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alyses of composite shear walls with double steel plates and filled concrete with binding bars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德源 刘凌飞 朱立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083-2091,共9页
A method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composite shear walls with double steel plates and filled concrete with binding bars(SCBs).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SCBs were establish... A method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composite shear walls with double steel plates and filled concrete with binding bars(SCBs).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SCBs were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tool, Abaqus. Tie constraints were used to connect the binding bars and the steel plates. Surface-to-surface contact provided by the Abaqus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eel plate and the core concrete. The established models could predict the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SCBs with a reasonable degree of accuracy. A calcul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by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to predict the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SCBs for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e concrete confined by steel plates and binding bars is under multi-axial compression; therefore, its shear strength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Guo-Wang concrete failure criterion.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teel plates of SCBs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von Mises yielding criterion without considering buckling. Results of the developed metho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sting and finite elemen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shear wall double steel plate binding bar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acity-base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for loading equipment in open pit mines 被引量:2
2
作者 Amin MONIRI-MORAD Mohammad POURGOL-MOHAMMAD +1 位作者 Hamid AGHABABAEI Javad SATTARVAN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672-1686,共15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capacity analysis to address the influence of systematic hazardous factors on the haulage fleet nominal capacity.The proposed model was made to captu...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capacity analysis to address the influence of systematic hazardous factors on the haulage fleet nominal capacity.The proposed model was made to capture unexpected risks for mining equipment based upon data-driven method considering different scenarios.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PRA)was employed to quantify the loss of production capacity by focusing on severity of failure incidents and maintainability measurements.Discrete-event simulation was configured to characterize the nominal capacity for mining operation.Accordingly,the system capacity was analyz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nominal and actual capacity.A case study was completed to validate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The pas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ield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shovel operation.The discrete-event simulation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rate of shovel nominal capacity.Then,the effects of undesirable scenarios were assessed by developing the PRA approach.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significant insights into how to enhanc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in mines.The analyst gets a well judgment for the crucial elements dealing with high risk levels.A holistic maintenance plan can be developed to mitigate and control the lo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acity PERFORMANCE MAINTAINABILITY mining equipment risk assess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Algorithm of Power Systems Based on the Partitioned Multi-objective Risk Method 被引量:11
