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螺杆反应挤出长支链接枝对宽分子量分布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许巍 吕明福 +2 位作者 杜文杰 郭鹏 徐耀辉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以兼备良好力学性能与加工性能的宽分子量分布聚丙烯为原料,使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双螺杆反应挤出法,采取自由基熔融接枝的方式以2种不同反应挤出温度来制备长支链聚丙烯,并研究了接枝长支链对于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器(GPC... 以兼备良好力学性能与加工性能的宽分子量分布聚丙烯为原料,使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双螺杆反应挤出法,采取自由基熔融接枝的方式以2种不同反应挤出温度来制备长支链聚丙烯,并研究了接枝长支链对于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器(GP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流变仪表征改性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单体接枝率以及拉伸流变行为,从而证明长支链的成功制备。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产物的力学性能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长支链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可小幅度回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长支链含量的增加,结晶温度得到显著提升。加工温度200℃且单体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下同)时结晶温度升高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分子量分布 聚丙烯 双螺杆 反应挤出 长支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支链聚乳酸/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应力传导网络的构筑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吉笑盈 廖雪 +6 位作者 周婷 郭宇航 彭爽娟 邱诗蕊 李东亮 雷金山 吴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83,共1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力学强度适应更丰富的应用场景,采用线型PLA、扩链剂与羧基化碳纳米管(CNTs)通过双螺杆反应挤出的方法,在长支链聚乳酸(LCBPLA)前驱体网络中引入了CNTs,对CNTs的分散、前驱体网络的形貌、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增韧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力学强度适应更丰富的应用场景,采用线型PLA、扩链剂与羧基化碳纳米管(CNTs)通过双螺杆反应挤出的方法,在长支链聚乳酸(LCBPLA)前驱体网络中引入了CNTs,对CNTs的分散、前驱体网络的形貌、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增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CNTs与LCBPLA基体有较强的界面作用,CNTs质量分数小于0.3%时能在挤出样品中实现良好分散,且发挥一定的促进结晶的作用,使得屈服强度略有提升,但断裂伸长率下降。多级拉伸挤出系统能够促进CNTs分散、取向与均匀分布,后拉伸能有效固定这种取向结构,得到一种有序的“中间相”网络,使体系结晶度增加到5%左右。引入冰水冷却使体系内的“中间相”网络得到增强,形成均匀取向的晶体网络,体系结晶度提升至18%,结晶温度增加到115℃。CNTs的引入、多级拉伸挤出、后拉伸和冰水冷却共同作用,在LCBPLA/CNTs体系中构筑了密实均匀的前驱体网络,在材料内部实现了良好的应力传导,从而使材料强度提高了8%左右,断裂伸长率最高能达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支链聚乳酸 链缠结网络 应力传导网络 增韧机理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共聚改性聚丙烯电缆绝缘料的结构-性能分析
3
作者 赵鹏 欧阳本红 +3 位作者 宁昕 王安哲 隋浩然 武康宁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62-2671,共10页
开发综合性能优良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绝缘电力电缆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聚丙烯作为热塑性材料,耐电性能优异,在应用于电力电缆绝缘时制造工艺简单,无需脱气处理,有利于电力电缆装备的节能减排和高效利用。然而,普通聚丙烯韧性差,在... 开发综合性能优良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绝缘电力电缆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聚丙烯作为热塑性材料,耐电性能优异,在应用于电力电缆绝缘时制造工艺简单,无需脱气处理,有利于电力电缆装备的节能减排和高效利用。然而,普通聚丙烯韧性差,在低温下容易发生脆断,必须进行增韧改性。该文针对不同组分共聚改性聚丙烯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分别研究了乙烯共聚改性聚丙烯、长链支化聚丙烯和含抗氧剂组分共聚聚丙烯的热、机械和电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乙烯共聚改性后聚丙烯的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分子链结构的变化会对聚丙烯绝缘料的熔融结晶过程产生影响,并劣化绝缘在高温条件下的介电性能,通过长链支化有助于聚丙烯材料电-热-机械性能的协同提升,使得橡胶相平均尺寸减小,结晶温度提升,高温下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为聚丙烯电缆料的开发和可靠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共聚改性 长链支化 热特性 电气性能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分子链结构差异对其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霞 陈宇奇 +1 位作者 陈润邦 吴锴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21,共8页
