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腐蚀微区电化学研究进展(2)局部电化学阻抗谱 被引量:7
1
作者 骆鸿 肖葵 +2 位作者 董超芳 李晓刚 魏丹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1-514,共4页
近年来,随着微区电化学理论与测试技术的发展,微区电化学技术在腐蚀领域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本文概括了局部阻抗谱的基本原理,重点对该微区电化学技术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局部阻抗谱 局部腐蚀 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Mn钢摩擦螺柱焊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局部腐蚀 被引量:5
2
作者 顾艳红 马慧娟 +3 位作者 高辉 车俊铁 焦向东 田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48-1354,共7页
为了研究16Mn钢水下摩擦螺柱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及微区电化学腐蚀行为,采用扫描振动参比电极技术(SVET)和局部电化学阻抗谱(LEIS)对摩擦螺柱焊接头处不同区域的腐蚀电流密度及电化学阻抗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 为了研究16Mn钢水下摩擦螺柱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及微区电化学腐蚀行为,采用扫描振动参比电极技术(SVET)和局部电化学阻抗谱(LEIS)对摩擦螺柱焊接头处不同区域的腐蚀电流密度及电化学阻抗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焊接接头腐蚀前后的金相组织和微观形貌;采用X射线应力测定仪测定了焊件不同区域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16Mn钢摩擦螺柱焊接件在焊缝区晶粒最为细小,组织最为致密;另外,焊件上的残余应力均呈现为压应力,且在焊缝处的压应力最小(-96MPa);SVET和LEIS试验结果表明,焊缝处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小,约为0.3μA/cm^2,局部阻抗值最大,约为169kΩ.这说明在焊件接头各区域中,焊缝处的耐腐蚀性最好,原因可能是焊缝区的微观组织比较致密,并且残余应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螺柱焊 微观组织 残余应力 扫描振动参比技术 局部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腐蚀评价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劲 邓博 蒋益明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95-603,共9页
为了满足我国不锈钢产品设计、热处理与加工工艺的确定与优化、焊接工艺和焊缝质量评定、服役适用性评价等方面的需求,在实现不锈钢各类局部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常规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超316级别不锈钢腐蚀... 为了满足我国不锈钢产品设计、热处理与加工工艺的确定与优化、焊接工艺和焊缝质量评定、服役适用性评价等方面的需求,在实现不锈钢各类局部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常规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超316级别不锈钢腐蚀的系统评价技术。本文介绍的是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近来实现的一批主要技术及其应用实例。包括:(1)临界点蚀温度(CPT)和微蚀坑控制技术两类方法;(2)双相不锈钢固溶处理温度范围中合金元素在两相间分配效果的评价;(3)奥氏体不锈钢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评价技术在双相不锈钢晶间腐蚀评价中的拓展;(4)中低温处理中的二次相析出规律与对应点蚀、晶间腐蚀敏感性的评定;(5)交流阻抗技术在复杂组织晶间腐蚀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6)缝隙腐蚀临界温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局部腐蚀 临界点蚀温度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应力下的LY12CZ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饶思贤 张玉波 +1 位作者 朱立群 钟群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46-1250,共5页
利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对应力加载下的LY12CZ铝合金在3%NaC 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应力作用对LY12CZ在3%NaC l水溶液中的阳极极化行为、自腐蚀电位和破裂电位以及极化电阻和双电层电容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对应力加载下的LY12CZ铝合金在3%NaC 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应力作用对LY12CZ在3%NaC l水溶液中的阳极极化行为、自腐蚀电位和破裂电位以及极化电阻和双电层电容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载应力时LY12CZ的阳极极化曲线和自腐蚀电位、破裂电位均明显负移;在浸泡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极化电阻也随应力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应变强化阶段力学化学效应达到最大.