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lly Stressed Piles and Beams in a Winkler's Medium,End-loaded by an Orthogonal Force,and with Optimum Length
1
作者 Luigi Fenu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115,共6页
A simplified method of designing fully stressed piles and beams with optimum length in a Winkler's medium,end-loaded by an orthogonal force and without any point constraint,is proposed. A numerical algorithm distr... A simplified method of designing fully stressed piles and beams with optimum length in a Winkler's medium,end-loaded by an orthogonal force and without any point constraint,is proposed. A numerical algorithm distributing the mass by means of the Fully Stressed Design ( FSD) method and updating the moment by finite elements has been first implemented. The use of the FSD method is in general quite simple,and allows to obtain optimum,or close to the optimum,solutions. After having distributed the mass through the FSD method,the length has been finally optimised by means of a heuristic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 施工技术 质量管理 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ubstructure approach for analyzing pile foundation and soil vibrations due to train running over viaduct and its valid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Ying Wu Xuecheng Bian +1 位作者 Chong Cheng Jianqun Jiang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2022年第4期468-481,共14页
An efficient computational approach based on substructure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viaduct-pile foundation-soil dynamic interaction under train loads.Thetrain-viaductsubsystemissolvedusingthe dynamic sti... An efficient computational approach based on substructure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viaduct-pile foundation-soil dynamic interaction under train loads.Thetrain-viaductsubsystemissolvedusingthe dynamic stiffness integration method,and its accuracy is verified by the existing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a moving vehicle on a simply supported beam.For the pile foundation-soil subsystem,the geometric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iles and soils are assumed to be invariable along the azimuth direction.By introducing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 of grouped piles,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pile foundation-soil interaction are simplified based on Fourier decomposition method,so the three-dimensional problem is decomposedintoseveraltwo-dimensionalaxisymmetricfinite element models.The pile foundation-soil interaction model is verified by field measurements due to shaker loading at pile foundation top.In addition,these two substructures are coupled with the displacement compatibility condition at interface of pier bottom and pile foundation top.Finally,the proposed train-viaduct-pile foundation-soil interaction model was validated by field tes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predict vibrations of pile foundation and soil accurately,thereby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pile-soil foundation settlement.The frequency spectra of the vibration in Beijing-Tianjin high-speed railway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in frequencies of the pier top and ground surface are below 100 and 30 Hz,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n moving load VIADUCT Pile foundation soil VIBRATION Substructur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土中异形桩横向动力响应半解析解
