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calization for mixed near-field and far-field sources under impulsive noise
1
作者 GAO Hongyuan ZHANG Yuze +2 位作者 DU Ya’nan CHENG Jianhua CHEN Meng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302-315,共14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localization methods for mixed near-field sources(NFSs)and far-field sources(FFSs)degrades under impulsive noise,a robust and novel localiz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localization methods for mixed near-field sources(NFSs)and far-field sources(FFSs)degrades under impulsive noise,a robust and novel local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After eliminating the impacts of impulsive noise by the weighted out-lier filter,the direction of arrivals(DOAs)of FFSs can be estimated by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spectral peaks search.Based on the DOAs information of FFSs,the separation of mixed sources can be performed.Finally,the estimation of localizing parameters of NFSs can avoid two-dimension spectral peaks search by decomposing steering vectors.The Cramer-Rao bounds(CRB)for the unbiased estimations of DOA and range under impulsive noise have been drawn.Simulation experiments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dvantages in probability of successful estimation(PSE)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compared with existing localization method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reliable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low generalized signal to noise ratio(GSNR),few snapshots,and strong impul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localization far-field source(NFS) near-field source(FFS) impulsive noise Cramer-Rao bound(C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external noise spectrum of high-speed railway 被引量:13
2
作者 邓永权 肖新标 +1 位作者 何宾 金学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753-4761,共9页
A schematic to make the spectra of the exterior noise of high speed railway was put forward. The exterior noise spectrum was defin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speed train exterior noise. Its characteris... A schematic to make the spectra of the exterior noise of high speed railway was put forward. The exterior noise spectrum was defin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speed train exterior noise. Its characteristics considered here include identifying the exterior main sources and their locations, their frequency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Doppler effect due to the noise sources moving at high speed, the sound field intensity around the train in high-speed operation, the sound radiation path out of the train, and the pressure level and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the noise at the measuring points specified by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speed train exterior noise of the high speed railways in operation were introduced. The advanced measuring systems and their principles for clearly indentifying the exterior noise source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concerned noise results measured at sites, a predic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sound leve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erior noise at any point where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and to help to make the exterior noise spectrums. This model was also verified with the test results. The verification shows that there i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noise sou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noise control noise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等值阻抗参数在非线性负荷分析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逸 康燕艺 郑宗华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5,共10页