3
作者 XIE Shaoyu WANG Xiuli WANG Xifa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I0005-I0005,7,共1页
针对平均风险指标无法区分高损失-低概率事件及低损失-高概率事件的缺点,提出了电力系统的分割多目标风险分析框架。该框架将电力系统的风险状态细分为低损失、中等损失和高损失3个风险范围,并提出3个损失范围条件风险函数和条件风险概... 针对平均风险指标无法区分高损失-低概率事件及低损失-高概率事件的缺点,提出了电力系统的分割多目标风险分析框架。该框架将电力系统的风险状态细分为低损失、中等损失和高损失3个风险范围,并提出3个损失范围条件风险函数和条件风险概率的概念。采用经典的容量停运表模型,建立了这些条件期望指标的计算方法。对IEEE-RTS及TH-RTS2000系统进行了分割多目标风险评估,研究不同负荷水平下系统风险在3个损失范围的分布及转移情况,并分析损失分割点对系统风险的影响。通过分割多目标风险分析,风险分析者和决策者可以权衡系统的平均风险以及高、中、低损失范围的条件期望风险,从而对系统的风险状况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摘要 内容介绍 编辑工作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降雨影响下辽南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滑坡灾害多因子风险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德凤 潘美伊 +3 位作者 高敏 闫成林 李媛媛 年廷凯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8,共11页
位于辽宁省南部的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域,近年来在集中降雨期间多次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然而,针对集中降雨影响下该区域滑坡灾害易发性与风险评价还很少探究,因此亟待开展深入研究,这对有效减轻保护区地质灾害危害、提升地... 位于辽宁省南部的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域,近年来在集中降雨期间多次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然而,针对集中降雨影响下该区域滑坡灾害易发性与风险评价还很少探究,因此亟待开展深入研究,这对有效减轻保护区地质灾害危害、提升地质灾害应急和风险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SMOTE-Tomek综合采样法、耦合XGBoost模型,对地形地貌、地质岩性、水文气象和人类工程活动因子等12个指标进行深入分析,以获取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其次,着重考虑短时间集中降雨和连续性降雨影响,利用研究区周围4个气象站的日降雨数据,计算2018-2023年平均暴雨强度和3 d累计降雨量,作为危险性评价指标,实现对滑坡灾害危险性的量化评估。在此基础上,考虑承灾体的易损性特点和区域防灾减灾能力,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的多因子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进而得到滑坡灾害风险评价分区图。结果表明:较高及以上等级风险区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0%,主要分布在仙人洞镇东北部、步云山乡北部、长岭镇北部和荷花山镇西南部。未来应重点关注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仙人洞镇和步云山乡,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为整个研究区的地质灾害防控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易发性评价 风险评价 SMOTE-Tomek算法 XGBoost模型 防灾减灾能力 自然保护区 集中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路特大桥混凝土桥墩火损检测与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腾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3,共7页
某铁路特大桥一圆端形混凝土桥墩在施工期间发生火灾,桥墩过火时间约为10 min。为了解火灾对桥墩力学性能、承载能力的影响,指导后续维修加固,对桥墩外观、混凝土抗压强度、碳化深度、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了专项检测;采用X-射线衍射(XRD... 某铁路特大桥一圆端形混凝土桥墩在施工期间发生火灾,桥墩过火时间约为10 min。为了解火灾对桥墩力学性能、承载能力的影响,指导后续维修加固,对桥墩外观、混凝土抗压强度、碳化深度、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了专项检测;采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热重-差示扫描热(TG-DSC)同步热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推测火场最高温度;根据检测及热分析结果对墩身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与剩余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墩身过火区域有混凝土剥落现象,混凝土抗压强度仍满足规范限值要求,且碳化深度较小,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受火时火场最高温度不超过800℃;火灾对桥墩核心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很小,过火后桥墩剩余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检测与评估结果,提出凿除受损区域局部混凝土后增设钢丝网片结合喷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将桥墩修复至设计截面尺寸的处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混凝土桥墩 火灾 检测 温度场 承载能力 评估 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ESGR技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军平 董志强 +5 位作者 鲜学福 旷年杰 徐程浩 彭毅凡 李森圣 薛元杰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在页岩气井开采后期,将CO_(2)注入页岩气藏可在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同时实现CO_(2)地质封存(CO_(2)-ESGR),但目前对于CO_(2)-ESGR技术减碳潜力尚缺乏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的研究。