3
作者 周航 汪义圣 亓戈平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1-774,共14页
横截面异形桩是一种截面非圆的桩型,因其复杂的边界条件,使得受力特性不同于圆桩,目前关于异形桩横向动力响应的理论分析方法较为缺乏。为了研究异形桩在均质黏弹性土中的横向动力响应,将土体视为近似连续介质,基于变分原理和哈密顿原... 横截面异形桩是一种截面非圆的桩型,因其复杂的边界条件,使得受力特性不同于圆桩,目前关于异形桩横向动力响应的理论分析方法较为缺乏。为了研究异形桩在均质黏弹性土中的横向动力响应,将土体视为近似连续介质,基于变分原理和哈密顿原理导出直角坐标系下的桩-土体系控制方程。运用COMSOL物理场中的偏微分方程接口求解含复杂边界条件的土体位移函数,用Matlab中的BVP4c函数求解桩身位移函数,在Matlab中编写迭代程序可得桩身位移函数和土体位移函数的半解析解。将结果与现有圆桩理论解进行对比,结果吻合效果较好。对异形桩进行分析发现,横截面积相等时,形状对桩顶动力响应影响明显,H形桩的桩顶阻抗最大;横截面惯性矩相等时,X形桩的桩顶阻抗最大。以X形桩为例,桩顶阻抗随桩-土模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共振频率及桩顶阻尼随长径比的增大而减小,桩顶刚度随长径比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桩 黏弹性土 半解析解 横向动力荷载 桩顶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修正的能源桩力学响应研究
4
作者 刘铠宁 王忠瑾 谢新宇 《地基处理》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本文基于有限长圆柱热源模型,对能源桩的荷载传递算法进行温度修正。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能源桩在温度荷载下的桩土界面温度与径向附加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将得到的径向附加应力代入荷载传递参数的经验公式中,从而实现荷载传递曲... 本文基于有限长圆柱热源模型,对能源桩的荷载传递算法进行温度修正。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能源桩在温度荷载下的桩土界面温度与径向附加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将得到的径向附加应力代入荷载传递参数的经验公式中,从而实现荷载传递曲线的温度修正。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温度修正对能源桩力学响应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加热时间下,桩土界面的温度规律大致相同,除桩顶和桩底外,桩身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随着深度增加,温度变化量先增加,在桩身中部达到最大值并保持一段距离不变,而在桩底附近又逐渐减小。(2)桩土界面的径向附加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形状与温度变化量的分布大致相同。(3)温度修正对能源桩的位移发展影响很小,而对温度应力的影响较大。具体来说,在桩顶处,温度应力的修正值小于原计算值,在中性点处,温度应力的修正值大于原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 荷载传递法 热力学响应 热源模型 桩土界面温度分布 径向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松散地基灌注桩荷载传递与承载特性数值分析
5
作者 王兴 《山西建筑》 2025年第6期74-77,共4页
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技术,针对深厚松散粉土-砂土地基上的灌注桩进行了荷载传递规律与承载力的系统分析。基于安徽省固镇县上跨京沪铁路立交桥工程建立数值模型,研究不同荷载条件下桩基沉降和周围土体变形变化规律,并评估... 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技术,针对深厚松散粉土-砂土地基上的灌注桩进行了荷载传递规律与承载力的系统分析。基于安徽省固镇县上跨京沪铁路立交桥工程建立数值模型,研究不同荷载条件下桩基沉降和周围土体变形变化规律,并评估了该桩基的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桩顶沉降随荷载增大呈现非线性增长,土层强度的不均对应力传递有显著影响,该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为9000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桩 荷载传递 承载力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分析
6
作者 王学峰 李翱翔 +2 位作者 侯爵 李亚雄 王振民 《山西建筑》 2025年第8期58-62,共5页
对黄河中下游平原濮阳段黄河滩区粉细砂地层中3根长大桩基开展现场竖向静载试验,分析了试验数据和相关曲线,并与设计阶段勘察推荐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密实的粉细砂地层中,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呈现纯摩擦桩特征,桩身压缩回弹率36.7%~40.... 对黄河中下游平原濮阳段黄河滩区粉细砂地层中3根长大桩基开展现场竖向静载试验,分析了试验数据和相关曲线,并与设计阶段勘察推荐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密实的粉细砂地层中,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呈现纯摩擦桩特征,桩身压缩回弹率36.7%~40.9%;粉质黏土、粉土地层中桩土相对位移分别达到5 mm~7 mm、不小于6 mm时,侧摩阻力基本可认为达到极限,而细砂地层中离散性较大,集中在3 mm~11 mm,甚至有尚需更大位移的趋势;计算长大桩基承载力时应对勘察推荐参数乘以1.1~1.7不等的修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桩基 静载试验 桩身轴力 桩身侧摩阻力 桩土相对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加载的海上风机桩土相互作用模型试验
