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砂岩储层解水锁剂优选及效果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X气田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蒲万芬 侯帅 +4 位作者 沈超 杜代军 刘锐 郭健 徐东晓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
为解决低渗透砂岩气藏特别是存在边底水的气藏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容易产生严重水锁现象的问题,利用表面张力测试、接触角实验、气驱液岩心驱替实验以及核磁共振技术等多种方法,从解水锁剂的优选和解水锁效果评价2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 为解决低渗透砂岩气藏特别是存在边底水的气藏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容易产生严重水锁现象的问题,利用表面张力测试、接触角实验、气驱液岩心驱替实验以及核磁共振技术等多种方法,从解水锁剂的优选和解水锁效果评价2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约3倍模拟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以及在渗透率大于等于2.0×10^(-3)µm^(2)的岩心中,优选的0.3%(质量分数)配2+模拟地层水的解水锁剂体系仍表现出良好的降低水锁损害的效果;利用核磁共振T2谱测试实验和核磁成像技术对比单一模拟地层水与加入解水锁剂后的驱替效果,结果显示驱替结束后对应的峰面积相较于未加解水锁剂的峰面积明显减小,充分证实了优选的解水锁剂体系在降低水锁损害方面的良好效果。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有效优选及评价解水锁剂的方法,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优选的解水锁剂体系的解水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边底水气藏 水锁 解水锁剂 效果评价 核磁共振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刚度空间套筒展开机构级间锁紧技术研究
2
作者 关英俊 张铭起 +2 位作者 逯焕泉 杨会生 孙宝玉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80-1988,共9页
针对目前套筒机构应用于分体式空间望远镜展开中难以实现高刚度锁紧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长焦距甚大口径空间望远镜次镜套筒式支撑的展开机构级间锁紧方案。通过建立胀紧瓣与套筒内壁的接触模型,探究了锁紧过程中胀紧瓣与套筒间法向接触... 针对目前套筒机构应用于分体式空间望远镜展开中难以实现高刚度锁紧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长焦距甚大口径空间望远镜次镜套筒式支撑的展开机构级间锁紧方案。通过建立胀紧瓣与套筒内壁的接触模型,探究了锁紧过程中胀紧瓣与套筒间法向接触情况以及载荷分布规律;采用伯努利-欧拉梁理论对胀紧瓣与套筒接触的法向接触力进行分析,得出级间锁紧力与设计间隙、锁紧作用点之间的规律,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了验证;利用帕姆格林近似公式对驱动环斜面上升高度进行分析,得出了驱动环斜面设计参数,通过有限元手段对驱动环斜面上升高度取圆整数值时级间锁紧力进行分析,得到了锁紧力的数值及分布规律;搭建了锁紧机构实验样机并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滚动柱能够平稳地滚动到位,胀紧瓣的锁紧力符合预期,验证了该套筒机构锁紧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开机构 套筒锁紧 无源锁紧 高刚度 挠度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低渗致密气藏水锁伤害及三元协同增产技术体系研究
3
作者 王贵生 孟楠 王志彬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1-1386,共6页
针对大牛地气田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面临的水锁损害问题,系统揭示了该区块地层伤害机理,按照相关标准分析了表面张力调控和润湿性改性双重作用机制,优化筛选出0.05%浓度HDKJ型解水锁剂,UT-11C泡排药剂,并阐明了CO_(2)相态转化对毛... 针对大牛地气田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面临的水锁损害问题,系统揭示了该区块地层伤害机理,按照相关标准分析了表面张力调控和润湿性改性双重作用机制,优化筛选出0.05%浓度HDKJ型解水锁剂,UT-11C泡排药剂,并阐明了CO_(2)相态转化对毛细管力作用的动态干预机理。创新性地构建了“化学解水锁-液态CO_(2)协同置换-泡排复合增效”的三元协同增产技术体系,配套开发了前置酸预处理、多级段塞式注入以及柱塞气举动态排液等集成化工艺方案。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在3口典型井中实现日均增产气量达5.0×10^(3) m^(3)/d,平均单井排液能力提升0.17 m^(3)/d,累计增产气量达5.076×10^(4)m^(3),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锁伤害 解水锁剂 CO_(2)驱替 泡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泵控型船闸启闭机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希强 丁海港 +3 位作者 景军清 唐剑锋 徐永康 杨程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209,共6页