随着新能源、电力电子等技术快速发展,非线性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日益增加,导致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负荷等值阻抗参数是分析非线性负荷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系统梳理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辨识技术及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 随着新能源、电力电子等技术快速发展,非线性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日益增加,导致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负荷等值阻抗参数是分析非线性负荷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系统梳理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辨识技术及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趋势。首先,阐述负荷等值阻抗参数的基本原理;其次,对现有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辨识方法进行梳理分析,指出不同参数辨识方法的精度、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再次,综述负荷等值阻抗参数在谐波分析和瞬时无功计算中的应用;最后,探讨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并对目前领域以外的扩展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等值阻抗参数 非线性负荷 参数辨识 谐波源识别 谐波源定位与责任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开放环境的PRNU指纹提纯算法
4
作者 刘宇飞 肖延辉 田华伟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199,共13页
数字图像后处理流程带来的非唯一性人造(Non-Unique Artifacts,NUAs)噪声掺杂在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的光响应非均质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指纹中,极大地影响了下游成像设备溯源任务的精确性。然而,现有NUAs抑制方案主... 数字图像后处理流程带来的非唯一性人造(Non-Unique Artifacts,NUAs)噪声掺杂在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的光响应非均质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指纹中,极大地影响了下游成像设备溯源任务的精确性。然而,现有NUAs抑制方案主要针对实验环境,不仅需要额外的超参数设定,而且需额外的算力和存储空间,难以在开放环境中实际应用。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开放环境的PRNU指纹提纯算法。首先,对现有PRNU指纹相关性度量指标即峰值相关能量比(Peak-to-Correlation Energy Ratio,PCE)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归一化的PCE_norm和PCE_denuas,以实现开放环境下的自适应相关性度量。然后,通过构建对比学习机制缩小同一指纹和放大不同指纹的距离,实现NUAs离线抑制,从而在溯源任务中不需额外计算和存储成本进行在线抑制。最后,通过在Dresden和Daxing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设备溯源 PRNU指纹 NUAs噪声 相关性度量 对比学习 提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涡旋压缩机噪声特性仿真与声源定位研究
5
作者 张文卓 曲政 +2 位作者 刘玉环 杨春立 王珍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封闭式压缩机内部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难以实现对共振部件的精准定位与识别,限制了涡旋压缩机振动与噪声性能的高效优化与控制等问题,为了实现对压缩机噪声源的快速识别,提出了涡旋压缩机声振耦合仿真分析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技... 针对封闭式压缩机内部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难以实现对共振部件的精准定位与识别,限制了涡旋压缩机振动与噪声性能的高效优化与控制等问题,为了实现对压缩机噪声源的快速识别,提出了涡旋压缩机声振耦合仿真分析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模拟压缩机转子系统工作过程,获得上、下支撑反力。将其加载于壳体内部,计算得到壳体表面振动特性。采用LMS.Virtual.Lab软件进行声学仿真,明确压缩机壳体表面辐射的噪声特性,再通过试验测试得到压缩机噪声频谱。结果表明,压缩机实测噪声频谱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压缩机声压级为75.2 dB(A),与仿真结果误差仅约2.4 dB(A);824 Hz与1940 Hz为压缩机主要噪声源,分别对应动涡旋和定子壳部件;声源识别系统测试得到的压缩机主要声源位置也与仿真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封闭式涡旋压缩机噪声源定位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涡旋压缩机 噪声特性 噪声源识别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传递矩阵的圆柱壳结构噪声源识别方法
6
作者 徐仲恩 李智忠 郭启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79,共5页
为了解决水下圆柱壳结构噪声源识别方法中,基于点源格林函数传递矩阵广义逆波束形成方法(GFTM-GIB)识别分辨率低的问题,本文基于振声传递矩阵的广义逆波束形成方法(VATM-GIB),通过共型活塞辐射声场解析表达式,建立结构表面振动到辐射声... 为了解决水下圆柱壳结构噪声源识别方法中,基于点源格林函数传递矩阵广义逆波束形成方法(GFTM-GIB)识别分辨率低的问题,本文基于振声传递矩阵的广义逆波束形成方法(VATM-GIB),通过共型活塞辐射声场解析表达式,建立结构表面振动到辐射声场的振声传递矩阵,克服了传统点源球面扩展声传播模型的局限性,并利用VATM-GIB方法实现了对圆柱壳结构噪声源的识别。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VATM-GIB方法相较于GFTM-GIB方法,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有效提高了圆柱壳结构声源的识别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噪声源识别 振声传递矩阵 广义逆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旋翼无人机噪声源跟踪定位系统研发及测试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敬玉 刘吉铮 +2 位作者 杨志晨 汪冬冬 欧平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多旋翼无人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成为重要设施的威胁。