为此,分别以重庆市双槐电厂、涪陵页岩气田作为CO_(2)源和... 在页岩气井开采后期,将CO_(2)注入页岩气藏可在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同时实现CO_(2)地质封存(CO_(2)-ESGR),但目前对于CO_(2)-ESGR技术减碳潜力尚缺乏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的研究。为此,分别以重庆市双槐电厂、涪陵页岩气田作为CO_(2)源和汇,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CO_(2)-ESGR技术全过程CO_(2)排放量核算模型,进而基于多场耦合作用下CO_(2)、CH_(4)渗流数学模型得到了CO_(2)封存量及页岩气产量,并系统核算了CO_(2)-ESGR全过程CO_(2)排放量,分析了CO_(2)注入压力、页岩中CO_(2)相对CH_(4)的吸附选择性系数(α_(CO_(2)/CH_(4)))等参数对CO_(2)净减排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CO_(2)注入压力和α_(CO_(2)/CH_(4))对于CO_(2)净减排量具有重要影响,α_(CO_(2)/CH_(4))越大,CO_(2)净减排量越大,CO_(2)注入压力增加,CH_(4)累计产量、CO_(2)封存量、CO_(2)净减排量均越大,不同CO_(2)注入压力条件下CO_(2)净减排量为0.85~2.06 tCO_(2)/tCH_(4),而在不同α_(CO_(2)/CH_(4))条件下可达1.59~5.45 tCO_(2)/tCH_(4);②CO_(2)捕集、运输、注入环节是影响CO_(2)-ESGR技术全生命周期CO_(2)净减排量的关键因素,需要考虑不同行业组合、源汇匹配情况对CO_(2)净减排量的影响,进而对全流程CCUS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优化。结论认为:①该CO_(2)-ESGR工程CO_(2)封存量大于CO_(2)捕集、运输、注入及页岩气生产与利用环节的CO_(2)总排放量,可实现CO_(2)-ESGR全过程CO_(2)负排放,说明CO_(2)-ESGR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②下一步研究应综合考虑CO_(2)注入时机、压力、速率等工程参数以及页岩气储层条件等地质因素对于CO_(2)封存量和净减排量的影响,对CO_(2)-ESGR系统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CCUS CO_(2)封存潜力 碳中和 全生命周期评价 CO_(2)-ESGR CO_(2)净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块作用下LNG液舱围护系统抗压承载能力研究
7
作者 高大威 张若愚 师桂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8-45,共8页
在LNG液舱建造中,围护系统受到脚手架垫块的垂向压缩载荷作用,垫块压力需控制在限值内以避免损坏围护系统。以Mark Ⅲ型薄膜围护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抗压试验结果开展非线性有限元计算,验证相关参数设置的合理性;总结围护系统关键失效模... 在LNG液舱建造中,围护系统受到脚手架垫块的垂向压缩载荷作用,垫块压力需控制在限值内以避免损坏围护系统。以Mark Ⅲ型薄膜围护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抗压试验结果开展非线性有限元计算,验证相关参数设置的合理性;总结围护系统关键失效模式,建立基于许用应力的抗压承载能力判定方法;调整设计参数分析围护系统抗压承载能力主要影响因素,探讨结构薄弱环节。阐明垫块作用面积、树脂绳间距与宽度、底层合板厚度及泡沫密度对抗压承载能力的影响,根据最优设计参数判定准则选定设计参数,围护系统临界承载能力提升22.7%。通过改善底层合板受力,可有效提升围护系统抗压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新型围护系统设计与建造过程中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围护系统 失效评估 承载能力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的分布式发电承载能力评估研究现状与展望
8
作者 刘洪 曹睿智 +3 位作者 韩俊 蔡超 潘文婕 李俊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33,共13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为配电网规划运行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配电网的分布式发电承载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文中针对国内外相应评估方法及其提升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为配电网规划运行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配电网的分布式发电承载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文中针对国内外相应评估方法及其提升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研究重点。首先,介绍了分布式发电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描述了其典型刻画方法。其次,分别针对在相关研究中影响承载能力的网侧不确定性与源荷不确定性进行成果分析和总结。然后,从机理出发,归纳了源、网、荷、储各类主动管理措施在提升承载能力方面的相关成果。最后,针对承载能力评估中的多目标协同、多馈线互联、多层级协同三方面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发电 承载能力 不确定性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修正的在役海洋钻机井架实时承载能力评估
9
作者 闫天红 周国强 董浩轩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81,共12页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在役钻机井架作业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钻机井架面临海洋环境腐蚀、结构损伤及苛刻钻井作业条件,在役海洋钻机井架不可避免出现结构损伤和性能退化,进而降低承载能力并可能导致耐久性失效,给海...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在役钻机井架作业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钻机井架面临海洋环境腐蚀、结构损伤及苛刻钻井作业条件,在役海洋钻机井架不可避免出现结构损伤和性能退化,进而降低承载能力并可能导致耐久性失效,给海洋钻井作业带来巨大风险,实时评估井架实际承载能力已迫在眉睫。为此,基于测试模型实测数据与有限元模型计算数据相关性分析建立了贝叶斯模型修正方法,形成了基于混合模型修正的海洋钻机井架承载能力实时评估方法,并开发了集钻井载荷—应变测试—振动测试一体化的海洋钻机井架结构响应测试系统,最后以南海某平台海洋钻机井架结构损伤识别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井架测试模型实测响应与有限元模型计算响应相关性分析可以实现测点与节点匹配、实测响应与计算响应匹配;②基于实测模态参数与应变的混合有限元模型修正建立的在役钻机井架测评基准模型进一步减小了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实测频率与计算频率最大误差由模型修正前的34.35%降低为0.56%,实测应变与计算应变最大误差由模型修正前的53.7%降低为13.3%;③经现场实测响应与计算响应相关性分析的混合模型修正,按照评估准则海上钻机实例井架承载力下降8.44%。结论认为,形成的在役钻机井架性能退化及承载能力评估技术解决了原有单一工况测点值线性外推评估方法难以满足复杂工况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该方法对于准确评估海上在役钻机井架实际承载能力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机井架 响应测试与数值计算 相关性分析 混合模型修正 承载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