液压启闭机是船闸的关键设备,目前主要采用阀控方式,存在可靠性差、控制困难、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为满足京杭大运河船闸智慧化运行的要求,提出船闸启闭机变速泵控原理,采用伺服电机-定量泵-换向阀-驱动油缸的新构型,通过改变伺服电机转... 液压启闭机是船闸的关键设备,目前主要采用阀控方式,存在可靠性差、控制困难、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为满足京杭大运河船闸智慧化运行的要求,提出船闸启闭机变速泵控原理,采用伺服电机-定量泵-换向阀-驱动油缸的新构型,通过改变伺服电机转速来调节系统流量,以控制闸门和阀门的启闭。设计变速泵控型启闭机的电液控制系统,阐明其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开发新型启闭机,并应用于邵伯、淮安等运河船闸。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变速泵控型启闭机具有可靠性高、易于控制、节能静音、过载能力强等突出优势,显著提升了大运河的通航能力,为智慧运河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启闭机 变速泵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NACA0009水翼锁频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黄彪 龚诗婷 +2 位作者 刘韵晴 吴钦 王国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7-294,共8页
试验基于涡激振动同步测量系统,采用了来流速度连续变化控制技术,通过对水翼尖端变形和对尾流场结构的精确测量,研究了来流速度连续线性变化的条件下绕NACA 0009水翼的涡激振动响应和锁频特性.结果表明:水翼在进入和退出锁频区间时,会... 试验基于涡激振动同步测量系统,采用了来流速度连续变化控制技术,通过对水翼尖端变形和对尾流场结构的精确测量,研究了来流速度连续线性变化的条件下绕NACA 0009水翼的涡激振动响应和锁频特性.结果表明:水翼在进入和退出锁频区间时,会发生“幅度跳跃”现象,即结构的振动幅度会出现相差百倍的显著变化;在锁频区间内观察到“频率增加”现象,即结构的固有频率会跟随来流速度缓慢增加.综合分析了水翼锁频时旋涡演化、尖端位移和结构振动速度三者的作用关系,可为涡激振动耦合关系和锁频机理提供更多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翼 涡激振动 旋涡脱落 锁频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重塑的双馈风机并网宽频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宁 柯伟鹏 +2 位作者 姚睿哲 陈涛 李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7,共9页
为应对双馈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的宽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振荡抑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分析DFIG阻抗模型,明确了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控制引入的容性负阻尼是导致宽频振荡的主要原因... 为应对双馈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的宽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振荡抑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分析DFIG阻抗模型,明确了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控制引入的容性负阻尼是导致宽频振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附加电压前馈补偿PLL的阻抗重塑方法,前馈通道串联陷波器提取宽频振荡分量,重塑DFIG宽频带阻抗。搭建DFIG并网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有效抑制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情况下DFIG接入弱电网引发的宽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振荡 双馈风机(DFIG) 弱电网 阻抗重塑 锁相环(P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内滤波器设计的灵活动态锁频环技术
7
作者 全相军 徐天洋 +3 位作者 吴在军 胡秦然 高丙团 朱凌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070-6079,I0026,共11页
锁频环(frequency-locked loop,FLL)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电网的电压和频率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电网同步。当前FLL参数调节在不同性能之间需折中处理,难以获得期望的动态响应。该文提出一种可采用标准化滤波器设计方法的锁频环技术。首先,... 锁频环(frequency-locked loop,FLL)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电网的电压和频率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电网同步。当前FLL参数调节在不同性能之间需折中处理,难以获得期望的动态响应。该文提出一种可采用标准化滤波器设计方法的锁频环技术。首先,利用小信号模型,设计能够解耦前置滤波器动态的频率观测环,从而使频率观测环内可独立设计滤波器,实现锁频环滤波的同时,灵活设计滤波参数。该方法能在简化计算量的同时提高滤波能力,并能观测频率变化率(rate of change of frequency,RoCoF)。最后,该文给出高阶低通滤波器(high-order low-pass filter,HOLPF)以及移动平均滤波器(moving average filter,MAF)两种设计方案,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及实验验证所提灵活动态FLL的有效性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同步 锁频环 滤波 动态响应 频率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解锁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