针对低慢小多旋翼无人机的跟踪探测难题,开发了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的多旋翼无人机跟踪探测识别定位系统。该系统实时采集无人机噪声信号,进而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波... 多旋翼无人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成为重要设施的威胁。针对低慢小多旋翼无人机的跟踪探测难题,开发了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的多旋翼无人机跟踪探测识别定位系统。该系统实时采集无人机噪声信号,进而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波束形成时频声源定位算法进行无人机噪声源定位,最后融合了麦克风阵列反演得到的多旋翼无人机位置和视频采集到的图像。经过在全消声室环境中对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的大量测试表明:该定位系统能准确实时跟踪定位无人机的横向飞行和上下飞行;即使在摄像头盲区也能准确探测无人机位置,有效弥补了视频探测的不足;该系统的定位精度为92.2%,优于同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噪声 麦克风阵列 声源定位 波数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MD-FastICA-CWT联合瞬态响应阶次的电驱总成噪声源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威 景国玺 +2 位作者 武一民 杨征睿 高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52,共9页
以某增程式电驱动总成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联合算法的噪声分离识别模型。首先,采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联合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astI... 以某增程式电驱动总成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联合算法的噪声分离识别模型。首先,采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联合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astICA)方法提取纯电模式稳态工况下单一通道噪声信号特征,利用复Morlet小波变换及FFT对各分量信号时频特性进行识别。其次,采用阶次分析法和声能叠加法对稳态分量信号对应的各瞬态响应阶次能量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PMCC)相似性识别确定不同噪声激励源贡献度。结果表明:减速齿副啮合噪声对该增程式电驱总成纯电模式运行噪声整体贡献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动总成 噪声源识别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快速独立分量分析 连续小波变换 阶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和CDSSAICA的转向电机噪声信号识别
9
作者 李响 吴超华 +2 位作者 吴刚 史晓亮 樊雄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3-41,共9页
为解决车载转向电机噪声源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改进樽海鞘群的独立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种改进樽海鞘群的独立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Tent混沌映射进行种群初始化,领导者及追随者更新... 为解决车载转向电机噪声源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改进樽海鞘群的独立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种改进樽海鞘群的独立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Tent混沌映射进行种群初始化,领导者及追随者更新机制分别采用Logistic混沌映射和动态学习;然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比传统的快速独立分析方法和樽海鞘独立分析方法分离效率分别提高4.38%和1.01%;最后采用该联合算法对车载转向电机单通道噪声信号进行分离识别,结果表明该联合算法能有效分离电机振动噪声信号中不同频率的特征信号,稳定工况下电机噪声的主要原因是由转子不平衡以及电磁噪声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转向电机 噪声信号识别 樽海鞘算法 盲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四基阵的被动式声源定位估计
10
作者 单泽彪 郭靖豪 +2 位作者 刘小松 孙煜旗 白昱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3,共8页
针对现有被动式声源定位算法测量精度低、适用范围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四基阵的被动式声源定位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最优四基阵阵列结构以实现多阵元点共用,旨在使用较少的阵元总量实现对目标声源的融合定位估计,从而提高... 针对现有被动式声源定位算法测量精度低、适用范围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四基阵的被动式声源定位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最优四基阵阵列结构以实现多阵元点共用,旨在使用较少的阵元总量实现对目标声源的融合定位估计,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并就该阵列模型确定空间目标定位方程组,将求解位置坐标问题转换为求解阵元点之间时延差值问题。进而采用二次分数低阶协方差算法求解脉冲噪声环境下的相应阵元间时延差值,即求得阵元信号的自分数低阶协方差和两阵元间信号的互分数低阶协方差之后,再次计算二者的互分数低阶协方差,以期更大程度上抑制脉冲噪声的影响,提高时延差值估计精度;最终将求得的时延估计信息带回定位方程组已实现对空间声源的定位估计。通过数值仿真和实测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阵列结构的优越性。在实测实验中对声源定位估计误差仅为0.085 1 m,表明所提方法能较高精度的实现脉冲噪声环境下的声源定位,拓展了被动式声源定位算法的应用场景,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声源定位 脉冲噪声 最优四基阵 到达时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分数低阶协方差的被动式声源定位方法
11
作者 刘小松 郭靖豪 +2 位作者 柳鹏 任玮 单泽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59-266,311,共9页
