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RP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1
作者 亓立刚 刘超然 +4 位作者 周颖 杨燕 鲁懿虬 许国文 韩泽斌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4-232,共9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FRP)筋是一种高强、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将其引入混凝土结构可提升结构全寿命周期性能。目前CFRP筋鲜有应用到混凝土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线弹性使得CFRP筋混凝土结构不再符合传... 碳纤维增强复合(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FRP)筋是一种高强、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将其引入混凝土结构可提升结构全寿命周期性能。目前CFRP筋鲜有应用到混凝土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线弹性使得CFRP筋混凝土结构不再符合传统的延性抗震认知。为了揭示CFRP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机理,以纵筋配筋率、箍筋间距和轴压比为参数,设计、制作了4个全CFRP筋混凝土柱、1个钢筋混凝土柱和1个CFRP/钢筋混合配筋柱试件,并开展拟静力试验,对比各影响因素对构件裂缝形态、承载能力、残余变形、耗能能力的作用,考察CFRP筋的实际发挥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试件发生钢筋屈曲、核心混凝土压溃破坏,而全CFRP筋混凝土试件均由于CFRP纵筋陆续脆性断裂而迅速失去承载能力,受压CFRP筋在箍筋处受到箍筋横向抵抗的剪力易被剪断。CFRP筋混凝土柱试件均展现出较高的极限承载力,极限位移角在5%及以上,残余位移极小,耗能性能较弱,具有鲜明的优缺点:“强承载力、低损伤”但“低延性、脆性破坏”。该试验可为CFRP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柱 碳纤维增强复合(CFRP)筋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膨胀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丽华 李泽升 +2 位作者 梅利芳 张驰 刘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197,共7页
为研究循环荷载下改良膨胀土的动力特性,利用动三轴仪开展动三轴试验,探讨围压、动应力幅值、加载频率以及加载方式对改良膨胀土累积塑性应变、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动弹性模量等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膨胀土的累积塑性应变随动... 为研究循环荷载下改良膨胀土的动力特性,利用动三轴仪开展动三轴试验,探讨围压、动应力幅值、加载频率以及加载方式对改良膨胀土累积塑性应变、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动弹性模量等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膨胀土的累积塑性应变随动应力幅值的增加而增大,随围压和加载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动应力的增加,试样的累积塑性应变状态由安定向破坏变化。改良膨胀土滞回曲线面积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滞回曲线向应力轴倾斜,出现明显的硬化现象。改良膨胀土动弹性模量均随动应变的增加而增大,相同动应变对应的动弹性模量与围压、动应力幅值、加载频率呈现正相关。分级加载较单级加载对提高试样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和评价改良膨胀土的动力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膨胀土 动三轴试验 累积塑性应变 应力-应变滞回曲线 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阻尼器和VD混合减震技术在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亚磊 陈道政 王伟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2-1138,共7页
文章以某栋7层框架结构为例,选用黏滞阻尼器(viscous damper,VD)和金属阻尼器2种消能构件,分别进行多遇和罕遇地震工况下的时程分析,通过ETABS结构分析软件计算并分析对比原结构、增设VD、金属阻尼器和VD混合布置在不同工况下的层间位... 文章以某栋7层框架结构为例,选用黏滞阻尼器(viscous damper,VD)和金属阻尼器2种消能构件,分别进行多遇和罕遇地震工况下的时程分析,通过ETABS结构分析软件计算并分析对比原结构、增设VD、金属阻尼器和VD混合布置在不同工况下的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能量耗散、最大加速度等地震响应,对比突出金属阻尼器和VD混合布置的实际减震效果以及2种地震工况下阻尼器的滞回和耗能情况.结果表明,金属阻尼器和VD混合布置的结构能更好地控制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别是在大震下控制地震响应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器(VD) 金属阻尼器 地震响应 滞回曲线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黄土的往返加卸载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邵帅 张佳庆 +3 位作者 邵生俊 宋佳瑶 严广艺 朱学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1-1497,共7页