8
作者 李华金 黄嘉信 狄亚轩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065-7079,共15页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碳解锁水平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以2011—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产业、制度...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碳解锁水平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以2011—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产业、制度、科技、文化四个维度构建碳解锁水平指标体系,探究碳解锁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空间格局演变上,环鄱阳湖城市群碳解锁水平相对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更高,南昌、武汉对周边城市存在技术溢出的辐射效应。②区域差异特征上,泰尔指数经历先升后降的动态过程,总体差异以区域内差异为主导,其中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内差异贡献率最高,武汉城市圈贡献率波动显著,环长株潭城市群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而区域间差异贡献率虽低但近年呈递增态势。③网络联系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解锁网络关联度保持高位,强连通性显著,网络密度持续攀升、效率下降、等级度降低;以武汉和南昌代表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构成的“净溢出板块”通过技术、政策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萍乡、武汉、宜昌和黄冈等市在网络中发挥着中介作用。④在影响因素方面,富裕程度与互联网发展对本地碳解锁产生显著正向直接效应,社会消费则具有负向作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人口规模、互联网发展及富裕程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总效应表现为正向驱动,人口规模与互联网的总效应呈现负向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碳解锁 STIRPAT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改进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矢量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承君 王宇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774-6780,共7页
针对传统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精确性差、收敛速率慢以及抖振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超螺旋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转速观测技术。首先,采用一种分段指数型函数替代开关函数以消除因低通滤波器... 针对传统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精确性差、收敛速率慢以及抖振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超螺旋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转速观测技术。首先,采用一种分段指数型函数替代开关函数以消除因低通滤波器所产生的相位延迟问题,并设计自适应滑模增益以实现对不同速度情况下的稳定跟踪。然后,针对传统正交锁相环在电机转向改变时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正交锁相环,使其输出与旋转方向无关,从而实现对正反转的正确跟踪。最后,由于所提改进正交锁相环具有错误收敛点,且该错误会导致转子估计位置与实际位置存在180°相位差,设计一种调整函数以解决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滑模观测器,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响应速度更快,动态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PMSM) 滑模观测器 正交锁相环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锁状态下钳剪抓一体属具接触性能研究
10
作者 王旭东 赵京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17-2125,2139,共10页
为了提高钳剪抓一体多功能属具中功能转换机构自锁性能的可靠性,研究了该机构在自锁状态下的接触性能,并基于测试条件设计了该机构的原始样机和测试样机,然后进行了测试研究。设计了功能转换机构的样机,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块-滑槽的自锁... 为了提高钳剪抓一体多功能属具中功能转换机构自锁性能的可靠性,研究了该机构在自锁状态下的接触性能,并基于测试条件设计了该机构的原始样机和测试样机,然后进行了测试研究。设计了功能转换机构的样机,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块-滑槽的自锁机构。在充分考虑样机自锁状态下的弹性变形、黏着、堆叠变形及滑动剪切的接触状态后,提出了新的接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滑块-滑槽在接触区域的自锁状态和接触特性分布规律。设计了试验以验证模型及设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样机能够实现自锁且展现出良好的受力特性,另外,所提接触模型的最大剪切应力相对误差比传统模型低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属具 自锁条件 受力特性 接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软管接头复合弯管抽芯机构模具设计