为探究国内外聚乙烯电缆料性能差异产生的原因,本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旋转流变测试以及自成核退火热分级(SSA)等方法测试了材料的分子量分布、长支链含量以及短支链含量,探讨了一种国产和两种进口500kV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的分子链... 为探究国内外聚乙烯电缆料性能差异产生的原因,本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旋转流变测试以及自成核退火热分级(SSA)等方法测试了材料的分子量分布、长支链含量以及短支链含量,探讨了一种国产和两种进口500kV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的分子链结构与其介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聚乙烯体内长支链含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国产样品、进口B样品、进口A样品;短支链含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为:进口B样品、进口A样品、国产样品。其中,进口A样品中较高的长支链含量,有利于分子有序排列和结晶的形成,进而提高其耐压等级;国产样品过高的短支链含量会阻碍分子结晶,导致其击穿场强较低。此外,3种聚乙烯分子链结构的差异对其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电阻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长支链 短支链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史为轩 黎剑浩 赵世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采用等规聚丙烯(iPP)为粉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接枝单体、苯乙烯(St)为共聚单体,使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接枝制备无凝胶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 采用等规聚丙烯(iPP)为粉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接枝单体、苯乙烯(St)为共聚单体,使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接枝制备无凝胶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的结果表明单体已成功接枝在聚丙烯分子链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的分析结果表明HMSPP结晶温度提高了11.8℃。流变测试结果显示,HMSPP可呈现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并具有更长的松弛时间和更低的损耗因子,充分证明了长支链结构的存在。与iPP相比,HMSPP的熔体强度从0.03 N提高到0.37 N,同时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89.1%、17.5%、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反应挤出 流变 长支链 熔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晶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与发泡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亚宁 刘海明 +2 位作者 刘劭 陈士宏 王向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6,共8页
为探讨成核剂WBG-Ⅱ在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等规聚丙烯(iPP)共混物中的β晶诱导效果及其对PP材料力学性能和泡沫结构的影响,通过在LCBPP中引入不同成核剂,利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旋转流变仪对样品进行表征,筛选出高效诱导β... 为探讨成核剂WBG-Ⅱ在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等规聚丙烯(iPP)共混物中的β晶诱导效果及其对PP材料力学性能和泡沫结构的影响,通过在LCBPP中引入不同成核剂,利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旋转流变仪对样品进行表征,筛选出高效诱导β晶的成核剂WBG-Ⅱ。结果表明,当加入5份(质量份,下同) WBG-Ⅱ时,LCBPP的冲击强度提升了128%,而拉伸强度下降幅度控制在20%以内;同时,成核剂的加入对LCBPP的熔体强度无显著负面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议进一步观察发现,成核剂WBG-Ⅱ对iPP具有强效的诱导β晶取向作用;在LCBPP基体中掺入iPP显著提高了混合物中β晶的结晶度;与纯LCBPP相比,LCBPP/iPP配比1∶1的样品结晶度提高了190%;此外,加入iPP还增强了PP混合物在高频下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支链支化聚丙烯 等规聚丙烯 β晶成核剂 超临界二氧化碳 微孔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支化制备高熔体强度PP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金阳 谭小华 +2 位作者 陈贤益 黄成 张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5-28,共4页
通过长链支化来改性PP ,从而得到高熔体强度的PP。实验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接枝单体 ,过氧化物为引发剂 ,对PP进行了熔融接枝 ,重点考察了二官能团单体的改性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二三官能团单体的改性效果较为明显 ;熔体流动速率随单体... 通过长链支化来改性PP ,从而得到高熔体强度的PP。实验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接枝单体 ,过氧化物为引发剂 ,对PP进行了熔融接枝 ,重点考察了二官能团单体的改性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二三官能团单体的改性效果较为明显 ;熔体流动速率随单体加入量增加而降低 ,随过氧化物浓度增加而升高 ;拉伸粘度谱图显示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 ;改性后产物的熔体强度变化明显 ;纯化后的产物经红外、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接枝反应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支化 制备 高熔体强度 PP 研究 聚丙烯 熔融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挤出发泡中的关键技术——发泡体系的性能和发泡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向东 李文中 +2 位作者 刘本刚 陈士宏 张玉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8,共9页