7
作者 于思冬 朱熊彪 《吉林水利》 2025年第2期12-17,共6页
海上风机桩周土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特性是单桩水平承载特性的重要体现,考虑到现有接触式加载的误差和精度问题,提出了一套单桩非接触式电磁加载装置与方法。本文依托江苏某海上风机项目,根据相似定律开展缩尺模型试验,利用PIV技术对桩... 海上风机桩周土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特性是单桩水平承载特性的重要体现,考虑到现有接触式加载的误差和精度问题,提出了一套单桩非接触式电磁加载装置与方法。本文依托江苏某海上风机项目,根据相似定律开展缩尺模型试验,利用PIV技术对桩周土位移进行观测,并将其结果与接触式加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距离桩身40mm以内,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加,桩周土位移呈现先减小后稳定的趋势,而40 mm以外基本不发生位移,非接触式电磁加载下桩顶位移与接触式砝码加载结果变化趋势一致,证明了电磁非接触式加载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作用 非接触式加载 PIV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及载荷试验研究
8
作者 陈杉栅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1期26-28,共3页
对于软土层厚度较大的道路,常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ement fly-ash gravel, CFG)桩复合地基来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控制软土地基沉降。文章从承载力和工后沉降两方面出发,首先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计算方法,然后以某城市主干路为研究对... 对于软土层厚度较大的道路,常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ement fly-ash gravel, CFG)桩复合地基来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控制软土地基沉降。文章从承载力和工后沉降两方面出发,首先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计算方法,然后以某城市主干路为研究对象,设计了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并对桩长、桩间距进行优化,最后开展了CFG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得到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道路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 市政道路 软土地基 载荷试验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大直径复合后注浆超长灌注桩承载特性研究
9
作者 周晓龙 蔡帆 +1 位作者 张静 卢盛宏 《市政技术》 2025年第1期167-175,182,共10页
由于复合后注浆超长灌注桩荷载传递规律尚不明晰,因此开展了软土场地超长灌注桩大吨位静载试验,系统分析了直径为1.0 m、桩长为110 m超长桩的荷载-位移(Q-s)关系,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Q-s曲线多呈缓变型特征,... 由于复合后注浆超长灌注桩荷载传递规律尚不明晰,因此开展了软土场地超长灌注桩大吨位静载试验,系统分析了直径为1.0 m、桩长为110 m超长桩的荷载-位移(Q-s)关系,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Q-s曲线多呈缓变型特征,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灌注桩身出现了一定的塑性变形;复合后注浆作用使得桩侧摩阻力发挥所需相对位移变小,而桩端阻力则受影响较小,在加载至极限状态下其端阻比仍不足2%,表明场地内超长灌注桩呈摩擦桩特性;此外,桩端阻力和桩端附近的桩侧摩阻力存在显著的耦合效应,也就是桩端后注浆促使桩端附近桩侧摩阻力出现了一定的增长。该研究成果可为超长灌注桩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桩 复合后注浆 静载试验 侧摩阻力 软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s of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Steel Pipe Pile and Gravel Pile
10
作者 王仙芝 郑俊杰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8年第3期254-259,共6页
A set of serf-developed apparatus for foundation physical model were utilized to conduct model tests of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a steel pipe pile and several gravel piles. Some load-bearing charact... A set of serf-developed apparatus for foundation physical model were utilized to conduct model tests of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a steel pipe pile and several gravel piles. Some load-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including the curves of foundation settlement, stresses of piles, pile-soil stress ratio, and load-sharing ratio of piles and soil, were obtained to study its working