10
作者 陈轶 游晶贤 +2 位作者 李媛 雷勇 孟瑶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1,38,共8页
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导致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该文以2020年7月南京市洪涝灾害为例,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了夜间灯光总强度、干扰率及恢复率指数,并结合多源数据,探讨了洪涝风险和应对能力的空间分... 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导致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该文以2020年7月南京市洪涝灾害为例,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了夜间灯光总强度、干扰率及恢复率指数,并结合多源数据,探讨了洪涝风险和应对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①南京市洪涝风险和应对能力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②根据风险和应对能力的不同组合,划分出“高风险-高中应对”“中风险-中应对”“中风险-低应对”和“低风险-低应对”四类优先行动区,并提出差异化应对策略;③夜间灯光数据能有效评估城市洪涝应对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其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夜间灯光 风险评估 应对能力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基层灾害治理能力评估:基于五力模型建构的分析
11
作者 胡象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今天我国绝大多数的市行政区域,不但包括城区,还包括大量乡村区域,市域的概念更好地反映了这种城乡一体化的特征。从市域灾害治理的特征来看,其治理重点应在基层,而且当前的薄弱环节也主要在基层。为更好地做好我国市域基层灾害治理能... 今天我国绝大多数的市行政区域,不但包括城区,还包括大量乡村区域,市域的概念更好地反映了这种城乡一体化的特征。从市域灾害治理的特征来看,其治理重点应在基层,而且当前的薄弱环节也主要在基层。为更好地做好我国市域基层灾害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开展市域基层灾害治理能力评估是必要的。我国市域基层灾害治理能力涉及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的多种能力,主要包括领导能力、参与能力、应对能力、保障能力和科技能力。市域基层灾害治理能力评估应该对这“五力”做出全面评估。这一评估工作需要城乡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给予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如将能力评估纳入市域基层灾害治理能力建设的工作体系,构建和完善科学的评估机制和方法,强化应急管理部门在市域基层灾害治理能力评估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市域基层灾害治理能力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并重视对评估结果的运用,以实现市域基层灾害治理能力评估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 灾害治理 治理能力评估 应急管理 能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诊疗指南 被引量:1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3 位作者 李杨 林俊 王钢 薛武军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8,共18页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做好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是肾脏移植受者早期康复、移植肾功能顺利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成为肾脏移植团队新的挑战。为了进一步规范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技术操作,提高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临床诊治水平...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做好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是肾脏移植受者早期康复、移植肾功能顺利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成为肾脏移植团队新的挑战。为了进一步规范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技术操作,提高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临床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了国内临床移植、护理、流行病学等相关领域专家,采用2009版牛津大学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标准,针对肾脏移植围手术期领域相关的护理与监测、容量评估、营养与补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的22个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通过循证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我国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围手术期 管理 监测 血栓 输血 容量评估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活动耐量评估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鸿卿 许珍真 张鸿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全球每年手术量呈现递增的趋势,而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许多手术患者具有合并症多、基础条件差、心肺功能较差的特点,增加了术后发生并发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因此,术前识别高危患者、优化围术期管理至关重要。术前活动耐量评估作为患者... 