针对不同应力路径往返加卸载条件下黄土累积塑性应变发展特性,以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真三轴仪开展不同应力路径的往返加卸载试验研究,探究不同应力路径、应力幅值下黄土的循环应力时程曲线、滞回曲线、骨干曲线及累积塑性应变曲线... 针对不同应力路径往返加卸载条件下黄土累积塑性应变发展特性,以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真三轴仪开展不同应力路径的往返加卸载试验研究,探究不同应力路径、应力幅值下黄土的循环应力时程曲线、滞回曲线、骨干曲线及累积塑性应变曲线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应力路径对重塑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描述了各主应力与中主应力比b和应力幅值的相关性,提出了重塑黄土的滞回曲线近似呈椭圆形,长轴斜率随中主应力比b值的增大而增大,随应力幅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中主应力比b值的增大,循环应力-应变骨干曲线随之硬化,累积塑性应变曲线依次降低,且累积塑性应变发展更早的进入平缓阶段,为解决相关黄土工程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仪 循环应力 中主应力比 滞回曲线 骨干曲线 累积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组合式弯曲型金属阻尼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子英 李永越 +1 位作者 户哲 韩明雨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解决U形阻尼器承载能力低、耗能性差的问题,文中提出了由U形金属板与X形金属板组成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弯曲型金属阻尼器,基于随动强化模型对阻尼器进行静力循环模拟加载,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仿真研究,发现组合式金属阻尼器滞回性能和承... 为解决U形阻尼器承载能力低、耗能性差的问题,文中提出了由U形金属板与X形金属板组成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弯曲型金属阻尼器,基于随动强化模型对阻尼器进行静力循环模拟加载,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仿真研究,发现组合式金属阻尼器滞回性能和承载能力均有提高,比U形阻尼器承载能力提高了24%,根据材料屈服强度的理论分析,当X形金属板的材料屈服应力大于307.38 MPa时,组合式金属阻尼器可实现双级屈服效果,仿真中选用Q235B钢U形板和Q345B钢X形板,组合式金属阻尼器取得了较好的双阶段屈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金属阻尼器 有限元分析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双阶段屈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动荷载下土石混合体滞回曲线形态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锋 米吉龙 +3 位作者 杨永浩 董广法 张班 刘星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4-684,共11页
城市回填区地层多以松散土石混合体形式存在,自身结构孔隙率大、强度低、工程性能较差,对隧道施工扰动和地铁列车运行等动载作用十分敏感。滞回曲线可反映土体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刚度及能量耗散等特征,研究土石混合体滞回曲线对回... 城市回填区地层多以松散土石混合体形式存在,自身结构孔隙率大、强度低、工程性能较差,对隧道施工扰动和地铁列车运行等动载作用十分敏感。滞回曲线可反映土体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刚度及能量耗散等特征,研究土石混合体滞回曲线对回填区地铁的施工和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KTLDYN伺服电机控制式动三轴试验系统,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对回填区土石混合体试样进行了循环荷载试验,研究了含石量P、含水率ω、固结应力比k_(c)和加载频率f对滞回曲线的形态特征(包括中心间距d、长轴斜率k、滞回曲线包围面积S和不闭合程度ε_(p))和骨干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体的典型滞回曲线整体呈长梭形,两端呈尖叶状。d、S、ε_(p)随着振级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k随着振级的增加呈对数关系衰减。同一振级下,d和ε_(p)随着P、k_(c)和f的增大而减小,随着ω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k随着P、k_(c)和f的增大而增大,随着ω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S与P呈正相关,随着ω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k_(c)和f的增大而减小。当动应变相同时,动应力和骨干曲线斜率均随P、k_(c)和f的增大而不断增大;随ω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动三轴试验 滞回曲线 骨干曲线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筒结构残余位移模型及恢复力模型研究
7
作者 汪梦甫 颜玉环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了研究核心筒结构的残余位移及滞回特性,本文利用国内23个核心筒试件参数及拟静力试验结果,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核心筒结构的残余位移预测模型,并据此给出了减小核心筒残余变形的措施与方法,基于三折线骨架模型,对屈服点、峰值点... 为了研究核心筒结构的残余位移及滞回特性,本文利用国内23个核心筒试件参数及拟静力试验结果,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核心筒结构的残余位移预测模型,并据此给出了减小核心筒残余变形的措施与方法,基于三折线骨架模型,对屈服点、峰值点、极限点的荷载与位移进行计算分析,进而构建了核心筒结构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核心筒结构残余位移预测模型与结构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核心筒结构的滞回特性,弥补了国内对于核心筒结构恢复力模型研究的不足,为核心筒在弹塑性分析领域以及残余位移控制方面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筒 残余位移 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结构用微振动控制阻尼器动态特性测试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琛 刘兴天 +3 位作者 周晓东 赵枝凯 赵发刚 周徐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8-513,619,共7页
