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ift control method for the local time at descendi ngnode based on sun-synchronous orbit satellite 被引量:5
1
作者 Yang Yong'an Feng Zuren +1 位作者 Sun Linyan Tan W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1期141-145,共5页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hift factors of the descending node local time for sun-synchronous satellites and proposes a shift control method to keep the local time shift within an allowance range. It is found that th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hift factors of the descending node local time for sun-synchronous satellites and proposes a shift control method to keep the local time shift within an allowance range. It is found that the satellite orbit design and the orbit injection deviation are the causes for the initial shift velocity, whereas the atmospheric drag and the sun gravitational perturbation produce the shift acceleration. To deal with these shift factors, a shift control method is put forward, through such methods as orbit variation design, orbit altitude, and inclination keeping control.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have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contro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engineering sun-synchronous orbit satellite local time of descending node drift control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 propagation control in periodic track structure through local resonance mechanism 被引量:10
2
作者 WANG Ping YI Qiang +2 位作者 ZHAO Cai-you XING Meng-ting LU 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3062-3074,共13页
Excessive vibration and noise radiation of the track structure can be caused by the operation of high speed trains.Though the track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obvious periodic properties and band gaps,the bandwidth... Excessive vibration and noise radiation of the track structure can be caused by the operation of high speed trains.Though the track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obvious periodic properties and band gaps,the bandwidth is narrow and the elastic wave attenuation capability within the band gap is weak.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of track structure,the local resonance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to broaden the band gap and realize wave propagation control.The locally resonant units are attached periodically on the rail,forming a new locally resonant phononic crystal structure.Then the tuning of the elastic wave band gaps of track structure is discussed,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band gap is explicated.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 new wide and adjustable locally resonant band gap is formed after the resonant units are introduced.The phenomenon of coupling and transition can be observed between the new locally resonant band gap and the original band gap of the periodic track structure with the band gap width reaching the maximum at the coupling position.The broader band gap can be applied for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in high speed railway track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 propagation control periodic track structure band gap local resonance mechanism transfer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高效的多用户室内指纹定位方案
3
作者 乐燕芬 雷若兰 姚恒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3,共11页
通过公有云提供定位服务时,公有云的不可信使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服务器的位置资源可能被窃取,从而泄露用户的隐私。近年来提出了各种安全定位算法,用于实现用户的隐私保护。然而,目前已有的隐私保护定位方案不能有效保护服务器数据资源... 通过公有云提供定位服务时,公有云的不可信使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服务器的位置资源可能被窃取,从而泄露用户的隐私。近年来提出了各种安全定位算法,用于实现用户的隐私保护。然而,目前已有的隐私保护定位方案不能有效保护服务器数据资源,且无法支持多用户场景。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访问控制安全高效的多用户指纹定位方案。该方案基于ASPE算法,设计了一种安全准确的相似度查找算法,可把用户快速定位到局部地图内;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角色多项式函数的轻量级访问控制策略,能灵活设定地图的访问权限,防止恶意用户窃取地图资源,并可为用户提供不同层级的定位服务。安全性分析表明,对于不可信的云定位服务器,服务器的定位资源和用户的位置信息隐私是安全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保护资源隐私和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可实现对用户的快速局部定位和准确的位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定位 隐私保护 访问控制 局部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非局部均值算法的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4