全球每年手术量呈现递增的趋势,而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许多手术患者具有合并症多、基础条件差、心肺功能较差的特点,增加了术后发生并发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因此,术前识别高危患者、优化围术期管理至关重要。术前活动耐量评估作为患者术前评估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评估心肺功能,从而全面考量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手术麻醉的应激,而且作为术后并发症的预测因子,能够指导麻醉科医师优化围术期管理,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活动耐量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大类。本文对目前术前活动耐量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麻醉科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评估 活动耐量 围术期管理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翰林 林宇渊 +4 位作者 杨厚邦 李银金 孙希宁 任小玉 王立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型空间类规划,在开展规划环评时需要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创新应用。在现有规划环评理论方法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关系理论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明...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型空间类规划,在开展规划环评时需要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创新应用。在现有规划环评理论方法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关系理论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明确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必要性。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技术框架,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方面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用于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生态环境源头防控体系;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建立了空间适应性评价方法,用于解决空间单元和生态环境管控分区冲突问题;给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跟踪监测、执法督察等管理制度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评估全过程的主要路径。结合海南省部分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案例,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技术框架在不同类型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环评过程中的应用特点,强调了建立部门间互动交流的工作机制和规范评价技术方法是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环评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资源环境承载力 技术框架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藏CO_(2)构造埋存量评估方法研究
15
作者 张铃丰 廖新维 +2 位作者 唐康 王晓晨 邹建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凝析气藏中复杂的气液相态变化为CO_(2)埋存潜力评估带来很大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凝析气藏CO_(2)构造埋存量的计算准确性,基于物质的量守恒原理,考虑注入CO_(2)与凝析气体混合、反凝析变化、岩石和束缚水形变等因素,推导了凝析气藏生产... 凝析气藏中复杂的气液相态变化为CO_(2)埋存潜力评估带来很大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凝析气藏CO_(2)构造埋存量的计算准确性,基于物质的量守恒原理,考虑注入CO_(2)与凝析气体混合、反凝析变化、岩石和束缚水形变等因素,推导了凝析气藏生产阶段及CO_(2)埋存阶段物质平衡通式,进一步建立了凝析气藏CO_(2)构造埋存量评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CO_(2)构造埋存量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较好,误差在6.42%以内.忽略混合气体偏差因子变化会导致CO_(2)构造埋存量计算结果偏大,误差达到18.61%.忽略反凝析变化则会导致CO_(2)构造埋存量计算结果偏小,这一误差在低埋存压力区间内高达9.93%.该方法对凝析气藏中CO_(2)构造埋存量评估及CO_(2)埋存方案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CO_(2)构造埋存量 物质平衡 埋存潜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新能源综合承载能力多层级协同评估研究
16
作者 陈香宇 田广 +2 位作者 赵静 孙玲玲 贾清泉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9,共9页
针对各电压等级配电网新能源消纳的耦合特性,提出多层级配电网新能源综合承载能力协同评估方法。以多层级配电网新能源接入量最大为目标,建立新能源最大承载能力评估模型;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将多层级配电网新能源接入量问题转化为各级... 针对各电压等级配电网新能源消纳的耦合特性,提出多层级配电网新能源综合承载能力协同评估方法。以多层级配电网新能源接入量最大为目标,建立新能源最大承载能力评估模型;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将多层级配电网新能源接入量问题转化为各级配电网新能源最大接入量子问题,建立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分布式优化模型;通过构建多场景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策略实现各级配电网协同评估。算例验证了上述模型和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新能源承载能力 多层级 协同评估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淮海区耕地质量等级的粮食产能定量评估
17
作者 刘学 李鑫 +2 位作者 张骏达 任意 张文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1260,共10页