空间桁架是有效载荷的常用支撑结构,由于有效载荷的振动敏感性,为保证有效载荷的在轨性能,保持桁架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对桁架结构的低频振动进行抑制。液体阻尼器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常用于卫星结构的振动抑制。对液体阻尼器的动态特性... 空间桁架是有效载荷的常用支撑结构,由于有效载荷的振动敏感性,为保证有效载荷的在轨性能,保持桁架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对桁架结构的低频振动进行抑制。液体阻尼器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常用于卫星结构的振动抑制。对液体阻尼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使用激振器进行激励加载,获取了输入加速度和输出动态力的关系,求解了阻尼器的动刚度及阻尼系数。测试结果表明,该阻尼器可实现较大范围的阻尼系数,阻尼系数较未充液增加10倍以上,具有低频大阻尼、高频小阻尼的特性,可满足空间桁架结构减振需求,对空间结构的振动控制具有较强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阻尼器 动刚度 阻尼系数 激振器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蝶形金属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欢 周方圆 吕云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6,85,共13页
文章提出一种新型蝶形金属阻尼器(butterfly metallic damper,BMD),其由连接端头、传动部件及U形金属耗能元件共同组成。具有耗能功效的U形金属元件通过高强螺栓与传动部件相互连接。因此,BMD阻尼器中的耗能元件具有较好的装配性能及震... 文章提出一种新型蝶形金属阻尼器(butterfly metallic damper,BMD),其由连接端头、传动部件及U形金属耗能元件共同组成。具有耗能功效的U形金属元件通过高强螺栓与传动部件相互连接。因此,BMD阻尼器中的耗能元件具有较好的装配性能及震后可快速更换的特点。通过试验结合数值仿真的形式系统研究U形金属元件平直段长度、宽度、厚度及高度等参数对其减震耗能的影响规律。以多层框架为例,对比分析在地震作用下以不同形式(对角撑、肘节式、多重肘节式)安装BMD阻尼器对框架结构层间位移的降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BMD阻尼器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滞回曲线饱满且无捏缩现象;相对于对角撑的安装方式,肘节式及多重肘节式系统可有效放大BMD阻尼器的端头相对位移,从而提升其滞回耗能能力;安装BMD阻尼器可明显降低框架结构在其安装平面内的层间位移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金属元件 金属阻尼器 消能减震 装配式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耗能节点连接木构架抗震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晗 袁康 +1 位作者 刘寅 刘奕彤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针对传统木构架房屋易发生节点失效而导致墙倒架塌的震害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节点连接木构架,其工作原理为: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时节点耗能元件受压屈服并耗散地震能量,极罕遇地震时耗能装置转化为节点斜撑,提升木构架抗侧能... 针对传统木构架房屋易发生节点失效而导致墙倒架塌的震害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节点连接木构架,其工作原理为: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时节点耗能元件受压屈服并耗散地震能量,极罕遇地震时耗能装置转化为节点斜撑,提升木构架抗侧能力。研究在提出耗能装置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耗能元件试验及耗能节点木构架拟静力试验,对耗能装置工作性能及木构架抗震工作机理开展研究。研究表明,采用薄钢片制作的耗能元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耗能装置在木构架侧移变形中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在耗能元件失效后形成节点斜撑,木构架在层间位移角θ=1/25时屈服,在层间位移角达到1/8时发生木柱根部劈裂破坏,耗能节点木构架作为二道防线可以实现多地震水准不同抗震机制,用于土木、砖木等结构房屋可有效提高房屋抗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装置 滞回曲线 木构架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PEC柱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继红 吴宏凯 +2 位作者 殷占忠 冯大哲 赵帅鹏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为研究边缘柱为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的抗震性能,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完成1榀边缘柱为H型钢柱、5榀边缘柱为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应力分布、破坏模... 