performances in silty sand so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steel pipe pile and gravel pile contributed more than the grave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improv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ilty fine s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 pipe pile Gravel pile Model test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Pile-soil stress ratio load-sharing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竖向荷载作用时液化土中群桩基础水平动力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安峰 陈奕扬 +1 位作者 肖志荣 陈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5-1085,共11页
基于Biot饱和多孔介质理论,考虑液化土的流动特性,建立考虑竖向荷载作用的部分埋入群桩水平振动模型,通过分离变量法、算子分解法,引入桩土耦合及位移连续条件,得到复杂条件下液化土中高桩桩间相互作用因子解和群桩水平动阻抗解.通过参... 基于Biot饱和多孔介质理论,考虑液化土的流动特性,建立考虑竖向荷载作用的部分埋入群桩水平振动模型,通过分离变量法、算子分解法,引入桩土耦合及位移连续条件,得到复杂条件下液化土中高桩桩间相互作用因子解和群桩水平动阻抗解.通过参数分析,表明液化土特性和竖向荷载对桩间水平相互作用因子、群桩动阻抗有显著影响,指出同一频率下,群桩水平动刚度随着表层液化土厚度的增加而下降,当液化厚度较大时,动刚度随频率上升显著下降,并出现负刚度;桩顶竖向荷载会降低液化土中的群桩动刚度,液化土厚度越大,削弱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土 高桩基础 竖向荷载 桩间水平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砂下黏地层中桩-筒复合基础V-H承载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新军 胡建峰 杨紫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425,共11页
海上风机基础不仅受自重等竖向力V作用,也因水流、波浪和风等影响而承受水平荷载H。为探讨上砂下黏地层中一种由单桩和吸力筒组成的新型海上风机桩-筒复合基础受V-H组合作用时的承载特性,自主设计完成了一系列室内桩-筒复合基础V-H组合... 海上风机基础不仅受自重等竖向力V作用,也因水流、波浪和风等影响而承受水平荷载H。为探讨上砂下黏地层中一种由单桩和吸力筒组成的新型海上风机桩-筒复合基础受V-H组合作用时的承载特性,自主设计完成了一系列室内桩-筒复合基础V-H组合加载模型试验,获得不同组合参数下桩-筒复合基础的荷载-位移曲线和桩身弯矩分布曲线,并绘制出V-H承载力包络线。在此基础上,采用ABAQUS建立了上砂下黏地层中桩-筒复合基础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经模型验证与参数分析,进一步讨论了砂土厚度、筒径、筒高以及加载高度等参数对桩-筒复合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曲线,并拟合出桩-筒复合基础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桩-筒复合基础能显著提高桩身水平承载力,增幅达30%~90%,且增加筒径比增加筒高更有利于提高基础水平承载力;上部砂土层较厚时,桩-筒复合基础存在一个使复合基础水平承载力达到最大的预加竖向荷载最佳值,其值随不同载荷工况在(0.4~0.7)Vult范围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筒复合基础 V-H组合作用 上砂下黏地层 承载力包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单桩沉降和承载问题研究
13
作者 叶帅华 辛亮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7-1471,共15页
近年来,西北地区出现了许多高填方场地,为减小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基础类型广泛使用桩基础。与一般场地不同,黄土填方场地中的单桩桩周土受力后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该类场地单桩沉降机制复杂。桩顶总沉降计算是桩基设计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西北地区出现了许多高填方场地,为减小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基础类型广泛使用桩基础。与一般场地不同,黄土填方场地中的单桩桩周土受力后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该类场地单桩沉降机制复杂。桩顶总沉降计算是桩基设计的重要依据,为此,建立了高填方黄土场地单桩桩顶总沉降计算模型。基于传统的荷载传递法和剪切位移法,分别考虑桩-土界面的桩-土相互作用和桩-土界面外剪切带土体的剪切变形。依据桩端边界,将单桩类型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分别建立桩周土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的桩身位移控制微分方程,结合边界条件进行求解,得到桩身位移、轴力、侧摩阻力,并通过弹塑性理论求解了桩周土剪切带土体剪切变形,进而通过叠加原理求得桩顶总沉降。用桩长与桩周土塑性发展深度的比值,定义了桩基承载力安全系数K。通过算例分析与现场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新的模型计算得到的桩顶总沉降与现场试验结果相近;当桩顶荷载较小、桩周土处于弹性阶段时,桩端边界对桩身轴力、位移和侧摩阻力影响很小,但桩周土进入塑性滑移阶段后,桩端边界的影响开始变大,考虑桩端土的承载能力会极大提高单桩极限承载力;建立了将荷载传递法和剪切位移法综合起来的计算模型,不仅可以考虑桩-土界面的相对滑移,还可以计算桩-土界面外土体剪切带的剪切变形,使得桩顶总沉降计算更加精确,可为类似场地中单桩沉降的分析与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传递法 剪切位移法 桩-土界面 桩-土剪切带 桩顶沉降 承载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承式加筋垫层路堤荷载分担改进计算模型