作者 熊雄 姚俊杰 +1 位作者 陈昕 张齐东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6,共13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非局部均值算法(Improved Non-Local Means,INLM)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参数寻优的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方法(INLM-PSO方法),该方法将非局部均值引入到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中,通过欧式距离...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非局部均值算法(Improved Non-Local Means,INLM)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参数寻优的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方法(INLM-PSO方法),该方法将非局部均值引入到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中,通过欧式距离和余弦相似度衡量参考站与目标站的相关性并对参考站赋权,实现对目标站观测值进行估计并实现质量控制。为了检验INLM-PSO方法的有效性及适应性,利用INLM-PSO方法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典型14个地面观测站的2017~2018年日均温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效果分析,并与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空间回归检验法(Spatial Regression Test,SRT)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IDW方法和SRT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出气温数据中的可疑值,预测精度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地面气温 改进的非局部均值(INLM) 余弦相似度 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证监局一线监管与企业风险信息披露——基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外生冲击
5
作者 王满 姚强强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9,共7页
以地方证监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外生冲击,考察一线监管对企业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证监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企业风险信息披露具有良好的监管效果,即被监管企业愿意披露更多的风险信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以地方证监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外生冲击,考察一线监管对企业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证监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企业风险信息披露具有良好的监管效果,即被监管企业愿意披露更多的风险信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降低投资者负面预期是实现良好监管效果的作用机制。这一监管效果在没有诉讼风险、没有监管处罚风险、分层随机抽选检查对象与监管资源约束较强地区的企业更明显,且监管效果有助于投资者利益保护与增加企业融资资源。鉴于此,应进一步完善地方证监局随机抽查监管机制,持续关注企业风险信息披露,以利于投资者决策及资本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证监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风险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 投资者负面预期 投资者利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建筑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乾坤 金睿 +4 位作者 丁宏亮 徐泽铨 王伟 张海峰 邹佳霖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6,共12页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涉及的越障、攀爬等复杂非结构化场景,为提升机器人的整机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履切换的建筑移动机器人。首先,在传统单履带基础上设计了子母履带辅助攀爬机构,基于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等多传感融合的空间定位与建...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涉及的越障、攀爬等复杂非结构化场景,为提升机器人的整机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履切换的建筑移动机器人。首先,在传统单履带基础上设计了子母履带辅助攀爬机构,基于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等多传感融合的空间定位与建图,利用基于运动学约束的信息树扩展算法对随机环境中的机器人进行了路径规划;然后,建立了含重心偏移、滑移等非线性扰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综合考虑了实际作业过程中的强耦合、非线性、建模误差等不确定性因素,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分数阶的PID控制方法;最后,根据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了机器人的整机灵活性、高可靠性及多场景适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轮履切换的机械结构对复杂场景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路径规划平均缩短路径长度9.08%,缩减行程时间39.83%;控制系统可在保障运动稳定性、动作协调性的同时减小位置误差,实现对机器人的精确控制目的,满足复杂施工环境下机器人的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机器人 轮履切换 运动控制 轨迹规划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胜 李彩虹 +2 位作者 张耀玉 周瑞红 梁振英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7,共10页