为研究边缘柱为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的抗震性能,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完成1榀边缘柱为H型钢柱、5榀边缘柱为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应力分布、破坏模式、滞回曲线、耗能性能、骨架曲线以及刚度退化曲线,并完成了1榀带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的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分析表明在钢板剪力墙结构中(弱轴连接),将PEC柱作为剪力墙的边缘框架柱,同样可以很好的约束屈曲后的钢板剪力墙,使其充分发挥屈曲后的性能,显著提升整体结构的抗侧刚度、承载力以及耗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轴连接 PEC柱 钢板剪力墙结构 有限元分析 滞回曲线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UHPC空心墩的内浇式组合连接压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星 周涌昊 +3 位作者 谭舜 邓开来 金龙 周亮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0,共9页
为了促进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在桥梁中的应用,提升装配式桥墩的建造效率,本文提出了针对装配式UHPC空心墩的内浇式组合连接,其主要特征在于:将预制UHPC空心墩与承台的搭接构造转移至空心墩的内部,利... 为了促进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在桥梁中的应用,提升装配式桥墩的建造效率,本文提出了针对装配式UHPC空心墩的内浇式组合连接,其主要特征在于:将预制UHPC空心墩与承台的搭接构造转移至空心墩的内部,利用墩壁作为内部后浇UHPC材料的模板,完全消除了施工现场的模板工程,后浇部分不出现在墩身表面,提升了桥墩的表观质量。为了探究该装配式UHPC空心墩的承载能力,设计并制作了3个模型试件,研究了其在压弯变形下的承载能力和损伤失效模式等。研究结果表明:该内浇式组合连接实现预制UHPC空心墩和承台的有效连接,但实现与现浇桥墩的等强构造需要精心设计剪力连接件的位置和承载力。基于试验结果,开发了装配式UHPC空心墩的数值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较为吻合。基于数值建模方式,研究了内浇式组合连接在足尺UHPC空心墩的结构行为,并提出了能实现与现浇桥墩等强的内浇式组合连接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造 UHPC空心墩 内浇式组合连接 滞回曲线 等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孔螺栓连接型耗能段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张波 贾益纲 +3 位作者 刘超 吴光宇 李大浪 胡淑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扩孔螺栓连接型耗能段由短剪切型耗能段和剪切扩孔型螺栓连接组成,可有效地提高耗能段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并减小耗能段损伤,由此提高偏心支撑结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分别设计1个短剪切型耗能段、3个考虑摩擦滑移的扩孔螺栓连接型耗能段、... 扩孔螺栓连接型耗能段由短剪切型耗能段和剪切扩孔型螺栓连接组成,可有效地提高耗能段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并减小耗能段损伤,由此提高偏心支撑结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分别设计1个短剪切型耗能段、3个考虑摩擦滑移的扩孔螺栓连接型耗能段、1个普通扩孔螺栓连接型耗能段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研究,得到其变形或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力学模型等。试验结果表明,扩孔螺栓连接型耗能段先后经历摩擦滑移和耗能段承载2个过程,且破坏模式和承载力均与纯短剪切型耗能段相同。所得力学模型中,短剪切型耗能段包括弹性、弹塑性和塑性段;考虑摩擦滑移试件包括弹性和滑移段;扩孔螺栓连接型耗能段包括弹性、滑移、弹塑性和塑性段,且在达到相同位移时耗能段变形和损伤将明显减小。最后,对扩孔螺栓连接型耗能段进行有限元分析,可准确模拟其滞回曲线和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孔螺栓连接型耗能段 力学性能 短剪切型耗能段 剪切扩孔型螺栓连接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下三塔悬索桥主缆-鞍座摩擦滑移行为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毅 黄月超 +3 位作者 丁韶玥 白晓宇 石方楠 邓开来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三塔悬索桥中塔两侧主缆并未直接与锚锭连接,中塔处主缆的纵向约束较弱,地震下主缆-鞍座易发生显著的摩擦滑移。为了揭示三塔悬索桥中主缆-鞍座摩擦滑移及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依托浔江大桥实际工程,建立了三塔悬索桥的非线... 三塔悬索桥中塔两侧主缆并未直接与锚锭连接,中塔处主缆的纵向约束较弱,地震下主缆-鞍座易发生显著的摩擦滑移。为了揭示三塔悬索桥中主缆-鞍座摩擦滑移及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依托浔江大桥实际工程,建立了三塔悬索桥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摩擦单元重现了主缆-鞍座界面的摩擦滑移行为,揭示了地震下主缆在边塔和中塔处的不同滑移变位,分析了摩擦系数对于界面滑移、主塔内力等响应量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大于0.1,在设计地震下主缆-索鞍界面无摩擦滑移,而在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下,有一定的摩擦滑移,最大摩擦滑移量随着摩擦系数增大而减小;主缆-索鞍界面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明显滞回现象,最大可提供约2.0%的等效阻尼比;边塔顶剪力对塔底弯矩的贡献率达到了50%~70%,而中塔由于设置阻尼器,剪力贡献率仅为20%~40%;适当减小摩擦系数有利于降低塔的响应,但摩擦系数降低至0.001时,主缆将失去对塔变形的约束能力,将显著改变塔的变形模式与动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悬索桥 主缆-鞍座摩擦滑移 动力时程分析 滞回曲线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软黏土阻尼比特性及其简化计算方法