从聚丙烯挤出发泡体系的性能包括聚丙烯熔体的黏弹性、发泡剂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聚丙烯的结晶行为和成核剂的性能以及聚丙烯挤出发泡的气泡成核机理和气泡增长机理系统介绍了聚丙烯挤出发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研究表明:具有显著应变... 从聚丙烯挤出发泡体系的性能包括聚丙烯熔体的黏弹性、发泡剂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聚丙烯的结晶行为和成核剂的性能以及聚丙烯挤出发泡的气泡成核机理和气泡增长机理系统介绍了聚丙烯挤出发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研究表明:具有显著应变硬化行为和高熔体强度的长链支化聚丙烯是获得优质PP发泡材料的前提;发泡剂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聚丙烯的结晶行为和成核剂的种类和性能对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泡孔尺寸和泡孔尺寸分布有显著影响;气泡成核和气泡增长机理对于聚丙烯挤出发泡的配方设计、工艺确定和设备选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 挤出发泡 长链支化 气泡成核 气泡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在热引发熔融接枝聚丙烯体系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振江 万东 +1 位作者 邢海平 唐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30-1134,共5页
以未添加助剂的聚丙烯(PP)粉料为原料,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接枝单体,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当支链分子量大于PP的临界分子量(Me=5 600)的2倍时,对流变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称为流变学长支链。... 以未添加助剂的聚丙烯(PP)粉料为原料,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接枝单体,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当支链分子量大于PP的临界分子量(Me=5 600)的2倍时,对流变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称为流变学长支链。研究了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在熔融接枝体系中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加入TMTD后,单体的接枝量降低,但是支化效率提高。理论计算表明,在同样条件下加入TMTD后,改性样品的长支链频率由0.03升至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熔融接枝 长链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支链聚乙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晓坤 杨乐 +2 位作者 魏江涛 袁霞 罗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8-164,172,共8页
通过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引发三官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熔融接枝改性,同时利用大分子自由基间的偶合反应制备出长支链聚乙烯(LCBPE)。转矩曲线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表明TMPTA成功接枝到HDPE... 通过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引发三官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熔融接枝改性,同时利用大分子自由基间的偶合反应制备出长支链聚乙烯(LCBPE)。转矩曲线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表明TMPTA成功接枝到HDPE,解释了熔融支化法制备LCBPE的机理。利用多种流变分析方法,如储能模量、损耗角、Cole-Cole图等方法有效区分了LCBPE和HDPE。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对LCBPE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支链LCB结构的引入使HDPE的熔点、结晶度和起始结晶温度提高,晶体结构和晶型未发生变化,晶粒尺寸增大。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对HDPE和LCBPE晶体形态进行分析,发现LCBPE相比HDPE晶核增多,晶体生长速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接枝 长支链 聚乙烯 流变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苯乙烯/丙烯酸酯基硅油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卫霞 周帅 +2 位作者 辛忠 石尧麒 赵世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39-1245,共7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苯乙烯(St)和丙烯酸酯基硅油(ASO)为接枝单体,制备无凝胶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考察了St添加量对等规聚丙烯(iPP)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FTIR表征结果显示,St和ASO成功接枝到iPP上...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苯乙烯(St)和丙烯酸酯基硅油(ASO)为接枝单体,制备无凝胶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考察了St添加量对等规聚丙烯(iPP)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FTIR表征结果显示,St和ASO成功接枝到iPP上。流变性能测试结果显示,HMSPP在η^*~ω曲线(η^*:复数黏度;ω:扫描频率)的低频区出现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在G′~ω曲线(G′:储能模量)的低频区出现明显的偏离末端行为,在拉伸过程中拉伸黏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说明HMSPP中有长支链结构存在。当St和ASO的添加量均为1.0%(w)时,HMSPP的熔体强度从0.051N提高到0.770N,且表现出优良的发泡性能,泡孔密度从7.0×10^6cell/m^3提高到1.3×10^8cell/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 长支链 苯乙烯 丙烯酸酯基硅油 流变性能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的动态流变行为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凌雁 王群涛 +3 位作者 郭锐 王日辉 许平 石晶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78,共4页