11
作者 郑子军 刘晓彬 +3 位作者 张涛 陈燕红 李亚峰 肖国华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7,共7页
针对汽车软管接头塑件的弯管特征成型难点,设计了一种复合弯管抽芯机构和两板冷流道模具用于塑件的自动化注塑生产。该塑件的弯管包含2个分段,一段为直管,一段为90°弯管。直管分段需要针对内、外壁的脱模设计抽芯机构,弯管段需要... 针对汽车软管接头塑件的弯管特征成型难点,设计了一种复合弯管抽芯机构和两板冷流道模具用于塑件的自动化注塑生产。该塑件的弯管包含2个分段,一段为直管,一段为90°弯管。直管分段需要针对内、外壁的脱模设计抽芯机构,弯管段需要对弯管内壁设计旋转抽芯机构。因而限于塑件弯管外壁周边局部特征的特点,针对直管段设计了一个内、外壁同步抽芯子机构,外壁的局部特征采用一个下降成型块成型,并由内壁的抽芯滑块驱动而实施二次抽芯动作。针对弯管段则设计一个油缸驱动扇形齿轮抽芯的旋转抽芯子机构,机构的扇形齿轮直接安装在型芯镶件的圆弧槽内,并由油缸驱动齿条进行驱动。闭模时扇形齿轮由第一个子机构的内壁抽芯滑块锁紧。复合机构在设计空间狭窄的条件下,巧妙地解决了塑件弯管的自动脱模难题。模具中,基于分区脱模方法还设计了2个斜导柱滑块用于塑件一个直管和一个安装板局部特征的成型与脱模。模具结构布置合理,机构结构设计恰当,能有效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模具中复合机构的设计能为同类塑件的模具结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 软管接头 复合机构 插锁机构 模具设计 弯管抽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软岩隧道上中台阶开挖锁脚锚管倾角优化研究
12
作者 邓祥辉 贺海龙 +3 位作者 王睿 张轩 赵帮轩 丁潇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2-1161,共10页
软岩隧道初期支护中,钢架+锁脚锚管联合支护是一种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且经济的支护措施。其中,锁脚锚管的打设角度是影响其支护效果的重要参数。在已有的上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解析模型基础上,推导了上中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 软岩隧道初期支护中,钢架+锁脚锚管联合支护是一种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且经济的支护措施。其中,锁脚锚管的打设角度是影响其支护效果的重要参数。在已有的上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解析模型基础上,推导了上中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解析模型,以此求出上中台阶开挖后锁脚锚管打设角度和钢架拱顶沉降的理论计算式。同时,基于竖向围岩压力实测分析,通过所求出的上中台阶开挖后锁脚锚管打设角度与钢架拱顶沉降的关系式,并以中河隧道为工程依托确定上中台阶开挖后锁脚锚管的最优打设角度。结果表明:建立的上中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模型分析得到的隧道拱顶沉降与现场实测值基本吻合;根据钢架拱顶沉降理论公式分析得出隧道中台阶锁脚锚管最优打设角度为60°~70°。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深埋隧道分台阶开挖锁脚锚管的倾角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锁脚锚管 上中台阶 力学模型 打设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MO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甦欣 蒋曜骏 +1 位作者 王淑旺 侯陈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传统滑模观测器(SMO)在估算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时存在抖振较强以及转速误差波动较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引入了一种改进型指数趋近律,并且用光滑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的符号函数,降低了系统的高频抖振;采用积分滑模面代替传统的滑... 传统滑模观测器(SMO)在估算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时存在抖振较强以及转速误差波动较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引入了一种改进型指数趋近律,并且用光滑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的符号函数,降低了系统的高频抖振;采用积分滑模面代替传统的滑模面,消除了定子电阻的影响,并用Lyapunov第二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最后,为了保证电机运行时有较高的观测精度,通过改进锁相环代替反正切函数和相位补偿。并基于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来验证可行性,经仿真对比分析,本文设计的观测器在转速突变和加入负载后转速误差范围从-10 r/min~10 r/min降低至-0.1 r/min~0.4 r/min,转子位置误差降低了44.4%。表明了设计的观测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并且能有效地降低高频抖振,提高了观测精度,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滑模观测器 指数趋近律方法 锁相环(P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范形方法的并网变换器系统暂态同步稳定分析