破裂电位的负移和极化电阻的降低说明应力对LY12CZ的局部腐蚀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加应力 局部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力学化学效应 LY12C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噪声技术对不锈钢表面局部腐蚀监测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培珂 桂晶 +6 位作者 路辉 杨志文 崔明月 李大朋 杨军征 王青华 王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介绍了电化学噪声技术的原理及分析方法,利用恒电流极化在不锈钢表面制造局部腐蚀坑,通过电化学噪声技术对不锈钢表面局部腐蚀进行监测,并通过微观形貌、线性极化、电化学阻抗对电化学噪声的监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电化学... 本文介绍了电化学噪声技术的原理及分析方法,利用恒电流极化在不锈钢表面制造局部腐蚀坑,通过电化学噪声技术对不锈钢表面局部腐蚀进行监测,并通过微观形貌、线性极化、电化学阻抗对电化学噪声的监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局部腐蚀进行监测,且微观形貌、线性极化与电化学交流阻抗的表征测试结果均与电化学噪声测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噪声 局部腐蚀 电化学阻抗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时域法EIS技术研究LY12CZ铝合金的局部腐蚀 被引量:4
6
作者 胡艳玲 李荻 郭宝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通过周期浸泡腐蚀实验和时域法电化学阻抗谱 (EIS)技术研究了LY1 2CZ铝合金的腐蚀损伤 ,用金相法测量最大腐蚀深度 ,用统计分析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结果表明 ,LY1 2铝合金经周期浸泡腐蚀试验后 ,低频阻抗倒数 1 Rd 符合Gum bel分布 ,1 ... 通过周期浸泡腐蚀实验和时域法电化学阻抗谱 (EIS)技术研究了LY1 2CZ铝合金的腐蚀损伤 ,用金相法测量最大腐蚀深度 ,用统计分析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结果表明 ,LY1 2铝合金经周期浸泡腐蚀试验后 ,低频阻抗倒数 1 Rd 符合Gum bel分布 ,1 Rd 随腐蚀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曲线呈S形 ,该曲线分成点蚀和剥蚀两个阶段 ,点蚀阶段符合Sigmoidal曲线关系 ,剥蚀阶段符合线性关系 .1 Rd 与最大腐蚀深度在空间统计分布和腐蚀动力学规律两个方面都有一致性 ,因此可以用 1 Rd 表征腐蚀损伤程度 .由此可见 ,时域法EIS技术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定量的腐蚀评估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腐蚀评定 局部腐蚀试验 电化学阻抗法(E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磷酸锌/聚硅氧烷复合涂层自修复和耐蚀性能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甘志宏 廖圣智 +2 位作者 王浩伟 余剑英 邵亚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4-230,共7页
目的初步探索由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填料和环氧-聚硅氧烷树脂制备的自修复涂层的修复和防腐性能。方法采用微区交流阻抗技术(LEIS)、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和电化学阻抗技术(EIS),研究了聚苯胺/磷酸锌/聚硅氧烷复合涂层的防... 目的初步探索由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填料和环氧-聚硅氧烷树脂制备的自修复涂层的修复和防腐性能。方法采用微区交流阻抗技术(LEIS)、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和电化学阻抗技术(EIS),研究了聚苯胺/磷酸锌/聚硅氧烷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和在人工损伤部位的修复功能。结果由微区电化学阻抗和电化学阻抗测试可知,环氧-聚硅氧烷清漆具有自修复和优异的耐蚀性能;偶联剂处理的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填料(HCE),可显著提升环氧-聚硅氧烷涂层的自修复和耐蚀性能。当HCE的添加量为0.3%(以占环氧-聚硅氧烷涂料质量的百分比计)时,涂层的自修复和耐蚀性能最佳,缺陷部位修复后的阻抗值最大达到70 k?,是环氧-聚硅氧烷清漆的9倍。涂层阻抗值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浸泡3750 h时,涂层阻抗值增至10^(11)?·cm^2。结论当涂层产生缺陷时,一方面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填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新的氧化膜;另一方面,聚苯胺与环氧-聚硅氧烷树脂发生交联固化反应,在基体缺陷处成膜,提高了涂层的致密性;二者协同作用使HCE3涂层试样具有最佳的耐蚀性能和自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磷酸锌有机-无机复合钝化 自修复 改性聚硅氧烷涂层 微区电化学阻抗技术(leis) 交流阻抗技术(E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破损氧化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X80钢在NaCl溶液中的局部腐蚀规律 被引量:7