采用动态流变测试研究了角频率、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损耗因子等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与聚乙烯分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交点模量(G_x)对应的频率越低,聚乙烯的重均分子量越大;G_x的纵向位置越低,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 采用动态流变测试研究了角频率、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损耗因子等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与聚乙烯分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交点模量(G_x)对应的频率越低,聚乙烯的重均分子量越大;G_x的纵向位置越低,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宽;宽分布可以使聚乙烯剪切变稀行为更加明显,但不能排除长支链的影响;通过动态黏度-虚数黏度曲线和损耗因子随角频率的变化可以判断树脂结构中是否含有长支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动态流变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长支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聚丙烯发泡体系的挤出发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向东 刘本刚 +3 位作者 陈士宏 张玉霞 杜中杰 励杭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81,共6页
通过热失重行为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对吸热型发泡剂(HP40P)和放热型发泡剂(AC)分解行为的影响;考察了线形聚丙烯(LPP)和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共混体系(LPP/LCBPP)的挤出发泡行为;制备了L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挤出发泡研... 通过热失重行为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对吸热型发泡剂(HP40P)和放热型发泡剂(AC)分解行为的影响;考察了线形聚丙烯(LPP)和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共混体系(LPP/LCBPP)的挤出发泡行为;制备了L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挤出发泡研究。结果表明,吸热型发泡剂的分解区间较宽,分解过程平稳,可以作为聚丙烯挤出发泡很好的发泡剂,但需要通过提高螺杆转速来抑制分解过程中的气体损失;LPP/LCBPP/HP40P是良好的聚丙烯挤出发泡体系,可以得到泡孔直径100μm左右、泡孔密度接近10~6个/cm^3的聚丙烯挤出发泡材料;L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的挤出发泡中并未发生严重的气泡破裂和塌陷现象。动态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表现出很好的熔体弹性,可以作为聚丙烯挤出发泡的良好发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体系 线形聚丙烯/长链支化聚丙烯共混物 线形聚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 挤出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长链支化结构的流变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斌 周京生 +5 位作者 王宇杰 姜凯 张丽洋 李稳 王艳芳 黄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0,共5页
采用旋转流变结合高温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的结构及流变行为。结果表明:LCBPP具有明显不同于线性聚丙烯的流变学特征,与线性聚丙烯相比,LCBPP的零剪切黏度高于线性聚丙烯,而剪切变稀指数较低,两者的分子链松弛机制... 采用旋转流变结合高温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的结构及流变行为。结果表明:LCBPP具有明显不同于线性聚丙烯的流变学特征,与线性聚丙烯相比,LCBPP的零剪切黏度高于线性聚丙烯,而剪切变稀指数较低,两者的分子链松弛机制与松驰时间也不同;不同合成路线的LCBPP分子的拓扑结构各异,后反应器法合成的为星型拓扑结构,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分子拓扑结构为梳型,而采用新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制备的具有H型拓扑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支化聚丙烯 流变学 松弛机制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苑 刘伟区 闫振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10,共6页
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以及链中含硅烷偶联剂和含氟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且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将2种乳液混合反应,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氟代(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采用了红外... 先合成了聚硅氧烷阴离子乳液以及链中含硅烷偶联剂和含氟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且利用羟基缩合反应,将2种乳液混合反应,通过乳液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氟代(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采用了红外光谱对聚合物乳液分子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质量分数为20%、有机氟质量分数为12%的聚合物乳液涂膜综合性能最佳,较不含有机硅氟的聚合物乳液涂膜,其水表面接触角由77.5°增加到96°,24 h吸水率由5.3%下降到2.3%,耐水性大大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由8.53℃下降到-2.74℃,聚合物分子链的柔顺性有所提高;同时乳液涂膜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77~92℃,热稳定性也明显提高,说明此方法合成的高硅含量硅丙乳液可作为一类具有优良疏水性及低表面能的功能材料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聚硅氧烷 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乳液 高硅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交换法制备长链支化聚乳酸及其流变和结晶行为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再军 罗筑 +3 位作者 杨乐 张丰 谢丽锦 郑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60,共7页