15
作者 魏子航 朱义欢 +2 位作者 王涛 邓永锋 庄海洋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210,共7页
土体的阻尼比是土层动力分析和评价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性能参数,但滞回曲线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利用规范法计算阻尼比时数据量过多导致数据的筛选和整理困难,适当地对滞回曲线进行简化有助于快速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为研究南京地区长... 土体的阻尼比是土层动力分析和评价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性能参数,但滞回曲线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利用规范法计算阻尼比时数据量过多导致数据的筛选和整理困难,适当地对滞回曲线进行简化有助于快速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为研究南京地区长江漫滩淤泥质粉质黏土在地铁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阻尼比的变化和特性,对土体进行动三轴试验,分析土体的阻尼比在不同固结围压和动荷载幅值下的变化过程,并根据土体动应力-应变滞回曲线的几何特征和循环荷载的物理意义,采用多个循环次数作为一个代表性循环单元的思路对阻尼比进行简化计算。结果表明:土体的阻尼比随着动应变的增加呈快速增长—缓慢增长—保持平稳的3阶段发展趋势;随着固结围压的增加,土体的阻尼比逐渐减小;随着动荷载幅值的增大,土体的阻尼比增加。简化方法中,代表性循环单元内循环次数越多,计算得到的阻尼比规范法所得数值越小,在精度合适的情况下,可以作为阻尼比计算的实用方法,以减少计算时的数据处理及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软黏土 滞回曲线 阻尼比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圆钢管约束钢筋自应力钢渣混凝土柱弯矩-曲率全过程分析
16
作者 董阿雷 于峰 +2 位作者 陈太遥 秦尹 方圆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0,66,共9页
开展10根圆钢管约束钢筋自应力钢渣混凝土柱和4根圆钢管约束钢筋钢渣混凝土柱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轴压比、剪跨比、径厚比和钢渣混凝土膨胀率对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发生弯曲破坏,且随着轴压比和径厚比增大... 开展10根圆钢管约束钢筋自应力钢渣混凝土柱和4根圆钢管约束钢筋钢渣混凝土柱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轴压比、剪跨比、径厚比和钢渣混凝土膨胀率对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发生弯曲破坏,且随着轴压比和径厚比增大或剪跨比减小,试件抗弯承载力增大但截面曲率减小,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上升段斜率增大;随着钢渣混凝土膨胀率增加,试件抗弯承载力截面曲率均增大,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上升段斜率增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核心自应力混凝土和钢材本构关系,利用MATLAB软件,编制非线性有限元程序。通过参数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核心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剪跨比、径厚比、核心混凝土初始自应力和预留缝宽度等参数,对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圆钢管约束钢筋自应力钢渣混凝土柱弯矩-曲率骨架曲线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轴压比、剪跨比和径厚比对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影响规律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且随着核心混凝土强度和初始自应力逐渐增大,试件抗弯承载力逐渐增大,随着核心混凝土强度增大,试件截面曲率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钢渣混凝土 自应力混凝土 承载力 抗震性能 滞回性能 骨架曲线 全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墩柱弯剪数值模型对比研究
17
作者 张永强 夏修身 +3 位作者 马健行 黎大玮 罗辉 陈琦璠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8,共9页
为探究弯剪和剪切破坏墩柱的抗震性能及反映墩柱弯剪破坏机制的数值分析模型,依据弯剪及剪切破坏墩柱的拟静力试验结果,考虑剪跨比和截面配箍率对墩柱抗剪及延性变形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剪切破坏时墩柱塑性铰区转角的计算公式,并与Leborgn... 为探究弯剪和剪切破坏墩柱的抗震性能及反映墩柱弯剪破坏机制的数值分析模型,依据弯剪及剪切破坏墩柱的拟静力试验结果,考虑剪跨比和截面配箍率对墩柱抗剪及延性变形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剪切破坏时墩柱塑性铰区转角的计算公式,并与Leborgne公式及Ghannoum公式进行了比较;基于OpenSees数值分析平台,从截面层次和单元层次分别建立了考虑弹性剪切效应及弯剪耦合效应的两种精细化分析模型,以PEER数据库中试验墩柱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公式能更精确地监测墩柱剪切破坏发生时刻,考虑弯剪耦合效应的数值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墩柱抗剪强度、刚度退化及捏拢现象,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考虑弹性剪切效应的数值模型不能较好地体现剪切失效与刚度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墩柱 非线性剪切效应 弯剪耦合 滞回曲线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风格建筑双枋-柱节点快速循环加载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金爽 公衍茹 +1 位作者 隋䶮 黄斌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80,共10页