8
作者 景红 王迪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在环氧树脂涂层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氧化石墨烯(GO)对其进行改性,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开尔文探针技术(SKP),研究在5种NaCl溶液中,X80钢基体上的GO改性涂层破损后的局部腐蚀规律。结果表明:GO的独特片状结构能有效抑制水和氯离... 在环氧树脂涂层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氧化石墨烯(GO)对其进行改性,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开尔文探针技术(SKP),研究在5种NaCl溶液中,X80钢基体上的GO改性涂层破损后的局部腐蚀规律。结果表明:GO的独特片状结构能有效抑制水和氯离子等介质进入改性涂层内;同时,GO对腐蚀介质的阻隔作用将金属腐蚀活动限制在涂层破损处,腐蚀产物堆积并形成保护膜,对金属基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钢 氧化石墨烯改性涂层 局部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扫描开尔文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对690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成涛 费克勋 宋利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1005,共5页
为探讨Pb对690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开展了有/无Pb的腐蚀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方法、局部电化学交流阻抗(LEIS)方法分别研究了690合金在有/无Pb的Na OH溶液中应力腐蚀行为、电化学行为。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表面腐蚀形貌有差异,Pb存在... 为探讨Pb对690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开展了有/无Pb的腐蚀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方法、局部电化学交流阻抗(LEIS)方法分别研究了690合金在有/无Pb的Na OH溶液中应力腐蚀行为、电化学行为。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表面腐蚀形貌有差异,Pb存在于腐蚀产物中。应力腐蚀试验结果表明,690合金在含Pb的Na OH溶液中发生了穿晶型应力腐蚀开裂。局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表明,含1 000 mg/L Pb的Na OH溶液中690合金的电化学阻抗分散性较大。690合金在含Pb溶液中具有较高的应力腐蚀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0合金 局部电化学交流阻抗 穿晶型应力腐蚀开裂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利用的新方法:活化高碱石灰溶液中被抑制黄铜矿的浮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柏少军 李颉 +4 位作者 袁加巧 毕云霄 丁湛 戴惠新 文书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811-822,共12页
硫化铜矿山容易产生富含硫酸、重金属离子的矿山酸性废水,从而对周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本文研究了矿山酸性废水对高碱石灰溶液中被抑制黄铜矿浮选的活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当矿山酸性废水与高碱石灰溶液体积比为3:1时,被抑制黄铜矿的... 硫化铜矿山容易产生富含硫酸、重金属离子的矿山酸性废水,从而对周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本文研究了矿山酸性废水对高碱石灰溶液中被抑制黄铜矿浮选的活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当矿山酸性废水与高碱石灰溶液体积比为3:1时,被抑制黄铜矿的浮选回收率提高近12%;矿山酸性废水能够有效解吸原先罩盖在黄铜矿表面的亲水性钙物种,并促使铜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黄铜矿表面铜原子浓度增加了2.2%,Ca—O/OH物种的浓度降低了33.24%,S 2p能谱中单一硫化物(S_(2)-)和多硫化物(S_(2)^(2-))的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14.67%和23.96%。捕收剂吸附量和微区电化学交流阻抗检测结果显示,经过矿山酸性废水活化后,黄铜矿表面异戊基黄原酸钠的吸附量增加了1.99 mg/g,矿物表面微区电化学交流阻抗值由1.30×10^(5)Ω降低到1.13×10^(5)Ω,黄铜矿表面的疏水性得到明显改善。本论文为矿山酸性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尾矿中硫化铜矿的回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酸性废水 被抑制的黄铜矿 活化 疏水性 微区电化学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