针对人工势场(APF)法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中存在的局部极小值陷阱和路径冗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FC)和虚拟目标点改进人工势场的FC-V-APF算法。首先设计虚拟目标点避障策略,并加入障碍物跨越机制和目标点更新阈值,构建V-APF... 针对人工势场(APF)法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中存在的局部极小值陷阱和路径冗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FC)和虚拟目标点改进人工势场的FC-V-APF算法。首先设计虚拟目标点避障策略,并加入障碍物跨越机制和目标点更新阈值,构建V-APF算法引导机器人摆脱陷阱区域;其次提出基于累计转角和的控制策略,帮助机器人走出多U型复杂陷阱;然后针对路径冗余问题,将V-APF算法与模糊控制算法相结合,提出FC-V-APF算法,通过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和权重函数对当前环境进行评估,选取模糊控制器输出辅助力,提前规避障碍物。最后在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平台上搭建仿真环境对FC-V-APF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性能的对比实验,并对路径长度、运行时间和速度曲线等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FC-V-APF算法能够快速摆脱陷阱,减少冗余路径,提高路径平滑度并减少规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局部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法 虚拟目标点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演进、地方实践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毕云龙 谭丽萍 +2 位作者 涂梦昭 李颖 余星涤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演进中发现亟待解决的难点,充分吸收地方实践经验,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研究结果显示: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源于土地用途管制,并逐步发展到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用途管制,管制...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演进中发现亟待解决的难点,充分吸收地方实践经验,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研究结果显示: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源于土地用途管制,并逐步发展到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用途管制,管制的目标也拓展到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支撑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各地在探索中积累了经验,但也面临工作上的阶段性难点;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包括调查评价、规划计划、空间准入、用途转用、规划许可和监测监管。基于此,应加快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构建,理清各环节的运作机理,明确各环节的传导机制,细化各层级的实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历史演进 地方实践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设备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和准则研究
9
作者 谷文斌 蒋文春 +3 位作者 王金光 徐彤 李军 涂善东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2,共13页
针对承压设备局部焊后热处理温度均匀性难以控制和残余应力难以消除的问题,提出单加热和主副加热两种局部热处理方法,并建立工艺准则和理论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仅需焊缝性能恢复,对消除残余应力要求不高的承压设备,当内外壁保温时,加热... 针对承压设备局部焊后热处理温度均匀性难以控制和残余应力难以消除的问题,提出单加热和主副加热两种局部热处理方法,并建立工艺准则和理论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仅需焊缝性能恢复,对消除残余应力要求不高的承压设备,当内外壁保温时,加热带宽度(HB)为6t,梯度控制带宽度(GCB)为2HB。对于既考虑焊缝性能恢复又兼顾残余应力消除效果的承压设备,当内外壁保温时,HB至少为3√Rt;当内壁不保温,仅外壁保温时,HB应大于5√Rt,GCB为2HB。当单加热局部焊后热处理加热带宽度过宽,推荐采用主副加热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本研究可为大型承压设备局部焊后热处理提供理论和实施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设备 局部焊后热处理 加热带 梯度控制带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储接入高比例水电系统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
10
作者 王永飞 江琴 +2 位作者 李保宏 刘天琪 张英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92,共11页
针对含风储接入的高比例水电系统中的超低频振荡问题,为增强系统阻尼且不降低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提出了基于风储侧耦合鲁棒控制的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了风储接入水电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明确了风机及储... 针对含风储接入的高比例水电系统中的超低频振荡问题,为增强系统阻尼且不降低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提出了基于风储侧耦合鲁棒控制的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了风储接入水电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明确了风机及储能参与超低频振荡抑制的可行性。其次,提出了基于振荡模式分解计算振荡能量的超低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并将振荡源机组的加速功率作为风储侧附加控制的反馈信号,利用最小二乘-旋转不变算法辨识得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传递函数矩阵。最后,根据混合H_(2)/H_(∞)鲁棒控制理论,建立考虑阻尼比和控制性能的多目标函数,迭代求解得到风储侧耦合鲁棒控制器最优参数。仿真结果表明,风储系统附加鲁棒控制后,能快速调节不平衡功率并增强超低频段的阻尼,从而有效抑制超低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系统 超低频振荡 阻尼转矩 振荡源定位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势场模型的船舶局部路径规划方法
11
作者 王群朋 李龙浩 +4 位作者 关宏旭 刘佳仑 蔡健哲 沙正荣 张金水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目的]为使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更加符合船舶操纵特性,生成的参考路径更加安全可靠,提出一种三维势场建模方法。[方法]将笛卡尔坐标系转换为椭球体坐标系,解决势场分布函数的各向同性问题,通过求解拉普拉斯方程计算船舶势能分布函数,设计... [目的]为使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更加符合船舶操纵特性,生成的参考路径更加安全可靠,提出一种三维势场建模方法。[方法]将笛卡尔坐标系转换为椭球体坐标系,解决势场分布函数的各向同性问题,通过求解拉普拉斯方程计算船舶势能分布函数,设计势场模型和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相结合的控制框架,提升不同场景下船舶动态实时局部路径规划的适应性。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桥区水域实际航行船舶为仿真对象,采用三维势场模型获取局部参考路径,结合MPC算法进行船舶路径跟踪控制仿真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单船对遇场景、单船交叉会遇场景以及多船场景下,相较于传统人工势场和改进人工势场生成的参考路径,三维势场模型的局部参考路径长度、曲线平滑度、最大转向角度、平均绝对航向误差整体表现最优。可以生成距离更短、更平滑的局部路径,且更加符合船舶实际操纵习惯,在交通流量密集的场景下的抖动更加轻微。[结论]三维势场模型生成的局部参考路径可以有效识别目标船舶转向角度和船舶尺度差异,降低对周围目标船舶数量的依赖,并能有效获取船舶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路径规划 三维势场 拉普拉斯方程 操纵性 模型预测控制 避碰 运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取”授权:政策红利落地的央地权衡
12