14
作者 刘其辉 李开心 +2 位作者 蔡希鹏 朱益华 罗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23,共8页
锁相环(PLL)在电压源型变换器(VSC)并网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给新型电力系统的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在强非线性系统中。为此,针对具有较强非线性PLL的VSC并网系统,建立其暂态响应的2阶微分方程,并基于规范形方法推... 锁相环(PLL)在电压源型变换器(VSC)并网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给新型电力系统的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在强非线性系统中。为此,针对具有较强非线性PLL的VSC并网系统,建立其暂态响应的2阶微分方程,并基于规范形方法推导PLL输出相位的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的同步稳定机理,提出新的暂态稳定判据,揭示影响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VSC有功出力、电网电感、PLL的比例积分参数是影响暂态同步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与实验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换器 非线性分析 规范形方法 锁相环 暂态同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沅水桃源枢纽分汊河道通航船模试验研究
15
作者 蔡创 李科 +2 位作者 李林 王多银 许光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为了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船闸整体布置方案,对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扩建工程的左岸、右岸两种方案的通航安全性进行自航船模试验研究。采用1∶100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基于小尺度船模技术对处在分汊河道上的航电枢纽布置和通航条件进行研究... 为了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船闸整体布置方案,对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扩建工程的左岸、右岸两种方案的通航安全性进行自航船模试验研究。采用1∶100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基于小尺度船模技术对处在分汊河道上的航电枢纽布置和通航条件进行研究,分析船模在不同流量下的舵角、航速等通航参数,结合左汊、右汊水流条件,比较船闸分别布置在左岸、右岸方案船舶的通航情况,提出采用右岸通航方案作为新建二线船闸的整体布置方案。开展小尺度船模试验直观展现了船舶在不同汊道中的航行情况,为解决该类工程的通航汊道选择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工程 自航船模试验 分汊河道 船闸扩建 通航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折叠式集成化行军固定器的设计研究
16
作者 李银河 田亚锋 +2 位作者 王华亭 雷凯文 孙耀东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3,共7页
作为火炮锁定和解脱重要装置,行军固定器小型化、智能化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某中口径高炮使用具备方位和高低锁定功能独立液压行军固定器,占用空间大,自动化程度低,总体方案设计难度高。提出和设计了新型可折叠式集成化行军固定器,对其... 作为火炮锁定和解脱重要装置,行军固定器小型化、智能化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某中口径高炮使用具备方位和高低锁定功能独立液压行军固定器,占用空间大,自动化程度低,总体方案设计难度高。提出和设计了新型可折叠式集成化行军固定器,对其运动学及力学进行仿真,并且随战车联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行军固定器可实现150~600mm的高度尺寸变化,以及方位和高低同步锁紧和解脱,其执行时间短,性能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 集成化 行军固定器 锁定解脱 性能可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运枢纽闸门运输稳定性仿真分析
17
作者 钟亮 路洲洲 +2 位作者 潘剑 钟广达 刘锦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0,共7页
航运枢纽建设可能面临进场道路多弯道、多坡道等复杂路况,为探讨该复杂路况下的闸门大件设备运输稳定性问题,以国内某大型航运枢纽为例,建立了闸门运输动态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多种进场路况下航运枢纽闸门的运输稳定性。结果表明... 航运枢纽建设可能面临进场道路多弯道、多坡道等复杂路况,为探讨该复杂路况下的闸门大件设备运输稳定性问题,以国内某大型航运枢纽为例,建立了闸门运输动态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多种进场路况下航运枢纽闸门的运输稳定性。结果表明:闸门运输稳定性随车速的增大而降低,进场道路的弯道半径及坡度对运输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对于弯道路段,闸门大件运输车辆低速(v≤20 km/h)行驶时应将横向荷载转移率|LTR|值控制在0.43以内,高速(20km/h<v≤30 km/h)行驶时应将|LTR|值控制在0.53以内;对于坡道路段,为防止车辆制动失效发生滚翻事故,需合理匹配运输速度与坡度,当运输车辆速度为20、30 km/h时,坡道坡度应分别控制在7.2%和6.3%以内。研究成果可为航运枢纽闸门运输方案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枢纽 船闸闸门 运输稳定性 横向载荷转移率 制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优化试验研究