14
作者 何忠明 罗仕佳 王盘盘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86-2294,共9页
桩承式加筋垫层路堤中的关键荷载传递机制是多种现象的组合,包括路堤填土中的土拱效应、加筋垫层的张拉膜效应和地基土的支撑作用,然而,目前针对此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本文首先以考虑土体被动土压力发挥程度及桩间土应力非均匀分布改进... 桩承式加筋垫层路堤中的关键荷载传递机制是多种现象的组合,包括路堤填土中的土拱效应、加筋垫层的张拉膜效应和地基土的支撑作用,然而,目前针对此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本文首先以考虑土体被动土压力发挥程度及桩间土应力非均匀分布改进的Hewlett土拱模型为改进载体;其次,假定加筋垫层为上、下部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截面拉应力完全由加筋体承担,压应力完全由垫层材料承担,同时考虑地基土反力与梁最大挠度相关,引入地基反应系数,从而建立改进的桩承式加筋垫层路堤荷载分担计算模型;最后,通过工程实例与模型参数分析,验证本文计算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土拱效应逐渐完全发挥,促进路堤荷载向桩体转移;随着地基土固结,桩体承担的路堤荷载也在逐渐增大;路堤填土高度、填土内摩擦角、桩间距对桩体荷载分担影响较大,加筋体抗拉模量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桩承式加筋垫层路堤 土拱效应 张拉膜效应 荷载分担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土抗拔桩倾斜荷载承载特性试验与数值分析
15
作者 袁海平 李艳龙 李恒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86-1692,共7页
为研究挡土抗拔桩承受不同角度倾斜上拔荷载的极限承载力,文章通过室内相似模拟试验,获取单桩荷载-桩顶位移曲线;在试验得到的参数与FLAC 3D软件数值模拟结果近似一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荷载倾角对挡土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桩侧... 为研究挡土抗拔桩承受不同角度倾斜上拔荷载的极限承载力,文章通过室内相似模拟试验,获取单桩荷载-桩顶位移曲线;在试验得到的参数与FLAC 3D软件数值模拟结果近似一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荷载倾角对挡土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桩侧摩阻力分布、荷载传递性状和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等。结果表明:挡土抗拔桩的荷载-桩顶位移曲线呈陡变型,极限承载力增大幅度随着荷载倾角的减小而减小;倾斜荷载下由于桩侧摩阻力的存在,上拔力分量随着水平力分量的增大而增大;挡土抗拔桩极限承载力大小较等截面桩不同倾角荷载作用下均有较大提升。该研究成果对挡土抗拔桩的设计和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利用其承载力特性应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抗拔桩 倾斜荷载 室内相似模拟试验 数值分析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荷载作用下软基深水高桩码头结构承载特性研究
16
作者 贺林林 谢院仕 +1 位作者 杜亦忠 刘洋 《水运工程》 2024年第6期32-40,共9页
软基深水高桩码头结构受到恶劣外海环境荷载及复杂工作荷载等多元荷载的共同作用。研究表明,船舶撞击荷载是该结构水平向控制荷载,但波浪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会引起桩周土体软化,进而导致码头结构在其它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劣化。鉴于此,... 软基深水高桩码头结构受到恶劣外海环境荷载及复杂工作荷载等多元荷载的共同作用。研究表明,船舶撞击荷载是该结构水平向控制荷载,但波浪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会引起桩周土体软化,进而导致码头结构在其它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劣化。鉴于此,首先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深水高桩码头结构-地基土体相互作用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然后,借助USDFLD子程序实现了同时考虑土体强度弱化和刚度衰减的模拟,进而开展了未考虑土体软化、仅考虑土体强度弱化、仅考虑土体刚度衰减以及同时考虑土体强度弱化和刚度衰减对码头结构承载特性影响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未考虑土体软化时撞击荷载作用下码头结构安全系数相比,仅考虑土体强度弱化时其值降低14.72%,仅考虑土体刚度衰减时其值降低15.28%,同时考虑土体强度弱化和刚度衰减时其值降低19.44%,且考虑土体软化后桩周土体的塑性应变范围明显增大,极限状态时桩身应力值减小,结构稳定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深水高桩码头 多元荷载 承载特性 强度弱化 刚度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中单侧边载作用下桩基负摩阻力研究
17