作者 周寒 叶林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8,175,176,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发展区因享有政策优势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争取”授权是实现特殊发展区政策红利落地的关键。“争取”授权的本质是央地政府就改革目标、改革方案和改革预期进行多轮协商、论证并以制度形式予以确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发展区因享有政策优势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争取”授权是实现特殊发展区政策红利落地的关键。“争取”授权的本质是央地政府就改革目标、改革方案和改革预期进行多轮协商、论证并以制度形式予以确认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央地共识的达成和整体利益的均衡。具体而言,中央通过差异化放权、渐进式放权和选择性控权来释放政策红利,并为“争取”授权设定边界和前提。地方通过借势而为、顺势而动、蓄势而行来推动政策落地。因此,中国的适应性治理不再只是不确定情境下不可复制的“游击式”政策调适,而是建立在一定制度安排基础上的央地有效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发展区 央地关系 央地互动 政策红利 适应性治理 有限控权 适度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13
作者 李义科 李文彬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社会热点和学术议题。研究运用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对2015—202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绘制出专项债务研究的科学知识谱系,结合文献的深度研读,归纳总结已有研究的主... 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社会热点和学术议题。研究运用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对2015—202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绘制出专项债务研究的科学知识谱系,结合文献的深度研读,归纳总结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趋势展望。研究发现,国内专项债务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债务风险、信息披露、绩效管理、偿债能力四大热点主题,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是专项债务研究的新热点。但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尚有不足。基于此,提出进一步统筹分析风险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融合理论阐述与实践研究,引入跨学科研究方法和大数据模型的综合应用及探索专项债务制度的演进逻辑等方面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专项债务 债务制度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地面无人装备组合定位方法
14
作者 刘梓林 代天浪 +3 位作者 胡远志 李青锋 贺大松 妥吉英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199,共8页
针对非视距(NLOS)环境下超宽带(UWB)定位偏移导致的地面无人装备组合定位系统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的UWB/IMU组合定位方法。通过自主完好检测算法鉴别NLOS信号,将IMU的位姿信息与UWB的位置用加入自适... 针对非视距(NLOS)环境下超宽带(UWB)定位偏移导致的地面无人装备组合定位系统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的UWB/IMU组合定位方法。通过自主完好检测算法鉴别NLOS信号,将IMU的位姿信息与UWB的位置用加入自适应因子的EKF算法进行组合,利用UWB的精度因子与基站数目作为模糊控制输入,根据过程噪声模糊推理自适应系数更新修正测量协方差矩阵,以调节随机误差对组合定位系统的影响,进而提升定位精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NLOS环境下,改进算法能更好地修正UWB定位偏移,位置信息更加平滑,平均定位精度比EKF提高了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NLOS环境 模糊控制 传感器组合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
15
作者 成龙 李国庆 +2 位作者 陈宇航 王翀 王振浩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7-1206,I0088,I0089,共12页
为应对由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出力强随机性引起的电压波动越限,并降低系统的运行损耗,提出集中-就地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通过充分挖掘系统中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和直流组网电... 为应对由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出力强随机性引起的电压波动越限,并降低系统的运行损耗,提出集中-就地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通过充分挖掘系统中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和直流组网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容量与功率/电压调控能力,实现以最小化运行有功损耗和节点电压偏差为目标的系统优化运行。所提模型对光伏逆变器参与集中调控的初始无功设定点,以及光伏逆变器和VSC在就地控制阶段的预设下垂函数进行同时优化,以实现光伏和负荷功率随机变化下集中和就地控制层之间的协同调控。以不确定性概率分布描述光伏和负荷功率的典型场景,并结合二阶锥凸松弛和线性化实现对所提随机优化模型的转化与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测试算例,验证了所提分层协同优化运行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优化运行 集中-就地协同控制 分段下垂控制 不确定性场景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并网逆变器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16
作者 杨金东 张锡然 +1 位作者 杨泽宇 荣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6,共10页
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因其响应迅速和多目标优化优势,在并网逆变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研究。文中针对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中因参数失配导致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加权平均电流方... 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因其响应迅速和多目标优化优势,在并网逆变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研究。文中针对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中因参数失配导致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加权平均电流方法对三阶LCL型滤波器系统进行降阶处理,以抑制LCL谐振频率引起的振荡;然后,利用超局部模型简化传统预测电流模型,并通过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从而提高电流预测精度;最后,基于系统运行数据,应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在线更新系统模型,降低控制系统对参数的依赖。仿真与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证明,相较于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参数失配情况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且稳态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无模型控制 数据驱动 超局部模型 递归最小二乘法 参数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Hz大容量低压双分裂中频变压器电磁设计及磁热性能仿真研究