【目的】耕地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明确耕地质量与粮食产能之间的关系,对评估区域粮食生产潜力、支撑国家“新增一千亿斤粮食”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2017年黄淮海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数据,以其二级... 【目的】耕地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明确耕地质量与粮食产能之间的关系,对评估区域粮食生产潜力、支撑国家“新增一千亿斤粮食”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2017年黄淮海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数据,以其二级农业区为评估单元,构建耕地质量等级与粮食单产的函数模型,结合县域耕地面积数据评估黄淮海区县域尺度粮食产能,并利用实际统计资料验证模型结果。【结果】黄淮海区耕地质量等级与粮食单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2)>0.95)。空间分析结果显示,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和黄淮平原农业区的粮食单产较高,而山东丘陵农林区粮食单产较低。在二级农业区尺度,粮食单产从大到小依次为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1.56×10^(4)kg/(hm^(2)·a)]、黄淮平原农业区[1.52×10^(4)kg/(hm^(2)·a)]、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1.51×10^(4)kg/(hm^(2)·a)],山东丘陵农林区[1.31×10^(4)kg/(hm^(2)·a)]。基于耕地面积数据的县域产能评估结果显示,县域粮食产能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模型校正后的粮食产能与实际粮食产量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度(R2>0.90)。在二级农业区中,山东丘陵农林区拟合效果最好。【结论】以耕地质量评估的粮食产能经校正后,能较好地反映该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整个黄淮海区的粮食产能为3.18×10^(11)kg,粮食单产为1.49×10^(4)kg/(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评价 粮食产能 量化评估 粮食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te Carlo的供水管网震后应急消防供水能力评估
18
作者 杨兵 杜坤 +3 位作者 贾睿 李树生 蒋云龙 张淼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8,共11页
供水管网在地震后3~4 d内的应急供水能力评估,特别是在紧急情况如火灾发生时的供水能力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而更换断裂管道需要较长时间,在地震后一段时间内会关闭阀门隔离断裂管道,以保证其他区域供水不受影响。引入最短路径算法识别... 供水管网在地震后3~4 d内的应急供水能力评估,特别是在紧急情况如火灾发生时的供水能力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而更换断裂管道需要较长时间,在地震后一段时间内会关闭阀门隔离断裂管道,以保证其他区域供水不受影响。引入最短路径算法识别关键阀门,并利用最新的EPANET 2.2实现关闭阀门。首先,应用最短路径算法生成最小隔离单元。其次,采用泊松随机数生成震损场景。然后,依据应急火灾场景及最小隔离单元确定关阀方案。最后,对所有应急火灾场景分别进行地震后应急消防流量评估。将所提算法应用于云南省某古城镇。结果表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地震后消防管网供水流量评估收敛次数均不会超过1 000次;阀门布置个数与管网消防供水能力不是简单的呈现正相关,而是需要合适的阀门布置位置才能更大程度的提升消防供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古城镇消防管网 应急消防供水能力评估 重要阀门识别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元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
19
作者 杨振龙 周戎星 +2 位作者 吴啸骎 周铁军 梁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1,144,共9页
为准确客观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识别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指标,基于四元减法集对势并结合偏联系数与联系分量迁移率原理,对差异度项进行合理分配,构建四元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并应用于江淮丘陵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和脆弱性... 为准确客观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识别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指标,基于四元减法集对势并结合偏联系数与联系分量迁移率原理,对差异度项进行合理分配,构建四元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并应用于江淮丘陵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和脆弱性指标诊断。结果表明:2011—2018年江淮丘陵区中合肥市水资源承载状态最差,常年处于3级水平,承载状态十分严峻;滁州、六安、安庆3市水资源承载力由3级逐步提升至2级,承载状态稳步提升;运用四元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诊断得出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植被覆盖率、人均GDP和生态用水率是影响江淮丘陵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可为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与脆弱性指标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偏联系数 半偏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江淮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试验的改扩建简支桥梁承载能力研究
20
作者 贾毅 沈先桃 +1 位作者 李唐伟 赵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63-268,共6页
为了确认经过改扩建后的简支桥梁现阶段工作性能是否满足需求。对改扩建后的简支桥梁进行静载试验、技术状况评定和几何状态参数检测。结果表明,桥梁结构技术状况总体评分为83.76,评定等级为2类;结构线形保持相对稳定,桥面未出现明显倾... 为了确认经过改扩建后的简支桥梁现阶段工作性能是否满足需求。对改扩建后的简支桥梁进行静载试验、技术状况评定和几何状态参数检测。结果表明,桥梁结构技术状况总体评分为83.76,评定等级为2类;结构线形保持相对稳定,桥面未出现明显倾斜;主要构件几何尺寸检测结果均合格,桥台竖直度均小于允许偏差;在试验荷载作用下,主测试截面应变校验系数介于0.43~0.64,挠度校验系数在0.44~0.61之间,相对残余应变和相对残余挠度均小于20%。结论显示,桥梁结构无影响承载能力的病害,桥面基本平顺,整体刚度和变形能力满足设计要求,承载能力符合规范和设计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试验 旧桥扩建 技术状况评定 几何参数检测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