针对现有的被动式声源定位算法在强脉冲噪声环境下抗干扰能力弱、定位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分数低阶协方差的被动式声源定位估计方法。首先,构建了一个多点共用的最优四基阵阵列结构,利用有界非线性Sigmoid函数对含有脉冲噪... 针对现有的被动式声源定位算法在强脉冲噪声环境下抗干扰能力弱、定位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分数低阶协方差的被动式声源定位估计方法。首先,构建了一个多点共用的最优四基阵阵列结构,利用有界非线性Sigmoid函数对含有脉冲噪声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阵元间信号进行二次分数低阶协方差运算,即求得阵元信号的自分数低阶协方差和两阵元间信号的互分数低阶协方差之后,再次计算二者的互分数低阶协方差,以期更大程度上抑制脉冲噪声的影响;最后,根据求得的时延信息对声源进行定位计算。通过定位试验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声源定位 脉冲噪声 最优四基阵 二次分数低阶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航行体首部边界层转捩噪声源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琛 李晓东 +2 位作者 柏宝红 黄红波 刘建华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为研究水下航行体首部边界层转捩区的噪声特性及声源位置,本文采用缩比SUBOFF模型在高速水洞中开展了试验研究。水洞试验段来流速度为3~7 m/s,基于模型长度的雷诺数为10^(7)量级,首部表面布置14支脉动压力传感器,测量了首部层流边界层... 为研究水下航行体首部边界层转捩区的噪声特性及声源位置,本文采用缩比SUBOFF模型在高速水洞中开展了试验研究。水洞试验段来流速度为3~7 m/s,基于模型长度的雷诺数为10^(7)量级,首部表面布置14支脉动压力传感器,测量了首部层流边界层、转捩和湍流边界层的脉动压力场。为定位声源位置,采用传声器阵列进行了水下航行体首部主要噪声源的三维声源定位,定位方法为基于小波变换的函数波束形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速度增大,首部边界层转捩起始位置不断向前移动,同时脉动压力频谱中的中频分量显著增加。声源定位结果表明:水下航行体首部主要噪声源呈三维环形分布,且声源所在流向位置与边界层转捩区位置基本重合,表明边界层转捩区是水下航行体首部的主要噪声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边界层转捩 水动力噪声 导流罩 自噪声 三维声源定位 噪声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传声器阵列识别定位汽车内部异响声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敏宗 汪思梦 +3 位作者 卢奂采 宋玉来 金江明 周达仁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1,共6页
针对新款汽车在路面行驶时车内出现的异响问题,使用球形传声器阵列对汽车在不同车况下水泥路面行驶时汽车内部声场进行了测量。以球形传声器阵列测量的声压数据作为输入,运用球谐波束形成法,重构得出汽车内部声场分布,并对以阵列中心为... 针对新款汽车在路面行驶时车内出现的异响问题,使用球形传声器阵列对汽车在不同车况下水泥路面行驶时汽车内部声场进行了测量。以球形传声器阵列测量的声压数据作为输入,运用球谐波束形成法,重构得出汽车内部声场分布,并对以阵列中心为球心的球面声场进行了可视化处理,从而实现了对异响声源的识别与定位。由声压频谱分析得出了汽车内部在750、1000和1500 Hz频率附近存在异响;通过对应的内部声场三维可视化结果,确定了异响声源的位置;在轮胎后部的车身加装橡胶挡板或海绵挡板隔离噪声后,异响得到了有效的降低。研究方法和结果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控制与降低汽车行驶时车内异响以及改善车内声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传声器阵列 声源识别定位 球谐波束形成 车内异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束形成的变压器噪声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晶 卢灏 +1 位作者 刘领航 王永强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0-298,共9页
作为变电站中最为昂贵和重要的设备,变压器一直是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对象。目前对变压器噪声源识别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结合波束形成技术针对变压器噪声源识别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所调研的变压器噪声特性,确定了所关注的噪声频段和所用... 作为变电站中最为昂贵和重要的设备,变压器一直是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对象。目前对变压器噪声源识别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结合波束形成技术针对变压器噪声源识别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所调研的变压器噪声特性,确定了所关注的噪声频段和所用的声源识别方法,阐述了宽带信号的波达方向估计与波束形成的相关理论,进而整理出了一种基于频域数据的宽带变压器信号定位思路,利用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定位思路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最后基于LabVIEW平台搭建了一套变压器噪声源识别系统,并通过对不同情况下实际运行变压器的现场试验,对系统的定位效果进行了测试,其定位误差在2°左右,结果证明噪声源识别思路和搭建的系统平台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波束形成 空间谱估计 噪声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WSVD组合串扰消除法车内噪声源识别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艺江 陈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4-230,共7页
为解决车内噪声源识别中结构路径易受外部因素干扰,以及多源振动串扰影响,导致采集的工况数据存在噪声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 为解决车内噪声源识别中结构路径易受外部因素干扰,以及多源振动串扰影响,导致采集的工况数据存在噪声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的CEEMDAN-WSVD组合去噪法,该方法利用自适应加噪特征避免模态混叠现象发生,引入样本熵对高频含噪分量进行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实现一层降噪后进行重构;并采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对重构信号获取主分向量,同时使用主分量衰减方法剔除较小主分量,实现二层降噪。运用模拟仿真信号验证上述方法对复杂含噪信号有降噪效果。通过对采集的工况数据降噪处理,计算路径传递率并得到贡献量。将各降噪方法应用于工况传递路径模型中对比分析,发现经过本文方法降噪后模型的合成响应与实测响应准确性较高,降噪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小波变换 奇异值分解 工况传递路径 噪声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曼光谱数据处理和谱峰识别的变压器油绝缘老化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庆珍 张溢 鄢仁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166,共9页