17
作者 田凤奇 杜振斌 +2 位作者 汪友华 王建民 石建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50,共11页
频率和容量的升高会使中频变压器的电气性能和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其磁热问题较为突出。为了保证中频变压器安全稳定地运行,该文以一台百兆瓦级400 Hz中频变压器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参数扫描法进行了中频变压器的电磁设计,并与工频变... 频率和容量的升高会使中频变压器的电气性能和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其磁热问题较为突出。为了保证中频变压器安全稳定地运行,该文以一台百兆瓦级400 Hz中频变压器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参数扫描法进行了中频变压器的电磁设计,并与工频变压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中频变压器空载损耗较大;其次,为了验证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中频变压器的磁场分布、短路阻抗及温度场分布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再次,通过对变压器绕组进行二维精细化建模与仿真分析,得到了铁心和绕组的热点位置,并根据磁热分布结果得到了铁心空载损耗较大会导致局部过热风险的结论;最后,为了降低铁心损耗和防止局部过热,增设铁心油道数量进行局部过热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油道设计方案时,铁心的磁、热性能均满足产品设计要求。该研究可为今后对中频变压器的磁热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变压器 电磁设计 电磁场 温度场 空载损耗 局部过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特征及控藏效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煜恒 李坤 +3 位作者 尚娅敏 陈秋佟 盛烈豪 刘建斌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9,共9页
以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运用构造剖面复原、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演化特征及控藏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具有明显东、西分区、分带特征... 以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运用构造剖面复原、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演化特征及控藏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具有明显东、西分区、分带特征。平面上,东部发育3组方向主干伸展断裂,NNE向为主,NE向及近NS向次之,西部发育2组方向主干伸展断裂,NE向为主,NNE向次之;剖面上东部以多米诺式斜列构造样式为主,西部以同向断阶为主;自西向东可分为5个断阶带,东部发育2个反向断裂带,西部发育3个同向断裂带。②研究区断裂体系经历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坳陷反转期以及区域沉降期4个演化阶段,断裂活动性表现出“东部为早强晚弱、西部为早弱晚强”差异演化特征。③研究区发育东部反向断槽-局部自圈油气藏和西部顺向断阶-岩性尖灭油气藏,其中东部的油气藏为双源供烃,是油气富集有利区,尤其是F2和F3断裂活动性强、断距较大,所控圈闭的面积和高度大,在平湖组富油、花港组下段富气,是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断裂 断裂活动性 双源供烃 断裂控藏 反向断槽-局部自圈油气藏 顺向断阶-岩性尖灭油气藏 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扰动观测器的PMSM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
19
作者 王栋栋 刘旭东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61,共8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外部负载扰动、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的转速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不考虑电机参数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超局部模型;然后,基于改进滑模趋近律设计无模型滑模速度控制器,...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外部负载扰动、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的转速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不考虑电机参数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超局部模型;然后,基于改进滑模趋近律设计无模型滑模速度控制器,控制器采用转速-电流单环滑模控制策略,替代了传统的转速-电流级联控制,简化了控制系统结构;同时利用双重扰动观测器估计系统未知扰动,并用于前馈补偿;最后,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抗干扰能力和稳态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超局部模型 无模型滑模控制 双重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超局部模型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20
作者 李思言 梁庭福 +1 位作者 李鑫帅 毛汉领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301,共9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因外部干扰、电机参数未知、参数摄动等未知因素影响难以实现高性能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超局部模型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复合控制方法。建立了忽略电机具体参数的超局部模型,基于此...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因外部干扰、电机参数未知、参数摄动等未知因素影响难以实现高性能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超局部模型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复合控制方法。建立了忽略电机具体参数的超局部模型,基于此构建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并引入新型自适应趋近律,实现削弱抖振并加速收敛。通过超螺旋滑模观测器实时更新超局部模型并优化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方法相较于现有控制方法,转速响应更快,响应时间为0.0076 s;受外部干扰时转速波动最小且恢复稳态更快,转速波动为29.496 r/min,恢复稳态时间为0.004 s;受电机参数摄动影响时可快速恢复原定工作状态,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抗干扰能力与稳态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超局部模型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