西、云南等地的主要农作物,极易受到干旱的影响。土壤含水率是评估甘蔗是否受到干旱影响的重要指标。以蔗田土壤含水率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搭载的热红外和多光谱传感器数据计算出甘蔗冠层的温度、重归一化植被指数RDVI等植... 甘蔗作为广西、云南等地的主要农作物,极易受到干旱的影响。土壤含水率是评估甘蔗是否受到干旱影响的重要指标。以蔗田土壤含水率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搭载的热红外和多光谱传感器数据计算出甘蔗冠层的温度、重归一化植被指数RDVI等植被指数,采用人工测定的方法对无人机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和率定,构建了甘蔗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多光谱和热红外传感器计算的TVDI与蔗田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土壤含水率均具有高度相关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66、0.8190、0.8529和0.9160。因此,TVDI模型最适合用于监测甘蔗苗期和成熟期的受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多光谱 热红外 蔗田 土壤含水率监测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航测的自然崩落法采矿地表塌陷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史文 王晟 +4 位作者 凌炜佳 朱忠华 杨鑫源 沙文忠 杨家宏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4-665,共12页
自然崩落采矿法会造成一定范围的地表塌陷,是矿山的重大安全隐患。无人机航测在大面积复杂地表监测方面具有安全性好、作业流程简单及精度高的优点,是地表塌陷监测和三维建模的优选技术手段。针对国内最大的自然崩落法矿山,运用无人机... 自然崩落采矿法会造成一定范围的地表塌陷,是矿山的重大安全隐患。无人机航测在大面积复杂地表监测方面具有安全性好、作业流程简单及精度高的优点,是地表塌陷监测和三维建模的优选技术手段。针对国内最大的自然崩落法矿山,运用无人机航测对该矿山自然崩落法开采诱发的地表塌陷进行非接触监测,开发了无人机航测技术流程,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航测的地表塌陷三维建模方法,以及三维建模精度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三维模型,进行地表塌陷影响区范围分析和塌陷影响区剖面数据分析以及地表塌陷理论分析,研究该矿山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塌陷区的变化,得到塌陷区变化特点和规律;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塌陷规律进行预测,得出该矿山地表塌陷概率积分法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小于0.18 m。研究结果可为该矿山地表治理和泥石流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法 地表塌陷 非接触监测 无人机航测 倾斜摄影测量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