针对变压器油的拉曼光谱分析通常受到噪声和荧光背景等的干扰以及谱峰位置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处理和谱峰识别算法,用于变压器油老化评估时的拉曼光谱分析。提出一种自适应Savitzky-Golay滤波法,引入自适应窗口大小拉... 针对变压器油的拉曼光谱分析通常受到噪声和荧光背景等的干扰以及谱峰位置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处理和谱峰识别算法,用于变压器油老化评估时的拉曼光谱分析。提出一种自适应Savitzky-Golay滤波法,引入自适应窗口大小拉曼光谱数据进行去噪处理。采用改进的多项式拟合算法对去噪后的数据进行去除荧光背景处理,减小荧光背景对拟合结果的影响。通过数据点与期望的拉曼信号的接近程度为每个数据点赋予权重,以实现更准确的去荧光背景处理。利用谱峰识别技术判别变压器油的老化程度,采用大小两种尺度高斯窗口判别法来识别谱峰,并结合局部加权信噪比(local weighted signal-to-noise ratio,LW_SNR)来判断疑似拉曼谱峰的真实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在变压器油老化评估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噪 荧光背景 谱峰识别 局部窗口加权信噪比 变压器油老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微震P波到时拾取与干扰信号剔除方法及应用
17
作者 李思佑 闭水劲 +3 位作者 董陇军 张义涵 杨清伟 裴重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165,共8页
针对低信噪比和复杂微震信号P波准确拾取困难的问题,基于P波震相到达的时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协同离散小波变换(DWT)、自适应积分峰度拾取法(PAI-k)和赤池信息准则(AIC)的P波到时拾取技术,同时,依据波形局部相似原理对微震信号中的潜在干... 针对低信噪比和复杂微震信号P波准确拾取困难的问题,基于P波震相到达的时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协同离散小波变换(DWT)、自适应积分峰度拾取法(PAI-k)和赤池信息准则(AIC)的P波到时拾取技术,同时,依据波形局部相似原理对微震信号中的潜在干扰波形进行自动剔除。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不同信噪比波形的到时拾取模拟研究和甘肃金川二矿区采场主动震源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提出的方法在不同信噪比水平中的P波初至点拾取准确性均为最高,其中,低信噪比下的拾取准确率超过了80%。此外,采用该方法处理的P波到时数据,采场内主动震源的平均定位误差为6.6 m,有效提升了复杂噪音环境中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P 波到时拾取 噪音剔除 震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研究及实验
18
作者 柴凯 楼京俊 +1 位作者 李荣华 胡俊波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1450,共10页
为了有效减小传统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过程中的“窗效应”和准确利用有限测量孔径测量并定位潜艇的表面声源,提出一种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首先,通过改进基于正交球面波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提出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 为了有效减小传统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过程中的“窗效应”和准确利用有限测量孔径测量并定位潜艇的表面声源,提出一种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首先,通过改进基于正交球面波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提出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然后,仿真对比上述两种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的重构结果,研究外推误差和扩展测点数对重构精度的影响;最后,在消声水池中利用小孔径全息测量面进行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能大大减小有限测量孔径带来的“窗效应”和“孔径重复效应”误差,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可为水下大尺寸声源的近场声全息精确测量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近场声全息 波数域外推 窗效应 二级迭代 噪声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下部区域噪声源设置对噪声预测影响分析
19
作者 周铁军 李志强 +4 位作者 王晨歌 潘永琛 柳润东 邵琳 陈明杲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9,27,共7页
根据高铁噪声源总体分布特征,建立考虑时变影响特征的高铁噪声预测方法。通过开展速度350 km/h的高铁噪声源识别试验和车外辐射噪声测试,分别从时域变化曲线和动车组通过时段等效声级2个方面,分析高铁下部区域噪声源不同设置方案对预测... 根据高铁噪声源总体分布特征,建立考虑时变影响特征的高铁噪声预测方法。通过开展速度350 km/h的高铁噪声源识别试验和车外辐射噪声测试,分别从时域变化曲线和动车组通过时段等效声级2个方面,分析高铁下部区域噪声源不同设置方案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高铁下部区域等效为声功率均匀分布的线声源时,与实际声源分布差异较大,噪声预测误差相对较大;根据转向架附近噪声源分布特征,将下部区域划分为9个离散的子声源,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表征高速动车组运行时的噪声时域特征,还可进一步提升噪声预测精度至0.5 dB(A)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下部区域 噪声预测 噪声源识别 等效声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柴油机噪声源识别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郝志勇 刘月辉 +1 位作者 毕凤荣 韩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0-154,共5页
以乘用车柴油机为研究对象 ,通过振动速度测量技术和声强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发动机进行了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的研究。首先在半消声室内测量了发动机的声功率 ,然后测量了发动机各主要噪声辐射部件振动速度并分析了各部件的振动特... 以乘用车柴油机为研究对象 ,通过振动速度测量技术和声强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发动机进行了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的研究。首先在半消声室内测量了发动机的声功率 ,然后测量了发动机各主要噪声辐射部件振动速度并分析了各部件的振动特性 ,并通过其表面振动速度计算了它们各自的声功率以及对总噪声的贡献 ,对不适于振动测量的旋转部件采用声强法测量了其声功率 ,最终得到了各主要噪声源的大小排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柴油机 噪声源识别 声源识别 振动 振动特性 声强法 声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