作者 谷复光 吴天成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软土中因土体压缩性较高,在边载状况下易产生桩基负摩阻力,从而对工程产生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有限元法对软土中受边载作用的桩基础所受到的桩基负摩阻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边载等级、不同边载位距对软土中桩基负摩阻力、中性点位... 软土中因土体压缩性较高,在边载状况下易产生桩基负摩阻力,从而对工程产生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有限元法对软土中受边载作用的桩基础所受到的桩基负摩阻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边载等级、不同边载位距对软土中桩基负摩阻力、中性点位置和桩身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边载等级增加时,软土中桩身轴力有明显上升趋势,并随桩体埋深增加呈非线性趋势增长,而桩基负摩阻力随深度变化呈现非线性减小的趋势,桩体的下拉力增加,边载效应增强;同等级边载效应时,当边载与桩基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软土中桩基负摩阻力逐渐减小,中性点位置位于桩体靠近底部位置处,并随边载位置改变而受到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边载效应 桩基负摩阻力 桩身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加固桩水平循环承载性能足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松松 章定文 +3 位作者 曾彪 张爱军 成朝恒 何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3-1461,共9页
选取宿迁典型饱和粉土场地,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钻孔灌注桩桩周土,开展灌注桩水平循环加载足尺试验。探究水泥土加固试验桩(TPI)和未加固试验桩(TPU)在循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弯矩、刚度退化、位移延性、水平承载力与残余变形... 选取宿迁典型饱和粉土场地,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钻孔灌注桩桩周土,开展灌注桩水平循环加载足尺试验。探究水泥土加固试验桩(TPI)和未加固试验桩(TPU)在循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弯矩、刚度退化、位移延性、水平承载力与残余变形能力。试验结果表明:TPI比TPU桩的弯矩减小47%,屈服位移减小41%,水平承载力提升150%,有效刚度提升240%,等效黏滞阻尼比提升233%,桩的开裂荷载提升150%,屈服荷载阶段桩体的残余变形能力减小17%。水泥土搅拌法不仅可以限制桩侧粉土液化,增加桩基础的耗能及位移延性,而且可以显著的降低桩头水平位移和弯矩的发展。从抗震性能的角度分析,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既有桩基,有效抑制了加固范围内地基土刚度衰减,增强了桩-土结构的总耗能、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与变形恢复能力,提高桩基础在大变形阶段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足尺试验 水泥土搅拌桩 水平循环加载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桩网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19
作者 王瑞芳 李闯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4年第6期85-90,114,共7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二维桩网复合地基模型,分析了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简称PHC)桩网复合地基、桩承式复合地基、PHC桩砂桩复合地基这3种复合地基加固方式,在路堤荷载下的变形、受力特性...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二维桩网复合地基模型,分析了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简称PHC)桩网复合地基、桩承式复合地基、PHC桩砂桩复合地基这3种复合地基加固方式,在路堤荷载下的变形、受力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桩承式复合地基的路面沉降最小,PHC桩网复合地基其次,PHC桩砂桩复合地基最大;桩承式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桩体荷载分担比最大,土拱效应最明显。计算分析数据说明,针对复杂的、软土较深厚的高速公路、铁路的路基,可采用桩承式复合地基加固,加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网复合地基 加固效果 荷载传递规律 变形 土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界面本构模型的砂土中单桩荷载−沉降响应预测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攀 李镜培 +2 位作者 李盼盼 刘耕云 张超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6-1698,共13页
基于界面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砂土中单桩荷载沉降响应的预测方法。首先,从土−结构界面本构模型出发推导了严格的桩−土界面非线性荷载传递模型,该模型承继了界面本构模型特征,能够模拟桩−土界面上发生的应变硬化/软化、剪胀与应力路... 基于界面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砂土中单桩荷载沉降响应的预测方法。首先,从土−结构界面本构模型出发推导了严格的桩−土界面非线性荷载传递模型,该模型承继了界面本构模型特征,能够模拟桩−土界面上发生的应变硬化/软化、剪胀与应力路径依赖性等行为。此外,采用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模拟桩端−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应力−位移关系。上述荷载传递模型所需参数可以通过室内界面剪切试验和土工试验进行校准。继而,基于荷载传递法,提出了单桩荷载沉降响应分析的一维计算模型,并采用迭代算法进行数值求解。最后,将理论解答与已报道的模型试验、自主开展的模型桩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所提出的理论方法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该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非位移桩与位移桩的荷载沉降响应。提出了一个基于界面本构模型的单桩荷载沉降响应分析框架,为竖向荷载下砂土中单桩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砂土 荷载-沉降响应 桩-土相互作用 界面本构模型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