针对传统风格建筑双枋-柱节点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将其与黏滞阻尼器相结合以提升其抗震性能。为了研究该类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共设计3个传统风格建筑双枋-柱节点,包括2个设置阻尼器的试件及1个对比试件,并对其进行了施加快速谐波荷载的... 针对传统风格建筑双枋-柱节点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将其与黏滞阻尼器相结合以提升其抗震性能。为了研究该类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共设计3个传统风格建筑双枋-柱节点,包括2个设置阻尼器的试件及1个对比试件,并对其进行了施加快速谐波荷载的试验。结果表明,附设黏滞阻尼器试件的力学性能明显高于对比试件,滞回曲线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及延性性能优于对比试件,刚度及强度退化慢于对比试件,表明将黏滞阻尼器与传统风格建筑相结合可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风格建筑 黏滞阻尼器 双枋-柱节点 谐波荷载 滞回曲线 承载能力 刚度退化 强度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替代率下石墨尾矿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
19
作者 王东旭 公茂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4-481,共8页
为研究石墨尾矿替代砂子最佳比率及石墨尾矿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对4种比率(10%、20%、30%、40%)下石墨尾矿部分替代砂子的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等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确定了石墨尾矿替... 为研究石墨尾矿替代砂子最佳比率及石墨尾矿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对4种比率(10%、20%、30%、40%)下石墨尾矿部分替代砂子的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等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确定了石墨尾矿替代砂子的最佳比率,然后以该替代率下的混凝土制作了一个柱试件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最后根据石墨尾矿混凝土柱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特性及耗能能力等结果分析了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30%替代率下的石墨尾矿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最高,弹性模量高于其他替代率,且与普通混凝土相差较小,说明30%为最佳替代率;石墨尾矿混凝土柱在低周往复拟静力加载下呈现弯曲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饱满圆滑并具有较好延性,且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试件的割线刚度逐渐减小,等效黏滞阻尼比逐渐增大,整体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尾矿混凝土 力学性能 拟静力试验 滞回曲线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泥炭质土的动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黄娟 丁祖德 +2 位作者 袁铁映 赵丹 彭立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51-2558,共8页
泥炭质土是一种具有明显区域性的特殊土。通过一系列不同围压、固结比、加载频率等条件下的分级加载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昆明泥炭质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变形特性。从动骨干曲线、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和动弹性模量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围压、... 泥炭质土是一种具有明显区域性的特殊土。通过一系列不同围压、固结比、加载频率等条件下的分级加载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昆明泥炭质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变形特性。从动骨干曲线、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和动弹性模量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围压、固结比、加载频率对泥炭质土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泥炭质土的动应变随动应力幅值非线性增长,且存在某一临界动应力,当动应力幅值达到临界动应力值后,应变急剧增长,土体结构发生破坏;围压对泥炭质土动变形的影响最为显著,固结比次之,加载频率最小;固结比对泥炭质土动变形的影响程度依赖于围压,围压越大,固结比的影响越明显;相同循环振级下,泥炭质土的弹性变形随围压和固结比增大而减小,加载频率愈低,土体的弹性变形愈大;随着循环振次的增加和振级水平的提高,泥炭质土刚度逐渐下降,塑性变形产生并累积增长,围压和固结比越大,加载频率越低,泥炭质土的塑性变形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质土 变形特性 动三轴试验 骨干曲线 滞回曲线 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