18
作者 王蛟 许灿亮 +2 位作者 王召兵 陈亮 蒋友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4,30,共6页
随着船闸尺度日益增大,大尺度船闸输水系统要在高输水效率、船舶泊稳条件与工程投资之间找到合理平衡点的难度很大。依托某拟建大尺度船闸,闸室有效尺度为280m×34m×4.5m(长×宽×门槛水深),建立1∶30的船闸输水系统... 随着船闸尺度日益增大,大尺度船闸输水系统要在高输水效率、船舶泊稳条件与工程投资之间找到合理平衡点的难度很大。依托某拟建大尺度船闸,闸室有效尺度为280m×34m×4.5m(长×宽×门槛水深),建立1∶30的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整体物理模型,重点针对闸室消能工进行系列试验研究,对不同消能工布置、阀门开启方式和船舶停泊位置的船舶系缆力进行测定和分析。同时,通过综合分析输水系统水力特性、压力特性和闸室内船舶受力特性,提出了经济合理的输水系统型式。成果表明:消能工直接影响到停泊在闸室内的船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船闸平面尺度较大的船闸,为了兼顾高输水效率,采用相对复杂的闸室消能工结构是必要的。推荐输水系统布置方案下,闸室船舶系缆力、输水系统水力特性及阀门段压力特性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且有较大富余,为未来船闸提速提效预留了可操作空间,研究思路及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船闸 输水系统 模型试验 消能工 船舶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星载步进电机驱动复用技术研究
19
作者 张超 陈焕红 +2 位作者 陈雨航 张艾 康建兵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3,共10页
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空间光学遥感器机构中,传统设计驱动电路与电机单一对应,想要实现大规模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需要大量继电器进行信号切换,会导致电路的规模过大、成本过高;此外遥感器机构在发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锁定,一般通过步进... 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空间光学遥感器机构中,传统设计驱动电路与电机单一对应,想要实现大规模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需要大量继电器进行信号切换,会导致电路的规模过大、成本过高;此外遥感器机构在发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锁定,一般通过步进电机的保持力矩来完成,但是大量步进电机的相绕组同时加电,也会导致相机分系统功耗过高的问题。为实现大规模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与弱电流锁定功能,文章对多通道星载步进电机驱动复用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驱动复用电路,可实现多台步进电机的分时运动控制以及同步锁定功能,锁定电流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针对设计的驱动复用电路,选用10台步进电机作为负载进行功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10台电机可实现分时运动控制功能,运行时电源电流为3 A,为步进电机额定电流值;10台电机可实现同步锁定功能,在100 kHz的调制频率下,锁定时电源电流为5 A,平均单台电机的锁定电流为0.5 A,仅为传统单相锁定电流的1/6。基于多通道星载步进电机驱动复用技术,不但可以对大规模步进电机的运动进行控制,还能够实现同步弱电流锁定功能,有效降低系统功耗,提高光学遥感器在发射过程和在轨运行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器 驱动复用 分时控制 同步锁定 多通道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子MVL核团对视频迁移实物目标识别的神经表征
20
作者 李晓媛 任立庆 +2 位作者 刘登辉 李贺 程涵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为探究鸽子基于视频学习迁移实物目标识别的神经机制,设计了目标导向式训练系统。首先,通过行为学对比发现,经视频训练的鸽子在实物迁移测试中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验证了鸽子具有视觉认知迁移能力。其次,利用微电极记录鸽子MVL核团的... 为探究鸽子基于视频学习迁移实物目标识别的神经机制,设计了目标导向式训练系统。首先,通过行为学对比发现,经视频训练的鸽子在实物迁移测试中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验证了鸽子具有视觉认知迁移能力。其次,利用微电极记录鸽子MVL核团的神经信号,基于Welch功率谱分析得到视觉识别任务的特征响应频带,并通过锁相值构建脑功能网络。结果表明:在视频和实物识别中,目标与干扰状态下的脑网络平均节点度、聚类系数和全局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但视频目标与实物目标,视频干扰与实物干扰的网络特征无差异,这表明MVL核团通过提取视频与实物的共有特征实现跨模式迁移,揭示了MVL脑区在视觉认知迁移学习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学习 视觉认知迁移学习 MVL核团 锁相值 脑功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