在促进剂纳米氧化锌、三官能度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的存在下,对聚乳酸(PLA)进行熔融支化改性。研究表明,PETA成功地引入到PLA分子链上,由此获得了具有长链支化(LCB)结构的聚乳酸,且未产生凝胶,熔融支化制备LCBPLA的机理为酯交... 在促进剂纳米氧化锌、三官能度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的存在下,对聚乳酸(PLA)进行熔融支化改性。研究表明,PETA成功地引入到PLA分子链上,由此获得了具有长链支化(LCB)结构的聚乳酸,且未产生凝胶,熔融支化制备LCBPLA的机理为酯交换反应,并使得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纳米氧化锌对LCBPLA的支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促进剂含量为0.2 phr时,聚乳酸呈现出更低的相位角和星形支化特征,产生更明显的应变硬化,熔体强度得到显著提高,由纯PLA的0.02 N升高到0.11 N。改性PLA为线型结构与支化结构的混合物,产生了双重熔融峰,长链支化结构的引入没有改变PLA的晶体结构。虽然链段的规整性遭到了破坏,但支化大分子易于成核,等温结晶过程中晶核数量大幅提高,球晶生长速率降低,在变温结晶过程中降低了起始结晶温度,提高了结晶速率和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支化 长支链 聚乳酸 流变行为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支链型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流变性能的研究——剪切流变 被引量:13
17
作者 汪永斌 杨锐 张丽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72,共6页
通过辐照法制备了长支链型高熔体强度聚丙烯(LCB-HMSPP),采用高级流变扩展系统(ARES)表征了其熔体黏弹性,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其在高剪切速率下的流变行为。讨论了敏化剂用量、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PE-UHMW)对PP熔体黏弹性、流... 通过辐照法制备了长支链型高熔体强度聚丙烯(LCB-HMSPP),采用高级流变扩展系统(ARES)表征了其熔体黏弹性,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其在高剪切速率下的流变行为。讨论了敏化剂用量、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PE-UHMW)对PP熔体黏弹性、流动曲线和黏流活化能的影响。动态剪切流变数据表明,辐照改性制备的LCB- HMSPP具有较好的熔体黏弹性,并且其熔体弹性随敏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表现在低频端剪切储能模量明显提高,内耗正切变小,零切黏度增大,特征松弛时间变长;辐照过程中添加极少量PE-UHMW也可提高PP的熔体黏弹性。静态毛细管剪切流变测试表明,线形PP和长支链PP的流动曲线较相似,LCB-HMSPP的黏流活化能较线形PP 有显著提高,其剪切黏度具有较高的温度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 长支链 辐照 流变性能 黏流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直链烷基苯及其异构体母质来源研究及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婷 王作栋 +3 位作者 钱宇 王永莉 王晓锋 李晓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3-852,共10页
烷基苯系列化合物广泛分布在岩石圈中,但其母质来源和指示意义仍存在一定争议。对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和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岩石热解及GC-MS(GC-MS-MS)分析,检测出一系列的长直链烷基苯及其异构体。烃源... 烷基苯系列化合物广泛分布在岩石圈中,但其母质来源和指示意义仍存在一定争议。对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和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岩石热解及GC-MS(GC-MS-MS)分析,检测出一系列的长直链烷基苯及其异构体。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参数表明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样品均遭受过较强程度的微生物降解作用,有机质类型以腐殖腐泥型为主,埋藏期间经历过一定程度的黏土矿物催化作用,以弱氧化的淡水沉积为主。此外,两个研究区样品中长直链烷基苯及其异构体的相对含量呈现出相反的分布模式,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并结合研究区烃源岩沉积环境和热演化背景,认为烷基苯系列化合物可能来自于类脂化合物(如脂肪酸和脂肪醇)或简单芳烃化合物与类脂化合物的反应,且热作用会导致长直链烷基苯向其异构体转化。综合以上研究表明长直链烷基苯及其异构体可以作为一种指示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和母质来源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直链烷基苯 异构烷基苯 成因机制 热演化程度 生物标志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的结晶行为与力学性能调控 被引量:6
19
作者 相恒学 曾佳 +2 位作者 陈姿晔 周哲 朱美芳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0-456,478,共8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目前唯一一种由微生物直接合成的生物基聚酯,能够实现材料合成、制品加工和回收降解的全周期绿色生态循环,因而在纺织纤维、包装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市场。然而,PHAs自身也存在着结晶速率慢...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目前唯一一种由微生物直接合成的生物基聚酯,能够实现材料合成、制品加工和回收降解的全周期绿色生态循环,因而在纺织纤维、包装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市场。然而,PHAs自身也存在着结晶速率慢、球晶尺寸大和二次结晶等不利结构因素,限制了产品的应用性能。因此,重点从物理异相成核诱导、化学长链支化结构设计和外场多级牵伸诱导3个方面阐述PHAs结晶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改性研究进展。首先,具有高耐热的无机纳米材料(如硫化钨)可显著提高PHAs异相成核能力;其次,长链支化结构可以提高PHAs熔体强度;再次,在多级牵伸诱导作用下,可协同诱导PHAs聚集态的晶型结构演变,从而获得强度高、韧性好的PHAs纤维。最后,对PHAs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生物基材料 杂化材料 长链支化 结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石金永 闫卫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1,36,共5页
综述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几种制备方法,如射线辐照法、过氧化物反应挤出法、大分子单体共聚法和反应性聚烯烃中间体法等。同时还介绍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在挤出发泡、热成型、挤出涂布以及吹塑薄膜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聚丙烯 熔体强度 长支链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